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風景與心境的鏡像:日據時期新詩中的海洋書寫--以林修二之詩為例-
作者:王建國
書刊名:文與哲:臺灣南區大學中文系策略聯盟學術論叢;劉昭明 (主編)
頁次:53-91
出版日期:2014
出版項: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
主題關鍵詞:新詩海洋書寫林修二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奚密(20071200)。燃燒與飛躍:一九三○年代臺灣的超現實詩。臺灣文學學報,11,75-1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婉窈(20030400)。陳第「東番記」--十七世紀初臺灣西南地區的實地調查報告。故宮文物月刊,21(1)=241,22-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龍瑛宗、陳萬益(2006)。龍瑛宗全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漢光(1984)。臺灣詩錄。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春生、李明輝、黃俊傑、黎漢基(2004)。李春生著作集。臺北市:南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蔣渭水、王曉波(2005)。蔣渭水全集。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盧若騰(1970)。留庵詩文集。金門:金門縣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培火、張漢裕(2000)。蔡培火全集。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魏清德(1952)。潤庵吟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新榮、葉笛、張良澤、呂興昌(1997)。吳新榮選集。台南新營: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Ashcroft, Bill、Griffiths, Gareth、Tiffin, Helen、劉自荃(1998)。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駱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雅惠(20070000)。現代性詩意啟蒙:日治時期臺灣新詩的文化詮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蘇軾、馮應榴、黃任軻、朱懷春(2009)。蘇軾詩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柄谷行人、趙京華(2003)。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資修(1992)。南強詩集。台北: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沈有容、金雲銘(1994)。閩海贈言陳第年譜。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郭象、陸德明、成玄英、郭慶藩(1989)。莊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瀧川龜太郎(1982)。史記會注考證。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0)。臺灣詩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瑞明(19960000)。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連橫(1992)。臺灣詩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何培齊、國家圖書館特藏組(2010)。日治時期的海運。臺北:國家圖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林修二、呂興昌、陳千武(2000)。南瀛文學家:林修二集。新營:臺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蔡明諺。環流全球的黑潮:日治時期台灣現代詩中的海洋意象初探,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c/chhoa-beng-gan/hai-iunn.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波蘭特(1999)。文學與疾病--比較文學研究的幾個方面。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淑(1997)。首與體--日據時代台灣小說中頹廢意識的起源。呂赫若作品研究。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