:::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會權保障與原住民就業輔助
書刊名:東吳社會學報
作者:盧政春
作者(外文):Lu, Cheng-chun
出版日期:1999
卷期:8
頁次:頁195-221
主題關鍵詞:原住民社會權保障就業安全就業促進Native taiwaneseSocial rightsEmployment promotionSocial secur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4)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4
  • 點閱點閱:100
     我國原住民勞工由於其獨特的社會、文化與區位背景, 長期以來在臺灣總體社 會中,始終處於就業競爭劣勢。在欠缺適當與有效的就業安全政策之情況下,原住民家戶平 均所得遠不如非原住民。近年來,在國內外多重社經因素交加影響下,原住民勞工之處境更 加惡化。諸多原住民勞工家庭之生活,蒙受前所未有之衝擊與威脅。儘管,我國勞工行政最 高主管當局(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於不久前( 1998 年 10 月)頒行相關獨特法規,透過 多項就業促進措施,冀期緩和衝擊,然因總體措施非以原住民社會為基準而設計,且方案存 有諸多缺失,施行效果必然有限。基於「勞動乃生活之基礎,社會安全之活水源泉」之信念 ,本文認為(並提出相關具體建議方案),欲從根本轉變臺灣原住民族在生存條件與發展機 會上雙重不利之弱勢地位,政府必須建立原漢所得對等政策,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與 生態等局面多方著手,逐步提高原住民之實質平均所得。特別是,應植基於社會權保障理念 及勞委會與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分工合作原則,提出一套符合原住民社會特質、生活環境及 特殊需求,並具有遏止原住民鄉(原鄉)社會侵蝕、進而有促進原住民經濟、社會與文化發 展,以及維護自然生態環境之原鄉就業輔助措施,作為平衡原漢所得落差及恢復原住民民族 信心之起點。否則,既有以滿足大社會需求為出發點與導向之原住民就業促進措施,將會加 速原住民社會的分崩離析。不當的政策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障礙,且是社會解組的根源所在。
     Based on intensive discussions on social rights, social security and employment security, this article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is the emphasis of employment policy for Native Taiwanese in Taiwan should be concentrated on their living areas, absolutely good for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Native Taiwanese itself. And the policy should be carried out under the idea of social rights protection, especially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work and the right to a suitable living standard.
期刊論文
1.謝高橋(1993)。外籍勞工與原住民就業問題。就業與訓練,15(5),1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luem, Nobert(1998)。Generationensolidaritaet durch Generationengerechtigkeit。Bundesarbeitsblatt,2。  new window
3.張清富(1993)。原住民就業問題。就業與訓練,15(5),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盧政春(1997)。國民年金與公積金制度之模式探討。東吳社會學報,6,199-2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衛民(1998)。原住民就業安全體系的探討。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明政、葛應欽、衛民(1998)。原住民社會福利體系之規劃。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慧瑞(1996)。台灣省原住民社會發展方案執行成果評估報告書。南投:台灣省政府原住民行政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法規彙編。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台灣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Twine, Fred(1994)。Citizenship and Social Rights--The Interdependence of Self and Society。London:Sag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5.European Union(1995)。Social Protection in the Member States。Brussels: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General Employment, 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Social Affairs。  new window
6.Bundesministerium für Arbeit und Sozialordnung(1997)。Soziale Sicherheit im Vergleich: Euro Atlas。Bonn。  new window
7.蔡重信(1988)。臺灣原住民社會經濟變遷研討。台北:天恩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1996)。就業服務與就業促進相關法規彙編。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96)。台灣省山地鄉原住民社會福利需求調查報告。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行政院主計處(1997)。中華民國臺灣地區85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木柱、瞿海源(1992)。山胞輔導措施績效之檢討。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慶雄(1992)。社會權論。臺北:月旦法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台北市政府社會局(1998)。(民國)八十八年度低收入戶家庭生活扶助標準表,台北:台北市社會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7)。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原住民就業安全三年實施計畫(八十七年七月至九十年六月),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第十七次委員會會議資料,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盧政春(1998)。社會安全。社會保險相關用語彙編。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盧政春(1998)。社會保障。社會保險相關用語彙編。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