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的系譜學分析
作者:謝永義
作者(外文):Yung-Yi Shie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指導教授:林海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系譜學二階觀察再概念化12-year basic educationgenealogythe second-order observingre-conceptualiz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43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的系譜學分析
摘要
本研究以Foucault的系譜學分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
首先,探討新制度主義、紀登斯的結構化理論、權力理論、布爾迪厄的實踐理論、伯恩斯坦的教育論述理論及盧曼的社會系統理論,奠定系譜學分析的理論基礎,強化系譜學分析本身的侷限性。
其次,藉由新制度主義提供的制度化視角探討政策的制度化現象;結構化理論提供的結構化視角探討政策的結構化現象;系譜學提供的問題化視角反思既存的價值與規範,經由多元視角分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提供系譜學分析的架構。從多元的觀點來分析教育政策,提供一個新的視野,更能掌握教育政策的複雜與多元面向,以及政策運作及其制度建構的多元社會邏輯。從制度化視角觀之,包括歷史制度主義、理性選擇制度主義與社會學制度主義三個維度,其關鍵概念-路徑依賴、自我增強、關鍵時刻、關鍵轉折、制度否決者(點)、斷續均衡、適當性邏輯、制度趨同化、集體行動的邏輯及交易成本,更能掌握政策的變遷軌跡,具有多重脈絡及多重因果性質,充滿偶連性、不確定性與複雜性;從結構化視角觀之,教育政策的推動與教育制度之建立,必須藉由表意結構、合法結構及支配結構的相互作用,確保教育的品質;藉由系譜學問題化的方式,「反思」教育系統既定的價值與規範,予以價值重新評估,提供教育更多的可能性。
再次,藉由Luhmann二階觀察提供的區別與標示,揭露教育系統的價值衝突與弔詭現象,作為教育去弔詭化的關鍵。此外,系譜學旨在探究效果的歷史,問題化既存的價值與規範。知識、權力與自身為系譜學分析的主軸。經由系譜學三大主軸分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可開展出三個結果:(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即「知識符碼」;(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即「權力符碼」;(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即「專業符碼」,並揭露政策實踐過程中不可見的主體化現象。
最後,經由再概念化臺灣教育的意義,去除教育的弔詭現象,賦予教育新的創意與活力,培養學生具備核心素養,實現「成就每一個孩子」的願景。
關鍵字: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系譜學、二階觀察、再概念化
Genealogical analysis of the policy of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Abstract
The research analyzes 12-year basic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ucault's genealogy.
First, construct theoretical foundation via discussing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Giddens' structural theory, power theory, Bourdieu's practice theory, Bernstein's educational discourse theory and Luhmann's social system theory to strengthen the restriction of genealogical analysis itself.
Second, discuss institutional phenomena of the policy via providing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discuss structural phenomena of the policy via providing structural perspective of the structural theory; reassess existed value and norm via providing problematized perspective of genealogy; analyz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under the frame of genealogical analysis with multiple perspectives. The multi-perspective educational policy analysis provides an insight to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and multiple dimensions of education policy, as well as the multiple social logics of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for policy operation.
Base on the key concept of three dimensions for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clude path dependence, self-reinforcing, institutional veto players(points), key time, key juncture, punctuated equilibrium, appropriate logic,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and transaction cost, it can master the changing track of policy via the observing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and social institutionalism. The policy possesses multiple context and causality, full of contingency and 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 The establish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must via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ree educational policy structures, signification, legitimation and domination, to ensure educational quality; reflecting existed value and norm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via genealogical problematized style to re-evaluate the value and to provide more possibilities for education.
Third, provide the distinction and indication via Luhmann's second-order observing to reveal the conflict value and paradox phenomena of educational system for the key factor on de-paradox. In addition, genealogy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history, problematizes the existed value and norm. The main themes of the genealogical analysis are knowledge, power and self-belongs. Using these three themes to analyze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it resulted in three analytical conclusions: (l) 12-year basic education is the code of knowledge, (2) 12-year basic education is the code of power, (3) 12-year basic education is the code of profession. It also exposed the invisible subjectification phenomena during the policy instructive process.
Finally, to removal the paradox phenomena of education via re- conceptualizing the meanings of Taiwan education offer new creativity and vitality to our education, cultivate the key competence of student, and accomplish the vision of self-actualizing every children.
Keywords: 12-year basic education, genealogy,
the second-order observing, re-conceptualize
壹、中文部分
Albert Tzeng(2014)。歷史課綱到底改了什麼?新舊版本比較,取自https://alberttzeng.wordpress.com/2014/01/29/history_curriculum_dispute/。
方永泉、洪雯柔、楊洲松譯(2011)。希望教育學:重現受壓迫者教育學(Paulo Freire原著)。臺北:巨流。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臺北:洪葉。new window
王文科、吳清山等(1995)。教育概論。臺北:五南。
王秀園(2014)。學習大躍進:孩子得高分的學習策略。臺北:貿騰。
王治河(1996)。傅柯的系譜學,載於哲學雜誌,15,44-69。
王俊斌(2008)。知識論述與主體生成:教育改革的系譜學分析,載於中正研究期刊,7(2),37-64。new window
王紅宇譯(2000)。後現代課程觀(William E.Doll原著)。臺北:桂冠。
王振華(2013)。知識與權力-當代教育中的貧窮世襲。臺北:五南。
王乾任譯(2002)。立法者與詮釋者(Zygmunt Bauman原著)。臺北:弘智。
王彩鸝(2015)。吳思華:微調案照常在今年8月實施,聯合晚報網站http://udn.com/news/story/6915/753196-高中課綱案-教部要上訴。
王瑞賢譯(2005)。教育、象徵控制與認同:理論、研究與批判(Basil Bernstein原著)。臺北:國立編譯館與巨流。
王瑞賢譯(2006)。教育論述之結構化(Basil Bernstein原著)。臺北:國立編譯館與巨流。
王瑞賢譯(2007)。教育傳遞理論之建構(Basil Bernstein原著)。臺北:聯經。
王震武、林文瑛(1994)。教育的困境與改革的困境。臺北:桂冠。
王震武、林文瑛(1999)。另眼看教育改革。臺北:桂冠。
王躍生(1997)。新制度主義。臺北:揚智。
台聯民調(2014)。63%民眾認為12年國教失敗,取自http://newtalk.tw/news/view/2014-08-26/50771。
田啟波(2007)。吉登斯現代社會變遷思想研究。北京:人民。
立法院(2007)。立法院第6屆第6會期第8次會議議事錄。立法院公報,96(56),77-210。
立法院(2013)。立法院第8屆第4會期第10次會議議事錄。立法院公報,102(71),67-220。
立法院(2014)。立法院第8屆第6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0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103(69),133-354。
立法院(2015)。立法院第8屆第6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20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104(7),221-312。
朱美珍、李秀鳳、吳怡慧、洪鼎堯、莊易霖譯(2008)。教育道德人(Nel Noddings原著)。臺北:巨流。
朱道凱、王國羽(2007)。政策弔詭。臺北:群學。
何乏筆、楊凱麟、龔卓罩譯(2006)。傅柯考(費德希克.格霍原著)。臺北:城邦。
何景榮譯(2002)。新制度主義政治學(Jan-Erik Lane&Svante Ersson原著)。臺北:韋伯。
佘碧平譯(2005)。主體詮釋學(Michel Foucault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吳曲輝等譯(1992)。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喬納森.唐納原著)。臺北:桂冠。
吳明清(1997)。臺灣師資培育制度現代化的展望,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的「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二輯—師資培育專輯」。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new window
吳俊憲(2008)。本土教育課程改革。臺北:五南。
吳建儒(2014)。運用代理人理論設計創新投資軟體提升投資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臺北:城邦。new window
吳清山(1996)。師範學院專業教育的挑戰與因應:兼論國小師資教育學分班的發展,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的挑戰與展望」。臺北:師大書苑。
吳清山(1998)。教育名詞:專業發展學校。教育資料與研究,23,70。
吳清山(2006)。教育法規理論與實務第二版。臺北:心理。
吳清山(2008)。教育行政議題研究。臺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吳清山(2008)。解讀臺灣教育改革。臺北:心理。
吳清山(2010)。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臺北:Airiti Press。
吳清山、林天祐(2006)。教育新辭書。臺北:高等教育。
吳清山、高家斌(2007)。臺灣中等教育改革分析:1994─2007年。教育資料集刊,34,1-24。new window
吳靖國(2004)。詩性智慧與非理性哲學:對維柯新科學的教育學探究。臺北:五南。
宋宜真(2012)。從十二年國民教育論述探討社會權力關係:以聯合報和自由時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宋偉航譯(2001)。實作理論綱要(Pierre Bourdieu原著)。臺北:麥田。
宋國城(1996)。淺談教師職務分派-兼論校園民主與行政裁量,載於師友月刊,354,41-43。
李少軍、杜麗燕、張虹譯(2006)。正義論(John Rawls原著)。臺北:桂冠。
李永熾、李喬等(2004)。臺灣主體性的建構。臺北:群策會。
李明穎(2011)。尋找政策改變/停滯的因素臺灣延長國教政策之歷史制度論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李英明(2005)。新制度主義與社會資本。臺北:揚智。new window
李偉俠(2005)。知識與權力:對科學主義的反思。臺北:揚智。
李康、李猛譯(1998)。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Bourdieu, P.& Wacquant, L. J. D.原著)。北京:中央編譯。
李康、李猛譯(2007)。社會的構成:結構化理論大綱(Anthony Giddens原著)。臺北:左岸。
李惠宗(2004)。教育行政法要義。臺北:元照。
李惠斌、楊雪冬譯(2012)。對法、權利和自由的規範分析(Martin Van Hees原著)。上海:財經大學。
周志宏(2003)。教育法與教育改革。臺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周愚文、高強華等(1998)。鬆與綁的再反思。臺北:五南。
林水波(2011a)。政策希望,載於T&D飛訊,110,1-28。臺北:國家文官學院。
林水波(2011b)。培塑說服智商以資政策形成,載於T&D飛訊,127,1-29。臺北:國家文官學院。
林秀姿(2012)。專訪蔣偉寧談12年國教:要成功必須做對三件事。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2847。
林海清(2000)。學校行政組織的行動學習,載於學校行政雙月刊,8,12-19。
林海清(2005)。知識經營與教育發展。臺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林海清(2007)。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省思與展望,載於臺灣教育,645,14-25。
林海清(2013)。排名教育好嗎?教育改革的省思,載於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4),1-3。
林海清(2014)。友善校園優質教育,載於中台科技大學,學生事務與輔導通訊,53(3),9-11。
林郡雯譯(2007)。教育的社會學分析(Kathleen Bennett deMarrais &Margaret D. LeCompte原著)。臺北:學富。
林逢祺、洪仁進(2013)。教育哲學:隱喻篇。臺北:學富。
林逢祺、洪仁進(2014)。教育哲學:方法篇。臺北:學富。
林新發(1999)。教育與學校行政研究:原理和應用。臺北:師大書苑。
林新發(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政策緣起與內容,載於國民教育,52(5),1-6。
林葦芸譯(2006)。權力:基進觀點(Steven Lukes原著)。臺北:商周。
林曉雲(2014年11月7日)。基北區公布免試方案 吳思華:責任自負。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151144。
林曜聖、簡宏江、李永烈譯(2010)。教育變革新意義(Michael Fullan原著)。臺北:華騰。
邱天助(2004)。布爾迪厄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new window
邵軒磊(2007)。作為研究方法的系譜學,載於政治科學論叢,34,151-174。new window
姚傳、王黎芳譯(2010)。制度與組織:思想觀念與物質利益第三版(W. Richard Scott原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姜添輝(2005)。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分析。臺北:高等教育。
施進忠、陳可杰(2011)。論述分析方法介紹:開創與論述,載於創業管理研究,第6卷第2期,83-104。new window
柯 政(2011)。理解困境-課程改革實施行為的新制度主義分析。北京:教育科學。
柯朝欽、鄭祖邦、陳巨擘譯(2007)。社會學理論(下)(George Ritzer&Douglas Gouglas Goodman原著)。臺北:麥格羅希爾。
洪仁進(2010)。反思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背景、名稱與文本之探討。臺灣教育,662,10-17。
洪榮昭(2001)。知識創新與學習型組織。臺北:五南。new window
胡正光(1998)。紀登士。臺北:生智。
胡穎峰(2011)。吉登斯現代性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胡穎峰(2012)。規訓權力與規訓社會。北京:中央編譯。
范家豪(2007)。「規訓與懲罰」權力階觀察:描繪傅柯「權力系譜學」的視域圖譜,載於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3,143-167。
倪炎元(2005)。再現的政治:臺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臺北:韋伯。
唐詩(2015)。課綱微調案教育部敗訴 台權會籲公開資訊,取自民報網站http://www.peoplenews.tw/news/859d7ea9-122a-4fc6-9733-2f5383a97919。
孫志麟(2004)。教育政策與評鑑研究-追求卓越。臺北:學富。new window
孫志麟(2009)。師資教育的未來政策與實踐。臺北:學富。new window
孫志麟(2013)。師資教育的關鍵議題:政策觀點,載於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期刊,53(3),7-20。
孫志麟(2014)。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性,載於師友月刊,559,9-14。
孫治本譯(1999)。全球化危機(Ulrich Beck原著)。臺北:臺灣商務。
孫智綺譯(2007)。布爾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Patrice Bonnewitz原著)。臺北:麥田。
徐宗林、簡成熙、吳錦惠、董宜佩、陳惠萍、鄭世仁、蔡啟達、蔡清田(2007)。教育導論。臺北:五南。
徐南號(1993)。臺灣教育史。臺北:師大書苑。
秦夢群(2001)。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五南。
秦夢群、溫子欣(2014)。教改20年成效之檢視與反思,載於教育研究月刊245期。臺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高宣揚(2002)。盧曼社會系統理論與現代性。臺北:五南。
國家教育研究(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研修。取自http://www.klcivs.kl.edu.tw/mediafile/1911004/news/6026/2013-9/12013-9-24-8-12-30-nf1.pdf
張世賢(2005)。公共政策分析。臺北:五南。
張君玫譯(2001)。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Zygmunt Bauman原著)。臺北:群學。
張芬芬(1997)。多元化師資培育中的潛在課程,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的「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二輯—師資培育專輯」。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new window
張盈堃、郭瑞坤等(2011)。誰害怕教育改革?結構、行動與批判教育學。臺北:洪葉。
張瑞楨、李欣芳、謝文華、盧姮倩(2014年6月22日)。5科A至A++50個志願竟全落榜。自由時報電子報,2015年3月18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9528。
張道榮(2014)。競爭力在窗外。臺北:寶瓶文化。
張鈿富(1996)。教育政策分析。臺北:五南。
張鈿富(1996)。教育概論。臺北:三民。
戚樹誠(2007)。組織行為。臺北:雙葉書廊。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new window
教育部(2015)。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網站,網址:http://12basic.edu.tw/。
許麗萍(2008)。吉登斯生活政治範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許籐繼(2000)。學校組織權力重建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new window
郭丁熒(1998)。教師進修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的「教師專業成長—理想與實際」。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郭丁熒(2003)。教師的多維影像:教師角色之社會學論述。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2),161-186。new window
郭俊賢、陳淑惠(1998)。多元智慧的教與學(Linda & Bruce原著)。臺北:遠流。
郭秋永(2010)。社會科學方法論。臺北:五南。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臺北:教育部。new window
陳佩正譯(1996)。多元智慧與共同領導(Thomas R. Hoerr原著)。臺北:心理。
陳芳郁譯(1997)。道德系譜學(Nietzshe原著)。臺北:水牛。
陳恒鈞譯(2007)。公共政策演進研究途徑(James P. Lester、Joseph Stewart. JR.原著)。臺北:學富。
彭杏珠(2012)。12年國教破解免試升學:15大學區比序條件總整理,載於遠見雜誌2012年5月5日出刊,42-43。
彭森明(2010)。大學生學習成課評量:理論、實務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
曾于芳(2014)。試以「社會戲劇」論析台東元宵節「炸寒單」活動。2010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曾孝明(2004)。臺灣教育的宏觀與微觀。臺北:御書房。
游家政、莊梅枝(2005)。後現代課程:實踐與評鑑。新北:教材研發學會。
游皓麟(2001)。多爾的後現代課程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巿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
湯志傑、魯貴顯譯(2001)。生態溝通:現代社會能應付生態危害嗎?(Niklas Luhmann原著)。臺北:桂冠。
黃乃熒(2006)。教育政策科學與實務。臺北:心理。
黃乃熒(2007)。後現代思潮與教育發展。臺北:心理。
黃永和(2001)。後現代課程理論之研究:一種有機典範的課程觀。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黃宗昊(2010)。歷史制度論的方法立場與理論建構,載於問題與研究,49(3),164。new window
黃武雄(1995)。臺灣教育的重建-面對當前教育的結構性問題。臺北:遠流。
黃郁倫譯(2013)。在學習共同體中找回孩子的幸福(佐藤學原著)。臺北:天下文化。
黃瑞祺(2001)。現代與後現代(第二版)。臺北:巨流。new window
黃瑞祺(2002)。後學新論:後現代/後結構/後殖民。臺北:左岸。
黃瑞祺(2007)。批判社會學。臺北:三民。
黃瑞祺譯(2005)。全球化與第三條路:紀登斯在臺灣(Anthony Giddens原著)。臺北:松慧。
黃詩凱(2014年12月31日)。政院挺教部10量尺僅作備案。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6913/612679-政院挺教部-10量尺僅作備案。
黃鉦堤(2006)。盧曼的風險社會學與政策制定,載於政治科學論叢,56,123-162。new window
黃鉦堤(2007)。政治學方法論與行政分析立場。臺北:翰蘆圖書。
黃鉦堤(2013)。盧曼觀察理論與政治論述解讀,載於政治科學論叢,56,39-90。new window
黃劍波、柳博斌譯(2006)。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維克多.特納原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黃藿、但昭偉譯(2007)。教育意義的重建:教育哲學暨理論導論(David Carr原著)。臺北:學富。
黃懿嬌、林新發(2013)。學校教師會的角色功能與教育品質的提升,載於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6),103-108。
新橋譯叢(1989)。集體行動的邏輯(Oslen原著)。臺北:遠流。
楊思偉(1994)。美國荷姆斯小組「教師專業發展學校」之探討,載於師資培育發展促進會主編的「師範教育多元化與師資素質」。臺北:五南。
楊深坑(1996)。現代化與後現代化思潮衝擊下的師資培育,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傳統、現化化與後現代化」。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溫明麗、黃乃熒、林建福、黃純敏、黃桂君、陳怡如、梁瑞芸譯(2005)。教育心理學:教育的行動研究(Richard D. Parsons, Stephanie Lews Hinson, Deborah Sardo-Brown原著)。臺北:洪葉文化。
溫明麗譯(1996)。新教育學(Wilfred Carr原著)。臺北:師大書苑。
萬毓澤譯(2007)。創造歷史:社會理論中的行動、結構與變遷(Alex Callinicos原著)。臺北:群學。
葉啟政(1991)。制度化的社會邏輯。臺北:東大。new window
葉啟政(2006)。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臺北:三民。new window
賈馥茗、楊深坑(1993)。教育學方法論。臺北:五南。
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2002)。九年一貫課程與教育改革議題:教育社會學取向的分析。高雄:復文。
劉大瑋(2008)。試以社會戲劇論點探討奧塞羅,載於台藝戲劇學刊,4,91-108。new window
劉北成等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Foucault原著)。臺北:桂冠。
劉仲成(2002)。混沌理論對國民中小學校長權力運用的啟示,載於學校行政雙月刊,20,64-77。
劉仲成(2005)。教育政策與管理。高雄:復文。
劉仲成(2010)。學校組織績效的影響因素分析,載於中等教育期刊,61(3),126-141。new window
劉仲成(2014)。正向領導與學務創新經營,載於中台科技大學學生事務與輔導通訊,53(3),1-8。
劉育忠譯(2007)。教育哲學(Howard A. Ozmon, Samuel M. Craver原著)。臺北:五南。
劉東、彭刪(2001)。現代社會想像。南京:譯林。
劉祥裕(2015)。高中歷史課綱「微調」吵甚麼?解析7大反對意見與3大支持論點,取自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站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59020。
劉維公(1998)。習性(Habitus)與偶成性(Kontingenz):P. Bourdieu與N. Lumann的理論介紹,台大社會學刊,26:1-51。
歐用生(2006)。課程理論與實踐。臺北:心理。
蔡茂寅、李建良、林明鏘、周志宏合著(2006)。行政程序法實用。臺北:新學林。
蔡清田(2012a)。素養:課程改革的DNA。臺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蔡清田(2012b)。課程發展與設計的關鍵DNA。臺北:五南。
鄧運林(1998)。開放教育多元評量。高雄:復文。
鄭崇趁(2006)。教育的著力點。臺北:心理。
鄭燕祥(2004)。教育領導與改革新範式。臺北:高等教育文化。
鄭燕祥(2006)。教育範式轉變-效能保證。臺北:高等教育文化。new window
魯貴顯譯(1998)。盧曼社會系統理論導引(Niklas Luhmann原著)。臺北:國立編譯館主譯。
駱盈伶譯(2009)。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知識、權力與自我(Gerard Delanty原著)。臺北:遠流。
戴文年譯(1995)。組織意象(Gareth Morgan原著)。臺北:五南。
聯合新聞網(2015)。免試入學-教部規劃採在校成績,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9/936525-免試入學-教部規劃採在校成績。
薛曉源、陳家剛(2007)。全球化與新制度主義。臺北:五南。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高等教育。
鍾宜興譯(2010)。心靈追索:學校教育政治學與教師的建構(Thomas S. Popkewitz原著)。臺北:巨流。
蘇永明、方永泉(2007)。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臺北:學富。
蘇永明、方永泉(2008)。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臺北:學富。
蘇永明、方永泉(2009)。面對未來挑戰的教育發展。臺北:學富。
蘇永明、方永泉(2010)。全球化時代的課程與教學革新。臺北:學富。
蘇峰山(2005)。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饒見維(1997)。師資培育理念取向與典範之評析,載於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二輯—師資培育專輯。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new window
騰邑文化編輯部(2013)。臺灣教育世紀回顧-民國時期。臺北:零極度。


貳、英文部分
Abbey, R.(2000). Charles Taylor.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restis, P. & Sawyer, M.(2009). Path dependency and macroeconomics.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Bachrach, P. & Baratz, M. (1963). Decisions and nondecisions:An analytical. New York:The Free Press.
Ball, S. J.(1990). Politics and policy making in education:Explorations in policy sociology.London:Routledge.
Ball, Stephen J.(2013).Foucault, power, and education.New York:Routledge.
Bourdieu, P.(1977).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1990).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Sage.
Bourdieu, P.(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urr, V.(1995).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Dahl, R. A. (1963). Modern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Dahlberg, L. & Phelan ,S.(2011). Discourse theory and critical media politics.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Dunn, W. N. (2004). Public policy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3rd ed.). Englewood Cliff, NJ:Prentice Hall.
Dunn, W. N. (2008). Public policy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Eisenhardt, K. M. (1989).Agent Theory:An Assessment and Review. The Academy of Managerial Review, 14(1), 53-76.
Fairclough, N.(1995). Language and Power. London:Longman.
Foucault, M. (1980).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by Michel Foucault. New York:Pantheon Books.
Fowler & Bridget(2000). Reading Bourdieu on society and culture. Oxford: Blackwell .
Fowler, R.(1991). Language in the News: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London :Routledge.
French, J. R. P. & Raven, B.(1960). The bases of social power. In D. Catwrigh & A. F.Zander (Eds.), Group dynamics. Evanston:Row, Peterson and Co.
Gee, James Paul.(2014). How to do discourse analysis:a toolkit. Milton:Oxon Routledge.
Gillies, Donald.(2013).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Michel Foucault. 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Routledge.
Grenfell, M.(1998). Bourdieu and education: acts of practical theory. London:Falmer Press.
Gutting, Gary.(2013).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Foucault.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l, P. A. & Taylor, C. R.(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Political Studies, 45, 931-959.
Ingram, P. & Silverman, Brian S.(2000).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U.K.:Emerald.
Jenkins, R.(1992). Pierre Bourdieu .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Kingdon, J. W. (1984).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Boston, Mass: Little Brown.
Kingdon, J. W. (1995).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2n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Mahoney, J. (2000). 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29,501-549.
Myles, J. F.(2010). Bourdieu, language and the media.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Nielsen, Cynthia R.(2013). Foucault, Douglass, Fanon, and Scotus in dialogue.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North, D. C.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ksala, Johanna.(2013). Foucault, politics, and violence .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Olsen, J. P. (2010). Governing through institution building.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bbins, S. P.(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Rogers, R.(2011).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education. New York:Routledge.
Scott, W. R. (1995).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Thousand Oak, Ca:Sage.
Shusterman, R.(1999). Bourdieu:a critical reader.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Sydow, Jeorg.(2009).The hidden dynamics of path dependence.New York: PalgraveMacmillan.
Taylor, C. (2004).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C. (2007). A secular age. Cambridge, MA: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helen, K. (1999) ,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 2:359-399.
Weeks, Edward C. (2000).The Practic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Results from Four Large-Scale Trial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0(4):360-372.
Wodak, R. & Meyer, M.(2013).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Los Angeles:Sage.
Wodak, R.(2013).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s Angeles: Sa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