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客家運動與《客家基本法》
作者:王保鍵
作者(外文):Pao-Chien Wang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研究所
指導教授:趙永茂
張維安
邱榮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臺灣客家運動客家基本法客語文化創意產業知識體系Taiwan Hakka MovementHakka Basic LawHakka LanguageCulture Creative IndustriesKnowledge Syste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90
本論文以國際人權法及全球民主化浪潮所驅動的臺灣民主化與臺灣社會運動,及多元文化主義投射出之差異政治(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及制度肯認(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為基礎,來論述臺灣族群運動。臺灣客家運動是臺灣族群運動的一環,是受到臺灣原住民運動的刺激。本論文解析了臺灣客家運動興起原因及其內涵、重點;並進一步將臺灣客家政策分為三階段(1987年至2000年、2000年至2008年、2008年迄今),從憲法、法律、政策三層次加以析論。
本論文比較行政部門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及立法委員提案等三個《客家基本法草案》版本,來解析《客家基本法》立法過程及其內容。並進一步就《客家基本法》所架構之母語權、文化權、客家文化創意產業、客家知識體系加以檢視。最後,則反思《客家基本法》之實踐及發展,並提出相關建議。
本論文之研究創見為:(1)建構「意識形態與語言政策光譜」以分析語言政策;(2)客家事務專責機構二軌制:設置「客家行政法人」;(3)明確化「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之發展方向。至未來政策建言則有:(1)落實「臺灣客家運動的三層次發展策略」:臺灣應積極推動修憲,增訂「多元族群專章」;(2)「臺灣客家運動/客家政策/客家研究」三合一模式:促使「客家研究」(Hakka Studies)朝向「客家學」(Hakkaology);(3)以制度面及教育面機制復振客家母語;(4)以「客家文化創意產業」強化客家族群經濟權:繁榮客家庄以連結老、中、青客家人在客家庄永續發展;(5)積極建構客家知識體系:促使客家學成為獨立學門。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ethnic movement of Taiwan based on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which were pushed forward by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and the global wave of democratization. The ethnic movement of Taiwan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and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of multiculturalism. Taiwan Hakka ethnic movement, one of Taiwan ethnic movements, is stimulated by the aboriginal movement.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reasons, contents, and key points of Taiwan Hakka ethnic movement. Moreover, this dissertation divides Hakka policy into three stages (1987-2000, 2000-2008, 2008-present) and then analyzes Hakka policy from three points of view of constitution, law and policy.
This dissertation compares three versions of Hakka Basic Law (draft law), included first administrative version, second administrative version, and legislative proposal version; and analyzes legislative process and the contents of Hakka Basic Law. Moreover,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mother language rights; cultural right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of Hakka Basic Law. Finally, this dissertation reviews the practice and the future of Hakka Basic Law.
The contributions of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 three main points. First, we should establish “ideology and language policy spectrum” to analyze language policy. Second, I suggest two-track system of Hakka Affairs Institution, which set Hakka administrative legal person. Third, we should make clear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Hakka culture key development area.
For the suggestions of future policy include five main points. First, Taiwan should promote a constitution amendment to add multi-ethnic chapter to implement three-level strategy of Taiwan Hakka movement. Second, we can promote the Hakka Studies, Hakkaology, through a model included Taiwan Hakka movement, Hakka policy, and Hakka research. Third, we can revive Hakka language through mechanism and education. Fourth, we should strengthen Hakka economic rights by promoting Hakka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ies. Moreover, we can make Hakka people stay in their hometown by promoting these Hakka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ies. Fifth,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Hakka knowledge system to promote Hakka Studies as an independent academic discipline.
壹、中文文獻

一、書籍

丁元亨(2002)。《語言政策研究—歐洲整合與歐盟語言政策》。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于國華(2004)。〈工藝產業的再思考:除了產值,還要什麼?〉,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頁:55-59。臺北市:商周。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群學。new window
田哲益(2010)。《臺灣原住民社會運動》。臺北市:臺灣書房。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2002全球客家文化會議實錄》。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08)。《97年度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11)。《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江敏華(2007)。〈臺灣客語語言典藏的現況與資源整合:從學術研究角度看客語語言典藏的未來展望〉,鄭錦全等(編輯),《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頁387-391。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new window
何大安(2007)。〈語言活力通說〉,鄭錦全等(編輯),《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頁1-6。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new window
何明修(2003)。〈民間社會與民主轉型:環境運動在臺灣的興起與持續〉,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頁:29-67。臺北市:新自然主義。new window
呂亞力(1991)。《政治學》。臺北市:三民。
李長貴(1991)。《社會運動學》。臺北市:水牛圖書。
李登科等編著(1996)。《國際政治》。新北市:空中大學。
汪明輝(2003)。〈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與展望〉,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頁:95-135。臺北市:新自然主義。new window
汪毅夫(2006)。《客家民間信仰》。臺北市:水牛。
周繼祥(2000)。《中華民國憲法槪論》。臺北市:揚智。
(2007)。《政治學 : 21世紀的觀點》。臺北市:威仕曼。
林水波、張世賢(2006)。《公共政策》。臺北市:五南。
林秀昭(2009)。《臺灣北客南遷研究》。臺北市:文津。new window
林嘉誠(1992)。《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臺北市:黎明。
邱榮裕(2008)。〈臺灣客家運動與客家民間信仰的發展〉,張維安等(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頁:225-241。新竹市: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邱榮舉、謝欣如(2008)。〈臺灣客家運動與客家發展〉,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頁:95-132。臺北市:南天。
俞寬賜(2002)。《國際法新論》。臺北市:啟英。
俞龍通(2008)。《文化創意、客家魅力-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觀點、策略與案例》。臺北市:師大書苑。
施正鋒(1997)。《族群政治與政策》。臺北市:前衛。
(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臺北市:前衛。
(2004)。《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臺北市:翰蘆。
(2008)。《原住民族人權》。臺北市:翰蘆。
施正鋒、張學謙(2003)。《語言政策及制定『語言公平法』之研究》。臺北市:前衛。
施正鋒編(2002)。《語言政策研究—語言權利法典》。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柯承恩(2009)。〈台灣文化藝術組織蛻變的必要旅程〉,朱宗慶,《法制獨角戲—話說行政法人》,頁:5-6。臺北市:傑優文化。
洪泉湖等(2005)。《臺灣的多元文化》。臺北市:五南。
洪鎌德(2004)。《當代主義》。臺北市:揚智。new window
范珍輝等(1998)。《社會運動》。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范振乾(2008)。《客裔臺灣人生態學:文化與社會》。臺北市,南天。
(2009)。《客裔族群生態之深層解析:歷史記憶與未來》。臺北:南天。
范盛保(2002)。〈澳洲的語言政策-從同化到多元文化〉,施政鋒(主編),《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頁:111-150。臺北市:前衛。new window
(2010)。《多元文化、族群意識與政治表現》。臺北市:臺灣國際研究學會。
徐正光(2008)。〈序:塑造臺灣社會新秩序〉,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4-9。臺北市:正中。new window
徐杰(2007)。《語言規劃與語言教育》。上海:學林。
高承恕(1990)。〈臺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徐正光、宋文里(合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頁:9-19。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張世賢(2008)。〈臺灣客家運動的起伏與隱憂〉,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頁:299-334。臺北市:南天。
張茂桂(1990)。《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臺北市: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new window
張茂桂、鄭永年(2003)。〈導論〉,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頁:1-11。臺北市:新自然主義。new window
張培倫(2005)。《秦力克論自由主義與多元文化主義》。宜蘭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張維安(2008)。〈以客家為方法:客家運動與台灣社會的思索〉,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頁:401-418。臺北市:南天。
張學謙(2007)。〈邁向多元化的臺灣國家語言政策:從語言歧視到語言人權〉,鄭錦全等(編輯),《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頁:229-257。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new window
梁景峰(2008)。〈風雲1987:客家風雲雜誌創刊的時代背景和藍圖〉,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頁:335-345。臺北市:南天。
淡江大學教育品質管制委員會(1996)。《淡江第三波研究與學習手冊》。新北市:淡江大學。
莊錦華(2011)。《桐花藍海:一朵桐花創造百億財富的傳奇》。臺北市:二魚。
許木柱(1990)。〈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徐正光、宋文里(合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27-156。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陳健宏(2010)。《語言與國族的文化辯證》。臺北市:Airiti Press Inc.。
陳隆志主編(2006)。《國際人權法文獻選集與解說》。臺北市:前衛。
彭文正(2009)。《客家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黃子堯(2003)。《文化、權力與族群精英:臺灣客家運動史的研究與論述》。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2006)。《臺灣客家運動史:文化、權力與族群精英》。新北市:客家台灣文史工作室。
(2005)。《臺灣客家與三山國王信仰:族群、歷史與民俗文化變遷》。新北市:客家台灣文史工作室。
黃玉振(2011)。《客家基本法—客法新成》。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黃居正(2010)。〈從St. Catherine’s Milling Co.案到R. v. Sparrow案—加拿大法下的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權〉,施正鋒(編),《加拿大原住民權利保障》,頁47-72。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new window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市:文鶴。new window
楊長鎮(2008)。〈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份意識之甦醒〉,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184-197。臺北市:正中。new window
楊國樞(1990)。〈臺灣新興社會運動研討會總結報告〉,徐正光、宋文里(主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頁:311-325。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楊國鑫(2008)。〈臺灣的客家問題、客家運動與客家學〉,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頁:133-153。臺北市:南天。
趙永茂(2002)。《臺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臺北市:翰蘆。new window
趙敦華(1988)。《勞斯的「正義論」解說》。臺北市:遠流。new window
趙鼎新(2007)。《社會運動與革命:理論更新和中國經驗》。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劉文彬(2005)。《西洋人權史-從英國大憲章到聯合國科索沃決議案》。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劉還月(1999)。《臺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臺北市:常民。
蔡芬芳(2002)。《語言政策研究—比利時語言政策》。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蕭新煌(1990)。〈臺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徐正光、宋文里(主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頁:21-46。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蕭新煌、黃世明(2008)。〈臺灣政治轉型下的客家運動及其對地方社會的影響〉,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頁:157-182。臺北市:南天。
蕭新煌、顧忠華主編(2010)。《台灣社會運動再出發》。臺北市:巨流。
賴顯松編輯(2009)。《客家文化傳承與願景》。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高雄市: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謝國斌(2010)。〈臺灣族群研究的發展〉,施正鋒(編),《原住民族研究》,頁:57-90。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new window
鍾國允(2010)。〈客家基本法之分析〉,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頁:49-78。臺北市:智勝。
羅勇(2008)。〈論民間信仰對客家傳統社會得調控功能〉,賴澤涵、傅寶玉(主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頁:435-453。臺北市:南天。

(二)大陸地區

卜彥芳(2008)。〈韓國電視劇:市場產業鏈成功的啟示〉,宋培義(主編),《客文化產業經營管理成功案例解讀》,頁:3-19。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吳永章(2007)。《客家傳統文化概說》。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沈壯海(2008)。《軟文化,真實力︰為什麼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北京:人民出版社。
祁述裕(2004)。《中國文化產業與國際競爭力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唐代興(2008)。《文化軟實力戰略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銘清(2011)。〈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指標:話語權〉,張國祚(主編),《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報告(2010)》,頁:164-16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陸祖鶴(2006)。《文化產業發展方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彭立勛(2008)。《文化軟實力與城市競爭力:2008深圳文化藍皮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黃甫曉濤(2007)。《文化產業新論》。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萬無畏等(2008)。《創意產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策動力》。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劉吉發、岳紅記、陳懷平(2005)。《文化產業學》。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蔡尚傳、溫洪良(2006)。《文化產業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韓勃、江慶勇(2009)。《軟實力︰中國視角》。北京:人民出版社。

二、研討會論文集

宋紀均、謝欣如(2009)。〈孫中山與戰後臺灣客家發展:從1988年「還我母語」客家運動中的「祭國父文」談起〉,曾一士(編),《族群發展與文化產業》,頁:145-162。臺北市:國立國父紀念館。
李酉潭(2008)。〈臺灣多元文化下語言政策的困境〉,「多元文化與族群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市:國立國父紀念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華語文中心、文化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12月20日。
李喬(2002)。〈臺灣客家的情結與公共政策〉,張維安(編),《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頁:1.1-1.10。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林世哲、謝登旺(2007)。〈多元文化認同下文化產業的發展—以桃園縣三民社區為例〉,孫劍秋(主編),《2007年多元文化與族群和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09-234。臺北市:臺北教育大學華語中心。
林本炫(2008)。〈義民爺神格的三位一體:苗栗縣義民廟的研究〉,「第二屆台灣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12月21日。
邱榮舉(2011)。〈社會運動〉,「傳承與轉型:中華民國發展史論文研討會」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1月29日。new window
邱榮舉、王保鍵(2011)。〈論國民黨與民進黨客家政策〉。「客家政策之回顧與展望座談會」論文。臺北市:臺北市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國立臺灣大學客家研究中心、客家雜誌社,4月28日。
施正鋒(2005)。〈原住民族的選舉制度--少數族群的代表性的國際觀點〉,「原住民族立委選制的展望研討會」論文。臺北市:原住民同舟協會主辦,11月26日。
洪泉湖(2007)。〈臺灣美濃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客家文化傳承〉,孫劍秋(主編),《2007年多元文化與族群和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3-192。臺北市:臺北教育大學華語中心。new window
張永利(2005)。〈如何振興原住民語言〉,「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系列研討會之四: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會議。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主辦,12月22日。new window
曾貴海(2005)。〈臺灣客家語言維持的現況與展望〉,「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系列研討會之一:臺灣客語的活力與傳承」會議。臺北市:中央研究院,7月16日。
楊仁煌(2009)。〈行政倫理與文化政策管理:以Sakizaya民族文化創意產業為例〉,曾一士(編),《族群發展與文化產業》,頁:163-202。臺北市:國立國父紀念館。
劉阿榮(2007)。〈族群記憶與國家認同〉,孫劍秋(主編),《2007年多元文化與族群和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14。臺北市:臺北教育大學華語中心。
劉煥雲、張民光、洪顯政(2006)。〈全球在地化與客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向之研究〉,彭基山(編),《2005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行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7-204。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
蕭新煌、黃世明(1988)。〈臺灣地方社會與客家政治力:客家族群派系的類型、發展及限制〉,《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客家與當代世界》,頁:1051-108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闕河嘉(2007)。〈比利時多元文化政策的差異與挑戰〉,「瞭解當代比利時民主政治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市:臺灣國際研究學會,10月14日。

三、期刊論文

王甫昌(2008)。〈族群政治議題在台灣民主化轉型中的角色〉,《臺灣民主季刊》,第5卷第2期,頁89-140。new window
王怡惠(2009)。〈從推動體系及法制架構思考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整合以南韓推動組織與法制架構為例〉,《科技法律透析》,第21卷,第7期,頁16-38。
王嵩音(1998)。〈臺灣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之媒體再現〉,《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2期,頁67-95。new window
吳重禮、崔曉倩(2010)。〈族群、賦權與選舉評價:2004年與2008年總統選舉省籍差異的實證分析〉,《臺灣民主季刊》,第7卷第4期,頁137-182。new window
吳重禮、譚寅寅、李世宏(2003)。〈賦權理論與選民投票行為:以2001年縣市長與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為例〉,《台灣政治學刊》,第7卷第1期,頁91-156。new window
金家禾、周志龍(2007)。〈臺灣產業群聚區域差異及中國效應衝擊〉,《地理學報》,第19期,頁55-79。new window
金家禾、徐欣玉(2006)。〈影響創意服務業空間群聚因素之研究— 以台北中山北路婚紗攝影業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13期,頁1-16。new window
客家風雲雜誌(1989)。〈母語運動基本態度宣言〉,《客家風雲雜誌》,第15期。
徐世榮(1999)。〈新社會運動、非營利組織、與社區意識的興起〉,《中國行政》,第66期,頁1-20。
徐正戎、張峻豪(2004)。〈從新舊制度論看我國雙首長制〉,《政治科學論叢》,第22期,頁139-180。new window
徐揮彥(2008)。〈從歐盟文化政策之發展與實踐論文化權之保障:以文化多樣性為中心〉,《歐美研究》,第38卷,第4期,頁671-751。new window
張富忠(1988)。〈民進黨人成了閩南人的黨〉,《客家風雲》。第12期。
張維安(2009)。〈台灣客家研究近況與展望〉,《新竹文獻》,第36期,頁6-23。
張學謙(2003)。〈母語讀寫與母語重建〉,《東師語文學刊》,第13期,頁97-120。
陳培豐(2001)。〈重新解析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同化』國語教育政策:以日本近代思想史為座軸〉,《臺灣史研究》,第7卷2號,頁1-48。
陳顯武、連雋偉。〈從『歐盟憲法』至『里斯本條約』的歐盟人權保障初探—以『歐盟基本權利憲章』為重點〉,《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1號,頁25-45。new window
彭文正(2008)。〈客家電視在多言文化中的傳播功能與挑戰〉,《廣播與電視》,第28期,頁1-28。new window
雅柏甦詠‧博伊哲努(2007)。〈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與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保障〉,《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2期,頁141-168。
趙永茂(2007)。〈台灣地方治理的發展策略與方向〉,《研習論壇》,第74期,頁7-14。
鄭寶珠(2005),〈傳承客語客家團體挑大樑〉,《客家文化季刊》,第13期,頁2-3。
謝在全、黃玉振等(2009)。〈「客家基本法草案」專題研討會〉,《臺灣法學雜誌》,第119期,頁46-87。
羅香林(1992)。《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市:南天。new window
羅萱、鍾憲瑞(2010)。〈群聚效應與廠商績效:產品互補與市場不確定性的調節角色〉,《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21卷第1期,頁23-46。new window

四、委託研究計畫

王素彎(2004)。《「文化產業化」最佳範例的研究-以琉璃工房等個案為例研究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執行)。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薛保瑕(2002)。《文化創意產業概況分析調查》,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研究(研究)。臺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五、博碩士論文

林吉洋(2007)。《敘事與行動:臺灣客家運動的形成》,新竹市: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詩偉(2005)。《集體認同的建構:當代台灣客家論述的內容與脈絡分析(1987-2003)》,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金玉(2000)。《台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六、翻譯書

吳家恆、方祖芳(譯),Nye, Joseph S.(原著)(2006)。《柔性權力》。臺北市:遠流。
李政賢(譯),Seidman, Irving(原著)(2009)。《訪談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周蔚(譯),Crystal, David(原著)(2001)。《語言的死亡》。臺北市:貓頭鷹。
孟祥森(譯),Cameron, Bruce (原著)(1978)。《近代社會運動》,臺北市:牧童。
苗延威(譯),Porta, Donatella & Mario Diani(原著)(2002)。《社會運動概論》。臺北市:巨流。
張珍立(譯),Lash, Scott and Mike Featherstone(原著)(2009)。〈肯認與差異:政治、認同與多元文化〉, Scott Lash and Mike Featherstone(主編),《肯認與差異》,新北市:韋伯。
張珍立(譯),Westwood, Sallie(原著)(2009)。〈肯認與差異:政治、認同與多元文化〉,收錄於Scott Lash and Mike Featherstone(主編),《肯認與差異》,新北市:韋伯。
張菲娜(譯),Hesmondhalgh, David(原著)(2007)。《文化產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維倫等(譯),Throsby, David(原著)(2003)。《文化經濟學》。臺北市:典藏。
陳育含(譯),Kvale, Steinar(原著)(2010)。《訪談研究法》。新北市:韋伯。
陳坤森(譯),Lijphart, Arend(原著)(1993)。《當代民主類型與政治》,臺北市:桂冠。
葉啟芳、瞿菊農(譯),Locke, John(原著)(1986)。《政府論次講》。臺北市:唐山。
廖珮君(譯),Hesmondhalgh, David(原著)(2009)。《文化產業分析》。新北市:韋伯。
鄧正來(譯),Bodenheimer, Edgar(原著)(1999)。《法理學:法哲學與法學方法》。臺北市:漢興。
鄧紅風(譯),Kymlicka, Will(原著)(2004)。《少數群體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與公民權》。臺北市:左岸文化。

七、政府公報

立法院(2010a)。〈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第99卷,第3期,頁197-218。
(2010b)。〈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第99卷,第4期,頁311-344。

八、網路資料

外交部網站,〈比利時國情簡介〉,http://www.mofa.gov.tw/webapp/ct.asp?xItem=152&ctnode=1131&mp=1,檢視日期,2010年11月13日。
文建會網站,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864),檢視日期:2010年1月28日。
財團法人浩然基金會,另立全球化知識合作社(http://www.alter-globalization.org.tw/Page_Show.asp?Page_ID=478),檢視日期:2010年11月27日。
陳君山,〈族群的關係〉,http://vschool.scu.edu.tw/sociology/dictionary/c9.htm,檢視日期:2010年11月27日。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網站(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6726E5B80C8822F9),檢視日期:2011年3月15日。
蘇煥智部落格(http://www.ade0720.tw/index.php/tag/%E8%A5%BF%E6%8B%89%E9%9B%85%E5%8E%9F%E4%BD%8F%E6%B0%91%E8%AA%8D%E5%AE%9A%E8%81%B2%E8%AB%8B%E5%A4%A7%E6%B3%95%E5%AE%98%E9%87%8B%E6%86%B2),檢視日期:2011年3月30日。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7&CtNode=348&mp=346&ps=,上網檢視日期:2011年1月22日。
詹中原,2007,〈台灣公共政策發展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ost/2/1057),檢視日期:2011年4月12日。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09/02/20/334-2411500.htm),檢視日期:2010年11月4日。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網站(http://www2.ndap.org.tw/newsletter06/news/read_news.php?nid=504),檢視日期:2010年11月4日。
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73136&ctNode=919&mp=1),檢視日期:2010年11月12日。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politics%20observation/newspaper/20090330.html),檢視日期:2011年3月28日。
趙星光,〈宗教與文化認知與對話面向教學設計〉,資料來源:http://www.life-respect.tcu.edu.tw/fruition/93lig/93lig_11.htm,檢視日期:2011年1月6日。
苗栗縣政府網站(http://www.miaoli.gov.tw/cht/newsview_snyc.php?menuID=892&forewordID=98766&secureChk=46aad1d263892320c3091e774),檢視日期:2011年5月21日。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1570&ex=1&ic=0000015),檢視日期:2011年5月15日。
雲林縣崙背鄉戶政事務所網站(http://lunbei.household.yunlin.gov.tw/population/population05.asp?m2=51),檢視日期:2011 年6月1日。
新北市烏來區戶政事務所網站(http://www.wulai.ris.ntpc.gov.tw/web/SelfPageSetup?command=display&pageID=25050&page=view&_fcmID=FG0000001268000001_0_4),檢視日期:2011年6月1日。
貳、英文文獻

一、專書

Allard, Real and Rodrigue Landry.(1992). “Ethnolimguistic vitality beliefs and 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loss.” In Willem Fase, Koen Jaspaert and Sjaak Kroon (eds), Maintenance and Loss of Minority Languages (pp.171-195).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Day, Richard J. F. (2002). Multiculalism and the History of Canadian Diversity. Canada: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Denis, Wilfrid.(1999). “Language Policy in Canada.” In Peter S. Li (eds), Race and Ethnic Relactions in Canada (pp.178-218). Canad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riedger, Leo. (2003). Race and Ethnicity: Finding Identities and Equalitiesy. Canad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lazar, Daniel J. (1980).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Covenant: Biblical Origins and Modern Developments.” The Journal of Federalism, Vol.10, No.:28-35.
Festenstein, Matthew. (2005). Negotiating Diversity: Culture, Deliberation, Trust.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orden, R. (1987). Interviewing Strategies. Chicago: Dorsey Press.
Gurr, Ted (1970). Why Men Rebel.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esmondhalgh, David. (2002). The Culture Industri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Isaak, Alan C. (1984). Scope and Method of Political Science. Homewood, Ill.: The Dorsey Press.
Kymlicka,Will.(2007). “The new debate on minority rights(and postscript).” In Willem Laden, Anthony Simon and David Owen (eds), Multiculturalism and Political Theory (pp.25-5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tt , Bernice (2010). Multiculturalism and Diversit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West Sussex: John Wiley & Sons Ltd.
McAdam, Doug. (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Adam, Doug. (1997). Social movemen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Aleese, Mary.(2001). “Forword.” In Logley, Edna and Declan Kiberd, Multi-Culturalism: The View from the Two Irelands (pp.vii-ix). Ireland: Cork University Press.
Mills, Charles W.(2007). “Multiculturalism as/and/or anti-racism.” In Willem Laden, Anthony Simon and David Owen (eds), Multiculturalism and Political Theory (pp.60-8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uwirth, Rostam.(2008). “The Culture Industries: From the Common Market to a Common Sense.” In Ward, David (eds),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Culture Industries: Regul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pp.241-258).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Nye, Joseph S (2005).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Y.: Perseus Books Group.
O’Donnell, Guillermo and Phillipe Schmitte. (1986). Transition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Tebtative Conclusions.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Robertson, Ian. (1987). Sociology. 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Russell, Peter H.(1996). “Constitution, Citizenship and Ethnicity.” In Jean Laponce and William Safran (eds), Ethnicity and Citizenship-The Canadian Case- (pp.96-106). London: Frank Cass & Co. Ltd.
Strauss , Anselm and Juliet Corbin. (198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Thousand Oaks, CA: Sage.).
Tilly, Charles. (1987).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 Co.
Tumin, Melvin M. (1964). “Ethnic Group.” Julus Gould and William L. Kolb (eds), Dictionar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243, New York: Free Press.
Wallen, Thelma J. (1991). Multiculturalism and Quebec: A Province in Crisis. Canada: Williams-Wallace Publishers.
Walzer, Michael. (1997). On Toleration. New Haven, CT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Watson , Conrad William (2000). Multiculturalis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Raymond(1976).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oung, Iris Marion.(2007). “Structural in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In Willem Laden, Anthony Simon and David Owen (eds), Multiculturalism and Political Theory (pp.60-8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二、期刊論文

Young, Iris Marion. ( 1989). “Policy and Group Difference: A Critique of the Ideal of Universal Citizenship.” Ethics, Vol.99, No.2: 250-274.

三、政府文獻

U.S. Census Bureau.(2002). Census of Governments, Volume 1, Number 1,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GC02(1)-1,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DC: Washington.

四、網路資料

http://www.belgium.be/en/about_belgium/government/(比利時政府網站),檢視日期:2011年4月28日。
http://lois-laws.justice.gc.ca/eng/Charter/CHART_E.pdf(加拿大司法部網站),檢視日期:2011年4月6日。
http://www1.umn.edu/humanrts/instree/s1dspd.htm(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網站),檢視日期:2011年3月31日。
http://www.census.gov/govs/cog/GovOrgTab03ss.html(美國國家統計局網站),檢視日期:2011年6月20日。
http://www.state.gov/documents/organization/100294.pdf)(美國國務院網站),檢視日期:2011年3月31日。
http://aceproject.org/ero-en/regions/europe/BE/Belgium%20Constitution%202007.pdf/view(選舉知識網站),檢視日期:2011年5月5日。
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information/nfsunesco/pdf/SOCIAL_E.PDF(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檢視日期:2011年3月31日。
http://treaties.un.org/pages/ViewDetails.aspx?src=TREATY&mtdsg_no=IV-4&chapter=4&lang=en(聯合國網站),檢視日期:2011年3月31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