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中期北京梨園花譜中的性別特質建構
作者:張遠
作者(外文):Yuan Chang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維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北京花譜男性特質女性特質演員文人清朝BeijingTheatrical HuapuMasculinityFemininity ActorMen of lettersQing Dynas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2
本論文關心的問題為清代中期(乾隆末至道咸年間)的性別特質建構,使用的核心史料為當時流行於北京的梨園花譜,這是一種主要以形容女性的詞彙來描寫男旦的文本。這項研究從花譜中對於演員文才、談吐、道德、身體外貌的描繪,分析其中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的想像;並探討這樣的性別建構方式,如何與演員的地域、年齡,和個別氣質相連結,及可能的跨越性別意涵。希望指出傳統中國晚期性別文化的多樣性,不受限於僅僅是男尊女卑和禮教束縛的刻板理解。
花譜的作者大多是出身於外地、留寓北京,而科舉仕途不順的文人,因喜好戲劇或僅僅是鍾情於男旦演員,憑藉其文字的能力撰寫花譜。他們一方面藉此品題自己所喜好的演員,一方面展現自身的品味與文才,並且自別於貪圖色欲,且只靠金錢來接近演員的所謂「豪客」。這些作品,從最初僅僅在熟識朋友間流傳,漸成為北京戲劇界的流行讀物。
花譜一名,借用自原本與花卉相關的書籍和品評妓女的著作,其名稱之意即將演員比喻作「花」來評選品賞;其內容以演員的小傳和評論為主,另有相關詩詞、駢文、梨園掌故舊聞,以及親身經歷記事等。花譜中雖強調文人與演員之間的互動關係與情感交流,但仍主要將演員作為其品賞的客體,以及有別於自身階層的「他者」來看待。
本論文從花譜中,觀察這群文人如何將心目中的理想性別特質,投射於男旦演員的描寫之中,並參照比較當時及前代不同脈絡的書寫文本,包括小說、筆記、傳記,及相關二手研究,以彰顯花譜中性別觀念的特色及時代意義。
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的概念,是指涉在特定社會文化中,男性及女性的理想形象,及行為舉止所受到的期待。中國傳統的性別角色,常是附著於相應的身分地位,而非僅與生理性別連結。但在傳統中國以「男女有別」為基礎的性別觀念下,區隔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期待與想像仍的確存在,因此若能配合文本的詞彙、形容方式的使用脈絡,並注重所指涉性別角色與身分關係,性別特質可作為有用的分析工具,藉以梳理出男旦演員的描寫中,所蘊涵的各種性別建構方式。
在花譜所描寫的演員理想形象中,反映了多種性別特質想像的結合。從各類比擬女性形象的描寫,可看到儘管演員的實際性別為男性,卻能展現出不同身分地位的女性特質。而對於文才的期望和描寫,結合了文人自我想像的投射,以及才女名妓等女性形象的想像和延續。在經營私寓業的背景下,演員與文人往來談吐的能力備受注目,其中溫柔體貼、聰明伶俐、瀟灑豪放等特性,各自反映著不同程度的男性及女性特質。此外,明清良家女性所重視的「身體之防」,以及常出現於名妓書寫中的重情輕利等德性,都形塑成理想演員所具有的特質。
在文人們重色的價值觀下,花譜對演員身體的許多部位都作了詳細的描寫。原本用於女性身體外貌描寫的方式和詞彙,大量運用於形容演員的外貌,可見他們在凝視男性演員的身體時所想像期望的,是一套理想的女性美。而也因為對於女性美的期待,使得男性演員大多無法藉纏足達成的足部之美,在舞台之下(舞台上則可藉由蹺功來表現想像)便不納入花譜的視野之中。
從花譜中的性別特質建構來看,性別特質不受限於演員的生理性別,但卻常常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地域和年齡成為重要的性別特質想像要素,在他們的想像期望中,較低年齡以及南方出身的演員,才能具有更多的女性特質。同時,雖然扮裝模擬技巧好的演員也獲得讚賞,但在文人的心目中,他們仍比不上天生自然具有女性特質的演員。也就是說,雖然性別特質能夠跨越生理性別,但仍要受限(或得益)於天生的種種條件,而不是如戲裝一樣可任意穿脫變換。
作為性別史研究的一環,由花譜中的性別特質建構的探討,可了解傳統中國晚期性別觀念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並看到這一套性別建構方式,與當時同時存在的性別建構論述,包括正統禮教論述、才子佳人小說、民間歌謠戲曲等之間的異同及相互關係,了解明清時代的性別觀,並不是如五四以來所建構的印象──僅是男尊女卑以及婦女受到禮教束縛──而是多樣性別建構方式並陳的世界。花譜中性別觀念的探討,能夠不再僅僅以同性戀關係,來解釋清中期男男關係,而是進一步考量包括性別、階層、權力關係等多種因素的結合。
作為社會文化史研究的一環,對於花譜中的分析,有助於進一步認識清代的文人文化。花譜文人社群一方面承繼了晚明以來文人文化中,喜好品賞事物和重情等特性,一方面作為特定時空下的觀劇文人社群,又與其他文人社群,如更愛好品賞名妓的江南文人,或同在北京,但在官場上有影響力的主流士人社群之間,有著不同品味喜好的認同。進一步從文人撰寫花譜時的匿名性來看,文人社群並非純然以個人為區分,而是同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有不同的身分和社群文化認同。
此外,雖然本論文的主軸不在戲劇史本身,然花譜產生時的北京,正是女性演員被禁而乾旦興盛的時期,京劇也在此間逐漸形成。從花譜中對於演員的性別想像中,可看到在這段戲劇史發展過程中,男旦扮裝演出的方式,如何由觀眾群之一的文人所接受和再現,其中不僅有對於戲劇藝術的欣賞,還包含對演員各種性別理想特質的豐富想像,藉此可補充戲劇史研究中對於觀眾觀點的了解。
Abstraction:
The theme of the dissertation is gender construction in mid-Qing China (1790 to 1860). Main source material comes from the theater catalogue called Huapu, or flower register. Huapu, very popular publications around Beijing theaters, was mostly written by outside literati. These writers depict male actors with words usually reserved for women thus imbue them with gender meanings.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imagination on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through the depictions of the actors’ talents, manners, cultivation, and appearances. In addition,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how the gender construction is related to the actors’ age, locale, and personality. The implications of gender crossing in these narratives are also observed. Through these observations, the author intends to demonstrate the diversity of gender culture in the late imperial China.
參考書目

一、史料:

王實甫,《西廂記》,台北:里仁書局,1995。
王曉傳,《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王韜,《淞隱漫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
孔尚任,《桃花扇》,台北:普天出版社,1969。
古棠天放道人編次,曲水白雲山人批評,《杏花天》,台北:雙笛國際事務有限公司,1994。
西溪山人,《吳門畫舫錄》,台北:清流出版社,1976。
田仲一成編,《清代地方劇資料集(一)華北篇》,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附屬東洋學文獻センタ,1968。
田仲一成編,《清代地方劇資料集(二)華中.華南篇》,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
化研究所附屬東洋學文獻センタ,1968。
余鵬年,《曹州牡丹譜》,收入《叢書集成新篇》,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44集,頁101-105。
全祖望等,《宋元學案》,台北:正中書局,1954。
沈守正,《雪堂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70冊。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59。
昭槤,《嘯亭雜錄》,台北:新興書局,1979。
李斗,《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1960。
李漁,《閒情偶記》,台北:台灣時代書局,1975。
李漁,《無聲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余懷著,李金堂校注,《板橋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紀昀,《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俞樾,《九九銷夏錄》,北京:中華書局,1995。
班昭,《女誡》,見范曄,《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3,頁2786-2791。
梁紹壬,《兩般秋雨菴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范成大,《菊譜》,收入《叢書集成新篇》,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44集,頁113-114。
范成大,《梅譜》,收入《叢書集成新篇》,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44集,頁120-121。
秋谷老人,《海漚小譜》,收入雷瑨輯,《清人說薈》,台北:廣文書局,1969,2集,頁859-867。
徐震,《美人譜》,收入蟲天子編,《香豔叢書》,台北,進學書局,1969,第1冊。
梅禹祚著,陸林校點,《青泥蓮花記》,合肥:黃山書社,1998。
徐珂,《清稗類抄》,北京:中華書局,1984。
張次溪編,《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正續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
張岱,《陶庵夢憶》,台北:漢京文化事業,1984。
張謙德,《瓶花譜》,收入《叢書集成新篇》,台北:新文豐出
版社,1985,50集。
張曦照,《秦淮豔品》,收入《秦淮香豔叢書》,台北:廣文書局,1991。
陳林主編,王星琦、曹連觀選注,《清代筆記小說類編.煙粉卷》,合肥:黃山書舍,1994。
陳思,《海棠譜》,收入《叢書集成新篇》,台北:新文豐出版
社,1985,44集。
陳深,《品花寶鑑》,台北:博遠出版公司,1987。
陳善,《捫虱新話》,收入俞鼎孫、俞經輯,《儒學警悟》,香港:龍門書店,1967。
雲樵居士,《秦淮聞見錄》,收入《秦淮香豔叢書》,台北:廣文書局,1991。
夏庭芝,《青樓集》,台北:中國學典館復館籌備處,1974。
黃一正,《事物紺珠》,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子部第200冊。
曹雪芹,《紅樓夢》,台南:世一書局,1992。
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59。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台北:洪葉文化,1993。
路工編選,《清代北京竹枝詞》,北京:北京出版社,1962。
董誥等編,《全唐文》,台北:大通書局,1979。
蔣士銓,《忠雅堂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趙翼,《檐曝雜記》,台北:新興書局,1966。
趙翼,《陔餘叢考》,台北:世界書局,1950。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京都:中文出版社,1973。
劉義慶著,余嘉錫撰,《世說新語箋疏》,台北:仁愛書局,1984。
衛泳,《悅容篇》,收入蟲天子編,《香豔叢書》,台北:進學書局,1969,第1集。
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輯注,《潘之恒曲話》,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
戴璐,《藤陰雜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鐵橋山人撰,周育德校刊,《消寒新詠》,北京:中國戲曲藝術中心,1986。

二、近人論著

1、中文:

大木康着,辛如意譯,《秦淮風月:中國的遊里空間》(譯自:《中囯遊里空間 明清秦淮妓女の世界》,東京都:青木社,2002),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
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藝術》,台北:學生書局,1986。new window
王安祈,〈兼扮、雙演、代角、反串──關於演員、腳色和劇中人三者關係的幾點考察〉,收入華瑋、王璦玲主編,《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頁625-667。
王安祈,〈梅蘭芳以雅正為女性塑造的內在隱衷--從乾旦與流派說起〉,收入國科會人文處、彰師大國文系主編,《台灣學術新視野》,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7,頁813-838。
王照璵,〈清代中後期北京「品優」文化研究〉,南投:曁南大學碩士論文,2007。
王政、杜芳琴主編,《社會性別研究選譯》,北京:三聯書店,1998。
王標,《城市知識分子的社會形態︰袁枚及其交游網絡的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審美意識中情理觀之轉化及其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2001),頁183-250。new window
王璦玲,《晚明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2005。new window
王寧,《宋元樂妓與戲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
王鴻泰,〈閒情維致──明清間文人的生活經營與品賞文化〉,《故宮學術季刊》,22:1(1994),頁69-97。new window
王鴻泰,〈青樓名妓與情藝生活-明清間的妓女與文人〉,收入熊秉真、呂妙芬主編,《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頁73-123。new window
王鴻泰,〈俠少之游──明清士人的城市交游與尚俠風氣〉,收入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頁101-147。new window
王鴻泰,〈迷路的詩──明代士人的習詩情與人生選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0(2005),頁1-54。new window
王鴻泰,〈明清文人的女色品賞與美人意象的塑造〉,《中國史學》(京都),16(2006),頁83-100。new window
毛文芳,《物.性.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台北:學生書局,2001。
么書儀,〈楊掌生和他的《京塵雜錄》-兼談嘉、道年間的「花譜」熱〉,《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5:1(2004),頁60-65。
么書儀,〈試說嘉慶、道光年間的「花譜」熱〉,《文學遺產》,2004:5,頁96-106。
么書儀,《晚清戲曲的變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么書儀,《程長庚.譚鑫培.梅蘭芳-清代至民初京師的輝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巴特勒(Judith Butler)著,林郁庭譯,《性/別感亂──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譯自: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1999),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8。
丘慧瑩,《乾隆時期戲曲活動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new window
田根勝,《近代戲劇的傳承與開拓》,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
史華羅(Paolo Santangelo)著,林舒俐、謝琰、孟琢譯,《中國歷史文化中的情感文化-對明清文獻的跨學科文本研究》(譯自:Sentimental Education in Chinese History: An Interdisciplinary Textual Research on Ming and Qing Sources, New York and Leiden: Koninklijke Brill, 2003),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任半塘,《唐戲弄》,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艾梅蘭(Maram Epstein)著,羅琳譯,《競爭的話語:明清小說中的正統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義》(譯自:Competing Discourses: Orthodoxy, Authenticity, and Engendered Meaning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Fic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1),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宋祖慈,〈坤生與乾旦—戲曲中的反串〉,台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吳玉杏,〈「三言」之越界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吳存存,〈清代相公考略〉,《中國文化》,14(1996),頁182-193。
吳存存,〈清代士狎優蓄童風氣敘略〉,《中國文化》,15、16(1997),頁231-243。
吳存存,〈性別問題與明清性史的研究〉,收入葉舒憲主編,《性別詩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頁117-126。
吳存存,《明清性愛風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吳存存,〈明中晚期社會男風流行狀況敘略〉,《中國文化》,17、18(2001),頁256-269。
吳存存,〈「軟紅塵裡著新書」-香溪漁隱《鳳城品花記》與晚清的「花譜」〉,《中國文化》,23(2006),頁73-85。
吳存存,〈梨園花譜──清中晚期北京男風盛行下的流行讀物〉,《中國性研究》,2:6(2007),頁9-24。
吳存存,〈清代梨園花譜流行狀況考略〉,《漢學研究》,26:2(2008),頁163-184。new window
吳建雍,《北京城市發展史.清代卷》,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吳曉鈴,〈《青樓集》撰人姓名考辨〉,《星島日報•俗文學副刊》,1941:29。
李志宏,〈論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中「佳人」形象範式的原型及其書寫──以作者立場為討論基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8:2(2005),頁25-62。new window
李廣均,〈志明和春嬌:為何兩「性」的名字總是有「別」?〉,《台灣社會學》,12(2006),頁1-67。new window
李匯群,〈「才女」與「名妓」:晚明至嘉道文人社會的流行書寫〉,《中華文 化研究》,2008冬之卷,頁45-53。
李艷梅,〈「審美性」與「體貼」——論《紅樓夢》的女性文化意涵〉,《貴州學報(社會科學版)》,21:3(2003),頁93-103。
杜桂萍,〈色藝觀念、名角意識及文人情懷──論《青樓集》所體現的元曲時尚〉,《文學遺產》,2003:5,頁97-104。
邱仲麟,〈風塵、街壤與氣味:明清北京的生活環境與士人的帝都印象〉,《清華學報》,34:1(2004),頁181-225。new window
周貽白,《中國戲劇發展史》,台北:僶勉出版社,1975。
周慧玲,〈女演員、寫實主義、「新女性」晚清到五四時期中國現代劇場中的性別表演〉,《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1996),頁87-133。new window
林麗月,〈衣裳與風教:晚明的服飾風尚與「服妖」議論〉,《新史學》,10:3(1999),頁111-157。new window
胡忌、劉致中,《崑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胡曉真,〈名花與賤業——淺論清代與民初京劇的伶人文化〉,《歷史月刊》,86(1995),頁123-129。
胡曉真,〈祕密花園:論清代女性彈詞小說中的幽閉空間與心靈活動〉,收入熊秉真主編,王璦玲、胡曉真合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頁279-316。new window
高彥頤(Dorothy Ko)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譯自:Teachers of Inner Chambers: 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高彥頤(Dorothy Ko)著,苗延威譯,《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譯自:Cinderella''s Sisters: 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binding,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7。
袁書非(Sophie Volpp ),〈如食橄欖──十七世紀中國對男伶的文學消受〉,收入陳平原、王德威、商偉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頁291-297。new window
孫康宜,〈性別與經典論:從明清文人的女性觀說起〉,收入吳燕娜編,《中國婦女與文學論集》,第二集,台北:稻香出版社,1999,頁135-152。
馬少波等著,《中國京劇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8。
馬克孟(McMahon, Keith)著,王維東、楊彩霞譯,《吝嗇鬼、潑婦、一夫多妻者──十八世紀中國小說中的性與男女關係》(譯自:Misers, Shrews, and Polygamists: Sexuality and Male-female Relation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ese
Fiction, Durham: Duke University, 1995),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章學誠,〈婦學〉,收入氏著,《文史通義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4,頁531-553。
張小虹,《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new window
張在舟,《曖昧的歷程:中國古代同性戀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張遠,〈近代城市京劇女演員(1900-1937)-以滬、平、津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1。
張發穎,《中國戲班史》,瀋陽:瀋陽出版社,1991。
張斐怡,〈女性表演者也留名青史──元代《青樓集》一書中所反映的歌妓生活〉,《婦研縱橫》,72(2004),頁80-85。
陳芳,《乾隆時期北京劇壇研究》,台北:學海出版社,2000。new window
陳芳英,《戲曲論集:抒情與敘事的對話》,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09。new window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生》,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
陳家威,〈清代京劇中之乾旦研究〉,收入《考功集.畢業論文選萃》5輯,香港:香港嶺南學院中文系,2005。
陳慧芬,〈梅鼎祚「青泥蓮花記」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黃育馥,〈京劇-觀察中國婦女地位變化的窗口〉,見閔家胤編,《陽剛與陰柔的變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頁323-340。
黃育馥,《京劇、蹺和中國的性別關係(1902-1937)》,北京:三聯書店,1998。
黃宗漢,〈宣南文化研究概說〉,收入朱耀廷主編,《北京文化史研究》,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頁111-125。
喻緒琪,〈明清扮裝文本之文化象徵與文藝美學〉,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new window
彭體春,《性別與陰陽──中國十七世人情人小說性屬主題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9。
華瑋,〈明清婦女劇作中之「擬男」表現與性別問題-論《鴛鴦夢》、《繁華夢》、《喬影》與《梨花夢》〉,收入華瑋、王璦玲主編,《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頁573-623。new window
齊森華,〈試論明代家樂〉,收入華瑋、王曖玲主編,《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305-326。
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裴偉,〈由「性感」說「夭斜」〉,《漢字文化》,2006:5,頁83-84。
蔡祝青,〈明末清初小說中男女扮裝之性別與文化意義〉,嘉義:南華大學碩士論文,2001。
潘麗珠,《清代中期燕都梨園史料評三論研究》,台北:里仁書局,1998。new window
劉巨才,《選美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
劉德漢,《東周婦女問題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0。
醒石,〈坤伶開始至平之略歷〉,《戲劇月刊》,3:1(1930),頁1-2。
鮑家麟,〈陰陽學說與婦女地位〉,收入於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頁37-54。new window
厲震林,〈中國優伶性別表演〉,上海:上海戲劇學院博士論文,2002。
費儀.金絲伯格(Faye Ginsburg)、安娜.羅文哈普特.鄭(Anna Lowenhaupt Tsing)著,伍呷譯,〈《不確定的詞語概念──美國文化中社會性別的磋商較量》序言〉(譯自:”Introduction to Uncertain Terms: Negotiating Gender in American
Culture”, Boston: Beacon Press, 1990),收入王政、杜芳琴主編,《社會性別研究選譯》,北京:三聯書店,1998,頁246-265。
藍勇,〈中國古代美女的地域認同文化研究〉,《學術研究》,2008:2,頁116-125。
嚴明,《中國名妓藝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譚帆,《優伶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
蘇珊.布郎米勒(Susan Brownmiller)著,徐飆、朱萍譯,《女性特質》(譯自:Femininity, New York: Linden Press, 1984),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龔斌,《情有千千結:青樓文化與中國文學研究》,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1。
龔鵬程,〈品花記事:清代文人對優伶的態度〉,收入氏著,《中國文人階層史論》,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頁189-249。new window
Colin P. Mackerras著,馬德程譯,《清代京劇百年史(1770~1870)》(譯自:The rise of the Peking Opera, 1770-1870: Social aspects of the Theatre in Manchu China,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2),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89。
R. W.康奈爾(Raewyn Connell)著、柳莉等譯,《男性氣質》(譯自:Masculinity, Sydney: Allen & Unwin, 199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2、英文:

“AHR Forum: Gender and Manhood in Chinese History.”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05:5 (2000): 1559-1666.
Bailey ,Joanne. “Is the Rise of Gender History ''Hiding'' Women from History once again?” History in focus. 2006.
http://www.history.ac.uk/ihr/Focus/Gender/articles.html> (25 May 2010)
Brownell, Susan and Wasserstrom, Jeffrey N. eds. Chinese Femininities Chinese Masculinities: A Read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Chang, Kang-i Sun. “Ming-Qing Women poets and cultural Androgyny” in Feminism/Feminist in Chinese Literature, edited by Peng-hsiang Chen and Whitney Crothers Dilley, 21-32. Amsterdam and New York: Rodopi, 2002.
Edwards, Louis P. Men and Women in Qing China: Gender in The Red Chamber Drea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1.
Flood, Michael, Judith Kegan Gardiner, Bob Pease, and Keith Pringle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en and Masculinit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Foyster, E. A. Manhood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Honor, Sex and Marriage, London: Longman, 1999.
Furth, Charlotte. “Ming-Qing Medicin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Gender”,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1994),頁229-250。
Furth, Charlotte. “Androgynous Males and Deficient Females: Biology and Gender Boundaries in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Late imperial China 9:2(1998): 1-31.
Furth, Charlotte. “Blood, Body and Gender: Medical Images of the Female Condition in China,1600-1850,” in Chinese Femininities Chinese Masculinities: A Reader,
edited by Susan Brownell and Jeffrey N. Wasserstrom, 291-314.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Goldman, Andrea S. “Actors and Aficionados in Qing Dynasty Texts of Theatrical Connoisseurship.”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8:1(2008): 1-56.
Hadley, D. Masculinity in Medieval Europe, London: Longman, 1999.
Haywood, Chris and Ghaill, Mairtin Mac. Men and Masculinities: Theory, Research and Social Practice, Buckingham and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3.
Hershatter, Gail. Dangerous Pleasures: Prostitution and Modernity in Twentieth-Century Shanghai,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7.
Hinsch, Bret. Passions of the Cut Sleeve: the Male Homosexual Tradition in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0.
Huang, Martin W. Literati and Self-Re/Presentation: Autobiographical Sensibility in the Eighteenth-Century Chinese Novel,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Huang, Martin W. Negotiating Masculin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6.
Huang, Martin W. ”Male Friendship in Ming China: An Introduction.” Nan Nu 9:1 (2007): 2-33.
Kimmel, Michael S. and Messner, Michael A. Men’s Live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Levine, Laura. Men in Women’s Clothing: Anti-theatricality and Feminization
1579-1642,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Li, Siu Leung. Cross-Dressing in Chinese Oper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3.
Lin, Wei-Hung. “Chastity in Chinese Eyes: Na Nu Yu Pieh.”《漢學研究》,9:2(1991),頁13-40。
Louie, Kam. Theorizing Chinese Masculinity: Society and Gender in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Mann, Susan. Precious Records: 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centur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McMahon, Keith. ”Sublime Love and the Ethics of Equality in a Homoerotic Novel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recious Mirror of Boy Actresses.” Nan Nu 4:1(2002): 70-109.
Mills, Jane. Women words: A Dictionary of Words about Women, New York: Free Press, 1989.
Mulvey, Laura.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Screen, 16:3(1975): 6-18.
Sommer, Matthew H. ”Dangerous Males, Vulnerable Males, and polluted Males: The Regulation of Masculinity in Qing Dynasty Law.” in Chinese Femininities Chinese Masculinities: a Reader, edited by Susan Brownell and Jeffrey N Wasserstrom, 67-88.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Song, Geng. the Fragile Scholar: Power and Masculinity in Chinese Culture,
Hongkong: Hong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Starr, Chloe. ”Shifting Boundaries: Gender in Pinhua Baojian.” Nan Nu 1:2 (1999): 268-302.
Vitiello, Giovanni. “Exemplary Sodomites: Chivalry and Love in Late Ming Culture.”Nan Nü 2:2(2000): 207-257.
Volpp, Sophie. “The Male Queen: Boy Actors and Literati Libertines.” Ph.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1995.
Volpp, Sophie. ”Gender, Power and Spectacle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Theater.” in Gender Reversals and Gender Cultures: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Sabrina Petra Ramer, 138-147.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Wu, Cuncun. “Beautiful Boys made up as Beautiful Girls: Anti-masculine Taste in Qing China.“ in Asian masculinity: the Meaning and Practice of Manhood in China and Japan, edited by Kam Louie and Morris Low, 19-40.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3.
Wu, Cuncun. Homoerotic Sensibil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4.
Zhou, Zuyan. Androgyny in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Literatur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3、日文:

合山究,《明清時代の女性と文学》,東京:汲古書院,2006。
林香奈,〈賢ならざる婦とは──女訓書にみる家と女〉,收入関西中國女性史研究会編,《ジェンダ-がらめた中國の家と女》,東京:東方書店,2004,頁87-10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