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同文與越境:清末留日知識人的漢詩現場及其日本體驗
作者:鄭雅尹
作者(外文):Jheng Ya Yi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蔡英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漢詩同文越境清末留日學生Chinese poemsSame LanguageBoundary CrossingThe Chinese Lntellectual learning in Japan in Late Qing Dynas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
摘要
在過去晚清詩歌研究及文學史的框架中,關於中、日之間的漢文學關係及彼此的文學影響較少受到研究者注意,然而晚清中國與明治日本之間的文學互動,涉及了我們如何認識晚清文學語言與形式變化的狀態,因此,僅管是在中國文學研究的體系與框架中,在研究晚清詩歌時,日本是作為一個「不可避的他者」而存在的。晚清詩歌在形式、內容、觀念上的更新與變化,如果繞開「日本」這個對象,沒有放在東亞漢詩的脈絡中去發掘其意義,便無法整全的去觀照或思考晚清以至於民國之後的古典詩學問題,且會忽略更多晚清詩歌生產的特質與樣態。因此,本論文以清末留日學生渡日之後的漢詩文創作為研究對象,特別聚焦於留日學生創作海外漢詩文與明治漢詩壇的文學互動以及其如何以詩歌表述日本體驗。在方法上,以「同文」與「越境」作為處理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期漢詩的概念工具,試圖釐清這批海外漢詩創作群體,如何體現了二十世紀漢詩的「越境」特質,同時又因日本作為漢詩寫作現場而產生的種種「同文」關係。
在論文架構上,本論文首先勾勒清末留日學生在海外詩歌創作的樣態與輪廓,釐清留日學生的海外詩歌活動與詩文內容特色,接著選取幾個留日學生以漢詩文參與或介入日本的公共空間或文學場域的材料,作為研究個案並依序處理,分別是:一、早稻田大學清國留學生部的卒業紀念冊《鴻跡帖》;二、明治後期日本規模最大的漢詩社團隨鷗吟社,吟社刊物《隨鷗集》裡面關於留日學生與隨鷗吟社交往的漢詩文作品;三、清末留日學生的日本竹枝詞創作。在論文中,以上述三個核心文本來探討清末留日學生在「越境」之後,是如何言說「同文」,另一方面,在東亞漢文化圈的「同文」詮釋中,漢詩文又是如何「越境」,以攝取新的語言與文化內涵,且融入明治日本的城市感覺與時代氣息。
最後結論指出,本論文藉由梳理清末留日學生如何介入日本漢詩文空間、以及在明治漢詩現場產生了什麼樣的文學效應,發掘出貫串本論文研究的核心命題:「同文」與「越境」,並認為這兩個命題對於理解近代東亞的漢詩生產,相當具有理論意義,因此嘗試在研究中,將之定位為理解二十世紀東亞漢詩的認識基礎。而回到文學研究的脈絡中,從留日學生的漢詩文書寫也可以看到文學語言與文學觀念的變化。「越境」的文學意義首先表現在文學語言的改變,留日學生的日本竹枝詞接納了大量日本漢字語彙,而日本漢字語彙背後是明治時期的現代性經驗與時代感覺。另一方面,「同文」體現出此際漢文內部的他者化現象,海外漢詩寫作者反而能夠從「他者」身上重新辨認或重構文學的語言與意義,本文認為近現代東亞世界漢文書寫的新變,正是一種漢文內部相互他者化而不斷自我更新的過程。清末留日學生的漢詩寫作銜接了變化中的日本漢文脈,留日時期的漢詩文書寫某種程度受到日本的感覺、語彙、文學思想的影響與刺激,進而改變中國古典漢文世界的詞彙、知識與感覺。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has adopted the students writting Chinese poems and verses during their study in Japan in late Qing Dynasty, particularly focusing on their literary interaction with the Meiji Chinese poetry circle, alongside with their representation of the living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Japan. Methodologically, “the same language” and “cross boundary” have been used as the conceptual tools to treat the Chinese poems from late 19th to early 20th century with an attempt to clarify how this group of overseas Chinese poem creators showed the feature of “cross boundary”, while a variety of “the same language” relationships were generated from Japan, the Chinese poem composing site.
Regarding the framework, this paper begins with depicting the contours and shapes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poems created by the youths studying in Japan in late Qing Dynasty t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ose poetic activities as well as the content in Japan. Then, as the case study, this research has applied the Chinese poems created by several Chinese youths as the material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space or literary field in Japan, and processed them in sequence as follows: (1). The Yearbook in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ents in Waseda University, “鴻跡帖”; (2). The publication “隨鷗集”, including Chinese poems to and fro between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and the members in 隨鷗吟社, the largest Chinese Poetry Club since late Meiji Period. (3). Japanese “竹枝詞” created by the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in late Qing Dynasty.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abovementioned three core texts have been used in discussion on how the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in late Qing Dynasty narrated “the same language” after “crossing the boundary” 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i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ame language” in East Asia Chinese cultural circle, how the Chinese poems “crossed the boundary” to elicit a new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content integrated with the urban feel and the time environment in Meiji Japan.
Finally, it is indicated in the conclusion that by means of synthesizing how the youths studying in Japan in late Qing Dynasty intervened the Chinese poetry space in Japan, and what kind of literary effect such intervention had produced in Meiji’s Chinese poetry site, so that the core questions throughout this thesis: “the same language” and “cross the boundary”. Both questions consist of considerably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n comprehending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m creation in East Asia. Consequently, it has been attempted to orient them as the cornerstone of Chinese poems in East Asia in 20th century. Meanwhile, returning to the context of literature research, change of literary language as well as concepts can also be seen in the Chinese poems composed by the Chinese youths studying in Japan then. To start with, the literary meaning of “cross the boundary” appeared first in the change of literary language when Japanese “竹枝詞” created by the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accepted a great quantity of Japanese Chinese terms, beyond which signify the modernized experiences as well as the feel of times in Meiji Period. In the meantime, “the same language” embodied the phenomenon of “otherness” within Chinese language, so that from “otherness”, those Chinese poem composers in Japan could re-identify and/or reconstruct the literary language and literary implication. From this research’s angle of view, such transformation taking place in Chinese writing in contemporary East Asia is exactly the process of mutual otherness and ceaseless self-update within Chinese language. By means of the Chinese poems composed by Chinese students in Japan in late Qing had connected the changing Chinese context in Japan. That is to say, to certain extent, the Chinese poem’s writing has been influenced and inspired by Japanese feel, linguistic terms, and literary thinking, leading to transformation of the world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regard of terms, knowledge, as well as feel.
參考書目
(一)清末留日學生史料文獻

《法政大學清國留學生普通科規程》,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刊印本,1907年。
《鴻跡帖》,早稻田大學藏清國留學生部題名錄,1906-1910年。
于振宗:《旅東吟草》,天津:東京都立圖書館實藤文庫藏自刊本,1920年。
小青居士:〈墨田佳話.星舫小醼〉,《隨鷗集》第23編,1906年8月,頁3。
小野泉藏輯:《山陽先生社友詩律論》,收入池田四郎次郎編:《日本詩話叢書》,東京:龍吟社,1997年,第10卷。
中井積善:《詩律兆》,收入池田四郎次郎編:《日本詩話叢書》,東京:龍吟社,1997年,第10卷。
支那一留學生 吼獅:〈青柳篤恒氏の論説に対するの意見〉,《東京朝日新聞》,1905年12月26日。
但燾:《日語古微》, 東京:日本國會圖書館藏自刊本,1910年。
但燾:《海外叢稿》,東京:日本國會圖書館藏自刊本,1909年。
宋教仁:《我之歷史》,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李一山:《螺樓海外文字》,上海圖書館藏自刊本,1916年。
李叔同:〈嗚呼!詞章!〉,《音樂小雜誌》第1期,1906年1月,頁20-21。
近藤廉平識:〈其日庵唱和集〉,《隨鷗集》第64編(1910年4月),頁33。
青柳篤恒:〈支那留學生問題〉上海《時報》9月14日轉載自《東京朝日新聞》(1905年7月7日)
侯毅:〈櫻枝詞〉,《太陽》第16卷第8號,1910年6月,頁156-157。
郁曼陀:〈東京竹枝詞〉十六首,《民吁日報》第5號,1909年10月7日、第40號,1909年11月11日。
郁曼陀:〈東京竹枝詞〉六十七首,《太陽》15卷2號(1909年2月)、15卷2號(1909年5月)、15卷10號(1909年7月)、15卷11號(1909年8月)、15卷14號(1909年11月)、16卷5號(1910年4月)、16卷8號(1910年6月)、16卷10號(1910年7月)、16卷11號(1910年8月)
郁曼陀:〈東京竹枝詞〉四十七首,收入《南社叢刻》,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第三輯。
郁曼陀:〈東居詩話〉,《民吁日報》,1909年11月16日,第5版。
島半次郎:〈清國教育所感〉,《早稻田文學》明治40年6月之卷,東京:早稻田文學社,1907年,頁59-74。
高田早苗、浮田和民:《早稻田大學清國留學生部講演》,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1905年。
張孝曾譯述:〈日本大隈伯於我國留學生之警告〉,《法政雜誌》第1卷第6期(1906年),頁59-74。
郭則澐:《江戶竹枝詞》,瀋陽:上海復旦大學圖書館藏瀋陽排印本,1908年。
黃任軒:〈「詩選」欄後記〉,《東方雜誌》第8卷1號(1911年2月),頁23。
黃尊三:《留學日記》,《三十年日記》,長沙:湖南印書館,1933年。
塚原夢周:〈寒翠莊詠懷集〉,《隨鷗集》63編(1910年3月),頁29。
楊少雲:《不如歸行》,上海圖書館藏自刊本,1909年。
夢芸生:《傷心人語》,上海:振聵書社,1906年。
蔣箸超:《民權素詩話》,收入張寅彭主編:《民國詩話叢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第5冊。
蔣觀雲:〈日本留學生調查錄〉,《選報》第10期,1902年,頁24。
濯足扶桑客:《增註東洋詩史》,江陰:北京國家圖書館藏中西實學書館賑房排印本,1903年。
濯足扶桑客:《增註東洋詩史》,江陰:東洋文庫藏(中山久四郎圈點)西實學書館賑房排印本,1903年。
聶景孺編:《櫻花館日本詩話》,上海圖書館藏民國刊本。
讀陶詩廬主人收錄:〈其日庵雅集〉,《隨鷗集》第64編(1910年4月)。
讀陶詩廬主人收錄:〈恬安居唱和〉,《隨鷗集》第107編,1913年10月。
讀陶廬詩主人收錄:〈思古吟社詩〉,《隨鷗集》第55編,1909年7月。
讀陶廬詩主人收錄:〈思古吟社清集〉,《隨鷗集》第63編,1910年3月。
讀陶廬詩主人收錄:〈東居雅集〉,《隨鷗集》第114編,1914年3月。

(二)相關文獻
〈凌雲閣〉,《風俗畫報》第23號,明治23年12月10日。
一缽(呂博文):〈東京櫻枝詞〉,《中國實業雜誌》第5卷第3期,1914年,頁381-382。
土居香國:《仙壽山房詩鈔》,臺灣大學圖書館藏1916年刊本。
大町桂月:〈明治文壇の奇現象〉,《太陽》第9卷第5號(明治36年5月1日),頁170-171。
大漥詩佛:池田四次郎編:《日本詩話叢書》,東京:龍吟社,1997年,第3卷。
山本正秀編:《近代文體形成史料集成》,東京:櫻楓社,1979年。
山本松谷畫,山本駿次郎解說:《明治東京名所圖會》,東京:講談社,1989年。
不肖生:《留東外史》,長沙:岳麓書社,1988年。
內藤湖南著,吳衛峰譯:《燕山楚水》,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尤侗:《外國竹枝詞》,大阪:良埜六兵衛,1786年。
王无生:〈无生詩話〉,《民吁日報》第40號,1909年11月11日。
王次回著,鄭清茂校:《王次回詩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王培軍、莊際虹校輯:《校輯近代詩話九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王博謙:《東游詩草》,北京:日知報館,1918年。
王慎之,王子今輯:《清代海外竹枝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慎之、王子今輯:《清代海外竹枝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韜:《扶桑游記》,收入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一輯,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
王寶平主編:《中日詩文交流集》,收入《晚清東遊日記匯編》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弘一大師全集委員會編:《弘一大師全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本田種竹:《懷古田舍詩存》,收入富士川英郎、松下忠,佐野正巳編:《詩集日本漢詩》第十九卷,東京:汲古書院。
永井久一郎:《觀光私記》,收入小島晉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國見聞錄集成》第十九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
永井禾原:《來青閣集》,收入富士川英郎、松下忠,佐野正巳編:《詩集日本漢詩》第十九卷,東京:汲古書院。
永井荷風:《荷風全集》,東京:岩波書店,1992年。
田桐:《扶桑詩話》,《田桐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田邊碧堂:《碧堂絕句》,收入富士川英郎、松下忠,佐野正巳編:《詩集日本漢詩》第二十卷,東京:汲古書院。
田邊蓮舟:《蓮舟遺稿》,收入富士川英郎、松下忠,佐野正巳編:《詩集日本漢詩》第十九卷,東京:汲古書院。
伊藤松著:《鄰交徵書》,東京:國書刊行會,1975年。
伊藤信校輯:《日本竹枝詞集》,歧阜:華陽堂書店,1925年。
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資料管理課編:《錢恂資料集:年譜.著述.寄贈圖書目錄》,東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資料館理課,2010年。
早稻田大學編輯部編纂:《大隈伯演說集》,東京:早稻田大學編輯部,1907年。
朱舜水:《朱舜水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竹添進一郎:《棧雲峽雨日記》,收入小島晉治監修:《幕末明治中國見聞錄集成》第十九卷,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
但燾:《觀物化齋詩集》,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26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
佐藤信淵著,織田完之校訂:《混同秘策》,東京:穴山篤太郎發行,1888年。
狄葆賢:《平等閣詩話》上海:有正書局,1910年。
何如璋等:《甲午以前日本游記五種》,收入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一輯,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
何如璋著,王曉秋標點,史鵬校訂:《使東述略并雜詠》,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吳汝綸著,施培毅、徐壽凱校點:《吳汝綸全集》,合肥:黃山書社,2002年。
李猷:《龍磵詩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谷流,彭飛編著:《弘一大師談藝錄》,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周作人:《周作人自編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周作人:《知堂乙酉文編》,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周作人著,鍾叔河編:《日本管窺:日本.日文.日人》,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
坪谷水哉:〈玉池吟社の遺蹟〉,《太陽》第22卷第2號,1916年2月,頁98-99。
林紓、魏易譯:《不如歸》,收入《林紓譯著經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年,第2冊。
俞樾:《春在堂詩編》,收入《春在堂全書》第5冊,,南京:鳳凰,2010年。
柳川春葉:《腳本不如歸》,東京:民友社,1909年。
柳井絅齋編:《征清詩集》,東京:博文館,1895年。
胡懷琛:《海天詩話》,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5年。
郁風編:《郁曼陀陳碧岑詩杪》,上海:學林出版社,1983年。
郁達夫:《郁達夫全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
郁達夫著,黃杰、遠村主編:《郁達夫全集》第七卷,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
郎廷槐編:《詩友詩傳錄》,收於丁福保編:《清詩話》,臺北:西南書局,1979年。
夏承燾選校:《域外詞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1年。
神田喜一郎編:《明治漢詩文集》,收入《明治文學全集》第62冊,東京:筑摩書房,1983年。
馬世傑:〈醫國篇〉,《新世界學報》第13期,1903年,頁103-105。
馬縞撰:《中華古今注》,收入《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第11冊。
副島蒼海:《蒼海詩選》,收入富士川英郎、松下忠,佐野正巳編:《詩集日本漢詩》第十九卷,東京:汲古書院,1989年。
國史編纂委員會編:《修信使記錄》,首爾:國史編纂委員會,1958年。
堀田璋左右編:《先哲叢談》,東京:國史研究會,1916年。
戚其章主編:《中日戰爭》,《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郭則澐:《龍顧山房詩集》,收入王偉勇主編:《民國詩集叢刊》第一編,第103冊,台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據民國二十一年刻本影印,2009年。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陳天華:《猛回頭》,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陳衍著,錢仲聯編校:《陳衍詩論合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陳道華:《日京竹枝詞》廣州:復旦大學圖書館藏鉛印本,1919年。
陳衡恪著,劉經富輯註:《陳衡恪詩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陳聲聰:《兼于閣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單士釐:《癸卯旅行記》,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
景梅九:《罪錄》,北京:國風日報社,1924年。
曾根俊虎著,范建明譯:《北中國紀行 清國漫游志》,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森春濤:《春濤詩鈔》,收入富士川英郎、松下忠,佐野正巳編:《詩集日本漢詩》第十九卷,東京:汲古書院,1988年。
森槐南:《補春天傳奇》,東京:森泰二郎,1880年。
森槐南:《槐南集》,收入富士川英郎、松下忠,佐野正巳編:《詩集日本漢詩》,東京:汲古書院,1990年。
黃超曾輯:《同文集》,《叢書集成續編》,第五輯第10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黃慶澄等撰,陳慶念點校:《東游日記 湖上答問 東瀛觀學記 方國珍寇溫始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黃遵憲:《日本國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黃遵憲:《日本雜事詩(廣注)》,,收入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一輯,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
黃遵憲著,飯島有年訓點:《日本雜事詩》,東京:早乙女要作,1880年。
黃遵憲著,錢仲聯校注:《人境廬詩草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廉泉:《南湖東游草》,收入王偉勇主編:《民國詩集叢刊》第一編,第71冊,台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09年據民國七年上海聚珍倣宋印書局鉛印本影印。
楊楚孫:《楊楚孫先生詩集》,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42輯,臺北:文海,1977年。
與謝野寬編:《日本古典全集》,東京:現代思潮社,1982年。
趙元禮撰,李劍冰校點:《藏齋詩話》,收入張寅彭主編:《民國詩話叢編》,上海:上海書店,2002年,第2冊。
趙君豪:〈介紹楊少雲之不如歸行〉,《國光特刊》1926年第2期,頁42。
德富健次郎:《不如歸》,《蘆花全集》,東京:新潮社,1930年。
德富蘇峰著,劉紅譯:《中國漫遊記 七十八日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四部叢刊.初編》,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第44冊
潘飛聲:《在山泉詩話》,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5年影印《古今文藝叢書》本。
蔡鍔著,毛注青編:《蔡鍔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蔣萬里:〈櫻枝詞〉其二,《香艷集》第2期,1914年,頁4。
蔣觀雲:《居東集》,台灣大學圖書館藏排印本,1910年。
鄭子瑜,實藤惠秀編校:《黃遵憲與日本友人筆談遺稿》,東京:早稻田大學東洋文梁啟超著,舒蕪校點:《飲冰室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鄭逸梅:《清末民初文壇軼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鄭逸梅:《藝林散葉》,《鄭逸梅選集》,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織田完之:《東洋詩史》,東京:博文館,1896年。
羅森:《日本日記》,收入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第一輯,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
嚴修著,武安隆、劉玉敏點注:《嚴修東游日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嚴復著,周振甫選注:《嚴復選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蘇曼殊著,馬以君箋注:《燕子龕詩箋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二)二手研究
中文部分
1、專書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近代文學研究組編:《中國近代文學論集1949-1979(詩文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中國植物學會編:《中國植物學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年。
內藤湖南研究會 編著,馬彪等譯:《內藤湖南的世界》,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
六角恒廣著,王順洪編譯:《日本近代漢語名師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戶川芳郎先生古稀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中日文化交流史論集:戶川芳郎先生古稀紀念》,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文瑜:《文本的旅行:日本近代小說《不如歸》在中國》,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5年。
方長安:《中國近現代文學轉型與日本文學關係》,臺北:秀威資訊,2012年。
木下周男:《明治詩話》,東京:文中堂,1943年。
王小林:《從漢才到和魂:日本國學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台北:聯經,2013年。new window
王奇生:《中國留學生的歷史軌跡1872-1949》,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
王勇、上原昭一主編:《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藝術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勇主編:《書籍之路與文化交流》,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
王建民:《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
王廣西:《文人.詩學、武術》,北京:三聯書店,2011年。
王曉平:《日本中國學述聞》,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王曉平:《東亞文學經典的對話與重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王曉平:《近代中日文學交流史稿》,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年。
王曉平主編:《東亞詩學與文化互讀:川本皓嗣古稀紀念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王曉平主編:《國際中國文學研究叢刊》第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王曉平主編:《國際中國文學研究叢刊》第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王曉秋、大庭脩主編:《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文學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曉秋、大庭脩主編:《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歷史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曉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王曉秋著:《近代中國與日本:互動與影響》,北京:昆侖出版社,2005年。
王錦厚編:《郭沫若散文選集》,天津:百花文藝,1992年。
王寶平主編:《東亞視域中的漢文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任寅虎:《中國古代婚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伊原澤周:《從「筆談外交」到「以史為鑒」:中日近代關係史探研》,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安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安岡昭男著,胡連成譯:《明治前期日中關係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安藤彥太郎著,李國勝、徐水生譯:《早稻田大學與中國:架起通向未來之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
朱興和:《李叔同詩歌評注》,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年。
朱謙之:《日本的朱子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西里喜行著,胡連成等譯:《清末中琉日關系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何芳川:《中外文明的交匯》,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3年。
吳偉明編:《在日本尋找中國:現代性及身份認同的中日互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年。
吳盛青、高嘉謙主編:《抒情傳統與維新時代》,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年。
呂文翠選編:《晚清報刊、性別與文化轉型──夏曉虹選集》,台北,人間,2013年。
李怡:《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李喜所:《中國留學史論稿》,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7年。
李喜所:《近代留學生與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
李慶編注:《東灜遺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稀見史料輯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李靜:《樂歌中國:近代音樂文化與社會轉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汪毓和,胡天虹編著:《中國近現代音樂史1901-1949》,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年。
汪德邁 (Vandermeersch, Léon)著,陳彥譯:《新漢文化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沈光明:《留學生與中國文學現代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町田三郎著,連清吉譯:《明治的漢學家》,台北:台灣學生,2002年。
肖瑞峰:《中國古典詩歌在東瀛的衍生與流變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肖瑞峰:《日本漢詩發展史》,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年。
依田熹家著,卞立強、陳生保、任清玉譯:《近代日本與中國:日本的近代化──與中國的比較》,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年。
周曉明:《多源與多元:從中國留學族到新月派》,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岡村繁著,俞慰慈、陳秋萍、韋海英等譯:《日本漢文學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林少陽:《「文」與日本的現代性》,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林少陽:《「文」與日本學術思想:漢字圈1700-1990》,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
林宜蓉:《舟舫療疾與救國想像──明清易代文人文化新探》,臺北:萬卷樓,2014年。new window
祁曉明:《江戶時期的日本詩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邵毅平:《中日文學關係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金仕起:《中國古代的醫學、醫史與政治:以醫史文本為中心的一個分析》,臺北:政大出版社,2010年。new window
後藤昭雄著,高兵兵譯:《日本古代漢文學與中國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柄谷行人著,趙京華譯:《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柳亞子編:《蘇曼殊年譜及其他》,上海:北新書局,1927年。
郁達夫著,詹亞園箋注:《郁達夫詩詞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夏曉虹:《晚清社會與文化》,武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夏曉虹:《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徐正綸編著:《弘一大師詩詞全解》,台北:東大,2002年。
徐興慶編:《東亞知識人對近代性的思考》,台北:國立台灣出版中心,2009年。
桑兵:《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與活動》,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狹間直樹編:《梁啟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共同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狹間直樹編:《梁啟超.明治日本.西方》(修訂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袁進:《中國近代文學史》,臺北:人間出版社,2010年。
馬亞中:《中國近代詩歌史》,上海:復旦大學,2011年。
馬國權:《近代印人傳》,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年。
啟功主編:《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傳略》,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張伯偉:《作為方法的漢文化圈》,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張治:《異域與新學:晚清海外旅行寫作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年。new window
連清吉著:《日本京都中國學與東亞文化》,台北:台灣學生,2010年。
連清吉著:《從螺旋史觀看中日文化的發展》,台北:台灣學生,2002年。
郭連友著:《吉田松陰與近代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郭麗:《近代日本的對外認識:以幕末遣歐美使節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陳廷湘主編:《「近代中國與日本」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陳室如的專論:《近代域外遊記研究 (1840-1945) 》,臺北:文津:2008年。
陳春香:《南社文人與日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陳香編註:《柳枝詞與竹枝詞》,臺北:臺灣商務印出館,1985年。
陳振濂:《近代中日繪畫交流史比較研究》,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00年。
陳培豐:《想像和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new window
陳捷:《人物往來與書籍流轉》,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陳瑋芬:《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年。
陳瑋芬:《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陳潮:《近代留學生》,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陸胤:《政教存續與文教轉型:近代學術史上的張之洞學人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單正平:《晚清民族主義與文學轉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舒新城:《近代中國留學史》,上海:中華書局,1927年。
黃順力:《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探論》,長沙:岳麓書社,2004年。
黃愛華:《中國早期話劇與日本》,長沙:岳麓書社,2001年。
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new window
楊棟梁主編:《近代以來日本的中國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
楊際開:《清末變法與日本:以宋恕政治思想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葉國良、徐興慶編:《江戶時代日本漢學研究諸面向:思想文化篇》,台北:國立台灣出版中心,2009年。
葉渭渠,唐月梅著:《日本現代文學思潮史》,北京:中國華橋出版,1991年。
雷蒙得.威廉斯 (Raymond Williams) 著,王爾勃、周莉譯:《馬克斯主義與文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實藤惠秀著,張銘三譯:《日本文化給中國的影響》,上海:新申報館,1944年。
實藤惠秀著,陳固亭譯:《明治時代中日文化的連繫》,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0年。
實藤惠秀著,潭汝謙、林啟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修訂譯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實藤惠秀著,譚汝謙譯:《中國人日本留學史》(修訂譯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趙天一、沈本南:〈報壇先軀楊楚孫先生事略〉,政協無錫市北塘區委員會編:《北塘文史資料》,出版地不詳,1990年,第1輯。
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著,歐陽景根譯:《共同體》,南京:江蘇人民出尚呂克・儂曦 (Jean-Luc Nancy) 著,蘇哲安譯:《解構共同體》,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3年。
劉紀蕙:《心之拓樸:1895事件後的倫理重構》,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1年。new window
蔡毅:《日本漢詩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蔣英豪:《黃遵憲師友記》,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年。
鄭子瑜編:《人境廬叢考》,新加坡 : 商務印書館新加坡分館,1959年。
鄭匡民:《西學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鄭匡民:《梁啟超啟蒙思想的東學背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
鄭清茂:《中國文學在日本》,臺北:純文學,1968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台北:聯經,2012年。new window
錢國紅:《走近「西洋」和「東洋」:中日世界意識形成的比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錢鍾書:《談藝錄(補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靜永健、陳翀著:《漢籍東漸及日藏古文獻論考稿》,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龍榆生:《中國韻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戴季陶:《日本論》,香港:中和出版,2012年。
濱下武志著,朱蔭貴、歐陽菲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韓東育:《從「脫儒」到「脫亞」──日本近世以來「去中心化」之思想過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鮮明:《清末中國人使用的日語教材:一項語言學史的考察》,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
顏健富:《從「身體」到「世界」:晚清小說的新概念地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譚雯:《日本詩話的中國情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嚴紹璗:《中國文化在日本》,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年。
嚴紹璗:《漢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嚴明:《東亞漢詩研究》,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年。
饒芃子,王琢編:《中日比較文學研究資料匯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年。

2、期刊論文
元青,王建明:〈留日學人的文化交流〉,《廣東社會科學》,2009年第1期,頁122-129。
李亞峰:〈近代「長慶體」敘事歌行的發展及解構〉,《蘇州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楊延峰、李建華:〈大隈重信「支那保全論」探析〉,《日本研究》2012年第1期。
陳建華:〈黃遵憲〈櫻花歌〉詩旨與德川幕政〉,《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1期,頁99-108。new window
姚慶渭:〈櫻花史考〉,《南京林產工業學院學報》,1982年第2期,頁91-92。
鄭毓瑜:〈流亡的風景:〈遊後樂園賦〉與朱舜水的遺民書寫〉,《漢學研究》第20卷第2期,2002年,頁1-28。new window
夏敏:〈《不如歸》在中國的譯介〉,《語文學刊》,2006年第1期。
潘少瑜:〈國恥癡情兩淒絕:林譯小說《不如歸》的國難論述與情感想像〉,《編譯論叢》第5卷第1期,2012年3月,頁97-120。new window
劉德重:〈「長慶體」名誼辨說〉,《文學遺產》,1985年第1期,頁60-65。
李莉薇,孫婉君,周麗欣:〈中日兩國「徐福東渡」嬗變考〉,《晉中學院學報》2015年第5期。
李慶:〈《琉球三策》作者考──再論黃遵憲的日本觀及他與李鴻章、何如璋的關係〉,《復旦學報》1995年第4期。
邱巍:〈錢玄同家族留學日本考述〉,《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頁15-17。
吳偉明:〈徐福東渡傳說在德川思想史的意義〉,《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8期,2014年1月,頁161-176。new window
平石典子:〈傾倒的地標與想像:近代日本文學中的「凌雲閣」〉,《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第6卷第2期,2013年6月,頁93-104。
廖肇亨:〈浪裡挑燈看劍:中國海戰詩學之書寫特質與價值信念初探〉,《中國文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2008年,第11輯,頁295-302。
夏曉虹:〈晚清報刊廣告的文學史意義〉,《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頁94。
耿傳友:〈王次回:一個被文學史遺忘的重要詩人〉,《中國韻文學刊》第20卷第3期,2006年9月。
陸胤:〈從「同文」到「國文」一一戊戌前後張之洞系統對日本經驗的迎拒〉,《史林》,2012年6期,頁100-113。
王汎森:〈戊戌前後思想資源的變化:以日本因素為例〉,《二十一世紀》第45期(1998年2月),頁47-54。new window
王學玲:〈香奩情種與絕句一家:文述及其作品在日本明治時期的接受與演繹〉,《東華漢學》第15期(2012年6月),頁213-248。new window
嚴明:〈日本漢詩中的賞春〉,《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吉川健一:〈李叔同的在日演藝活動〉,《藝術家》,頁337-347。
吉川健一:〈李叔同的在日漢詩漢詩活動:從「隨鷗吟社」資料看李叔同與日本文人的往來〉,《藝術家》,頁348-353。
吉川健一:〈李叔同清末在日活動考:東京《國民新聞》對李叔同的報導〉,《藝術家》,頁276-283。
吉川健一:〈李叔同與白馬會:李叔同在日活動資料的新發現〉,《藝術家》,頁283-292。
施曄:〈從《東京夢》到《留東外史》:清末民清留日小說的濫觴和發展〉,《明清小說研究》,2010年第1期,頁202-211。
坂井洋史:〈懺悔與越界: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的一個側面〉,《文藝理論研究》,1998年第4期。
施曄:〈近代留日小說中的東京鏡像——以向愷然《留東外史》為代表〉,《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頁178-186。
陳培豐:〈日治時期臺灣漢文脈的漂游與想像:帝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臺灣史研究》第十五卷第四期(2008年12月),頁31-86。new window
蔣英豪:〈日本雜事詩與近代漢語新詞〉,《漢學研究》第22卷1期,2004年6月,頁299-323。new window
廖肇亨:〈長島怪沫、忠義淵藪、碧水長流:明清海洋詩學中的世界秩序〉,《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2期,2008年3月,頁 41-71。new window
廖肇亨:〈千里鏡、鹿毛筆、寄生螺: 徐葆光使琉詞中的航海經驗與異國見聞〉,《政大中文學報》第24期,2015年12月,頁65-87。new window
廖肇亨:〈歸來壓篇翠雲鬟:琉球竹枝詞中的女性角色與社會生活〉,《海洋文化學刊》第18期,2015年6月,頁35-64。new window
廖肇亨:〈清代中葉古典海洋詩歌釐探:以嘉慶五年琉球冊封使趙文楷、李鼎元的海洋經驗為中心的考察〉,《海洋文化學刊》第8期,2010年6月,頁31-63。new window
廖肇亨:〈知海則知聖人:明代琉球冊封使海洋書寫義蘊探詮〉,《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2期,2009年12月,頁1-3,5-33。new window
鄭清茂:〈取徑於東洋:略論中國現代文學與日本〉,《中外文學》第21卷第12期,1993年,頁67-92。new window
鄭清茂:〈海內文章落布衣:談日本江戶時代的文人〉,《東華人文學報》第1期,1999年7月,頁19-31。new window
鄭毓瑜:〈1870年代中、日漢詩人的視域轉換:以博物知識、博覽會為認知框架的討論〉,《淡江中文學報》第25期,2011年12月,頁97-129。new window
寧樹藩,陳匡時:〈評《開智錄》〉,《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3期,頁22-23。
冼玉清:〈粵謳與晚清政治〉(上)(中)(下),《嶺南文史》1983年1月、2月,1984年1月。
張篁溪:〈1905年留日學生罷課運動始末〉,《文史資料選編》第33輯,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
中村忠行:〈春柳社逸史稿──獻給歐陽予倩先生(一)〉,《戲劇》2004年第3期。
高嘉謙:〈南溟、離散、地方感:楊雲史與使節漢詩〉,《成大中文學報》第42期,2013年9月,頁183-220。new window
高嘉謙:〈帝國、斯文、風土:論駐新使節左秉隆、黃遵憲與馬華文學〉,《臺大中文學報》第32期,2010年6月,頁359-397new window
金鐘珍:〈中韓戲劇接受日本《不如歸》的比較研究〉,《杭州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3月,第2期。


3、論文集論文
王寶平:〈試論清末中日詩文往來〉,收入石塚晴通編:《敦煌學.日本學:石塚晴通教授退職紀念論文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
沈國威:〈時代的轉型與日本途徑〉,收入王汎森等著:《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張灨院士七秩祝壽論文集》,臺北:聯經,2007年,頁241-270。new window
林志宏:〈世變下的士變:科舉廢除和知識階層的定位〉,收入甘懷真編:《身份、文化與權力:士族研究新探》,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頁387-424。
許翼心:〈辛亥革命與香港的文界革命〉,收於黃維樑主編:《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2000年。
廖肇亨:〈瓊浦曼陀羅:中國詩人在長崎〉,收入王璦玲主編:《空間與文化場域 : 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9年,頁293-318。new window
鄭清茂:〈他山之石:日本漢學對華人的意義〉,收入楊儒賓、張寶三主編:《日本漢學研究初探》,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頁1-16。
鄭清茂:〈周作人的日本經驗〉,《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學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 年,頁869-900。

4、學位論文
高嘉謙:《漢詩的越界與現代性:朝向一個離散詩學(1895-1945)》,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楊文瑜:《日本近代小說《不如歸》在中國的譯介與傳播》,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日文部分
1、 專書
入谷仙介:《近代文學と明治漢詩》,東京:研文出版,1989年。
三田剛史:《甦る河上肇:近代中國の知の源泉》,東京:藤原書店,2003年。
三浦叶:《明治の漢學》第三集,作者自刊,1996年。
三浦叶:《明治漢文學史》,東京:汲古書院,1998年。
上垣外憲一:《日本留學と革命運動》,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1年。
大里浩秋,孫安石編:《中國人日本留學史研究の現段階》,東京:御茶の水書房,2002年。
大庭脩:《江戶時代の日中秘話》,東京:東方書店,1980年。
子安宣邦:《漢字論──不可避の他者》,東京:岩波書店,2003年。
小谷一郎:《一九三0年代後期中國人日本留學生文學藝術活動史》,東京:汲古書院,2011年。
小林武:《章炳麟と明治思潮》,東京:研文出版,2006年。
山口一郎:《近代中國對日觀の研究》,東京:アジア經濟研究所,1970年。
日本近代文學館編:《日本近代文學大事典》,東京:講談社,1977年。
日野龍夫:《江戶の儒學》,東京:ぺりかん社,2005年。
王寶平:《清代中日學術交流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5年。
王寶平:《清代中日學術交流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5年。
北岡正子:《魯迅 日本という異文化のなかで:弘文學院入學から「退學」事件まで》,大阪:關西大學出版部,2001年。
田村哲三:《出版王國の光と影:博文館興亡六十年》,東京:法學書院,2007年。
石曉軍編著:《『點石齋畫報』にみる明治日本》,東京:東方書店,2004年。
合山林太郎:《幕末.明治期における日本漢詩文の研究》,大阪:和泉書院,2014年。
吉田千鶴子:《近代東アジア美術留學生の研究:東京美術學校留學生史料》,東京:ゆまに書房,2009年。
早稻田大學:《早稻田大學七十年誌》,東京:早稻田大學,1882年。
早稻田大學大學史編集所:《早稻田大學百年史(第1卷)》,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72年。
有田和夫:《「近代」のかたち:中國と日本》,東京:研文出版,2004年。
有田和夫:《淸末意識構造の硏究》,東京:研文出版,1984年。
江見水陰:《自己中心明治文壇史》,東京:日本圖書,1982年。
竹林貫一編:《漢學者傳記集成》,東京:名著刊行會,1969年。
坂井洋史:《懺悔と越境: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5年。
村田雄二郎編:《漢字圈の近代:ことばと國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5年。
周一川:《中國人女性の日本留學史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2000年。
松本三之介著,李冬君譯:《國權與民權的變奏:日本明治精神結構》,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年。
松本龜次郎:《中華留學生教育小史》,東京:東亞書房,1931年。
武繼平:《異文化のなかの郭沫若:日本留学の時代》,福岡:九洲大學出版會,2002年。
金文京:《漢文と東アジア──訓読の文化圏》,東京:岩波書店,2010年。
長澤規矩也:《漢文學概論》,東京:雄山閣,1982年。
阿部兼也:《魯迅の仙台時代:魯迅の日本留学の研究》,仙台:東北大學出版會,1999年。
狩野直喜著:《清朝の制度と文學》,東京:みすず書房,1984年。
栗田尚彌:《上海東亞同文書院:日中を架けんとした男たち》,東京:新人物往來社,1993年。
浙江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編:《江戶.明治期の日中文化交流》,東京:農文協,2000年。
酒井順一郎:《清國人日本留學生の言語文化接觸:相互誤解の日中教育文化交流》,東京:ひつじ書房,2010年。
高井尚之:《日本カフェ興亡記》,東京: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2009年。
國文學研究資料館編:《明治の出版文化》,京都:臨川書店,2002年。
張偉雄:《文人外交官の明治日本:中國初代駐日公使團の異文化體驗》,東京:柏書房,1999年。
野村浩一:《近代中國の思想世界:『新青年』の群像》,東京:岩波書店,1911年。
陳捷:《明治前期日中學術交流の研究:清國駐日公使館の文化活動》,東京:汲古書院,2003年。
森岡ゆかり:《近代漢詩のアジアとの邂逅:鈴木虎雄と久保天隨を軸として》,東京:勉誠出版,2008年。
湯本豪一:《明治事物起源事典》,東京:柏書房,1996年,
鈴木貞美:《日本『文學』概念》,東京:作品社,1998年。
鈴木貞美編:《雜誌『太陽』と國民文化の形成》,京都:思文閣,2001年。
實藤惠秀、豊田穰譯:《日本雜事詩》,東京:平凡社,1968年。
實藤惠秀、實藤遠著:《アジアの心:日中文化交流のあゆみ》,東京:淡路書房,1956年。
實藤惠秀:《近代日支文化論》,東京:大東出版社,1941年。
實藤惠秀著:《日中非友好の歷史》,東京:朝日新聞社,1973年。
實藤惠秀著:《近代日中交涉史話》,東京:春秋社,1973年。
實藤惠秀監修,實藤遠著:《日中友好史》,東京:淡路書房新社,1961年。
實藤惠秀編譯:《大河内文書:明治日中文化人の交遊》,東京:平凡社,1964年。
德田武:《近世日中文人交流史の研究》,東京:研文出版,2004年。
稻葉昭二:《郁達夫:その青春と詩》,東京:東方書店,1982年。
橫山宏章:《長崎出會と近代中國》,福岡:海鳥社,2006年。
篠原徹編:《現代民俗誌の地平1:越境》,東京:朝倉書店,2012年。
齋藤希史:《漢文脈と近代日本》,東京:NHKブックス,2007年。
齋藤希史:《漢文脈の近代:清末明治の文學圈》,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5年。
齋藤希史:《漢字世界の地平:私たちにとって文字とは何か》,東京:新潮社,2014年。
藤井省三,大木康:《新しい中國文學史: 近世から現代まで》,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1997年。
藤井淑禎:《不如歸の時代:水底の漱石と青年たら》,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社,1990年。
嚴安生:《日本留學精神史:近代中國知識人の軌跡》,東京:岩波書店,1991年。
嚴安生:《陶晶孫その數奇な生涯:もう一つの中國人留學精神史》,東京:岩波書店,2009年。

2、 期刊論文
大野公賀:〈弘一法師(李叔同)と日本:清末から民國期の中日文化交流の一例として〉,《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60號(2011年12月),頁39-78。
小川恒男:〈明治の東京を描いた詩(一):郁曼陀の〈東京雜事詩〉,《中國中世文學研究》第 55號(2009年3月),頁47-56。
小川恒男:〈郁曼陀の〈東京雜事詩〉について〉,《比較日本文化學研究》第3號(2010年),頁174-185。
山本澄子:〈新派劇の創立期 : 川上音二郎とシェィクスピア〉,《立正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年報》第31號,1994年3月,頁9-19。
山辺進:〈隨鷗吟社の創立に就いて:明治後期に於ける漢詩結社の活動〉,《二松學舎大學東アジア學術總合研究所集刊》第36號(2006年3月),頁13-32。
中村みどり:〈放蕩留學生と日本女性──《留東外史》及び《留東外史補》《留東新史》について〉,《野草》第77號(2006年2月)、78號(2006年8月),頁18-35、頁106-109。
中村忠行:〈「思古吟社」そのほか〉,《亞東資料》第52號,1952年9月,頁18-19,24。
中村忠行:〈晚清に於ける演劇改良運動〉,《天理大學學報》第7期,1952年5月),頁37-62、第8期,1952年7月,頁51-78。
中村忠行:〈德富蘆花と中國現代文學〉,《天理大學學報》第1卷第2-3號,1949年。
広岡義隆:〈漢文脈と和文脈──風土記の訓讀から〉,《美夫君志》第56號,1998年3月,頁24-36。
永井算巳:〈所謂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事件の性格──清末留學生の一動向〉,《信州大學紀要》第2號(1952年7月),頁11-34。
吉岡英幸:〈早稲田大學清國留學生部―そのカリキュラムと日本語教師〉,《講座日本語教育》第29分冊(1994年3月),頁83-104。
多仁安代:〈明治期の清國留學生と日本の姿勢──近代留學生問題の視點〉,《自由》第44卷12號,2002年12月,頁38-48。
呂順長:〈高田早苗の中國教育觀〉,《四天王寺國際佛教大學紀要》第42號,2006年7月。
村山吉広:〈漢文脈の問題──西歐の衝撃のなかで〉,《國文學》第25卷第10號,1980年8月,頁40-45。
金京沢,磯崎哲夫:〈中日理科教育交渉史研究(1):早稲田大學清國留學生部の意義〉,《科學教育研究》第24卷第4號(2000年12月),頁189-201。
胡穎:〈清國留學生教育機關における留學生の受け入れ──明治末期の東京府知事宛申請書類群に關する考察〉,《アジア教育史研究》第19號(2010年3月), 頁39-54。
桐浴邦夫:〈東京芝公園の紅葉館について:明治期における和風社交施設の研究〉,《日本建築學會計畫系論文集》第507號,1998年5月,頁199-204。
高木理久夫、森美由紀:〈早稻田の清國留學生──《早稻田大學中國留學生同窗錄》の紀錄から〉,《早稻田大學圖書館紀要》第62號,2015年3月,頁36-104。
堀切實:〈俳文の文體──和文脈と漢文脈のあいだ〉,《早稲田大學教育學部學術研究(國語・國文學編)》第 34號,1985年,頁37-50。
崔曉紅:〈日本の壁──《留東外史》の日常世界〉,《饕餮》,第7號(1999年9月)、8號(2000年9月),頁2-19、4-16
陸偉榮:〈李叔同の在日活動について〉,《日中藝術研究》第37號(2002年3月),頁82-93。
揖斐高:〈竹枝の時代──江戶後期の風俗詩〉,《季刊日本思想史》第21號,1983年9月,頁99-118。
實藤惠秀:〈留東外史と其の日本觀〉,《中國文學月報》第12號(1936年),頁10。
竇新光:〈近代中韓兩國における明治小説『不如歸』の受容様相について : 文學體制の視點から〉,《海港都市研究》第9號,2014年3月。


3、論文集論文
小林共明:〈振武學校と留日清國陸軍學生〉,收入辛亥革命研究會編:《中國近現代史論集:菊池貴晴先生追悼集》,東京:汲古書院,1985年,頁277-309。
小島淑男:〈辛亥革命中國留日學生の動向:武昌蜂起から中華民國成立まで〉,,收入辛亥革命研究會編:《中國近現代史論集:菊池貴晴先生追悼集》,東京:汲古書院,1985年,頁311-329。
中村義:〈成城學校と中國人留學生〉,收入辛亥革命研究會編:《中國近現代史論集:菊池貴晴先生追悼集》,東京:汲古書院,1985年,頁251-275。
北岡正子:〈第五回內國勸業博覽會と清國留學生〉,收入關西大學文學部中國語中國文學科編:《文化事象としての中國》,大阪:關西大學出版部,2002年,頁205-234。
朴暎美:〈近代における日.朝漢學者の交流と影響〉,《日本漢文學研究》第8號,2013年3月,頁69-95。
李運博:〈中日近代語彙交涉における梁啟超の役割〉,收入李運博主編:《漢字文化圈近代語言文化交流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3-35。



(三)近代報刊
《太陽》,東京:1895年發行。
《開智錄》,橫濱:1901年發行。
《國民報》,東京:1901年發行。
《新小說》,橫濱:1902年發行。
《新民叢報》,橫濱:1902年發行。
《湖北學生界》,東京:1903年發行。
《遊學譯編》,東京:1903年發行。
《江蘇》,東京:1903年發行。
《隨鷗集》,東京:1904年發行。
《復報》,東京:1906年發行。
《音樂小雜誌》,東京:1906年發行。
《貳拾世紀之支那》,東京:1906年發行。
《法政學報》,東京:1907年發行。

(四)網站資料
長崎大學圖書館「幕末.明治期日本古寫真メタデータ データベース」http://oldphoto.lb.nagasaki-u.ac.jp/jp/target.php?id=668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