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西漢前期京師侍衛與警備體系研究
作者:李昭毅
作者(外文):Lee, Chaoyi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雷家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郎中令衛尉中尉組織結構建制沿革屬官職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1
關於秦漢中央軍制研究,一方面,成果多集中於兵員徵集等傳統課題,然於諸組織的科層分工之演變歷程及其成因,多未深論;另一方面,軍制史研究者多僅針對軍事相關面向來討論組織建制,而官制史研究者對中央軍組織的掌握也存在若干不足。基於此,本論文乃以京師之殿省侍衛、宮城警備和京城警備三體系為考察對象,主要包括郎中令、衛尉和中尉三個組織,重新考察漢初至武帝末侍衛暨警備體系的組織建制、沿革以及屬官職掌,以鈎稽諸體系組織建制和職掌的變革因素以及發展軌跡之異同。整體而言,本論文之屬性是以官僚制度為主、軍事制度為輔的制度史研究。
首先,西漢前期侍衛體系是以郎中令為中心所構成,大體是以劉邦集團侍衛組織為基礎,伴隨漢帝國成立後宮省制度的建立以及組織侍衛化的進展,逐步發展、演進而來。郎中令屬官大致可分為源自散從職系的大夫和謁者系統,以及源自統兵職系的郎吏系統。漢初諸大夫原統於中大夫令,景帝改制時轉屬郎中令;謁者職類於漢初即屬郎中令,文景之際始分化為殿中和禁中兩個系統,後者轉屬少府。漢初郎吏系統侍衛化稍晚,但科層化發展較顯著。高祖時期採高低二階職級構造和三系職類分工之組織設計,以適應當時特殊政局之所需。隨著各種推進侍衛化進程因素的作用,職級構造逐漸由準三級郎吏制向高階職類實三級制發展,科層化大體完成於景武時期。武帝時期,伴隨舊郎吏文質化、漢匈關係惡化和政治重心轉移至建章宮等發展,乃先後有期門和羽林兩個新侍衛系統的成立。
其次,關於宮城和京城警備體系,從總體結構及其變革來看,衞尉、中尉組織自漢初皆已採軍令、軍政二職系分工。在軍令系統方面,衞尉、中尉組織自漢初至武帝末,皆採用部、曲、官、隊四級建制,建制完備化的時間皆早於各自的軍政系統,具有較高的穩定性。至於軍政系統,自漢初至武帝末,衞尉軍政機構數量由二變三(原有公車司馬、衞士,後增置旅賁),中尉則是由漢初的五個機構(包括武庫、都船以及中發弩、中輕車、中司空這三個衞尉未置的軍訓、後勤性質的機構),轉變為武帝太初以後的四個機構(加上新置的中壘以及由主爵都尉來屬的寺工,並罷廢三個軍訓、後勤機構),建制、統屬變動較為複雜,而在武帝時期又有第三類屬官出現(包括式道三候和三輔都尉),換言之,中尉組織的變動幅度和結構複雜性皆大於衞尉組織。
復次,若以軍政機構或涉及軍政事務之屬官的職掌為基礎,觀察衞尉和中尉建制沿革的脈絡及其成立背景,可以得出幾點認識。其一,有些軍政機構是基於組織本務所需,因而承擔部分與組織本務相關的特殊事務,如衞尉屬官公車司馬,中尉屬官武庫、中發弩、中輕車等。第二,若干新置軍政機構或帶有軍政色彩的屬官,是基於皇帝出行制度日益健全,而成為出行儀衛的專責機構或屬官,如衞尉所屬旅賁與中尉所屬式道三候。第三,和軍令系統相比,軍政機構職掌的擴充性、延展性較佳,得以因應在組織外部因素作用下的新措施、制度或是組織內部職能運作之所需,像是公車司馬兼理待詔人員、都船兼掌造船和參與漕運、武庫兼掌兵器修繕等。
總的來看,以郎中令組織為中心的侍衛體系,乃是「宦皇帝」群體的主要組成分子,在組織發展和職能分工上,存在不少能夠反映其皇帝家臣性格的面向,而相較於衞尉、中尉組織而言,侍衛體系的職掌、分工及其統屬關係的變化較大且較複雜,大體也應與這種濃厚的家臣性格有若干關連。至於衞尉、中尉二組織主官以「尉」稱,確實得以武官視之,所領軍隊皆屬中央常備軍的一部分,或因軍令系統所承擔者乃是組織本務,因而軍令系統部級軍官秩級高於其他軍政系統屬官,而中尉軍政系統中與軍訓、後勤有關之屬官秩級高於其他軍政屬官,或也基於同樣的設計原理。這種重視警備防非事務的組織建制,與將軍在征伐體制下以戰鬥為本所採用者,或具有相通的組織設計原理。但要留意者,衞尉、中尉組織或因其常備屬性而具有較重的軍政職責,換言之,京師警備體系本質上雖屬軍事組織,但軍政系統日益完備,吾人恐不宜無視其日益明顯的行政色彩。
壹、史料
一、傳世文獻
(一)正史(含校注)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舊唐書》
(以上正史,皆使用臺灣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洪氏出版社,民75。
清‧王先謙,《漢書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沈欽韓,《漢書疏證(外二種)》,《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清‧夏燮,《校漢書八表》,光緒庚寅刊本,收入《二十五史補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55。
清‧錢大昕,《廿二史考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清‧錢大昕撰,方詩銘、周殿傑校點,《三史拾遺》,收入氏著,《廿二史考異》附錄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清‧錢大昭,《漢書辨疑》,收入清‧沈欽韓等撰,《漢書疏證(外二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施之勉,〈漢書補注辨正〉第六條「三輔」,《大陸雜誌》第8卷第4期,民43,臺北,頁19-23。new window
(二)其他古籍(含輯注)
春秋‧孫武撰,三國‧曹操等注,楊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孫子校理》,北京:中華書局,1999。
周‧呂望,《六韜》,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934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民82。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收入《重刋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民54。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收入《重刋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民54。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入《重刋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民54。
黎翔鳳撰,《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岑仲勉撰,《墨子城守各篇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
蔣禮鴻撰,《商君書錐指》,北京:中華書局,1986。
許維遹撰,《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
張清常、王延棟箋注,《戰國策箋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禮記注疏》,收入《重刋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民54。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收入《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民54。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爾雅注疏》,收入《重刋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民54。
聞人軍譯注,《考工記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漢‧賈誼撰,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漢‧劉安編,張雙隸校釋,《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漢‧揚雄撰,華學誠匯證,《揚雄方言校釋匯證》,北京:中華書局,2006。
漢‧劉向、劉歆撰,清‧姚振宗輯錄,鄧駿捷校補,《七略別錄佚文‧七略佚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郭書春譯注,《九章算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漢‧王充著,黃暉撰,《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世界書局,民78。
漢‧王符著,清‧汪繼培箋,《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5。
漢‧劉珍等撰,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漢‧蔡邕,《獨斷》,《諸子百家叢書》收《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清‧王先謙補,《釋名疏證補》,北京:中華書局,2008。
清‧孫星衍等輯,《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
何清谷,《三輔黃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
晉‧司馬彪,《續漢書志》,收入《後漢書》第五冊,臺北:鼎文書局,民86。
晉‧崔豹,《古今註》,收入《晉唐剳記六種》,臺北:世界書局,民73。
劉慶柱輯注,《三秦記輯注‧關中記輯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晉‧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雜記》,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晉‧常璩撰,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梁.蕭統編,唐.李善等註,《六臣註文選》,《四部叢刊》集部第399冊,臺北:臺灣商務,民54。
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等疏,《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隋‧虞世南,《北堂書鈔》,清光緒十四年南海孔氏三十有三萬卷堂影宋刊本,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中華書局,1965。
劉俊文,《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
唐‧李筌,《神機制敵太白陰經》,《叢書集成初編》第943冊,長沙:商務印書館,民26。
唐‧李林甫,《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唐‧徐堅,《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
唐‧白居易原本,宋‧孔傳續撰,《白孔六帖》,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2。
唐‧封演撰,趙貞信校注,《封氏聞見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
南唐‧徐鍇,《說文解字繫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2。
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臺北:文海出版社,1993。
宋‧宋敏求,《長安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8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2。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宋‧徐天麟,《西漢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
宋‧王應麟,《玉海》,清光緒九年浙江書局刊本,揚州:廣陵書社,2003。
宋‧晁載之,《續談助》,原刊《十萬卷樓叢書》,後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27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程大昌,《雍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
宋‧錢文子,《補漢兵志》,收入《二十五史補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55。
元‧朱禮,《漢唐事箋》,原刊《粵雅堂叢書》,後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3512-3514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
清‧沈家本,《歷代刑法考》第三冊《獄考》,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黃以周,《儆季所著書》(清光緖二十年南菁書院刊本)第五冊。
清‧孫楷著,楊善群校補,《秦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清‧陳樹鏞,《漢官答問》,原刊《適園叢書》,後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74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二、出土材料
(一)簡帛金石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陳松長,〈嶽麓書院所藏秦簡綜述〉,《文物》2009年第3期,北京,頁75-88。
朱漢民、陳松長編,《嶽麓書院藏秦簡(壹)》,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
馬怡,〈里耶秦簡選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4集,2004,北京。
張春龍、龍京沙,〈湘西里耶秦簡8-455號〉,《簡帛》第4輯,2009,上海,頁11-15。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張家山二四七號墓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彭浩等,《二年律令與奏讞書—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出土法律文獻釋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張家山漢簡『算数書』研究会編,《漢簡『算数書』—中国最古の数学書—》,京都:朋友書店,2006。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馬王堆漢墓整理小組,〈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駐軍圖整理簡報〉,收入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古地圖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
長沙簡牘博物館、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發掘組,〈2003年長沙走馬樓西漢簡牘重大考古發現〉,《出土文獻研究》第7輯,2005,上海,頁57-64。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銀雀山漢墓竹簡(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吳九龍,《銀雀山漢簡釋文》,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謝桂華、李均明編,《居延漢簡釋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甘肅居延考古隊,〈居延漢代遺址的發掘和新出土的簡冊文物〉,收入甘肅省文物工作隊、甘肅省博物館編,《漢簡研究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編,《居延新簡:甲渠候官與第四燧》,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簡牘整理小組編,《居延漢簡補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87。
汪桂海,〈國家圖書館藏居延漢簡考釋〉,收入李學勤、謝桂華主編,《簡帛研究2002 2003》,2005,桂林。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敦煌漢簡》,北京:中華書局,1991。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懸泉漢簡釋文選〉,《文物》2000年第5期,北京,頁27-45。
胡平生、張德芳等編撰,《敦煌懸泉漢簡釋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連雲港市博物館等編,《尹灣漢墓簡牘》,北京:中華書局,1997。
武威縣博物館,〈武威新出王杖詔令冊〉,收入甘肅省文物工作隊、甘肅省博物館編,《漢簡研究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
甘肅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武威漢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大通上孫家寨漢簡整理小組,〈大通上孫家寨漢簡釋文〉,《文物》1981年第2期,北京,頁22-26。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上孫家寨漢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西安相家巷遺址秦封泥的發掘〉,《考古學報》2001年第4期,北京。
羅福頤主編,《秦漢魏晉南北朝官印徵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韓自強,〈安徽阜陽博物館藏印選介〉,《文物》1988年第6期,北京。
孫慰祖主編,《古封泥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
周曉陸、陸東之編,《秦封泥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王輝,〈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藏秦封泥選釋〉,《文物》2001年第12期,北京,頁66-70。
傅嘉儀編,《秦封泥彙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
周曉陸主編,《二十世紀出土璽印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10。
楊廣泰編,《新出封泥彙編》,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2010。
清‧馮雲鵬等輯,《金石索》,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89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朱捷元,〈介紹陝西省博物館收藏的幾件戰國時的秦器〉,《文物》1966年第1期,北京。
張頷,〈揀選古文物秦漢二器考釋〉,《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1期,太原,頁82-84。
李仲操,〈八年呂不韋戈考〉,《文物》1979年第12期,北京。
王紅武、吳大焱,〈陝西寶雞鳳閣嶺公社出土一批秦代文物〉,《文物》1980年第9期,北京。
張光裕,〈英國牛津雅士莫里博物館所見青銅器〉,《書目季刊》第19卷第4期,民74,臺北。
張光裕、吳振武,〈武陵新見古兵三十六器集錄〉,收入張光裕,《雪齋學術論文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民93。new window
許玉林、王連春,〈遼寧寬甸縣發現秦石邑戈〉,《考古與文物》1983年第3期,西安。
李學勤,〈《中日歐美澳紐所見所拓所摹金文彙編》選釋〉,收入氏著,《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華義武、史潤梅,〈介紹一件先秦有銘銅矛〉,《文物》1989年第6期,北京。
孫慰祖、徐谷富編,《秦漢金文匯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
施謝捷,〈秦兵器刻銘零釋〉,《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合肥,頁8-13。
王輝,《秦出土文獻編年》,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0。
王輝、蕭春源,〈珍秦齋藏秦銅器銘文選釋〉,《故宮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2期,北京,頁64-87。
蔣文孝、劉占成,〈秦俑坑新出土秦銅戈、戟研究〉,《文物》2006年第3期,北京,頁66-71。
李光軍、王丕忠,〈「陽信家」銅器銘文補釋〉,《人文雜誌》1984年第3期,西安,頁98-101。
趙曉軍、姜濤、周明霞,〈洛陽發現兩件西漢有銘銅弩機及其相關問題〉,《華夏考古》2010年第1期,鄭州,頁115-120。
袁仲一編,《秦代陶文》,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陳曉捷,〈臨潼新豐鎮劉寨村秦遺址出土陶文〉,《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4期,西安,頁1-7。
王望生,〈西安臨潼新豐南杜秦遺址陶文),《考古與文物》2000年第1期,西安,頁7-8。
袁仲一、劉鈺編,《秦陶文新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高文,《漢碑集釋》,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
(二)考古報告
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陝西韓城芝川漢扶荔宮遺址的發現〉,《考古》1961年第3期,北京,頁123-126。
河南省博物館,〈靈寶張灣漢墓〉,《文物》1975年第11期,北京,頁72-92。
咸陽地區文管會、茂陵博物館,〈陝西茂陵一號無名冢一號從葬坑的發掘〉,《文物》1982年第9期,北京,頁1-8。
何新成,〈陝西漢中市鋪鎮磚廠漢墓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1986年第6期,西安,頁35-47。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發掘隊編,《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1974-1984)》,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西漢京師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漢長安城未央宮—1980-1989年考古發掘報告》,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獅子山楚王陵考古發掘隊,〈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發掘簡報〉,《文物》1998年第8期,北京,頁4-33。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武庫》,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雲夢縣博物館,〈湖北雲夢睡虎地M77發掘簡報〉,《江漢考古》2008年第4期,武漢,頁31-3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西安漢長安城直城門遺址2008年發掘簡報〉,《考古》2009年第5期,北京。





貳、研究論著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含譯著)
卜憲群,《秦漢官僚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大村西崖著,陳彬龢譯,《中國美術史》,上海:商務印書館,民19。
工藤元男著,廣瀨薰雄、曹峰譯,《睡虎地秦簡所見秦代國家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中國軍事史編寫組編,何壽全執筆,《中國軍事史》第三卷《兵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
王國維,《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王國維著,胡平生、馬月華校注,《簡牘檢署考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王子今,《秦漢交通史稿》,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
王子今,《秦漢時期生態環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王仲殊,《漢代考古學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4。
王鏡輪、向斯,《中國古代禁衛軍—皇家衛隊始末》,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0。
史黨社,《《墨子》城守諸篇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
西嶋定生著,武尚清譯,《中國古代帝國的形成與結構—二十等爵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安作璋、熊鐵基,《秦漢官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1984。
李力,《張家山247號墓漢簡法律文獻研究及其述評(1985.1-2008.12)》,東京:東京外國語大學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所,2009。
李天虹,《居延漢簡簿籍分類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李玉福,《秦漢制度史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
李均明,《秦漢簡牘文書分類輯解》,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0。
李德龍,《漢初軍事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汪桂海,《漢代官文書制度》,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周長山,《漢代城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宗鳴安,《漢代文字考釋與欣賞》,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段拭,《漢畫》,北京:中國古典藝術出版社,1958。
姚生民,《甘泉宮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孫慰祖,《封泥:發現與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徐正考,《漢代銅器銘文綜合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馬俑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栗勁,《秦律通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5。
秦彥士,《古代防禦軍事與墨家和平主義:《墨子‧備城門》綜合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祝總斌,《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冨谷至著,柴生芳、朱恒曄譯,《秦漢刑罰制度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張文儒,《中國兵學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張金龍,《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曹勝高,《漢賦與漢代制度—以都城、校獵、禮儀為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陳直,《史記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6。
陳直,《漢書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
陳直,《居延漢簡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
陳蘇鎮,《漢代政治與《春秋》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陳群,《中國兵制簡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9。
張繼海,《漢代城市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黃今言,《秦漢軍制史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黃留珠,《秦漢仕進制度》,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5。
解文超,《先秦兵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楊建,《西漢初期津關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楊鴻年,《漢魏制度叢考》,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5。
葉驍軍,《都城論》,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4。
雷師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學生書局,民79。
雷海宗,《中國的兵》,北京:中華書局,2005。
熊鐵基,《秦漢軍事制度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
劉慶柱、李毓芳,《漢長安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劉展主編,《中國古代軍制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2。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
閻步克,《從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漢官僚品位結構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9。
羅福頤,《古璽印概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秦‧西漢‧東漢時期),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漢地方行政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86,景印四版。
(二)期刊暨專書論文(含譯著)
丁福林,〈關於漢代屬國的幾個問題〉,《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蘇州,頁122-127。
大庭脩,〈西漢的將軍〉,收入氏著,林劍鳴等譯,《秦漢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大庭脩,〈地灣出土的騎士簡冊〉,收入氏著,徐世虹譯,《漢簡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頁86-90。
上官緒智,〈秦漢時期兵器生產情況新探〉,《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黃石。
上官緒智、溫樂平,〈從秦漢時期造船業看水軍戰船及後勤漕運保障〉,《南都學壇》2004年第2期,南陽,頁6-10。
于志勇,〈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出土骨簽之名物考〉,《考古與文物》2007年第2期,西安,頁48-62。
于炳文,〈胡漢戰爭畫像與胡漢戰爭〉,收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編,《俞偉超先生紀念文集‧學術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孔祥軍,〈漢初「三輔」稱謂沿革考〉,《歷史地理》第21輯,2006,上海,頁52-58。
方詩銘,〈從出土文物看漢代「工官」的一些問題〉,《上海博物館集刊》建館三十年特輯,1982,上海。
王人聰,〈兩漢王國、侯國、郡縣官印匯考〉,收入王人聰、葉其峯著,《秦漢魏晉南北朝官印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90。
王人聰,〈論西漢田字格官印及其年代下限〉,收入王人聰、葉其峯,《秦漢魏晉南北朝官印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90。
王人聰,〈西漢郡國特設官署官印略考〉,收入氏著,《古璽印與古文字論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
王克奇,〈論秦漢郎官制度〉,收入安作璋、熊鐵基著,《秦漢官制史稿》上冊,濟南:齊魯書社,1984。
王昕,〈張家山漢簡軍制釋名三則〉,《出土文獻研究》第6輯,2004,上海,頁141-143。
王偉,〈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編聯初探〉,《簡帛》第1輯,2006,上海。
王愷,〈獅子山楚王陵出土印章和封泥對研究西漢楚王國建制及封域的意義〉,《文物》1998年第8期,北京,頁44-47。
王暉,〈說「仞」〉,《考古與文物》1989年第6期,西安。
王寧,〈也談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的頒行年代〉,《魯東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煙臺,頁53-57。
王輝強,〈秦兵馬俑與秦軍陣法〉,《文博》1994年第6期,西安。
王學理,〈秦代軍工生產標準化的初步考察〉,《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5期,西安,頁57-67。
尹弘兵,〈漢初內史考—張家山漢簡中所見漢初內史之演變〉,《江漢考古》2008年第3期,武漢,頁114-117。
加藤繁著,孔繁敏譯,〈漢代的國家財政和帝室財政的區別及帝室財政一斑〉,收入《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
田中談撰,宋鎮豪譯,〈《墨子》城守諸篇再研究〉,《文博》1993年第3期,西安。
史念海,〈漢代長安城的營建規模〉,收入氏著,《河山集》九集,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史雲貴、于海平,〈外朝化與平民化:中國古代郎官考述〉,《史學月刊》2004年第1期,鄭州,頁20-27。
史黨社,〈銀雀山漢簡《守法》《守令》與《墨子》城守諸篇〉,收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秦俑秦文化研究:秦俑學第五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頁709-737。
白建鋼,〈青海木簡與漢代軍隊〉,《文博》1986年第1期,西安,頁43-50。
米田賢次郎著,余太山譯,〈秦漢帝國的軍事組織〉,《簡牘研究譯叢》第2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頁164-189。
曲柄睿,〈釋郎騎—兼論西漢郎吏「私馬從軍」現象〉,《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第2期,南陽,頁17-18。
朱國炤,〈上孫家寨木簡初探〉,《文物》1981年第2期,北京,頁27-34。
朱紹侯,〈《尹灣漢墓簡牘》是東海郡非常時期的檔案資料〉,《史學月刊》1999年第3期,鄭州。
朱紹侯,〈略論秦漢中央三級保衞制〉,《南都學壇》(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4期,南陽,頁1-11。
朱紹侯,〈漢「衛尉八屯」小考〉,《南都學壇》(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3期。
何漢南,〈秦漢關中地名考易〉,收入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文物考古論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吳九龍著,〈銀雀山漢簡齊國法律考析〉,《史學集刊》1984年第4期,長春,頁14-20。
吳九龍,〈銀雀山漢簡兵書的意義及影響〉,《濱州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濱州,頁80-83。
吳小平,〈從銘文看兩漢銅器皿的生產經營方式及其變化〉,《故宮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4期,北京,頁100-107。
吳昌廉,〈兩漢郡邸初探〉,收入《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屆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史館,民89,頁143-156。
吳榮曾,〈西漢王國官制考實〉,收入氏著,《先秦兩漢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5。
吳榮曾,〈秦的官府手工業〉,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雲夢秦簡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1,頁39-43。
吳榮曾,〈西漢骨簽中所見的工官〉,《考古》2000年第9期,北京,頁60-68。
吳鎮烽,〈陝西歷史博物館藏封泥考(下)〉,《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6期,西安,頁53-61。
宋杰,〈西漢的中都官獄〉,《中國史研究》2008年第2期,北京,頁77-104。
宋治民,〈關於漢代軍隊編制的幾個問題—兼與賀官保等同志商榷〉,《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5期,西安,頁83-88。
宋治民,〈獅子山西漢楚王陵的兩個問題〉,《考古與文物》2000年第1期,西安,頁22-28。
李孔懷,〈漢代郎官述論〉,《秦漢史論叢》第2輯,1983,西安。
李成珪,〈前漢長安武庫收藏目錄之發現—關於尹灣簡牘《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之探討〉,《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頁411-437。
李均明,〈尹灣漢墓出土「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初探〉,收入連雲港市博物館、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尹灣漢墓簡牘綜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李均明,〈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出土骨簽瑣議〉,《臺大歷史學報》第23期,1999,臺北,頁337-347。new window
李均明,〈簡牘法制史料概說〉,《中國史研究》2005年S1期,北京。
李春豔、李怡,〈秦漢後宮屬吏考〉,《人文雜誌》2000年第4期,西安,頁100-103。
李毓芳,〈略論未央宮三號建築與漢代骨簽〉,《文博》1993年第2期,西安,頁3-8。
李毓芳,〈漢長安城未央宮的考古發掘與研究〉,《文博》1995年第3期,西安。
李零,〈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漢簡性質小議〉,《考古》1983年第6期,北京,頁549-553。
李零,〈商君書中的土地人口政策與爵制〉,收入氏著,《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二版,頁184-194。
李學勤,〈秦簡與《墨子》城守各篇〉,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雲夢秦簡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1。
李學勤,〈論河北近年出土的戰國有銘青銅器〉,收入氏著,《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李學勤,〈馬王堆帛書〈刑德〉中的軍吏〉,《簡帛研究》第2輯,1996,北京。
李學勤,〈《日書》中的《艮山圖》〉,收入氏著,《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頁145-150。
李學勤,〈論張家山247號墓漢律竹簡〉,收入氏著,《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頁193-199。
李學勤,〈論銀雀山簡《守法》、《守令》〉,收入氏著,《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汪桂海,〈從出土簡牘看漢代的律令體系〉,收入氏著,《秦漢簡牘探研》,臺北:文津出版社,2009。
辛德勇,〈西漢時期陝西航運之地理研究〉,《歷史地理》第21輯,2006,上海。
辛德勇,〈重談中國古代以年號紀年的啟用時間〉,《文史》2009年第1輯,北京,頁43-90。
邢義田,〈尹灣漢墓木牘文書的名稱和性質—江蘇東海縣尹灣漢墓出土簡牘讀記之一〉,《大陸雜誌》第95卷第3期,民86,臺北,頁1-13。
邢義田,〈從簡牘看漢代的行政文書範本—「式」〉,《簡帛研究》第3輯,1998,南寧,頁295-311。
邢義田,〈居延出土的漢代刻辭箭幹〉,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簡牘整理小組編,《居延漢簡補編》附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87。
邢義田,〈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讀記〉,《燕京學報》新15期,2003,北京,頁1-46。
邢義田,〈允文允武—漢代官吏的一種典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第2分,民93,臺北,頁223-281。new window
邢義田,〈漢代畫象胡漢戰爭圖的構成、類型與意義〉,《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19期,民94,臺北,頁1-72。
邢義田,〈論馬王堆漢墓「駐軍圖」應正名為「箭道封域圖」〉,《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長沙。
邢義田,〈從出土資料看秦漢聚落形態和鄉里行政〉,收入黃寬重主編,《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頁13-126。
武宗燦,〈西漢兵制考〉,《國專月刊》第3卷第3號,民25,無錫,頁12-19。
金玲,〈《漢故執金吾丞武榮碑》補證〉,《東方博物》2008年第4期,杭州,頁86-90。
周世榮,〈長沙出土西漢印章及其有關問題研究〉,《考古》1978年第4期,北京,頁271-279。
周波,〈讀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札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年第2期,長春,頁53-56+84。
周曉陸、陸東之、龐睿,〈西安出土秦封泥補讀〉,《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2期,西安,頁50-59。
周曉陸、陳曉捷、湯超、李凱,〈于京新見秦封泥中的地理內容〉,《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西安,頁116-125。
周曉陸、劉瑞等,〈在京新見秦封泥中的中央職官內容—紀念相家巷秦封泥發現十周年〉,《考古與文物》2005年第5期,西安,頁3-15。
邵台新,〈漢代中郎將的地位與政爭關係〉,《輔仁歷史學報》第4期,民81,臺北,頁1-70。new window
邵鴻,〈西漢武庫制度考〉,《大陸雜誌》第90卷第4期,民84,臺北,頁23-30。
金秉駿,〈漢墓畫像石題材間的有機聯繫—以《橋上交戰圖》為中心〉,《藝術史研究》第9輯,2007,廣州。
俞偉超,〈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漆器製地諸問題—從成都市府作坊到蜀郡工官作坊的歷史變化〉,《先秦兩漢考古學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范志軍、韓香花,〈從出土材料看西漢冶鐵業的發展〉,《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洛陽,頁65-68。
胡平生,〈中國湖北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竹簡概述〉,收入大庭脩編,《漢簡研究の現狀と展望:漢簡研究囯際シンポジウム'92報告書》,吹田: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1993,頁271-273。
韋正,〈江蘇徐州市獅子山西漢墓墓主的再認識〉,《考古》2002年第9期,北京。
孫毓棠,〈西漢的兵制〉,收入氏著,《孫毓棠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頁274-291。
孫福喜,〈秦漢皇后、皇太后屬吏考〉,《集寧師專學報》1997年第1期,集寧,頁45-49。
孫福喜,〈秦漢衞尉六百石以下屬官吏考論〉,《商丘師專學報》1999年第5期,商丘,頁57-58。
孫聞博、周曉陸,〈新出封泥與西漢齊國史研究〉,《南都學壇》2005年第5期,南陽,頁9-15。
孫德潤,〈由咸陽騎馬俑談到戰國秦騎兵〉,《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5期,西安,頁18-21。
孫慰祖,〈讀印札記三則〉,《上海博物館集刊》第5期,1990,上海。
孫慰祖,〈西漢官印、封泥分期考述〉,《上海博物館集刊》第6期,1991,上海,頁184-213。
徐杰令,〈兩漢侍中考〉,《中華文化論壇》2006年第1期,成都,頁40-44。
徐復觀,〈漢代一人專制政治下的官制演變〉,收入氏著,《兩漢思想史》第一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耿建軍,〈試析徐州西漢楚王墓出土官印及封泥的性質〉,《考古》2000年第9期,北京,頁79-85。
袁仲一,〈秦中央督造的兵器刻辭綜述〉,《考古與文物》1984年第5期,西安。
袁延勝,〈尹灣漢簡《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所見西域史事探微〉,《西域研究》2008年第1期,烏魯木齊,頁14-16。
馬怡,〈皂囊與漢簡所見皂緯書〉,《文史》2004年第4輯,北京,頁37-47。
高村武幸著,楊振紅譯,〈關於漢代材官、騎士的身份〉,收入《簡帛研究2004》,2006,桂林,頁449-463。
高敏,〈秦漢時期的亭〉,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雲夢秦簡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1。
高敏,〈論兩漢賜爵制度的歷史演變〉,收入氏著,《秦漢史論稿》,臺北:五南圖書,民91。
高敏,〈《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年律令》中諸律的製作年代試探〉,《史學月刊》2003年第9期,鄭州,頁32-36。
展力、周世曲,〈試談楊家灣漢墓騎兵俑—對西漢前期騎兵問題的探討〉,《文物》1977年第10期,北京,頁22-26。
張占民,〈試論秦兵器鑄造管理制度〉,《文博》1985年第6期,西安,頁63-68。
張占民,〈秦俑二號坑戰車編制考述〉,《文博》1988年第6期,西安。
張兆凱,〈任子制新探〉,《中國史研究》1996年第1期,北京。
張忠煒,〈二年律令年代問題研究〉,《歷史研究》2008年第3期,北京,頁147-163。
張京華,〈馬王堆漢墓《地形圖》、《駐軍圖》再探討〉,《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6輯,2010,長沙。
張建國,〈試析漢初「約法三章」的法律效力—兼談「二年律令」與蕭何的關係〉,《法學研究》1996年第1期,北京,頁154-160。
張焯,〈漢代北軍與曹魏中軍〉,《中國史研究》1994年第3期,北京。
張曉東,〈秦漢漕運的軍事功能研究——以秦漢時期的漕倉為中心〉,《社會科學》2009年第9期,上海,頁136-144。
張濤,〈秦漢騎兵起源及其發展新探〉,《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1卷第2期,2001,臺北,頁58-71。new window
曹旅寧,〈秦簡中的錢法和市法考〉,收入氏著,《秦律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頁140-142。
曹旅寧,〈《津關令》考述〉,收入氏著,《張家山漢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
曹旅寧,〈張家山247號漢墓漢律製作時代新考〉,收入氏著,《張家山漢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
曹旅寧,〈張家山336號漢墓《朝律》的幾個問題〉,《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貴陽,頁14-18。
梁勇,〈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出土印章與墓主問題的再認識〉,《考古》2006年第9期,北京,頁78-82。
郭淑珍,〈試論秦俑坑弩兵在中國軍事史上的意義〉,《文博》1994年第6期,西安。
郭麗,〈銀雀山漢簡《王兵》與《管子》相關篇章的關係及其他——對《銀雀山漢墓竹簡》(壹)中《王兵》的探討〉,《蘭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蘭州,頁61-64。
陳平,〈〈寺工小考〉補議〉,《人文雜誌》1983年第2期,西安,頁122-124。
陳治國、張衛星,〈秦工室考述〉,《咸陽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咸陽,頁12-15。
陳直,〈古器物文字叢考〉,《考古》1963年第2期,北京,頁80-86。
陳直,〈《墨子‧備城門》等篇與居延漢簡〉,《中國史研究》1980年第1期,北京,頁117-130。
陳勇,〈郎中騎考〉,《文史》2005年第3輯,北京,頁65-71。
陳松長,〈嶽麓書院藏秦簡《為吏治官及黔首》略說〉,《出土文獻研究》第9輯,2010,北京,頁30-36。
陳偉,〈張家山漢簡《津關令》涉馬諸令研究〉,《考古學報》2003年第1期,北京,頁29-44。
陳連慶,〈漢代兵制述略〉,《史學月刊》1983年第2期,鄭州。
陳夢家,〈漢簡所見居延邊塞與防禦組織〉,《考古學報》1964年第1期,北京,頁55-109。
陳夢家,〈漢簡所見奉例〉,收入氏著,《漢簡綴述》,北京:中華書局,1980,頁135-147。
陳夢家,〈漢簡所見太守、都尉二府屬吏〉,收入氏著,《漢簡綴述》,北京:中華書局,1980,頁97-124。
陳躍鈞,〈江陵縣張家山漢墓竹簡〉,收入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年鑑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陳鴻彝,〈漢代京師的治安管理〉,《江蘇公安專科學校學報》1998年第2期,南京,頁113-116。
陳鵬程,〈釋「鹵簿」〉,《文史》第36輯,1992,北京,頁283-284。
陶新華,〈漢代的「待詔」補論〉,《社會科學戰線》2005年第6期,長春,頁112-116。
陸德富,〈西漢工官制度諸問題研究〉,《文史》2009年第3輯,北京。
崔在容,〈西漢京畿制度的特徵〉,《歷史研究》1996年第4期,北京,頁24-36。
焦南峰、楊武站、曹龍,〈神道、徼道、司馬門道—西漢帝陵道路初探〉,《文物》2008年第12期,北京。
彭浩,〈湖北江陵出土西漢簡牘概說〉,收入大庭脩編,《漢簡研究の現狀と展望:漢簡研究囯際シンポジウム'92報告書》,吹田: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1993,頁166-173。
彭浩,〈讀雲夢睡虎地M77漢簡《葬律》〉,《江漢考古》2009年第4期,武漢,頁130-134。
勞榦,〈漢代兵制及漢簡中的兵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0本,民37,不詳,頁23-56。new window
勞榦,〈論漢朝的內朝與外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3本,民37,不詳,頁227-267。
勞榦,〈漢代察舉制度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7本,民37,不詳,頁79-129。new window
勞榦,〈論漢代的衛尉與中尉兼論南北軍制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9本下,民47,臺北,頁445-459。new window
勞榦,〈秦漢九卿考〉,收入氏著,《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下,臺北:藝文印書館,民65。
湯其領,〈漢初楚王國官印與職官探賾〉,《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7年第10期,韶關,頁75-79。
賀昌群,〈漢初之南北軍〉,收入氏著,《賀昌群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頁288-296。
項秋華,〈前漢宮殿建制對政局的影響〉,《臺東師專學報》第12期,民73,臺東。
黃今言,〈兩漢京師戍衛軍制中若干問題探微〉,《文史》2002年第1輯,北京。
黃今言,〈漢代期門羽林考釋〉,《歷史研究》1996年第2期,北京,頁37-45。
黃怡君、游逸飛、李丞家、林盈君、李協展,〈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置吏律》譯注〉,《史原》復刊第1期,2010,臺北,頁287-337。new window
黃留珠,〈西漢前期人事制度的改革〉,收入氏著,《秦漢歷史文化論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頁354-364。
黃盛璋,〈試論三晉兵器的國別和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74年第1期,北京,頁13-44。
黃盛璋,〈寺工新考〉,《考古》1983年第9期,北京。
黃盛璋,〈秦俑坑出土兵器銘文與相關制度發復〉,《文博》1990年第5期,西安,頁63-71。
黃盛璋,〈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墓主與出土印章問題〉,《考古》2000年第9期,北京,頁69-78。
黃盛璋,〈秦兵器分國、斷代與有關制度研究〉,《古文字研究》第21輯,2001,北京。
雷師家驥,〈從政局與戰略論唐初十二軍之興廢〉,《中國中古史研究》第2期,民92,臺北,頁105-142。
楊泓,〈漢代兵器二論〉,收入張政烺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編委會編,《揖芬集—張政烺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頁115-123。
楊振紅,〈從《二年律令》的性質看漢代法典的編纂修訂與律令關係〉,《中國史研究》2005年第4期,北京,頁27-57。
楊振紅,〈秦漢官僚體系中的公卿大夫士爵位系統及其意義—中國古代官僚政治社會構造研究之一〉,《文史哲》2008年第5期,濟南,頁88-105。
楊善群,〈戰國時期齊稷下學者的論文匯編—銀雀山竹書《守法》等十三篇辨析〉,《史林》2010年第1期,上海,頁49-57。
楊琮,〈「河內工官」的設置及其弩機生產年代考〉,《文物》1994年第5期,北京,頁62-66。
楊樹達,〈京師解〉,《責善半月刊》第2卷第11期,民30,成都,頁2-3。
楊鴻年,〈漢魏司馬門雜考(一)〉,《中華文史論叢》1981年第3輯,上海。
楊鴻年,〈漢魏郎官〉,《中國古代史論叢》第7輯,1983,福州。
葉其峯,〈西漢官印叢考〉,《故宮博物院院刊》1986年第1期,頁71-82。
裘錫圭,〈嗇夫初探〉,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雲夢秦簡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1。
裘錫圭,〈漢簡零拾〉,《文史》第12輯,1981,北京。
鄒水杰,〈東漢「故事」「服闋還郎」小考〉,《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湘潭,頁117-121。
鄒本濤,〈西漢南北軍考辨〉,《中國史研究》1988年第1期,北京,頁85-94。
詹立波,〈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守備圖探討〉,收入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古地圖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
詹素平,〈試論秦漢時期的禁衛兵制〉,《吉安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98年第1期,吉安。
廖伯源,〈漢代使者考論之二—使者與行政官員之關係及使者演變為行政官員的一些跡象〉,《漢學研究》5卷2期,民76,臺北,頁401-434。new window
廖伯源,〈西漢皇宮宿衛警備雜考〉,收入氏著,《歷史與制度—漢代政治制度試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87。new window
廖伯源,〈試論西漢諸將軍之制度及其政治地位〉,收入氏著,《歷史與制度—漢代政治制度試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87,頁138-203。
廖伯源,〈從漢代郎將職掌之發展論官制演變〉,收入氏著,《秦漢史論叢》,臺北:五南圖書,民92。new window
廖伯源,〈漢代大夫制度考論〉,收入氏著,《秦漢史論叢》,臺北:五南圖書,民92。new window
廖伯源,〈漢官休假雜考〉,收入氏著,《秦漢史論叢》,臺北:五南圖書,民92。new window
廖伯源,〈漢初縣吏之秩階及其任命〉,《中國中古史研究》第1期,民91,臺北。
廖伯源,〈漢代仕進制度新考〉,收入氏著,《簡牘與制度》,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廖伯源,〈漢初之二千石官〉,《簡帛》第1輯,2006,上海。
廖伯源,〈漢初郡長吏雜考〉,《漢學研究》第27卷第4期,民98,臺北,頁61-84。new window
臧知非,〈二輔與三輔小考〉,《文史》第36輯,1992,北京,頁50。
臧知非,〈張家山漢簡所見漢初馬政及相關問題〉,《史林》2004年第6期,上海,頁69-77。
趙化成,〈未央宮三號遺址與骨簽性質初探〉,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等編,《漢長安城遺址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頁480-482。
趙平安,〈秦西漢誤釋未釋官印考〉,《歷史研究》1999年第1期,北京,頁50-63。
趙平安,〈對獅子山楚王陵所出印章封泥的再認識〉,《文物》1999年第1期,北京,頁52-55。
劉洪石,〈東海尹灣漢墓術數類簡版試讀〉,《東南文化》1997年第4期,南京,頁67-73。
劉振東、張建鋒,〈西漢骨簽的幾個問題〉,《考古與文物》2006年第3期,西安,頁58-62。
劉敦楨,〈大壯室筆記—漢長安城及未央宮條〉,《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3卷第3期,民21,北平。
劉瑞,〈秦「屬邦」、「臣邦」與「典屬國」〉,《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北京,頁89-97。
劉瑞,〈獅子山楚王陵出土印章封泥考釋〉,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21世紀中國考古學與世界考古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劉瑞,〈《漢書‧成帝紀》「中陵」含義新考〉,《考古與文物》2009年第3期,西安。
劉增貴,〈漢隋之間的車駕制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2分,民82,臺北,頁371-453。
劉增貴,〈漢代畫象闕的象徵意義〉,《中國史學》第10卷,2000,東京,頁97-127。
劉增貴,〈「左右」、「雌雄」與「反」—孔家坡《日書‧反支》考釋〉,《簡帛》第3輯,2008,上海,頁235-242。
劉慶柱,〈漢代骨簽與漢代工官研究〉,收入氏著,《古代都城與帝陵考古學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劉慶柱,〈漢長安城未央宮布局形制初論〉,收入氏著,《古代都城與帝陵考古學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劉澤華,〈戰國大夫辨析〉,收入氏著,《洗耳齋文稿》,北京:中華書局,2003。
劉歡,〈關於《二年律令》頒行年代的探析〉,《考古與文物》2006年第2期,西安,頁57-59。
鄭曉時,〈漢初「諸呂安劉」政變的過程與歷史意義〉,《臺灣政治學刊》第8卷第2期,民93,臺北,頁199-201。new window
蔡坤倫,〈漢代「關」職官體系初探〉,《中正歷史學刊》第12期,民98,嘉義,頁73-111。new window
蔣文孝,〈秦俑坑出土刻銘紀年兵器初探〉,《中國歷史文物》2010年第3期,北京,頁32-38。
蕭亢達,〈從漢代文物考古資料所見「宮官」集釋談《漢書‧百官公卿表》中的一處句讀問題〉,《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4期,西安,頁60-68。
閻步克,〈魏晉的散郎〉,收入氏著,《察舉制度變遷史稿》,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
閻步克,〈論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3期,北京。
閻步克,〈《二年律令‧秩律》中的中二千石秩級闕如問題〉,《河北學刊》2003年第5期,石家莊,頁148-150。
閻步克,〈由「比秩」論戰國秦漢祿秩序列的橫向擴張〉,《國學研究》第12卷,2003,北京。
閻步克,〈西漢郡國官秩級相對下降考述〉,《文史》2003年第4輯,北京,。
閻步克,〈從《秩律》論戰國秦漢間祿秩序列的縱向伸展〉,《歷史研究》2003年第5期,北京,頁86-99。
閻步克,〈漢代樂府《陌上桑》中的官制問題〉,《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北京,頁53-59。
謝彥明,〈西漢郎中將軍事建置考辨〉,《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北京,頁21-27。
謝彥明,〈漢代禁省宿衛制度試探〉,《人文雜誌》2007年第5期,西安,頁140-146。
謝紹鷁,〈江蘇尹灣漢簡所見的武庫與使節辨析〉,《西域研究》2009年第2期,烏魯木齊,頁16-18。
魏向東,〈兩漢謁者官制初探〉,《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2期,蘇州,頁97-103。
羅開玉,〈秦漢工室、工官初論—四川考古資料巡禮之一〉,收入四川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編,《秦漢史論叢》,成都:巴蜀書社,1986,頁185-188。
羅寧,〈漢待詔考〉,收入氏著,《漢唐小說觀念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9,頁149-158。
羅福頤,〈臨沂漢簡所見古籍概略〉,《古文字研究》第11輯,1985,北京,頁10-51。
譚其驤,〈《漢書‧地理志》(選釋)〉,收入侯仁之主編,《中國古代地理名著選讀》第一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頁55-96。
嚴耕望,〈秦漢郎吏制度考〉,收入氏著,《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80,頁329-384。new window
蘇誠鑒,〈西漢南北軍的由來及其演變〉,《安徽師大學報》(哲社版)1980年第3期,蕪湖,頁76-80。
龔留柱,〈關於秦漢騎兵的幾個問題〉,《史學月刊》1990年第2期,鄭州,頁8-15。
(三)其他(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研究報告、網站刊布論文)
項秋華,《前漢宮殿建制對政局的影響》,臺北: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民68。
李玉福,《秦漢兵制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博士論文,1988。
謝昆恭,《試論西漢京畿地區的警備制度》,臺中:東海大學碩士論文,民78。
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2。
謝彥明,《秦漢京師治安制度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
謝彥明,《秦漢京師治安制度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
何慕,《秦代政區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9。
周波,《《二年律令》錢、田、□市、賜、金布、秩律諸篇集釋》,武漢:武漢大學碩士論文,2005。
游逸飛,〈西漢郡國雙軌制再探—官僚制與封建制的結合〉,發表於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主辦,「第三屆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2009.8,武漢,頁17-42。
孫正軍,〈走馬樓吳簡中的左、右郎中〉,發表於長沙市文廣新局、長沙簡牘博物館主辦,「中日長沙吳簡學術研討會」,2011.3,長沙。
雷師家驥,「魏周府兵之禁衛化」,國科會九十三學年度專題研究計畫(NSC 93-2411-H-194-016)成果報告,民94,臺北。
陳中龍,「漢代中都官獄研究」,國科會九十五學年度專題研究計畫(NSC 95-2411-H-407-001-)成果報告,民96,臺北。
周波,〈從三種律文的頒行年代談《二年律令》的「二年」問題〉,「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zhoubo001.htm,2005年5月9日。
劉瑞,〈漢景帝陽陵內、中、外三重陵園的建築和埋藏特點〉,「中國文物信息網」,2007年4月20日,http://www.ccrnews.com.cn/100014/100016/6761.html。
劉瑞,〈秦、西漢帝陵的內、中、外三重陵園制度初探〉,「中國文物信息網」,2007年7月30日,http://www.ccrnews.com.cn/100014/100016/12719.html。
郭永秉,〈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釋文校讀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年4月4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390。
何炳棣,「國史上的『大事因緣』解謎─從重建秦墨史實入手」,北京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黃長鳳講座」演講,文載「往復」網站,2010年5月6日,http://www.wangf.net/vbb2/showthread.php?threadid=25539。
于洪濤,〈嶽麓簡《爲吏治官及黔首》札記二則〉,文載「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80,2011年5月24日。
陸德富,〈寺工續考〉,文載「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23,2011年6月6日。
游逸飛,〈里耶秦簡8-455號木方試析〉,宣讀於「四分溪簡牘讀書會」,2010.12,臺北。
二、外文部分
(一)專書
古賀登,《漢長安城と阡陌県鄉亭里制度》,東京:雄山閣,昭和55。
江村治樹,《春秋戰國秦漢時代出土文字資料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0。
宮崎市定,《九品官人法の研究—科舉前史—》,京都:同朋舍,昭和63,五版。
冨谷至,《木簡‧竹簡の語る中国古代—書記の文化史》,東京:岩波書店,2003。
冨谷至編,《江陵張家山二四七號墓出土漢律令の研究:譯注篇》,京都:朋友書店,2006。
渡邊信一郎,《天空の玉座—中国古代帝国の朝政と儀礼》,東京:柏書房,平成8。
藤田勝久,《中国古代国家と郡県社会》,東京:汲古書院,2005。
(二)期刊暨專書論文
「三國時代出土文字資料の研究」班,〈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二年律令」譯注稿 その(三)〉,《東方學報》第78冊,2006,京都,頁113-239。
久村因,〈郎中將と中郎將—漢代郎官の一側面について—〉,收入山本博士還曆記念東洋史論叢編纂委員會編,《山本博士還曆記念東洋史論叢》,東京:山川出版社,昭和47。
久保田宏次,〈青海省大通県上孫家寨一一五号漢墓出土木簡の考察—特に漢代の部隊編成を中心として—〉,《駿台史學》第74號,昭和63,東京,頁1-20。
大櫛敦弘,〈漢代三輔制度の形成〉,收入池田溫編,《中国礼法と日本律令制》,東京:東方書店,1992,頁93-116。
大櫛敦弘,〈秦および漢初の統一国家体制に関する一考察〉,收入東方学会編,《東方学会創立五十周年記念東方学論集》,東京:東方學會,1997,頁269-282。
山田勝芳,〈前漢武帝代の財政機構改革〉,《東北大学東洋史論集》第1輯,昭和59,仙台,頁33-64。
山田勝芳,〈秦漢時代の大內と少內〉,《集刊東洋學》第57輯,昭和62,仙台,頁19-39。
山田勝芳,〈前漢謁者‧中書‧尚書考〉,《集刊東洋學》第65輯,平成3,仙台,頁57-71。
山田勝芳,〈張家山第二四七号漢墓竹簡「二年律令」と秦漢史研究〉,《日本秦漢史學會會報》第3號,平成14,東京。
工藤元男,〈秦の內史—主として睡虎地秦墓竹簡による—〉,《史學雜誌》第90卷第3號,昭和56,東京,頁19-34。
「中國古鏡の研究」班,〈前漢鏡銘集釋〉,《東方學報》第84冊,2009,京都。
水間大輔,〈秦‧漢の亭吏及び他官との關係〉,《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13號,2009,東京,頁84-104。
目黑杏子,「秩律所見官職名表」,收入冨谷至編,《江陵張家山二四七號墓出土漢律令の研究:譯注篇》,京都:朋友書店,2006。
仲山茂、佐藤直人,〈銀雀山漢簡『守法守令等十三篇』訳註(二)〉,《名古屋大學東洋史研究報告》第28號,2004,名古屋。
守屋美都雄,〈漢の高祖集團の性格について〉,收入氏著,《中國古代の家族と國家》,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內東洋史研究會,昭和43。
早稻田大學簡帛研究會,〈銀雀山漢簡「守法守令等十三篇」研究(二)要言篇‧庫法篇〉,《中国出土資料研究》第7號,2003,東京。
米田健志,〈漢代の光祿勳—特に大夫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史研究》第57卷第2號,平成10,京都,頁1-36。
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帝國形成の一考察—漢高祖とその功臣について—〉,《歴史学研究》第141號,昭和24,東京,頁1-15。
佐原康夫,〈戦国時代の府‧庫〉,收入氏著,《漢代都市機構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2。
佐原康夫,〈漢長安城未央宮3号建築遺址について〉,收入氏著,《漢代都市機構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2,頁103-126。
佐藤達郎,〈二年律令に見える漢初の秩石制について〉,收入冨谷至編,《江陵張家山二四七號墓出土漢律令の研究:論考篇》,京都:朋友書店,2006。
志野敏夫,〈漢の都試—材官‧騎士についての再檢討—〉,《東方學》第89輯,平成7,東京,頁17-32。
杉村伸二,〈漢初の郎官〉,《史泉》第94號,平成13,大阪,頁11-32。
杉村伸二,〈景帝中五年王国改革と国制再編〉,《古代文化》第56卷第10號,平成16,京都,頁561-573。
阿部幸信,〈後漢服制考—読『続漢書』輿服志箚記・その二—〉,《日本女子大学紀要(文学部)》第56號,2007,東京。
阿部幸信,〈武帝期.前漢末における国家秩序の再編と対匈奴関係〉,《早期中國史研究》第1卷,2009,臺北,頁157-198。new window
直井晶子,〈前漢初期の県令と門下‧舍人—張家山漢簡「奏讞書」案件一六をめぐって—〉,《史滴》第21號,平成11,東京,頁19-33。
重近啟樹,〈兵制をめぐる諸問題〉,收入氏著,《秦漢稅役体系研究》,東京:汲古書院,平成11,頁181-209。
重近啟樹,〈兵制の研究—地方常備軍制を中心に—〉,收入氏著,《秦漢稅役体系研究》,東京:汲古書院,平成11,頁211-251。
宮宅潔,〈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解題〉,《東方學報》第76冊,2003,京都,頁209-220。
宮宅潔,〈司空小考—秦漢時代における刑徒管理の一斑—〉,收入氏著,《中国古代刑制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11,頁226-245。
高村武幸,〈漢代地方少吏の任用と文字の知識について〉,《東方學》第111輯,2006,東京,頁22-36。
冨谷至,〈晋泰始律令への道—第一部 秦漢の律と令〉,《東方學報》第72冊,2000,京都,頁79-131。
冨谷至,〈緒言—江陵張家山二四七號墓出土漢律によせて—〉,收入氏編,《江陵張家山二四七號墓出土漢律令の研究:譯注篇》,京都:朋友書店,2006。
專修大學《二年律令》研究會,〈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譯注(11)—秩律‧史律—〉,《專修史學》第45號,2008,川崎,頁31-119。
崔在容,〈漢三輔의成立과그機能〉,轉引自大櫛敦弘,〈漢代三輔制度の形成〉,收入池田溫編,《中国礼法と日本律令制》,東京:東方書店,1992。
崔珍烈,〈漢初內史의 기능과 성격—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의 분석을 중심으로—〉(中譯:〈漢初內史的機能和性格—以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的分析為中心—〉),《中國古代史研究》第11輯,2004,首爾,頁73-109。(按:筆者不識韓文,資料採用韓國學刊檢索系統刊布之該文中文摘要,見 http://www.dbpia.co.kr/view/ar_view.asp?arid=1198164。)
郭茵,〈漢初の南北軍—諸呂の乱を手がかりに—〉,載《東洋學報》第82卷第4號,平成13,東京,頁457-490。
渡辺卓,〈墨家の守禦した城邑について〉,《東方學》第27輯,昭和39,東京,頁117-143。
曾布川寬,〈秦始皇陵と兵馬俑に關する試論〉,《東方學報》第58輯,昭和61,京都,頁355-462。
森谷一樹,〈張家山漢簡‧秩律初探〉,《洛北史學》第6號,2004,京都,頁22-49。
森谷一樹,〈皇帝に宦えるもの—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と典籍資料をてがかりに—〉,《古代文化》第60卷第2號,2008,京都,頁218-234。
菅原一廣,〈對魚鈕官印的考察〉,收入王人聰、游學華編,《中國古璽印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0。
越智重明,〈前漢時代の徭役について〉,《法制史研究》第25號,昭和51,東京,頁1-48。
飯島和俊,〈秦漢時代の軍制—張家山漢簡「奏讞書」に散見する「走士」と「走馬」を手がかりとして—〉,收入中央大學東洋史學研究室編,《菊池英夫教授山崎利南教授古稀記念アジア史論叢》,東京:刀水書房,平成15。
楯身智志,〈前漢における「宦皇帝者」の制定—秦末‧楚漢抗争期~前漢初期における二十等爵制の変遷—〉,《中国出土資料研究》第12號,平成20,東京。
增淵龍夫,〈戰國官僚制の性格:郎官と舍人〉,《社会経済史学》第21卷第3號,昭和30,東京,頁195-226。
濱口重國,〈兩漢の中央諸軍に就いて〉,收入氏著,《秦漢隋唐史の研究》上卷,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昭和41,頁267-290。
濱口重國,〈前漢の南北軍について〉,收入氏著,《秦漢隋唐史の研究》上卷,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昭和41,頁251-266。
濱口重國,〈漢代の將作大匠と其の役徒〉,收入氏著,《秦漢隋唐史の研究》上卷,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昭和41,頁581-614。
鎌田重雄,〈漢代京師掌治の官三輔について〉,《史潮》第9卷第1號,昭和14,東京。
鎌田重雄,〈漢代の尚書官—領尚書事と錄尚書事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史研究》第26卷第4號,昭和43,京都,頁113-137。
藤田勝久,〈前漢時代の漕運機構〉,《史學雜誌》第92編第12號,昭和58,東京,頁33-39。
藤田勝久,〈漢代の徭役勞働と兵役〉,收入氏著,《中国古代国家と郡県社会》,東京:汲古書院,平成17。.
(三)其他(研究報告)
大櫛敦弘,〈前漢「畿輔」制度の展開〉,平成2・3年度科学研究費補助金一般研究(B)研究成果報告書「出土文物による中国古代社会の地域的研究」,1992,頁87-9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