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度男魂女魄之情:徐志摩的解放與實踐
作者:張繼元
作者(外文):CHANG, CHI-YUA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指導教授:丁興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徐志摩男魂女魄抒情傳統心理傳記學自我敘說Xu ZhimoAnimus and AnimaLyric TraditionPsychobiographySelf-Narrativ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
本論文在敘說的是一個度男魂女魄之情的故事。在穿越百年時空中,我和徐志摩的生命故事邂逅了,並共同凝望華人文化的時間之河,以謙遜、誠懇、溫暖、包容的態度,試圖面對傳統華人文化—心理結構所積澱出來的「崁」,讓長期壓抑的「女魄」解放,並承諾未來邁向有「情」之實踐。在研究歷程中,我發現心理傳記學的秘密之一是對傳主、自己的生命提出「最初的質問」。同時,近年來輔仁大學心理系也正在發展「互為主體式心理傳記學」。在這兩者的匯流下,本文嘗試結合自我敘說與心理傳記學,以「生命故事」作為土壤,接續華人抒情傳統,在文化—心理結構積澱中,追求度其情以成人之美。在Freud百年之後,心理傳記學是一種邁向「互為主體式心理傳記學」的生命詩學,同時,也開展人們有「情」於世的解放與實踐。
This thesis is a story about the dialectic handling between the situation and human affectivity of Animus and Anima. In the centuries of time and space, I encounter Xu Zhimo through exploring our life stories. We gaze at the river of time in Chinese culture with humility, sincerity, warmth and understanding. We explore how the history develops in the perspective of hinese culture-psychological formation and how that creates the “life crisis” in Chinese. Therefore, we can liberate the long-term repression of the "Anima" and commit to the praxis of affectivity in life towards future. In the process of the study, I’ve realised that one of the secrets of psychobiography is to propose “the First Question” of the master and myself. Meanwhile, in recent years,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at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has been also developing " Inter-Subjectivity Psychobiography". Under the confluence of these two approach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bine self-narrative and psychobiography in order to reconnect "the Lyric Tradition in China" with using "life story" as the soil. By the dialectic handling between the situation and human affectivity, we are moving towards appreciating the beauty of a person in the sediments of culture-psychological formation. After Freud’ s century work, the approach of psychobiography is focusing towards the Poetics of Life of " Inter-Subjectivity Psychobiography". At the same time, it liberates the praxis of affectivity in nowadays society.
《周易》
丁亞民(2000) 。人間四月天。(電視劇)臺灣縱橫國際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北京榮信達影視藝術中心。
丁興祥、賴誠斌(2001) 。心理傳記學的開展與應用:典範與方法。《應用心理研究》,第12期,77-106。
丁興祥(2006) 。心理學的定位與開展。應用心理研究,第31期。
丁興祥、賴誠斌(2006) 。回觀心理「科學」:從反思性到善美社會之人文科學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第31期,113-132。
丁興祥、張繼元(2014) 。生命詩學:心理傳記與生命敘說的新開展。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期刊,2,1 - 24。
丁興祥、張繼元(2014) 。自我敘說宛如生命詩學:以梁漱溟自我敘說的賦比興實踐歷程為例。哲學與文化(41),12,3-25。
丁興祥(2017) 。譯序:路德之為艾瑞克森,艾瑞克森之為路德。在Erikson, E. H.,青年路德(康綠島譯;頁7-18)。臺北:心靈公坊。(原著出版於1958)
方慧(2002) 。百年家族-徐志摩。臺北:立緒。
王臨風(2003) 。放下專業,立地成人:一個困知勉行的「專業」實踐歷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行(2013) 。從儒家經典與我的知行反映中體悟助人與諮商之道。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德威(2014) 。台灣:從文學看歷史。臺北:麥田出版社。
王德威(2011) 。現代抒情傳統四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史景遷(2001) 。追尋現代中國-最後的王朝。臺北:時報。
李園會(2001) 。台灣師範教育史。臺北:南天。
李曉菁(2018) 。走向民間的賴和:一種互為主體的心理傳記。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筱峰(2002) 。快讀台灣史。臺北:玉山出版社。
李海燕(2018) 。心靈革命:現代中國愛情的譜系(1900-1950)。(修佳明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07)
李澤厚(1996) 。中國現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
李澤厚(2008) 。人類學歷史本體論。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
李澤厚(2011) 。哲學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光潛(2003) 。談美。台中:晨星出版社。
朱天文(1989) 。悲情城市十三問。在吳念真、朱天文著,悲情城市,臺北:三三書坊。
沈從文(1981) 。友情。韓石山、伍漁(2008)主編,徐志摩評說八十年。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頁65-69。
宋炳輝(2011) 。徐志摩傳。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杜維明(2013) 。青年王陽明:行動中的儒家思想。 北京:三聯書店。
林徽因(1931) 。悼志摩。王任(2012)主編,哭摩。北京:金城出版社。頁107-113。
林徽因(1935) 。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韓石山、伍漁(2008)主編,徐志摩評說八十年。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頁83-89。
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編(2000) 。戲戀人生。臺北:麥田出版社。
吳其昌(1931) 。志摩在家鄉。韓石山、伍漁(2008)主編,徐志摩評說八十年。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頁57-64。
吳韻曦(2012) 。拉斯基與民國思想界來源。《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3,26-33。
吳盛青(2019) 。我願把我的靈魂浸入在你的靈魂裡:五四情書。王德威、宋明煒主編,五四@100:文化・思想・歷史。新北市:聯經出版社。頁157-164。
河合隼雄(2013) 。高山寺的夢僧:明惠法師的夢境探索之旅。(林暉鈞譯)。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原著出版於1987)
侯孝賢(1986) 。戀戀風塵。(電影)臺北:中央電影公司。
胡適(1932) 。追悼志摩。韓石山、伍漁(2008)主編,徐志摩評說八十年。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頁17-25。
徐善曾(2018) 。志在摩登:我的祖父徐志摩(楊世祥、周思思譯)。北京:中信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7)
郁達夫(1931) 。志摩在回憶裡。(2008)陳信元編選,郁達夫散文。臺北: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頁190-195。
翁開誠(2002) 。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第16期,23-69。
翁開誠(2004) 。當Carl Rogers遇上王陽明:心學對人文心理與治療知行合一的啟發。《應用心理研究》,第23期,157-200。
翁開誠(2006) 。若絕若續之「輔『仁』」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第31期,161-193。
翁開誠(2009) 。道在倫常日用之情中(上)(下)(粗/初稿)。發表於輔仁大學心理系主辨之「2009全球化中的多元思維學術研討會-心理系分場」之報告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10/2~3。
翁開誠(2014) 。道在倫常日用之情中:從李澤厚的儒學「情本體」說起。哲學與文化(41),12,97-120。
陳祥美(1994) 。梁啟超生命夢想的形成與發展:一種心理傳記學研究。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從周(2008) 。徐志摩年譜。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陳學勇(2008) 。蓮燈微光裡的夢—林徽因的一生。臺北:遠景出版社。
陳慶芳(2018) 。讓我回家:一個游移兩代間衝突,找尋自我位置的故事。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邦梅(1996) 。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譚家瑜譯)。臺北:智庫文化。
張玉法(2004) 。《中國現代史》(第九版)。臺北:東華。
張繼元、丁興祥(2012) 。Freud 百年之後:「『輔仁』心理傳記學」的繼往開來。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期刊,1,1-24。
張旭陽(2016) 。漂泊的靈魂—民國女作家蕭紅之心理傳記學研究。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新穎(2019) 。沈從文與五四。王德威、宋明煒主編,五四@100:文化・思想・歷史。新北市:聯經出版社。頁289-299。
曹雪芹(2016) 。紅樓夢。 臺北:時報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791)
游芬郁(2013) 。寧成飛灰,不為浮塵:秋瑾自我認同的轉化。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錫華(1979) 。徐志摩新傳。臺北:聯經。
梁從誡(1991) 。倏忽人間四月天---回憶我的母親林徽因。1991年4月,檢索自http://www.rocidea.com/one?id=30493
梁實秋(2000) 。談談徐志摩。臺北:遠東。
甯國興(2009) 。當陽光陷落時─同村協力的校園輔導。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彭小妍(2019) 。五四的反啟蒙:人生哲學與唯情。王德威、宋明煒主編,五四@100:文化・思想・歷史。新北市:聯經出版社。頁65-66。
梅家玲(2019) 。發現青少年,想像新國家。王德威、宋明煒主編,五四@100:文化・思想・歷史。新北市:聯經出版社。頁109-112。
黃婕甯(2019) 。隨著日子往前走:陸小曼心理傳記研究。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秉洛(1987) 。中國青年導師魯迅之性格及其發展。香港中文大學文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劍虹(1997) 。梁漱溟人格的心理傳記學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明華(2015) 。最愛人間的四月天--林徽因詩文導讀。臺北: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劉軒(1997) 。Why Not?給自己一點自由。臺北:水雲齋。
劉洪濤(2007) 。徐志摩與劍橋大學。臺北:秀威。
劉培良(2016) 。徐申如—詩人徐志摩之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社。
蔣勳(2004) 。舞動紅樓夢。臺北:遠流出版社。
潘光旦(1927) 。小青之分析。上海:新月書店。
薛榮祥(2017) 。帝網重重中的太虛法師人間佛教:一個互為主體的心理傳記研究。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謝錦桂毓(2010) 。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臺北:麥田。
韓石山(2000) 。徐志摩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韓石山(2005a) 。悲情徐志摩。北京:同心。
韓石山(2005b) 。徐志摩圖傳。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
韓石山、伍漁(主編)(2008) 。徐志摩評說八十年。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鍾瑞虎(1997) 。杉林鄉的淵源。參見高雄縣政府主編,杉林村的蒙面客。
賴誠斌(1994) 。鄉下人的戰爭:沈從文的生命故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誠斌、丁興祥(2002) 。在歷史及社會文化脈絡中個人主體性之建構—以沈從文為例。《應用心理研究》,第16期,173-214。
賴誠斌(2004) 。自我敘說探究與生命轉化——發生在蘆荻社大的學習故事。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賴誠斌(2019) 。眼淚心理學(序)。賴誠斌等人主編,噢,你也在這裡嗎?。新北市:輔仁大學心理系。頁1-2。
顧永棣(主編)(2015) 。徐志摩全集・日記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顧永棣(主編)(2015) 。徐志摩全集・散文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顧永棣(主編)(2015) 。徐志摩全集・詩歌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顧永棣(主編)(2015) 。徐志摩全集・小說戲劇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顧永棣(主編)(2015) 。徐志摩全集・評論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顧永棣(主編)(2015) 。徐志摩全集・書信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Elms, A. C. (1976). Personality in politie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Elms, A.C. (1994). Uncovering Lives. N.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rikson, E. H. (1958). Young man Luther. New York: Norton.(康綠島譯(2017)青年路德。台北:遠流。)
Erikson, E. H. (1969) Gandhi's truth: on the origins of militant nonviolence. New York: Norton.(呂文江、田嵩燕譯(2010)甘地的真理:好戰的非暴力起源。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Freud, S. (1910/1964). Leonards da Vinci and a menory of his childhood. New York: Norton. (劉平、孫慶民等譯(2000):達文西對童年的回憶。台北:知書房。)
Jung, C.(2014) 。榮格自傳:回憶・夢・思考。(劉國彬、楊德友譯) 。臺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於1961)
Laurence, P.(2008) 。麗莉・布瑞斯珂的中國眼睛。(萬江波、韋曉保、陳榮枝譯) 。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03)
Levinson, D. J., Darrow, C., Klein, E., Levinson, M., & McKee, B. (1978). The seasons of a man’s life. New York:Knopf.
Marcuse, H.(1988) 。愛欲與文明。(羅麗英譯) 。新北市:南方叢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55)
McAdams, D.R. and Ochberg, R.L.(1988).(Eds). Psychobiography and life narratives. C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Runyan, W.M.(1982). Life histories and psychobiography : Explorations in theory and method. N.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丁興祥等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台北:遠流。)
Schultz, W. T. (Ed.)(2005). Handbook of psychobiogra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ultz, W. T.主編(2005),鄭劍虹等譯(2011):《心理傳記學手冊》。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Turner, M.(1996). The literary mind.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