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城市文化中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廣州的博物館與展覽會
作者:潘博成
作者(外文):Pan, Bocheng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指導教授:邱德亮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社會主義城市文化地方精英展覽會博物館廣州Socialist urbanityLocal elitesExhibitionMuseumGuangzho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這部論文討論了廣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如何轉變為一座社會主義城市(socialist city)。社會主義城市文化(socialist urbanity)從中央進入各地城市,經由地方政治和文化精英實踐的過程,也使社會主義城市文化呈現出不同的地方特點。
地方精英的專業知識,廣州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和社會文化影響,以及1949年以前城市建設情況是影響廣州社會主義城市文化的主要因素。從文化層面構造社會主義城市是廣州地方精英的常見策略,博物館和展覽會又是當中最主要的「文化武器」。它們從革命文化、城市史、生產城市、蘇聯模式和外貿城市等方面呈現了社會主義城市文化在廣州的塑造過程。這個過程既反映了地方精英如何在缺乏中央政策的情況中構建社會主義城市,也展示了中央政策如何主導廣州的城市文化設計,同時呈現出地方精英或廣義的地方社會如何基於本地環境調整、設計和利用中央政策。
本論文認為,第一,共和國初期廣州是一座「錯置的社會主義城市」(displaced socialist city),同時直接與頻繁面向社會主義內部和外部的特點,使地方精英需要設計、協調與控制兩種社會主義城市文化。不同城市文化形態之間衝突、擠壓或相互利用導致了這種錯置性結構更為複雜。第二,社會主義城市文化是國家權力重構城市文化的產物。廣州與國家的關係,經由國家文化(state culture)和全國文化(national culture)層面得以塑造。此外,廣州介乎在社會主義內外的政治地理特點,使之也成為社會主義中國之外群體親身體驗的「新中國」,亦即廣州代表了國家。第三,社會主義城市文化也反映了共產黨地方精英對既有城市文化形式的「轉換」。從「跨越1949」角度看,這是共和國初期城市文化斷裂或延續之外的另一種狀態。地方精英延續博物館和展覽會等城市文化形式之同時,通過轉換其象徵意義而與此前政權形成區隔。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Guangzhou into a socialist city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urbanity being introduced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cities and practiced by loc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lites led to each city exhibiting social urbanity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local elites,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of Guangzhou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city’s political and social culture, and the urban construction before 1949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ocialist urbanity of Guangzhou. Building a socialist city from the cultural dimension was a commonly employed strategy among the elites, and museums and exhibitions were the primary “cultural weapon”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 revolutionary culture, urban history, the Soviet model and foreign trade city characterized the process of forming socialist urbanity in Guangzhou; they reflect the processes adopted by the local elites in constructing a socialist city without policy guidance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emonstrate the dominanc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olicies in the urban design of Guangzhou, and reveal the processes local elites and society adjusted, designed, and utilize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olicies in the local urban environment.
The conclus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as follows: (1)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uangzhou was a displaced socialist city and was directly and frequently influenced by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ism, requiring local elites to design, coordinate, and control two types of socialist urbanity. Conflict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urban cultural forms further complicated the displaced cultural structure of the city. (2) Socialist urbanity is a product of the urban culture reconstructed by the state power. State power establish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angzhou and the state from the dimensions of state and national cultures. Situated betwee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ism in its political geography, Guangzhou became a new representative city of out-of-group experience of the socialist China; that is, it represented the state. (3) The socialist urbanity reflec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xisting urban culture by the Communist eli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reak through the ‘1949’ barrier”, this was a status that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neither the discontinuation nor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urban culture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addition to continuing urbanity in the forms of museums and exhibitions, the local elites transformed their cultural significance to distinguish themselves from the previous regime.
1.檔案
廣東省檔案館檔案。
廣州市檔案館檔案。
廣州博物館檔案室,<業務檔案>,全宗號:A1.1、A1.2、A2.1、A2.2、H2.1、參考-1。
毛澤東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檔案室藏,<業務檔案>。全宗號:H1、H2。
外交部,<中國外交部關於邀請蘇聯來華舉辦綜合性展覽會事致蘇聯駐華使館的照會>,載於《中國與蘇聯關係文獻彙編 1952-1955年》,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5,頁12-13。
外貿部,<外貿部關於在華舉辦蘇聯經濟和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的計劃>,載於沈志華主編,《俄羅斯解密檔案選編:中蘇關係(第五卷)1954.2~1955.7》,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5,頁113-132。

2.報紙、期刊
《大公報》(香港),1950-1963。
《工商日報》(香港),1951-1968。
《工商晚報》(香港),1950-1956。
《廣州文獻通訊》(廣州),1948。
《廣東文獻》(台北),1973。
《廣州建築》(廣州),1957。
《廣州民國日報》(廣州),1933。
《廣州日報》(廣州),1954-1959,2013。
《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會訊》(廣州),1951。
《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特刊》(廣州),1951-1952。
《華僑日報》(香港),1950-1968。
《建築設計》(北京),1960。
《建築學報》(北京),1956-1961,1980。
《經濟導報》(香港),1960-1965。
《歷史教學》(北京),1954。
《聯合報》(廣州),1951-1952。
《美術雜誌》(北京),1977。
《南方日報》(廣州),1950-1956。
《內部參考》(北京),1952-1958。
《人民畫報》(北京),1951。
《人民日報》(北京),1949-1956。
《蘇聯經濟及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會刊》(廣州),1955。
《天光報》(香港),1935。
《文匯報》(香港),1951-1959。
《文物參考資料》(北京),1951-1957。
《新華社新聞稿》(北京),1954。
《羊城晚報》(廣州),1957-1963。
《中國民族》(北京),1962。
《中山日報》(廣州),1947。
《中央日報》(台北),1956-1957。
《作品》(廣州),1958。

3.中文(中譯)書籍
阿萊達·阿斯曼(Aleida Assmann),袁斯喬譯,《記憶中的歷史:從個人經歷到公共演示》,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7。
白思鼎(Thomas P. Bernstein)、李華鈺主編,《中國學習蘇聯(1949年至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9。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出版,2010。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北京:中央黨史出版社,2008。
薄一波,<「一五」計劃奠定了工業化的初步基礎>,載於陳夕主編,《中國共產黨與156項工程》,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5,頁742-758。
才璐,《建國十七年我國地誌博物館發展研究》,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11。
陳秉安,《大逃港(增訂本)》,香港:中和出版,2016。
陳昌鳳,《香港報業縱橫》,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陳登貴、林錦文主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人物傳略》,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
陳建華主編,《廣州市文物普查彙編(越秀區卷)》,廣州:廣州出版社,2008。
陳君葆,《北游紀實》,載於謝榮滾主編,《陳君葆詩文集》,香港:三聯書店,1998,頁3-134。
程美寶,《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晚清以來「廣東文化」觀的形成》,香港:三聯書店,2018。
大公報(香港),《1952年人民手冊》,香港:大公報社,1952。
大公報(香港),《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畫刊》,香港:大公報社,1952。
大公報(香港),《到廣州做生意》,香港:大公報社,1958。
大會宣傳處編印,《章則彙編》,廣州: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1951。
戴勝德,《胡根天傳》,福州:海風出版社,2001。
丹尼爾·里斯(Daniel Leese),秦禾聲等譯,《崇拜毛:文化大革命中的言辭與儀式崇拜》,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7。
鄧開頌、陸曉敏,《粵港關係史(1840-1984)》,香港:麒麟出版社,1997。
丁蕾,《從私藏到公共展覽:民國時期廣州的博物館和展覽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董佳,《民國首都南京的營造政治與現代想像:1927-193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
董倩,《改造日常:《新民晚報》與社會主義上海生活空間(1949﹣196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關愛蓮,《街道年輪——40年居委工作日誌》,廣州:新世紀出版社,2009。
廣東美術館,《楊之光:生活與創作》,廣州:廣東美術館,2000。
廣州博物館,《陳列內容簡介》,廣州:廣州博物館,1958.3。
廣州博物館編,《嶺南文博之光——廣州博物館史略(1929-2018)》,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
廣州群眾藝術館編,《海珠橋畔話珠江》,廣州:廣州文化出版社,1959。
廣州人民博物館編印,《廣州人民博物館文物摘錄》,廣州:廣州人民博物館,1951。
「廣州日報」資料室編,《「陳濟棠時代」好到哪裡去》,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57。
廣州市檔案館,《百屆廣交會(1957-2006)》,廣州:廣州市檔案館,2006。
廣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廣州市志(卷三:城建卷)》,廣州:廣州出版社,2000。
廣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廣州市志(1991-2000):卷九》,廣州:廣州出版社,2010。
廣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廣州市志(卷十六:文化卷)》,廣州:廣州出版社,1999。
廣州市各人民團體接待香港澳門同胞回穗參觀委員會編,《廣州市各人民團體接待香港澳門同胞回穗參觀詳細辦法》,廣州:廣州市各人民團體接待香港澳門同胞回穗參觀委員會,1955。
廣州市設計院,《廣州建築實錄(北郊部分新建築)》,無出版信息,1976。
廣州市文化局,《廣州文化藝術紀事 1949-2000》,廣州:廣州出版社,2009。
廣州市文史研究館編,《胡根天文集》,廣州:廣州市文史研究館,2002。
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廣州出土漢代陶屋》,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
廣州市政府,《廣州指南》,廣州:廣州市政府,1934。
廣州市政協學習和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廣州文史(第60輯)曙光耀羊城(下)》,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廣州考古六十年》,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
廣州文化出版社,《廣州遊覽手冊》,廣州:廣州文化出版社,1959。
洪長泰,《地標:北京的空間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
胡光霽,《1956-1965年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若干問題研究》,中共中央黨校碩士論文,2013。
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編,《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參觀手冊》,無出版信息,1952。
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物資交流館,《物資交流館參觀手冊》,無出版信息,1951。
黃燦明,《莞中往事》,無出版信息,2012。
黃素娟,《從省城到城市:近代廣州土地產權與城市空間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黃天驥,《中大往事:一位學人半個世紀的隨憶》,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4。
吉見俊哉,蘇碩斌等譯,《博覽會的政治學:視線的近代》,台北:群學,2010。
季劍青,《重寫舊京:民國北京書寫中的歷史與記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
集體編著,《廣州博物館館志》(稿本,內部資料),1989。
建築工程部設計總局北京工業及城市建築設計院蘇聯展覽館設計組編,《北京蘇聯展覽館建築部分》,北京:建築工程出版社,1955。
金澤光、鄭祖良、何光濂、余植民,《廣州園林建設(1950-1962)》,廣州:廣州市建設局市政工程試驗研究室,1964。
李富春,《李富春選集》,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2。
李浩,《八大重點城市規劃: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城市規劃歷史研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9。
李石祥、楊甦、汪潛繪,藍藍說明,《新廣州素描》,廣州:南方通俗出版社,1952。
李穗梅主編,《鎮海樓史文圖志》,廣州:花城出版社,2004。
李仲偉、林子雄、倪俊明,《廣州文獻書目提要》,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
連玲玲,《打造消費天堂:百貨公司與近代上海城市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7。
《廖承志文集》編輯辦公室編,《廖承志文集(上)》,香港:三聯書店,1990。
林瀚,《廣州會展史研究》,廣州大學碩士論文,2007。
林克明,《世紀回顧——林克明回憶錄》,廣州:廣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1995。
林民主、林和平、謝宇新,《憶林西:獻給向綠色生態追夢的前輩》,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
林亞廉等編,《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檔彙集1949.4—1949.12》,無出版信息,1989。
嶺南畫學叢書編委會編,《楊之光四十年回顧文集》,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5。
劉盛,《四野「南下工作團」赴廣州干部研究(1949-1959)》,中共中央黨校博士論文,2018。
龍慶忠,《中國建築與中華民族》,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0。
羅進主編,《廣州文史(第47輯):回憶朱光市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2011。
馬紀孔,《基本建設與國家工業化》,北京: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1953。
馬軍,《舞廳·市政上海百年娛樂生活的一頁》,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
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南京:新華日報社,1949。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志》(內部資料),無出版信息,1988。
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編,《星火燎原: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簡介》,無出版信息,1971。
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文獻資料》,無出版信息,1983。
南方通俗讀物聯合出版社編輯部編,《一九五二年新通書》,廣州:南方通俗讀物聯合出版社,1951。
南華工作團,《廣州市郊簡述(附寺廟教堂茶樓酒家介紹)》,廣州:南華工作團,1949。
莫伯治,《莫伯治文集》,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3。
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閻小駿譯,《安源:發掘中國革命之傳統》,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4。
彭長歆,《現代性•地方性——嶺南城市與建築的近代轉型》,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2。
彭長歆、莊少龐,《華南建築八十年: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科大事記 1932-2012》,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
錢庠理,《歷史的變局:從挽救危機到反修防修》,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
上海市廣告公司,《怎樣佈置櫥窗》,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4。
慎海雄主編,《楊之光》,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
沈志華,《冷戰中的盟友:社會主義陣營內部的國家關係》,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石安海主編,《嶺南近現代優秀建築(1949-1990卷)》,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0。
宋怡明,黃煜文、陳湘陽譯,《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蘇聯經濟及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廣州辦公室宣傳處編,《蘇聯的藝術》,廣州:蘇聯經濟及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廣州辦公室宣傳處,1955。
蘇聯經濟及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廣州辦公室宣傳處編,《蘇聯經濟及文化建設的成就紀念畫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56。
孫沛東,《時尚與政治:廣東民眾日常著裝時尚1966-1976》,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外貿部五七農場學習班,《交易會英語會話參考資料》(內部資料),無出版信息,1971。
王稼祥,《王稼祥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王冶秋,《王冶秋文博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吳勞,《展覽藝術設計》,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58。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7。
巫仁恕,《優游坊廂:明清江南城市的休閑消費與空間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3。
香港《新晚報》編,《還鄉須知》,香港:新晚報,1956。
謝榮滾主編,《陳君葆日記全集 卷四·1957-1961》,香港:商務印書館,2004。
徐剛,《想像城市的方法:大陸「十七年文學」的城市表述》,台北:新銳文創,2013。
徐堅,《名山:作為思想史的早期中國博物館史》,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徐則浩,《王稼祥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
薛鳳旋、劉欣葵,《北京:由傳統國都到中國式世界城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岩間一弘,葛濤、甘慧傑譯,《上海大眾的誕生與變貌:近代新興中產階級的消費、動員和活動》,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
顏震東、鐘文略、楊明、黃毅,《羊城風光》,香港:港華出版社,1974。
「羊城晚報」編輯部,《羊城今昔》,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59。
楊建慧,《中南區第一屆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之研究》,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
楊苗麗、周艷紅,《留得清綠在人間——林西》,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
楊資元主編,《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志》,載於楊資元主編,《廣州市志(卷七)》,廣州:廣州出版社,2000。
葉劍英,《葉劍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葉文心,《上海繁華:都會經濟倫理與近代中國》,台北:時報出版,2010。
于敏、草明,《南遊散記》,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59。
于水山,《長安街與中國建築的現代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
曾爾,《廣州文化公園》,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
曾霖,《羊城見聞》,香港:集文出版社,1956。
曾少璇,《廣州歷史地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
曾昭奮,《佘畯南選集》,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7。
曾新,《明清廣州城及方志城圖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
張鴻聲,《城市現代性的另一種表述:中國當代城市文學研究1949-197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張濟順,《遠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上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趙樹岡,《星火與香火:大眾文化與地方歷史視野下的中共國家形構》,台北:聯經,2014。
鄭維安,《共和國初期廣州的推廣普通話運動》,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17。
鄭振鐸,《基本建設與古文物保護工作》,北京: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1954。
芝青,《中國行》,香港:廣宇出版社,1972。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等編,《葉劍英與華南分局檔案史料(上冊)》,無出版信息,1999。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廣州市檔案館編,《中共廣州市委主要領導人講話文稿選編第一輯(1949.10-1952.12)》,廣州:無出版信息,2003。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廣州市檔案館編,《中共廣州市委主要領導人講話文稿選編第二輯(1953.1-1956.5)》,廣州:無出版信息,2003。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廣州市檔案館編,《中共廣州市委主要領導人講話文稿選編第三輯(1956.6-1959.3)》,廣州:無出版信息,2005。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廣州市檔案館編,《中共廣州市委主要領導人講話文稿選編第四輯(1959.4-1964.5)》,廣州:無出版信息,2005。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廣州市檔案館編,《中共廣州市委主要領導人講話文稿選編第五輯(1965.2-1971.1)》,廣州:無出版信息,2005。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廣州市檔案館編,《中共廣州市委主要領導人講話文稿選編第六輯(1971.2-1976.1)》,廣州:無出版信息,2005。
中共廣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廣州市國家檔案館編,《中國共產黨廣州市歷屆代表大會及全會文獻彙編第一卷(1949年10月-1981年8月)》,廣州:廣州出版社,2011。
中共廣州市委組織部等編,《中國共產黨廣州市組織史資料》,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
文化部全國博物館工作會議秘書處編,《全國博物館工作會議與全國地誌博物館工作經驗交流會議匯刊》,北京:文化部全國博物館工作會議秘書處,1956。
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編,《關於地誌博物館科學研究、蒐集、陳列與文化教育工作基本條例》,北京:文化部,1952。
中南區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宣傳部編印,《中南區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參觀手冊》,武漢:中南區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宣傳部,1951。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2(1950年1月-4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0(1952年10月-12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周傑榮(Jeremy Brown)、畢克偉(Paul G. Pickowicz)編,姚昱譯,《勝利的困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初歲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0。
朱光,《廣州好》,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59。
《朱光詩文墨跡選集》編委會編,《朱光詩文墨跡選集(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著者不詳,《廣東省立工專校刊》,無出版信息,1933。
著者不詳,《廣州市生物進化知識展覽會介紹》,無出版信息,1951。
著者不詳,《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參觀手冊》,無出版信息,1951。
著者不詳,《蘇聯經濟及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說明書》,無出版信息,1955。
著者不詳,《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展覽會》,無出版信息,1956。
佐藤仁史,《近代中國的鄉土意識:清末民初江南的地方精英與地域社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

4.中文論文
陳晶晶,<20世紀上半葉廣州的道路修築與城市規劃>,載於程美寶、黃素娟編,《省港澳大眾文化與都市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頁65-82。
陳庭梅,<蘇聯電影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性——中蘇電影交流對塑造毛時代中國的重要意義>,載於白思鼎、李華鈺主編,《中國學習蘇聯(1949年至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9,頁481-511。
陳澤泓,<南越國番禺城析論>,《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2009,總第49期。
程美寶,<從「省港澳」到「粤港澳」:歷史失憶與現實定位>,《人間思想》,第一輯,北京:金城出版社,2014,頁264-279。
程美寶,<省港聲色味:從20世紀20年代兩地畫報所見>,載於陳平原編,《香港: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頁28-51。
丁蕾,<歷史關懷與考古定性:民國時期廣州南越王墓的發掘>,《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董哲,<一座共產主義領袖的神廟:韶山毛澤東同志舊居陳列館的營造>,《二十一世紀》,2016(2)。
馮江、張異響,<漣漪:水產館的重讀與重現>,《世界建築》,2014(8)。
何凱思(Christian Hess),<老大哥在盯著:1945-1955年中蘇地方關係與新大連的建設>,載於周傑榮、畢克偉,姚昱譯,《勝利的困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初歲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1,頁165-190。
何志明,<南下幹部研究綜述>,《中共黨史研究》,2018(6)。
洪長泰,<生與死的節日:中共的通俗政治文化>,載於洪長泰,《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台北:一方,2003,頁261-302。
洪振強,<社會主義意識的認同塑造——1950年代武漢的展覽會>,《二十一世紀》,2011(12)。
黃柏莉,<近代廣州的公園、茶樓與市民生活(1900-1938)>,《近代廣州研究》,第二輯。
黃建敏,<鄉邦文化與民族精神:李仙根與1940年香港「廣東文物展覽會」>,《美術學報》,2014(3)。
黃慶昌,<廣州博物館主體陳列的回顧與思考>,《廣州文博》,總第5期。
賴德霖,<城市的功能改造、格局改造、空間意義改造及「城市意志」的表現>,載於賴德霖,《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頁363-394。
李揚,<「蘇聯式」建築與「新北京」的城市形塑——以1950年代的蘇聯展覽館為例>,《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
林克明,<什麼是摩登建築>,載於《廣東省立工專校刊》,1933。
林克明,<朱光市長與廣州的城市建設>,載於廣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廣州文史(第47輯):回憶朱光市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頁123-134。
馬釗,<「白麵房子」:日偽統治時期北京的朝鮮人與城市犯罪網絡的建構>,未刊稿。
尼·謝·赫魯曉夫,<論在建築中廣泛採用工業化方法,改善質量和降低造價>,載於建築工程部輯,《全蘇建築工作人員會議重要文集》,北京:建築工程出版社,1955,頁10-52。
潘博成,<斷裂或延續——1950年代中國城市社會文化史的回顧與反思>,《新史學》(台北),29(1)。
潘博成,<近二十年來近代廣州市政研究綜述>,《近代廣州研究》,第四輯(即將出版)。
阮思勤、鄭加文,<重讀水產館的建造過程與設計理念>,《南方建築》,2010(2)。
王曉葵,<革命記憶與近代公共空間——從「黃花崗公園」到「廣州起義烈士陵園」>,載於黃東蘭編,《身體.心性.權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頁108-131。
王正華,<呈現「中國」:晚清參與1904年美國聖路易萬國博覽會之研究>,載於《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頁421-475。
武洹宇,<辛亥祭奠的死亡表達——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骷髏符號釋讀>,《近代史研究》,2017(2)。
夏松濤,<新中國成立初期(1949-1956)舉辦展覽活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中國博物館》,2018(2)。
夏松濤,<傳承與嬗變:建國初期展覽會的發展演進(1949-1957)》,《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6)。
肖文明,<國家觸角的限度之再考察——以新中國成立初期上海的文化改造為個案>,《開放時代》,2013(3)。
徐曉梅,<流花地區的規劃與建設>,載於《廣州城市規劃發展回顧》編纂委員會編,《廣州城市規劃發展回顧(1949-2005)》(上卷),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6,頁108-110。
楊奎松,<建國初期中共幹部任用政策之考察>,載於楊奎松,《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史1》,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頁364-411。
楊林,<論廣東「革命策源地」的記憶塑造>,《歷史教學問題》,2017(4)。
曾昭奮,<莫伯治與酒家園林(上)>,《華中建築》,2009(5)。
張濟順,<新革命史與1950年代上海研究的新敘事>,《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
趙慧君,<地方性或全國性:新中國成立初期地誌博物館宗旨變遷>,《博物院》,2017(4)。
趙立彬,<社會流動與澳門對近代中國思想觀念的輻射作用>,《學術研究》,2010(4)。

5.英文書籍
Allen, Joseph R. Taipei: City of Displacement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4.
Bergère, Marie-Claire, and Janet Lloyd. Shanghai: China's Gateway to Modernity.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Biernacki, Richard, and Victoria E. Bonnell. Beyond the Cultural Turn: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Society and Culture. Berkeley, Calif: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Braester, Yomi. Painting the City Red: Chinese Cinema and the Urban Contract.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
Brown, Jeremy, and Paul Pickowicz eds. Dilemmas of Victory: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Carroll, Peter J. Between Heaven and Modernity: Reconstructing Suzhou, 1895-1937.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Esherick, Joseph. Remaking the Chinese City: Modern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1900-1950.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
Farris, Johnathan. Enclave to Urbanity: Canton, Foreigners, and Architecture from the Late Eighteenth to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Hong Kong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6.
Fiske, John.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2011.
Fiske, John. Reading the Popular. London: Routledge, 2011.
Gao, James Z. The Communist Takeover of Hangzhou: The Transformation of City and Cadre, 1949-1954.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Gerth, Karl. China Made: 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Na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4.
Hershatter, Gail. The Gender of Memory: Rural Women and China's Collective Past. Berkeley, 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3.
Ho, Virgil K. Y. Understanding Canton: Rethinking Popular Culture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Ho, Denise Y. Curating Revolution: Politics on Display in Mao's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8.
Hung, Chang-tai. Mao's New World: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Early People's Republic.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1.
Lehan, Richard D. The City in Literature: An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History.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Levin, Miriam R. Urban Modernity: Cultural Innovation in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10.
Li, Yan. China's Soviet Dream: Propaganda, Culture, and Popular Imagination.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18.
Matten, Marc A. Places of Memory in Modern China: History, Politics, and Identity. Leiden: Brill, 2014.
Musgrove, Charles D. China's Contested Capital: Architecture, Ritual, and Response in Nanjing.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3.
Ozouf, Mona. Festivals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Pepper, Suzanne. Civil War in China: The Political Struggle, 1945-1949. Lanham, Md: Ro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1999.
Roper, Myra. China- the Surprising Country. London: Heinemann, 1966.
Schmid, Peter. The New Face of China. New York: Pitman Pub. Corp, 1959.
Skinner, G W.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Vogel, Ezra F. Canton Under Communism: Program and Politics in a Provincial Capital, 1949-1968.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 Press, 1972.
Walder, Andrew G. China Under Mao: A Revolution Deraile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Wang, Di. The Teahouse Under Socialism: The Decline and Renewal of Public Life in Chengdu, 1950-2000.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8.
Wu, Hung. Remaking Beijing: Tiananmen Square and the Creation of a Political Spac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
Xu, Guangqiu. American Doctors in Canton: Modernization in China, 1835-1935.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11.
Yeh, Catherine V. Shanghai Love: Courtesans, Intellectuals,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 1850-1910.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6.

6.英文論文
Bennett, Tony. "The exhibitionary complex." Thinking about exhibitions. Routledge, 2005. 71-93.
Bocharnikova, Daria, and Steven E. Harris. "Second World Urbanity: Infrastructures of Utopia and Really Existing Socialism." Journal of Urban History 44.1 (2018): 3-8.
Gerth, Karl. "Compromising with Consumerism in Socialist China: Transnational Flows and Internal Tensions in ‘Socialist Advertising’." Past & Present 218.suppl_8 (2013): 203-232.
Hess, Christian. "From colonial port to socialist metropolis: imperialist legacies and the making of ‘New Dalian’." Urban History 38.3 (2011): 373-390.
Hess, Christian. "Sino-Soviet City: Dalian between Socialist Worlds, 1945-1955." Journal of Urban History 44.1 (2018): 9-25.
Ho, Virgil Kit-yiu. "Martyrs or Ghosts? a Short Cultural History of a Tomb in Revolutionary Canton, 1911-70." East Asian History 27 (2004): 99.
Jersild, Austin. "Socialist exhibits and Sino-Soviet relations, 1950–60." Cold War History 18.3 (2018): 275-289.
Johnson, Michael. "Beneath the propaganda state: official and unofficial cultural landscapes in Shanghai, 1949–1965." Maoism at the Grassroots: Everyday Life in China’s Era of High Socialism (2015): 199-229.
Katriel, Tamar. "Sites of memory: Discourses of the past in Israeli pioneering settlement museums."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80.1 (1994): 1-20.
Leese, Daniel. "A Place Where Great Men Rest? The Chairman Mao Memorial Hall." Places of Memory in Modern China. BRILL, 2012. 91-129.
Li, Yan. "Building Friendship: Soviet Influence, Socialist Modernity, and Chinese Cityscape in the 1950s." Quarterly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2.3 (2014): 48.
Macdonald, Sharon. "Exhibitions of Power and Powers of Exhibi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tics of display." The politics of display (2010): 1-22.
Saich, Tony.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ost-1949.” Brill Research Perspectives in Governance and Public Policy in China 1, no. 1 (2016): 1-57.
Wagner, Rudolf G. "Reading the Chairman Mao Memorial Hall in Peking: The tribulations of the implied pilgrim." 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 (1992): 378-423.
Zarecor, Kimberly E. "What Was So Socialist about the Socialist City? Second World Urbanity in Europe." Journal of Urban History 44.1 (2018): 95-117.

7.電子資料庫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當代中國政治運動史數據庫,http://ccrd.usc.cuhk.edu.hk/。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特藏文獻全文數據庫,http://183.63.187.41/datasearch/home/index。
香港公共圖書館「香港舊報紙」多媒體資訊系統,https://mmis.hkpl.gov.hk/zh/old-hk-collection。
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海外華僑華人剪報數據庫」,http://libproject.hkbu.edu.hk/was40/search?channelid=4935。
United States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anton Kuang-chou. 2-74. [Washington, 1974] Map. Retrieved from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

8.其他
雷鳴夏先生訪談,2018年5月3日;2019年7月12日。

盧玨(導演),《跟蹤追擊》,1963。
盧玨(導演),《羊城暗哨》,1957。

友聯研究所剪報微縮膠片(The Un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llected clippings from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藏於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圖書館以及香港大學圖書館特藏部。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