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南北朝交聘與中古南北互動(三九六─五八九)
作者:蔡宗憲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ung-hsien Tsa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弱水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南北朝交聘聘使外交南北關係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Diplomatic ExchangeDiplomatsDiploma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3
南北朝的對峙形勢承自於東晉十六國時期,南北間的交聘關係也發端於此時。北魏崛起於北方後,東晉為了拉攏這支新興勢力,於396年遣使至北魏,拉開東晉南朝與北魏交聘的序幕。422年,北魏舉兵南攻,南北之間由同盟友好的關係轉變為敵人,南北長期對峙,交戰與交聘錯生其間。至589年隋軍一舉滅陳,統一天下,南北交聘於焉終結。交聘廣泛地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社會與文化等層面,除了互致國書、相贈幣物,透過交聘人員的往來,也促成各式各樣的互動與交流,是南北朝之間最重要的溝通管道。
交聘是以遣使互訪的方式進行,聘使受命後,由本國出發,前往受聘國訪問,受聘國則選派專人負責接待。聘使在該國拜晤、參訪,經過一段時間後,返國覆命。其後,改由受聘的一方派遣使者報聘。在這交往模式中,有許多構件相當值得深入研究,如交聘的原則、目的、流程、禮儀、人員、互動交流、路線與時程等。交聘的涉及面廣,有些現象乃南北朝特定時空下的產物,是瞭解南北關係的重要線索,因此,不少學者透過交聘來考察南北朝的交往關係與文化交流。這種做法只是將交聘作為觀察的媒介或輔助的工具,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本論文則將交聘視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對其內部展開整體性的探討。
徵 引 書 目
一、傳統文獻
《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十三經注疏/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十三經注疏/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2)。
《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3)。
《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
《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83)。
《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82)。
《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
〔漢〕戴德撰,《大戴禮記》(長沙:商務印書館,1937)。
〔晉〕常璩撰,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北魏〕楊衒之著,范祥雍校注,《洛陽伽藍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梁〕劉勰撰,王利器校箋,《文心雕龍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梁〕蕭統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唐〕丘悅撰,杜德橋、趙超輯校,《三國典略輯校》(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
〔唐〕徐堅,《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
〔唐〕張鷟,《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79)。
〔唐〕許敬宗編,羅國威整理,《日藏弘仁本文館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1)。
〔唐〕劉餗,《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79)。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唐〕釋道世撰,周叔迦、蘇晉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
〔唐〕釋道宣,《廣弘明集》,《大正新脩大藏經》No. 2103(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
〔唐〕釋道宣撰,《續高僧傳》,《大正新脩大藏經》No. 2060(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
〔宋〕王欽若等編,《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82)。
〔宋〕司馬光編著,《資治通鑑》(台北:宏業書局,1985)。
〔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宋〕李昉,《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
〔宋〕周應合,《景定建康志》,收入《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
〔明〕朱橚等編,《普濟方》,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54醫家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北京:中華書局,1982)。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台北:仁愛書局,1984)。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吳則虞編著,《晏子春秋集釋》(台北:鼎文書局,1972)。
李時人編校,《全唐五代小說》(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
逯欽立輯,《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
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韓理洲輯校,《全隋文補遺》(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羅新、葉煒,《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

二、近人著作
(一)專書
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96)。
王利華,《中古華北飲食文化的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王靜,《中國古代中央客館制度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2)。
牟潤孫,《注史齋叢稿》(台北:商務印書館,1990)。
佐藤佑治,《魏晉南北朝社會の研究》(東京都:八千代出版社,1998)。
吳先寧,《北朝文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呂春盛,《陳朝的政治結構與族群問題》(台北:稻鄉出版社,2001)。new window
李文才,《南北朝時期益梁政區研究》(北京:商務出版社,2002)。
周春元編著,《南北朝交聘考》(貴陽:貴州師大學報編輯部,1989)。
前田正名著,李憑等譯,《平城歷史地理學研究》(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華書局,1962)。
胡如雷,《中古文學集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唐長孺,《唐長孺社會文化史論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高敏主編,《魏晉南北朝經濟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康樂,《從西郊到東郊——國家祭典與北魏政治》(台北:稻鄉出版社,1995)。
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學史料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
梁滿倉,《漢唐間政治與文化探索》(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
許輝、蔣福亞主編,《六朝經濟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陳寅恪講,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台北:雲龍出版社,1995)。
陳璧顯主編,《中國大運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1)。
傅啟學編著,《中國古代外交史料彙編》(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0)。
黃寶實,《中國歷代行人考》(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
黃寶實,《中國歷代行人考續編》(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
逯耀東,《從平城到洛陽——拓跋魏文化轉變的歷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new window
劉淑芬,《六朝的城市與社會》(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new window
潘國鍵,《北魏與蠕蠕關係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
黎虎,《漢唐外交制度史》(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
黎虎,《魏晉南北朝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
盧海鳴,《六朝都城》(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五)河東河北區》(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6)。
(二)期刊論文
山崎宏,〈北周の麟趾殿と北齊の文林館〉,收入《中國佛教.文化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81)。
王友敏,〈南北朝交聘禮儀考〉,《中國史研究》,1996-3。
王明蓀,〈中國分裂經驗之歷史研究──中古時期〉(台北:83年度國科會研究報告,1994)。
王弢,〈北齊、北周交聘探析〉,《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2-6,2003.11。
王深,〈南北朝的交聘與文學〉,《古典文學知識》,1997.2。
王靜,〈北魏四夷館論考〉,《民族研究》,1999-4。
史念海,〈論我國歷史上東西對立的局面和南北對立的局面〉,《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1992。
史念海,〈關中的歷史軍事地理〉,《河山集(四集)》(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
宇靑,〈六朝時期的南北互市與海外貿易〉,《江海學刋》,1989-6。
牟發松,〈南北朝交聘中所見南北文化關係略論〉,《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14,1996。
吳慧蓮,〈魏宋之間的和戰關係〉,收入《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
志田不動麿,〈北魏末に於ける支那國內市場の成立過程〉,《歷史教育》,6-7,1931。
李廣健,〈南北朝對峙時期的文化接觸——以媒介人物為討論中心〉(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歷史學部碩士論文,1990)。
李瓊英,〈論劉宋時期的南北關係〉,《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6-2。
肖黎,〈北魏孝文帝時期之南北關係〉,《北方論叢》,1986-5。
谷霽光,〈三國鼎峙與南北朝分立〉,《禹貢半月刊》,5-2,1936.3。
周健、李福蓮,〈南北邊貿及聘使對佛教交流的作用〉,《許昌師專學報》,15-2,1996。
前島佳孝,〈西魏.蕭梁通交の成立——大統初年漢中をめぐる抗爭の顛末〉,《中央大學アジア史研究》,26,2002。
室町榮夫,〈南北朝「支那」に於ける外交使節の素質〉,《歷史學研究》,1-4,1934.2。
後藤勝,〈聘使交換より見た南北朝關係──關係史料の編年整理(上、下)〉,《岐阜教育大學紀要》,20、21,1990、1991。
胡阿祥,〈東晉南朝的守國形勢──兼說中國歷史上的南北對立〉,《江海學刊》,1998-4。
馬志冰,〈魏晉南北朝時期各地區間的貿易聯係及其交通路線〉,《北朝研究》,1990下。
張承宗,〈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南北交往〉,《中國史研究》,1994-3。
梁育成,〈東晉南北朝對峙政權之間的走私貿易〉(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歷史學部碩士論文,1980)。
梁滿倉,〈南北朝通使芻議〉,《北朝研究》,1990-1。收入《漢唐間政治與文化探索》(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
許輝,〈南北朝戰爭特點探析〉,《江海學刊》,1991-3。
許輝,〈南北朝關係述論〉,《蘇州社會科學》,2002-3。
陶希聖、武仙卿,《南北朝經濟史》(台北:食貨出版社,1979)。
逯耀東,〈北魏與南朝對峙期間的外交關係〉,《新亞書院學術年刊》,8,1966.9。收入《從平城到洛陽——拓跋魏文化轉變的歷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new window
楊天亮,〈論南北朝時期南北雙方的主要戰爭及其影響〉,《史林》,1998-4。
萬繩楠,〈從陳、齊、周三方關係的演變看隋的統一〉,《安徽師大學報》,1985-4。
劉希為,〈隋朝交通路線考述〉,《江海學刊》,1991-1。
劉淑芬,〈北魏時期的河東蜀薛〉,《中國史學》,11,2001。
劉精誠,〈魏孝文帝時期的南北關係〉,《北朝研究》,1993-3。
蔡幸娟,〈南北朝降人研究——西元三九八∼五三四年〉(台北:台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鄭欽仁,〈宋魏交聘表〉,《大陸雜誌》,22-6,1961.3。
黎虎,〈鄭羲使宋述略〉,《文史哲》,1993-3。收入《魏晉南北朝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
謝興志,〈南北朝通使中的兩個問題〉,《北朝研究》,1993-3。
薩孟武,〈晉隋之間的南北形勢〉,《社會科學論叢(台灣大學)》,3,195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