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宋代監當官體系之研究
作者:雷家聖
作者(外文):lei chia-she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明蓀
廖隆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監當官監當資序坑冶茶鹽酒稅糧料院錢監左藏庫內藏庫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9
本文除「緒論」與「結論」外,共分六章如下:
第一章「監當官的源起」:唐代已有「監當」之詞,但僅為一般的「管理事務」之意;但宋代的「監當官」則成為一專有名詞。監當官的設置,有削弱藩鎮利權、集權於中央的作用。
第二章「宋代地方的監當機構」:分為下列五節:一、生產製造機構(錢監、坑冶、作院等),二、倉儲出納管理機構(監倉、庫務、糧料院),三、地方稅務機構(監稅、監鎮、監茶、監鹽、監渡),四、官營商業機構(監酒、市舶務、榷貨務、市易務等),五、其他專門性事務的管理機構(監堰、牧監、館驛等)。
第三章「宋代中央的監當機構」:分為下列五節:一、軍器製造與管理機構,二、服務皇室及中央官署之監當機構,三、倉儲出納管理機構,四、稅務與官營商業機構,五、其他專門性事務之監督管理機構。
第四章「決策與監督:監當官體系的上級管理者」:分下列兩節:一、監當政策的決策機構:包括樞密院、北宋前期的三司,以及元豐改制後的戶部等。二、對監當機構的監督機構:包括中央的諸寺監,地方上的發運使、轉運使、提點刑獄、提舉常平、提舉鹽事司以及州縣官府等,皆可監督所屬的監當機構。
第五章「宋代監當官的任用與考核」:介紹「監當官」與「監當資序」的區別,以及對監當官的任用與考核。在任用方面,宋代經常以貶降者充任監當官,甚至以貶為監當官作為打擊異己的手段。而對監當官的獎懲,常以「課利」多寡作為考量的依據。
第六章「監當官體系和宋代的經濟、政治與社會」:分為五節:一、監當官對北宋經濟發展的貢獻。二、探討在王安石變法時期對監當機構的新政策及其得失。三、蔡京專權與監當官體系的關係,討論蔡京專政時期,種種與監當官相關的政策及其弊端。四、南宋時期的監當官體系:探討在南宋時期政府對監當官體系的管理所出現的弊端,以及因此而產生的不良影響。五、宋代監當官的形象:宋代士大夫常標舉理想,而監當官則在現實政治中,執行「魚肉百姓」的「必要之惡」。監當官雖然是國家機器運作的基礎,十分重要卻又備受輕視。
一、文獻與史料:
王溥《五代會要》,台北:九思出版社,民國67年台一版。
王銍《默記》,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王 永《燕翼貽謀錄》,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王安石《王臨川全集》,台北:世界書局,民國50年。
司馬遷《史記》,宋慶元黃善夫刊本(百衲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民國70年台五版。
司馬光《司馬文正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7年台3版。
朱熹《四書集註》,吳縣吳志忠刊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民國69年5版。
杜預《春秋經傳集解》,相台岳氏本,台北:新興書局影印,1979年8月。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台北:三民書局,民國45年。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清光緒七年函海叢書本,台北:宏業書局影印,民國61年。
李攸《宋朝事實》,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民國56年台初版。
李隆基(唐玄宗)敕修《大唐六典》,日本廣池本,西安:三秦出版社影印,1991年6月。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清光緒浙江書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5年。
李燾撰、黃以周輯補《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6年。
李埴《皇宋十朝綱要》,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67年。
李覯《李覯集》,台北:漢京文化,民國72年。
林駉《新箋決科古今源流至論》,明末翻刻元圓沙書院本,台北:新興書局影印,民國59年新一版。
洪邁《容齋隨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8年台一版。
馬端臨《文獻通考》,清光緒浙江刊本縮印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1987年台一版。
孫逢吉《職官分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北京:中華書局影印,1988年。
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影印,1957年初版。
許慎撰、段玉裁註《說文解字注》經韻樓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979年6月五版。
章如愚《山堂先生群書考索》,明劉洪慎獨齋本,北京:中華書局影印,1992年。
陸心源《唐文拾遺》,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年。
陳淵《默堂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
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台北:三民書局,民國62年4月再版。
脫脫《宋史》,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新一版。
程俱《北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
楊仲良《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清光緒十九年廣雅書局本,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葉夢得《石林燕語》,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起陸續出版。
董誥等編《全唐文》,清嘉慶揚州官刻本縮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張方平《張方平集》,標點本,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
趙善沛《元豐官制》(不分卷),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趙翼《廿二史劄記》,台北:世界書局,1986年10月9版。
劉煦等修《舊唐書》,宋紹興刊本(百衲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民國70年台五版。
劉摯《忠肅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
潛說友纂修、汪遠孫校補《咸淳臨安志》,清道光十年重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民國59年3月。
歐陽修《歐陽文忠全集》,四部備要本,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75年台3版。
歐陽修《歸田錄》,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初版。
謝維新《古今合璧事類備要》,明嘉靖丙辰刻本,台北:新興書局影印,1971年。
魏收《魏書》,宋蜀大字本(百衲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民國70年台五版。
薛居正《舊五代史》,大典有注本(百衲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民國70年台五版。
《慶元條法事類》,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
二、專著
朱重聖《北宋茶之生產與經營》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74年12月初版。
宋晞《宋史研究論叢》第一輯,台北:中國文化研究所,1979再版。
汪聖鐸《兩宋財政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
車迎新主編《宋代貨幣研究》,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5。
林天蔚《宋史試析》,台北:台灣商務,民國67年6月初版。
林天蔚《宋代史事質疑》,台北:台灣商務,民國76年10月初版。
牧野修二(日)《元代勾當官體系的研究》,東京:大明堂,昭和54年。
苗書梅《宋代官員選任和管理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
高聰明《宋代貨幣與貨幣流通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梁庚堯《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民86。new window
程民生、龔留柱主編《歷史文化論叢》,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
黃敏枝《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78年5月。
黃純豔《宋代茶法研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2。
雷家聖《北宋前期文官考銓制度之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民88年5月。
趙雨樂《唐宋變革期軍政制度史研究(一):三班官制之演變》,台北:文史哲,1993。
趙雨樂《唐宋變革期之軍政制度-官僚機構與等級之編成》,台北:文史哲,1994。
趙效宣《宋代驛站制度》,台北:聯經,民國72年。
漆俠、喬幼梅《遼夏金經濟史》,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8年3月2版。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台北:聯經,民76年。new window
劉森《中國鐵錢》,北京:中華書局,1996。
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五代宋元》,北京:中華書局,1993。
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宋元明清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鄧小南《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1989年7版。
錢穆《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0年4月修訂17版。
戴裔 宣《宋代鈔鹽制度研究》,台北:華世,民國71年。
嚴耕望《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
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
Eisenstadt著,閻步克譯《帝國的政治體系》,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
三、論文
王曾瑜〈南宋的新鐵錢區及淮會與湖會〉,收於車迎新主編《宋代貨幣研究》。
友永植(日)〈唐.五代三班使臣考〉,《宋代の社會と文化》(宋代史研究會研究報告第一集),東京:汲古書院,昭和58年6月。
日野開三郎(日)〈五代鎮將考〉,《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五代宋元》,頁72-104。
包偉民〈從宋代的財政實踐看中國傳統中央集權體制的特徵〉,收於楊渭生主編《徐規教授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五十週年紀念文集》,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5年10月。
宋晞〈宋代商稅網〉,《宋史研究論叢》第一輯,頁30-64。
宋晞〈北宋商稅在國計中的地位與監稅官〉,同上,頁65-72。
宋晞〈宋代士大夫對商人的態度〉,收於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第2輯,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53年。new window
杜建錄〈宋夏商業貿易初探〉,收於《寧夏社會科學》1988年第3期。
金中樞〈宋初嚴懲贓吏〉,收於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第22輯,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81年。new window
幸徹(日)〈北宋時代監當官的地位〉,收於《東洋史學》第26輯,1963年10月,頁46-70。
幸徹(日)〈北宋時代官營場務的監當官〉,收於《東方學》第27輯,1964年2月,頁78-90。
幸徹(日)〈北宋時代盛時監當官的配置狀態〉,收於《東洋史研究》第23卷2號,1964年9月,頁166-190。
苗書梅〈宋代監當官初探〉,程民生、龔留柱主編《歷史文化論叢》,頁621-645。
苗書梅〈墓誌銘在宋代官制研究中的價值-以北宋元豐改制以前的監當官為例〉,「宋代墓誌史料的文本分析與實證運用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台北:東吳大學,2003年10月18、19日。new window
宮澤知之(日)〈北宋的財政與貨幣經濟〉,《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宋元明清卷》,頁75-135。
梁庚堯〈市易法述〉,《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上冊。new window
梁庚堯〈南宋的市鎮〉,同上,下冊。new window
陳高華〈北宋商稅補缺〉,《中國史研究》1987年4期。
雷家聖〈宋代大錢的形制及其演變〉,《大陸雜誌》103卷4期,2001年10月。
劉子健〈試論宋代行政難題〉,《兩宋史研究彙編》,台北:聯經,民76年。new window
劉子健〈背海立國與半壁山河的長期穩定〉,同上。
劉子健〈包容政治的特點〉,同上。
劉森〈南宋嘉定鐵錢初探〉,收於車迎新主編《宋代貨幣研究》。
嚴耕望〈論唐代尚書省之職權與地位〉,《唐史研究叢稿》,頁1-101。new window
嚴耕望〈唐代府州僚佐考〉,同上,頁103-176。
嚴耕望〈唐代方鎮使府僚佐考〉,同上,頁177-23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