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總統國家安全大政方針決定權運作之變革(1967-2009)
作者:尤正才
作者(外文):Cheng-Tsai Yu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研究所
指導教授:邱榮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國家安全大政方針決定權國防外交兩岸關係國家重大變故presidential national security powernational defense affairsforeign affairscross-straight affairsnation-wide severe calamiti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4)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8
戰後臺灣的憲政制度並非全然由理論設計而開展,而是反映政治現實的演變,其中,憲法增修條文第2條第4項明訂總統國家安全大政方針決定權即為顯例,本篇論文探討的是1967∼2009年之間我國憲政發展過程中,總統國家安全大政方針決定權之運作及其演變的探討。
事實上,每個國家的憲政運作皆有其獨特歷史背景,制度設計或多或少有所不同,不同時空背景下的外國憲政體例實在難以經由移植而成功運作,此乃憲政制度不具歷時性的侷限。因此,以理念類型作為我國憲政制度的研究方法可以說只是一種人言言殊的規範性論述,無法有效解釋戰後臺灣的憲政經驗,更難以詮釋憲政機關權力運作的真實面貌,因此,另覓途徑研究我國憲政制度是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更何況,以理念類型作為憲政制度的規範分析,亦非Max Weber的原意。因此,欲進行我國憲政制度的研究,勢必要回歸到民主憲政運作的重要基本原理—權力分立原則進行探討。
本篇論文採用新制度論的歷史制度途徑。就重建歷史的角度而言,不僅對於國家安全大政方針內涵加以分析,並且針對我國總統運用國家安全權限的環境因素加以論述,由於制度環境影響(限縮)制度選擇,行動者並非全然自主性或基於理性設計來進行憲政改革,因此僅依憲政制度靜態橫向描述恐無由一窺憲法權力的生成與發展,因此制度的歷史研究以及權力的運作方式,都是歷史制度途徑的核心,本論文針對我國總統國家安全權限在憲法變遷過程中的路徑依賴、制度變革與發展進行歷史制度途徑的分析。
研究發現,我國國家安全大政方針決定權運作之變革受到制度路徑影響,並且因總統決策理念而異,每任總統國家安全大政方針決定權之運作因人而異。再者,即便總統國家安全大政方針決定權受到歷史制度路徑影響初始制度,總統之理念卻仍是決定制度運作的關鍵因素,因此,即使面對相同文本(中華民國憲法、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及嗣後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以及國防法等均為總統行使國家安全大政方針決定權之依據),每位總統卻運作出截然不同的國家安全大政方針決策模式,蔣氏政權時期採取黨國體制決策模式,李登輝時期偏好菁英諮詢決策模式,陳水扁時期堪稱黨政層峰決策模式,而馬英九就任總統初期則是遵憲循規決策模式,不同決策模式反映的是我國憲政機關—總統之國家安全權力運作之歷史制度路徑與領袖理念因素。
憲法賦予總統維護國家安全,以保障國家生存與人民福祉的責任,總統得視需要召開國家安全會議聽取各與會人員之意見,以作為決策之參考,就法定出席人員來看,總統是國家安全會議主席,行政院院長及各主要部會為國安會之出席法定成員,總統並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國家安全會議,總統國家安全大政方針決定權實係我國行政權運作之核心,國安權是總統的專屬行政權力,之於行政權而言,以總統為主席的國家安全會議,將行政權定於一尊,或具有增進政府決策效能之作用,然而,我國憲法本文卻有修正式內閣制之精神,由行政院向立法院負責之關係,因此產生權責不相當之問題,總統有國家安全大政方針決定權而無須向立法院負責,行政院須向立法院負責,但無決定國家安全大政方針之權,使得權責不符問題每增憲政爭端,我國國家安全大政方針決定權之設計及與立法權之關係,事實上不利於立法院之監督以及政府權力之節制。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已故大法官Holmes嘗言「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察覺到的時代需要、流行的道德、政治理論以及公共政策的直覺,不論是言宣於外的抑或不自覺的,甚至法官與其同僚所共有的偏見,在決定人們應受那些法則規範時,遠較三段論證的邏輯形式重要得多。」大哉斯言,三段論證的邏輯形式(例如權力分立原則、中央政府體制類型等之邏輯論證)誠然重要,但是憲法的生命卻是植基於我國憲政運作的實踐經驗,制度設計的根本價值在於,符合權力分立制衡原則並合乎國情的制度才是我國允宜考量的關鍵,唯有滋長於我國固有憲政環境中,才是合乎我國國情需要的制度。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1996,《國家發展會議—憲政體制與政黨政治議題分析資料》,臺北:內政部。
內政部法規委員會編,1986,《各國國家安全有關法令輯要》,臺北:內政部。
內政部警政署編,2002,《警政白皮書─91年版》,臺北:警政署。
中華民國年鑑社編,1967,《中華民國年鑑》,臺北:中華民國年鑑社。
立法院,1991,《立法院公報》,82(75): 12-33。
王小強,1996,《摸著石頭過河:中國改革之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王世塗,1996,〈試評論我國之國家安全體制〉,《國防雜誌》,11(8): 36-47。new window
王作榮,1995,《王作榮談李登輝》,臺北:稻田。
王作榮,2003,《與登輝老友話家常》,臺北:天下遠見。
王正毅、張岩貴,2004,《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範式與現實經驗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崑義,2009,〈兩岸和平協議:理論、問題與思考〉,《全球政治評論》,26: 45-92。
包宗和主持,林正義、劉復國、張台麟合編,1996,《從世界各國國防體制探討我國國防組織》,臺北:國防部。
民主文教基金會,1992,《憲政理論與民主制度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議》,臺北:民主文教基金會。
丘昌泰,2004,《公共政策》,臺北:巨流出版社。
行政院研考會編,1999,《中華民國政府組織與工作》,臺北:行政院研考會。
行政院研考會編,2000,《中華民國政府組織與工作》,臺北:行政院研考會。
行政院新聞局編,1991,《動員戡亂時期終止之後》,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朱浤源主編,1999,《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
朱文伯,1975,《憲政法治論文選集》,臺北:民主潮社。
朱增郁,1968,〈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憲政思潮季刊》,臺北:憲政思潮雜誌社,頁103-15。
朱增郁,1969,《美國國家安全會議》,臺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
任德厚,1992,〈憲法發展與制度抉擇—對中華民國之案例研究〉,《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臺北:政大國關中心,頁287-335。
呂亞力,1995,《政治發展》,臺北:黎明。
呂亞力,2003,《政治學》,修訂五版三刷,臺北:三民書局。
李炳南,1992,《憲政改革與國是會議》,臺北:永然文化。
李炳南,1994,《憲政改革與國民大會》,臺北:月旦出版社。
李炳南,1997,《第一階段憲政改革之研究》,臺北:揚智出版社。new window
李炳南,1998,《不確定的憲政》,臺北:揚智出版社。
李炳南,2001,《九七修憲記實》,臺北:世新大學出版中心。
李炳南,2003,《2000臺灣憲改》,臺北:海峽出版社。
李炳南等,2004,〈《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制度經驗及其影響〉,《臺灣民主季刊》,1(2): 95-129。new window
李炳南、鍾國允,1995,〈第一階段修憲(1991)憲法增修條文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第13期:54-55。
李登輝,1989,《迎接挑戰、創造勝利──李總統登輝先生言論選集(中華民國七十七年元月至十二月)》,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李登輝,1990,《迎接未來、任重道遠─李總統登輝先生言論選集(中華民國七十八年元月至十二月)》,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李登輝,1991,《李總統登輝先生七十九年言論選集》,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李登輝,1996a,《經營大臺灣》,臺北:遠流。
李登輝,1996b,《李總統登輝先生八十四年言論選集》,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李登輝,1999,《臺灣的主張》,臺北:遠流。new window
李登輝,2002a,《慈悲與寬容──跨越希望的門檻》,臺北:臺灣英文新聞。
李登輝,2002b,《邁向正常國家──臺灣主體性的追尋》,淡水:群策會。
李潔明、唐思,1998,《臺灣有沒有明天-臺海危機美中台關係揭密》,臺灣:先覺。
李念祖,1980,〈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在我國憲法上之地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念祖,2002,〈憲政發展中我國總統權力的演變〉,高朗、隋杜卿(編),《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頁396-421。
李 明,1998,《世界主要國家國際危機處理之機制與運作》,臺北: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李鴻禧,1994,《李鴻禧憲法教室》,臺北:月旦出版社。
李鴻禧,1995,《憲法與人權》,《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第39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new window
李鴻禧,1997,《憲法與憲政》,《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第101冊,臺北:植根出版社。new window
李鴻禧,1999a,《李鴻禧憲法教室》,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李鴻禧,1999b,《憲法與人權》,臺北:元照出版公司。new window
李鴻禧等,2002,《臺灣憲法之縱剖橫切》,臺北:元照出版公司。new window
李惠宗,2002,《憲法要義》,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李承訓,1993,《憲政體制下國防組織與軍隊角色之研究》,臺北:永然文化公司年。
宋筱元,1998,〈情報與國家的關係──論民主開放社會中的情報〉,《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6(2): 35-63。
沈玄池,2004,《國際關係》,臺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邱榮舉,2002,《學術論文寫作研究》,臺北:翰蘆出版社。
邱榮舉,1999,〈研究方法之基本概念: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朱浤源(主編),中華科際整合研究會(合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臺出版,頁152-162。
邱榮舉,2004,〈權力分立、法治及憲政主義〉,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憲法與政治發展課程講義。
邱榮舉,2006,〈權力分立、法治及憲政主義〉,李炳南(主編),《政治學》,臺北:揚智出版公司。
邱榮舉、謝欣如,2007,〈戰後臺灣人權發展與政治事件〉,「臺灣解嚴2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11月24日),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邱吉鶴等,2002,《反恐怖危機處理機制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考會。new window
吳 庚,1993,《韋伯的政治理論及其哲學基礎》,臺北:聯經出版社。
吳 庚,2003,《憲法的解釋與適用》,臺北:著者發行,三民書局總經銷。
吳得源,2002,〈國際關係理論之省思:從新制度論與社會建構論之關連談起〉,「全球化與臺灣政治學術研討會」(12月14、15日),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系。
吳東野,2001,〈多數政府?少數政府?雙首長制憲政運作的省思〉,「政黨政治與選舉競爭學術研討會」論文(10月6日),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中國政治學會。
林子儀,1993,《權力分立與憲政發展》,臺北:月旦出版社。
林子儀等,2009,《憲法—權力分立》,臺北:新學林書局。
林山田,1996,《五十年來的臺灣法制》,臺北:前衛出版社。
林文程,2000,〈外在環境發展對臺灣國家定位之影響〉,黃昭元(編),《兩國論與臺灣國家定位》,臺北:學林,頁425-450。new window
林文程、林正義,2006,〈臺灣修憲與台美中三角關係〉,《臺灣民主季刊》,3(4): 125-164。new window
林正義,1989,〈美國總統運用國家安全會議之研究〉,孫同勛主編,《美國總統制之運作》,臺北: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頁135-65。
林正義,1992,〈國家安全會議改革途徑〉,《國家政策雙週刊》,臺北:國政基金會,頁1-3。
林正義,1996,〈國家安全會議定位及功能調整芻議〉,《國家發展論壇》,頁2-4。
林正義、陳必照,1992,〈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政策:大陸、外交、國防、經貿四合一政策的建構〉,《國家政策雙週刊》,31: 3-5。
林季東,1993,《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臺北:自刊本。
林佳龍、鄭永年主編,200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臺北:新自然主義出版社。
林嘉誠,1992,《民主制度設計》,臺北:明田出版社。
周志杰譯,2004,《全球時代的政治社群》,臺北:韋伯文化公司。(原著)Guibernau, Montserrat. Nations without States: Political Communities in a Global Age. UK: Polity Press.
周志杰,2005,〈我國中央政府體制的運作難題與改革方向〉,《臺灣智庫通訊》,16: 3-4。
竺乾威、胡君芳譯,1991,《決策過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政治作戰學校政治學研究所主編,1996,《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學研究所。
姜新立,2004,《大轉變:後共產主義與後社會主義研究》,臺北:唐山書局。
胡 佛,1998a,《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五):憲政結構與政府體制》,臺北:三民書局。
胡 佛,1998b,《政治學的科學探究(四):政治變遷與民主化》,臺北:三民書局。
胡 佛,1998c,《政治結構與政府體制》,臺北:三民書局。
胡為真,2001,《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
若林正丈著,1997,賴吟香譯,《蔣經國與李登輝》,臺北:遠流出版社。
若林正丈,1994,洪金珠、許佩賢譯,《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月旦出版社。
施正鋒,1999,《臺灣政治建構》,臺北︰前衛出版社。
施正鋒,2000,《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臺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柳金財,〈民主進步黨的臺獨論述與大陸政策:過程、轉型與發展〉,《東亞季刊》,31(2): 103-21。new window
紀舜傑,1990,〈美國國務卿與國家安全顧問權限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明賢主編,1998,《跨世紀的國家安全戰略》,臺北:麥田出版社。
翁明賢,2003,《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臺北:創世文化出版社。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徐冰川,2002年,〈拉登頭號助手三顧臺灣〉,《青年參考》,10月30日, 24版。
荊知仁,1986,《憲政論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高 輝,1991,《社會主義再認識─中共「初階論」之研究》,臺北:永業出版社。
高 輝,2002,《轉型中的中共社會主義》,臺北:永業出版社。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1965,《憲政獨裁與軍政府》,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國家安全會議編,〈國防會議簡史〉,收錄於《蔣經國總統忠勤檔案》,臺北:國史館館藏,檔號:3010.82/5044.01-043。
國家安全會議秘書處編,1970,《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現況彙編》,臺北:國安會秘書處。
國家安全會議秘書處編,1993,《各國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概要》,臺北:國安會秘書處。
國家安全會議秘書處編,1997,《世界各主要國家安全決策機制之研究》,臺北:國安會秘書處。
國是會議實錄編輯小組,1990,《國是會議實錄(上輯)》,臺北:國是會議秘書處。
國家建設研究委員會編,1976,《國家安全問題之研究》,臺北:國家建設研究委員會。
國家發展會議秘書處,1996,《國家發展會議憲政體制與政黨政治議題分析資料》,臺北:內政部。
國防部部長辦公室編印,1979,《國防部本部沿革史》,臺北:國防部。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中心,2005,《國會對安全機構之監督:原則、機制與實務》,臺北:國防部軍備局北部印製場。
國防大學彙編,2002年,《對美國九一一事件及反恐戰爭研究論文專輯》,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陳春生,1996,《臺灣憲政與民主發展》,臺北:月旦出版社。
陳春生,1998,《中華民國憲法原理》,臺北:國立編譯館。
陳春生,1999,《臺灣社會與國家政策》,臺北:翰蘆出版社。
陳春生,2000,《臺灣主權與兩岸關係》,臺北:翰蘆出版社。
陳春生,2001,《臺灣政黨與政治文化》,臺北:翰蘆出版社。
陳新民,1992a,〈總統緊急權力與總統角色之定位(上)〉,《軍法專刊》,38(10): 10-16。
陳新民,1992b,〈總統緊急權力與總統角色之定位(下)〉,《軍法專刊》,38(11): 22-28。
陳新民,1999a,《憲法學導論》,修正三版,臺北:著者發行,三民書局總經銷。
陳新民,1999b,《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臺北:元照出版公司。new window
陳新民,2000,《軍事憲法論》,臺北:揚智出版社。
陳新民,2001a,《法治國家論》,臺北:學林文化出版公司。new window
陳新民,2001b,《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臺北:自版。
陳愛娥,2001,〈我國現行憲法下總統角色的地位—單純國家統一的象徵或真正的政府首長〉,《新世紀智庫論壇》,16: 7-18。
陳福成,1997,《國家安全概論》,臺北:臺灣大學軍訓室。
陳福成,1998,《國家安全與情治機關的弔詭》,臺北:幼獅文化出版社。
陳福成,2000,《國家安全與戰略關係》,臺北:時英出版社。
陳鴻瑜,1987,《政治發展理論》,臺北:桂冠出版公司。
陳 宏,2004,《解讀臺灣問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許介鱗,1996,《戰後臺灣史記》,臺北:文英堂出版社。
許世楷主編,1995,《世界各國憲法選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許世楷主編,1998,《臺灣憲政根本問題》,臺北:前衛出版社。
許世楷、施正鋒,2000,《臺灣前途─危機管理》,臺北:前衛出版社。
許志雄,1992,《憲法之基礎理論》,臺北:稻禾出版公司。
許志雄等,1999,《現代憲法論》,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許宗力等,1997,《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許昭元,2007a,〈論行政特權—以美國法為借鏡(上)〉,《憲政思潮專刊》,33(1): 1-38。
許昭元,2007b,〈論行政特權—以美國法為借鏡(下)〉,《憲政思潮專刊》,33(2): 131-186。
許經澤,2003,《從九一一事件論美國國土安全部及我國反恐組織建構》,臺北: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德倫,2008,《美國法上行政特權之研究—兼論我國法制與實務》,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莫大華,1998,〈「安全研究」論戰之評析〉,《問題與研究》,37(8): 19-23。new window
陸潤康,1983,《美國聯邦憲法論》,臺北:凱侖出版社。new window
郭正亮、施正鋒,2000,〈分裂政府下行政與國會關係〉,「九七修憲與憲政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12月7日),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郭正亮,1998,《民主進步黨轉型之痛》,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施正鋒,2002,〈發展中的台、美、中三角關係〉,「西太平洋安全保障國際研討會」論文(8月17日)。
郭立民,1992,《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臺北:永業出版。
郭吉助,2001,〈國家安全會議之定位、組織與功能調整析論(上)〉,《軍法專刊》,47(10)。new window
曹競輝,1987,《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釋論》,臺北:三民書局。
湯德宗,2000,《權力分立新論》,臺北:著者發行,三民書局總經銷。new window
張中勇,1993a,《各國安全制度》,臺北:三峰出版社。
張中勇,1993b,〈國家安全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一個研究途徑的理論分析〉,《警政學報》,頁353-82。
張中勇,1996,〈強化國家安全決策體制之道〉,《國家政策雙週刊》,頁6-7。
張亞中,2000,《兩岸統合論》,臺北:生智文化公司。new window
張亞中、李英明,2000,《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臺北:生智文化公司。
張台麟,2000,〈法國總統在聯合政府組成與決策中扮演之角色〉,《新野論壇》,2: 30-48。
張有驊,1994,《李登輝軍權革命》,臺北:新高地文化。
張慧英,2000,《李登輝-1988∼2000執政十二年》,臺灣:天下文化。
黃昭元,1998,〈九七修憲後我國中央政府體制的評估〉,《臺大法學論叢》,27(2): 293-330。new window
彭懷恩,2001,《比較政治學》,臺北:風雲論壇出版公司。
傅崑成等編譯,1991,《美國憲法逐條釋義》,臺北:資訊公司出版。
葉俊榮,2003,《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137),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葛永光,1989,《政治變遷與發展──臺灣經驗的探索》,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董世芳,1978,《論憲法與政權—我國憲法中之政權及其行使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雷飛龍譯,1998,《比較憲政工程:結構、動機、結果》,臺北:國立編譯館。(原著)Sartori, Giovanni.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An Inquiry into Structures, Incentives and Outcomes.
楊日旭,1988,《國家安全與公眾知的權利》,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
楊士隆等,2002,〈國際恐怖主義威脅〉,《非傳統安全威脅研究報告(第二輯)》,臺北:國家安全局。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98,《臺灣地區戒嚴時期五零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一)中外檔案》,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蔣緯國,1981,《國防體制概論》,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趙永茂,1998,《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際:兼論臺灣地方政府的變革方向》,臺北:翰蘆出版社。new window
虞義輝,2001,《臺灣意識的多面向》,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蔡 瑋,2000,《中共的涉台決策與兩岸關係發展》,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蔡德倫,2008,《美國法上行政特權之研究—兼論我國法制與實務》,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阿榮等,2007,《華人文化圈的公民社會發展》,臺北:韋伯文化國際。
劉慶瑞,1990,《中華民國憲法要義》,臺北:自版。
鄭文平、黃烈修譯,2000,《國際關係與國際政治經濟學》,臺北:韋伯文化公司。
總統府,1967,《總統府公報》,第1824號,臺北:總統府。
總統府,1972,《總統府公報》,第2439號,臺北:總統府。
總統府,1974,《總統府公報》,第2725號,臺北:總統府。
總統府,1991,《總統府公報》,第5402號,臺北:總統府。
簡笙簧主編,1992,《中國近百年憲政大事年表》,臺北:國史館。
蘇永欽,1999,《違憲審查》,臺北:學林出版公司。new window
蘇永欽,2004,〈大法官解釋政府體制的方法〉,《公法學與政治理論—吳庚大法官榮退論文集》,頁293-330。new window
蘇進強,2003,《全球化下的台海安全》,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蘇進強,2002,〈國家安全與危機管理機制〉,《台海安全與國防戰略》研討會(10月20日),臺北:財團法人臺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頁1-29。
羅雅美,2006,〈美國國家安全會議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顧長永,1990,〈美國總統與國家安全會議及中央情報局之關係──兼論美國總統情治指揮權〉,《中山社會科學季刊》,5(1)。
魏 鏞,1980,《社會科學的性質及其發展趨勢》,臺北:臺灣商務書局。
蕭文生,2008,《國家法I.國家組織篇》,臺北:元照出版公司。new window

二、外文部分
Baldwin, D.A., 1997. “The Concept of Securit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3. pp. 5-26.
Booth, K., 2007. Theory of World Secur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ush, Richard, 2005. “Taiwan’s Constitutional Change: PRC and American Views”. Delivered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 New Constitution for Taiwan, January 14. New York: New Century Institute.
Chou, Yangsun and Andrew J. Nathan, 1987. “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 Asian Survey, Vol.27, No.3, pp.277-299.
Creswell, John W., 2003.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Domhoff, William, 1998. Who Rules America: Power and Politics in the Year 2000, Mountain View, California: Mayfield Publishing Co.
Dye, Thomas, 1978.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Inc.
Elgie, R., 1999. Semi-Presidentialism in Europ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Endicott, J.E., 1984.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Formalized Coordination and Policy Planning”. In Robert L. Pfaltzgraff, Jr., and Uri Ra’anan eds.,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pp. 177-200. Guilford: Publishing Nexus Incorporated.
Evans, P., D. Rueschemeyer and T. Skocpol eds.,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vans, Peter B., 1995.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laser, B. G. & Strauss, A. L.,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Glaser, B. G., 1978. Theoretical Sensitivity, San Francisc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Glaser, B. G., 1992. Basics of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Mill Valley: Sociology Press.
Glaser, B. G. ed., 1993. Examples of Grounded Theory, Mill Valley: Sociology Press.
Grugel, J., 2002. Democratiz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Palgrave.
Hall, Peter A.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1996. “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No. 44, pp. 936-57.
Heclo, Hugh, 1994. “ Ideas, Interests, and Institutions”. In Lawrence C. Dodd and Calvin Jillson eds.. The Dynamics of American Politics, pp.366-92. Westview Press.
Hermann, Charles, 1990. “Changing Courses: When Government Choose to Redirect 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34, No.2, pp. 3-21.
Immergut, Ellen M., 1998.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and Society, Vol.26, No.1, pp.5-34.
John, Peter, 1998. Analysing Public Policy. London and New York: Printer.
Koelble, Thomas A., 1995.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Sociology”.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27, No.2, pp. 231-43.
Jones, Richard W., 1995. “Message in a Bottle? Theory and Praxis in Critical Security Studies”. Contemporary Security Policy, 16, pp. 299-319.
Lippman, W., 1943. U.S. Foreign Policy, Boston.
Lowenthal, J., 1994. Reengineering the Organization: A Step-to-Step Approach to Corporate Revitalization, ASQC Quality Press.
March, James G. and Johan P. Olsen, 198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8, pp. 734-49.
March, James G. and Johan P. Olsen, 1989.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Meaney, Constance Squires, 1992. “Liberaliza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Role of the KMT”. In Tun-jen, Cheng and Stephan Haggard eds.,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pp. 95-120. Boulder &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Maurice Duverger, 1980. “A New Political System Model: Semi-presidential Govern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 vol. 8, pp. 165-187.
Swaine, Michael, 2001. “Taiwan,s Foreign and Defense Policies: Features and Determinants”. USA: Rand.
Moore,John Norton, Gyy B. Roberts and Robert F. Turner (ed.), “National Security Law Documents”, New York: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Volume II, 1994.
Nathan, Andrew, 1992. “The Effect of Taiwan’s Political Reform on Taiwan-Mainland Relations”. In Tun-jen, Cheng and Stephan Haggard eds.,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pp.2 07-19. Boulder &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Nieguth, T., 1999, “Beyond Dichotomy: Concepts of the N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Membership”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5(2), pp. 155-73.
Peters, B. Guy, 1999.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New York: Printer.
Prados,John,1991. Keepers of the Keys: A History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from Truman to Bush, New York: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Inc.
Polanyi, Karl, 1944.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Boston: Beacon.
Przeworski, A., 1991. Democracy and the Marke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s in Eastern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on, M., 1995. A Chinese Shadow Over the Pacific,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April 18, 1995, p. 7.
Sheehan, M., 2000.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Burlington: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Sheehan, M., 2005. International Security : an analytical survey,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Skocpol, Theda, 1985.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In P. Evans, D. Rueschemeyer and T. Skocpol eds.,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pp. 3-3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rauss, A. L. & Corbin, J. M., 1997. Grounded Theory in Practice,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Tien, Hung-mao, 1992. “Transformation of an Authoritarian Party State: Taiwan’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In Tun-jen, Cheng and Stephan Haggard eds.,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pp. 33-56. Boulder &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Mathews, T. J., 1989. “Redefining Security”, Foreign Affairs, 68. pp. 162-77.
Wolfers, A., 1952. “National Security as an Ambiguous Symbol”,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67, pp. 481-50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