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村莊公共給水與地域社會 : 以名間鄉西部山頂村莊為例
作者:吳進喜
書刊名: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 : 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詹素娟 (主編)
頁次:255-303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主題關鍵詞:村莊公共給水地域社會名間鄉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4
期刊論文
1.古兆禎(1962)。Photogeologic Study of Terracesin Northwestern Taiwan。中國地質學會會刊,6,5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謄鋒(19880100)。不同灌溉水量對茶樹生育之影響與灌溉效益之研究。臺灣茶業研究彙報,7,35-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大玄(19970500)。臺灣茶葉生產與製茶工業發展變遷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報告,10,51-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石再添、楊貴三(19850300)。八卦臺地的活斷層與地形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11,173-1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施添福(20050900)。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區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181-2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富田芳郎(1932)。八卦丘陵南部の地形。臺灣地學記事,3(4),43-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施添福(20011000)。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8(1),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美容(19910300)。一姓村、主姓村與雜姓村:臺灣漢人聚落型態的分類。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8,1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施添福(20041200)。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1)--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55(4),143-2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施添福(2000)。地域社會與警察官空間:以日治時代關山地方為例。東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主辦 (會議日期: 2000年10月6-7日)。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段達成(1978)。南投縣茶業之地理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莊惠如(2002)。臺南東山和雲林崙背洋香瓜產銷活動的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蕙禎(2005)。南投縣名間鄉茶葉產銷活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文樹(2003)。八卦臺地南部階地地形與土壤化育之研究(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珮儀(2001)。八卦地區的土地利用變遷(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南投縣政府(1954)。南投縣統計要覽。南投:南投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國屏(2004)。名間鄉志。南投:名間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南投縣政府(2007)。八卦山高地旱灌水源設施營運管理計畫。南投:南投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南投縣政府(2008)。八卦山高地旱灌設施民間參與興建經營之可行性評估。南投:南投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席連之、張守敬(1951)。臺灣省土壤調查及肥力測定報告書。臺北:臺灣肥料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高(1982)。九十一歲老人回憶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平護、楊潔豪、蔡道賜、董倫道、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1984)。臺中中興嶺及南投--名間地區之地球物理探勘(三):大庄--橫山間疑似斷層區之地電阻測勘研究。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福將、張徵正(1985)。臺灣坡地社區工程地質調查與探勘報告。第4卷第4集:彰化地區。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逢甲大學營建及防災研究中心(2006)。臺灣地區民國九十四年生活用水量統計報告。臺北:經濟部水利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臺灣省農林廳山地農牧局(1984)。南投縣、彰化縣山坡地土壤調查報告。南投:臺灣省農林廳山地農牧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盧太福、黃愛(1996)。八卦山脈的演化。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木連(2003)。臺灣的茶葉。臺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施添福(2004)。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立文化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柯志明(20010000)。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名間鄉戶政事務所,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p=%E5%90%8D%E9%96%93%E9%84%89%E6%88%B6%E6 %94%BF&fr=yfp&ei=utf-8&v=0, 2009/10/02。  new window
2.南投新聞網,http://tnews.cc/049/default.asp, 2007/05/24。  new window
3.(2009)。經濟部水利署中部水資源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wracb.gov.tw/ct.asp?xItem=930&ctNode=850&mp=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名間鄉竹圍社區發展協會(2007)。打開竹圍:說咱們的故事,南投:名間鄉竹圍社區發展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銳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華岡印刷廠(2005)。南投縣名間鄉行政區域圖,臺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朱志謀(1999)。政府與個人關係的再組:日領時期的臺灣自來水事業與財政補助。財政與近代歷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細福(1980)。洋菇。臺灣農家要覽。臺北:財團法人豐年社附設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朝棨(1957)。台地地形。臺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謄鋒(1998)。茶園灌溉。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改制三十週年(創立九十五年)紀念特刊。桃園:臺灣省茶業改良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施添福(1992)。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聚落發展和型態。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施添福(2001)。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台灣屏東平原為例。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論文集。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叔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番俗六考。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