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主體性的呈現,傳播權的實踐-
作者:林福岳
書刊名:由「他者」轉向「我群」: 原住民族之傳播主體發展
頁次:84-99
出版日期:2013
出版項:臺北:文化大學華岡出版部
主題關鍵詞:主體性傳播權原住民媒體自主傳播
學門:傳播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金惠雯(2000)。原住民與媒體運作之我見。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8,1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季平(2006)。原住民族的傳播媒體發展。原教界,9,10-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葳威(19970700)。原住民傳播權益與電視新聞節目:一個回饋的觀點。新聞學研究,55,76-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福岳、陳楚治(20080300)。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探源及詮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1(1),59-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錦華、黃浩榮、洪佩民(20030700)。從多元文化觀點檢視新聞採寫教科書--以原住民族群相關報導為例。新聞學研究,76,129-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福岳(20090600)。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傳播研究的可能脈絡。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5,55-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孫秀蕙(2001)。原住民節目的經營與定位:主體性之建立與雙元論述的可能性。新視野公共電視發展與未來國際研討會,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主辦 。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政霖(2005)。「原住民新聞雜誌」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原住民閱聽人觀點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彣鴻(2011)。台灣原住民族廣播發展歷程1945-2010(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偉姝(1996)。公共電視原住民記者報導觀點之探究(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鴻邦(2010)。解/重構台灣原住民族廣電政策(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陸正誼(2004)。蘭嶼原住民電台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雅婷(2010)。公民新聞與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實踐--以PeoPo公民新聞平台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錦華(19970000)。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孔文吉(20000000)。忠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臺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嵩音(19980000)。臺灣原住民與新聞媒介:形象與再現。臺北:時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韋伯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Habermas, Jurgen、郭官義、李黎(1968)。認知與興趣。上海: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宋國誠(2011)。《閱讀材料》後殖民主義概述,gioc.shu.edu.tw/download/941013speech.doc。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宜妙(2005)。山海文學大事記(1962年至2005年),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http://aboriginexca.gov.tw/chronicle/chronicle-1.asp。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謝若蘭(2006)。土地與記憶--從「懷坦吉條約」談原住民認同與權利。當代紐西蘭民主政治。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