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北宋《春秋》學的詮釋進路
作者:姜義泰
作者(外文):Yi-Tai Chi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素卿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春秋春秋學詮釋方法孫復劉敞孫覺蘇轍崔子方張大亨Sun FuLiu ChangSun JueSu CheCui ZiFangZhang DaHe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6
本篇論文根據中唐啖助、趙匡、陸淳等人所提出的「尊經」觀念,試圖從經典詮釋的角度勾勒北宋《春秋》學的整體發展與變化,探究學者所持的「經」、「傳」觀念及其詮釋進路,連帶討論期間涉及的《春秋》學種種問題。在詮釋路徑上,啖助等人提出「尊經作傳」的詮解意圖,將研究焦點從《左傳》轉至《春秋》經,以探究經文大義為主要的研究路徑。此種從「傳」至「經」此一研究焦點的轉移,促成他們能夠脫離漢唐經學,擺脫專家解經之束縛,從而能超越師說、家法的關鍵因素。詮解經義時兼采三傳,不主一家。進而落實在具體解經工作時,則直斥三傳之非,據經駁傳,強調以經作為審核傳義的主要標準。
北宋《春秋》學,即延續啖助學派「尊經作傳」之治經觀點,針對三傳的解經特點、解經得失、以及如何運用三傳予以解經等詮釋方法問題,從不同角度提出多元複雜的論述,進而各自完成自身相關的解經著作,或是《春秋》新「傳」。並在研究成果中,重新審視經與傳之間的可能關係。諸如劉敞在經、傳關係問題上,自覺明確地提出「傳者出於經者也,而傳非經之本」,並說:「學者莫如信《春秋》,則外物不能惑矣。《春秋》云甲,傳云乙。傳雖可信,勿信也。孰信哉?信《春秋》而已矣。」或是崔子方,他基於對學者研讀三傳過程的反思,質疑學者治經非得透過三傳,不經三傳即無法明白義理。如此一來,既然經義為三傳所述,為三傳所賦予,《春秋》經無異等同虛文。故他堅決地提出「雖無傳者一言之辯,而《春秋》了可知」此一命題,並在理論上徹底否定三傳對經義的參考性。崔氏極力想突破必須經由三傳解經的既定格局,故他提出擺脫三傳、「舍傳求經」之治經路徑,反映出崔氏「尊經抑傳」的深刻用心。
從《經義考》以及現存經解等相關文獻,可考察出自劉敞過世之後,北宋《春秋》學在解經方式上慢慢開始出現重要的轉變。《春秋》學的發展重點從早期孫復、劉敞此一學風變革階段,慢慢地將研究重心轉移至「如何解經」此一具體方向上。學者逐步考慮如何運用三傳傳義、或個人傳承的師說等內容,以此來詮釋經文。基本上,在解經方法,大體以義例辨析、闡發義理為主。然而,學者對三傳的解經特質、內容得失、如何詮解經義等問題,彼此看法不一,故各自形成不同的三傳解經方法。例如孫覺受朱臨影響,接受陸淳觀點,提出以《穀梁》為本並參以師說的解經「原則」。或是蘇轍重新反思自孫復以降的《春秋》學發展,認為解經時「事必以丘明為本」,應重視《左傳》記事之解經價值。不僅蘇轍肯定《左傳》,後來的張大亨曾問學於蘇軾,聽聞蘇軾對《左傳》解經的看法,進而發展出既沿用義例又欲超越義例的解經路徑。提出「事與經同則引事以釋經,例與義合則假例以明義」等解經方式。希望突破傳統義例解經之侷限,達到他所謂「去例以求經,略微文而視大體者」此一目標。
職此之故,若根據經學史、《經義考》等相關資料,我們可約略從經典詮釋的角度,對北宋《春秋》學在詮釋方法上的進展,大略劃分出三個階段:
第一,是「沉潛期」,即指自藝祖開國至慶曆二年。在此一階段中,雖有零星的經學上的創獲,然而整體上仍維持因循保守的風氣,誠如馬宗霍所說:「宋初經學,猶是唐學,不得謂之宋學。」
第二,則為「變革期」。論者謂:「自孫明復為《春秋尊王發微》,稍自出己意。」所謂「稍自出己意」,則指出孫復經說已不同於漢唐經學,並已從新的研究觀點來詮釋經典。因此,可以孫復作為「沉潛期」與「變革期」彼此間劃分的代表人物。據歐陽修〈孫明復先生墓誌銘〉所述,筆者認為可以孫復任國子監直講一事,作為北宋《春秋》學發展之重要斷限。至於此階段的治學特點即為學風的全然變革,《春秋》「宋學」至此正式成立。此一時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即為孫復與劉敞。
第三,則為「多元探究期」。此時期的時間劃分受限於資料亡佚,大概只能約略估算。若依《經義考》所列材料來推測其可能改變的時間點,起點介於劉敞之卒年(熙寧元年,1068)至朱長文元祐初(1086-1094)講學之際。其終點則至北宋末靖康二年(1127)為終止。此一時期在詮釋方法上,其特點即為開始提出如何運用三傳的解經方法,以及方法背後的複雜思考。
此外,另有程頤從理學思想出發,提出新的研究《春秋》的方式。他論學主透過「格物窮理」,藉此提示學者將義理反求己身,進而達到「默識心通」的自得境界。程頤將「理」、「天理」等概念引入《春秋》經文的詮釋中,不僅為現實王道提供了形上的本體論依據,更將《春秋》學發展與理學相互交融、滲透,並影響南宋《春秋》學的發展。
從孫覺、蘇轍、崔子方、張大亨等人提出的解經方法來看,隨著學術的深入推展,學者在解經時的思考愈加深入,並更自覺地從三傳特質、特點著眼來決定自身的詮釋路徑,反映出學者在解經方法上的複雜思考與歧異發展方向。故就此時期之治經成果來看,從解經路徑的歧異發展,莫衷一是,可以說該時期呈現出學者多元探究經義的複雜趨向,同時又表現在學者更加清楚自覺地掌握如何治經等問題。解經方法意識的逐步浮現、清晰,反映出北宋《春秋》學者能夠更加自主地詮解經義,以己意說經,以及對三傳特質、三傳解經角色的充分理解。影響所及,如何運用三傳詮釋經典或該依何種方式加以解經,成為日後研治《春秋》的必備課題。
In the Tang Dynasty, Dan Zhu(啖助), Zhao Kuang(趙匡), Lu Chun(陸淳) et al have proposed new research about how the study of Confuciu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ey demanded tha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 interpretation of line with scriptures original intention. Such research work style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study Confucius''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Thus, scholars began to propose new doubts about how to study Confucius''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ey attempt to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explanation from the three records or elucidations relative to events covered in Confuciu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春秋三傳). And intention to new research, the research point of view to deal with the classic problem of interpretation.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scholars create a new point of view, the way to interpret the classic. Initially, Sun Fu(孫復) advocate a new respect for the lord proposition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Subsequently, Liu Chang(劉敞) re-examine the error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us''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Liu Chang''s death, Confucius''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has undergone important changes. Scholars such as Sun Jue(孫覺), and Su Che(蘇轍), and Cui ZiFang(崔子方), Zhang DaHeng(張大亨)et al develop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 ways through the use of the three records or elucidations relative to events covered in Confucius''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ey are often expressed academic view in their writings in the preface or Postscripts. These views about how to study classical explain classic.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 Su Che think that the research must be based primarily on Zuo Zhuan(左傳). Sun Jue believe the classic explain should be based primarily on Guliang(穀梁傳). Cui ZiFang strongly questioned the the various explanation of Confucius''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He asked direct basis for the classic itself original intention, without the aid of other traditional explanation. Zhang DaHeng the one hand reference to the rules which govern form and arrangement of a book, on the one hand an attempt to go beyond the rules which govern form and arrangement of a book.These scholars who based on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research methods developed a variety of interpretations of classic. In the era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y order in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reate a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 Their writings,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in theory and practical outcomes.The results of these studies deeply affect the future in this field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until the late Qing Dynasty.
古籍
一、
清.阮元校 《十三經注疏》 淸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89年
晉.杜預 《春秋釋例》 影印《古經解彙涵》本 臺北 中華書局 1970年
唐.陸德明作、吳承仕著 《經典釋文序錄疏證》 北京 中華書局 1984年
唐.陸淳 《春秋啖趙集傳纂例》 《經苑》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67年
唐.陸淳 《春秋集傳纂例》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46冊
唐.陸淳 《春秋集傳辨疑》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46冊
唐.陸淳 《春秋微旨》 《經苑》本第五冊 臺北 台灣大通書局 1970年
宋.孫復 《春秋尊王發微》 《通志堂經解》本 臺北 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5年
宋.王皙 《春秋皇綱論》 《通志堂經解》本 臺北 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5年
宋.劉敞 《春秋權衡》 《通志堂經解》本 臺北 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5年
宋.劉敞 《劉氏春秋意林》 《通志堂經解》本 臺北 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5年
宋.劉敞 《春秋劉氏傳》 《通志堂經解》本 臺北 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5年
宋.劉敞 《春秋傳說例》 《四庫全書珍本》別輯 臺北 臺灣商務出版社 1975年
宋.劉敞 《公是先生七經小傳》 《四部叢刊續編經部》本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6年
宋.孫覺 《春秋經解》 《聚珍版叢書》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69年
宋.孫覺 《春秋經解》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47冊
宋.蘇轍 《春秋集解》 《經苑》第六冊 臺北 大通書局 1970年
宋.蕭楚 《春秋辨疑》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48冊
宋.崔子方 《崔氏春秋集解》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48冊
宋.張大亨 《春秋五禮例宗》 《叢書集成初編》本 北京 中華書局 1991年
宋.張大亨 《春秋通訓》 《墨海金壺》第四冊 《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68年
宋.張大亨 《春秋通訓》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48冊
宋.葉夢得 《葉氏春秋傳》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49冊
宋.葉夢得 《春秋考》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49冊
宋.胡安國著、錢偉彊點校 《春秋胡氏傳》 浙江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0年
宋.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 影印北京中華書局本 臺北 鵝湖出版社 1984年
宋.呂祖謙 《左氏傳說》 《呂祖謙全集》第七冊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8年
宋.趙鵬飛 《春秋經筌》 《通志堂經解》本 臺北 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
宋.李明復 《春秋集義》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55冊
宋.家鉉翁 《春秋集傳詳說》 《通志堂經解》本 臺北 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5年
元.趙汸 《春秋屬辭》 《通志堂經解》本 臺北 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5年
元.趙汸 《春秋師說》 《通志堂經解》本 臺北 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5年
清.顧棟高 《春秋大事表》 北京 中華書局 1993年
清.劉文淇 《左傳舊疏考正》 《清經解續編》本 上海 上海書局 1988年
清.劉逢祿 《左氏春秋考證》 《通志堂經解》本 臺北 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5年
清.鍾文烝撰,駢宇騫、郝淑慧點校 《春秋穀梁經傳補注》 北京 中華書局1996年
清.吳闓生 《左傳微》 臺北 臺灣中華書局 1970年
清.蘇輿 《春秋繁露義證》 北京 中華書局 2002年
清.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 臺北 天工書局 1992年
清.朱彝尊著,林慶彰等主編 《經義考新校》 上海 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
[日]竹添光鴻 《左傳會箋》 臺北 天工書局 1993年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 高雄 復文圖書出版社 1991年
章太炎 《春秋左傳讀》 臺北 學海出版社 1984年
章太炎 《春秋左氏傳疑義答問》 《章太炎全集》第六冊 上海 上海人民書局 1986年
程元敏 《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序疏證》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1年
屈萬里 《尚書集釋》 《屈萬里先生全集》第二冊 臺北 聯經出版社 1983年new window
錢穆 《論語新解》 臺北 素書樓文教基金會 2000年
程樹德 《論語集釋》 北京 中華書局 2006年
二、
漢.司馬遷著,[日]瀧川資言考證 《史記會注考證》 臺北 天工書局 1989年
東漢.班固 《漢書》 北京 中華書局 1962年
南朝.范瞱 《後漢書》 北京 中華書局 2001年
唐.房玄齡 《晉書》 臺北 鼎文書局 1995年
唐.李延壽 《北史》 北京 中華書局 1974年
唐.李延壽 《南史》 北京 中華書局 1975年
唐.魏徵 《隋書》 北京 中華書局 1982年
唐.劉知幾、清.浦起龍 《史通通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
唐.杜佑 《通典》 北京 中華書局 1984年
五代.劉昫 《舊唐書》 北京 中華書局 1975年
宋.歐陽修、宋祁 《新唐書》 北京 中華書局 1975年
宋.陳振孫 《直齋書錄解題》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宋.晁公武著,清.阮元輯 《衢本郡齋讀書志》 上海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8年
宋.詹大和等撰 《王安石年譜三種》 北京 中華書局 1994年
宋.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
宋.王應麟 《漢制考 漢藝文志考證》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年
宋.馬端臨 《文獻通考》 臺北 新興書局 1958年
宋.王得臣 《麈史》 《知不足齋叢書》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66年
元.脫脫等撰 《宋史》 北京 中華書局 1977年
清.高士奇 《左傳紀事本末》 臺北 里仁書局 1981年
清.王先謙補注 《漢書補注》 北京 中華書局 1983年
清.姚振宗 《後漢藝文志》 該書收錄於《史記兩漢書三史補編》第四冊 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5年
清.侯康 《補後漢書藝文志》 該書收錄於《史記兩漢書三史補編》第四冊 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5年
清.曾樸 《補後漢書藝文志幷考》 《史記兩漢書三史補編.肆》 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5年
清.姚振宗 《隋書經籍志考證》 《隋唐五代五史補編.壹》 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5年
清.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陳今生、梁運華點校 《宋元學案》 北京 中華書局 2007年
清.王夫之 《宋論》 北京 中華書局 2008年
清.章學誠著,倉修良編注 《文史通義新編新注》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5年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 《廿二史劄記(訂補本)》 北京 中華書局 2001年
清.崔適 《史記探源》 北京 中華書局 2005年
清.紀昀總纂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年
清.紀昀總纂 《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年
王冠輯 《唐宋八大家年譜》第五冊 北京市 北京圖書館 2005年
三、
戰國.莊周作,清.郭慶藩集釋 《莊子集釋》 臺北 木鐸出版社 1982年
戰國.荀卿作,清.王先謙集解 《荀子集解》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年
漢.王充作,黃暉校釋 《論衡校釋》 北京 中華書局 2006年
晉.常璩撰,劉琳校注 《華陽國志校注》 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6年
南朝.劉義慶編,楊勇校箋 《世說新語校箋》 北京 中華書局 2007年
唐.虞世南編《北堂書鈔》 孫忠愍侯祠堂舊校影宋原本,該書收錄於文懷沙主編《唐代類書選錄》第一冊 《隋唐文明》叢書第37冊 蘇州 古吳軒出版社 2004年
宋.王欽若:《册府元龜》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12冊
宋.李昉等奉敕編 《文苑英華》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337冊
宋.周敦頤、朱熹、呂祖謙等撰 《周子通書、小學集注、近思錄集注》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71年
宋.劉敞、崔敦禮,黃曙輝點校 《公是弟子記 芻言》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0年
宋.黎靖德編 《朱子語類》 北京 中華書局 1999年
宋.馬永卿輯 《元城語錄解》 《叢書集成新編》第21册 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年
宋.葉夢得 《避暑錄話》 《學津討原》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65年
宋.黃震 《黃氏日抄》 臺北 大化書局 1984年
宋.葉適 《習學記言序目》 北京 中華書局 2009年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 《日知錄集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
清.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 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11年
清.陳澧 《東塾讀書記》 《陳澧集》本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
清.趙翼著,曹光甫校點 《陔餘叢考》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年
清.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筆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06年
四、
唐.韓愈著,閻琦校注 《韓昌黎文集注釋》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4年
宋.柳開 《河東柳仲塗先生文集》 《宋集珍本叢刊》本第一冊 北京 線裝書局 2004年
宋.孫復 《孫明復小集》 《四庫全書珍本》 臺北 臺灣商務出版社 1978年
宋.石介著,陳植鍔點校 《徂徠石先生文集》 北京 中華書局 2009年
宋.歐陽修 《歐陽修全集》 北京 中華書局 2009年
宋.蘇舜欽 《蘇學士文集》 四部叢刊初編縮本 臺北 臺灣商務出版社 1967年
宋.劉敞 《公是集》 臺北 新文豐出版有限股份公司 1984年
宋.包拯著;楊國宜校注 《包拯集校注》 安徽 黃山書社 1999年
宋.張方平 《樂全集》 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0年
宋.朱長文 《樂圃餘藁》 《四庫全書珍本》 臺北 臺灣商務出版社 1971年
宋.蘇洵 《嘉祐集》 《四部叢刊初編》縮本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7年
宋.蘇軾,孔凡禮點校 《蘇軾文集》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
宋.蘇轍,陳宏天、高秀芳點校 《蘇轍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90年
宋.蘇籀 《雙溪集》 《百部叢書集成》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65年
宋.王安石,李之亮箋注 《王荊公文集箋注》 成都 巴蜀書社 2005年
宋.程頤、程顥著 《二程集》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
宋.陸佃 《陶山集》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117冊
宋.王應麟、清.翁元圻等注 《困學紀聞(全校本)》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
宋.林希逸 《竹溪鬳齋十一藁續集》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185冊
宋.周麟之 《海陵集》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142冊
宋.胡銓 《澹菴文集》 《四庫全書珍本》版 臺北 臺灣商務 1981年
宋.陳傅良 《止齋集》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150冊
宋.胡寅撰,容肇祖點校 《崇正辨 斐然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93年
元.吳師道 《禮部集》 臺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212冊
清.李紱 《穆堂別稿》 《續修四庫全書》別集1421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清.全祖望撰;朱鑄禹彙校集注 《全祖望集彙校集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
清.蕭穆 《敬孚類稿》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426》本 臺北縣 文海出版社 1969年
近人著作(以人為主,次依據出版年)
經學研究(含經學史)
劉師培著,錢玄同編次,鄭裕孚總校 《左盦集》 《劉申叔先生遺書》本 臺北 華世書局 1975年
王靜芝 《經學通論》 臺北 國立編譯館 1979年
葉國良 《宋人疑經改經考》 臺北 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出版 1980年new window
汪惠敏 《宋代經學之研究》 臺北 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1989年
錢穆 《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 臺北 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89年
錢穆 《宋明理學概述》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6年
錢基博 《經子解題》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6年
錢基博 《經學通志》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年
林慶彰編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2年
[日]安井小太郎等講述;林慶彰、連清吉譯 《經學史(附附錄三種)》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1996年
蔣伯潛、蔣祖怡著 《經與經學》 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 1998年
章權才 《宋明經學史》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9年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增註 《增註經學歷史》 臺北 藝文印書館 2000年
馬宗霍 《中國經學史》 臺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2000年
吳雁南、秦學頎、李禹階主編 《中國經學史》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年
[日]本田成之 《中國經學史》 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1年
馮曉庭 《宋初經學發展述論》 臺北 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1年
張濤 《經學與漢代社會》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1年
楊天宇 《經學探研錄》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
許道勛、徐洪興著 《中國經學史》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
楊新勛 《宋代疑經研究》 北京 中華書局 2007年
焦桂美 《南北朝經學史》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
蔡方鹿主編 《經學與中國哲學》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年
朱維錚編校 《周予同經學史論》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
姜廣輝主編 《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三卷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年
清.皮錫瑞 《經學通論》 北京市 華夏出版社 2011年
鄧國光 《經學義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年
蔡方鹿 《中國經學與宋明理學研究(上、下)》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1年
《春秋》學研究(含《春秋》學史)
戴君仁 《春秋辨例》 臺北 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1964年
宋鼎宗 《春秋宋學發微》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6年
葉政欣 《杜預及其春秋左氏學》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89年
張以仁 《春秋史論集》 臺北 聯經出版社 1990年
張素卿 《左傳稱詩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1991年
張素卿 《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 臺北 書林書版有限公司 1998年new window
張高評 《左傳導讀》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5年
張高評 《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 臺北 里仁書局 2011年new window
張高評 《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 臺北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new window
朱冠華 《劉師培春秋左氏傳答問研究》 北京 光明日報出版社 1998年
沈玉成、劉寧 《春秋左傳學史稿》 江蘇省 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0年
趙生群 《《春秋》經傳研究》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
林慶彰、蔣秋華主編 《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 臺北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出版 2002年
趙伯雄 《春秋學史》 山東 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4年
戴維 《春秋學史》 湖南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4年
劉黎明 《《春秋》經傳研究》 成都 巴蜀書社 2008年
安敏 《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研究》 長沙 岳麓書社出版社 2009年
方銘主編 《《春秋》三傳與經學文化》 長春 長春出版社 2010年
葛煥禮 《尊經重義─唐代中葉至北宋末年的新《春秋》學》 濟南 山東大學出版社 2011年
許子濱 《《春秋》、《左傳》禮制研究》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年
學術、文化史研究
徐復觀 《兩漢思想史》第三卷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79年
錢穆 《宋明理學概述》 臺北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1980年
錢穆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7年
錢穆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五冊 臺北 蘭臺出版社 2000年
劉復生 《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1年
陳植鍔 《北宋文化史述論》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2年
徐洪興 《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
許陵云 《中國儒學史(隋唐卷)》 廣州 廣東教育出版社 1998年
韓鐘文 《中國儒學史(宋元卷)》 廣州 廣東教育出版社 1998年
朱漢民等著 《中國學術史(宋元卷)》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
張立文主編 《中國學術通史(隋唐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年
張立文主編 《中國學術通史(宋元明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年
侯外盧主編 《中國思想通史》第四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年
漆俠 《宋學的發展和演變》 河北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4年
余英時 《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4年new window
徐洪興 《中國學術思潮史》第五卷 上海 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年
學術論著
楊向奎 《繹史齋學術文集》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年
昌彼得、潘美月 《中國目錄學》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1年new window
錢穆 《朱子學提綱》 臺北 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new window
錢穆 《國學概論》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2年
錢穆 《國史大綱》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6年
高明士 《隋唐貢舉制度》 臺北 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9年
宋鼎宗 《春秋胡氏學》 臺北 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0年
梁啟超 《中國歷史研究法(外二種)》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
鄧廣銘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
李祥俊著 《王安石學術思想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4年
張舜徽 《廣校讎略 漢書藝文志通釋》 《張舜徽集》本 湖北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4年
張祥浩、魏福明著 《王安石評傳》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
劉成國 《荊公新學研究》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
谷建 《蘇轍學術研究》 北京 光明日報出版社 2009年
牟潤孫 《注史齋叢稿(增訂本)》 北京 中華書局 2009年
學位論文(依據發表時間)
陳銘煌:《春秋三傳性質之研究及其義例方法之商榷》,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張穩蘋:《啖、趙、陸三家之《春秋》學研究》,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馮曉庭:《宋人劉敞的經學述論》,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林玉婷:《孫復《春秋尊王發微》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張尚英:《劉敞《春秋》學述論》,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古籍所碩士論文,2002年
劉德明:《孫覺《春秋經解》解經方法探究》,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姜義泰:《葉夢得《春秋傳》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謝霖生:《陸淳《春秋集傳纂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劉倩:《蘇轍的《春秋》學與《詩經》學》,浙江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7年。
陳群分:《崔子方春秋學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侯步云:《北宋《春秋》學研究》,西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
黃珮瑜:《劉敞《春秋》學心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孫旭紅:《居今與志古─宋代《春秋》學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
期刊論文(依據發表時間)
潘重規:〈《春秋公羊疏》作者考〉,《志林》,1940年第1號,頁37-58。
潘重規:〈《五經正義》探源〉,《華岡學報》,1965年第1期,頁13-21。
汪惠敏:〈《四庫全書提要》對宋儒《春秋》學評騭之態度〉,《中國書目季刊》,第22卷,第3期,1988年12月,頁71-77。new window
牟鍾鑒:〈隋與唐初經學〉,《孔子研究》,1988年,第3期,頁41-48。
楊向奎:〈宋代理學家的《春秋》學〉,《史學史研究》,1989年,第1期,頁22-28+49。
奚敏芳:〈《春秋》三傳諱例異同研究〉,《孔孟學報》,第58期,1989年,頁199-251。new window
孫玉文:〈《經典釋文》成書年代新考〉,《中國語文》1989年,第4期(總第265期),頁309-312。
周積明:〈《四庫全書總目》的經學批評〉,《孔孟學報》,第71期,1996年3月,頁179-198。new window
多洛肯:〈《經典釋文》成書時間考〉,《棗莊師專學報》,2000年6月,第17卷,第3期,頁105-106。
楊新勛:〈北宋《春秋》學的主要特點〉,《中州學刊》,2003年3月,第2期,頁119-124。
周淑萍:〈王安石「不列《春秋》於學官」釋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3月,第14卷,第1期,頁85-90。
王弘治:〈《經典釋文》成書年代釋疑〉,《語言研究》,2004年6月,第24卷,第2期,頁105-106。
姜廣輝:〈「道學」思潮與經學革新─二程的經學思想與《伊川易傳》再認識〉,《經學今詮四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4年),頁264-311。
蔡方鹿:〈二程的經學思想及其對朱熹經學的影響〉《經學今詮四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4年),頁312-335。
[日]齋木 哲郎:〈程伊川的《春秋》學〉《經學今詮四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4年),頁336-362。
葛煥禮:〈孫覺《春秋經解》四庫本訛誤考析〉,《史學月刊》,2005年,第7期,頁41-44。
李隆獻:〈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以《春秋》三傳為重心〉,《臺大中文學報》(臺北:臺大中文系),第22期,2005年6月,頁99-103、105-150new window
王書華:〈王安石詆《春秋》為「斷爛朝報」之考辨〉《社會科學論壇》,2005年10月,頁151-155。
趙伯雄:〈《春秋》學中的「日月時例」〉,《中國經學.第一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208-223。
顧永新:〈二蘇「五經論」歸屬考〉,《文獻季刊》,2005年10月第4期,頁179-192。
張高評:〈蘇轍《春秋集傳》以史傳經初探〉,《宋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頁371-401。
張尚英、舒大剛:〈宋代《春秋》學文獻與宋代《春秋》學〉,《求索》,2007年7月,頁199-203。
夏長樸:〈論《中庸》興起與宋代儒學發展的關係〉《中國經學.第二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頁131-187。new window
束景南、王曉華:〈四書升格運動與宋代四書學的興起─漢學向宋學轉型的經典詮釋歷程〉《歷史研究》,2007年,第5期,頁76-94。
姜廣輝:〈「宋學」、「理學」與「理學化經學」〉,《哲學研究》,2007年第9期,頁43-50。
吳叔樺:〈二蘇〈五經論〉作者考〉,《國文學報》第七期,高師大,2007年12月,頁97-118。new window
李君華、袁建軍:〈試論劉敞在北宋經學變革中的歷史地位〉,《江西理工大學學報》,第29卷第6期,2008年12月,頁116-118。
夏長樸:〈一道德以同風俗─王安石新學的歷史定位及其相關問題〉,《中國經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三輯,頁133-162。new window
張高評:〈劉知幾《左傳》學─兼論詩化之史學觀〉《隋唐五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頁537-571。new window
馮曉庭:〈陳岳《春秋折衷論》初探〉《隋唐五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頁593-623。
陳恆嵩:〈唐人的疑經改經述論〉《隋唐五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頁37-68。new window
戴偉華:〈唐代《春秋左傳》學別論〉《隋唐五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頁443-464。
李隆獻:〈宋代儒士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孔德成先生學術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頁369-394。new window
孫旭紅:〈北宋《春秋》學的內在理路與歷史價值〉,《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5月,第37卷,第3期,頁80-83。
孫旭紅:〈程頤《春秋》學的理學詮釋─兼論宋代《春秋》學的理學化趨勢〉,《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3月,第37卷第2期,頁34-38。
劉倩:〈二蘇「五經論」歸屬再考證─兼與顧永新先生商榷〉,《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8月,第29卷,第4期,頁69-72。
夏長樸:〈從「斷爛朝報」到罷廢史學─王安石新學對宋代學術的一個影響〉,該文收錄於何成洲主編:《跨學科視野下的文化身份認同─批評與探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頁322-342。new window
姜海軍:〈程頤《春秋》詮釋方法與思想探析〉《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3月,第31卷第3期,頁36-4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