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學術與國家:國粹、國故與國學的思想論爭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
作者:羅志田
作者(外文):Luo, Zhi-tian
出版日期:2001
卷期:66
頁次:頁102-110
主題關鍵詞:國粹國故國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4
  • 點閱點閱:0
期刊論文
1.顧頡剛(19260106)。一九二六年始刊詞。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周刊,2(13),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東杰(1999)。歐風美雨中的國學保存會。檔案與史學,1999(5),33-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東杰(2000)。「國粹學報」與「古學復興」。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5),102-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東杰(1999)。國學保存會和清季國粹運動。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1),103-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羅志田(2000)。走向國學與史學的「賽先生」。近代史研究,2000(3),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桑兵(1996)。晚清民國時期的國學研究與西學。歷史研究,199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鍾少華(199908)。試論近代中國之「國學」研究。學術研究,199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汎森(19950600)。劉師培與清末的無政府主義運動。大陸雜誌,90(6),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天石(1965)。論辛亥革命前的國粹主義思潮。新建設,196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胡逢祥(1985)。論辛亥革命時期的國粹主義史學。歷史研究,198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丁偉志(1995)。晚清國粹主義述論。近代史研究,19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孝悌(19851100)。胡適與整理國故--兼論胡適對中國傳統的態度。食貨月刊,15(5/6),214-2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耿雲志(1992)。胡適整理國故平議。歷史研究,19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鄭振鐸(1929)。且慢談所請「國學」。小說月報,20(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管豹(19200110)。新舊之衝突與調和。東方雜誌,17(1),89-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221223)。教務長胡適之先生的演說。北大日刊,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沈松僑(20000600)。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77-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俞旦初(1996)。愛國主義與中國近代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師渠(1993)。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以愛(1922)。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搆的興起--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1922-1927)。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毛子水。國故和科學的精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沈松僑(19840000)。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師渠(1991)。國粹、國學、國魂--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400708)。傅斯年致朱家驊,台北:中研院史語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1)。吳稚暉先生來信(1923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汎森(2001)。民國的新史學及其批評者。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史學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ernal, Martin(1976)。Liu Shih-p'ei and National Essence。The Limits of Change: 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s in Republican China。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朱維錚(1995)。失落了的文藝復興。音調未定的傳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Schneider, Laurence A.(1976)。National Essence and the Intelligentsia。The Limits of Change: 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s in Republican China。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吳雁南、張恒平(1990)。國粹主義的「復興古學」。清末社會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木山英雄(1996)。「文學復古」與「文學革命」。學人。江蘇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適(1924)。《國學季刊》發刊宣言。胡適文存二集。上海:亞東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雷頤(1999)。胡適與「整理國故」運動。時空遊走:歷史與現實的對話。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龍心(2001)。學科體制與近代中國史學的建立。二十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桑兵(1999)。晚清民國時期的國學研究與西學。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胡適(1927)。再談談整理國故。國故學討論集。上海:上海書店影印群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