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解脫道論》研究
作者:丁孝明
作者(外文):Hsiao-Ming Ting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振念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優波底沙覺音佛教上座部解脫道論清淨道論Theravāda BuddhismUpatissaBuddhaghoṣaVisuddhi-maggaVimutti-magg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4
現今佛教南傳上座部的禪法和修持理論多以《清淨道論》為依歸,而《解脫道論》正是《清淨道論》的源頭,至少是覺音論師寫作《清淨道論》時的重要參考著作之一,二部論典所記載的又都是上座部佛教的重要法義。因此對二部論典作互相參照,對於釐清南傳上座部禪法的修持義理及修持方法自然具有「正本清源」的效用,尤有甚者,《解脫道論》本身就是一部邁向解脫涅槃道路的絕佳指南。
本文認為如能掌握《解脫道論》與《清淨道論》的異同,將有助於釐清今人詮釋南傳上座部各種修行法門、行門的異同,故本文以《解脫道論》作為研究的核心,依漢譯佛典與南傳上座部佛典的文獻探討和義理分析,期望達至的研究目標有三:
1、經南北傳佛教文獻資料比對研究和義理分析,讓上座部佛教的修持義理和方法,有更完整充實的呈現。
2、《解脫道論》和《清淨道論》,兩部論對於修持理論與方法是有差異的。如能釐清兩者之間的異同及先後的發展關係,將可使國內學界對南傳上座部修持論的理路與見解,有更加豐富的認識與清楚的看見。
3、《解脫道論》是南傳上座部較早且較具根源性的文獻之一,而本論在漢譯佛典中是唯一的一個譯本,也是唯一一部足以媲美《清淨道論》的論書,更有甚者,它是《清淨道論》造論時的重要參考著作,是唯一一部可以清楚檢視覺音《清淨道論》論述過程是否確當的重要作品。
本文所採取的方式是以《解脫道論》的思想為研究核心,以文本相關的文獻研究內容為主,其次以《解脫道論》和《清淨道論》為考察中心,並依據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論典及相關資料,核對二論的觀點,並對《解脫道論》所繼承的阿毘達磨法義作哲學思想的分析,希望藉由對南傳上座部佛教若干文獻資料的釐清,還《解脫道論》在佛教論書的貢獻上,一個本該具有的歷史地位。
The present meditation practice and the theory of the moral teachings of Theravāda Buddhism often refers to the Visuddhi-magga . While Vimutti-magga is the source of Visuddhi-magga, it is Ācariya Buddhaghoṣa who wrote Visuddhi-magga . These two canons treat important teachings of the Theravāda Buddhism. So referring to these two books surely has clear effect to distinguish the Theravāda Buddhism’s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practicing morality. We can say Vimutti-magga is the best manual that leads to Nibbāna.
This thesis considers that reali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Vimutti-magga and Visuddhi-magga will help modern people to find the true path to the practice of moral teachings. This is the reason why this author takes up Vimutti-magga as the subject of his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Theravāda Buddhism, this research expects to achieve three goals:
1,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south and north Buddhism, the theories and the methods for practicing moral teachings of the Theravāda Buddhism will be represented more fully.
2, We realize that Vimutti-magga and Visuddhi-magga hav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ir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practicing moral teachings and if this thesis can distinguish their differen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 the scholar circle will be able to have more understanding to the scope and views of the Theravāda Buddhism.
3, Vimutti-magga is one of the earliest and the most reliable documents of the Theravāda Buddhism. It has only one Chinese translation, and yet good enough to match Visuddhi-magga. Particularly,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book in making Visuddhi-magga and the only extant book that can clearly collate Visuddhi-magga.
The methodology approached by this thesis is to take the thoughts of Vimutti-magga as the core and compare it with related sutras, treatises, and so on.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the Theravāda Buddhism, this thesis compares Vimutti-magga, Visuddhi-magga, and the philosophy thoughts in Abhidhamma, which is the origin of Vimutti-magga.. It is also the hope of this author to distinguish some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Theravāda Buddhism, and justify the historical importance of Vimutti-magga..
【參考書目】


(一)藏經部

《卍續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0年。
《八識規矩直解》,明.智旭述,《卍續藏經》第98冊。
《十二門論》,姚秦.鳩摩羅什譯 ,《大正藏》第30冊。
《大正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
《大毘婆沙論》,唐.玄奘譯,《大正藏》第27冊。
《大般涅槃經》,東晉.法顯譯,《大正藏》第12冊。
《大乘五蘊論》,世親著,唐.玄奘譯,《大正藏》第31冊。
《大乘成業論》,世親著,唐.玄奘譯,《大正藏》第 31冊。
《大乘起信論》,馬鳴著,陳.真諦譯,《大正藏》第39冊。
《大乘義章》,隋.慧遠著,《大正藏》第44冊。
《大唐西域記》,唐.玄奘著 ,《大正藏》第51冊。
《大智度論》,龍樹著,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5冊。
《大寶積經》,唐.菩提流支譯,《大正藏》第11冊。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8冊。
《小部經典》,悟醒譯,《漢譯南傳大藏經》第26-46冊。
《中含阿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第1冊。
《中部經典》,通妙譯,《漢譯南傳大藏經》第9-12冊。
《中論》,龍樹造,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30冊。
《文殊師利問經》,梁.僧伽婆羅譯,《大正藏》第14冊。
《正法念處經》,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譯,《大正藏》第17冊。
《四分律》,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大正藏》第22冊。
《四諦經》,後漢.安世高譯《大正藏》第1冊。
《四諦論》,婆藪跋摩造,陳.真諦譯《大正藏》第32冊。
《本事經》,唐.玄奘譯,《大正藏》第17冊。
《外道小乘涅槃論》,印度提婆著,後魏菩提流支譯,《大正藏》第32冊。
《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宋.施護譯,《大正藏》第1 冊。
《百法明門論直解》,世親著,唐.玄奘譯,明.旭智解,《卍續藏經》第76冊。
《成唯識論》,護法等著,唐.玄奘譯,《大正藏》第31冊。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唐.惠沼撰,《大正藏》第43冊。
《成唯識論述記》,唐.窺基撰,《大正藏》第43冊。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窺基撰,《大正藏》第43冊。
《成唯識論疏抄》,唐.靈泰撰:《卍續藏經》第31冊。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明.智旭述,《卍續藏經》第51冊。
《別譯雜含經》,失譯,《大正藏》第2冊。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唐.玄奘譯,《大正藏》第26冊。
《阿毘達摩俱舍論》,世親著,唐.玄裝譯,《大正藏》第29冊。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婆藪槃豆著,陳.真諦譯,《大正藏》第29冊。
《阿毘達磨集論》,無著著,唐.玄奘譯,《大正藏》第31冊。
《舍利弗阿毘曇論》,舍利弗著,《大正藏》第28冊。
《宗輪論述記》,唐.窺基撰,《卍續藏經》第83冊。
《長阿含經》,後秦.佛陀耶捨共竺佛念譯,《大正藏》第1冊。
《長部經典》,通妙譯,《漢譯南傳大藏經》第6-8冊。
《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
《佛說大集法門經》,宋.施護譯,《大正藏》第12冊。
《佛說大乘稻竿經》,失譯,《大正藏》第16冊。
《佛說十二頭陀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17冊。
《佛說十力經》,宋.施護譯,《大正藏》第17冊。
《佛說十號經》,宋.天息災譯,《大正藏》第17冊。
《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15冊。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隋.瞿曇法智譯,《大正藏》第1 冊。
《南海寄歸內法傳》,唐.義淨撰,《大正藏》第54冊。
《迴諍論》,後魏.毗目智仙共瞿曇流支譯,《大正藏》第32冊。
《持世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14冊。
《起世經》,隋.闍那崛多等譯,《大正藏》第 1 冊。
《相應部經典》,通妙譯,《漢譯南傳大藏經》第13-18 冊。
《般若燈論釋》,龍樹著,分別明釋,唐.波羅頗蜜多羅譯,《大正藏》第30冊。
《高僧傳》,梁.慧皎撰,《大正藏》第50冊
《俱舍論記》,唐.普光述,《大正藏》第41冊。
《俱舍論疏》,唐.法寶撰,《大正藏》第41冊。
《俱捨論頌疏論本》,唐.賈曾撰,《大正藏》第41冊。
《唯識三十論頌》,世親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31冊。new window
《寂志果經》,東晉.竺曇無蘭譯,《大正藏》第1 冊。
《清淨道論》,悟醒譯,《漢譯南傳大藏經》第67-68冊。
《壹輸盧迦論》,後魏.瞿曇般若留支譯,《大正藏》第30冊。
《善見律毘婆沙》,蕭齊.僧伽跋陀羅譯,《大正藏》第24冊。
《經傳部.婆藪槃豆法師》,陳.真諦譯,《大正藏》第50冊。
《瑜伽師地論》,彌勒著,唐.玄奘譯,《大正藏》第30冊。
《瑜珈師地論略纂》,唐.窺基撰,《大正藏》第43冊。
《解脫道論》,優婆底沙著,梁.僧伽婆羅譯,《大正藏》第 32冊。
《解深密經》,唐.玄奘譯,《大正藏》第16冊。
《漢譯南傳大藏經》,元亨寺.通妙等譯,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4年。
《增一阿含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第2冊。
《增支部經典》,葉慶春譯,《漢譯南傳大藏經》第19-25冊。
《廣義法門經》,陳.真諦譯,《大正藏》第1冊。
《歷代三寶紀》,隋.費長房,《大正藏》第49冊。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8冊。
《禪宗永嘉集》,唐.玄覺撰,《大正藏》第47冊。
《雜阿含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2冊。
《雜阿毘曇心論》,宋.僧伽跋摩等譯,《大正藏》第28冊。
《釋禪波羅蜜》,隋.智顗撰,《大正藏》第46冊。
《續高僧傳》,唐.道宣撰,《大正藏》第50冊。
《攝大乘論》,無著造,陳.真諦譯,《大正藏》第31冊。
《攝大乘論釋》,世親釋,陳.真諦譯,《大正藏》第31冊。
《廬山出修行方便禪經統.序》,隋.慧遠,《大正藏》第55冊。
《觀心論疏》,隋.灌頂釋,《大正藏》第46冊。
《宋書》,南朝梁.沈約等著,台北:中華書局,1974年。


(二)專書部(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于凌波:《唯識三論今詮》,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八識規矩頌講記》,台北:圓明出版社,1999年。
中村元著,江支地譯:《慈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著,葉阿月譯:《印度思想》,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從比較觀點看佛教》,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2003年。
著,釋見憨、陳信憲譯:《原始佛教—其思想與生活》,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1995年。
木村泰賢著,演培譯:《小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90年。
著,歐陽瀚存譯:《原始佛教思想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90年臺六版。。
方倫:《唯識三頌講記》,高雄: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方廣錩:《淵源與流變—印度初期佛教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水月齋主人:《禪宗師承記.佛教產生以前的印度社會與宗教》,台北︰圓明出版社,2002年9月2版1刷。
水野弘元著,許洋主譯:《佛教文獻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一)。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22,2003年。
,恆清譯:《阿毗達摩文獻導讚》,《南傳大藏經解題》,《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24冊。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年。
,釋惠敏譯:《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釋達和譯:《巴利論書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三)。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達和法師、陳淑慧合譯:《佛教的原點》,台北縣新店市:圓明出版社,1998年。
巴宙譯:《彌蘭王問經》,台北:中華印經會,2003年。
印順法師:《中國禪宗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71年。
:《攝大乘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85年。
:《唯識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1991年。
:《雜阿含經論會編》,台北:正聞出版社,1991年。
:《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收於印順編,《雜阿含經論會編》,台北:正聞出版社,1991年。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空之探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性空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無諍之辯》,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中觀今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
:《成佛之道》,台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
弘悲等譯述:《七十空性論科攝‧中論略義‧中論文句釋》,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5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學生書局,1977年。
舟橋一哉著,余萬居譯:《業的研究》,台北:法爾出版社,1999年。
向智尊者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舍利弗的一生》,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1999年。
佐佐木現順著,周柔和譯:《業的思想》,東大圖書公司,2003年。
李世傑譯:《印度奧義書哲學概要》,台北:臺灣佛教月刊社,1965年。
李志夫:《中印佛學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6年。
李炳南編:《唯識簡介》,台中:青蓮月刊社,1995年。
李潤生:《唯識二十論導讀》,香港:密乘佛學會,1995年。
李潤生:《佛家輪迴理論》,台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2月初版。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new window
:《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台北:牛頓出版社,1987年。
呂澂:《印度佛教源流略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初版
:《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82年初版。
:《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82年初版。
:《略論南方上座部佛學》,收於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 ,台北:天華出版社,1982年初版。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台北:里仁書局,1985年。
何石彬:《《阿毗達磨俱舍論》研究,以緣起、有情與解脫為中心》,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希爾伯列克:《史念原始佛法》,桃園:崇福寺,1994年。
佐佐木教悟、高崎直道、井野口泰淳、塚本啟祥著,楊曾文、姚長壽譯:《印度佛教史概說》,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年。
林崇安:《阿含經的中道與菩提道》,台北:大千出版社,2001年。
法舫法師:《唯識史觀及其哲學》,台北:天華出版社,1987年。
法舫法師譯:《阿毗達摩攝義論》,收於《大藏經補編》七,台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
明法比丘主編:《三十二身分》,台灣:嘉義新雨道場,1999年。
明昆長老作,敬法比丘中譯:《南傳菩薩道》上、下冊,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9年。
吳汝鈞:《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台北:商務印書館,1997年。new window
:《佛學研究的方法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年。
阿姜念,凡拉達摩譯:《身念處禪觀修法》,台南:法藏講堂,1995年。
宗喀巴,法尊法師譯:《密宗道次第廣論》,台北:佛教出版社,1977年。
, :《菩提道次第廣論》,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1年。
帕奧禪師,帕奧禪師弟子中譯:《如實知見》,高雄:財團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2000年。
, :《智慧之光》,高雄:財團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2003年第三版增定版。
, :《菩提資糧》,高雄:財團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1999年。
, :《正念之道》,高雄:財團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2001年。
, :《轉正法輪》,高雄:財團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2002年。
,瑪欣德比庫中譯:《證悟涅槃的唯一之道》,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2012年。
,弟子合譯:《顯正法藏》,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2008年。
, :《緣起(上)第一法》,台灣:嘉義新雨道場,影印流通,2000年。
, :《緣起(下)第五法》,台灣:嘉義新雨道場,影印流通,2000年。
, :《相.作用、現起.近因》,台灣:嘉義新雨道場,影印流通,2000年。
, :《道非道智見清淨》,台灣:嘉義新雨道場,影印流通,2000年。
性空法師講述:《阿毗達磨的理論與實踐:清淨道修習次第》,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2005年。
悟醒譯:《攝阿毗達摩義論》,載《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七十冊》,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8年。
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盧譯:《印度哲學宗教史》,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高楠順次郎等著:《世界佛學名著譯叢24.南傳大藏經解題》,台北縣:華宇出版社,1984年。
徐梵澄譯:《五十奧義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唐大圓:《唯識新裁擷彙》,台中:青蓮月刊社,1992年。
淨海:《南傳佛教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75年。
康德著,宗白華譯:《判斷力批判》上。台北:滄浪出版社,1986年。
陳榮波:《禪海之筏》。台北:志文出版社,1989年。
郭良鋆:《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郭朝順、林朝成:《佛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
菩提比丘英編,尋法比丘中譯:《阿毗達摩概要精解》,台北:慈善精舍,2009年。
黃夏年:《解脫道論》,臺北:佛光山宗務委員會,1998年,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第124冊。
:《巴利佛典「十四行相」與漢譯佛典「九心輪」的比較研究》,載《印度宗教與中國佛教》,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葉均:《南傳上座部的色蘊》,收於《攝阿毗達摩義論》附錄,台灣:嘉義新雨道場重印,1999年。
葉均譯:《攝阿毗達摩義論》,台灣:嘉義新雨道場重印 ,1999年。
:《南傳上座部佛教源流及其主要文獻略講》,收於《攝阿毗達摩義論》附錄,台灣:嘉義新雨道場重印,1999年。
:《南傳的八十九心》,收於《攝阿毗達摩義論》附錄。台灣:嘉義新雨道場重印,1999年。
:《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與心識活動》,收於《攝阿毗達摩義論》附錄,台灣:嘉義新雨道場重印,1999年。
:《南傳的五十二心所》,收於《攝阿毗達摩義論》附錄。台灣:嘉義新雨道場重印,1999年。
張曼濤:《涅槃思想研究》,台北︰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2月初版。
張曼濤編:《唯識學概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唯識學的發展與傳承》,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唯識思想論集》(三),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湯用彤:《佛教上座部九心輪略釋》,收於《湯用彤集》,現代佛學大系第54冊,台北:彌勒出版社,1984年。
:《往日雜稿》,臺北:中華書局,1962年。
渥德爾著,王世安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年。
惠敏:《戒律與禪法》。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單正齊:《佛教的涅槃思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楊白衣:《唯識要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俱舍要義》,台北: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楊郁文:《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台北:甘露道,2000年。
楊郁文編:《阿含要略》,台北:法鼓文化出版,1997年。
慈航法師:《相宗十講》,台北,天華出版社,1979年。
圓瑛法師講:《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2年。
董芳苑:《原始宗教》,台北:長青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
:《佛教》,台北:長青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
演培法師:《俱舍論講記下》,收於《諦觀全集第十冊》,新加坡:靈峰般若講堂,1978年。
:《唯識法相其思想演變》,台北:天華出版社,1978年。
瑪欣德尊者編譯:《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2009年。
:《阿毗達摩講要上》,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2009年。
:《阿毗達摩講要中》,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2011年。
:《阿毗達摩講要下》,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2013年。
緬甸烏給大長老及觀淨尊者等著:《根植上座部佛教於台灣》,台南:台灣南傳上座部學院印行,2011年。
簡金武居士撰述:《大乘百法明門論研究》,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年。
藍吉富主編:《西洋佛教學者傳》,收入《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十四輯,台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
:《南傳大藏經解題》,收入《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二十四輯,台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
諦觀等著:《空.有.無》,台北:世界佛教出版社,1994年。
覺音著,葉均譯:《清淨道論》,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1年。
, ,果儒修訂:《清淨道論》,桃園:中平精舍,2012年。
覺如法師:《唯識思想入門》,新店:圓明出版社,1997年。
聖嚴法師:《印度佛教史》,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華佛學研究論叢2,2000年。
護法法師與陳水淵合著:《涅槃的北二高---清淨道論導讀》,台南:法源中心,1997年。
龍樹菩薩原著,蘇南仁欽述,崔忠鎮譯:《七十空性論》,台北:時輪譯經院,1990年。
摩訶那摩等著,韓廷杰譯:《大史》,台灣:佛光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
摩訶提瓦著,林煌洲譯:《印度教導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釋日慧:《四部宗義論釋》,台北:法爾出版社,1993年。
Bapat著,水野弘元譯:《解脫道論與清淨道論的比較研究》,收於《佛教文獻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一)。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D. M. Datta &; S.C. Chatteyee著,李志夫譯《印度哲學導論》,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4年。
E.J.D.Conze著,胡國堅譯:《佛教的本質及其發展》,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譯叢》V01.2。
S.Dasgupta著,林煌洲譯,《印度哲學史.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6年。


(三)論文部

【學位論文】

【博士論文】
呂凱文:《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析論:緣起與《雜阿含》「雜因誦」諸相應概念之交涉》,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陳水淵:《南傳上座部〈攝阿毗達摩義論〉的哲學思想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碩士論文】
王瑞鄉:《初期佛教慈悲喜捨的修習與解脫之間的關係—相關經證之整理與研究》,中華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8月。
阮氏雪:《雜阿含經》無我說及無我正觀禪修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林煌洲:《奧義書輪迴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高正哲:《中阿含經之業論念初探:以〈業相應品為中心〉》,中華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陳仕蘋:《《阿含經》與《大般若經.第二會》裡的無明觀:從聲聞乘到菩薩乘的銜接與超越》,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楊琇惠:《《阿含經》業論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趙淑華:《《阿含經》的慈悲思想》,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齊明非:《「唯識無境」理論探析-以《成唯識論》為中心之研究》,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蔡耀明:《業報緣起與成就無上智慧:以阿含.般若為線索而連貫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鍾國賢撰:《宗喀巴《末那識和阿賴耶識難解處的廣釋意譯註》》,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釋悲昱:《《雜阿含經》緣起思想的研究》,香港私立能仁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單篇論文】

【中文】(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呂澂:〈《解脫道論》分別定品講要〉,收於《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山東:齊魯書社,1991年,pp. 1044-1054。
:〈略論南方上座部佛學〉,《呂澂集》,近現代著名學者佛學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pp. 250-256。
呂凱文:〈以兩類《大般涅槃經》之判教原則的詮釋學轉向問題〉,《正觀雜誌》,第41期,2007年6月25日,pp. 34-64。
村上真完著.釋性一譯:〈無常《剎那滅》說與永遠的佛〉,《圓光佛學學報》,第6期,1999年12月,pp.1-10。new window
林煌洲:〈古奧義書(Upaniṣads)與初期佛學關於理想生活概念之比較與評論〉,《正觀雜誌》,第18期,2001年9月,pp. 79-128。new window
林崇安:〈受念住的研究〉,《中華佛學學報》,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第9期,1996年,pp. 44-45。new window
長井真琴:〈《解脫道論》與《清淨道論》的比較研究〉。收於覺音造,葉均譯,《清淨道論》。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1年,pp.3-34。
哈磊:〈法身、真如、法空的原始義--以漢譯《阿含經》為範圍〉,《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4期,2007年7月,pp.21-25。
真源法師:〈依業輪迴說的根源及其演變〉,《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4)》,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pp. 153-162。
陳清惠:〈輪迴說在佛教思想中應如何定位〉,《菩提樹》,第472期,1992年03月,pp. 10-12。
菩提長老著,釋自鼎譯:〈流轉或還滅:《正見經》中十二支緣起〉,《香光莊嚴》,第87期,2006年9月,pp. 21-69。
喜戒禪師著,釋自詠譯:〈生活中的緣起.慈心無限〉。《香光莊嚴》第 77 期,2004 年 3 月,pp. 46-58。
黃俊威:〈南傳上座部「有分識」思想之探討一以「九心輪」問題為中心〉,《圓光佛學學報》創刊號,1993年12月,pp. 293-302。new window
黃柏棋:〈梵語成為印度佛教經典語言之探討〉,《正觀雜誌社》,第64期,2013年3月,pp. 31-54。new window
湯用彤:〈佛教上座部九心輪略釋〉,《湯用彤集》,近現代著名學者佛學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pp. 1-11。
:〈南傳《念安般經》略解〉,《湯用彤集》,近現代著名學者佛學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pp. 12-23。
傅偉勳:〈關於緣起思想形成與發展的詮釋學考察〉,《中華佛學學報》,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第四期, 1991年,pp. 169-199。new window
萬金川:〈佛典漢譯流程裡「過渡性文本」的語文景觀【第一部】譯經文體、譯場組織、與譯經流程〉,《正觀雜誌社》,第44期,2008年3月,pp. 103-142。new window
:〈宗教傳播與語文變遷:漢譯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所顯示的意義(之一)〉,《正觀雜誌社》,第19期,2001年12月,pp. 5-52。
:〈宗教傳播與語文變遷:漢譯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所顯示的意義(之二)〉,《正觀雜誌社》,第20期,2002年3月,pp. 5-82。
溫宗堃:〈佛教禪修與身心醫學----正念修行的療癒力量〉,《普門學報》,第33期,2006年5月。pp. 34-64。
慈悔:〈業與轉世的定律〉,收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4)》,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pp. 127-132。
楊郁文:〈戒從心生〉,《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2000年,pp. 33-49。new window
:〈生活中的七覺支〉,收於《第四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2002年,pp. 1-28。
:〈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開展與整體運用〉,收於《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2000年,pp. 63-105。
:〈緣起之「此緣性(idappaccayata)」〉,《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 1996年,pp. 1-35。
:〈以四部阿含經為主綜論原始佛教之我與無我〉,《中華佛學學報》第2期,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1988年10月。
蔡耀明:〈《阿含經》的禪修在解脫道的多重功能〉,收於《正觀雜誌》,第20期,2002年3月,pp. 83-140。
:〈因材施教與教學上的人我分際:以《論語》、《阿含經》,和《大般若經》為根據〉,收於《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台灣南投:正觀出版社【德妙文庫】,2001年,pp. 195-197。
:〈生命哲學之課題範疇與論題舉隅:由形上學、心態哲學、和知識論的取角所形成的課題範疇〉,收於《正觀雜誌》,第44期,2008年3月,pp. 223-233。
:〈觀看做為導向生命出路的修行界面:以《大般若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為主要依據的哲學探究〉,收於《圓光佛學學報》,第13期,2008年5月,pp. 24-70。
:〈以菩提道的進展駕馭「感官慾望」所營造的倫理思考:以《大般若經.第十二會.淨戒波羅蜜多分》為依據〉,收於《傳統中國倫理觀的當代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5月15日,pp. 1-40。
:〈《阿含經》的禪修在解脫道的多重功能〉,《正觀雜誌社》,第20期,2002年3月,pp. 83-140。
蔡奇林:〈巴利學研究紀要:1995-2001〉,《正觀雜誌社》,第20期,2002年3月,pp.227-283。new window
慧風:〈輪迴與業〉,收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4)》,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pp. 297-310。
關則富:〈從佛教對經驗世界的分析探討念身與四念處的理論基礎及一致性〉,收於《正觀雜誌》,第41期,2007年6月,pp. 9-26。new window
羅耀明:〈《解脫道論》九心輪與《清淨道論》十四作用之比較〉,收於《正觀雜誌》第11期,1999年12月,pp.115-150。new window
釋見豪:〈認識《正見經》〉,收於《香光莊嚴》,第87期,2006年,pp. 9-14。
釋演培:〈業及依業而有的輪迴(一)〉,收於《菩提樹》,第363期,1983年2 月,pp. 13-18;23。
K.R.Norman著,蔡奇林譯:〈巴利語與異教語言〉,《正觀雜誌社》,第19期,2001年12月,pp. 95-114。new window


【日文】(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上野順瑛:〈十二緣起と成道との結合の意義〉,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2卷,第1號,1964年,pp. 154-156。
山本啟量:〈原始佛教における解脫の構造に關考察する〉,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7卷,第1號,1980年,p. 198-201。
:〈解脫ヘの契機に立つ「觸」考察の推移〉,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2卷,第1號,1964年,pp. 162-163。
:〈原始佛教の緣起觀と解脫涅槃〉,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8卷,第2號,1980年,pp. 196-198。
水野弘元:〈初期佛教の緣起思想〉,收於《講座.東洋思想.5.「佛教思想I.インド的展開」》,東京:東京大學出版,1974年,pp. 143-149。
:〈業に關する若干の考察〉,收於大谷大學佛教學會編《業思想の研究》,京都:文堂,1975年,pp. 1-25。
:〈關於業〉,收於《佛教教理研究》,1997年,pp. 159-206。
:〈業說について〉,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卷.第2號,1954年,p. 110-115。
木村泰賢:〈原始佛教思想論〉,收於《木村泰賢全集》,第3卷,東京:大法輪閣,1993年,pp. 193-205。
:〈業與輪迴之研究〉,收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4):佛教根本問題研究 (二)》,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年,pp. 133-152。
:〈原始佛教における緣起觀の展開〉,收於《木村泰賢全集》,第3卷,1993年,pp. 363-447。
井上教順:〈「正見」に關する一考察〉,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卷,第2號,1953年,pp. 170-171。
田中教照:〈八正道の展開と修行道論〉,收於《佛教と心の問題》,東京:三喜房佛書林,1980年,pp. 112-122。
田明爾:〈緣起信仰〉,收於《緣起の研究》,京都:百花苑,1985年,pp.226-229。
宇井伯壽:〈十二緣起の解釋〉,收於《印度哲學研究》,第2卷,東京:巖波書店,1965年,p. 297-299。
舟橋一哉:〈阿含における緣起說の二面について〉(下),收於《大谷學報》,第30卷,第2號,1950年,pp. 33-35。
宇井尚夫:〈ウパ二ジャッドにおける同置判斷(梵我一如)の性格とその根據について〉,收於《印度佛學佛教學研究》,第7卷,第1號,p.183-185。
赤沼智善:〈四諦與十二緣起〉,收於《原始佛教之研究》,東京:法藏館,1939年,pp. 223-266。
:〈業的研究〉,收於《佛教教理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81年,pp. 463-469。
和邊哲郎:〈業の意義〉,收於《原始佛教の實踐哲學》,東京:巖波書店,1981年,pp. 283-310。
金漢益:〈業.果の關係〉,收於《前田惠學博士頌壽紀念:佛教文化學論集》,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1年,pp. 350-355。
宮地廓慧:〈原始佛教に於ける緣起說と無我說の位置〉,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7卷,第2號,1959年,p. 190-197。
雲井昭善:〈輪迴の思想的根據〉,收於《大谷學報》,第34卷,第2 號,1954年,p. 5-7。
籐田正號:〈原始佛教における緣起と一切法〉,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3卷,第1號,1984年,p. 274-276。


中文【工具書】

丁福保:《佛教大辭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元亨寺漢譯南傳大藏經編譯委員會:《漢譯南傳大藏經》,高雄市:妙林出版社,1994年。
中村元主編:《佛典解題事典》,日本:春秋社,1983年。
水野弘元,許洋主譯:《巴利文法》,台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
任繼愈主編:《宗教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第二版
高觀盧主編:《實用佛學辭典》,高雄:淨宗學會,1995年10月,未列版次。
荻原雲來編:《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3年。
張漫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
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十四輯,台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出版,1994年。
釋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文化出版社,1989年4月4版。
:《佛教史年表》,台北:佛光文化出版社,1995年,初版二刷。
:《佛陀大辭典》,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3年。


外文【工具書】

水野弘元編:《增補改定パーリ語辭典》,東京:春秋社,2005年。
高崎直道編:《佛教.イント思想辭典》,東京:春秋社,1987年。
雲井昭善編:《パ一リ語佛教辭典》,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7年。
財團法人鈴木學術財團編,《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東京:株式會社講談社,1990年。
Damien Keown, A Dictionary Buddh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Edgerton, Franklin .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2 volumes.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owers, John. A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Oxford : Oneworld, 2000.
Williams, Monier. 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70.



【光碟】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一冊至第五十五冊暨第八十五冊》(光碟
版)。CBETA 電子佛典系列正式版第三板。台北市: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06年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佛光大辭典》[光碟版.第二版],台北:佛光文化出版社,2000年


【網路資源】

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
http://dsal.uchicago.edu/dictionaries/pali/
福聚院。〈《小誦》巴漢對照〉
http://www.fjland.net/Soft/ShowSoft.asp/SoftID=11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