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美學形式與內容之關係:以攝影為例
作者:林盈銓
作者(外文):Lin, Ying-Chuan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謝仲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形式主義美學攝影理論攝影評論攝影美學攝影形式攝影內容formalist aestheticsphotography theoriescriticism of photographyaesthetics of photographyform of photographycontent of photogra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
誕生於1839年的攝影術,至今已有超過一百七十五年的歷史。在這發展過程中,攝影也從紀錄工具逐漸演變成藝術作品,並與美學中形式與內容的議題產生關聯。本論文的核心問題,就是要釐清攝影中形式與內容的關係及其意義。因此,我們先討論美學中形式與內容之爭,回顧藝術史中形式主義的興起乃是為了支持新藝術,因此藝術評論或理論對藝術作品的支持才是重點。接著我們從班雅明、巴特、桑塔格、伯杰等人的理論或評論去探問攝影的本質,他們點出了攝影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因此學習解讀攝影作品是必要的。
本論文的後半則分成三部分對攝影作品進行解析,首先討論「攝影中的形式」,即從攝影形式與技術問題,討論攝影中的形式元素、對人體與物體的處理,以及抽象的攝影等;接續一章為「攝影中的內容」,討論攝影的分類與呈現,以及攝影如何從純粹的記錄、歸檔,變成具備藝術性的攝影作品,或者在紀實攝影、甚至是有著強烈人文關懷的作品中發揮影響力;正文最末章則挑選幾種當代攝影類型加以探討,指出當代攝影題材將更趨私密、生活化。本論文的結論是:攝影中的形式與內容各有其重要性,且不可分離。有如近代藝術的發展一樣,注重形式有機會使攝影作品成為藝術品;而對攝影內容的重視,則使攝影作品能發揮社會影響力,但好的作品也具備了優異的形式元素。對攝影中形式與內容的不同偏重,都能創作出不同類型的好作品。
From 1839 to the present, it has been over 175 years since photography was born. In its development, photography evolved from documental instrument to art works, and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issue between form and content in aesthetics. The aim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 between form and content in photography and its meanings. Firstly, we discuss the debate between form and content in aesthetics, look back on the rise of formalism in history of art, which was to support new art. Therefore, the key point of art review is to support new art. Secondly, we search for the nature of photography with theories or criticism of Walter Benjamin, Roland Barthes, Susan Sontag, and John Berger. They pointed out the influences of photography on this world, so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photography.
Therefore, another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analyze and to explain photography. Firstly, we discuss the form in photography, the elements of form in photography, the human bodies and things in photography, and abstract photography. Secondly, we discuss the content in photography. It is about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photography, and how the photography evolved from documentary files to art works, or how photography influenced world by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with strong humanitarian cares. Thirdly, we choose some types of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to indicate the trend of photography will be more personal and near to daily life. The conclus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Form and content in photography have their own importance, and they are inseparable. Just like modern art, formalist attitude may make photography become art works. In addition, the respect for content of photography will bring social influence, but good photos always have excellent formal elements. The emphasis on form or content in photography creates different types of good photos.
中文著作:
上官燕(2014)《游蕩者,城市與現代性:理解本雅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牛宏寶(2014)《現代西方美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秋海(2011)《反對闡釋——桑塔格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史作檉(2007)《尋找山中的塞尚》。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朱光潛(2000)《西方美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朱狄(1996)《當代西方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江凌青(2006)〈不安的美國、在城市之間穿梭的攝影家:李.弗里德蘭德〈小螢幕〉系列中的城市風景〉,《造形藝術學刊》2006,頁219-235。
李昱宏(2005)《攝影課:攝影美學的養成》。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______(2008)《冷靜的暗房》。台北:書林出版。
______(2009)《灰色的隱喻:時間、機會、攝影與決定性瞬間》。台北:書林出版。
______(2010)《霧中的風景》。台北:田園城市。
沈語冰(2003)〈何謂藝術批評——論現代藝術體系的形成與藝術批評的興起〉,《新美術》2003.4,頁62-68。
______(2013)〈羅傑.弗萊:闡釋與再闡釋〉,《弗萊藝術批評文選》譯者導論,頁1-47。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李澤厚(1996)《美學論集》。台北:三民書局。
阮義忠(2000)《攝影美學七問》。台北:攝影家出版社。
______(2012a)《人與土地》。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______(2012b)《台北謠言》。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林志明(2013)《複多與張力:論攝影史與攝影肖像》。台北:田園城市。
周書田(2003)〈貢布里希論卡蒂埃-布列松〉,《新美術》2003.4,頁29-34。
吳瓊(2000)《西方美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吳明益(2014)《浮光》。台北:新經典圖文傳播。
姚瑞中(2003)《台灣當代攝影新潮流》。台北:遠流出版。
姚瑞中、LSD 編著(2010)《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台北:田園城市。
郭力昕(1991)〈篇幅很小、份量很足的藝術社會學經典:評介「看的方法」〉,《新聞學研究》第四十四集,155-157。
______(1993)〈新聞攝影裡的西方觀點——以《目擊者:1992世界新聞攝影》年鑑為例〉,《廣播與電視》第一卷第二期,頁87-100。
______(2008a)〈人道主義攝影的感性化與政治化:閱讀1980年代關於蘭嶼的兩部紀實攝影經典〉,《文化研究》第六期(2008春季),頁9-42。
______(2008b)〈紀實攝影與意義建構的去∕脈絡化:兩個案例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七十期,頁1-32。
______(2012)〈影像介入政治現實的話語能力:檢視戰後台灣的紀實攝影與紀錄片〉,《文化研究》第十五期(2012秋季),頁316-325。
______(2013)《再寫攝影》。台北:田園城市。
章光和(2006)《攝影不是藝術》。台北:田園城市。new window
陳炎鋒(2010)《日本浮世繪簡史》。台北:藝術家。new window
陳傳興(2009)《銀鹽熱》。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許綺玲(2006a)〈變化中的家庭形象(1970-1990):快拍照風格與攝影論述中的家庭題材〉,《文化研究》第二期(2006年3月),頁9-40。new window
______(2006b)〈知與行:記兩戰之間攝影求知的挫敗經驗〉,《中外文學》第35卷第7期,頁37-72。
______(2008)〈巴特寫攝影:從《明室》讀《巴特寫巴特》〉,《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二十三期,頁59-84。
______(2009)〈尋找《明室》中的〈未來的文盲…〉〉,《藝術學研究》第四期,頁53-85。
孫善春(2005)〈攝影之外 歷史之中——本雅明《攝影小史》的一種解讀〉,《同濟大學學報》第16卷第3期,頁114-119。
______(2008)〈小歷史、大意義——對瓦爾特.本雅明《攝影小史》的一種細讀〉,《伯爾與中國:交互文化溝通與文化批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12,頁159-170。
黃才郎 主編(2013)《藝術銀行》。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黃亞紀、靜竹、何嗖嗖 編(2012)《Aura 02》。台北:亦安工作室。
曾敏雄(2009)《容顏寫真:曾敏雄人物攝影筆記》。台北:田園城市。
______(2010)《風景 安靜:曾敏雄攝影筆記》。台北:田園城市。
楊小濱(2010)《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與文化批評》。台北:麥田出版。new window
張照堂等(1990)《看見與告別:台灣攝影家九人意象》。台北:躍昇文化。
張世倫(2015)〈「人間熱」與解嚴前後的台灣紀實攝影變貌:一個初探〉,《攝影之聲》Issue 15,頁20-27。
張旭東(2012)〈從「資產階級世紀」中蘇醒〉,《啟迪:本雅明文選》中譯本代序,頁1-24。香港:牛津。
劉瑞琪(2003)〈迫切地追尋女性觀者:辛蒂.雪曼的《無題電影停格》系列〉,《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15期,頁153-194。new window
______(2007)〈在窺視、魅惑與對抗之間:瑪麗.艾倫.瑪克的《81號病房》〉,《科技、醫療與社會》第四期,頁109-149。
______(2009)〈荻安.阿勃斯的驚異萬聖節:唐氏症女人的返魅與融聚〉,《美術史研究集刊》第二十六期,頁93-134。
賴玉芳(2008)《羅傑.弗萊與形式主義批評》。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論文。
關曉榮(2013)《八尺門:再現2%的希望與奮鬥》。台北:南方家園。
______ 口述(2015)〈影像的左與右——從我的攝影工作與左翼認識談起〉,《攝影之聲》Issue 15,頁28-39。

中文譯作及日文著作: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2012)〈瓦爾特.本雅明1892-1940〉,《啟迪:本雅明文選》導言,王斑 譯。頁25-85。香港:牛津。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1996)《詩學》。陳中梅 譯注。北京:商務印書館。
皮耶.阿索利納(Pierre Assouline)(2012)《卡提耶—布列松:世紀一瞬間》。徐振鋒 譯。台北:木馬文化。
傑瑞.貝傑(Gerry Badger)(2012)《攝影的精神》。施昀佑、黃一凱 譯。台北:大家出版。
彼得.巴伯亞(Peter Barberie)(2014)《保羅.斯特蘭德》。後果 譯。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
布魯斯.巴恩博(Bruce Barnbaum)(2014)《攝影的藝術:追尋個人之道》台北:麥田出版。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97)《明室.攝影札記》。許綺玲 譯。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______(2009)《神話修辭術 / 批評與真實》。屠友祥、溫晉儀 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______(2011)《哀悼日記》。劉俐 譯。台北:商周出版。
______(2012)《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劉森堯 譯。台北:麥田出版。
大衛.貝特(David Bate)(2012)《攝影的關鍵思維》。林潔盈 譯。台北:城邦文化。
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2008)《電影是什麼?》。崔君衍 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1999)《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 譯。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______(2012)《啟迪:本雅明文選》。張旭東、王斑 譯。香港:牛津。
約翰.伯格(John Berger)(2002)《影像的閱讀》。劉惠媛 譯。台北:遠流出版。
______(2005)《觀看的方式》。吳莉君 譯。台北:麥田出版。
______(2010)《觀看的視界》。吳莉君 譯。台北:麥田出版。
______(2012)《班托的素描簿》。吳莉君 譯。台北:麥田出版。
約翰.伯格(John Berger),尚.摩爾(Jean Mohr)(2007)《另一種影像敘事》。張世倫 譯。台北:臉譜出版。
蘇珊.布萊特(Susan Bright)(2011)《攝影的深度》。傅艾迪、呂孟哲 譯。台北:光乍現工作室。
伯納德.鮑桑葵(Bernard Bosanquet)(1997)《美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派翠西亞.包斯華(Patricia Bosworth)(2008)《控訴虛偽的影像敘事者——黛安.阿巴斯》。陳雅汝 譯。台北:商周出版。
尼古拉斯.伯奧瑞德(Nicola Bourriaud)(2013)《關係美學》。黃建宏 譯。北京:金城出版社。
亨利.卡提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2014)《心靈之眼:決定性瞬間—布列松談攝影》。張禮豪、蘇威任 譯。台北:原點出版。
羅伯.卡帕(Robert Capa)(2010)《失焦》。鄭郁欣 譯。台北:木馬文化。
夏洛蒂.柯頓(Charlotte Cotton)(2011)《這就是當代攝影》。張世倫 譯。台北:大家出版。
于貝爾.達彌施(Hubert Damisch)(2007)《落差:經受攝影的考驗》。董強 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克里斯.迪基(Chris Dickie)(2012)《攝影:50位最有影響力的大師》。王之光 譯。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
傑夫.代爾(Geoff Dyer)(2013)《持續進行的瞬間》。吳莉君 譯。台北:麥田出版。
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2006)《美的歷史》。彭淮棟 譯。台北:聯經出版。
戴斯特.費爾金斯(Dexter Filkins)(2012)《永遠的戰爭》。黃中憲 譯。台北:大家出版。
麥可.弗里曼(Michael Freeman)(2009)《攝影師之眼:數位攝影的思考、設計和構圖》。吳光亞 譯。台北:大家出版。
______(2010)《攝影師之眼:超完美曝光—數位攝影的採光、測光、曝光》。蔡暉瑜 譯。台北:大家出版。
維蘭.傅拉瑟(Vilém Flusser)(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李文吉 譯。台北:遠流出版。
羅杰.弗萊(Roger Fry)(2011)《視覺與設計》。耿永強 譯。北京:金城出版社。
______(2013)《弗萊藝術批評文選》。沈語冰 譯。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路易斯.吉奈堤(Louis Giannetti)(2005)《認識電影》。焦雄屏 譯。台北:遠流出版。
瑞爾.高登(Reuel Golden)(2012)《目擊的力量:新聞攝影150年》。鐘聖雄、莊璧綺 譯。台北:城邦文化。
宮布利希(E. H. Gombrich)(2012)《藝術的故事》。雨云 譯。台北:聯經出版。
安卓雅.格隆梅耶(Andrea Gronemeyer)(2008)《電影小史》。陳品秀 譯。台北:三言社。
理查德.豪厄爾斯(Richard Howells)(2011)《視覺文化》。葛紅兵等 譯,萬華、曹飛廉 校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伊恩.傑佛瑞(Ian Jeffrey)(2015)《讀.攝影》。吳莉君 譯。台北:原點出版。
羅宏.朱利耶(Laurent Jullier),米榭爾.馬利(Michel Marie)(2010)《閱讀電影影像》。喬儀蓁 譯。台北:積木出版。
蘿絲瑪莉.蘭伯特(Rosemary Lambert)(2000)《劍橋美術史(8):二十世紀》。錢乘旦 譯。台北:桂冠出版。
瑪麗.瑪莉亞(Mary W. Marien)(2013)《改變攝影的100個觀念》。甘錫安 譯。台北:臉譜出版。
埃蒙.麥凱比(Eamonn McCabe)(2013)《解讀經典攝影》。張思婷 譯。新北:木馬文化。
唐‧麥庫林(Don McCullin)(2008)《不合理的行為》。李文吉 譯。台北:繆思出版。
唐諾.雷諾茲(Donald M. Reynolds)(2000)《劍橋美術史(7):十九世紀》。錢乘旦 譯。台北:桂冠出版。
盧塞爾.米勒(Russell Miller)(2014)《揹相機的革命家》。徐家樹 譯。台北:漫遊者文化。
德威特.帕克(Dewitt H. Parker)(2001)《美學原理》。張今 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伊麗莎白.帕特里奇(Elizabeth Partridge)(2014)《多蘿西婭.蘭格:攝影生涯與傳世佳作》。光哲 譯。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
柏拉圖(Plato)(1986)《理想國》。郭斌和、張竹明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2004)《追憶逝水年華【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 第一部 貢布雷》。周克希 譯。台北:時報出版。
約翰.普爾茲(John Pultz)(1997)《攝影與人體》。李文吉 譯。台北:遠流出版。
亞瑟.羅特斯坦(Arthur Rothstein)(2004)《紀實攝影》。李文吉 譯。台北:遠流出版。
薩巴斯提奧.薩爾卡多(Sebastião Salgado)口述,伊莎貝爾.馮克(Isabelle Francq)整理(2014)《重回大地:當代紀實攝影家薩爾卡多相機下的人道呼喚》。陳綺文 譯。台北:木馬文化。
莫尼克.西卡爾(Monique Sicard)(2006)〈作品之光自何而來?——論攝影圖像之藝術與科學的界域問題〉,劉千美 譯,《哲學與文化》第卅三卷第十期,頁101-113。new window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2003)《反對闡釋》。程巍 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______(2004)《旁觀他人之痛苦》。陳耀成 譯。台北:麥田出版。
______(2005)《蘇珊.桑塔格文選》。陳耀成 編,黃燦然、陳軍、陳耀成、楊小濱 譯。台北:麥田出版。
______(2008)《重點所在》。陳相如 譯。台北:大田出版。
______(2010)《論攝影》。黃燦然 譯。台北:麥田出版。
______(2011)《同時:桑塔格隨筆與演說》。黃燦然 譯。台北:麥田出版。
______(2012)《土星座下:桑塔格論七位思想藝術大師》。廖思逸、姚君偉、陳耀成 譯。台北:麥田出版。
瑪莉塔.史特肯(Marita Sturken),莉莎.卡萊特(Lisa Cartwright)(2013)《觀看的實踐》。陳品秀 譯。台北:城邦文化。
詹尼佛.范茜秋(Jennifer van Sijll)(2009)《電影化敘事》。王旭鋒 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列夫.托爾斯泰(Lev Tolstoy)(1989)《藝術論》。耿濟之 譯,蔣勳 校訂。台北:遠流出版。
湯瑪斯.沃特伯格(Thomas E. Wartenberg)(2011)《什麼是藝術》。李奉栖 等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艾德蒙.懷特(Edmond White)(2001)《最終的美好時光:追憶似水年華的普魯斯特》。天悅 譯。台北:左岸文化。
法爾.威廉斯(Val Williams)(2012)《這才是攝影:跨越百年歷史的不朽影像剖析》。洪人傑 譯。台北:城邦文化。
川內倫子(2001a)《うたたね》。東京:株氏会社リトルモア。
______(2001b)《花火》。東京:株氏会社リトルモア。
______(2010a)《川內倫子攝影日記》。柯宛汶 譯。台北:大家出版。
______(2010b)《川內倫子攝影日記2》。柯宛汶 譯。台北:大家出版。
大竹昭子(2014)《日本寫真50年》。黃大旺 譯。台北:臉譜出版。
中平卓馬、篠山紀信(2013)《決鬥寫真論》。黃亞紀 譯。台北:臉譜出版。
杉本博司(2010)《直到長出青苔》。黃亞紀 譯。台北:大家出版。
(2014)《藝術的起源》。林葉 譯。台北:大家出版。
谷川俊太郎、川島小鳥(2014)《おやすみ神たち》。東京:ナナロク社。
谷崎潤一郎(2001)《瘋癲老人日記》。李浪 譯。新北:新雨出版。
(2007)《陰翳禮讚》。李尚霖 譯。台北:臉譜出版。
林ナツミ(2012)《本日の浮遊》。台北:光乍現工作室。
長島有里枝(2015)《背影的記憶》。陳嫻若 譯。台北:臉譜出版。
河野鐵平(2011)《寫真的攝影法》。洪正光 譯。台北:創意市集。
森山大道(2009)《犬的記憶》。廖慧淑 譯。台北:商周出版。
______(2010a)《邁向另一個國度》。蘇志豪 譯。台北:大家出版。
______(2010b)《晝的學校 夜的學校》。廖慧叔 譯。台北:商周出版。
______(2013)《我的寫真全貌》。黃亞紀 譯。台北:原點出版。
荒木經惟(1996)《小説写真》東京:株式会社リクルート。
______(2009)《寫真的話》。彭盈真 譯。台北:木馬出版。
______(2010a)《荒木經惟的天才寫真術》。柯宛汶 譯。台北:大家出版。
______(2010b)《荒木經惟.走在東京》。阿夜 譯。台北:麥田出版。
______(2010c)《チロ愛死》。東京:株氏会社河出書房新社。
______(2012)《寫真=愛:直到生命盡頭,我依然相信寫真》黃亞紀 譯。台北:原點出版。
______(2014)《愛的陽台》。楊家昌 譯。台北:城邦文化。
______(2015)《荒木經惟 寫真的愛與情》。Miyako 譯。新北:大家出版
荒木經惟、荒木陽子(2012)《東京日和》。黃耀進 譯。台北:城邦文化。
植田正治(2012)《植田正治 小傳記》。王蘊潔 譯。台北:光乍現工作室。
蜷川實花(2007)《尋找幸運星》。黃碧君 譯。台北:布克文化。
飯澤耕太郎、伊奈信男等(2012)《寫真物語 上》。黃亞紀 編譯。台北:亦安工作室。
飯澤耕太郎(2013a)《寫真的思考》。黃耀進 譯。台北:城邦文化。
______(2013b)《與寫真同歡》。李鳳新 譯。台北:田園城市。
______(2013c)《女子寫真時代》。楊家昌 譯。台北:城邦文化。


英文著作:
Abbott, Brett (2005) Edward Weston: Photographs from the J. Paul Getty Museum, Los Angeles: The J. Paul Getty Meseum.
Arbus, Doon & Israel, Marvin (ed.) (1973) Diane Arbus, New York: An Aperture Monograph
Barnbaum, Bruce (2010) The Art of Photography: An Approach to Personal Expression, Santa Barbara: Rocky Nook.
Bauret, Gabriel (2012) Daido Moriyama, London: Thames & Hudson.
Becher, Bernd & Hilla (2004) Typologies,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Berger, John (2013) Understanding a Photograph, Geoff Dyer (ed.), London: Penguin Books.
Brenson, Michael (2006) Henri Cartier-Bresson, London: Thames & Hudson.
Cartier-Bresson, Henri (1999) The Mind’s Eye: Writings on Photography and Photographers, New York: Aperture Foundation.
Damade, Jacques (2010) Jacques Henri Lartigue, London: Thames & Hudson.
Erwitt, Elliott (1988) Personal Exposures, New York: W. W. North & Company.
______ (2007) Elliott Erwitt, London: Thames & Hudson.
______ (2009) Personal Best, Kempen: teNeues.
Ewing, A. William (2007) Edward Steichen, London: Thames & Hudson.
Flusser, Vilém (1983) Towards a Philosophy on Photography, trans. by Anthony Mathews, Glasgow: Reaktion Books.
Frank, Robert (1997) The Americans, Zurich: Scalo.
Fry, Roger (1956) Vision and Design, Cleveland: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______ (1962) Last Lectures, Boston: Beacon Press.
Gautrand, Jean Claude (2008) Brassaï Paris, Köln: Taschen.
______ (2012) Robert Doisneau, Köln: Taschen.
Gurbo, Robert (2007) André Kertész: The Polaroids, New York: W. W. North & Company.
Gurbo, Robert & Silverstein, Bruce (ed.) (2005) André Kertész: The Early Year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Jeffrey, Ian (2007) Bill Brandt, London: Thames & Hudson.
Kertész, André (2008) On Reading, New York: W. W. North & Company.
Koch, Roberto et al. (2009) Photo Box: Bringing the Great Photographers into Focus, London: Thames & Hudson.
Krase, Andreas (2008) Paris: Eugène Atget, Köln: Taschen.
Lubben, Kristen (2011) Magnum Contact Sheets, London: Thames & Hudson.
McCullin, Don (2007) Don McCullin, London: Thames & Hudson.
Mead, Hunter (1952) An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New York: The Ronald Press Company.
Meister, Sarah H. (2013) Bill Brandt: Shadow and Light, London: Thames & Hudson.
Mora, Gilles (2007) Walker Evans, London: Thames & Hudson.
Mulligan, Therese & Wooters, David (ed.) (2012) A History of Photography: From 1839 to Present, Köln: Taschen.
Naycy, Jean-Luc (ed.) (2010) An Inner Silence: The Portraits of Henri Cartier-Bresson, London: Thames & Hudson.
Philippi, Simone (ed.) (2012) 20th Century Photography Museum Ludwig Cologne, Köln: Taschen.
Poos, Françoise (ed.) (2012) The Bitter Years: The 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Photographs through the Eyes of Edward Steichen, London: Thames & Hudson.
Salgado, Sebastião (2013) Genesis, Cologne: Taschen.
Sallenave, Daniéle (2007) André Kertész, London: Thames & Hudson.
Stieglitz, Alfred (2013) Camera Work, Köln: Taschen.
Stolnitz, Jerome (1960) Aesthetics and Philosophy of Art Critic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Szarkowski, John (2007) The Photographer’s Eye, New York: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Wartenberg, Thomas E. (2007) The Nature of Art: An Anthology, Belmont: Thomson Wardsworth.



網路資源:
華藝世界美術資料庫:http://www.airitiart.com/
佛光山《佛光大辭典》線上版:https://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Lomography 網上雜誌:最具影響力的照片之 - 阮玉灣處決阮文歛:http://www.lomography.tw/magazine/67682-influential-photographs-loan-executing-lem-1968-by-eddie-adams
杉本博司官方網站:http://www.sugimotohiroshi.com/
《攝影之聲》網站〈性、藥物、攝影:專訪Antoine d’Agata〉:http://www.vopmagazine.com/a-dagata/
ウィキペディア 下町:http://ja.wikipedia.org/wiki/%E4%B8%8B%E7%94%BA
Eugene Smith, Tomoko Uemura in Her Bath, Minamata, 1972 照片來源:
http://www.masters-of-photography.com/S/smith/smith_minamata_full.html
James Nachtwey 官方網站 Witness:
http://www.jamesnachtwey.com/
Ettoday東森新聞雲:〈奧塞美術館展「世界的起源」 女藝術家竟張腿示範…〉: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608/365542.htm
蘋果日報:〈放陰部油畫大作遭封鎖 男怒告臉書〉: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306/569069/
中央社〈梵谷非自殺 法醫專家稱遭謀殺〉: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11180505-1.aspx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