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制度經驗及其影響
書刊名:臺灣民主季刊
作者:李炳南曾建元 引用關係林子玄
作者(外文):Lee, Ben NanTseng, Chien-yuanLin, Tzu Hsuan
出版日期:2004
卷期:1:2
頁次:頁95-129
主題關鍵詞: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準黨國體制國會制度政府體制Period of communist rebellionTemporary provisionsQuasi party-state regimeLegislative systemGovernmental syste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8
  • 點閱點閱:116
動員勘亂時期歷時四十三年,〈動員戲亂時期臨時條款〉(簡稱〈臨時條款〉)的實施,實為台灣的憲政發展累積了無數的制度價性和運作經驗,在此一基礎上形成的憲政文化,乃深烙在其後十餘年的憲政改革進程當中。本文討論的主題,並不著重於動員戰亂時期的憲法變遷史,而在分析與反省〈臨時條款〉的制度遺緒及其對於台灣民主化後憲政發展的影響,以俾從中發掘我國當前憲政運作現象的種種根源。
The Period of Communist Rebellion lasted for forty-three years. However, the Temporary Provisions Effective During the Period of Communist Rebellion had accumulated innumerable institutional conventions and operational experiences for Taiwan's current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The constitutional culture based on the Temporary Provisions has rooted influences upon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 during the 1990's. This essay does not mainly focus on the history of the constitutional change during the Period of Communist Rebellion. It also analyses the historical-institutional legacy of the Temporary Provisions left for Taiwan's constitutional reform and democratization. The essay would be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the phenomenon of Taiwan's current constitutional operation.
期刊論文
1.李炳南(19951000)。孫中山國民大會學說之研究。立法院院聞,23(10)=270,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國允(19881200)。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法律性質之分析。中山學術論叢,8,197-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包宗和(19880800)。爭辯中的中華民國政治體制:內閣制或總統制?。問題與研究,27(11),52-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谷正綱(1972)。修訂臨時條款案經過的說明。憲政論壇,18(3),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曾建元(20021000)。國民大會制度之修憲改革。憲政思潮,2(復刊),71-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蘇永欽(19920600)。國民大會的定位問題。中山社會科學季刊,7(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朗(19920600)。從修憲後總統權力看政府體制問題。中山社會科學季刊,7(2),13-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邵宗海(1993)。國民大會定位爭議之探討。孫逸仙思想與二十一世紀亞洲中國人之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1993/09/08-09/12)。新加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孫文學術思想研究交流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李炳南(2003)。路國華先生訪問錄(2002年11月14日)。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炳南、曾建元、姚中原(2003)。朱士烈先生訪問錄(2002年12月27日)。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念祖(1980)。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在我國憲法上之地位(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程敏道(1988)。我國總統職權及其實際運作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建元(2002)。一九九零年代台灣憲政改革之研究--民族主義與民主轉型的觀點(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謝政道(200106)。中華民國修憲史。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民大會祕書處(1961)。國民大會實錄。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國民大會秘書處(1961)。國民大會實錄。臺北市:國民大會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國民大會祕書處(1961)。國民大會實錄。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玉法(1999)。近代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世輔、周陽山(1995)。中山思想新詮--民權主義與中華民國憲法。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全國聯誼會簡史編纂委員會(1972)。國民大會代表全國聯誼會簡史。台北: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全國聯誼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洪泉湖(2000)。憲法新論。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曾濟群(1995)。中華民國憲政法制與黨政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炳南、顏明聖(1999)。國會改革方案之理論與實際。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新民(2001)。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臺北:陳新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炳南(19970800)。第一階段憲政改革之研究。臺北:李炳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秦孝儀(1989)。國父全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許福明(1986)。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 : 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臺北市: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馬起華(1983)。憲法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倪炎元(1995)。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比較台灣與南韓的民主化歷程。台北市:月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吳密察(1994)。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董翔飛(1998)。中國憲法與政府。臺北:董翔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張屛峰(19651228)。國大臨時會與兩權行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水扁(2004)。中華民國第十一任總統副總統就職慶祝大會致詞,http://www.president.gov.tw/php-bin/docset/showspeak.php4, 2004/05/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陶希聖(19590704)。有關修憲及大選問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601231)。有關國民大會的幾個問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小平(2000)。黨權政治的興起及對中國憲政的影響。公共論叢:自由主義與當代世界。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