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爭」自遠方來:論晚清戰爭小說的譯介流動和風格樣態
書刊名:東亞觀念史集刊
作者:朱芯儀
作者(外文):Chu, Hsin-i
出版日期:2021
卷期:19
頁次:頁255-311
主題關鍵詞:晚清小說譯介陳景韓楊與齡王國維Late QingTranslationChen JinghanYang WeilingWang Guowe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6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葉嘉瑩(19890800)。論王國維詞: 從我對王氏境界說的一點新理解談王詞之評賞。中外文學,18(3)=207,4-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艷(2012)。陳冷血兩篇翻譯小說的日語底本--兼析明治文學的影響。清末小說,35,143-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宏淑(20100300)。譯者的操縱:從Cuore 到《馨兒就學記》。編譯論叢,3(1),4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吉田薰(2008)。梁啟超與《太陽》雜誌。學術研究,2008(12),140-146+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關詩珮(20080000)。從林紓看文學翻譯規範由晚清中國到五四的轉變:西化、現代化和以原著為中心的觀念。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7=48,343-3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強勇傑(20150600)。In Search of the Source Version of Su Manshu's Can Shehui: An Intertextual Study。東亞觀念史集刊,8,187-189+191-266。new window  new window
7.梅家玲(20010600)。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19(1)=38,249-2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甘麗娟(2010)。寫實主義理論在日本近代的發展與變異。齊魯學刊,2010(4),124-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05)。義勇軍。大陸報,3(4/5),1-7+10-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曉明(1986)。從《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看托爾斯泰的藝術思想。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孫隆基(20151200)。清季「世紀末思潮」之探微。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0,143-1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強勇傑(20141200)。《慘世界》譯者的爭議:答案就在文本細節裡。翻譯學研究集刊,18,69-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許圖南(1980)。老畫師楊太晚先生。鎮江文史資料,17,144-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郭浩帆(2004)。《新新小說》主編者新探。出版史料,2004(2),100-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曾守仁(20171200)。「以其能觀也」迄於「文化託命之人」--論王國維的悲劇洞見。政大中文學報,28,281-3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樽本照雄(2000)。トルストイ最初の漢訳小說--「枕戈記」について。大阪経大論集,50(6),383-3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吉田作造(1926)。少年時代の追憶。文芸春秋,1926(9月号),65-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木村彰一(1956)。二葉亭のツルゲーネフものの翻訳について。文学,24(5),4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大木葉子(2013)。原抱一庵「少年小説 新年」論--その固有性の內実について。日本文芸論稿,36,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モーパッサン、橋本青雨(1904)。義勇軍。太陽,10(13),108-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鄭青(2014)。簡述近現代日本的俄國文學輸入。東北亞語言文化研究,1,64-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歐茵西(19750500)。托爾斯泰(Leo Tolstoy)的寫作藝術。中外文學,3(12),140-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劉亞丁(2011)。19世紀高加索戰爭的文學再現--以萊蒙托夫和列・托爾斯泰的行旅和創作為例。俄羅斯研究,2011(2),30-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志梅(2005)。報人作家陳景韓及其小說研究(博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慧(2013)。德富蘆花文學所受托爾斯泰的影響--以小說《黑潮》與隨筆集《自然與人生》、隨筆〈謀叛論〉的關係為視域(碩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辛亭亭(2015)。陳景韓的「三重身分」解讀(碩士論文)。蘇州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胡適、杜春和(1999)。胡適演講錄。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柳宗元、王國安(1993)。柳宗元詩箋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02)。新小說。新小說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白、鮑方(1996)。李白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馮自由(1981)。革命逸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左鵬軍(2011)。晚清民國傳奇雜劇文獻與史實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呂順長(2012)。清末中日教育文化交流之研究。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天振(2013)。譯介學。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闞文文(2013)。晚清報刊上的翻譯小說。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浙江同鄉會(1903)。浙江潮。浙江同鄉會雜誌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國維、謝維揚、房鑫亮、駱丹、盧錫銘、胡逢祥、李解民(2010)。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華特・本雅明、漢娜.阿倫特(2014)。啟迪:本雅明文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Song, Mingwei(2015)。Young China: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the Bildungsroman, 1900-1959。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new window
14.潘懋元、劉海峰(2007)。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梁啟超、張品興(1999)。梁啟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丁文江、趙豐田(1983)。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浙江兵事雜誌社(1914)。兵事雜誌。浙江兵事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兵事雜誌社(1906)。南洋兵事雜誌。兵事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904)。教育世界。教育世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900)。新民叢報。新民叢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904)。新新小說。新新小說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吳洪成(2016)。中國近代教育思潮新論。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柳鳴九(2015)。柳鳴九文集。海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高玉(2018)。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康有為、馬洪林、盧正言(2006)。康有為集(政論卷)。珠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江寧(2015)。外國名家重大軍事改革述評。國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張曉軍(2015)。近代國人對西方體育認識的嬗變1840-1937。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莫泊桑、張波(2009)。莫泊桑短篇小說選。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宇翔(2012)。譚嗣同唐才常與維新運動。湖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建華(2016)。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的學術歷程:俄蘇文學研究的學術歷程。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陳建華(2009)。文學的影響力--托爾斯泰在中國。江西高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凱爾第什、張洪模(1957)。俄羅斯音樂史(十九世紀上半期)。音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彭勇穗(2018)。形變與值變:文學陌生化語言的翻譯。暨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Толстой,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1947)。Рубка леса。Военизда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Hugo, Victor(1964)。Les miserables。Modern Library。  new window
36.De Maupassant, Guy(1927)。Contes choisis: Les prisonniers; L'auberge; L'aventure de Walter Schnaffs; Amour; Deux amis; La peur; La mere sauvage。Bell。  new window
37.De Amicis, Edmondo(1896)。Cuore。H. Holt。  new window
38.徳富蘆花(1906)。順礼紀行。警醒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徳富蘆花(1897)。トルストイ。民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二葉亭四迷、十川信介、安井亮平(1984)。二葉亭四迷全集。筑摩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レフ・トウストイ、二葉亭(1904)。つゝを枕:軍事小說。金港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エドモンドデ・アミチス、抱一庵主人(1902)。伊国美談:十二健児。內外出版協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ウクトル・ユーゴー、抱一庵主人(1903)。ABC組合。內外出版協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蘇珊・巴斯內特、安德烈・勒菲弗爾(2001)。文化構建:文學翻譯論集。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嚴昌洪(2011)。辛亥革命史事長編第三冊1901.1-1903.12。武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鄭克魯(2018)。法國文學史。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劉夢溪(2018)。中國現代學術要略。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維克多・雨果、李玉民(2020)。悲慘世界。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楊鳳輝(1912)。南皋筆記。上海進步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楊傳鑫(2015)。世界文化與文學。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愛米契斯、蕭天助(1975)。愛的教育:世界文學名著。曾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黃金麟(2008)。歷史、身體、國家: 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黃靜(2018)。晚清民國時期中國文學的歡場書寫研究。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郭延禮(20000420)。托爾斯泰小說的第一部中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三浦國雄、王標(2017)。道教中的老翁與嬰兒--時間的潮流。不老不死的欲求:三浦國雄道教論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述坤(2007)。《浮雲》與二葉亭四迷。日本現代文學:名家及其代表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14)。莫泊桑生平與創作年表。莫泊桑短篇小說選。中國盲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宋明煒(2013)。青春想像。批評與想像。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艷麗(2014)。虛無黨小說與無政府主義思潮考。晚清日語小說譯介研究(1898-1911)。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汪暉(2013)。聲之善惡:什麼是啟蒙?--重讀魯迅的《破惡聲論》。聲之善惡。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柳亞子(2016)。《慘社會》與《慘世界》。蘇曼殊全集。哈爾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胡石庵(1983)。烈士唐才常事略。自立會史料集。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靜波(1998)。明治時期日本翻譯文學述論。日本研究論集。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梅家玲(2007)。教育,還是小說?--包天笑與清末民初的教育小說。教育:知識生產與文學傳播。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程翔章(2014)。中國近代文學家對托爾斯泰的認識和介紹。晚清文學研究。世界圖書廣東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徳富蘆花(1893)。少年軍(南北戦爭の花)。近世欧米歴史之片影。民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蔡登山(2012)。「外冷心熱」的報人與小說家陳冷血。洋場才子與小報文人。金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潘世聖(2013)。近代日本雜誌媒體的「中國」與「中國言說」--關於綜合雜誌《太陽》(1895-1928)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外語論叢。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小楓(2014)。無政府主義與現代中國社會思想的嬗變。現代中國思想史論。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