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晚清的現代性:以晚清科幻小說為觀察文本
作者:柯喬文
書刊名:科幻研究學術論文集;葉李華 (主編)
頁次:213-236
出版日期:2004
出版項: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主題關鍵詞:科幻小說晚清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
期刊論文
1.(1991)。烏托邦專號。當代,61,22-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武禧(1999)。一九〇四年小說略說。清末小說から,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荒江釣叟(1980)。月球殖民地小說。繡像小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荒江釣叟(1904)。月球殖民地小說。繡像小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俠人(1905)。小說叢話。新小說,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惠娟、林耀福(19860800)。樂園神話與烏托邦:兼論中國烏托邦文學的認定問題。中外文學,15(3)=171,78-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健群(1998)。晚清科幻小說研究 (1904-1911)(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森先生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曉秋(2000)。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中華使節。北京:中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鴻生(2002)。世界科學技術史(修訂版).現代主導技術的突破。北京:中國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河清(1994)。現代與後現代‧「摩登」的起源。香港:三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明德(1996)。文學典範的反思。臺北:大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明德、荒江釣叟(1984)。月球殖民地小說。臺北:廣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次亮(1970)。庸書.內篇.自強。臺北:台聯國風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遵憲(1968)。日本國志。臺北:文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遵憲(1895)。日本國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舒維普、齊霞飛(1986)。希臘羅馬神話與傳說。臺北: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More, Thomas、戴鎦齡(1997)。烏托邦。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為民(2000)。科學與現代中國文學。合肥:安徽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Calinescu, Matei、顧愛彬、李瑞華(2002)。現代性的五副面孔: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藝術、後現代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金麟(20010000)。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德威、宋偉杰(20030000)。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Kateb, George、孟祥森(1980)。現代人論烏托邦。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伊夫.瓦岱、田慶生(2001)。文學與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1974)。中日修好條規。同治條約。臺北:文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闓運(1956)。陳夷務疏。湘綺樓文集。臺北:新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金耀基(1980)。現代化與中國現代史--提供一個理解中國百年來現代史的概念架構。中國現代史論集.第一輯:總論。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芙蘭西絲‧高爾芬、芭芭拉•高爾芬(1980)。論烏托邦的可能性。現代人論烏托邦。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平原(1997)。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1897-1916).新小說的誕生。陳平原小說史論集。石家莊:河北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義(1995)。晚清四大小說雜誌。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圖志。臺北:業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廖秀真(1988)。清末女學在學制上的演進及女子小學教育的發展。中國婦女史論文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玉法(19800000)。現代中國史的分期問題。中國現代史論集 : 總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廖炳惠(1985)。嚮往、放逐、匱缺--「桃花源詩并記」的美感結構。解構批評論集。臺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