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意境與形式──以張大千的繪畫為例論中國繪畫的藝術哲學
作者:陳麗華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沈清松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意境形式張大千潑墨畫有我之境無我之境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0
本論文先探討形式論與意境論的內涵與二者的關係後,再以張大千的繪畫為例論中國繪畫的形式與意境,主要談形式所蘊含的觀念與最高意境所要達到的本體哲學。最後,談張大千的潑墨畫不但表現了中國繪畫形式的美感與最高的意境,並且表現了時代精神,表現了當代(後現代)的藝術精神,而且,從潑墨畫中所得到的啟示,還可對治後現代主義的弊病。
全文共分七章。從第一章與第二章分別就西方形式論者與中國意境論者加以探討,再經第三章就形式與意境的字義與哲學基礎加以研究,發現「意境」與「形式」二者有互相呼應之處。意境可分三層次;第一層實境,講究筆墨形式的美感,如西方形式論者強調要欣賞繪畫作品線(形)、色的組合和關係,就如康德在〈美的分析〉中注重純形式的「自由美」。第二層淺層虛境,強調「象外之意」的「有我之境」,注重作品應表現畫家主觀的情感與意興,如西方形式論強調「形式與情感同一」,以及康德在〈論藝術〉中注重藝術家的主體精神。第三層深層意境,強調「象外之象」的「無我之境」,注重作品可引發觀賞者積極的藝術聯想,最高的境界可令觀賞者聯想到宇宙本體的境界,如西方形式論所謂「有意義的形式」就是我們可以得到某種對「終極實在」之感受的形式,又如康德所謂「崇高」的境界。
西方的「形式」概念與中國對「意境」的概念既然有互相呼應之處,本論文第四章則就西方形式的四個因素做為探討中國繪畫形式的架構,來探討中國繪畫形式的觀念。此章中,除舉古畫為例外,主要以張大千的繪畫為例來說明,顯示張大千的繪畫充分表現了中國繪畫形式的精神。第五章以張大千的潑墨畫為例,說明大千先生的潑墨畫表現了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與佛家「涅槃寂靜」、「即心即佛」的境界。
第六章第一節先總結中國繪畫藝術的意境與形式,並以張大千的繪畫為例加以說明,顯示大千先生的繪畫表現中國繪畫的意境與形式。接著為說明大千先生的潑墨畫也表現了時代精神,故於第二節論西方當代(後現代主義)的哲學觀點與藝術特徵,發現西方後現代主義雖解除了人類心靈夢魘般的深度,卻獲得了一種根本的淺薄,而走向徹底的虛無,帶給人們無所適從的痛苦。然而,大千先生的潑墨畫在潑灑的形式上,有後現代藝術強調不確定性的精神,但是整幅潑墨畫在潑灑之後,經皴擦勾勒後,呈現的是和諧的整體,具有美感的形式與深遠的意境。因而,第三節則論張大千的潑墨畫對當代(後現代主義)藝術的啟示。
第七章結論說明本論文所受到的限制、所得到的發現與期望中國繪畫未來的走向。
一、中文書籍
巴東著,《張大千研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new window
文潔華著,《藝術自然與人文》,台北:允晨,1993。
方東美著,《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1993。
王邦雄等編著,《中國哲學史》,台北:空大,2001。new window
王岳川著,《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1993。
王哲雄著,〈現代藝術運動的根源〉,《西洋現代藝術史──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西洋現代藝術思潮的醞釀與演變》,台北:台灣師大,1997。
王朝聞著,《美學概論》,台北:谷風,1981。
白光大師著,《老子別裁》,台北:武陵,1988。
皮朝綱著,《禪宗的美學》,高雄:麗文,1995。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印順著,《佛法概論》,台北:正聞,1988。
成復旺著,《神與物遊──論中國傳統審美方式》,台北:商鼎,1992。
朱光潛著,《西方美學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牟宗三著,《中國哲學的特質》,上海:古籍,1997。
何政廣編著,《康丁斯基──抽象派繪畫先驅》,台北:藝術家,1996。
何國銓著,《中國禪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1987。
何楚熊著,《中國畫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6。
何懷碩著,《大師的心靈》,台北:立緒,1998。
克萊夫‧貝爾著,周金環、馬鍾元譯,《藝術》,台北:商鼎,1991。
吳永猛著,《禪畫欣賞》,台北:慧炬,1990。
李杜著,《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台北:聯經,1987。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第一卷(上)),台北:谷風,1987。
李澤厚撰,《李澤厚哲學美學文選》,台北:谷風,1987。
李澤厚著,《美的歷程》,台北:蒲公英,1986。
李醒塵著,《西方美學史教程》,台北:淑馨,1996。
沈清松著,《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1985。new window
亞里斯多德著,《形而上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周紹賢著,《佛學概論》,台北:商務,1995。
宗白華著,《美從何處尋》,板橋:元山,1985。
宗白華著,《藝境》,安徽:安徽教育,2000。
林尹著,《中國學術思想大綱》,台北:學生,1978。new window
俞崑編,《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1984。
姜一涵著,《石濤畫語錄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87。
柏拉圖著,《文藝對話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唐君毅著,《哲學概論》(上冊),台北:學生,1974。
徐祖勳著,《石濤繪畫藝術之研究》,台東:省立台東師範學校,1981。
徐復觀著,《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6。new window
桂裕著,《論語新解》,台北:三民,1991。
袁濟喜著,《六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2000。
高玉珍主編,《無人無我,無古無今──張大千畫作加拿大首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
高宣揚著,《後現代性》,台北:五南,2002。
高宣揚著,《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台北:唐山,1996。new window
高嶺梅主編,《張大千畫》,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88。
康丁斯基著,吳瑪悧譯,《點線面》,台北:藝術家,2000。
康丁斯基著,吳瑪悧譯,《藝術的精神性》,台北:藝術家,1998。
康丁斯基著,吳瑪悧譯,《藝術與藝術家論》,台北:藝術家,1998。
康德著,宗白華譯,《判斷力批判》,台北:滄浪,1986。
張安治著,《墨海精神──中國畫論縱橫談》,台北:東大,1995。
張育英著,《禪與藝術》,台北:楊智文化,1994。
張國慶著,《中國古代美學要題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4。
張皓著,《中國美學範疇與傳統文化》,武漢:湖北教育,1996。
張隆溪著,《二十世紀西方文論述評》,北京:三聯書店,1987。
張德文著,《中國畫學研究論集》,台北:三餘堂,1996。
許抗生著,《魏晉思想史》,台北:桂冠,1992。new window
郭因著,《中國古典繪畫美學》,台北:丹青,1986。
郭因著,《中國近代繪畫美學》,台北:金楓,1987。
郭因著,《元明繪畫美學》,台北:金楓,1987。
郭朋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山東:齊魯,1986。
陳沛然著,《佛家哲理通析》,台北:東大,1993。new window
陳炎主編,廖群著,《中國審美文化史》(先秦卷),濟南:山東畫報,2001。
陳傳席著,《中國繪畫理論史》,台北:東大,1997。
陳傳席著,《六朝畫論研究》,台北:學生,1999。
陳鼓應著,《老莊析論》,台北:五南,1993。
陳滯冬編著,《張大千談藝錄》,河南:河南美術,1998。
陸蓉之著,《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藝術家,1990。new window
黃光男著,《宋代繪畫美學析論》,台北:漢光,1993。new window
傅申著,《張大千的世界》,台北:羲之堂,1998。
傅佩榮著,《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學生,1985。
彭吉象著,《藝術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1994。
曾昭旭撰,〈道家美學〉,姜一涵編著,《中國美學》,台北:空大,1992。
賀拉斯著,《詩學‧詩藝》合訂本,北京:人民文學,1962。
馮幼衡著,《形象之外》,台北:九歌,1983。
楊祖漢著,《中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1990。new window
楊祖漢撰,〈般若學與唯識學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王邦雄等編著,《中國哲學史》,台北:空大,1995。new window
葉秀山著,《西方著名哲學家評傳》,第一卷,濟南:山東人民,1984。
葉朗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冊)》,台北:滄浪,1986。
葉朗著,《中國美學的巨擘》,台北:金楓,1987。
葉朗著,《中國美學的開展(上)》,台北:金楓,1987。
葉朗著,《胸中之竹》,安徽:安徽教育,1998
葛兆光著,《禪宗與中國文化》,台北:東華,1989。
葛路著,《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發展史》,台北:丹青,1987。new window
詹明信著,《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北京:北京大學,1997。
趙光武主編,《後現代主義哲學述評》,北京:西苑,2000。
趙憲章主編,《西方形式美學──關於形式的美學研究》,上海:人民,1998。
劉大基撰,《情感與形式》之〈譯者前言〉,台北:商鼎,1991。
劉文潭著,《現代美學》,台北:台灣商務,1983。new window
劉其偉編著,《現代繪畫基本理論》,台北:雄獅,1993。
劉昌元著,《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1986。new window
劉海粟著,〈謝赫的六法論〉,黃賓虹等著,《中國書畫論集》,台北:華正,1984。
劉笑敢著,《老子》,台北:東大,1997。
樂恕人編纂,《張大千詩文集》,台北:黎明,1984。
蔣孔陽著,《德國古典美學》(〈康德〉),台北:谷風,1987。
蔣勳著,《美的沈思──中國藝術思想芻論》,台北:雄獅美術,1998。
鄭昶編著,《中國畫學全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2。
賴永海著,《中國佛性論》,上海:人民,1988。
繆靈珠,《繆靈珠美學譯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87。
謝家孝著,《張大千的世界》,台北:時報,1982。
韓林德著,《境生象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
蘇珊‧朗格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1991。
H. G. 布洛克著,滕守堯譯,《現代藝術哲學》,四川:四川人民,1998。
H. W. Janson著,曾堉、王寶蓮譯,《西洋藝術史》(4)現代藝術,台北:幼獅書局,1980。
Richard Appignanesi著,黃訓慶譯,《後現代主義》,台北:立緒,2001。
Wladyslaw Tatarkiewicz著,劉文潭譯,《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台北:聯經,1989。new window
二、英文書籍
Clark V. Poling, “Kandinsky, Russian and Bauhaus years, 1915-1933”, New York: The Sotomon R. Guggenhein Foundation, 1983.
Clive Bell, “Art”, New York: Capricorn Books, 1958.
K. C. Lindsay, “An Examin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Wassily Kandinsky.” PH.D., The University of Wiscousin-Madison, 1951.
Kant, Immanuel, “Critique of Judgement”, tranlated by J. H. Bernard, D. D., D.C.L., “Kant’s Critique of Judgement”,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Limited, 1914.
Michael Sullivan, “Arts of China”, Uni.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Susanne K. Langer, “Feeling and Form”, New York: C. Soribner’s Sons, 1953.
Susanne K. Langer, “Philosophy in a New Key”,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1953.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M.T.H. Sadler, in Wassily Kandinsky: “Concerning the Spiritual in Art”,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77.
Wassily Kandinsky, “Point and Line to Plane”,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79.
三、中文期刊論文
巴東撰,〈張大千於傳統中國繪畫在現代轉化之特殊意義〉,《張大千溥心畬詩書畫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故宮博物院,1994。
王方宇撰,〈從張大千看張僧繇〉,《張大千紀念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88。
王祝祺撰,〈工筆重彩抉微〉,《朵雲》第8期,上海,1985。
李鑄晉撰,〈張大千在現代中國畫的地位〉,《雄獅美術月刊》第147期,台北,1983。
沈清松撰,〈真實、重複與未完成〉,《哲學雜誌》第11期,台北:業強,1995。
沈清松撰,〈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第4期,台北:業強,1993。
林素瑜撰,《慧遠形神思想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97。
姜澄清撰,〈論黑與白──關於水墨畫擇色的哲理依據〉,《美術研究》第3期,1986。
洪惠鎮撰,〈中國畫筆墨傳統及其現代化〉,《朵雲》第48期,上海,1997。
孫家勤撰,〈雕宰三年師恩似海〉,《藝壇》第183期,台北,1983。
張大千撰,〈四十年回顧展自序〉,陳滯冬編著,《張大千談藝錄》,河南:河南美術,1998。
陳振濂撰,〈形式的把握與中國畫臨摹〉,《朵雲》第32期,上海,1989。
傅申撰,〈上崑崙尋河源:大千與董源──張大千仿古歷程研究之一〉,《張大千、溥心畬詩書畫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故宮博物院,1994。
單國霖撰,〈元氣淋漓幛猶濕〉,許禮平編,《名家翰墨──張大千山水畫特集》,台北:翰墨軒,1993。
湯哲明撰,〈造化在手 吞吐宇宙──試論張大千之山水寫生〉,《朵雲》第46期,上海,1997。
舒士俊撰,〈論筆墨之氣〉,《朵雲》第22期,上海,1989。
虞蓮系撰,《倪雲林之詩畫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
劉千美撰,《從康德判斷力批判論美與人的關係》,輔大哲學所碩士論文,1975。
樊興書撰,〈中國畫雅俗辨析〉,《朵雲》第35期,上海。
蔡星儀撰,〈雕鎪萬象 揚搉千古──張大千藝術論〉,《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張大千》,台北:錦繡,1993。
曉嵐撰,〈中國繪畫的筆墨程式和空間意識初探〉,《朵雲》第21期,上海,1989。
謝稚柳撰,〈與古俱化說大千〉,許禮平編,《名家翰墨──張大千山水畫特集》,台北:翰墨軒,1993。
韓昌力撰,〈論中國畫的勢〉,《朵雲》第21期,上海,1989。
譚凱軍撰,〈試談中國畫的無言之美〉,《朵雲》第8期,上海,198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