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杜運燮與吳進--一個跨國文學史的案例
作者:鍾怡雯 引用關係
書刊名:后土繪測--當代散文論II
頁次:195-222
出版日期:2016
出版項:臺北:聯經
主題關鍵詞:杜運燮吳進跨國文學史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鍾怡雯(20100700)。從理論到實踐--論馬華文學的地誌書寫。成大中文學報,29,143-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偉明(1998)。載盡人間許不平--與杜運燮對談。詩雙月刊,39,5-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柳舜(1998)。我的老師杜運燮。詩雙月刊,39,39-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何國忠(2002)。馬來西亞華人:身分認同、文化與族群政治。華社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戎(1971)。新馬華文文學大系.散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詩堅(2009)。中國革命文學影響下的馬華左翼文學(1926-1976)。檳城:馬來西亞檳城韓江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Miller, J. Hillis(1995)。Topographies。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游友基(1997)。九葉詩派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藍棣之(1992)。九葉派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台北:臺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鍾怡雯、陳大為(2007)。馬華散文史讀本。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永波(2010)。九葉詩派與西方現代主義。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馮建三、Tomlison, John(1999)。文化帝國主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杜運燮(1984)。南音集。文學書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苗秀(1971)。新馬華文文學大系.理論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夏鑄九、王志弘(1994)。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明文。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Cresswell, Tim、徐苔玲、玉志弘(2008)。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Tuan, Yi-Fu(1977)。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new window
16.Crang, Mike、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2003)。文化地理學。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吳進(1951)。熱帶風光。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杜運燮(1993)。你是我愛的第一個。怡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杜運燮(2000)。杜運燮六十年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杜運燮(1998)。海城路上的求索。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杜運燮(1984)。晚稻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杜運燮(1946)。詩四十首。上海: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杜運燮(1984)。熱帶三友.朦朧詩。北京:北京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馬崙(2000)。新馬華文作者風采。新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