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宋代丹道南宗發展史研究──以張伯端與白玉蟾為中心
作者:曾金蘭
作者(外文):Chin-lan Tse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丁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薛道光石泰張伯端交游傳道白玉蟾陳楠Zhang Boduan.interactionBai Yuchan.Shi TaiXue ShiChen N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8
本文以丹道南宗發展史為研究主題。考察南宗五祖: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等五人之交游與行跡,以其訪道、傳道路線為主軸,觀察丹道南宗的傳播走向與社會和政治變遷的關係。
丹道南宗的形成與轉變,與鍾呂丹道關係密切,特別是與陳摶、劉海蟾的師承關係,備受矚目。張伯端一生跌宕起伏,所著《悟真篇》對後世丹道影響極大,但對於其求道、成道與傳道過程,卻因史料之間彼此矛盾,而呈現莫衷一是的看法。本文經由史料之交叉比對與分析,校正某些茫點,重建張伯端求道與傳道的經歷路線。而其從天台到西蜀、秦隴,也標幟北宋丹道發展的三個重心。特別是秦隴一地,是北宋關學的中心,張伯端在此地是否影響張載心性論的建構,或是南宗心性論係受張載所影響,本文從編輯張伯端《青華秘文》一書的「門人王邦叔」著手,發現王邦叔為白玉蟾之再傳弟子,於張伯端為七傳弟子,因此認為《青華秘文》內容的主張是否為張伯端所有,應審慎看待。
其次,經由石泰、薛道光二人活動範圍之考察,認為薛道光在常州所遇者為石泰,而非其師祖伯端。而陳楠活動範圍在瓊州、閩廣、杭州與湘南之間,與石泰和薛道光在常州和杭州、嘉定府等地的活動相較,顯示進入南北宋之交,張伯端道法的傳播範圍,依宋朝版圖的遷移,從秦鳳漸往宋境的南方擴展,對丹道南宗的發展亦有相當影響。
南宗五祖白玉蟾,對於建立南宗宗派組織,居功厥偉。從其雲遊路線與經歷,可看出其傳教活動是有計劃性與階段性的。在嘉定九年(1216)至十年(1217)之間,主要以武夷山和龍虎山、往浙東餘杭為主的傳教活動。翌年(1218)往江南西路北部活動,與西山、九宮山、廬山各宮觀主持道士進行密切交往,是其道派活動的最高潮。此後活動範圍較前擴展,並稍往西推進至荊湖南、北路。但其行跡不明無資料可證者,為1224至1226,以及1227至1229。此期間可能是白玉蟾將道法拓展至廣南東西路的南方傳道行程。若從其交游對象分析,除去道士與禪僧,可明顯看出南宗以上層知識份子為傳道對象的事實;特別是與曾任閩廣兩地官員的交往特別密切,白玉蟾可能經由這種因地緣關係產生的文官文化交游社團,例如詩社組織等,進行其傳道工作。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study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Inner Alchemy of Southern Lineage in Song Dynasty and focuses on searching the society activity history and migration pathways of the five Inner Alchemy of Southern Lineage ancestors, namely Zhang Boduan., Shi Tai, Xue Shi, Chen Nan and Bai Yuchan. In particular, their ways of learning and spreading Tao are described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Inner Alchemy of Southern Lineage, the society and the political status.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Inner Alchemy of Southern Lineage has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Zhong-Lu. In particular, the student-mentor relationships of Zhang Boduan and Liu Haichan have received strong attention in academic discussion previously. The life history of Zhang Boduan indeed fluctuates up-and-down significantly and his book Wuzhen pian affects the evolution of neidan importantly. However,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his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teaching processes remains rather controversial. This study reconstructs the learning-and-teaching process, as well as the spreading pathways, of Zhang Boduan using a literature cross reference and contrast analysis. His migration from Tientai to Chengdu and Shaanxi has marked the most important neidan developing centers in North Song Dynasty. Particularly at Shaanxi, the center of KuanShuei in North Song Dynasty, whether Zhang Boduan has impacted significantl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ind-Nature hypothesis by Zhang Tzei or the Inner Alchemy of Southern Lineage’s hypothesis have been affected by Zhang Tzei. This study started from examination of a book named Yuqing jinsi Qinghua miwen jinbao nei liandan jue of Zhang Boduan by 「student Wang Bang Shue」and found Wang was a 2nd generation student of Bai Yuchan, a 7th generation student of Zhang Boduan. Therefore, it should be caution if Qinghua miwen was written truly by Zhang Boduan.
Secondly, it is recognized in this study that the one who met Xue Shi at the Chongjao is Shi Tai, but not his grand teacher Zhang Boduan, based on the society activity range of Shi Tai and Xue Shi. Both two people were actively involved in religious activities in the Chongzhou and the Jaidinfu and Hangzhou. It appears that the Zhang Boduan activity spreading from Shaanxi to South of Yangtze and Shichuan due to the territory change at the time span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Sung Dynasty. On the other hand, Chen Nan was active in regions of Chuangzhou, Minguang and South Hunan where dominated with minority people who believe in witchery religion. Further toward the regions of Chingzhou and Yuonzhou, it should be related with leifa is added to their religious. This part of history has influenced significantl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ner Alchemy of Southern Lineage.
Bai Yuchan ha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establish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Inner Alchemy of Southern Lineage. Based on his traveling routes and processes, it can be recognized easily that these religious activities were planed ahead and with different mission at various stages. During AD1216-1217, their working region centering around Wuyi shan, Longhu shan and Jejong. In the next year (1218), the religious activity has moved toward northern part of Jiangxi and they have rather close interaction with Taoists from Xishan, Jaokong shan and Lushan and this period is the climax for Taoism activity. The active regions spread toward west, up to Hunan and Hubei. However, there was no information available about their spreading and activity in the two periods between 1224-1226 and 1227-1229, possibly Bai Yuchan has extended his Taoism regions toward Guangdon and Guangxi. From their society activity, it is rather clear that Inner Alchemy of Southern Lineage has targeted well- educated people as their religious believers, in addition to Taoist and Monk. In particular, it was found that Bai Yuchan has intense interaction with officers from Fuchein and Guangdong areas and the normal religious activity has evolved to use club social events (i.e., Poem society), constrained by geographic and geological locations.
一、道經(引用版本為《道藏》(上海書店、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本,1988)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洞真部本文類,天字號),《道藏》第1冊
蹇昌辰,《黃帝陰符經解》(洞真部玉訣類,閏字號),《道藏》第2冊
任照一,《黃帝陰符經解》(洞真部玉訣類,閏字號),《道藏》第2冊
王道淵,《黃帝陰符經夾頌解註》(洞真部玉訣類,餘字號),《道藏》第2冊
陳摶,《陰真君還丹歌註》,(洞真部玉訣類,成字號),《道藏》第2冊
翁葆光、陳達靈、戴起宗,《紫陽真人悟真篇注疏》(洞真部玉訣類,歲字號),《道藏》第2冊
《紫陽真人悟真篇三注》(洞真部玉訣類,律字號),《道藏》第2冊
《紫陽真人悟真直指詳說三乘秘要》(洞真部玉訣類,律字號),《道藏》第2冊
《紫陽真人悟真篇註釋》(洞真部玉訣類,呂字號),《道藏》第2冊
《紫陽真人悟真篇講義》(洞真部玉訣類,呂字號),《道藏》第3冊
龍眉子,《金液還丹印證圖》(洞真部靈圖類,調字號),《道藏》第3冊
秦志安,《金蓮正宗記》(洞真部譜錄類.致字號),《道藏》第3冊
劉天素,謝西蟾,《金蓮正宗仙源像傳》(洞真部譜錄類.致字號),《道藏》第3冊
李道謙,《七真年譜》(洞真部譜錄類.致字號)《道藏》,《道藏》第3冊
張伯端,《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洞真部方法類,稱字號),《道藏》第4冊
方碧虛,《碧虛子親傳直指》(洞真部方法類,稱字號),《道藏》第4冊
李簡易,《玉谿子丹經指要》,(洞真部方法類稱字號),《道藏》第4冊
施肩吾,《西山群仙會真記》,(洞真部方法類,夜字號) ,《道藏》第4冊
《修真十書》,(洞真部方法類,珍、李、奈、菜、重字號),《道藏》第4冊
鍾離權,《破迷正道歌》(洞真部眾術類,芥字號),《道藏》第4冊
王慶升,《三極至命筌蹄》(洞真部眾術類,芥字號) 《道藏》第4冊
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洞真部記傳類,鹹-潛字號),《道藏》第5冊
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續編》(洞真部記傳類,羽字號),《道藏》第5冊
劉大彬,《茅山志》(洞真部記傳類,龍-火字號),《道藏》第5冊
苗善時,《純陽帝君神仙妙通記》, (洞真部紀傳類,帝字號) ,《道藏》第5冊
張輅,《太華希夷志》, (洞真部紀傳類,帝字號) ,《道藏》第5冊
薛致玄,《道德真經藏室纂微開題科文疏》(洞神部玉訣類),《道藏》第13冊
白玉蟾,《金華沖碧丹經秘旨》(洞神部眾術類,斯字號),《道藏》第19冊
《庚道集》(洞神部眾術類,盛字號),《道藏》第19冊
李道謙,《終南山祖庭仙真內傳》(洞神部記傳類,川字號),《道藏》第19冊
劉道明,《武當福地總真集》(洞神部記傳類,不字號),《道藏》第冊
李道謙《甘水仙源錄》(洞神部記傳類,息字號),《道藏》第19冊
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太玄部容字號),《道藏》第20冊
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太玄部容字號),《道藏》第20冊
曾慥,《道樞》(太玄部篤∼美字號),《道藏》第20冊
余洞真,《悟玄篇》(太玄部別字號),《道藏》第23冊
牧常晁,《玄宗直指萬法同歸》(太玄部下字號),《道藏》23冊
陳致虛,《上陽子金丹大要》(太玄部夫字號),《道藏》第24冊
陳致虛,《上陽子金丹大要列仙誌》(太玄部夫字號),《道藏》第24冊
陳致虛,《上陽子金丹大要仙派》(太玄部夫字號),《道藏》第24冊
高象先,《真人高象先金丹歌》(太玄部唱字號),《道藏》第24冊
黃自如註《金丹四百字》(太玄部唱字號),《道藏》第24冊
林太古,《龍虎還丹訣頌》(太玄部唱字號),《道藏》第24冊
薛道光,《還丹復命篇》、《丹髓歌》(太玄部婦字號),《道藏》第24冊
王慶升,《爰清子至命篇》(太玄部婦字號),《道藏》第24冊
陳楠,《翠虛篇》(太玄部婦字號),《道藏》第24冊
石泰,《還源篇》(太玄部婦字號),《道藏》第24冊
林自然,《長生指要篇》(太玄部婦字號),《道藏》第24冊。
鍾離權,《靈寶畢法》(太清部,志字號),《道藏》第28冊
《景霄雷書》,《道法會元》卷108,《道藏》第29冊
白玉蟾,《玄珠歌注》,《道法會元》卷70(正一部爵字號),《道藏》第29冊
白玉蟾,《坐鍊工夫》,《道法會元》卷77(正一部自字號),《道藏》第29冊
白玉蟾,《書符內秘》,《道法會元》卷77(正一部自字號),《道藏》第29冊,
《太上三五邵陽鐵面火車五雷大法》,《道法會元》卷122(太玄部夏字號) ,《道藏》第29冊
劉若拙撰,孫夷中編,《三洞修道儀》(正一部楹字號) 《道藏》,第32冊。
陳葆光,《三洞群仙錄》(正一部筵字號),《道藏》第32冊
王文卿,《沖虛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話》(正一部席字號),《道藏》第32冊
白玉蟾述,《靜餘玄問》(正一部席字號),《道藏》第32冊
彭耜編,《海瓊白真人語錄》(正一部弁字號),《道藏》第33冊
留元長編,《海瓊問道集》(正一部弁字號),《道藏》第33冊
洪知常編,《海瓊傳道集》(正一部弁字號),《道藏》第33冊
段志堅編,《清和真人北遊語錄》(正一部弁字號),《道藏》第33冊
張宇初,《峴泉集》(正一部轉∼疑字號),《道藏》第33冊

二、史料
晉,葛洪撰,王明校釋,《抱樸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72年9月二版
唐,徐靈府,《天台山記》,北京:中華書局,1991。
宋,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點校,《元豐九域志》,台北:華世出版社,1986年12月。
宋,白玉蟾著,彭鶴林輯,《白真人集》,蕭天石編《道藏精華》十集之一、二,台北:自由出版社,1989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8月六刷。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志磐,《佛祖統紀》,《大藏經》第49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大藏經刊行會編,1994。
宋,何薳,《春渚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周淙,《乾道臨安府志》,清丁丙輯,《武林掌故叢編》第1冊,竹書堂重刊宋本,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華文書局聯合印行,1967。
宋,周去非,《嶺外代答》,北京:中華書局,《叢書集成初編》,1985。
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范成大筆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9月二刷。
宋,祝穆,《方輿勝覽》,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施諤,《淳祐臨安志》,清丁丙校刊,《武林掌故叢編》第2冊。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華文書局聯合印行,1967。
宋,施宿,《嘉泰會稽志》,收入《宋元方志叢書》第10冊。台北,大化書局,1980。
宋,夏竦,《重建道藏經記》,明代佚名撰《天台山志》,《道藏要籍選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七冊。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 8月。
宋,陳耆卿,《嘉定赤城志》,收於《宋元方志叢書》第11冊,台北,大化書局,1980。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石刻史料新編》第24冊,台北:新豐出版社,1977年。
宋,蘇軾,《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二刷。
宋,蘇轍,《龍川略志》,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釋文瑩,《玉壺清話》、《湘山野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潛說友,《咸淳臨安志》,宋元地方志叢書,第7冊,台北:大化書局,1980年。
元,王元恭撰,《至正四明續志》,《宋元方志叢書》第9冊,台北:大化書局,1980,第10冊。
元,俞希魯,《至順鎮江志》, 收入《宋元方志叢書》第5冊,台北,大化書局,1980。
元,俞琰,《席上腐談》,《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322冊。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元,劉大彬撰,《茅山志》,《道藏》(上海書店、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
元,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第83冊。
明,《成化重修毗陵志》,收於《明代天一閣方志選刊續編》。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武林掌故叢編》第10冊。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華文書局聯合印行,1967。
明,李詡,《續吳郡志》,《叢書集成續編》第228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
明,傳燈,《天台山方外志》,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7。
明,陳槤撰,《羅浮志》,《中華續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9,初輯第5冊。
明,梅志暹,《重陽庵集》,《武林掌故叢編》第1冊。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華文書局聯合印行,1967。
清,丁丙重輯,《紫陽庵集》,《武林掌故叢編》第4冊。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華文書局聯合印行,1967。
清,丁申,《武林藏書錄》,《武林掌故叢編》第12冊。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華文書局聯合印行,1967。
清,安如林纂修,孫星衍撰,《松江府志》,《中國地方志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9年,)華中地方第10號
清,宋廣業輯,《羅浮山志會編》,《中華續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9,初輯第5冊。
清,金桂馨、漆逢源纂輯,《逍遙山萬壽宮志》,《中華續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9,初輯第4冊。
清,徐道,《歷代神仙通鑑》,收於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16,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
清,畢沅,《續《紫陽庵集》,《武林掌故叢編》第四冊。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華文書局聯合印行,1967。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清,婁近垣,《龍虎山志》,台北:廣文書局,1989。
清,陳銘珪,《長春道教源流》,台北:廣文書局,民國78年。
清,酥醪洞主(陳銘珪),《浮山志》,《中華續道藏》, 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9初輯第5冊。
清,陳伯陶,《東莞縣志》,收入《新修方志叢刊》第128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8年。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第49冊,博物彙編.神異典,台北:鼎文書局,1977。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第 19冊 ,方輿彙編.山川典,台北:鼎文書局,1977。
清,喻長霖、柯驊威等纂,《台州府志》,中國方志叢書第74冊,台北:文海書局,1970 。
清,趙之謙編,《江西通志》,收錄於《中國省志彙編》第八冊,台北:華文出版社,1967。
清,董天工纂輯,《武夷山志》,《中華續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9,初輯第6冊。
李涵虛纂,《呂祖全書》,《藏外道書》第7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吳宗慈,《廬山志》,收入沈雲龍編《中國名山勝蹟志》第三輯,第22 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
何奏簧纂,《民國臨海縣志稿》,中國地方志集成第46冊,浙江府縣志輯,上海:上海書店,1993。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四),台北:台灣大新書局,54年8月
賀龍驤、彭文勤編,《玉詮》,《道藏輯要》第21冊,台北:考正出版社,1971年。
《粵西金石略》,收於《石刻史料新編》第16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2,二版。

三、專書
王沐,《悟真篇淺解》,北京:中華書局,1990。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四刷。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溯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6月。
孔令宏,《宋代理學與道家、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8月。
任繼愈,鍾肇鵬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二刷,修訂本。
任繼愈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10月。
李零,《中國方術考》(修訂本),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8月二版二刷。
李慶譯,《氣的思想》(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氣の思想─中國における自然觀と人間觀の展開》(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8初版,1980三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四刷。
李之亮,《北宋京師及東西路大郡守臣考》,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3月。
李之亮,《宋福建路郡守年表》,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3月。
李之亮,《宋川陝大郡守臣易替考》,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5月。
李之亮,《宋兩廣大郡守臣易替考》,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5月。
李之亮,《宋代路分長官通考》,成都:巴蜀書社,2003。
李安綱,《苦海與極樂──西游記奧義.唐三藏與還源篇》,東方出版社,1995年10月。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李遠國,《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與思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吳光正,《八仙故事系統考論──內丹道宗教神話的建構及其流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8月。
吳洪澤編,《宋人年譜集目、宋編宋人年譜選刊》,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
金正耀,《道教與煉丹術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2月。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胡孚琛,《道學通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1月。
胡孚琛,《丹道法訣十二講》,尚未出版,承劉煥玲女史借其書稿。
馬西沙,《中國民間宗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11月。
袁康就,《鍾呂內丹道德觀研究》,北京:宗教文代出版社,2005年5月。
徐曉望編《福建思想文化史綱》,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郝勤,《龍虎丹道─道教內丹術》(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
卿希泰,《中國道教史》(修訂本),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卿希泰,《續中國道教思想史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
陳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陳垣編,陳智超、曾慶瑛補,《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台北:古亭書屋,1975。
陳國符,《道藏源流續考》,台北:明文書局,1983年。
陳國符,《陳國符道藏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
陳攖寧,《道教與養生》,北京:華文出版社,2000年3月。
陳橋驛,《浙江地理簡志》,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
張志哲主編,《道教文化辭典》,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張廣保,《唐宋內丹道教》,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曹家齊,《宋史研究叢稿》,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6年3月。
詹石窗《道教科技與文化養生》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3月。
廖芮茵,《唐代服食養生研究》,台北:學生書局,2004年。new window
劉仲宇、陳耀庭、李子微編,《道家養生術》(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年。
潘雨廷,《道教史發微》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6月
龔鵬程,《道教新論》,台北:學生書局,民國80年。new window

博士論文
唐代劍,《宋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杭州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1996年。
賴錫三,《道教內丹的先天學與後天學之發展和結構─精氣神虛系統下的道論與氣論》,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段致成,《道教丹道易學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7月。
王見川,《張天師之研究:以龍虎山一系為考察中心》,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四、論文
丁煌,〈葉法善在道教史上地位之探討〉,《成功大學歷史學報》,第14號,1988年3月。new window
王明,〈《周易參同契》考證〉,《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科學出版社,1990。new window
王家忠,〈白玉蟾與金丹派南宗〉,《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
王福君,〈遼宋夏金時期宋的榷場貿易考述〉,《鞍山師範學院學報》(綜合版),1997年3月。
王國忠,〈二十世紀以來的《參同契》研究〉,《天台山暨浙江區域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5月。
王曉燕,〈宋與遼夏金的榷場貿易〉,《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04年4期。
尹志華,〈北宋道士陳景元的老學思想新探〉,《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1期。
戈國龍,〈內外丹道之交融〉,《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4期。
朱越利,〈炁氣二字異同辨〉,《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1期。
朱越利,〈張伯端生平和丹法流傳〉,《道教研究》第1輯,1997年。
朱越利,〈金丹派南宗形成考論〉,《道韻》第6輯,2000年。
朱越利,〈《靈劍子》的年代、內容及影響〉,《道韻》第9輯(台北:中華大道文化化公司,2001)。
羊華榮,〈關於陳摶的籍貫〉,《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2期。
李慶,〈養生和飛升〉,《道家文化研究》第5輯,1994。
李大華,〈隋唐時期的道教內丹學〉,《道家文化研究》第5輯,1994年11月。
李大華,〈論《陰符經》產生的歷史過程及其唐代詮釋的思想特點〉,《道家文化研究》第7輯,1995。
李安綱〈還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難原型〉,《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
李約瑟,《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1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4年9月初版。
李遠國〈陳摶的故鄉在哪里〉,《歷史知識》1983年3期。
李遠國,〈陳摶籍貫小考〉,《中國史研究》1984年2期。
李遠國,〈試論陳摶的宇宙生成論〉,《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2期。
李遠國,〈譚峭《化書》和道術─兼論道教變化觀的若干特點〉,《道教學探索》第八號,民國83年(1994)12月。
李遠國,〈太一宮記考辨〉,《中國道教》1996年1月。
李遠國〈心法與空觀----陳摶與佛學之關係〉,《宗教哲學》,1996年,2卷1期。new window
李遠國,〈論道教法術的淵源〉,《道教學探索》(台南:成功大學歷史系道教研究室,民國86年9月)第10號。
李遠國,〈南宗內丹學與雷法-兼及白玉蟾的雷法思想〉,《道韻》第5輯,1999年。
李遠國,〈論宋代重玄學的三大特徵〉,《道家文化研究》第19輯,2002年。
李遠國,〈陳摶佚文匯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9輯,2002年。
李遠國,〈略考巴蜀地區的道教法印〉,《文史雜誌》,2003年第6期。
李遠國,〈論鍾離權、呂洞賓的內丹學說〉,《宗教學研究》,2005年第2期。
李豐楙,〈道教神霄派的形成與發展〉,《幼獅學誌》,19卷4期,1987年10月。
李顯光,〈《混元仙派圖》的探討〉,《天台山浙江區域道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5月。
汪顯超,〈陳摶《無極圖》徵義及其內丹原理〉,《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
何敦鏵,〈白玉蟾生平事迹初探〉,《中國道教》,1992年1期。
何敦鏵,〈關於道教金丹南宗第五祖白玉蟾幾個問題的探索〉,《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4期。
周一謀,〈從竹簡《十問》等看道家與養生〉,《道家文化研究》第5輯(1994年)。
胡孚琛,(道教史上的內丹學),《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2期。
胡中孚(中孚子,胡孚琛)〈道教內丹學的研究價值及鍾呂丹派的基本特徵〉,《東方論壇》1997年第2期。
姜生,〈論道教丹道理論結構及其演變〉,《道教學探索》第10號,民國86年。
姜守誠,〈全真道三州五會考略〉,《宗教學研究》,2000年第2期。
柳存仁,〈張伯端與悟真篇〉,《和風堂文集》中卷,1991年。
柳存仁,〈題免得龕藏漢天師世系贊卷〉,《和風堂文集》中卷,1991年。
柳存仁,〈張伯端「道禪合一」思想述評〉,《道韻》第5輯,1999年。
柳存仁,〈道教追求長生〉,《道教史探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
柳存仁,〈太極圖三題〉,《道教史探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
胡正武,〈台州惡溪與孟浩然來天台山路徑新說〉,《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8卷2期,2001。
唐代劍,〈陳摶、張守真事跡考〉,《中華文化論壇》1996年第2期。
卿希泰,〈武當清微派與武當全真道的問題〉,《社會科學研究》,1995年6期。
卿希泰,〈天心正法派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3期。
張志哲,〈《周易》象數與道教神秘〉,《道教學探索》第7號,民國82年12月。
張廣保,〈論道教心性之學〉,《道家文化研究》,第7輯,1995年6月。
張廣保,〈《同易參同契》的丹道與易道〉,《宗教哲學》第4卷3期,1998年7月。new window
曹在松,〈內丹學在宋代思想史上之意義〉,《宗教學研究》,1999年第2期。
陳金鳳,〈宋元明清時期江西全真道發展述論〉,《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2期。
陳廣忠,〈再談陳摶里籍〉,《中國道教》1997年第4期。
常裕、孫堯奎,〈張載心性理論對張伯端內丹學說的影響〉,《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
曹家齊,〈宋代南方陸路交通幹線沿革述考〉,《宋代歷史文化研究(續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莊宏誼,〈北宋道士張伯端法脈及其金丹思想〉,收錄於黎志添主編,《道教研究與中國宗教文化》,香港:中華書局,2003。new window
莊宏誼,〈宋代道教正一派─以三十代天師張繼先為主之研究〉,《輔仁學誌》(法/管/社科之部),2004年第38期。
范立舟,〈兩宋道教內丹學的發展與成熟〉,《中國道教》2004年第6期。
張愛民,〈論宋代陳景元對莊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7卷4期,2005年8月。
張澤洪,〈論道教的靈寶齋法〉,《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5期。
張澤洪,〈閤皂山靈寶派初探〉,《中國道教》,2004年第2期,頁8-13。
郭樹森,〈全真道傳入江西及其蕃衍〉,《江西社會科學》,1996年第9期
許尚樞,〈天台山道教發展簡述〉,《宗教學研究》,1998年第2期。
許壽霖,〈再論張伯端師承劉海蟾〉,《宗教學研究》1995年3期。
許壽霖,〈張伯端若干歷史問題辨偽-兼向嚴振非先生請教〉,《宗教學研究》1997年第2期。
康豹(Paul R﹒ Katz),〈道教與地方信仰──以溫元帥信仰為個例〉,《台灣宗教研究通訊》第四期,台北:蘭台出版社,2002。
靳華,〈試析宋金榷場建立的目的及作用〉,《湖北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21期。
梁庚堯〈南宋的私鹽〉,《新史學》13卷2期,2002年6月。new window
黃海德,〈天台《道藏》考記〉,《宗教學研究》,2003年第:4期。
曾召南,〈白玉蟾生卒及事迹考略〉,《宗教學研究》,2001年3期。
馮娟、楊超,〈陳景元道藏音注研究—有關聲母系統的趼究〉,《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2期。
楊立華,〈《悟真篇》薛注考〉,《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2期。
楊儒賓,〈從「生氣通天」到「與天地同流」─晚周秦漢兩種轉化身體的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994年3月。
詹石窗,《道教科技與文化養生》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3月,頁269。
蒙文通,〈陳碧虛與陳摶學派〉,《古學甄微》,1991年。
蓋建民、黃凱端,〈白玉蟾丹道養生思想發微〉,《道韻》第五輯,1999年。
鄭志明,〈《靈劍子》內丹說的修持觀〉,《道教生死學》,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
鄭素春,〈元代全真道長春宗派的南傳:以金志陽法脈為主的研究〉,《丹道研究》創刊號,台北:丹道文化出版社,95年7 月。
劉仲宇,〈兩宋新符籙道派的社會文化背景〉,收入《道家與道教: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華書局,2003。
劉固盛,〈論陳摶學派與重玄餘緒〉,《宗教學研究》,2004年第3期。
劉嗣傳,〈九宮山與道教御制派〉,《中國道教》2002年第4期。
盧國龍,〈《參同契》與唐宋內丹道之流變〉,《道家文化研究》第11輯,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10月。
盧國龍,〈《悟真篇》的丹道淵源〉,《道韻》第6輯,2000年。
盧國龍,〈論陳景元的道家學術〉,《道家文化研究》第19輯,2002年。new window
盧國龍,〈濁世佳公子,蟾宮謫仙人-白玉蟾的求道之旅及歸隱之鄉〉,《中國道教》,2003年4期。
蕭進銘,〈解知與證知〉,《道韻》第6輯,2000年。
鄺芷人,〈丹道之學的研究綱領〉,《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6輯,1999年7月new window
謝金良,〈白玉蟾的生卒年月及其有關問題考辨〉,《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4期。
賴錫三,〈《周易參同契》的「先天─天學」與「內養─外煉一體觀」〉,《漢學研究》20卷2期(民國91年12月。new window
嚴振非,〈杜光庭和張伯端〉,《中國道教》1988年第4期。
嚴振非,〈《悟真篇》成書地點考證〉,《中國道教》1992年第4期。
嚴振非,〈趙與慶和全真南傳〉,《中國道教》,1995年第1期。
樊光春,〈張伯端的生平考辨〉,《中國道教》1991年第4期。
樊光春,〈南宗源起北地淺說〉,《道韻》第5輯,1999年。,
龔鵬程,〈道教內丹學的興起〉,《揭諦》第2期,1999年7月。new window

五、外文資料
專書
澤田瑞穗,《中國の民間信仰》,東京:第一印刷會社,1982年。
坂出祥伸,《道教と養生思想》,東京:ぺりかん社,1992年。
坂出祥伸,《氣と養生─道教の養生術と呪術》,京都:人文書院,1993年。
松本浩一,《宋代の道教と民間信仰》,筑波大學博士學位請求論文,1996年。
沙畹(Chavanne),《投龍》。本文承蒙學姐陳昭吟將法文翻譯成中文。
Henri Maspero,Les procedes de “Nourrir le principe vital” dans la religion toaoiste ancienne, Journal Asiatique, avril-juin/juillet-septembre 1937.本文參考版本為日譯本《道教の養性術》(或譯為《古代道教中的養生法》),1983。
Robert Hymes, Way and Bywa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2。

論文
吾妻重二,〈『悟真篇』の內丹思想〉,《中國古代養生思想の總合的研究》,平河出版社,1988。
吾妻重二,〈張伯端『悟真篇』の研究史と考證〉,《東洋の思想と宗教》第十一號,1994。
松下道信,〈白玉蟾とその出版活動-全真教における師授意識の克服〉,《東方宗教》104號,,2004年11月。
松本浩一,〈張天師と南宋の道教〉,《酒井忠夫先生古稀祝賀紀念論集》(東京:國書刊行會,1982)
宮川尚志,〈南宋の道士白玉蟾の事蹟〉,(《內田吟風博士頌壽記念東洋史論集》,東京:同朋社,1978。
宮川尚志,〈陰符經研究序說〉,《牧尾良海博士頌壽記念論集―中國の宗教、思想と科學》,東京,國書刊行會,昭和59年6月。
鈴木健郎,〈白玉蟾の內丹說〉,《東方宗教》102號,2003年12月。
鈴木健郎,〈白玉蟾の雷法說〉,《東方宗教》103號,,2004年5月。
橫手裕,〈白玉蟾と南宋江南道教〉,《東方學報》,京都第六十八冊,199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