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氣氛的理論建構——以戲曲劇場為開展場域
作者:趙雪君
作者(外文):Chao, Hsueh Chu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楊儒賓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氣氛物質性形氣神身心觀形氣主體意蘊性整體協調性劇場物戲曲劇場氣氛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1
本文以戲曲劇場為場域,開展了對氣氛的理論建構,指出劇場氣氛的特徵為「物質性」與「意蘊性」。氣具有「物質性」,因此順理成章的能夠承載神志信息並空間中活動,觀演雙方能夠不必然仰賴彼此凝視,而是以身體(形氣主體)、以同樣流佈全身的氣,便能接收到對方的神志信息。同時也因為引入了氣的觀念,引入了氣中介於身心的角色,同時配合大批在氣文化之下獨有的表演文獻,使得劇場氣氛在觀演交流的部分,可以談出一條不同於他文化的路徑。在「意蘊性」方面,則分析劇場氣氛如何賦予劇場物以意義,具體上的做法是從「整體協調性」的強敘事或弱敘事入手,並得出結論:是整體協調性決定劇場物的存在樣式(符號樣式、象徵樣式與意象樣式)。劇場物的存在樣式決定了劇場物如何作用於劇場氣氛(整體協調性),而劇場氣氛又反過來賦予劇場物以意義。
一、古籍

〔戰國〕韓非:《韓非子》(上海:上海古籍,1989)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上海古籍,2008)
〔漢〕鄭玄箋:《毛詩鄭箋》(臺北:新興,1981)
〔魏〕王弼等著:《老子四種》(臺北:大安,1999)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新校本三國志附索引》(臺北:鼎文,1980)
〔唐〕張九齡著,熊飛校注:《張九齡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朱熹:《詩集傳》(南京:鳳凰,2007)
〔宋〕荊浩撰、鄧以螫校閱:《筆法記》(北京:人民美術,1963)
〔宋〕嚴羽著,張健校箋:《滄浪詩話校箋》(上海:上海古籍,2012)
〔元〕高明:《琵琶記》,收入黃竹三、馮俊傑編著,《六十種曲評注》一《琵琶記》(長春:吉林人民,2001)
〔明〕王肯堂:《證治準繩》(北京:中國中醫藥,1997)
〔明〕張景岳:《類經》,收入張景岳著,李志庸主編,《張景岳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1999)
〔明〕湯顯祖著,徐朔方箋校:《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1998)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上海:華東師範,2012)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1988)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清嘉慶刊本‧左傳》(北京:中華書局,2009)
〔清〕唐容川:《唐容川醫學全書》(北京:中國醫藥,1999)
〔清〕唐容川:《唐容川醫學全書》(北京:中國醫藥,1999)
〔清〕曹雪芹著:《紅樓夢校注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87)
〔清〕喻昌:《醫門法律》(北京:中醫古籍,2002)
〔清〕鄭燮著,上海古藉出版社編:《鄭板橋集》(上海:上海古籍,1979)
李定生、徐慧君校釋:《文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2004)
河北醫學院校釋:《靈樞經校釋》(北京:人民衛生,2011)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
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三(北京:人民文學,2010)
陳戍國:《詩經校注》(長沙:岳麓,2004)
傅景華主編:《黃帝內經素問譯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0)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1995)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
楊勇:《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正文,1992)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0)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魏宏燦校注:《曹丕集校注》曹丕集校注(合肥:安徽大學,2009)

二、專書

Artaud, Antonin. Trans. Mary Caroline Richards. The theater and its double. NY: Grove, 1958.
Audience Participation: Essays on Inclusion in Performance. Ed. Susan Kattwinkel. Westport: Praeger, 2003.
Baudrillard, Jean. Trans. James Benedict. The System of Objects. New York: Verso, 1996.
Benjamin, Walter.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Its Technological Reproducibility, and Other Writings on Media. Trans. Edmund Jephcott, Rodney Livingstone, Howard Eiland, and Others. Ed. Michael Jennings, Brigid Doherty, and Thomas Levi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Bennett, Susan. Theatre Audiences: A Theory of Production and Recep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0.
Brecht, Stefan. The Theatre of Visions: Robert Wilson. London: Methuen, 1994.
Gadamer, Hans-Georg. Translation revised by Joel Weinsheimer and Donald G. Marshall. Truth and Method. New York: Continuum, 2004.
States, Bert. Great Reckonings in Little Rooms: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at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Tweedie, James. The Age of New Waves: Art Cinema and the Staging of Global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Chris Barker著,許夢芸譯:《文化研究智典》(臺北:韋伯文化國際,2007)
PAR表演藝術雜誌編輯部編,《鄭和1433:羅伯‧威爾森與優人神鼓的跨文化奇航》(臺北:中正文化,2010)
于民:《氣化諧和:中國古典審美意識的獨特發展》(長春:東北師範大學,1992)
于貝斯菲爾德著,宮寶榮譯:《戲劇符號學》(北京:中國戲劇,2004)
尤金諾‧芭芭、尼可拉‧沙瓦里斯著,丁凡譯,《劇場人類學辭典:表演者的密藝》(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2)
王才勇:《現代審美哲學新探索——法蘭克福學派美學述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0)。
王安祈:《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new window
王安祈:《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臺北:國家,2006)new window
王安祈:《當代戲曲》(臺北:三民,2002)new window
王秋桂主編:《紀念俞大綱先生百歲誕辰戲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9)
王夢生:《梨園佳話》(臺北:學海,1972)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譚鑫培唱腔集》第一輯(北京:人民音樂,1996)
中國戲劇出版社編輯部:《周信芳藝術評論集》(北京:中國戲劇,1982)
布希亞著,林志明譯:《物體系》(上海:上海人民,2001)
布萊希特著、丁揚忠等譯:〈戲劇小工具篇〉(張黎譯),《布萊希特論戲劇》(北京:中國戲劇,1990)
布羅凱特著、胡耀恆譯:《世界戲劇藝術欣賞》(臺北:志文,1999)
本雅明:《攝影小史》,收入本雅明著,許綺玲、林志明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論藝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8)
本雅明著,王才勇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北京:中國城市,2002),
本雅明著,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Hong Kong:Oxford,2012)。
田漢:《田漢文集》第15卷(北京:中國戲劇,1986)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2000)
伊拉姆著,王坤譯:《符號學與戲劇理論》(板橋:駱駝,1998)
安迪‧沃荷著,盧慈穎譯:《安迪‧沃荷的普普人生》(台北:三言社,2006)。
朱靜美:《意象劇場:非常亞陶》(臺北:揚智文化,1999)
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余秋雨:《觀眾心理學》(臺北:天下遠見,2006)
余為民、孫蓉蓉編,《歷代曲話彙編——新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清代篇第三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2009)
李元皓,《不辭遍唱陽春——京劇鬚生李金棠生命紀實》(宜蘭:傳藝中心,2014)
李舒:《涉藝所得》(自印,2011)
邢玉瑞:《中醫方法全書》(西安:陝西科學技術,1997)
周信芳藝術研究會編:《麒藝叢編》第三輯(上海:學林,2002)
林鶴宜、紀蔚然主編:《眾生喧嘩之後:臺灣現代戲劇論集》(臺北:書林,2008)
林鶴宜:《從戲曲批評到理論建構》(臺北:國家,2011)
俞振飛著,王家熙、許寅等整理,上海藝術研究所編:《俞振飛藝術論集》(上海:上海文藝)
姜哲軍、劉峰等:《西方馬克思主義藝術與美學理論批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2)
洪深:《洪深文集》三(北京:中國戲劇,1959)
洪深:《洪深文集》四(北京:中國戲劇,1988)
胡易容、趙毅衡編:《符號學—傳媒學辭典》(南京:南京大學,2012)
栗山茂久著,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上海:上海書店,2009)
徐城北:《梅蘭芳與中國文化》(台北:商鼎文化,1991)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
海德格著,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修訂譯本)》(北京:三聯書店,1999)
翁托南‧阿鐸著,劉俐譯注:《劇場及其複象》(臺北:聯經,2003)
耿一偉等,《喚醒東方歐蘭朵:橫跨四世紀與東西方文化的戲劇之路》(臺北:中正文化,200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兩岸戲曲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卷I(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0)
張珣:〈馨香祝禱:香氣的儀式力量〉,收入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大,2008),頁205-239。new window
張連編著:《中國戲曲舞台美術史論》(北京:文化藝術,2000)
陳多、葉長海選注:《中國歷代劇論選注》(長沙:湖南文藝,1987)
陳芳英:《抒情與敘事的對話》(臺北:臺北藝術大學,2009)
陳龍安,朱湘吉著:《創造與生活》(臺北:五南,1999)
傅雪漪:《戲曲傳統聲樂藝術》(北京:人民音樂,1985)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新店:立緒,2000)。new window
菲利普‧薩睿立著,馬英妮、林見朗、白斐嵐譯:《身心合一──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跨文化演技》(臺北:書林,2014)
惲鐵樵著:《群經見智錄》(福建:福州科學技術,2006)
黃淑文:《骷顱與金鎖:魏海敏的戲與人生》(臺北:典藏,2010)new window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new window
楊儒賓編:《自然概念史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1993)
煙建華:《醫道求真:《黃帝內經》學術體系研究》(北京:人民軍醫,2007)
赫魯伯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板橋:駱駝,1994)
趙山林:《中國戲曲傳播接受史》(上海:上海人民,2008)
趙勇:《整合與顛覆:大眾文化的辯證法——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理論》(北京:北京大學,2005)
趙毅衡:《符號學》(臺北:新銳文創,2012)
趙毅衡:《符號學》(臺北:新銳文創,2012)
劉承華:《中國音樂的神韻》(福州:福建人民,2004)
劉景亮、譚靜波著:《中國戲曲觀眾學》(北京:中國戲劇,2004)
蔡世成選編,上海市文化局黨史資料徵集領導小組、上海市文化系統地方志編輯委員會、《上海京劇志》編輯部主編:《《申報》京劇資料選編》(江蘇省:上海市文化局黨史資料徵集領導小組等出版,1994)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臺大文學院,1997)new window
譚帆、陸煒:《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3)
蔣驥:《傳神秘要》,收入黄賓虹、鄧實編,嚴一萍補輯,《美術叢書》(板橋:藝文,1975)
盧嵐蘭:《閱聽人與日常生活》(臺北:五南,2007)new window
盧嵐蘭:《閱聽人論述》(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臺北:揚智文化,1997)
耀斯著,顧建光、張樂天譯:《審美經驗與文學解釋學》(上海譯文,1997)

三、期刊論文

Bӧhme, Gernot. “Atmosphere as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a New Aesthetics.” Thesis Eleven 36 (1993): 113-126.
Bӧhme, Gernot. “The art of the stage set as a paradigm for an aesthetics of atmospheres.” 會議論文。
Gadamer, Hans-Georg. “Subjectivity and intersubjectivity, subject and person” Continental Philosophy Review 33 (2000): 275-287.
Kockelman , Paul. “Agent, person, subject, self.” Semiotica 162-1/4 (2006): 1-18.
方月仿:〈京劇名丑劉斌昆談藝〉,《人民戲劇》1981年第10期,頁56-58。
王安祈、廖俊逞:〈有眼神,才有意境——郭小莊談臺灣文藝精神導師俞大綱〉,《PAR表演藝術雜誌》2007年第172期,頁72-76。
王為理:〈論海德格爾對笛卡爾哲學的批判〉,《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頁98-103。
伯梅著,谷心鵬、翟江月、何乏筆譯:〈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2003年第188期,頁10-33。
李玉茹:〈家祭毋忘告乃翁——紀念周信芳先生九十周年誕辰〉,《上海戲劇》1985年第2期,頁6-7。
李潤聲:〈談關公戲〉,《戲曲藝術》1989年第4期,頁38-41。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1991年第3期,頁1-65。new window
周偉良:〈論傳統武術訓練中的形神兼備與內外相合〉,《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頁252-255。
周嘉昕:〈鮑德里亞後馬克思探索的邏輯起點對功能體系中物的追問〉,《南京社會科學》,2011年第7期,頁?。
林素娟:〈氣味、氣氛、氣之通感——先秦祭禮儀式中「氣」的神聖體驗、身體感知與教化意涵〉,《清華學報》2013年第3期,頁385-430。new window
林萍:〈韓世昌老師教我練習和運用眼神〉上,《戲曲藝術》1996年第4期,頁22-26。
林鶴宜:〈精緻堂會戲VS.聰明小劇場〉,《民生報》2005年6月1日,A10版文化風信。
姚海星:〈肢體動作法的迷思——史氏體系的探索〉,《藝術評論》2003年第14期,頁133-165。new window
孫廣仁、于少泓:〈中醫學精概念的內涵釋義〉,《中醫藥學刊》2002年第5期,頁560-561。
孫廣仁:〈中國古代哲學精氣學說對中醫學精氣生命理論的影響〉,《福建中醫藥》2001年第2期,頁10-11。
徐城北:〈阿甲談上海昆劇團赴京演出〉,《上海戲劇》1893年第1期,頁36-37。
秦嶺:〈計鎮華:不做「第一」,要做「更好」〉,《上海采風》2013年第4期,頁38-43。
高鶴:〈談對幾種氣息說法的理解〉,《黃河之聲》2005年第5期,頁15-16。
張玉佩:〈閱聽人概念的探索:從網路經驗出發〉,《中華傳播學刊》2004年第5期,頁37-71。new window
張玉能:〈關於本雅明的“Aura”一詞中譯的思索〉,《外國文學研究》2007年第5期,頁151-161。
張志偉:〈主體概念的歷史演變〉,《教學與研究》1996年第5期,頁66-68。
張志雄:〈試析戲曲表演藝術的「氣」〉,《黃梅戲藝術》1994年第2期,頁87-93。
張庚:〈戲曲美學三題〉,《文藝研究》1990年1期,頁4-26。
張珣:〈香之為物:進香儀式中香火觀念的物質基礎〉,《臺灣人類學刊》2006年第2期,頁37-73。new window
張錫坤、徐正考:〈氣韻源於「氣運」——當代謝赫美學思想研究質疑〉,《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年第3期,頁42-47。
陳世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歷史淵源〉,《上海戲劇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頁45-54。
陳維昭:〈中國戲曲的雙重意義閾〉,《戲劇藝術》2001年第3期,頁4-13。
傅雪漪:〈唱念表演的用氣〉下,《戲曲藝術》1981年第2期,頁35-46。
程士德:〈《內經》理論體系綱要(二)——《內經》的沿革及書名含義〉,《中醫函授通訊》1990年第5期,頁2-5。
黃文宏:〈從西田哲學來看前期海德格「實存論的獨我論」〉,《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014年31期,頁31-65。new window
黃孟純:〈「心勁」與「意念法」的建構——戲曲身段表演心理教學探研〉,《戲曲藝術》1993年第1期,頁80-83。
趙千帆:〈本雅明氣息(Aura)理論新詮〉,《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頁8-17。
趙毅衡:〈符號學與主體問題〉,《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3期,頁131-134。
賴錫三:〈《莊子》的自然美學與氣氛倫理——與本雅明、海德格、伯梅的跨文化對話〉(出版中)
謝筱玫:〈跨文化之後:從《歐蘭朵》到《孟小冬》〉,《戲劇研究》2012年第10期,頁139-162。new window
蘇子中:〈誰的《歐蘭朵》:一道數學習題〉,《劇場事》,2010第8期,頁35-46。
欒冠樺:〈「一桌二椅」析〉,《上海戲劇》1984年第3期,頁55-56。
欒冠樺:〈砌末研究〉,《文藝研究》1982年第6期,頁86-95。

四、學位論文

李銘偉:《崑劇表演方法研究:論「演員身體」的構成元素與角色創造上的運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2008)
郭建豪:《解構與建構——從台灣版歐蘭朵與鄭和1433看羅伯威爾森的劇場呈現》(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2012)
陳昱伶:《臺灣戲曲小劇場「1/2Q劇場」的實驗之路(2004-201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2013)

五、網路資源

Cambridge Dictionaries Online: http://dictionary.cambridge.org/
國語辭典: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教育大辭書:http://terms.naer.edu.tw/publishword/6/
戴君芳:〈中國古典vs.西方後現~柳.夢.梅〉,「1/2Q劇場」網誌。http://halfqtheatre.blogspot.t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