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恥感與面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書刊名:社會學研究
作者:翟學偉
作者(外文):Zhai, Xuewei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1)
頁次:1-25+242
主題關鍵詞:恥感文化臉面異質性圈子親和性社會容忍度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41
  • 點閱點閱:20
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中提出的恥感文化與罪感文化引發了很大的爭議,也觸動了國民性研究的方法本身。許多學者都把恥感文化看作解釋中國人與日本人的重要概念,雖試圖有所區分,但均未有理論建樹。本文試圖擺脫國民性研究的困境,從社會規則入手,借助作者親身經歷的事例,以社會學的想象力,在中國人臉面異質理論的基礎上對恥感文化為何造成了中國人與日本人的不同行動邏輯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試圖建立起研究恥感文化內在差異的模式,與此同時,也在視角和方法上對總體性、比較性、親和性、社會規則及社會容忍度等概念進行了一定的探討,為事例如何上升為有效的解釋性典范提出了探索性的思路。
The concepts of guilt culture and shame culture presented by Ruth Benedict in 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sparked a great deal of controversy, and even touched on the nation-based research method itself. Many scholars regard shame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concept for explaining Chinese and Japanese behavior,but they have yet to make any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solve the predicaments presented by nation-based studies,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rules and drawing from the author’s personal experiences in Japan. Utilizing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and the basis of the Chinese heterogeneous theory of face( lianmian),this paper attempts to engage in deep analysis of how shame culture creates working logics that vary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as well as formulate a research model for the disparities between shame cultures. At the same time,this paper seeks to explore totality,relativity,affinity,social rules,social tolerance,and other concepts,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method, in an effort to propose exploratory ideas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xplanatory model.
期刊論文
1.尚會鵬(2008)。論日本人感情模式的文化特徵。日本學刊,200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翟學偉(19951200)。中國人的面具人格模式。二十一世紀,32,149-1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翟學偉(2007)。報的運作方位。社會學研究,2007(1),83-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翟學偉(2004)。人情、面子與權力的再生產--情理社會中的社會交換方式。社會學研究,2004(5),48-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Hoffman, E.、許金聲(1998)。做人的權利:馬斯洛傳。北京:改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andura, A.、繆小春、李凌、井世洁、張小林(2003)。自我效能:控制的實施。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ills, C. Wright、陳強、張永強(2001)。社會學的想像力。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魯迅(1991)。說「面子」。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亦園、楊國樞(1988)。中國人的性格。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Hoebel, E. Adamson、周勇(1993)。初民的法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余英時(2001)。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Smith, A. H.、匡雁鵬(1998)。中國人的特性。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烺光、薛剛、尚會鵬(1990)。宗族、種姓、俱樂部。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Weber, Max、于曉、陳維綱(1987)。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尚會鵬(1998)。中國人與日本人--社會集團、行為方式和文化心裡的比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Mouer, Ross、杉本良夫、袁曉齡(2007)。日本人論之方程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Denzin, N. K.、周勇(2004)。解釋性交往行動主義。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布魯瑪‧伊恩、林錚顗(2010)。面具下的日本人。北京:金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本尼迪克特‧魯思、呂萬和、熊達雲、王智新(2012)。菊與刀。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本尼迪克特‧魯思、張燕、傅鏗(1987)。文化模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語堂、郝志東、沈益洪(1994)。中國人。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Parsons, T.、張明德、夏翼南、彭剛(2003)。社會行動的結構。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南博、劉延州(1989)。日本人的自我。上海:文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山本七平、莽景石(1995)。日本資本主義精神。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Service, Elman Rogers、賀志雄(1997)。人類學百年爭論:1860-1960。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森三樹三郎(1995)。名與恥的文化--中國、日本、歐洲文化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吳飛(2009)。浮生取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土居健郎、閻小妹(2007)。日本人的心理結構。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松本一男、歐陽文(1988)。中國人與日本人。臺北: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Steward, Edward C.、Bennett, Milton J.、衛景宜(2000)。美國文化模式。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許烺光、張瑞德(1990)。文化人類學新論。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Yin, Robert K.、周海濤、李永賢、李虔(2004)。案例研究:設計與方法。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游國龍(2014)。許烺光的大規模文明社會比較理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正村俊之、周維宏(2004)。秘密和恥辱--日本社會的交流結構。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中村雄二郎、孫彬(2005)。日本文化中的惡與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中根千枝、許真、宋峻嶺(1982)。日本社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中根千枝、陳成(1994)。縱向社會的人際關係。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浜口恵俊(1982)。间人主义の社会日本。東京:東洋経済新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作田啟一(1967)。恥文化再考。長野:筑摩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梁漱溟(1990)。中國文化要義。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翟學偉(2011)。中國人的臉面觀:形式主義的心理動因與社會表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許烺光、徐隆德(2002)。中國人與美國人。臺北:南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費孝通、劉豪興(1985)。鄉土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Goffman, Erving、黃愛華、馮剛(1989)。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朱岑樓(1988)。從社會個人與文化的關係論中國人性格的恥感取向。中國人的性格。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澤厚(1999)。中日文化心理比較試說略稿。己卯五說。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米德‧瑪格麗特、張燕、傅鏗(1987)。文化模式‧序。文化模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翟學偉(2005)。在中國官僚作風及其技術的背後--偏正結構與臉面運作。人情、面子與權力的再生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