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歐陽修山水遊記的空間與抒情
書刊名:馬來西亞漢學刊
作者:黃文青
作者(外文):Ng, Bung Chen
出版日期:2021
卷期:5
頁次:頁67-78
主題關鍵詞:歐陽修山水遊記身體空間抒情自我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4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洪本健(1996)。略論六一風神。文學遺產,1996(1),6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儒賓(20090600)。「山水」是怎麼發現的--「玄化山水」析論。臺大中文學報,30,209-211+213-2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文青(20150900)。從空間概念論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的抒情自我。成大中文學報,50,57-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家慧(2018)。中晚唐循吏觀念的復興與書寫。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5),106-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本健(2014)。歐陽修的“和氣”與“六一風神”。國學學刊,2014(2),119-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義慶、劉孝標、余嘉錫、周祖謨、余淑宜、周士琦(2007)。世說新語箋疏。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平原(2010)。中國散文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歐陽修、洪本健(2009)。歐陽修詩文集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洵、曾棗莊、金成禮(1993)。嘉祐集箋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夫曼、徐江敏、李姚軍、余伯泉(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陸機、張少康(2006)。文賦集釋。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吉川幸次郎、郭清茂(2012)。宋詩概說。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逯欽立(1983)。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白居易、謝思煒(2011)。白居易文集校註。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勰、黃叔琳、李詳、楊明照(2012)。增訂文心雕龍校註。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柳宗元、吳文治(2011)。柳宗元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莫里斯.梅洛龐蒂、龔卓軍(2007)。眼與心:身體與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典藏藝術家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許又方(2003)。時間的影迹:〈離騷〉晬論。秀威資訊科技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蘇軾、孔凡禮(1986)。超然臺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莊周、王先謙(1954)。莊子集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伯偉(2002)。全唐五代詩格彙考。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胡大雷(1996)。中古文學集團。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蔡瑜(20120000)。陶淵明的人境詩學。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陶淵明、龔斌(1996)。陶淵明集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Merleau-Ponty, Maurice、姜志輝(2001)。知覺現象學。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曾鞏、陳杏珍、晁繼周(1984)。曾鞏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蘇轍、陳宏天、高秀芳(1990)。蘇轍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Roland, Barthes、李幼蒸(1991)。寫作的零度。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蕭馳(2011)。郭象玄學與山水詩之發生。玄智與詩興: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出版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4)。[詩品集註]序。詩品集註。上海古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羲之(1958)。三月三日蘭亭詩序。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綽(1958)。太尉庾亮碑。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顏崑陽(2007)。從感應、喻志、緣情、遊觀到興會--論中國古典詩歌所開顯人與“自然關係”的歷程及其模態。詩比興系論。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世驤(20090000)。論時:屈賦發微。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一個現代學術思潮的論文選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