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郭象成玄英思想探究玄學重玄學思想的轉折與演變
作者:羅翌倫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O-I-LU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姜允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玄學 重玄學 郭象 成玄英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8
在目前學界的普遍共識中,「隋唐重玄」是道家延續「先秦道家」、「魏晉玄學」,繼而昌榮於隋唐之際的第三期發展。「重玄」主要的義旨,在於以「雙遣有無」之「重玄」論證,並通過注疏老、莊思想,來建立道教長生不死的修煉理論:繼而在方法上與內涵上皆廻異於「先秦道家」與「魏晉玄學」的發展。在此,我們必須要追問,西晉郭象與初唐成玄英,一為名士,一為道士;前者以「援儒入道」,重視有、無思辨,後者則以「援佛入道」,強調神仙信仰;前者目標在於解決「自然與名教」之爭,後者的關懷在於調和「肉體成仙」與「精神超越」。兩人在時空背景、時代課題與思維取向皆互異的情況下,是如何透過「道」此一範疇,而成為「道家」第二、三期的發展?其中具有何種「一致性」堪稱兩人皆為道家之脈流?又具有何種「差異性」,導致兩者有不同分期之界定。而在「一致性」與「差異性」之間,又透過何種思想的結合,使其不僅在特質上皆具老、莊道論的思想特徵,而在內涵上,卻又具有不同的解釋方向?這樣的結合,又表現出了何種思維上的邏輯規律,而「道」在這種規律當中,又如何被賦予新的生命意義?是一種復歸?還是一種失落?本文試圖關注郭象與成玄英的時代課題與思維取向之間的互動性,來回應上述的問題。
壹、中文書目
(一)、引用道藏部分
王玄覽(暉),《玄珠錄》,收入《正統道藏》第二十冊。
王弼,《道德真經注》,收入《正統道藏》第二十冊。
王弼,《老子微旨例略》,收入《正統道藏》第五十四冊。
司馬承禎,《坐忘論》,收入《正統道藏》第三十八冊。
老子,《道德真經》,收入《正統道藏》第一十九冊。
列子,《沖虛至德真經》,收入《正統道藏》第一十九冊。
成玄英,《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收入《正統道藏》第三冊。
成玄英,《南華真經注疏》,收入《正統道藏》第一十九冊。
朱熹,《周易參同契注》,收入《正統道藏》第三十三冊。
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儀》,收入《正統道藏》第三十三冊。
吳筠,《宗玄先生文集》,收入《正統道藏》第三十九冊。
吳筠,《玄綱論》,收入《正統道藏》第三十九冊。
河上公,《道德真經注》,收入《正統道藏》第二十冊。
周敦頤,《太極圖》,收入《正統道藏》第四冊。
孟安排,《道教義樞》,收入《正統道藏》第四十一冊。
張果,《太上九要心印妙經》,收入《正統道藏》第七冊。
張果,《黃帝陰符經注》,收入《正統道藏》第四冊。
陳摶,《陰真經還丹歌訣》,收入《正統道藏》第四冊。
陳景元,《西昇經》,收入《正統道藏》第一十九冊。
陶弘景,《養性言命錄》,收入《正統道藏》第三十一冊。
陶弘景,《真誥》,收入《正統道藏》第三十四冊。
陰長生,《周易參同契注》,收入《正統道藏》第三十三冊。
陸靜修,《陸先生道門科略》,收入《正統道藏》第五十三冊。
陸靜修,《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收入《正統道藏》第一十六冊。
莊周,《南華真經》,收入《正統道藏》第一十九冊。
郭象,《南華真經注疏》,收入《正統道藏》第一十九冊。
通玄先生,《道體論》,收入《正統道藏》第三十八冊。
通玄先生,《玄珠歌》,收入《正統道藏》第一十七冊。
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收入《正統道藏》第二十二冊。
葛玄,《太上十二品飛天法輪勸戒經》,收入《正統道藏》第五冊。
葛洪,《抱朴子內篇》,收入《正統道藏》第四十六-四十七冊。
葛洪,《抱朴子外篇》,收入《正統道藏》第四十七冊。
葛洪,《抱朴子別旨》,收入《正統道藏》第四十七冊。
葛洪,《抱朴子還丹肘後訣》,收入《正統道藏》第三十二冊。
劉安,《淮南鴻烈解》,收入《正統道藏》第四十六冊。
劉向,《列仙傳》,收入《正統道藏》第八冊。
魏伯陽,《周易參同契》,收入《正統道藏》第三十三冊。
魏華存,《上清太極真人神仙經》,收入《正統道藏》第五十六冊。
老子,《道德真經》,收入《正統道藏》第一十九冊。
佚名,《太平經》,收入《正統道藏》第四十-四一冊。
佚名,《黃帝陰符經》,收入《正統道藏》第二冊。
(二)古典文獻部分
漢‧嚴遵注,《老子指歸》,1994,北京,中華書局。
魏‧王弼注,《老子》,1994,台北,學海出版社。
魏‧王弼注,《老子》,1986,台北,大鴻圖書。
唐‧成玄英疏,《老子義疏》,1974,台北,廣文書局
宋‧呂祖謙校,《音注老子河上公道德經》,1990,台北,廣文書局。
著者不祥,《老子想爾注》,2002,台北,三民書局。
晉‧郭象注,《莊子》,1986,台北,久博圖書。
唐‧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1988,北京,中華書局。
清‧郭慶藩撰,《莊子集釋》,全四冊,1986,北京,中華書局。
清‧王先謙撰,《莊子集解》,1988,台北。漢京文化。
漢‧董仲疏,賴元炎編《春秋繁露》,1994,台北,商務圖書館。
漢‧班固,清‧陳立撰,《白虎通疏證》,1994,北京,中華書局。
漢‧王充撰,楊寶忠校,《論衡校箋》,1999,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魏‧劉邵撰,吳家駒注,《人物志》。2003。三民書局。
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王弼集》,1980,台北,中華書局。
宋‧朱熹,《善本易經》,1998,台北,老古出版社。
漢‧牟融,《牟子理惑論》,1998,台北,佛光出版社。
梁‧僧祐,《弘明集》,1998,台北,佛光出版社。
唐‧道宣,《廣弘明集》,1998,台北,佛光出版社。
唐‧道世,《法苑珠林教注》,全六冊,2003,北京,中華書局。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全五冊,2003,北京,中華書局。
宋‧普濟,《五燈會元》,全三冊,1984,北京,中華書局。
梁‧釋慧皎撰,《高僧傳》,1992,北京,中華書局。
宋‧周敦頤撰,《周子全書》,1978,台北,商務圖書館
宋‧張載撰 清王夫之註,《張子正蒙》,200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1981,北京,中華書局
宋‧朱熹集註,《論語》,出版年月不詳,台北,啟明出版社
宋‧ 朱熹集註,《孟子》,出版年月不詳,台北,啟明出版社
宋‧朱熹集註 《學庸》,出版年月不詳,台北,啟明出版社
宋‧陸九淵撰 明 王宗沐編,《陸象山全集》,出版年月不詳,台北,世界書局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全八冊,1999,北京,中華書局
宋‧李昉編,《太平廣記》,全十冊,2003,北京,中華書局
漢‧劉向撰 向宗魯校,《說苑校証》,1987,北京,中華書局。
明‧釋德清,《觀老莊影響論》,1974。台北,廣文書局。
(三)近代文獻研究資料
錢穆,《莊老通辨》,2005,北京,三聯書店。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三卷,1976,台北,學生書局。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一,三上),1990,台北,三民書局。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2002,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方東美 《原始儒家道家哲學》,1993,台北,黎民文化事業公司。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1977,台北,中央書局。
傅偉勳,《從西方哲學到禪佛學》, 1956,台北,東大圖書。
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1990,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1992,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鼓應,《道家易學建構》,2003,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2003,台北,三民書局。
陳鼓應,《周易注譯與研究》,1999,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註今譯》,1995,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1994,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鼓應,《老子評傳》,2002,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1998。北京,三聯書局。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六輯,1999。北京,三聯書局。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2001。北京,三聯書局。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輯,2003。北京,三聯書局。
陳鼓應 馮達文主編,《道家與道教》,(道教卷),2001,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葉海煙,《莊子宇宙論試探》,1979,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葉海煙,《莊子的生命哲學》,1990,台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葉海煙,《道德、理性與人文向度》,1996,台北,文津出版社。
葉海煙,《老莊哲學新論》,1997,台北,文津出版社。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2000,台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熊鐵基等編,《中國莊學史》,2003,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熊鐵基等編,《中國老學史》,1995,福建,湖南人民出版社。
蒙文通,《道書輯校十種》,收入《蒙文通文集》,第六卷。2001,四川,巴蜀書
李先耕,《老子今析》,200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默生,《莊子新釋》,1994,台北,明文書局。
朱謙之,《老子校釋》,1985,台北,漢京文化。
董恩林,《唐代老子詮釋文獻研究》。2003,濟南,齊魯書社。
王博,《莊子哲學》,2004,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黃錦鋐,《莊子讀本》,1992,台北,三民書局。
張遠華,《先秦兩漢道家思想研究》,1998,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尹志華,《北宋老子注研究》,2004,四川,巴蜀書社。
孫以楷主編,《道家與中國哲學》,全四卷,2004,北京,人民出版社。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仙學》,2001,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傅小凡,《宋明道學新論》,200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崔大華,《莊學研究》,1992,北京,人民出版社。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198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200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學》,2001,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美‧愛蓮心,《向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2004,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劉固盛,《宋元老學研究》,2001,四川,巴蜀書社。
賀昌群,《魏晉清談思想初論》,收入《魏晉思想‧甲編三種》,1995,台北,里仁出版社。
劉大杰,《魏晉思想論》,收入《魏晉思想‧甲編三種》,1995,台北,里仁出版社。
袁行霈,《魏晉玄學中的言義之辨與中國古代文學文藝理論》,收入《魏晉思想‧甲編三種》,1995,台北,里仁出版社。
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收入《魏晉思想‧乙編三種》,1995,台北,里仁出版社。
容肇祖,《魏晉的自然主義》,收入《魏晉思想‧甲編三種》,1995,台北,里仁出版社。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搞》,收入《魏晉思想‧甲編三種》,1995,台北,里仁出版社。
湯用彤,《湯用彤全集》,全七卷,2000,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200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湯一介,《湯一介卷》,1999,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2004,台北,五南出版社。new window
余敦康,《魏晉玄學史》,2004,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葆玹,《玄學通論》,1996,台北,五南出版社。
蔡振豐,《魏晉名士與玄學清談》,1997,台北,黎明文化圖書。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人士心態》,2003,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寧稼雨,《魏晉世人人格精神》,2003,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寧稼雨,《魏晉風度-中古文人生活的文化意蘊》,1992,北京,東方出版社。
王德有,《魏晉玄學談有論無》,2000,台北,萬卷樓圖書。new window
何啟民,《魏晉思想與談風》,1990,台北,台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盧盛江,《魏晉玄學與中國文學》,2002,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王曉毅,《儒釋道與魏晉玄學形成》,2003,北京,中華書局。
陳咏明,《玄學史話》,2003,台北,國家出版社。
周滿江、吳全蘭,《玄思風流》,2002,山東,濟南出版社。
田漢雲,《六朝經學與玄學》,2003,南京,南京出版社。
李養正,《道教概說》,1989,北京,中華書局。
李養正,《當代道教》,2000,北京,東方出版社。
卿希泰,《簡明中國道教史》,2001,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卿希泰,《中國道教史》,1996,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上、下卷,200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2004,北京,九州出版社。
余敦康等著,《中國宗教與中國文化》,200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盧國龍,《道教哲學》,1997,北京,華夏出版社。
盧國龍,《中國重玄學》,1993,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
陳國符,《道藏淵流考》,1975,台北,祥生出版社。
孔令弘,《中國道教史話》,1999,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
孔令弘,《從道家到道教》,2004,北京,中華書局。
呂錫琛,《道家道教與中國古代政治》,2002。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曾錦坤,《儒佛異同與儒佛交涉》,1990,台北,谷風出版社。new window
高晨陽,《儒道會通與正始玄學》,2000,山東,齊魯書社。
王宗昱,《道教義樞研究》,2001,上海,上海文化。
張廣保,《唐宋內丹道教》,2001。上海,上海文化。
陳少鋒,《宋明理學與道家哲學》,2001,上海,上海文化。
李小光,《生死超越與人間關懷》,2002,四川,巴蜀書社。
茍波,《道教與神魔小說》,1999,四川,巴蜀書社。
邱福海,《道教發展史》,全二冊,2000,台北,淑馨出版社。
王卡,《中國道教基礎知識》,2004,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謝華編,《黃帝內經》,2005,內蒙古,內蒙古文化出版社。
李大華 李綱等,《隨唐道家道教》,上下集,2003,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俞理明,《太平經正讀》,2001,四川,巴蜀書社。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1988,北京,中華書局。
陳霞,《道教勸善書研究》,1999,四川,巴蜀書社。
袁康就,《鍾呂內丹道德觀研究》,2005,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李剛,《重玄之道開啟眾妙之門-道教哲學概論》,2005,四川,巴蜀書社。
強昱,《從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2002,上海,上海文化。
劉屹,《敬天與崇道》,2005,北京,中華書局。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隨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2003,北京,三聯書局。
葛兆光,《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2004,上海,復旦大學。
朱越利,《道藏分類解題》,1996,北京,華夏出版社。
潘雨廷,《道藏分類提要》,200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潘雨廷,《道教史發微》,2003,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周永盛編,《歷代真仙高道傳》,200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孫亦平,《杜光廷思想與唐宋道教的轉型》,2004,南京,南京大學。
戈國龍,《道家內丹學溯源》,2004,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楊立華,《匿名的拼接-內丹觀念下道教長生技術的開展》,2002,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于春松,《神仙傳》,2005,北京,東方出版社。
德‧馬克思 韋伯《儒教與道教》,1992,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劉立夫,《弘道與明教-弘明集研究》,200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沛然,《佛家哲理通析》,1993,台北,東大圖書。new window
蕭登福,《道家道教與中土佛教初期經義發展》,200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蔣義斌,《宋儒與佛教》,1997,台北,東大書局。new window
印度‧龍樹菩薩造,《龍樹六論》,2000,北京,民族出版社。
美‧史丹利,外因斯坦,《唐代佛教-王法與佛法》,1996,台北,佛光書局。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2004。台北,佛光書局。new window
楊俊誠,《般若與玄學》,1990,台北,佛光書局。
吳汝鈞,《佛教研究方法論》,上下冊,1996,台北,學生書局。new window
日‧尾山一雄著,吳汝鈞譯《佛教中觀哲學》,1990,台北,佛光書局。
太虛大師,《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1997,台北,佛光書局。
霍韜晦,《佛家邏輯研究》,1990,台北,佛光書局。new window
李日章,《佛教與當代自然觀》,1998,台北,東大圖書。
李遠杰,《近現代以佛欇儒研究》,2002,成都,巴蜀書社。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2000,台北:台灣書局再版四刷。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第三冊),1996,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1997,台北,台灣學生書局七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198497,台北,台灣學生書局七版。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1990,台北,台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牟宗三,《圓善論》,1996,台北,台灣學生書局二刷。
牟宗三,《康德的道德哲學》,2000,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四刷。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1993,台北,台灣學生書局五刷。
姜允明,《心學的現代詮釋》,1988,台北,東大圖書。
姜允明,《陳白沙其人其學》,2003,台北,洪葉出版社。
張永儁,《二程學管見》,1988,台北,東大圖書。
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2001,台北,文津出版社。
曾春海,《陸象山》,1988,台北,東大圖書。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2003,台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曾春海,《嵇康》,2000,台北:萬卷樓圖書。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1997,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侯外盧等編,《宋明理學史》,上下卷,2001,北京,人民出版社。
陳來,《宋明理學》,2004,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楊柱才,《道學宗主》,2004,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1993,台北,萬卷樓圖書
馮達文著,《宋明新儒學略論》,1997,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楊國榮,《理性與價值》,1998,上海,上海三聯書局
楊國榮,《善的歷程》,1996,台北,五南圖書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1997,台北,五南圖書
楊國榮,《面向存在之思》,1998,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俞宣孟,《本體論研究》,199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谷城題,《二十五史精華》,1989,湖南,新華書店。
李國章,趙昌平編,《二十五史新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四)、單篇論文部分
姜允明,〈三人行-論陳白沙、湛甘泉與王陽明的傳承關係〉,載於《華岡文科學報》,1998,頁1-22。
姜允明,〈心的概念-中西哲學比較〉,載於《華梵大學第五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頁7。
張永儁,〈二程先生「闢佛說」合議〉,載於《哲學評論〉,1982,第五期。new window
陳鼓應,〈道家的社會關懷〉,載於《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1998,頁100-116。
陳鼓應,〈「理」範疇理論模式的道家詮釋〉,《台大文史哲學報》,第五十四期,2001,頁201-226。new window
陳鼓應,〈道家思想在當代〉,載於《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六輯,2003,頁1-9。
葉海煙,〈思維的自由、平等與解放?莊子齊物論新探〉,載於《哲學雜誌》,1994,頁84-86。
葉海煙,〈莊子哲學的「陰陽」概念〉,載於《台大文史哲學報》,1996,頁135-151。new window
葉海煙,〈道家倫理學的方法論問題〉,載於《東吳哲學學報》,2004,9,頁17-36。new window
葉海煙,〈莊子齊物論的對話倫理〉,載於《哲學與文化》,2002,29:8,頁681-688。new window
葉海煙,〈論莊子哲學的宗教性〉,載於《東吳哲學學報》,2001,6,頁45-60。new window
高柏園,〈論勞思光先生對莊子思想之詮釋〉載於《淡江人文社會學刊》,2000,11,頁25-59。new window
高柏園,〈莊子思想中的心靈治療體系〉載於《鵝湖月刊》,2000,10,306期,頁10-25。new window
李豐楙,〈丹道與濟度:道教修行的實踐之道〉,《宗教哲學》,2000,6:2,頁123-136。new window
李豐楙,〈六朝仙境傳說與道教之關係〉,《中外文學》,1980,8:8,頁168-188。new window
李豐楙,〈六朝道教的終末論:末世、陽九百六與劫運說〉,《道家文化研究》9(1996),頁82-99。
李豐楙,〈煞:一個非常的宇宙現象〉,《歷史月刊》(1999),頁36-41。
龔鵬程,〈道教內丹學的興起〉,載於《揭諦學刊》,1999,第二期,頁3-51。new window
鄺芷人,〈新道家的丹道學之時代意義(上)〉,《宗教哲學》,2000,6:2,頁102-122。new window
鄺芷人,〈新道家的丹道學之時代意義(下)〉,《宗教哲學》,2000,6:3,頁161-178。new window
蕭登福,〈漢魏六朝道教之天界說(上)〉,《東方雜誌》,1989,23:2,頁17-23。
蕭登福,〈漢魏六朝道教之天界說(下)〉,《東方雜誌》,1989,23:3,頁23-27。
蕭登福,〈漢魏六朝道教經書開天創世說〉,《東方雜誌》1989,22:9,頁12-19。
林永勝,〈乞啟重玄之關--論重玄派研究之爭議焦議〉,載於《清華學報》,第三十四卷,第二期,2004,3頁83-424。new window
周雅清,〈成玄英的思維方式及其疏解語言詮表上的特色〉,載於《孔孟學報》,第八十一期,2003,頁217-242。new window
周雅清,〈成玄英的思維方式〉,載於《鵝湖雜誌》,第三二六期,2002,頁43-50。new window
張志方,〈論道教重玄思想的形成及其理論體系〉,《宗教哲學》,第二十六期,2001,頁115-123。
湯一介,〈論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2002,頁1-22。
李剛,〈道教重玄學之界定及其所討論的主要理論課題〉,《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2002,頁91-126。
李大華,〈重玄學的論理傾向〉,《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2002,頁115-126。
崔珍皙,〈重玄學的心性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2002,頁184-207。
崔珍皙,〈重玄學對宋明理學的影響〉《道家與道教》,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頁326-343。
郭武,〈隋唐道教「重玄學」之宗教意義略論〉《道家與道教》,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頁313-325。
孫亦平,〈論道教仙學的兩次轉型及其理論基礎〉《道家與道教》,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頁17-3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