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國至漢初的郡制變革
作者:游逸飛
作者(外文):Yi-Fei Yo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邢義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地方政府地方分權包山楚簡睡虎地秦簡里耶秦簡張家山漢簡commanderylocal governmentdecentralizationBaoshan bamboo manuscriptsShuihudi Qinbamboo manuscriptsLiye Qin bamboo manuscriptsZhangjiashan bamboo manuscrip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05
本文根據戰國秦漢簡牘文書、璽印封泥、有銘兵器等史料,指出戰國至漢初的郡曾有軍區、中央外派官署、監察官署等數種面貌。戰國秦郡最初只是軍區。戰國晚期至秦統一之際,郡逐漸獲得管轄郡區內的縣之司法、財政等權力,郡方轄有屬縣,成為在縣之上的政區。戰國秦的縣道官原由內史、廷尉等中央二千石官管轄,郡管轄屬縣的權力多自中央二千石官分割而來,可謂中央外派的二千石官,也就是中央外派官署。秦中央政府為了控制外派官署──郡,在郡設置監御史,以強化中央監察的力度。漢初廢除郡監御史,同時也削弱郡的行政職能,使郡的行政偏於消極監察,較少積極干預縣之行政。郡在西漢中期以前均非嚴耕望所謂的地方政府,漢初諸侯王國甚至可以廢郡,而不影響地方行政的運作。
在郡吏結構上,秦代郡制為守府、尉府、監府三府分立、監察相司的體制;漢初郡制廢除監府後,仍為郡守與郡尉平行、分工制衡的體制。直到西漢中期以後郡方逐漸演變為嚴耕望所謂的長官元首制。郡長官從三頭馬車到二元並立,再到一人獨大,反映郡逐漸從中央集權脫離出來,邁向地方分權。
郡的職權可分軍事、司法、人事、財政等類別探討。軍事上,秦代郡守管理軍備,郡尉管理戍卒,郡之軍權並未由一人獨掌。直到漢文帝時授予郡守虎符,郡守才成為一郡的最高軍事長官。司法上,秦王政時期廷尉方分割出部分權力給郡,使郡得以管轄屬縣司法,此後廷尉直接管轄的屬縣僅限於京畿地區,秦至漢初郡與廷尉的司法地位平行。人事上,秦至漢初郡對屬縣長官及屬吏均有一定的任命權,而中央亦對郡縣長官及屬吏有一定的任命權;此外郡尉擁有相當的人事權,使郡守不能專權。財政上,戰國晚期秦仍由內史直轄全國屬縣財政,秦代郡與內史均可管轄屬縣財政,漢初則只有郡可管轄屬縣財政。西漢中期以前,郡管轄屬縣的權力逐漸趨於完備,是成為地方政府的必要條件。
綜上所述,戰國、秦、漢初的郡吏結構、職權及整體性質均與西漢中期以後有較大區別。戰國至漢初的郡制經過數番變革後,郡才逐漸轉型為地方政府,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取得較佳平衡,西漢後期皇帝與郡守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亦得而確立。
Based on Warring States and Han Dynasty bamboo manuscripts, seals, seal lutes, and weapon inscriptions, this paper calls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e institution of the commandery (郡)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the early Western Han was by nature a military area, a local office of the central authority, and a supervisory office. Originally, the Warring States commandery designated a military area. From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the Qin Dynasty, the commandery gradually gained managerial control over the county administrative unit (縣) through judicial, financial, and other powers, and the commandery became an administrative region that governed the county. The Warring States Qin county unit was originally governed by the kingdom’s central authorities, and the commandery obtained its power directly from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power. Thus, the commandery was essentially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commandery and strengthen central supervision, set up a censor in the commandery.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abolished this censor and weakened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of the commandery, which caused the commandery to develop supervisory authority over the county unit. In sum, Yan Geng Wang’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mandery as the seat of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be reexamined, at least in the period before the middle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Vassal kingdom can even abolish the commandery, without affecting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With regard to the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of the commandery, three offices for mutual supervision (governor, lieutenant and censor) were in place during the Qin Dynasty.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abolished the censor offices, giving the governor and lieutenant equal power and creating a parallel, balanced structure. Not until the later period of Western Han Dynasty did the commandery gradually evolve to become what Yan Geng Wang called an autocratic system. The chief officials of the commandery were reduced from three to two to one, reflecting that the commandery institution gradually decentralized.
Administrative powers within the commandery fall under the classifications of military, judicial, personnel, and finance. On the military side, Qin period governor managed arms, while the lieutenant managed soldiers. Military power of the commandery was not held by one person alone. Not until Emperor Wen granted the Hufu (a military seal) to the governor did the governor become the highest military governor of the commandery. On the judicial side, since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Qin central authorities’ power was limited to the capital area,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gave some of their power to the commandery, giving the commandery judicial power over the county. Thus, the commandery and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were parallel. On the personnel side, the commandery had power of appointments to the county, but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had power of appointments to the commandery and the county. In addition, the commandery Lieutenant had significant power of appointments, so the commandery governor did not have sole power over personnel. On the finance side,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Qin still governed county finance by way of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During the Qin Dynasty,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and the commandery governed county finance. By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only the commandery governed county finance. This trend shows that in the period before the mid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commandery’s power over the county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local government.
To sum up, the nature of the commandery, its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and its authority, during the entire period of the Warring States, the Qin, and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were all quite different than during the later period of Western Han Dynasty. After several changes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the early Western Han, the institution of the commandery gradually transformed to that of a local government. Central authority and local authority attained a more desirable balance. By the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 a political structure was established in which emperors and commandery governors ruled ‘All under Heaven’ together.
1. 傳世史籍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清〕徐元誥著,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
蔣禮鴻,《商君書錐指》,北京:中華書局,1986。
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2002。
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2002。
許維遹著,梁運華整理,《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
〔清〕王先慎著,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
繆文遠,《戰國策新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98。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臺北:臺灣商務,2002。new window
楊寬、吳浩坤編,《戰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2005。
〔漢〕賈誼著,閻振益、鐘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
〔漢〕司馬遷著,〔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顧頡剛等點校,《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清〕張文虎著,《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77。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1998。
〔漢〕劉向著,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西北大學歷史系標點,傅東華校勘,《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周振鶴,《漢書地理志匯釋》,合肥:安徽教育,2006。
〔南朝宋〕范曄、〔晉〕司馬彪著,〔唐〕李賢等注,宋雲彬等點校,《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清〕王榮商,《漢書補注》,《四庫未收書輯刊》三輯第1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據光緒十七年刻本影印。
〔漢〕崔寔著,孫啟治校注,《政論校注.昌言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文化,1985。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北京:中華書局,1984。
〔晉〕常璩著,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1987。
〔晉〕常璩著,劉琳校注,《華陽國志校注》,臺北:新文豐,1988。
〔清〕孫星衍等輯,周天游點校,《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
〔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
陳橋驛,《水經注校釋》,杭州:杭州大學,1999。
〔唐〕李林甫等著,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唐〕杜佑著,王文錦、王永興、劉俊文、徐庭雲、謝方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日〕長澤規矩也、尾崎康編,《宮內廳書陵部藏北宋版通典》,東京:汲古書院,1980-1981。
〔唐〕徐堅等編,司義祖、許逸民點校,《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李昉編,《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1975。
〔宋〕司馬光著,〔元〕胡三省注,《資治通鑑》,臺北:宏業書局,1993。
〔元〕朱禮,《漢唐事箋》,臺北:廣文書局,1976。
〔明〕顧炎武著,〔清〕黃汝成集釋,欒保群、呂宗力校點,《日知錄集釋》全校本,上海:上海古籍,2006。
〔清〕顧祖禹著,賀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1。
〔清〕錢大昕著,方詩銘、周殿傑點校,《廿二史考異(附:三史拾遺、諸史拾遺)》,上海:上海古籍,2004。
〔清〕孫楷編,徐復訂補,楊善群校補,《秦會要》,上海:上海古籍,2004。
2. 出土資料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4-1994。
鍾柏生、陳昭容、黃銘崇、袁國華編,《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
劉雨、嚴志斌編,《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9。
王輝,《秦銅器銘文編年集釋》,西安:三秦,1990。
王輝、程學華,《秦文字集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頁177。
陳松長,〈湖南張家界出土戰國銘文戈小考〉,收於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古文字研究(第25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213-217。
蕭春源編,《珍秦齋藏金--秦銅器篇》,澳門:澳門市政廳,2006。
宛鵬飛編,《飛諾藏金》,鄭州:中州古籍,2012。
王輝、蕭春源,〈珍秦齋藏秦銅器銘文選釋(八篇)〉,《故宮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2期,北京,頁64-87、155-156
吳良寶,〈十四年上郡守匽氏戈考〉,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2.5.12,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02。
陳偉等,《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2009。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編,《包山楚墓》,北京:文物,1991。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編,《包山楚簡》,北京:文物,1991。
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2003。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1998。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1999。
馬承源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2005。
李學勤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上海:中西書局,2011。
羅福頤編,《古璽彙編》,北京:文物,1981。
韓自強、韓朝,〈安徽阜陽出土的楚國官璽〉,收於安徽大學古文字研究室編,《古文字研究(第22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176-180。
《雲夢睡虎地秦墓》編寫組,《雲夢睡虎地秦墓》,北京:文物,1981。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1990。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武漢:湖北教育,2002。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里耶發掘報告》,長沙:岳麓書社,2007。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里耶秦簡(壹)》,北京:文物,2012。
陳偉編,《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武漢:武漢大學,2012。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處(張春龍、龍京沙整理),〈湘西里耶秦代簡牘選釋〉,《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1期,北京,頁8-25。
馬怡,〈里耶秦簡選校〉,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編委會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四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頁133-186。
〔日〕里耶秦簡講讀會,〈里耶秦簡譯注〉,《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8號,2004,東京,頁88-137。
王煥林,《里耶秦簡校詁》,北京:中國文聯,2007。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郴州市文物處,〈里耶一號井的封檢與束〉,收於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湖南考古輯刊(第八集)》,長沙:岳麓書社,2009,頁65-70。
張春龍,〈里耶秦簡第九層選讀〉,宣讀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主辦,「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12.秦簡牘研究」,2012.11.17-19,武漢。
游逸飛、陳弘音,〈里耶秦簡博物館藏第九層簡牘釋文校釋〉,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3.12.22,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68。
游逸飛、陳弘音,〈里耶秦簡博物館藏簡牘釋文校釋〉,未刊稿。
吳方基、吳昊,〈釋秦二世胡亥「奉召登基」的官府文告〉,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4.5.27,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25。
陳松長,〈岳麓書院所藏秦簡綜述〉,《文物》2009年第3期,北京,頁75-88。
朱漢民、陳松長編,《嶽麓書院藏秦簡〔壹〕》,上海:上海辭書,2010。
朱漢民、陳松長編,《嶽麓書院藏秦簡〔叁〕》,上海:上海辭書,2013。
辛德勇,〈北京大學藏秦水陸里程簡冊初步研究〉,收於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出土文獻(第四輯)》,上海:中西書局,2013,頁176-27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西安相家巷遺址秦封泥的發掘〉,《考古學報》2001年第4期,北京,頁509-544。
劉慶柱、李毓芳,〈西安相家巷遺址秦封泥考略〉,《考古學報》2001年第4期,北京,頁427-452。
周曉陸、路東之編,《秦封泥集》,西安:三秦,2000。
傅嘉儀編,《秦封泥彙攷》,上海:上海書店,2007。
陳曉捷、周曉陸,〈新見秦封泥五十例考略--為秦封泥發現十周年而作〉,收於西安碑林博物館編,《碑林集刊(第11輯)》,西安:陝西人民美術,2005,頁311-321。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2001。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北京:文物,2006。
彭浩、陳偉、〔日〕工藤元男編,《二年律令與奏讞書──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出土法律文獻釋讀》,上海:上海古籍,2007。
張家山漢簡研讀班,〈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校讀記〉,收於李學勤、謝桂華編,《簡帛研究二○○二、二○○三》,桂林:廣西師大,2005,頁177-195。
周波,《《二年律令》錢、田、□市、賜、金布、秩律諸篇集釋》,武漢:武漢大學碩士論文,2005。
〔日〕「三國時代出土文字資料の研究」班,〈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二年律令」譯注稿その(一)〉,《東方學報》第76冊,2004,京都。
〔日〕專修大學『二年律令』研究會,〈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譯注(三)--具律〉,《專修史學》第37號,2004,川崎。
黃怡君、游逸飛、李丞家、林盈君、李協展,〈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置吏律》譯注〉,《史原》復刊第1期,總第22期,2010,臺北,頁287-337。new window
高震寰、蔡佩玲、張莅、林益德、游逸飛,〈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錢律》譯注〉,《史原》復刊第3期,總第24期,2012,臺北,頁295-352。new window
黃瓊儀、劉曉芸、游逸飛,〈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傳食律》譯注〉,《史原》復刊第4期,總第25期,2013,臺北,頁263-300。new window
高恒,〈《奏讞書》注釋〉,收於氏著,《秦漢簡牘中法制文書輯考》,北京:社科文獻,2008,頁341-407。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銀雀山漢墓竹簡(壹)》,北京:文物,1985。
長沙簡牘博物館、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發掘組,宋少華、金平執筆,〈2003年長沙走馬樓西漢簡牘重大考古發現〉,收於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七輯)》,上海:上海古籍,2005,頁57-64。
西林昭一編,《簡牘名蹟選2 湖南篇(二)〈前漢.後漢.三國吳〉:虎溪山前漢簡.走馬樓前漢簡.長沙王后「漁陽」墓前漢楬.東牌樓後漢簡.走馬樓吳簡.郴州吳簡》,東京:二玄社,2009。
連雲港博物館、東海縣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尹灣漢墓簡牘》,北京:中華書局,1997。
謝桂華、李均明、朱國炤編,《居延漢簡釋文合校》,北京:文物,1987。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中國文物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居延新簡--甲渠候官》,北京:中華書局,1994。
胡平生、張德芳編,《敦煌懸泉漢簡釋粹》,上海:上海古籍,2001。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發掘簡報〉,《文物》2013年第6期,北京,頁4-25。
〔日〕永田英正編,《漢代石刻集成:本文篇》(京都:同朋舍,1994)。
孫慰祖編,《兩漢官印匯考》,上海:上海書畫,1998。
李銀德,〈徐州出土西漢印章與封泥概述〉,收於西泠印社、中國印學博物館編,《青泥遺珍--戰國秦漢封泥文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杭州:西泠印社,2010,頁9-29。
張龍海、張愛雲,〈山東淄博市臨淄區齊國故城出土漢代封泥〉,《考古》2006年第9期,北京,頁91-92。
李曉峰、楊冬梅,〈濟南市博物館藏漢代齊國封泥考略〉,收於《漢代考古與漢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委會編,《漢代考古與漢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2006,頁414-424。
李銀德,〈徐州土山東漢墓出土封泥考略〉,《文物》1994年第1期,北京,頁75-80。
劉創新編,《臨淄新出漢封泥集》,杭州:西冷印社,2005。
王玉清、傅春喜編,《新出汝南郡秦漢封泥集》,上海:上海書店,2009。
賈麥明,〈介紹幾枚漢代封泥〉,《文物研究》1985年第1期,合肥,頁93-94。
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山東臨淄齊故城試掘簡報〉,《考古》1961年第6期,北京,頁289-297。
群力,〈臨淄齊國故城勘探紀要〉,《文物》1972年第5期,北京,頁45-54。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臨淄齊故城》,北京:文物,2013。
龍朝彬,〈湖南常德出土「秦十七年太后」扣器漆盒及相關問題探討〉,《考古與文物》2002年第5期,西安,頁64-67。
中國國家博物館、徐州博物館編,《大漢楚王——徐州西漢楚王陵墓文物輯萃》,北京:中社科,2005。
徐州博物館、南京大學歷史學系考古專業編,《徐州北洞山西漢楚王墓》,北京:文物,2003。
徐州博物館、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徐州北洞山西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88年第2期,北京,頁2-18。
邱永生、徐旭,〈徐州市馭籃山西漢墓〉,收於中國考古學會,《中國考古學年鑑1991》,北京:文物,1992,頁173-174。
孟強、耿建軍,〈徐州西漢宛朐侯劉埶墓〉,《文物》1997年第2期,北京,頁4-21。南京博物院,〈銅山小龜山西漢崖洞墓〉,《文物》1973年第4期,北京,頁21-35。
劉照建、梁勇,〈徐州市銅山縣楚王山漢墓群考古調查〉,收於《漢代考古與漢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委會編,《漢代考古與漢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2006,頁247-254。
荊州博物館,〈湖北荊州紀南松柏漢墓發掘簡報〉,《文物》2008年第4期,北京,頁24-32。
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隊編,《米脂官莊畫像石墓》,北京:文物,2009。
湖南省文物考古所,〈益陽市兔子山遺址考古發掘簡介〉,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3.7.12,http://www.bsm.org.cn/show_news.php?id=504。
兔子山考古隊,〈二十年風雲激盪 兩千年沉寂後顯真容--益陽兔子山遺址簡牘再現益陽古代歷史〉,《中國文物報》,2013年12月3日第六、七版,北京。
桐城市博物館、桐城市文物管理所編,《桐城文物精華》,合肥:安徽美術,2009。
李均明,《秦漢簡牘文書分類輯解》,北京:文物,2009。
李明曉、趙久湘,《散見戰國秦漢簡帛法律文獻整理與研究》,重慶:西南師大,2011。
羅振玉編,《歷代符牌圖錄》,北京:中國書店,1998。
周曉陸編,《二十世紀出土璽印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10。
羅福頤主編,故宮博物院研究室璽印組編,《秦漢南北朝官印徵存》,北京:文物,1987。
韓自強,〈安徽阜陽博物館藏印選介〉,《文物》1988年第6期,北京,頁88-90。
孫慰祖主編,蔡進華、張健、駱錚編,《古封泥集成》,上海:上海書店,1994。
東京國立博物館編,《中國の封泥》,東京:二玄社,1998。
楊廣泰編,《新出封泥彙編》,杭州:西泠印社,2010。
許雄志編,《鑒印山房藏古封泥菁華》,開封:河南美術,2011。
3. 今人論著
卜憲群,〈秦制、楚制與漢制〉,《中國史研究》1995年第1期,北京,頁45-53。
卜憲群,〈秦漢之際國家結構的演變--兼談張家山漢簡中漢與諸侯王國的關係〉,《秦文化論叢》第12輯,2005,西安,頁285-323。
于洪濤,〈里耶簡「御史問直絡裙程書」傳遞復原--兼論秦漢〈行書律〉的實際應用〉,收於王沛編,《出土文獻與法律史研究(第二輯)》,上海:上海人民,2013,頁43-60。
于振波,〈秦律中的甲盾比價及相關問題〉,《史學集刊》2010年第5期,長春,頁36-38。
于振波,〈秦律令中的「新黔首」與「新地吏」〉,《中國史研究》2009年第3期,北京,頁69-78。
于振波,〈漢代的都官與離官〉,收於李學勤、謝桂華編,《簡帛研究二○○二、二○○三》,桂林:廣西師大,2005,頁221-227。
于豪亮,《于豪亮學術文存》,北京:中華書局,1981。
于薇,〈試論嶽麓秦簡中「江胡郡」即「淮陽郡」〉,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09.6.18,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90;
凡國棟,《秦郡新探--以出土視域為主要切入點》,武漢:武漢大學博士論文,2010。
尹弘兵,〈漢初內史考--張家山漢簡中所見漢初內史之演變〉,《江漢考古》2008年第3期,武漢,頁113-117。
文炳淳,《包山楚簡所見楚官制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日安,〈里耶識小〉,「簡帛研究網」,2003.11.2,http://www.jianbo.org/showarticle.asp?articleid=780。
牛路軍、張俊民,〈懸泉漢簡所見鼓與鼓令〉,《敦煌研究》2009年第2期,蘭州,頁50-54。
王人聰,〈兩漢王國、侯國、郡縣官印匯考〉,收於王人聰、葉其峰,《秦漢魏晉南北朝官印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90,頁31-101。
王子今,〈說「上郡地惡」〉,收於氏著,《秦漢時期生態環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7,頁523-531。
王汎森,《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臺北:允晨文化,2014。
王昕,〈張家山漢簡軍制釋名三則〉,收於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出土文獻研究(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2004,頁142-143。
王杰,《包山楚司法簡考論》,上海:華東政法大學博士論文,2012。
王恢,《漢王國與侯國之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1984。
王偉,〈大-泰類秦封泥的斷代問題補議〉,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古文字網」,2013.12.30,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03。
王偉,〈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編連初探〉,收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編,《簡帛(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2006,頁353-367。
王偉,〈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雜考〉,「簡帛研究網」,2003.1.12,http://www.jianbo.org/Wssf/2003/wangwei01.htm#_edn1;
王偉,《秦璽印封泥職官地理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
王國維,〈《齊魯封泥集存》序〉、〈書《齊魯封泥集存》後〉,收於氏著,《觀堂集林》卷十八〈史林〉十下,石家莊:河北教育,2001,頁570-575。
王國維著,胡平生、馬月華校注,《簡牘檢署考校注》,上海:上海古籍,2004。
王雲海,《宋代司法制度》,開封:河南大學,1992)。
王愷,〈獅子山楚王陵出土印章和封泥對研究西漢楚國建制及封域的意義〉,《文物》1998年第8期,北京,頁44-47。
王準,〈包山楚簡所見楚邑新探〉,《中國史研究》2013年第1期,北京,頁15-29。
王翠、馬孟龍,〈漢高帝十年侯國地理分布研究〉,收於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歷史地理》編輯委員會編,《歷史地理(第二十六輯)》,上海:上海人民,2012),頁75-96。
王德權,〈「廢郡存州」的再檢討〉,《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0期,2003,臺北,頁57-90。
王德權,〈從「罷郡存州」到「改州為郡」--隋代河北政區調整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6期,1998,臺北,頁43-93。new window
王輝,《一粟集:王輝學術文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
王曉龍,《宋代提點刑獄司制度研究》,北京:人民,2008。
王樹民,〈兩漢時期的黃老之學及其後的演變轉化〉,收於氏著,《曙庵文史雜著》,北京:中華書局,1997,頁117-132。
王穎,《包山楚簡詞彙研究》,廈門:廈門大學,2008。
王獻唐,〈《臨淄封泥文字》敘〉,收於氏著,《海嶽樓金石叢編》,青島:青島,2009,頁277-279。
冉如波、陳海霞,〈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墓主身份及其相關問題的初步研究〉,《江漢考古》2007年第2期,武漢,頁58-64。
史傑鵬,〈關於包山楚簡中的四個地名〉,《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5輯,1998,西安。
田餘慶,〈說張楚--關於「亡秦必楚」問題的探討〉,收於氏著,《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1-29。
白雲翔、〔日〕清水康二、鄭同修、〔日〕三船溫尚編,《山東省臨淄齊國故城漢代鏡範的考古學研究》,北京:科學,2007。
伊強,〈《里耶秦簡》(壹)字詞考釋三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2.9.26,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42。
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北京:社科文獻,2009。
安作璋、熊鐵基編,《秦漢官制史稿》二版,濟南:齊魯書社,2007。
安志敏,〈金版與金餅--楚、漢金幣及其有關問題〉,《考古學報》1973年第3期,北京,頁61-90。
安志敏、安家瑗,〈中國早期黃金製品的考古學研究〉,《考古學報》2008年第3期,北京,頁291-310。
朱鄭勇,〈西漢初期北部諸郡邊界略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8年第2期,西安,頁83-90。
朱曉雪,《包山楚簡綜述》,福州:福建人民,2013。
何有祖,〈《二年律令》札記一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0.9.20,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06。
何有祖,〈《二年律令》零釋一〉,「簡帛研究網」,2003.10.17,http://www.bamboosilk.org/admin3/html/heyouzhu01.htm;
何有祖,〈里耶秦簡牘綴合(八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3.5.17,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52。
何有祖,〈里耶秦簡牘綴合(六)〉,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2.6.4,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08。
何有祖,〈里耶秦簡牘綴合(六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2.12.24,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65。
何有祖,〈里耶秦簡牘綴合(四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3.10.4,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20。
何琳儀,〈包山竹簡選釋〉,《江漢考古》1993年第4期,武漢,頁55-63。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1998。
何慕,《秦代政區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9。
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收於氏著,《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1987,頁167-258。
吳良寶,〈平安君鼎國别研究評議〉,《吉林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長春,頁81-86。吳良寶,《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武漢大學,2010。
吳良寶,〈戰國時期上黨郡新考〉,《中國史研究》2008年第1期,北京,頁49-60。吳良寶,〈試說包山簡中的彭地〉,收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編,《簡帛(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2008,頁41-46。
吳榮曾,〈西漢王國官制考實〉,原載於《北京大學學報》1990第3期,後收入氏著,《先秦兩漢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5,頁285-309。
吳榮曾,〈西漢骨簽中所見的工官〉,《考古》2000年第9期,北京,頁60-68。
吳曉懿,《戰國官名新探》,合肥:安徽師大,2013。
宋杰,〈秦漢國家統治機構中的「司空」〉,《歷史研究》2011年第4期,北京,頁15-34。
宋治民,〈獅子山西漢楚王陵的兩個問題〉,《考古與文物》2000年第1期,西安,頁22-28。
宋治民,〈漢代郡國小議〉,《考古》1989年第8期,北京,頁739-740。
巫鴻,〈明器的理論和實踐:戰國時期禮儀美術中的觀念化傾向〉,收於氏著,《時空中的美術--巫鴻中國美術史文編二集》,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193-208。
李力,《張家山247號墓漢簡法律文獻研究及其述評》,東京:東京外國語大學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所,2009,頁345-364。
李宇峰,〈東北郡縣制始於燕國的考古學觀察〉,收於孫進己編,《東北亞歷史地理研究》,鄭州:中州古籍,1994,頁80-84。
李守奎、賈連翔、馬楠,《包山楚墓文字全編》,上海:上海古籍,2012。
李均明,〈簡牘所反映的漢代訴訟關係〉,《文史》第60輯,2002,北京,頁59-80。
李均明,《初學錄》,臺北:蘭臺,1999。
李均明,《簡牘法制論稿》,桂林:廣西師大,2011。
李佳興,《包山楚簡司法文書簡研究--以訴訟事件為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李治安編,《中國五千年中央與地方關係》,北京:人民,2010。
李迎春,〈漢代的尉史〉,收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編,《簡帛第五輯》,上海:上海古籍,2010,頁467-479。
李迎春,《秦漢郡縣屬吏制度演變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9。
李春雷、李紅,〈徐州獅子山漢墓墓主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徐州,頁29-33、82。
李昭毅,〈試釋《二年律令.秩律》所見衛尉五百將、衛尉士吏和衛官校長〉,《早期中國史研究》第3卷第2期,2011,臺北,頁33-53。
李昭毅,《西漢前期京師侍衛與警備體系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new window
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縣」〉,收於氏著,《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2002,頁15-34。
李家浩,〈信陽楚簡中的「柿枳」〉,收於李學勤、林劍鳴、謝桂華編,《簡帛研究(第二輯)》,北京:法律,1996,頁1-11。
李家浩,〈談包山楚簡「歸鄧人之金」一案及其相關問題〉,收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上海:復旦大學,2006,頁16-32。
李峰著,吳敏娜等譯,《西周的政體:中國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國家》,北京:三聯書店,2010。
李開元,〈西漢軑國所在與文帝的侯國遷移政策〉,《國學研究》第2卷,1994,北京,頁297-311。
李開元,《秦崩:從秦始皇到劉邦》,臺北:聯經,2010。
李開元,《秦謎:秦始皇的祕密》,臺北:聯經,2010。
李開元,《楚亡:從項羽到韓信》,臺北:聯經,2013。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0。
李零,〈包山楚簡研究(文書類)〉,收於氏著,《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大,1998,頁131-147。
李零,〈視日、日書和葉書——三種簡帛文獻的區別和定名〉,《文物》2008年第12期,北京,頁73-80。
李零,〈讀清華簡筆記: 與竊〉,收於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簡研究(第一輯):《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中西書局,2012,頁330-334。
李銀德,〈徐州西漢楚王陵墓考古的發現與收穫〉,收於徐州博物館編,《徐州文物考古文集》,頁3-12。
李學勤,〈《奏讞書》與秦漢銘文中的職官省稱〉,收於氏著,《重寫學術史》,石家莊:河北教育,2001),頁297-300。
李學勤,〈試說張家山漢簡〈史律〉〉,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編,《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研究文集》,桂林:廣西師大,2007),頁55-59。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2001。
李學勤、鄭紹宗,〈論河北近年出土的戰國有銘青銅器〉,收於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四川大學歷史系古文字研究室編,《古文字研究(第7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頁123-138。
杜正勝,〈「編戶齊民論」的剖析〉,《清華學報》新第24卷第2期,1994,新竹,頁163-191。new window
杜正勝,〈關於齊國建都與齊魯故城的討論(上)、(下)〉,《食貨月刊復刊》第14卷第7、8期,1984,臺北,頁11-20、25-33。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1992。
杜正勝,《周代城邦》,臺北:聯經,1979。new window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1990。new window
肖愛玲,《西漢城市體系的空間演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辛德勇,〈北京大學藏秦水陸里程簡冊的性質和擬名問題〉,收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八輯)》,上海:上海古籍,2013,頁17-27。
辛德勇,〈所謂「天鳳三年鄣郡都尉」磚銘文與秦「故鄣郡」的名稱以及莽漢之際的年號問題(上)〉,《文史》2011年第1輯,北京,頁41-90。
辛德勇,〈所謂「天鳳三年鄣郡都尉」磚銘文與秦「故鄣郡」的名稱以及莽漢之際的年號問題(下)〉,《文史》2011年第2輯,北京,頁71-119。
辛德勇,〈重談中國古代以年號紀年的啟用時間〉,《文史》2009年第1輯,北京,頁43-90。
辛德勇,〈越王勾踐徙都琅邪事析義〉,收於氏著,《舊史輿地文錄》,北京:中華書局,2013,頁1-78。
辛德勇,〈漢武帝「廣關」與西漢前期地域控制的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8年第2期,西安,頁76-82。
辛德勇,〈漳水十二渠始創者辨析〉,收於氏著,《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中國歷史地理與地理學史研究》(北京:北京師大,2005),頁1-15。
辛德勇,〈談歷史上首次出土的簡牘文獻--《茂陵書》〉,《文史哲》2012年第4期,濟南,頁49-59。
辛德勇,〈龜山楚王墓塞石刻銘與秦地所謂「百二」形勝〉,《歷史地理》第25輯,2011,上海,頁381-384。
辛德勇,《秦漢政區與邊界地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
邢義田,〈「手、半」、「曰啎曰荊」與「遷陵公」——里耶秦簡初讀之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2.5.7,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85。
邢義田,《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11。
邢義田,《地不愛寶:漢代的簡牘》,北京:中華書局,2011。
邢義田,《治國安邦:法制、行政與軍事》,北京:中華書局,2011。
邢義田編譯,《古羅馬的榮光--羅馬史資料選譯》,臺北:遠流,1997。
阮芝生,〈《史記.河渠書》析論 〉,《臺大歷史學報》第15期:慶祝夏德儀教授九秩華誕論文集,1990,臺北,頁65-80。new window
周世榮,〈湖南出土戰國以前青銅器銘文考〉,收於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山西省文物局、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古文字研究(第10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177-195。
周波,〈讀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札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年第2期,長春,頁53-56。
周長山,《漢代地方政治史論:對郡縣制度若干問題的考察》(北京:中社科,2006)。
周振鶴,〈《二年律令.秩律》的歷史地理意義〉,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編,《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研究文集》,桂林:廣西師大,2007,頁353-361。
周振鶴,〈秦代洞庭、蒼梧兩郡懸想〉,《復旦學報》2005年第5期,上海,頁63-67。
周振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2005。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1987。
周振鶴,《周振鶴自選集》,桂林:廣西師大,1999。
周振鶴,《學臘一十九》,濟南:山東教育,1999。
周振鶴、李曉杰,《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總論 先秦卷》,上海:復旦大學,2009。
周莊,〈秦一代郡數為四十八說〉,《歷史地理》第8輯,1990,上海,頁87。
周運中,〈江胡郡即江夏郡考〉,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09.8.8,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27;
周鳳五,〈《〔余日〕睪命案文書》箋釋--包山楚簡司法文書研究之一〉,《文史哲學報》第41期,1994,臺北,頁1-18。new window
周鳳五,〈包山楚簡《集箸》《集箸言》析論〉,《中國文字》新第21期,1996,臺北,頁23-49。new window
周曉陸、陳曉捷、湯超、李凱,〈於京新見秦封泥中的地理內容〉,《西北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西安,頁116-125。
林素清,〈從包山楚簡紀年材料論楚曆〉,收於臧振華編,《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頁1099-1121。new window
林劍鳴,《秦史》,臺北:五南,1992。
林聰舜,〈西漢郡國廟之興廢--禮制興革與統治秩序維護的關係之一例〉,《先秦、秦漢史》2007年第5期,北京,頁75-85。
金春峰,〈漢初黃老思想的政治實質及其在學術領域的影響〉,收於氏著,《漢代思想史》,北京:中社科,1987,頁49-77。
阿風,〈《明成化年間徽州府祁門縣〈強占山土印阻木植等事〉文卷抄白》探析〉,收於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編,《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第六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12,頁374-399。
侯旭東,〈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所見「鄉」與「鄉吏」〉,收於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吳簡研究》第一輯,北京:崇文書局,2004,頁87-113。
柳立言,〈何謂「唐宋變革」?〉,《中華文史論叢》第81輯(2006,上海),頁125-171,又收入氏著,《宋代的家庭和法律》(上海:上海古籍,2008),頁3-42。
洪尚毅,《漢代的塞尉與城尉——以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與西北邊塞漢簡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小鵬、安梅梅,〈近年來秦漢屬國制度研究概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07年第10期,北京,頁11-19。
胡仁智,《兩漢郡縣官吏司法權研究》,北京:法律,2008。
胡平生,〈《簡牘名蹟選2》所刊「走馬樓前漢簡」釋文校訂〉,收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七輯)》,上海:上海古籍,2012,頁211-218。
范正紅,〈西漢「臨淄丞印」封泥同文異印現象探討〉,收於西泠印社、中國印學博物館編,《青泥遺珍--戰國秦漢封泥文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杭州:西泠印社,2010,頁142-146。
韋正,〈江蘇徐州市獅子山西漢墓墓主的再認識〉,《考古》2002年第9期,頁86-92。
唐俊峰,〈秦漢地方都官與地方行政〉,將刊於《新史學》。new window
孫沛陽,〈簡冊背劃線初探〉,收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四輯)》,上海:上海古籍,2011,頁449-462。
孫聞博,〈里耶秦簡「守」、「守丞」新考--兼談秦漢的守官制度〉,收於卜憲群、楊振紅編,《簡帛研究二○一○》,桂林:廣西師大,2012,頁66-75。
孫聞博,〈秦縣廷組織中的曹、官--從《洪範五行傳》一則佚文說起〉,未刊稿。
孫聞博,《秦漢軍制演變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13。
孫聞博、周曉陸,〈新出封泥與西漢齊國史研究〉,《南都學壇》2005年第5期,南陽,頁9-15。
孫慰祖,《封泥:發現與研究》,上海:上海書店,2002。
孫鴻燕,〈秦漢時期郡縣屬吏辟除問題研究〉,收於雷依群、徐衛民編,《秦漢研究: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刊(第二輯)》,西安:三秦,2007,頁208-239。
徐少華,〈包山楚簡釋地〉,收於氏著,《荊楚歷史地理與考古探研》,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頁190-267。
徐少華,〈古復國復縣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6年第1期,西安,頁113-120。
徐少華,〈復器、復國與楚復縣考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0本第2分(2009,臺北),頁197-216。new window
徐少華,《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武漢大學,1994。
徐少華、李海勇,〈從出土文獻析楚秦洞庭、黔中、蒼梧諸郡縣的建置與地望〉,《考古》2005年第11期(北京),頁63-70。
徐沖,《中古時代的歷史書寫與皇帝權力起源》,上海:上海古籍,2012。
徐州博物館編,《徐州文物考古文集(一)》,北京:科學,2011。
徐復觀,〈漢代專制政治下的封建問題〉,收於氏著,《兩漢思想史卷一: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1982,頁163-202。
晏昌貴,〈里耶秦牘9-712+9-758補釋〉,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3.12.24,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69。
晏昌貴,〈秦簡「十二郡」考〉,收於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編,《輿地、考古與史學新說:李孝聰教授榮休紀念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頁114-127。
晏昌貴,〈張家山漢簡釋地六則〉,收於氏著,《簡帛數術與歷史地理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頁317-324。
晏昌貴、鍾煒〈里耶秦簡所見的陽陵與遷陵〉,《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6年第4期,西安,頁85-90;後收入氏著,《簡帛數術與歷史地理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頁303-316。
栗勁,《秦律通論》,濟南:山東人民,1985。
耿建軍,〈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墓開鑿時間考析〉,《東南文化》2000年第3期,南京,頁73-77,又收入徐州博物館編,《徐州文物考古文集(一)》,北京:科學,2011,頁179-186。
耿建軍,〈試析徐州西漢楚王墓出土官印及封泥的性質〉,《考古》2000年第9期,頁79-85。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古地圖論文集》,北京:文物,1977。
馬孟龍,〈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二年律令.秩律》抄寫年代研究--以漢初侯國建置為中心〉,《江漢考古》2013年第2期,武漢,頁89-96。
馬孟龍,《西漢侯國地理》,上海:上海古籍,2013。
馬怡,〈秦簡所見貲錢與贖錢--以里耶秦簡「陽陵卒」文書為中心〉,收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八輯)》,上海:上海古籍,2013,頁195-213。
馬非百,《秦集史》,臺北:弘文館,1986。
馬楠,〈清華簡第一冊補釋〉,《中國史研究》2011年第1期,北京,頁93-98。
馬驥,〈秦漢封泥封檢方式模擬實驗〉,收於王玉清、傅春喜編,《新出汝南郡秦漢封泥集》,上海:上海書店,2009,頁17-20。
高敏,〈東漢魏晉時期州郡兵制度的演變〉,《歷史研究》1996年第3期,北京,頁41-53。
高震寰,《漢代地方大姓與政府的依存——以成陽仲氏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張守中編,《張家山漢簡文字編》,北京:文物,2012。
張伯元,〈「司敗」考〉,收於氏著,《出土法律文獻叢考》,上海:上海人民,2013,頁170-184。
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6。
張忠煒,〈《二年律令》年代問題研究〉,《歷史研究》2008年第3期,北京,頁147-163。
張忠煒,《秦漢律令法系研究初編》,北京:社科文獻,2012。
張金光,《秦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2004。
張俊民,〈對長沙走馬樓西漢簡牘幾條簡文的認識〉,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09.7.18,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17。
張建國,《帝制時代的中國法》,北京:法律,1999。
張春龍,〈里耶秦簡中遷陵縣之刑徒〉,收於李宗焜編,《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三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2,頁453-464。new window
張春龍,〈里耶秦簡中遷陵縣學官和相關記錄〉,收於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出土文獻(第一輯)》,上海:中西書局,2010,頁232-234。
張懋鎔,〈試論秦代封泥與漢初封泥的區分〉,收於西泠印社、中國印學博物館編,《青泥遺珍--戰國秦漢封泥文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杭州:西泠印社,2010,頁121-124。
曹學群,〈吳氏長沙國歷史地理四題〉,收於湖南省博物館編,《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二期,長沙:岳麓書社,2005,頁420-426。
曹錦炎,〈包山楚簡中的「受期」〉,《江漢考古》1993年第1期,武漢,頁68-73。
梁方健,〈由張家山漢簡〈史律〉考司馬遷事蹟一則〉,《齊魯學刊》2003年第5期,曲阜,頁87-93。
梁勇,〈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出土印章與墓主問題的再認識〉,《考古》2006年第9期,北京,頁78-82。
莊小霞,〈《里耶秦簡(壹)》所見秦代洞庭郡、南郡屬縣考〉,收於卜憲群、楊振紅編,《簡帛研究二○一二》,桂林:廣西師大,2013,頁51-63。
許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與文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2007。
許名瑲,〈《里耶秦簡(壹)》曆日校注補正〉,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3.9.7,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88。
許名瑲,〈秦曆朔日復原--以出土簡牘為線索〉,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3.7.27,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71。
郭永秉、〔日〕廣瀨薰雄,〈紹興博物館藏西施山遺址出土二年屬邦守蓐戈研究--附論所謂秦廿二年丞相戈〉,收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四輯)》,上海:上海古籍,2011,頁112-127。
郭洪伯,〈「郡守為廷」——秦漢時期的司法體系〉,宣讀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第八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2012,北京,頁1-21。
郭洪伯,〈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秩律》編連商兌〉,收於卜憲群、楊振紅編,《簡帛研究二○一二》(桂林:廣西師大,2013),頁90-93。
郭洪伯,〈稗官與諸曹———秦漢基層機構的部門設置〉,將刊於卜憲群、楊振紅編,《簡帛研究二○一三》。
郭浩,《漢代地方財政研究》,濟南:山東大學,2011。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增訂本,北京:北京商務,2010。
郭濤,〈也說《里耶秦簡(一)》之「踐陵」〉,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2.5.10,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88。
閆曉君,〈秦漢時期的訴訟審判制度〉,收於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論叢》編委會編,《秦文化論叢(第10輯)》,西安:三秦,2003,頁44-58。
閆曉君,〈略論秦漢時期地方性立法〉,收於氏著,《秦漢法律研究》,北京:法律,2012,頁67-76。
陳平,〈試論戰國型秦兵的年代及有關問題〉,收於氏著,《燕秦文化研究--陳平學術文集》,北京:北京燕山,2003,頁222-243。
陳光田,《戰國璽印分域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8。
陳侃理,〈睡虎地秦簡《語書》的復原〉,未刊稿。
陳松長,〈岳麓書院藏秦簡中的郡名考略〉,《湖南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長沙,頁1-9。
陳長琦,《戰國秦漢六朝史研究》,廣州:廣東人民,2001。
陳垠昶,〈里耶秦簡8-1523編連和5-1句讀問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3.1.8,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94。
陳昭容,〈秦兵甲之符〉,收於氏著,《秦系文字研究--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頁247-268。new window
陳偉,〈「江湖」與「州陵」——岳麓書院藏秦簡中的兩個地名初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0年第1期,西安,頁116-119。
陳偉,〈包山簡所見楚國的宛郡〉,收於氏著,《新出楚簡研讀》(武漢:武漢大學,2010),頁1-7。
陳偉,〈里耶秦簡中的「夬」〉,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3.9.26,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16。
陳偉,〈張家山漢簡〈津關令〉涉馬諸令研究〉,《考古學報》2003年第1期,北京,頁29-43。
陳偉,〈關於秦封泥「河外」的討論〉,收於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出土文獻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2011,頁144-149。
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武漢大學,1996。
陳偉,《燕說集》,北京:北京商務,2011。
陳國保,《兩漢交州刺史部研究:以交趾三郡為中心》,昆明:雲南大學,2010。
陳蒲清,〈長沙是楚國「洞庭郡」的首府〉,《長沙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長沙,頁1-2。
陳劍,〈讀秦漢簡札記三篇〉,收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四輯)》,上海:上海古籍,2011,頁358-380。
陳曉捷、周曉陸,〈新見秦封泥五十例考略--為秦封泥發現十周年而作〉,收於西安碑林博物館編,《碑林集刊(第11輯)》,西安:陝西人民美術,2005,頁311-321。
陳橋驛,《水經注校釋》,杭州:杭州大學,1999。
陳蘇鎮,〈文帝前王國與漢法的關係〉,收於氏著,《《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頁83-94。
陳蘇鎮,〈漢初王國制度考述〉,《中國史研究》2004年第3期,北京,頁27-40;後收入氏著,《兩漢魏晉南北朝史探幽》,北京:北京大學,2013,頁139-156。
陶新華,《魏晉南朝中央對地方軍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收於傅孟真先生遺著編輯委員會編,《傅斯年全集》,臺北:聯經,1980,頁300-301。
勞榦,〈與嚴歸田教授論秦漢郡吏制度書〉,收於氏著,《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6,頁173-174。new window
勞榦,《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
彭浩,〈包山楚簡反映的楚國法律與司法制度〉,收於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編,《包山楚墓》附錄二十二,北京:文物,1991,頁548-554。
彭浩,〈談〈二年律令〉中幾種律的分類與編連〉,收於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出土文獻研究(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2004,頁61-69;
彭浩,〈談《奏讞書》中秦代和東周時期的案例〉,《文物》1995年第3期,北京,頁43-47。
彭浩,〈讀松柏出土的四枚西漢木牘〉,收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編,《簡帛(第四輯)》,上海:上海古籍,2009,頁333-343。
森谷一樹,〈二年律令にみえる內史について〉,收於冨谷至編,《江陵張家山二四七號墓出土漢律令の研究》,京都:朋友書店,2006,頁117-136。
游逸飛,〈《二年律令.秩律》簡444「二千石囗丞」應釋作「二千石官丞」〉,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3.8.14,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79。
游逸飛,〈太史、內史、郡--張家山《二年律令.史律》所見漢初政區關係〉,收於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歷史地理》編輯委員會編,《歷史地理(第二十六輯)》,上海:上海人民,2012,頁256-258。
游逸飛,〈包山楚簡所見戰國楚國地方行政〉,宣讀於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主辦,「簡牘與早期中國--第一屆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論壇」,2012,北京,頁32-45。
游逸飛,〈包山楚簡的「縣大夫」為楚爵〉,宣讀於復旦大學歷史系、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辦,「簡牘文獻與古代史--第二屆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論壇」,2013.10.19-20,上海,頁129-139。
游逸飛,〈再論里耶秦牘8-157的文書構成與存放形式〉,收於卜憲群、楊振紅編,《簡帛研究二○一二》,桂林:廣西師大,2013,頁64-69。
游逸飛,〈再論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置吏律》簡213-215的「尉」〉,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0.9.20,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05。
游逸飛,〈守府、尉府、監府──里耶秦簡所見郡級行政的基礎研究之一〉,收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八輯)》,上海:上海古籍,2013,頁229-237。
游逸飛,〈西漢郡國雙軌制再探--官僚制與封建制的結合〉,收於《中國中古史研究》編委會、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編,《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會刊(第3卷)》,北京:中華書局,2013,頁27-57。
游逸飛,〈里耶8-461號「秦更名方」選釋〉,收於魏斌編,《古代長江中游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2013,頁68-90。
游逸飛,〈里耶秦簡8-455號木方補釋--《嶽麓書院藏秦簡〔壹〕》讀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2.2.15,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40。
游逸飛,〈里耶秦簡8-455號木方選釋〉,收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編,《簡帛(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2011,頁87-104。
游逸飛,〈漢初郡制--「中央性」與黃老思潮的交互影響〉,宣讀於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主辦,「中古中國的政治與制度學術研討會」,2014.5.24-25,北京,頁26-83。游逸飛,〈里耶秦簡所見的洞庭郡〉,宣讀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主辦,「中國文化研究青年論壇」,2014.6.19-20,香港,頁30-70。
游逸飛,〈漢初楚國無郡論--傳世文獻與考古發掘的辯證〉,宣讀於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主辦,「第六屆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2012.8.25-27,上海,頁5-67。
游逸飛,《四方、天下、郡國——周秦漢天下觀的變革與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湯其領,〈漢初楚王國官印與職官探賾〉,《韶關學院學報》2007年第10期,韶關,頁75-79。
童書業著,童教英整理,《春秋左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馮勝君,《戰國燕系古文字資料綜述》,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
黃今言,《秦漢軍制史論》,南昌:江西人民,1993。
黃展岳,〈漢代諸侯王墓論述〉,原刊於《考古學報》1998年第1期,後收入氏著,《先秦兩漢考古與文化》,臺北:允晨文化,1999,頁310-338。
黃留珠,《秦漢仕進制度》,西安:西北大學,1985。
黃留珠,《秦漢歷史文化論稿》,西安:三秦,2002。
黃盛璋,〈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墓主與出土印章問題〉,《考古》2000年第9期,北京,頁69-78。
黃盛璋,〈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墓主與出土印章問題〉;劉照建、邊策,〈也談北洞山西漢楚王墓的墓主和時代〉,《東南文化》2010年第3期,南京,頁59-62。
黃盛璋,〈秦兵器分國、斷代與有關制度研究〉,收於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編,《古文字研究(第21輯)》,北京:中華書局,2001,頁227-285。
黃盛璋,〈雲夢秦簡辨正〉,收於氏著,《歷史地理與考古論叢》,濟南:齊魯書社,1982,頁1-45。
黃寬重,〈從活的制度史邁向新的政治史--綜論宋代政治史研究趨向〉,《中國史研究》2009年第4期,北京,頁69-80。
黃寬重,《南宋地方武力:地方軍與民間自衛武力的探討》,臺北:東大,2002。
黃錫全,〈《包山楚簡》部分釋文校訂〉,收於氏著,《古文字與古貨幣文集》,北京:文物,2009,頁398-405。
黃錫全,《先秦貨幣通論》,北京:紫禁城,2001。
楊建,《西漢初期津關制度研究:附《津關令》簡釋》,上海:上海古籍,2010。
楊振紅,〈秦漢時期的「尉」、「尉律」與「置吏」、「除吏」--兼論「吏」的屬性〉,收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八輯)》,上海:上海古籍,2013,頁333-341。
楊振紅,〈從秦「邦」、「內史」的演變看戰國秦漢時期郡縣制的發展〉,《中國史研究》2013年第4期,北京,頁49-68。
楊振紅、單印飛,〈里耶秦簡J1(16)5、J1(16)6的釋讀與文書的製作、傳遞〉,《浙江學刊》2014年第3期,杭州,將刊。
楊國譽,〈〈田產爭訟爰書〉所展示的漢晉經濟研究新視角--甘肅臨澤縣新出西晉簡冊釋讀與初探〉,《中國經濟史研究》2012年第1期,北京,頁121-129。
楊寬,〈上郡守疾戈考釋〉,《中央日報》副刊《文物》周刊第33期,1947年5月,後收入氏著,《楊寬古史論文選集》,上海:上海人民,2003,頁405-409。
楊寬,〈戰國秦漢的監察和視察地方制度〉,收於氏著,《楊寬古史論文選集》,上海:上海人民,2003,頁94-112。new window
楊寬,《戰國史》,臺北:臺灣商務,1997。new window
楊樹藩,〈漢代郡國「守」「相」的權責〉,《大陸雜誌史學叢書》第1輯第4冊,臺北,頁16-20。
萬昌華,《秦漢以來地方行政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0。
葛明宇,〈徐州北洞山漢墓年代與墓主探討〉,《考古》2009年第9期,北京,頁81-89。
葛明宇,〈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墓主為劉戊考〉,《東南文化》2012年第4期,南京,頁71-80。
董珊,〈四十八年上郡假守鼂戈考〉,收於蕭春源編,《珍秦齋藏金--秦銅器篇》,澳門:澳門市政廳,2006,頁207-212。
董珊,〈讀珍秦齋藏秦銅器札記〉,收於蕭春源編,《珍秦齋藏金--秦銅器篇》,澳門:澳門市政廳,2006,頁213-226。
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2。
裘錫圭,〈釋戰國楚簡中的「期」〉,收於氏著,《裘錫圭學術文集2:簡牘帛書卷》,上海:復旦大學,2012,頁456-464。
詹今慧,《周秦漢出土法律文獻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2013。new window
鄒水杰,《兩漢縣行政研究》,長沙:湖南人民,2008。
廖伯源,〈漢初郡長吏雜考〉,《漢學研究》第27卷第4期,2009,臺北,頁61-82。new window
廖伯源,〈漢初縣吏之秩階及其任命〉,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編,《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研究文集》,桂林:廣西師大,2007,頁20-34。new window
廖伯源,《歷史與制度:漢代政治制度試釋》,臺北:臺灣商務,1998。
廖伯源,《秦漢史論叢》,臺北:五南,2003。new window
廖伯源,《簡牘與制度——尹灣漢墓簡牘官文書考證》增訂版,桂林:廣西師大,2005。
廖伯源,《使者與官制演變:秦漢皇帝使者考論》,臺北:文津,2006。new window
管東貴,《從宗法封建制到皇帝郡縣制的演變——以血緣解紐為脈絡》,北京:中華書局,2010。
趙化成,〈秦統一前後秦文化與列國文化的碰撞及融合〉,收於宿白編,《蘇秉琦與當代中國考古學》,北京:科學,2001,頁619-630。
趙世超,《周代國野關係研究》,臺北:文津,1993。new window
趙世瑜,《吏與中國傳統社會》,杭州:浙江人民,1994。
趙平安,〈對獅子山楚王陵所出土印章封泥的再認識〉,《文物》1999年第1期,北京,頁52-55。
趙平安,〈論燕國文字中的所謂「都」當為「 (縣)」字〉,收於氏著,《金文釋讀與文明探索》,上海:上海古籍,2011,頁228-234。
趙平安,〈戰國文字中的「宛」及其相關問題研究〉,收於氏著,《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商務,2009,頁143-154。
趙立新,《西晉末年至東晉時期「分陝」政治:分權化現象下的朝廷與州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趙炳清,〈秦洞庭郡略論〉,《江漢考古》2005年第2期,武漢,頁74-81。
趙炳清,〈略論「洞庭」與楚洞庭郡〉,《歷史地理》第21輯,2006,上海,頁33-40。
趙鼎新,《東周戰爭與儒法國家的誕生》,上海:華東師大,2006。
劉信芳,《楚系簡帛釋例》,合肥:安徽大學,2011。
劉釗,〈包山楚簡文字考釋〉,收於氏著,《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北:臺灣古籍,2004,頁3-32。
劉釗,〈利用郭店楚簡字形考釋金文一例〉,收於氏著,《古文字考釋叢稿》,長沙:岳麓書社,2004,頁140-148。
劉彬徽、何浩,〈論包山楚簡中的幾處楚郢地名〉、〈包山楚簡「封君」釋地〉,收於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編,《包山楚墓》,北京:文物,1991,頁564-579。
劉尊志,〈徐州兩漢諸侯王墓研究〉,《考古學報》2011年第1期,頁57-98。
劉尊志,《徐州漢墓與漢代社會研究》,北京:科學,2011。
劉尊志,《漢代諸侯王墓研究》,北京:社科文獻,2012。
劉照建,〈徐州楚王山漢墓時代和墓主考〉,《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第10期,北京,頁6-18。
劉照建、張浩林,〈徐州獅子山漢墓墓主考略〉,《東南文化》2001年第7期,南京,頁26-30。
劉瑞,〈里耶古城J1埋藏過程試探〉,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里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研究--中國里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2009,頁84-97。
劉瑞,〈秦、西漢的「內臣」與「外臣」〉,《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北京,頁69-79。
劉瑞,〈獅子山楚王陵出土印章封泥考釋〉,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研究所編,《21世紀中國考古學與世界考古學: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成立50周年大會暨21世紀中國考古學與世界考古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社科,2002,頁425-436。
劉瑞、劉濤,《西漢諸侯王陵墓制度研究》,北京:中社科,2010。
劉慶柱,〈漢代骨籤與漢代工官研究〉,收於氏著,《古代都城與帝陵考古學研究》,北京:科學,2000,頁254-267。
劉慶柱、白雲翔編,《中國考古學:秦漢卷》,北京:中社科,2010。
劉樂賢,〈楚文字雜釋(七則)〉,收於張光裕等編,《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7,頁613-636。
劉樂賢,〈談里耶簡中的「遷陵公」〉,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2.3.20,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54。
劉曉芸,《秦漢時期地方官吏公務旅行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劉曉滿,〈近百年秦漢地方行政制度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12年第1期,北京,頁10-18。
劉濤,〈西漢諸侯王陵墓形制的演變〉,收於《漢代考古與漢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委會編,《漢代考古與漢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2006,頁172-193。
滕壬生編,《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武漢:湖北教育,2008。
蔡萬進,《秦國糧食經濟研究》,鄭州:大象,2009,增訂本。
蔡萬進,《張家山漢簡奏讞書研究》,桂林:廣西師大,2006。
蔣文,〈二年上郡守錡戈的銘文年代及相關問題〉,收於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編,《中國文字研究(第十八輯)》,上海:上海人民,2013,頁97-101。
蔣若是,《秦漢錢幣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7。
鄧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為例的點滴思考〉,《浙江學刊》2003年第3期,杭州,頁99-103。
鄭介弦,《《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文字編》,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鄭宗賢,〈西漢七國之亂以前的楚國政區推定〉,《早期中國史研究》第3卷第1期,2011,臺北,頁1-67。new window
鄭威,〈吳起變法前後楚國封君領地構成的變化〉,《歷史研究》2012年第1期,北京,頁24-35。
鄭威,〈里耶秦簡牘所見秦即墨、洞庭二郡新識〉,宣讀於復旦大學歷史系、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辦,「簡牘文獻與古代史--第二屆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論壇」,2013.10.19-20,上海,頁212-224。
鄭威,〈從縣邑之縣到郡縣之縣:春秋戰國之際楚國縣制的演變〉,收於劉玉堂編,《楚學論叢(第2輯)》,武漢:湖北人民,2012,頁111-123。
鄭威,《楚國封君研究》,武漢:湖北教育,2012。
魯家亮,〈小議里耶秦簡8-985中的兩個人名〉,收於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出土文獻研究(第十一輯)》,北京:中華書局,2012,頁153-161。
魯家亮,〈甘肅臨沂田西晉《田產爭訟爰書》芻議〉,未刊稿。
魯家亮,〈里耶出土「捕鳥求羽」簡初探〉,收於魏斌編,《古代長江中游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2013,頁91-111。
魯鑫,〈新發現的幾則有關楚縣的戰國文字資料〉,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3.9.18,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09。
黎明釗,《輻輳與秩序--漢帝國地方社會研究》,香港:中文大學,2013。
錢林書,〈戰國齊五都考〉,收於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編,《歷史地理(第5輯)》,上海:上海人民,1987,頁115-118。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1995。
閻步克,〈史官主書主法之責與官僚政治之演生〉,收於氏著,《樂師與史官--傳統政治文化與政治制度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頁33-82。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1996。
閻步克,《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北京:北京大學,2010。
閻步克,《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京:北京大學,2009。
閻步克,《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
閻步克,《從「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漢官僚品位結構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9。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北京:人民大學,2009。
閻鴻中,〈張家山《奏讞書》中的法理言說和道德判斷〉,曾宣讀於「四分溪讀書會」、「中國古代史討論會」及「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講論會」,2011,臺北。
謝桂華,〈尹灣漢簡所見東海郡行政文書考述〉,收於連雲港博物館、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尹灣漢墓簡牘綜論》,北京:科學,1999,頁22-45。
鍾煒、晏昌貴,〈楚秦洞庭蒼梧及源流演變〉,《江漢考古》2008年第2期,武漢,頁92-100。
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鋒譯,《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2003。
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羅運環,《出土文獻與楚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羅先文,〈近20年來秦漢分封制與郡縣制討論綜述〉,《湘潭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湘潭,頁78-83。
譚其驤,《長水集》,北京:人民,1987。
譚其驤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1982。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0。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漢地方行政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0。
嚴耕望,《兩漢太守刺史表》,上海:上海古籍,2007。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2009。
蘇輝,《秦三晉紀年兵器研究》,上海:上海古籍,2013。
顧頡剛,〈兩漢州制考〉,收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北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4,頁855-902。new window
顧頡剛著,顧洪整理,《顧頡剛讀書筆記》,臺北:聯經,1990。
〔日〕土口史記,《先秦時代の領域支配》,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11。
〔日〕大西克也,〈秦漢楚地隸書及關於「史書」的考察〉,收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2011,頁437-455。
〔日〕大西克也,〈從里耶秦簡和秦封泥探討「泰」字的造字意義〉,收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八輯)》,上海:上海古籍,2013,頁139-148。
〔日〕大庭脩著,林劍鳴譯,《秦漢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日〕大櫛敦弘,〈秦漢國家の陸運組織に關する一考察--居延漢簡の事例の檢討から 〉,《東洋文化》第68期,1988,東京,頁23-43。
〔日〕工藤元男著,〔日〕廣瀨薰雄、曹峰譯,《睡虎地秦簡所見秦代國家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2010。
〔日〕五井直弘,《中國古代の城郭都市と地域支配》,東京:名著刊行會,2002。
〔日〕水間大輔,〈秦漢時期承擔覆獄的機關與官吏〉,收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編,《簡帛(第七輯)》,上海:上海古籍,2012,頁277-295。
〔日〕平勢隆郎,《新編史記東周年表:中國古代紀年の研究序章》,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5。
〔日〕平勢隆郎著,徐世虹譯,〈楚王和縣君〉,收於劉俊文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古秦漢卷》,上海:上海古籍,1995,頁212-245。
〔日〕石岡浩,〈前漢代の博士の郡國循行--地方監察における博士と刺史の役割〉,《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第42輯第4分冊,1997,東京,頁115-128。
〔日〕江村治樹,〈雲夢睡虎地出土秦律の性格〉,收於氏著,《春秋戰國秦漢時代出土文字資料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0,頁677-705。
〔日〕池田雄一編,《奏讞書--中國古代の裁判記錄》,東京:刀水書房,2002。
〔日〕西嶋定生,《秦漢帝國--中國古代帝國の衰亡》,東京:講談社,1997。
〔日〕西嶋定生著,武尚清譯:《中國古代帝國的形成與結構:二十等爵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日〕佐原康夫,《漢代都市機構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2。
〔日〕杉本憲司,〈漢代の武庫--尹灣簡牘を例に、內郡と邊郡の武器〉,收於冨谷至編,《邊境出土木簡の研究》,京都:朋友書店,2003,頁517-547。
〔日〕杉村伸二,〈二年律令とり見た漢初における漢朝と諸侯王國〉,收於〔日〕冨谷至編,《江陵張家山二四七號墓出土漢律令の研究》,京都:朋友書店,2006,頁21-40。
〔日〕杉村伸二,〈前漢景帝期國制轉換の背景〉,《東洋史研究》第67卷第2號,2008,京都,頁167-193。
〔日〕杉村伸二,〈漢初の郡國廟と入朝制度について--漢初郡國制と血緣的紐帶〉,《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第37號,2009,福岡,頁1-23。
〔日〕服部克彥,《古代中國の郡縣とその周邊》,京都:ミネルウア書房,1969。
〔日〕阿部幸信,〈前漢時代における內外觀の變遷--印制の視點から〉,《中國史學》第18期,2008,東京,頁121-140。
〔日〕阿部幸信,〈漢初「郡國制」再考〉,《日本秦漢史學會報》第9號,2008,東京,頁53-80。
〔日〕籾山明,〈卒史覆獄試探--以里耶秦簡J1(8)134為線索〉,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里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研究--中國里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2009,頁122-126。
〔日〕籾山明著,李力譯,〈秦漢時代的刑事訴訟〉,收於氏著,《中國古代訴訟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2009,頁47-109。
〔日〕重近啟樹,〈秦の內史をめぐる諸問題〉,收於氏著,《秦漢稅役體系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9,頁279-302。
〔日〕宮宅潔,《中國古代刑制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2011。
〔日〕宮宅潔著,徐世虹譯,〈秦漢時期的審判制度--張家山漢簡《奏讞書》所見〉,收於籾山明編,《中國法制史考證丙編第一卷,日本學者考證中國法制史重要成果選譯:通代.先秦.秦漢卷》,北京:中社科,2003,頁287-322。
〔日〕紙屋正和,〈前漢前半期における地方行政の狀況〉,《福岡大學人文論叢》第13卷第4期、第14卷第1期,1982。
〔日〕紙屋正和,《漢時代における郡縣制の展開》,京都:朋友書店,2009。
〔日〕高村武幸,〈日本における近十年の秦漢國制史研究の動向--郡縣制.兵制.爵制研究を中心に〉,《中國史學》第18期,2008,東京,頁101-120。
〔日〕高村武幸,《漢代の地方官吏と地域社會》,東京:汲古書院,2008。
〔日〕冨谷至,《文書行政の漢帝國--木簡.竹簡の時代》,京都: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10。
〔日〕冨谷至著,劉恒武、孔李波譯,《文書行政的漢帝國》,南京:江蘇人民,2013。
〔日〕飯尾秀幸,〈張家山漢簡《奏讞書》をめぐって〉,《專修人文論集》第56號,1995,川崎,頁93-120。
〔日〕增淵龍夫,《中國古代の社會と國家》,東京:岩波書店,1996。
〔日〕廣瀨薰雄,〈包山楚簡〈受期〉「阩門又敗」再探〉,收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編,《簡帛(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2007,頁53-61。
〔日〕廣瀨薰雄,〈秦漢時代律令辨〉,收於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編,《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第七輯)》,北京:社科文獻,2013,頁111-126。
〔日〕廣瀨薰雄,《秦漢律令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10。
〔日〕稻葉一郎,〈南郡の建設と戰國秦の貨幣制度〉,《史林》第90卷第2期,2007,京都,頁239-267。
〔日〕鵜飼昌男,〈漢代郡太守の持つ人事權について--地方長吏の缺員を視點に〉,收於冨谷至編,《邊境出土木簡の研究》,京都:朋友書店,2003,頁273-295。
〔日〕藤田勝久,〈《史記》與漢代諸侯王--《張家山漢簡.秩律》與徐州楚王陵印章封泥〉,收於北京市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編,《漢代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燕山,2009,頁475-484。
〔日〕藤田勝久,〈里耶秦簡所見秦代郡縣的文書傳遞〉,收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八輯)》,上海:上海古籍,2013,頁179-194。
〔日〕藤田勝久,〈張家山漢簡〈秩律〉と漢王朝の領域〉,《愛媛大學法文學部論集》第28號,2010,松山,頁1-32。
〔日〕藤田勝久,〈漢代簡牘的文書處理與「發」〉,收於黎明釗編,《漢帝國的制度與社會秩序》,香港:牛津大學,2013),頁207-246。
〔日〕藤田勝久,《中國古代國家と社會システム--長江流域出土資料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9。
〔日〕藤田勝久,《中國古代國家と郡縣社會》,東京:汲古書院,2005。
〔日〕關野雄著,瀚澦、陳公柔譯,〈臨淄封泥考〉,收於任繼愈編,《國際漢學(第1輯)》,鄭州:大象,1995,頁279-301。
〔日〕鐮田重雄,《秦漢政治制度の研究》,東京:日本學術振興會,1962。
〔韓〕朴俸柱,〈戰國楚的地方統治體制--關於「『縣邑』支配體制」的試論之一部分〉,收於李學勤、謝桂華編,《簡帛研究二○○二、二○○三》,桂林:廣西師大,2005,頁13-23。
〔韓〕李成珪,〈虛像的太平:漢帝國之瑞祥與上計的造作--從尹灣簡牘「集簿」的分析說起〉,《國際簡牘學會會刊》第4號,2002,臺北,頁253-315。
〔以〕S.N.艾森斯塔特(S.N.Eisenstadt)著,閻步克譯,《帝國的政治體系》,貴州:貴州人民,1992。
〔以〕尤銳(Yuri Pines)著,孫英剛譯,《展望永恆帝國:戰國時代的中國政治思想》,上海:上海古籍,2013。
〔加〕葉山(Robin Yates)著,胡川安譯,〈解讀里耶秦簡--秦代地方行政制度〉,收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編,《簡帛(第八輯)》,上海:上海古籍,2013,頁89-137。〔美〕許田波(Victoria Tin-Bor Hui)著,徐進譯,《戰爭與國家形成:春秋戰國與近代早期歐洲之比較》,上海:上海人民,2009。
〔法〕馬克、鄧文寬、〔法〕呂敏編,《法國漢學第十四輯:古羅馬和秦漢中國——風馬牛不相及乎》,北京:中華書局,2011。
〔法〕讓-皮埃爾.馬丁(Jean-Pierre Martin)著,劉增泉譯,《中歐西歐的羅馬行省--公元前31年-公元235年》,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
〔美〕弗蘭克.J.古德諾(Frank Johnson Goodnow)著,王元譯,《政治與行政:一個對政府的研究》,上海:復旦大學,2011。
〔美〕拉爾夫.P.赫梅爾(Ralph P.Hummel)著,韓紅譯,《官僚經驗:後現代主義的挑戰》(第五版),北京:人民大學,2013。
〔美〕格林斯坦(Fred I.Greenstein)、波爾斯比(Nelson W.Polsby)編,《政治學手冊精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美〕騰尼.弗蘭克(Tenney Frank)著,宮秀華譯,《羅馬帝國主義》,上海:上海三聯,2008。
〔英〕崔瑞德(Denis Twitchett)、〔英〕魯惟一(Michael Loewe)編,韓復智等譯,《劍橋中國史第一冊:秦漢篇》,臺北:南天,1996。
〔意〕弗朗切斯科.德.馬爾蒂諾(Francesco de Martino)著,薛軍譯,《羅馬政制史(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學,2009。
〔德〕穆啟樂(Fritz-Heiner Mutschler)、閔道安(Achim Mittag)編,李榮慶、劉宏照等譯,《構想帝國:古代中國與古羅馬比較研究 》,上海:復旦大學,2013。
Mark Edward Lewis(陸威儀), Writing and Authority in Early China,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