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個稱為國小的地方
作者:楊千儀
作者(外文):Yang-Chien Yi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研究所
指導教授:顏慶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國小教育學校學生與教師elementary schoolschoolstudent and teach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1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透過調查、訪談、觀察等方式了解國小關係人,學生、教師、行政人員對於稱為國小這個地方相關層面的認知及知覺,除透過文獻之探討分析學校關係人、現行教育政策、及相關教育理論等對於國小圖像的描繪以形成主要之理論依據,並具體描繪出研究架構,以據此為訪談、觀察以及編製問卷之依據,以微觀及鉅觀的視角詮釋一所國小的面貌。本研究主要從五個層面加以論述,分別為學校的功能、課程的內容、課堂內教學活動、課堂外學校活動以及學校硬體設施五個層面。
經過資料分析編碼之後,主要獲得以下研究結果:
一、學生對於學校的正向知覺高於負向知覺。
二、教師對於學校生活照顧功能的認同低於家長的認同。
三、教師在國小教育中扮演重要的關鍵性角色
四、現行教育政策所描繪出的國小政策面圖像包括:
(一)學校的功能:培養帶得走的能力、協助發現自我、受社會階
層影響。
(二)課程的內容:網絡型知識結構、過多議題的融入、強調能力
本位內容。
(三)課堂內教學活動:教師自我成長的要求、師生是建構知識的
夥伴、溫情的師生互動期許。
(四)課堂外學校活動:協助發展學校特色、強化弱勢學生扶助政
策。
(五)學校硬體設施:致力老舊校舍汰換、彌補數位落差、推動環
保校園。
五、一所國小的實際運作圖像包括:
(一)學校的功能:理想中學校的人格涵養及教育功能、家長期待
的生活照顧功能、學校功能存在城鄉差異。
(二)課程的內容:教師熟悉課程設計過程、受限時間無法加深加
廣、課程生活實踐程度隨著年級升高而降低
(三)課堂內教學活動:教師教學過程具預設立場、教學流程掌握
因人而異須好的評鑑工具協助瞭解教學成
果。
(四)課堂外學校活動:行政重行銷、教師重教學時間、活動教育
意義待加強、多以物質贈與提生家長參與
率。
(五)學校硬體設施:硬體設備不足、校園規劃重視安全性、.校園
規劃教育意義待引導、與社區共享制度未健
全。
The first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understand the perceptive of student, teacher, and the administrators about elementary. The second purpose was to find the concept image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recently and actual operations in elementary .The main method of this research were 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the survey. The main conclusions were discoursed according to following subject:school function; curriculum content; teaching activity in classroom; school activity outside classroom; school facility.
參考書目
王順平(2007)。臺灣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探究。研習資訊,24:4,61-74。
王麗雲、游錦雲(2005)。學童社經背景與暑期經驗對暑期學習成就進展new window
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1:4,1-41。
台灣教育會編(1995)。台灣教育沿革誌。台北:南天。
地方制度法(89 年修正)
江昭青(2009)。需要補救的補救教學。親子天下,9,94-99。
成令方, 林鶴玲, 吳嘉苓(譯)(2003)。見樹又見林 : 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Johnson, A.G.)。臺北市:群學。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紮根理論研究方法。(Strauss, A.&Corbin,J)。台北:濤石文化。(原著發表年:1998)。
吳志宏譯(1994)。教育的目的。(Whitehead, A.N.)。台北:桂冠。(原著發表年:1916)。
吳俊升(1997)。教育哲學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吳清山、黃旭鈞(2010)。我國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200,7-17。new window
余懿嫻(2007)。教、學和學校的哲學-評介David Carr 著《使教育有道理:道育哲學和理論與教學導論》。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007,12,129-138。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9)。臺灣兒童快樂生活大調查報告。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1)。2011 台灣學童學習過勞情形調查報
告。
何琦瑜主編(2006)。家庭教育-贏的起點。臺北:天下雜誌。
李瑟(1982)。當教育理論遇上敵人。天下雜誌,16,http://www.cwk.com.tw/cw/search/preview1.asparticleID=200405051451530916278958
沈劍平譯(1999)。學校的職能。(Goodlad, J.I.)。台北:桂冠。
(原著發表年:1994)。台北:桂冠。
余懿嫻(2006)。 懷德海哲學與後現代教育。當代教育研究,14:2,147-174。
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2),61-79。new window
林明地(2009)。近年來我國教育政策的關鍵問題與可能對策。學校行政雙月刊,60,1-9。
林茂生(2000)。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 : 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台北:新自然主義社。new window
幸運草(2010)。家庭教養功能,別讓媒體取代。國語日報兒童網教育大家談。http://www.mdnkids.com.tw/speak/search.asp,3.27。
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譯)(1999)。哲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城邦發行。
修訂國民中小學公共安全管理手冊工作小組(2008)。國民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島嶼柿子文化館編著(2004)。台灣小學世紀風華。台北:柿子文化。
國民教育法(100 年1 月26 日修正)
國民教育法實行細則(93 年7 月26 日修正)
教育基本法(100 年修正)
教育部(1996)。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
許佩賢(2005)。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new window
陳美如、郭昭佑(2008)。兒童眼中的學校。教育研究月刊,169,98-108。new window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1)。 教育部部史網站。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2
梁雲峽(譯注)(2008)。一個稱為學校的地方。(Goodlad, J.I.)。台北:聯經。(原著發表年:1984)。
許慧珠、譚偉明、余可茵(2005)。香港家長為子女選擇小學的考慮因素。new window
基礎教育學報,14:1,1-21
張德銳、李俊達(譯)(2002)。另一雙眼睛-教室觀察與會談技巧。(Acheson,K.)臺北: 國立教育資料館出版。new window
張慶勳(2010)。教育學研究方法的哲思與知能。教育研究月刊,200,36-45。new window
張睿纖(2011)。提升自主健康管理,小學生每天寫健康日記,有益長高。中國時報 ,A6/生活新聞,2011/12/10。
葉允斌(2008)。試論哈伯馬斯的科學技術觀─理路及其轉折。網路社會學通訊。73。
無名氏(2011)。彰化飄書香,打造社區閱讀中心。A16/文化新聞,2011/12/09。
葉坤靈(1998)。四位西洋思想家的教育改革論點--教育視野之擴展。師大學報,43:2,1-19。new window
黃彥超(2010)。第四屆APEC 教育部長會議探究及其對我國教育之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67,87-100。
彭煥勝主編(2009)。台灣教育史。高雄:麗文文化。
黃嘉能(2009)。廉價的國小教育,令人憂心。國語日報兒童網教育大家談。http://www.mdnkids.com.tw/speak/search.asp,12.11。
詹志禹(1996)。家庭與學校:推責、分工或合作?北縣教育,11, 8-10。
經典雜誌編著(2006)。台灣教育四百年。台北:經典雜誌。
董素芬(2003)。社會變遷中的教師角色—臺灣國小教師角色期望變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賈馥茗等編輯(2000)。教育大辭書。台北:文景書局。
墨客(2010)。送圖書禮券,不如直接贈書。國語日報兒童網教育大家談。http://www.mdnkids.com.tw/speak/search.asp,3.28。
劉慧珍、吳志功、朱旭東(譯)(1998)。文憑社會 : 教育與階層化的歷史社會學。(Collins, R.)。台北:桂冠。
臺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編纂(1991)。增修辭原。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歐陽教(1998)。教育哲學導論。台北:文景書局。
默想(2009)。大紀元文化網。http://www.epochtimes.com/b5/9/10/27/n2-702329.htm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校園生活。(McLaren P.)。臺北市:巨流出版。
Carl F. Kaestle(無)。美國的歷史學家創造改變的歷史性決策。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出版物。http://www.ait.org.tw/infousa/zhtw/PUBS/Histori-ans/chapter04.htm
Achiron, M.(2011). The parent factor in student performance.. http://oe-cdeducationtoday.blogspot.com/2011/11/parent-factor-in-student performa-nce.html.
David Carr(2003).Making sense of edu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p-hilosophy and theor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New York : RoutledgeFalmer.
Dodd, A. W. & Konzal, J. L.(1999). Making our high schools better: How parents and teachers can work together.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Deslandes, R., & Cloutier, R.(2002). Adolescents'' perception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chooling.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3,220-233.
Furlong J.(2000). Teac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 re-forming profession-nalism? Buckingham : Open University Press.
Giroux, H.(1981).Ideology, Culture, and the Process of Schooling.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Goodlad, J.I.(1984). A place called school :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New York :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zzo, C. V., Weissberg, R. P., Kasprow, W. J., & Fendrich, M.(1999).A longitudinal assessment of teacher perceptions of parent involvement in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school performance.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7, 817-839.
Jackson, P. W.(1990). Life in classrooms. New York : Teachers College Press.
Rudolf van den Berg,Anje Ros(1999). The Permanent Importance of the Subjective Reality of Teachers During Educational Innovation:A Concerns-Based Approach.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Winter 1999,Vol.36,No.4,pp.879-90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