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的系譜
作者:林淑娟
作者(外文):Lin, Shu-Jua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楊儒賓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文學文明文化人文三段論三系說二元論"Wen"LiteratureCultureCivilizationKultu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6
本文最核心的關懷是:思維模式的轉變,如何從最深刻的意義上,根本性地影響了人們思考、感受自身的存在,以及與自然的關係?「思維模式」看似抽象,但其實模式就反映在關鍵的概念中。因此,透過對關鍵概念進行分析,可以清楚看見思維模式的型態及其歷史演變。而「文」無疑是華語世界極為關鍵而重要的概念。透過對「文」、及其重要延伸語彙——文學、文明、文化、人文進行概念分析,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在進入20世紀之後,華語使用者在理解人自身的存在、人類的創造、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上皆產生了的巨大轉變。本文建構文的系譜,正是為了解構現代習以為常的思維模式。解構現代習以為常的思維模式,是為了開啟另一種可能性——建構另一種能夠恰當對待物我關係的認知角度。
The main concern of this thesis is that how does the change of the manner of thinking deeply influence the way that one thinks and feels about himself/herself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Manner of thinking” may seems abstract, but it often reflects on essential concepts. Therefore, by analyzing these essential concepts, we could realize the pattern of manner of thinking and its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undoubtedly, “Wen” is an crucial and important concept in Chinese world. By analyzing the genealogy of “Wen” — including “Wen-xue,” (文學, literature), “Wen-ming” (文明, civilization), “Wen-hua” (文化 culture), and “Ren-wen” (人文, culture), we could find that after 20th century, the Chinses users tremendously changed their realization about civilization , culture, nature, and human beings. This thesis constructs the genealogy of “Wen,” just in order to deconstruct the accustomed manner of thinking, and try to offer an alternative way of thinking — the way that could properly treat nature as well as human beings.
徵引文獻


古籍部份(一):
《周易》、《尚書》、《周禮》、《禮記》、《儀禮》、《毛詩》、《左傳》、《公羊》、《穀梁》、《論語》、《孟子》、《孝經》、《爾雅》、《荀子》、《老子》、《莊子》、《列子》、《墨子》、《晏子春秋》、《管子》、《商君書》、《韓非子》、《孫子》、《吳子》、《呂氏春秋》、《尹文子》、《慎子》、《文子》、《鶡冠子》、《六韜》、《司馬法》、《尉繚子》、《鬼古子》、《黃帝內經》、《黃帝四經》)、《逸周書》、《國語》、《戰國策》、《山海經》、《楚辭》、《大戴禮紀》、《穆天子傳》、《說苑》、《史記》、《漢書》、《三國志》、《晉書》、《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史》、《南史》、《文心雕龍》、《昭明文選》、《全唐文》、《舊唐書》、《宋會要輯稿》、《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宋人傳記資料索引》、《宋元方志叢刊》、《清實錄》、《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廣東新語》、《清實錄》、《清朝續文獻通考》、《大清會典(雍正朝)》、《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吏學指南》、《明實錄》、《洛陽伽藍記校注》、《朱子文集》、《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四書集注》、《紀錄彙編》、《歡喜冤家》、《皇朝經世文編》、《皇朝經世文續編》、 《皇朝經世文續編》(葛士濬)、《皇朝經世文續編》(盛康)、 陳忠倚《皇朝經世文三編》、 麥仲華《皇朝經世文新編》、邵之棠《皇朝經世文統編》、何良棟《皇朝經世文四編》、《皇朝經世文編五集》、《皇朝經世文新編續集》、《說文》、《廣雅疏義》。

以上典籍均可參見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瀚典全文檢索系統」,
網址:http://hanji.sinica.edu.tw/
或「諸子百家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全文檢索系統,
網址:http://ctext.org/dictionary.pl?if=gb

古籍部份(二):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台北縣:鵝湖月刊社,1984)。
屈萬里,《尚書集釋》(台北:聯經,1983)。new window
屈萬里,《詩經詮釋》(台北:聯經,1983)。new window
韋昭注,《國語》(台北縣:漢京文化事業,1983)。
徐志銳,《周易新譯》(台北:里仁書局,1996)
黃叔琳等注,《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臧克和、王平校訂,《說文解字新訂》(北京:中華書局,2002)。
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

以上為有特別引述各別注家之詮釋,因此特別列出引述的版本。

專書與專書文章:
A. L. Kroeber and Clyde Kluckhohn,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Cambridge, Mass.: The Museum, 1952)
Chris Jenks著, 王淑燕等譯,《文化》(台北:巨流,1998)
Hu Shih, The Chinese Renaissance—the Haskell Lectures 1933 (New York: Paragon Book Reprint Corp.).
Lucien Febvre, K. Folca trans., “Civilisation: evolution of a word and a group of ideas,” A New Kind of Histor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 Harper & Row, 1973)
Reinhart Koselleck, The Practice of Conceptual History: Timing History, Spacing Concept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于迎春,《漢代文人與文學觀念的演進》(北京:東方,1997)。
(日)川尻文彥,〈「進化」與加藤弘之、嚴復、梁啟超——近代中日之間關於「進化」的「概念」關聯〉,收入鄭大華等編,《戊戌變法與晚清思想文化轉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完稿於1958年)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2003)。new window
王夢鷗,《文學概論》(台北:藝文印書館,1991)。
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關子尹譯,《人文科學的邏輯》(上海:上海譯文,2004)
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台北:桂冠,1997)。
史賓格勒(Oswald Spengler)著,陳曉林譯,《西方的沒落》(台北:遠流,1989)
何紹斌,《越界與想像:晚清新教傳教士譯介史論》(上海:三聯書店,2008),頁242。
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收入氏著,《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1999)。
李奭學,《譯述:明末耶穌會翻譯文學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翻譯研究中心,2012)。
季鎮淮,〈「文」義探原〉,收入氏著,《來之文錄》(北京:北京大學,1992)。
林淑娟,〈新「自然」考〉,收入楊儒賓主編,《自然概念史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new window
林淑娟,《聞一多的原始主義》(台:里仁出版社,2016)new window
林傳甲,《中國文學史》(台北:學海出版社,1986,翻印1914年上海科學書局第六版)。
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8)。
(日)柳父章,《文化》(東京:三省堂,1995)
(日)玲木貞美著,王成譯,《文學的概念》(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
(日)玲木修次,〈「進化論」の日本へ流入と中國〉,收入氏著,《日本漢語と中國》(東京:中央公論社,1981),頁168-214
胡適,《戴東原的哲學》(台北:遠流,1988)。
徐志鋭,《周易新譯》(台北:里仁書局,1996)
馬西尼(F. Masini)著,黃河清譯,《現代漢語詞彙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97)。
高名凱、劉正埮,《現代漢語外來詞研究》(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台灣商務,1993,台二版)。new window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台北:台灣商務, 2002)。new window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new window
陳平原,〈序〉,《早期北大文學史三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陳國球,〈「文學」立科與「中國文學史」——由京師大學堂章程到林傳甲《中國文學史》〉,收入東華大學中文系編,《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台北:紅葉文化,2004)。
陳應年,〈近代日本思想家著作在清末中國的介紹和傳播〉,收入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會編,《中日文化交流史論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頁262-282
馮天瑜,《新語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動與近代漢字術語生成》(北京:中華書局,2004)。
黃人著,楊旭輝點校,《中國文學史》(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5)。
黃河清、徐文堪、姚德懷等主編(《近現代漢語新詞詞源詞典》編輯委員會),《近現代漢語新詞詞源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1)
黃河清編,《近現代辭源》(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
黃興濤,〈晚清民初現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歷史實踐〉,收入馮天瑜等編,《語義的文化變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台北:東大圖書,1988)
(日)福澤諭吉著,北京編譯社譯,《文明論概略》(北京:商務,2009)
劉禾著,宋偉杰等譯,《跨語際實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劉若愚著,賴春燕譯,《中國人的文學觀念》(台北:成文,1977)。
劉笑敢,〈導論二:回歸歷史與面向現實〉,收入氏著,《老子古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諾貝特.埃利亞斯著,王佩莉譯,《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鮑紹霖,《文明的憧憬——近代中國對民族與國家典範的追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
羅崗,《危機時刻的文化想像——文學、文學史、文學教育》(南昌:江西教育,2005)。
譚汝謙,《近代中日文化關係研究》(香港:香港日本研究所1988)
譚汝謙主編,《中國譯日本書綜合目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
璩鑫圭、唐良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學制演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期刊文章:
James Bryce,陳師經,〈戰爭與人類進化之關係〉,《清華學報》,2卷6期,頁28-38。
James Bryce,黃寶實譯,〈戰爭與人類進化〉,《晨報副鎸》,第21號(1926.03.09),頁5-6,以及第22號(1926.03.16),頁9-11。
James Bryce著, 朱耀驊、李國章譯,〈戰爭與人類之進化〉(續),《約翰聲》,28卷1期(1917),頁7-10。
James Bryce著, 朱耀驊、李國章譯,〈戰爭與人類之進化〉,《約翰聲》,27卷9期(1916),頁18。
Varnon Kellogg著,德章譯,〈德人戰爭與進化觀〉,《戊午雜誌》,第1期(1918),頁1。
三无,〈文明進步之原動力及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係〉,《東方雜誌》,18卷17號(1921),頁19-29。
于熙儉,〈戰爭與進化〉,《華中季刊》,1卷4期(1925),頁1-5。
大山郁夫著,范石渠譯,〈軍國的文化國家主義〉,《大中華》,2卷9期(1916),頁7。
小野塚喜平次著,旦光譯,〈現代德意志之軍國主義與妥來起克之學說〉(續第一卷十二期),《大中華》,2卷4期(1916),頁8。
小野塚喜平次著,旦光譯,〈現代德意志之軍國主義與妥來起克之學說〉,《大中華》,1卷12期(1915),頁1。
中國之新民(梁啟超),〈新民說〉,《新民叢報》,卷期(1903),頁3。
中國之新民,〈中國地理大勢論〉,《新民叢報》,1904年匯編,頁351。
中國之新民,〈地理與文明之關係〉(續第一號),《新民叢報》,第2號(1902),頁53。
中國之新民,〈地理與文明之關係〉,《新民叢報》,第1號(1902),頁50。
中國之新民,〈歐洲地理大勢論〉,《新民叢報》,1904年匯編,頁369。
中國之新民,〈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新民叢報》,1904年匯編,頁458。
中國之新民,〈論學術之勢力左右世界〉,《新民叢報》(1902)。
友箕,〈大戰後之新文明(譯日本男爵後藤新平原著)〉,《大中華》,2卷5期(1916),頁2、5。
天刑,〈中西文明之比較〉,《國光雜誌》,第7期(1935),頁13-4。
方孝嶽,〈我之改良文學觀〉,《新青年》,3卷2號(1917),頁3。
方維規,〈論近現代中國「文明」「文化」觀的遞嬗〉,《史林》第4期(1999)
毛子水,〈「駁《新潮》〈國故和科學的精神〉篇」訂誤〉,《新潮》,2卷1期(1919),頁45。
王光祈,〈分工與互助〉,《少年中國》(1921)。
王光祈,〈歐洲音樂進化論自序〉,《少年中國》(1924)。
王伯倫,〈論東方文化西方文化〉,《教授與作家》,1卷1期(1934),頁4。
王連龍,〈談清華簡《保訓》篇的“中”〉,《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2期(2010),頁58-61。
史聿光,〈論戰爭乃進化之起原〉,《春花》(1923畢業紀念刊),頁28。
田北湖,〈論文章源流〉,《國粹學報》,第3期(1905),頁4-5。
田北湖,〈論文章源流〉,《國粹學報》,第4期(1905),頁1。
田北湖,〈論文章源流〉,《國粹學報》,第5期(1905),頁1。
白沙,〈鐵血之文明〉,《甲寅》,1卷4號(1914),頁3。
石正邦,〈文化和文明〉,《革新》,1卷3期(1923),頁37-40。
任夫,〈我們從物質文明中得到的教訓〉,《青年進步》,第111期(1928),頁2-8。
先憂子稿,〈論中國今日為人群發達之期〉,《清議報》(1900)。
朱希祖,〈文學論〉,《北京大學月刊》,1卷1號(1919),頁45-57。
朱偰,〈停滯狀態的中國文明〉(續),《新生》,1卷2期(1926),頁36-38。
朱謙之,〈文化哲學〉,《現代史學》,1卷1期(1933),頁46、48。
汝非譯,〈鐵與血〉( “Blood And Iron”,譯自倫敦自由旬報),《青年雜誌》,1卷4期(1915),頁2-6。
佐藤洋子,〈「文明」と「文化」の變容〉,《早稻田大學日本語研究教育センター紀要》,第3期(1991)。
佚名,〈論中國宜設立文部之關係〉,《皇朝經世文新編續集》[1902],頁443)。
佚名,〈論文明第一要素及中國不能文明之原因〉(續),《大陸報》,第3號(1904),頁2。
佚名,〈論文明第一要素及中國不能文明之原因〉,《大陸報》,第2號(1904),頁3。
佚名,〈論東西洋文明之融合〉(譯日本明治38年1月《太陽報》),《外交報》,第105期(1905),頁21。
佚名,〈戰爭者文明之母也〉,《清議報》,第69期(1900),頁2。
佚名,〈續滿洲問題〉(續十一冊),《遊學譯編》(1903),頁1308。
佚名,〈續滿洲問題〉,《遊學譯編》(1903),頁1117。
吳國武,〈《保訓》「中」字及相關問題的再思考〉,《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期(2015),頁90-95。
宋育仁,〈復古即維新論〉,《渝報》,第1期(1897),頁10。
攻法子,〈物質文明之必要〉,《譯書彙編》,2卷11期(1903),頁107-8。
李大釗,〈「少年中國」的「少年運動」〉,《少年中國》,1卷3期(1919),頁1-2。
李思純,〈旅法的片段思想〉,《少年中國》,2卷4期(1920),頁75。
李軍政,〈《保訓》之「中」應訓為「常」〉,《中國哲學史》,第1期(2013),頁44。
李零,〈讀《清華簡.保訓》釋文〉,《中國文物報》,2009.8.21,第7版。
李賡,〈論中國文化〉,《南社湘集》,第1號(1924),頁39。
李學勤,〈《清華簡》專題——重說〈保訓〉〉,《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期(2014),無標示頁碼。
杜威演講,孫伏園記,〈社會哲學與政治哲學〉(續),《新青年》,7卷4期(1920),頁10-11。
杜威演講,孫伏園記,〈社會哲學與政治哲學〉(續),《新青年》,8卷1期(1920),頁16。
杜威講演錄,〈現代教育的趨勢〉,《新中國》,1卷3期(1919),頁108。
邢文,〈《保訓》之「中」與天數「五」〉,《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1),頁57-64。
周興陸,〈竇警凡《歷朝文學史》——國人自著的第一部中國文學史〉,《古典文學知識》,第06期(2003)

佩弦生,〈歐美各國立憲史論(續第廿三號)〉,《新民叢報》卷期(1903),頁17。
和士,〈現世界思想藝術之一覽〉,《進步》,8卷1號(1915),頁31。
宗之櫆,〈中國青年的奮鬥生活與創造生活〉,《少年中國》,1卷5期(1919),頁2。
屈維它,〈東方文化與世界革命〉,《新青年》,第1期(1923),頁67。
林我鈴,〈歐洲文藝復興與中國新文化運動〉,《協大季刊》,1930年12月號,頁38、47。
(美)林樂知著,任保羅述,〈論中國之學術〉,《萬國公報》,第192期(1905),頁12。
林曉莊,〈釋「文化」〉,《北平週報》,第111期(1935),頁6。
林礪儒,〈甚麼是文化〉,《北京師大週刊》,第245期(1924.12.14),頁1。
治心,〈中國文化復興論〉,《協大新潮》(1929),第5期,頁2。
芥舟,〈德意志與軍國主義〉,《大中華》,2卷10期(1916),頁9。
金子馬治演講,屠孝寔譯記,〈東西文明之比較〉,《學藝》,1卷3號(1918),頁14。
徐斯年,〈黃摩西的《中國文學史》〉,《魯迅研究月刊》,第12期(2005)。
姚存吾,〈地理與文化〉,《地學雜誌》,11卷11號(1920),頁2。
胡伊默,〈論文化〉,《中山文化教育館季刊》,2卷3期(1935),頁953, 954, 962。
胡先驌,〈中國文學改良論上〉,《東方雜誌》,16卷3號(1919),頁169。
胡先驌,〈新文化之真相〉,《公正週報》,1卷5期(1920),頁23。
胡稷咸,〈敬告我國學術界〉,《學衡》,(1923),頁1,
胡適,〈文學改良芻議〉,《新青年》,2卷5號(1917),頁1。
胡適,〈我們對於西洋文明的態度〉,《東方雜誌》,23卷17號(1926),頁73。
胡適,〈建設的文學革命論〉,《新青年》,4卷4號(1918),頁290。
胡適,〈新思潮的意義〉,《新青年》,7卷1號(1919),頁6。
胡適,〈讀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讀書雜誌》(《努力週報》的增刊),第8期(1923.4.1),無頁碼。
(美)韋羅貝,陳達才譯,〈協約國與普魯士政治理想之對抗〉(美國韋羅貝博士在國際研究社之演說),《新青年》,5卷5期(1918),頁465。
容零,〈共產社會是退化的社會?:容零致編輯先生,附記者覆信〉,《嚮導》(1927)。
徐斯年,〈黃摩西的《中國文學史》〉,《魯迅研究月刊》,2005.12。
袁丕鈞,〈論歐洲近世文明原於學術思想之發達〉(續),《雲南學術批評處週刊》,第5號(1916),頁16-7。
高山林次郎原著,作新社譯,〈世界文明史提綱(續)〉(原名《世界文明史》),《大陸報》,第7期(1903),頁33。
高冠傑,〈文化淺釋〉,《革新》,1卷2期(1923),頁46。
高勞,〈國民今後之道德〉,《東方雜誌》,10卷5號(1913),頁6。
高勞,〈現代文明之弱點〉,《東方雜誌》,9卷11號(1912),頁2-3。
高葆真,〈論社會文明之次序〉,《大同報》,9卷10號(1908),頁3。
健鶴,〈論中國二千年來文化背進之種因〉,《東吳大學堂學桴》,2卷1號(1907),頁3。
常乃悳(常燕生),《中國文化小史》(上海:上海中華書局,1928),頁1。
常燕生,〈東西文化問題質胡適之先生〉(續),《現代評論》,4卷90期(1926),頁258。
常燕生,〈東西文化問題質胡適之先生〉,《現代評論》,4卷90期(1926),頁237。
張卉,〈清華簡《保訓》“中”字淺析〉,《史學月刊》,第12期(2010),頁117-9。
張坤德譯,〈英文報譯:論軍事與文化有相維之益〉(譯溫故報,西三月十五日),《時務報》,28期(1897),頁1-3。
張忠紱,〈論文明〉,《癸亥級刊》,第6號(1916),頁3-4。
張東蓀,〈文化運動與教育〉,《教育雜誌》,14卷3期(1922),頁1。
張東蓀,〈對抗論之價值〉,《庸言》(1913)。
張崧年,〈文明或文化〉,《東方雜誌》,23卷24號(1926),頁86-8。
張崧年,<對於西洋文明態度的討論>1926。
張煊,〈駁《新潮》〈國故和科學的精神〉篇〉,《國故》,第3期(1919),頁2。
曹峰,〈《保訓》的「中」即「公平公正」之理念說〉,《文史哲》,第6期(2011),頁36-43。
梁立勇,〈《保訓》的「中」與「中庸」〉,《中國哲學史》,第3期(2010),頁27-9。
梁任公,〈甚麼是新文化〉,《湖南教育雜誌》,1卷12期(1922),頁4。
梁啟超,〈自由書.豪傑之公腦〉,《清議報》(1899.12.03)。

梁啟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學說〉,《新民叢報》,1904年匯編,頁101。
梁啟超,〈甚麼是文化〉,《晨報附刊》,第12期(1922.12.01),頁2。
梁啟超,〈菲斯的人生天職論述評[續]〉,《大中華》(1915)。
梁漱溟,〈梁漱溟先生的講演〉,《少年中國》(1921)。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19卷1期(2001),頁249-276。new window
(北京)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保訓》釋文〉,《文物》,第6期(2009),頁75。
章太炎,〈駁康有為論革命書〉(1903),《章太炎政論選集》,頁196。
章氏學(章太炎),〈文學說例〉(續第九號),《新民叢報》,第15號(1902),頁49。
章氏學(章太炎),〈文學說例〉,《新民叢報》,第5號(1902),頁77-8。
章氏學(章太炎),〈文學總略〉,《國粹學報》,第67期(1910),頁5。
章絳(章太炎),〈文學論略〉(續第21期),《國粹學報》,第22期(1906),頁2。
章絳(章太炎),〈文學論略〉,《國粹學報》,第21期(1906),頁4。
許仕廉,〈科學之新分類法〉,《現代評論》,3卷66期(1926),頁5。
陳定閎,〈中國文化的再生〉,《新人》,1卷1期(1948),頁9-10。
陳柱,〈文學論〉,《學術世界》,2卷3期(1937),頁4-11。
陳啟天,〈什麼是新文化的真精神〉,《少年中國》,2卷2期(1920),頁2-3。
陳獨秀,〈(一一四)文化運動與社會運動〉,《新青年》,9卷1期(1921),頁4。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新青年》,2卷6號(1917),頁1
陳獨秀,〈再質問《東方雜誌》記者〉,《新青年》,6卷2期(1919),頁154。
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青年雜誌》,1卷4號(1915),頁1-2。
陳獨秀,〈法蘭西人與近代文明〉,《青年雜誌》,1卷1號(1915),頁1。
陶孟和,〈文化之嬗變〉,《大中華》(1916)。
陸懋德,<中國文化史>,《學衡》(1925);
傅斯年,〈中國文學史分期之研究〉,《新潮》,1卷2號(1919),頁323-328。
傅斯年,〈文學革新申義〉,《新青年》,4卷1號(1918),頁62。
傅斯年,〈怎樣做白話文?〉,《新潮》,1卷2號(1919),頁171。
傅斯年,〈通信〉,《新潮》(1919)。
傖父,〈迷亂之現代人心〉,《東方雜誌》,15卷4號(1919),頁2。
傖父,〈精神救國論〉(續本卷第一號),《東方雜誌》,10卷2號(1913),頁8。
傖父,〈精神救國論〉(續本卷第二號),《東方雜誌》,10卷3號(1913),頁5-6。
傖父,〈精神救國論〉,《東方雜誌》,10卷1號(1913),頁1。
傖父,〈戰後東西文明之調和〉,《東方雜誌》,14卷4號(1917),頁2。
傖父,〈靜的文明與動的文明〉,《東方雜誌》,13卷10號(1916),頁1。
皕誨,〈東方舊文明之新研究〉,《進步》,1卷1號(1911),頁5。
舒啟元,〈中國「新文化」之我見〉,《重慶中校旅外同學總會會報》,第4期(1922),頁30。
華君,〈什麼是文化?〉,《文化》,第5期,頁40。
賀麟,〈文化的體與用〉,《改造》,3卷6期(1940),頁182-6, 8。
馮友蘭,〈與印度泰谷爾談話(東西文明之比較觀)〉,《新潮》,3卷1號(1921),頁139。
馮天瑜、鄧新華,〈中、日、西語彙互動與近代新術語形成〉,《浙江社會科學》,第4期(2002),頁126。
馮時,〈《保訓》故事與地中之變遷〉,《考古學報》,第2期(2015),頁129-155。
黃懷信,〈清華簡《保訓》補釋〉,武漢大學簡帛網,2011年3月8日。
黃寶實譯,〈戰爭與人類進化〉,《晨報副鎸》,第21號(1926.03.09),頁5-6,以及第22號(1926.03.16),頁9-11。
楊天競,〈東方文化的新使命〉,《村治月刊》(1929),1卷7期,頁。1-2
楊儒賓,〈先秦思想的明暗象徵〉,《中國文化與世界》,第六輯(1997),頁134-170。
楊儒賓,〈原物理學〉《東亞觀念史集刊》,第7期(2014),頁255-297。new window
楊儒賓,〈莊子與人文之源〉,《清華學報》,41卷4 期(2011),頁587-620。new window
楊儒賓,〈道與玄牝〉,《台灣哲學研究》,第2期(1999),頁163-195。
(日)楢原陳政著,范銳譯,〈支那地理概述〉,《遊學譯編》(1902),頁80。
(美)歇披格原著,青霞譯,〈歐洲戰爭與文化〉(譯自美國公論報),《大中華》,1卷10期(1915),頁1、3。
稚(吳稚暉),〈青年與工具〉,《新青年》,2卷2號(1916),頁2。
葉達前,〈美國人之日本觀[譯美國士曜晚報白萊氏原著]〉,《大中華》(1915)。
達人,〈中國哲學思想之文化學的研究〉,《東方文化》,2卷2期(1943),頁40。
廖名春,〈清華簡《保訓》篇「中」字釋義及其他〉,《孔子研究》,第2期(2011),頁30-39。
趙平安,〈關於《保訓》「中」的幾點意見〉,《中國史研究》,第3期(2009),頁19-24。
劉半儂,〈我之文學改良觀〉,《新青年》,3卷3號(1917),頁1-13。
劉正忠,〈「散」與「文」的辯證——「說話」與現代中國的散文美學〉,《清華學報》,新45卷1期(2015年03月),頁104。new window
劉光漢(劉師培),〈文章源始〉,《國粹學報》,1卷1號(1905),頁1。
劉光漢(劉師培),〈論文雜記〉(續),《國粹學報》,第4期(1905),頁5。
劉光漢(劉師培),〈論文雜記〉(續),《國粹學報》,第5期(1905),頁6。
劉光漢,〈論文雜記〉(續),《國粹學報》,第1期(1905),頁7。
劉延陵,〈婚制之過去現在未來〉,《新青年》(1917)。
劉師培,〈論近世文學之變遷〉,《國粹學報》,3卷1號(1907),頁1。
劉師培,〈論美術與徵實之學不同〉,《國粹學報》,第33期(1907),頁5。
劉滄龍,〈文化的自我轉型——戴震與尼采〉,《清華學報》,38卷第2期(2008),頁209-230。new window
劉麟生,〈物質文明與精神生活〉,《生活》,2卷5期(1926),頁27。
德生,〈論文化與文明〉,《雍言》,5卷4期(1945),頁21。
樂天輯,〈名詞淺釋——文化〉,《自修》,第163期(1941),頁23。
樂天輯,〈名詞淺釋——文明〉,《自修》,第146期(1940),頁6。
編者,〈新詞語釋義——文明與文化〉,《每週評論》,1卷18期(1946),頁4。
蔡祝青,〈文學觀念流通的現代化進程:以近代英華∕華英辭典編纂 “literature” 詞條為中心〉,《東亞觀念史集刊》,第3期(2012),new window
蔣百里,〈新思朝之來源與背景〉,《學生雜誌》,7卷11號(1920),頁1。
鄧光禹,〈地理與文化之關係〉,《地學雜誌》,13卷1號(1922),頁15-22;鄧光禹,〈地理與文化之關係〉(續),《地學雜誌》,13卷2號(1922),頁27-35
鄭文惠,〈中國近代知識轉型與概念變遷——觀念史/概念史與方法與視域〉,《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頁223-301。new window
鄭浩,〈學術變遷論〉,《新民叢報》,第17期(1902),頁101。
霆銳,〈論中國亟宜發達物質文明〉,《協和報》,6卷9期(1915),頁4。
閻換文,〈文化學〉,《新社會科學》,1卷3期(1934),頁97。
戴季陶,〈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1925)
繆鳳林,〈文情篇〉,《學衡》,第7期(1922),頁1。
繆鳳林,〈文義篇〉,《學衡》,第11期(1922),頁1-8。
薛培元,〈Sphinx爪下的我們〉,《現代評論》(1927)。
藍野,〈唐蘭《釋中》補〉,《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3)。
闕名,〈商學國際商業政策(續前)〉,《漢聲》(1903)。
闕名,〈鎮江學堂興廢表〉,《江蘇》(1903)。
魏曉立、 錢宗範,〈清華簡《保訓》「中」字再辨〉,《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5期(2015),頁8-12。
(美)羅貝,陳達才譯,〈協約國與普魯士政治理想之對抗〉(美國韋羅貝博士在國際研究社之演說),《新青年》,5卷5期(1918),頁465。
羅家倫,〈近代中國文學思想的變遷〉,《新潮》,2卷5期(1920),頁863-888。
羅家倫,〈甚麼是文學?——文學界說〉,《新潮》,1卷2期(1919),頁194。
羅家倫,〈駁胡先驌君的〈中國文學改良論〉〉,《新潮》,1卷5號(1919),頁759-782。
羅崗,〈對整體性危機的文化回應——現代『文學』的確立與王國維的『審美現代性』規劃〉,《人文中國學報》,第8期(2001),頁109-33。new window
嚴楨,〈五十年來美洲黑人之進步[譯美國公評雜誌]〉,《大中華》(1916)。
蘇甲榮,〈今後的文化運動——教育擴張〉,《少年中國》,2卷5期(1920),頁17。
譯日本報,〈文明促進論〉,《清議報》(1900)。
權量,〈憲政平議〉,《湖北學生界》(1903)。
觀復,〈中國文化論〉,《坦途》,第6期(1928),頁15。
觀雲,〈中國人種考(續三十七號)〉(1903),《新民叢報》。
觀雲,〈中國興亡一問題論〉(續第27號),《新民叢報》,第30號(1903),頁13。



資料庫:
「近現代思想史與文學史專業數據庫」(政治大學校內資源,付費使用)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