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敦煌佛教孝道文獻與圖像之互文性研究
作者:簡佩琦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Pei-ChiChie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王三慶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敦煌孝道圖像文本Dunhuangfilial pietyiconographytex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4
本論文鎖定以敦煌地區「孝道」為主題的文獻與圖像,探討兩者間的互文關係。敦煌孝道文獻範圍極廣,但敦煌壁畫或絹畫描繪孝道主題者,則有本生故事:「睒子本生」、「須闍提本生」;經變畫:「報恩經變」、「父母恩重經變」、「目連經變」,這些主題即本論文的範圍與章節。本生故事在敦煌發展的時間較早、經變畫較晚,因此在章節的安排上,也包含了發展脈絡的思考。
「睒子本生」一章,主要披露與分析敦煌睒子本生的圖像與情節,特別是不開放的敦煌北區、也是最早的一鋪——北周461窟。通過圖文相核的結果,特別是壁畫上的「榜題」文字是最直接的證據,發現敦煌睒子本生的文本來源應該是《菩薩睒子經》,而非其他經典。
「須闍提本生」一章,乃致力於探討:究竟受到文本來源系統的影響較大、抑或受到圖像傳承系統較強的問題。因為敦煌唐代以後的「報恩經變」其中的「孝養故事」人物、情節等,都與北周的「須闍提本生」類似;然而這兩個故事是各自有其文本依據的。透過互文性研究顯示:文本系統大過圖像系統——在情節相同的情況下,圖像會沿用;而一旦文本情節各異,圖像也將依隨文本。
「報恩經變」一章,首先探討何以經文描述多達三十個故事,但化為經變畫時,僅保留五個故事?本章的探討顯示,五個故事時間與空間一致的特性,似有篩選的可能。其次,探討四川大足寶頂山的報恩經變作品,藉由圖像的延續與變異,對於學界素來對於敦煌、四川先後看法不一的問題,提供一些圖文脈絡上的淺見。
「父母恩重經變」一章,在文本部分,在經文方面,站在學者甲、乙、丙、丁四種版本研究的基礎上,認為以其文本特性,或可稱為「丁蘭本」、「古本」、「盂蘭本」、「恩德本」。在圖像部分,父母恩重經變的絹畫中至今留有榜題,但此榜題,根據研究顯示:「大英本」文本來源為《父母恩重經》、「甘博本」則為四川遇榮(廣演大師)的《盂蘭盆經疏孝衡鈔》),這是新發現。
「目連經變」一章,雖敦煌僅存壁畫一鋪,但由於文本豐富,探討亦多。文本部分,包括經文與變文各四種,其中還包括未入歷代藏經目錄的《淨土盂蘭盆經》,或有認為此乃敦煌目連經變的文本來源。但透過本章的探究顯示,文本來源應為〈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最後,透過本論文可知,敦煌孝道文學的圖像與文本間有混搭版的效應:包括文本本身的混搭現象、文本轉變的問題、經疏的影響、主題性的融合表現、地區傳播的現象等。而在孝道主題發展上,可以發現由早期須闍提本生、睒子本生、到報恩經變,都闡述「孝養」的故事(孝);但到了父母恩重經變開始,轉變為哀嘆子女之不孝、最後目連經變雖上天下地救拔母親,但似乎更成就的是對地獄冥報的恐怖思想(不孝),因此敦煌的孝道發展似乎展現了從「孝」到「不孝」的發展脈絡。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the textual and icon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heme of Buddhist filial piety discovered in Dunhuang. The texts discussed in this dissertation a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ir relevance to the theme. The wall paintings and scrolls under discussion include Jataka of Shanzi, Jataka of Sujātā, Returning Benevolence Jingbian, Profound Kindness of Parents Jingbian, and Maudgalyayana Jingbian. The paintings discussed in the individual chapters follow the chronological order of their creations.
The chapter on Jataka of Shanzi examines the textual and iconographical representations of Shanzi, focusing particularly on the paintings found in Cave 461,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restricted northern area of Dunhuang and dated to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 The inscriptions on the wall paintings indicate that the textual source of the Jataka of Shanzi is Sutra of Bodhisattva Shanzi.
The chapter on Jataka of Sujātā looks into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 jataka is more influenced by its textual sources or by its iconographical heritage. To find the answer, the author compares and contrasts Jataka of Sujātā and the story on filial piety illustrated in Returning Benevolence Jingbian, which derives from the former.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the texts and the illustrations reveals that the textual influence is stronger than the iconographic one. This observation is supported by the fact that the variation of the images depends on that of the texts.
The chapter on Returning Benevolence Jingbian attempts to explain why only five out of more than thirty stories narrated in the sutra were retained in the jingbian. After close scrutin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hoice hinged on the affinity between time and space in the stories. In addition, by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mural arts in Dunhung and those in Baodingshan in Sichuan, the author proposes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ghly debated issue regarding the originality of the mural arts in these two places.
The next chapter focuses on Profound Kindness of Parents Jingbian. So far as the texts are concerned, the Sutra on the Profound Kindness of Parent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different editions: “Ding Lan edition,” “ancient edition,” “yulan edition,” and “favor edition.” As for the iconography, the author scrutinizes the preserved inscriptions on the scrolls, which yields groundbreaking finding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inscriptions, the scroll exhibited in the British Museum is based on the Sutra on the Profound Kindness of Paren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one exhibited in Gansu Museum is based on Notation to Annotated Ullambana Sutra written by Yu Rong (Master Guangyan) from Sichuan.
Even though only one wall painting of Maudgalyayana is preserved in Dunhuang, scholars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the various texts on Maudgalyayana. In the chapter on Maudgalyayana Jingbian, four different editions of sutras and bianwens are discussed. In addition, Pure Land Ullambana Sutra, a sutra hitherto unlisted in any Buddhist canon, is also discussed. Some scholars consider this Pure Land edition to be the textual source of the Maudgalyayana Jingbian. However, after detailed analysi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jingbian is actually based on Maudgalyayana Saved His Mother from the Underworld Bianwen.
In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discloses the mix-and-match effect of the textual and icon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of filial piety in Dunhuang,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represen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texts, the influence of notations, the fusion of themes,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texts and iconography. 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me of filial piety, the early texts—Jataka of Shanzi, Jataka of Sujātā, and Returning Benevolence Jingbian—focus on filial piety. However, Profound Kindness of Parents Jingbian, a later work, features the parental lamentation for their children’s disregard of their filial duties. Finally, in Maudgalyayana Jingbian, though Maudgalyayana tried to save his mother from the underworld, more focus is placed on karma and the terror of the underworld rather than on filial piety. As a whole, the representations of this theme has changed from having to lacking filial piety, or from the positive to the negative.
【佛典古籍】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大正藏》,第十六卷。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鬼問目連經》,《大正藏》,第十七冊。
〔後漢〕康孟詳譯,《舍利弗摩訶目連遊四衢經》,《大正藏》,第二冊。
〔吳〕支謙譯,《弊魔試目連經》《大正藏》,第一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盂蘭盆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大正藏》,第四冊。
〔東晉〕道安,《眾經目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大正藏》,第十五冊。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元魏〕慧覺等譯,《賢愚經》,《大正藏》,第四冊。
〔隋〕法經,《眾經目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隋〕彥悰,《眾經目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唐〕失譯人,《大方便佛報恩經》,《大正藏》,第三冊。
〔唐〕失譯人,《佛說父母恩重經》,《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唐〕靜泰,《眾經目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唐〕道宣,《大唐內典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唐〕,《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唐〕宗密,《佛說盂蘭盆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九冊。
〔唐〕圓照,《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唐〕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白化文、李鼎霞、許德楠校注,周一良審閱,《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7(由小野勝年校注《入唐求法巡禮行記の研究》原書所翻譯)。
〔宋〕法天,《佛說目連所問經》,《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宋〕萬松行秀,《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宋〕志磐,《佛祖統記》,《大正藏》,第四十九冊。
【近人著作】
(一)中文專書
于向東,《敦煌變相與變文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9。
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四輯)(第八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2003。
王三慶,《從敦煌齋願文獻看佛教與中國民俗的融合》,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9。
冉雲華,〈中國佛教對孝道的受容及後果〉,《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臺北:東大圖書,1995。new window
古正美,〈大乘佛教孝觀的發展背景〉,傅偉勳主編,《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臺北:東大圖書,1990。new window
古正美,《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中國中世佛教治國意識形態》,臺北:商周出版,2003。
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朱嵐,《中國傳統孝道的歷史考察》,臺北:蘭臺出版,2003。
朱漢民,《忠孝道德與臣民精神:中國傳統臣民文化論析》,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發行,1994。
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際敦煌民生宗教社會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吳明遠,《中國五、六世紀盂蘭盆會之探源》,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0。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央研究院叢書),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new window
巫鴻主編,《漢唐之間文化藝術的互動與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李小榮,《敦煌道教孝道文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
李永寧,〈報恩經和莫高窟壁畫報恩經變相〉,《敦煌研究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
李永寧主編,《敦煌石窟全集3本生因緣故事畫卷》,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
李永寧主編,《解讀敦煌:佛陀的本生因緣故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沙武田,《敦煌畫稿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沙武田,《敦煌壁畫故事與歷史傳說》,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9。
肖群忠,《中國孝文化研究》,臺北:五南文化,2002。new window
周西波,《道教文獻中孝道文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2010。new window
周紹良、張涌泉、黃徵輯校,《敦煌變文講經文因緣輯校》,南京:江蘇古籍出版,1998。
季羨林,《中印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尚永琪,《3—6世紀佛教傳播背景下的北方社會群體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邵紅,《敦煌石室講經文研究》,《文史叢刊》3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70。new window
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以造像記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姚崇新,《中古藝術宗教與西域歷史論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胡文和,《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藝術》,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重慶市社會科學院,《大足石刻藝術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重慶市社會科學院大足石刻藝術研究所編,《大足石刻銘文錄》,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編,《中國大足石刻》,九龍:香港珠海出版社,1991。
唐長孺,〈魏晉南朝的君父先後論〉,《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2。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
孫修身,〈《佛說父母恩重經》版本研究〉,敦煌研究院編,《段文傑敦煌研究五十年紀念文集》,北京:世界圖書,1996。
徐復觀,〈中國孝道思想的形成演變及其歷史中的諸問題〉,《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3。new window
殷光明主編,《敦煌石窟全集9報恩經畫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馬世長,〈《父母恩重經》寫本與變相〉,敦煌研究院編,《1987敦煌石窟研究國際討論會文集(石窟考古編)》,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0。
馬世長,〈《報父母恩重經》與相關變相圖〉,宿白先生八軼華誕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宿白先生八軼華誕紀念文集(上、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1996。
宿白,《中國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張鴻勛,〈從印度到中國——絲綢路上的睒子故事與藝術〉,《麥積山石窟藝術文化論文集(上):2002年麥積山石窟藝術與絲綢之路佛教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 。
許端容,《二十四孝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陳允吉,〈《目連變》故事基型的素材結構與生成時代之推考〉,《唐研究》第二卷,1996。
陳芳英,《目連救母故事之演進及其有關文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65),臺北:灣大學出版委員會出版,1983。
陳芳英,《目連救母故事之演進及其有關文學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1983。
陳祚龍,〈敦煌古抄中世釋眾唱導行孝報恩的歌曲文集〉,《敦煌文物隨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陳菊霞,《敦煌翟氏研究》,蘭州大學博士論文‧2008。
陳觀勝(Ch’en, Kenneth K.S.)、許章真譯,〈中國佛教中之孝道〉,許章真編《西域與佛教文史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9。
陸永峰,《敦煌變文研究》,成都:巴蜀書社出版發行,2000。
陸慶夫,《絲綢之路史地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1999。
富世平,《敦煌變文的口頭傳統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高雄:佛光出版社,2001。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馮國棟,〈慈覺宗賾生平著述考〉,《佛教文獻與佛教文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new window
黃征、吳偉編校,《敦煌願文集》,長沙:嶽麓書社,1995。
黃徵主編,《敦煌孝道故事》,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
鄒清泉,《北魏孝子畫像研究——《孝經》與北魏孝子畫像圖像身份的轉換》,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
寧強,《敦煌石窟寺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2。
劉長久、胡文和、李永旭,《大足石刻研究》,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
劉禛,《中國民間目連文化》,成都:巴蜀書社,1997。
劉穎,《敦煌莫高窟吐蕃後期經變畫研究》,中央美術學院博士論文‧2010。
樊錦詩、梅林,〈榆林窟第19窟目連變相考釋〉,敦煌研究院編,《段文傑敦煌研究五十年紀念文集》,北京:世界圖書,1996)。
樊錦詩主編,《解讀敦煌:報恩父母經典故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new window
鄭阿財,〈《父母恩重經》傳布的歷史考察——以敦煌為中心〉,項楚、鄭阿財主編,《新世紀敦煌學論集》,成都:巴蜀書社,2003。
鄭阿財,〈父母恩重經傳布的歷史考察〉,《新世紀敦煌學論集》,成都:巴蜀書社,2003。
鄭阿財,〈盂蘭盆經疏與盂蘭盆經講經文〉,《冉雲華先生八秩華誕壽慶論文集》,臺北:法光出版社,2003。
鄭阿財,〈傳播、詮釋、接受-敦煌文獻與石窟中有關《觀音經》之考察〉,《轉型期的敦煌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鄭阿財,《敦煌孝道文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博士論文,臺北:石門圖書公司印行,1982.03。new window
鄭阿財,《敦煌孝道文學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博士論文,1982,臺北:石門圖書公司,1982。new window
黎方銀,〈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大足石窟藝術》,重慶:重慶出版社,1998。
錢健,《宋代的「孝文化」》,昆明:雲南大學碩士論文,2008。
駱承烈編,《中國古代孝道資料選編》,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
羅宗濤,《敦煌講經變文研究》,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4。new window
釋東初,《中印佛教交通史》,臺北:中華佛教文化館,1970,《臨濟曹洞法脈東初老和尚紀念數位典藏專輯(光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佛教研修學院(圖資館數位典藏組),2007。
(二)學位論文
林禎祥,《宋代善書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姚孟君,《《父母恩重經》的歷史發展與文化詮釋》,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簡佩琦,《敦煌報恩經變研究》,臺南:臺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所碩士論文,2003。new window
黨燕妮,《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間佛教信仰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博士論文‧2009。
蘭利瓊,《父母恩重經研究》,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
(三)外文專書
〔日文〕
小川貫弌,〈目連救母變文の源流〉,坂本要編,《地獄の世界》,東京:北辰堂,1990。
本田義英,〈盂蘭盆經と淨土盂蘭盆經〉,《竜谷大學論叢》,276號(1927)。
吉岡義豐,〈盂蘭盆経‧目連变の原型話について〉,《吉岡義豐著作集》第二卷,東京都:五月書房,1989。
岡部和雄,〈淨土盂蘭盆經の成立とその史的背景〉,《鈴木學術財團研究年報》,2期,1965。
岩本裕,〈「盂蘭盆」の原語とその史的背景〉,京都:《法藏館》,1964,後收錄於坂本要編,《地獄の世界》,東京:北辰堂,1990。
金岡照光,〈敦煌本《盂蘭盆経》雜感——盂蘭盆會と目連变文に関して〉,《道教と宗教文化》,東京:平河出版社,1987。
金岡照光,〈關於敦煌變文與敦煌壁畫的關係——以本生譚為中心〉,林天蔚、黃約瑟主編,《唐宋史研究:中古史研討會論文集2》,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87。
松本榮一,《燉煌画の研究》,東京: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1937。
秋山光和,《西域美術:ギメ美術館ペリオ‧コレクション》,東京:講談社,1994、1995。
道端良秀,《中國佛教思想史の研究:中國民眾の佛教受容》,京都:平樂寺書店,1979。
道端良秀,《佛教と儒教倫理:中國佛教における孝の問題》,京都:平樂寺書店,1968。
〔歐美〕
大英博物館監修,《西域美術:大英博物館スタイン‧コレクション》,東京:講談社,1982。
太史文(Stephen F. Teiser)著、侯旭東譯,《幽靈的節日:中國中世紀的信仰與生活》(The Ghost Fesrical in Medieval China),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梅維恒(Victor H Mair)著、王邦維、榮新江、錢文忠譯,《繪畫與表演:中國繪畫敘事及其起源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1。
梅維恒(Victor H Mair)著、楊繼東、陳引馳譯,《唐代變文:佛教對中國白話小說及戲曲產生的貢獻之研究》,香港:中國佛教文化,1999。
【期刊】
于向東〈榆林窟第19窟目連變相與《目連變文》〉,《敦煌學輯刊》,2005:1 (總47期。
方廣錩,〈《父母恩重經》中的儒教、佛教、道教〉,《世界宗教研究》,1996:2。
王恒,〈云岡石窟中表現的「孝道」思想——云岡「睒道士本生」畫解〉,《文物世界》,2001:3。
王寧宇,〈孝子變相、畋獵圖、山水平遠——麥積山壁畫《睒子本生》對中國早期山水畫史的里程碑意義〉,《美術研究》,2002:1。
王繼如,〈別本《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研究〉,《敦煌研究》,1998:3。
古正美,〈大足佛教孝經經變的佛教源流〉,《2005年重慶大足石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史光輝,〈從語言角度看《大方便佛報恩經》的翻譯時代〉,《古漢語研究》,2009:3。
安忠義,〈甘肅省博物館藏《報父母恩重經變》研究〉,《絲綢之路》,總7期(2003)。
曲金良,〈敦煌寫本《孝子傳》及其相關問題〉,《敦煌研究》,1998:2。
朱恆夫,〈目連故事在說唱文學中之流變考〉,《文獻》,1992:2.。
宋光宇,〈地獄之說與道德思想的研究〉,《漢學研究通訊》,3卷1期(1984)。new window
巫鴻,〈什麼是變相——兼談敦煌藝術與敦煌文學的關係〉,《段文傑敦煌研究五十紀念文集》,北京:世界圖書,1996,《中國敦煌學百文庫‧藝術卷3》,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9。
李小榮,〈目連故事中國化的文化意義〉,《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2。
李小榮,〈論《目連變文》的生成與目連戲的流播〉,《貴州社會科學》,2001:3。
李重申、陸淑綺,〈敦煌目連變文與戲曲研究〉,《敦煌研究》,2000:3。
李傳軍、金霞,〈《父母恩重經》與唐代孝文化——兼談佛教中國化過程中的「通儒」與「濟俗」現象〉,《孔子研究》,2008:3。
李曉紅、魏文斌,〈麥積山藏「報恩科儀」儒釋孝子事蹟考及相關問題〉,《敦煌學輯刊》,2006:3(總第53期)。
沙武田、 段小強,〈莫高窟第454窟窟主的一點補充意見〉,《敦煌研究》,2003:3。
谷東方,〈高平開化寺北宋大方便佛報恩經變壁畫內容考釋〉,《故宮博物院院刊》,2009‧2。
林健,〈北宋《報父母恩重經變》圖軸〉,《絲綢之路》,1997:3。
林麗真,〈論魏晉的孝道觀念及其與政治、哲學、宗教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0期(1993)。new window
邱仲麟,〈不孝之孝——唐以來割股療親現象的社會史初探〉,《新史學》,6卷、1期(1995)。new window
侯沖,〈宗賾《孝行錄》及其與大足寶頂勸孝石刻的關係〉,《中國佛學》,2卷 2期(1999.10)。
俞曉紅,〈敦煌藏卷目連題材作品論疏〉,《雲南藝術學院學報》,2004:3.。
胡文和,〈大足寶頂《父母恩重經變》研究〉,《敦煌研究》,1992:2。
胡文和,〈大足寶頂《父母恩重經變》重新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15期(2002)。new window
胡文和,〈大足寶頂和敦煌的大方便(佛)報恩經變之比較研究〉,《敦煌研究》,1996:1。
胡良學,〈寶頂大佛灣第15號龕刻石之管見〉,《敦煌研究》,1998:4。
胡發強,〈從甘博藏《報父母恩重經變》看唐、宋洗兒風俗〉,《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胡發強、劉再聰,〈從甘博藏《報父母恩重經變》看唐、宋出行風俗〉,《西藏大學學報》,23卷2期(2008.06)。
孫修身,〈大足寶頂與敦煌莫高窟佛說父母恩重經變相的比較研究〉,《敦煌研究》,1997:1。
孫修身,〈山東成武白浮圖村《父母恩重經》碑校記〉,《敦煌研究》,1997:2。
孫修身,〈成武本《佛說父母恩重經》之意義〉,《國家圖書館學刊》,1998:3。
孫修身,〈儒釋孝道說的比較研究〉,《敦煌研究》,1998:4。
殷光明,〈莫高窟第449窟東壁北側非《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辨析〉,《敦煌研究》,2011:2。
秦明智,〈北宋「報父母恩重經變」畫〉,《文物》,1982:12。
秦茂惠,〈略論大足石刻《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的思想內容和現實意義〉,《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
袁書會,〈二十四孝中的異域人物——淺談中印文化交流〉,《社會科學戰線》,106期(2000)。
袁書會,〈談談變文中的業報輪回思想——以《目連變文》為中心〉,《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卷5期(2006.09)。
馬世長,〈《父母恩重經》寫本與變相〉,《敦煌研究》,1988:2。
高啟安,〈《十重深恩》與敦煌曲子辭《十恩德》、《十種緣》、《孝順樂》〉,《敦煌研究》,1991:1。
張伯元,〈安西榆林窟「六道輪迴圖」考釋〉,《敦煌研究》,1998:1。
張亞寧,〈論敦煌佛教文獻中的孝親思想〉,《敦煌學輯刊》,2009:3。
張鴻勛,〈從印度到中國——絲綢路上的睒子故事與藝術〉,《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3:6。
張騰才、張永毅,〈〈父母恩重經變〉與孝道思想的關係〉,《四川文物》,2005:1。
郭俊葉,〈莫高窟第454窟窟主再議〉,《敦煌研究》,1999:2。
郭淑雲,〈敦煌《百鳥名》、《全相鶯哥行孝義傳》與《鸚哥寶卷》的互文本性初探〉,《敦煌研究》,2002:5。
郭曉瑛,〈甘博藏敦煌絹畫《報父母恩重經變》內容新探〉,《敦煌學輯刊》,2007:2。
郭躍進,〈孝行古今說目連——淺析「孝文化」在目連戲發展中的傳承與演變〉,《戲曲藝術》,2012:1。
陳明光,〈大足石刻「報父母恩德經變」查考與辨正——寶頂山「報德經變」軌範探本窮源〉,《法鼓佛學學報》,第1期(2007)。new window
陳明光,〈大足寶頂山「報德經變」慈覺禪師宗賾溯源〉,《佛學研究》,2004。
彭建兵,〈盛唐以前敦煌石窟中的雜密七佛〉,《黔西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
程毅中,〈敦煌本「孝子傳」與睒子故事〉,《中國文化》,1991:2。
童光俠,〈《佛說盂蘭盆經》與《目連救母變文》〉,《敦煌學輯刊》,1990:1。
項楚,〈敦煌本《孝子傳》補校〉,《敦煌研究》,第3期(1985,總5期)。
項楚,〈關於《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一段唱詞的校釋〉,《敦煌研究》,1992:4。
馮國棟、李輝,〈慈覺宗賾生平著述考〉,《中華佛學研究》,第8期(2004)。
寧強,〈從印度到中國——某些本生故事構圖型式的比較〉,《敦煌研究》1991:3。
翟玉蘭,〈麥積山瑞應寺藏《妙法蓮花經》和《報恩儀文》〉,《敦煌研究》,2003:6。
趙超,〈二十四孝何時形成〉(上、下),《中國典籍與文化》,1期(1998)、2期(1998)。
劉杰,〈宋前目連故事的流變及其文化闡釋〉,《敦煌學輯刊》,2009:14。
劉俊琪,〈麥積山北魏壁畫《睒子本生》述評〉,《美術研究》,2002:1。
劉俊琪,〈麥積山北魏壁畫《睒子本生》圖的內容和藝術特色〉,《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1:2。
劉穎,〈莫高窟吐蕃后期的報恩經變及其信仰〉,《津美術學院學報》,2011:2。
樊錦詩,〈簡談佛教故事畫的民族化特色〉,《敦煌研究》1995:1。
潘重規,〈從敦煌遺書看佛教提倡孝道〉,《華岡文科學報》,第12期(1980.03)。
潘重規,〈從敦煌遺書看佛教提倡孝道〉,《華岡文科學報》,第12期,1980。
蔡偉堂,〈敦煌壁畫中的睒子本生故事畫——從俄藏莫高窟第433窟睒子本生故事畫談起〉,《敦煌研究》,2004:5。
蔡偉堂,〈敦煌壁畫中的睒子本生故事畫——從俄藏莫高窟第433窟睒子本生故事畫談起〉,《敦煌研究》,2004:5。
鄭土有,〈中日民間目連故事及目連文化比較〉,《江西社會科學》,2007:2‧。
鄭阿財,〈《盂蘭盆經》系及其注疏與佛教中國化〉,《普門學報》,第24期,2004。
鄭阿財,〈孝道文學敦煌寫本《父母恩重讚》校釋〉,《木鐸》,第9期,1980。
鄭阿財,〈孝道文學敦煌寫卷《十恩德讚》初探〉,《華岡文科學報》,第13期,1981。
鄭阿財,〈盂蘭盆經疏與盂蘭盆經講經文〉,《冉雲華先生八秩華誕壽慶論文集》,臺北,法光出版社,2003.7
鄭阿財,〈敦煌道教孝道文獻研究之一:《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道要品第四》的成立與流行〉,《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卷1期(1998)。new window
鄭阿財,〈敦煌寫本《父母恩重經》研究〉,《中興法商學報》,第18期。
蕭群忠,〈傳統孝行錄與勸孝詩文研究〉(上),《孔孟月刊》,39卷3期(2000),。new window
謝生保,〈從《睒子經變》看佛教藝術中的孝道思想〉,《敦煌研究》,2001:2。
謝生保,〈從《睒子經變》看佛教藝術中的孝道思想〉,《敦煌研究》,2001:2。
魏文斌,〈七佛、七佛窟與七佛信仰〉,《絲綢之路》,1997:3。
魏文斌、李曉紅,〈明代寫本「報恩道場儀」及相關問題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05:3(總第53期)。
魏文斌、師彥靈、唐曉軍,〈甘肅宋金墓「二十四孝」圖與敦煌遺書《孝子傳》〉,《敦煌研究》,1998:3。
龐衛花,〈從甘博藏《報父母恩重經變》看唐宋出行風俗〉,《雞西大學學報》,10卷6期(2010.12)。
小南一郎〈「盂蘭盆經」から「目連變文」へ——講経と語り物文藝との閒(下)〉,《東方學報》,76期(2004)。
小南一郎〈「盂蘭盆經」から「目連變文」へ——講経と語り物文藝との閒(上)〉,《東方學報》,75期(2003)。
岡部和雄,〈盂蘭盆經類の譯經史的考察〉,《宗教研究》,37卷3期(總號178,1964.03)。
東山健吾,〈敦煌石窟本生故事畫的形式——以睒子本生圖為中心〉,《敦煌研究》,2011:2。
東山健吾著,李梅譯,趙聲良審校,〈敦煌石窟本生故事畫的形式——以睒子本生圖為中心〉,《敦煌研究》,2011:2。
宮次男,〈目連救母說話とその絵画——目連救母経絵の出現に因んで〉,《美術研究》,255號(1968)。
新井慧譽,〈關於《十恩德贊》〉,《二松學舍大學東亞學術總合研究所集刊》,36,2006.03。
新井慧誉,〈黒水城発見の『父母恩重経』(俄TK120〈略称黒20〉)について〉,《二松学舎大学》,通号 42(1993.0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