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眾生入佛國 神靈降人間--《冥祥記》的空間與慾望詮釋
書刊名:政大中文學報
作者:劉苑如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u, Yuan-ju
出版日期:2004
卷期:2
頁次:頁3-34
主題關鍵詞:冥祥記王琰六朝佛教空間慾望Ming xiang jiWang YanBuddhism in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SpaceDesi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6
  • 點閱點閱:39
本文擬以王琰《冥祥記》為主要材料,將其置於整個六朝「釋氏輔教之書」的脈絡中加以觀察,建構出該書的文化情境;繼而微觀特定的文本,試圖剖析其思想與象徵、概念與隱喻、精英與民間、理性與信仰之間,所顯現的內在辯證關係。換言之,本文的核心主旨,正在於反覆印證《冥祥記》中所呈現的各種空間,並非僅是作者所聽聞、或想像的空間,而是各種宗教符號再現所構成的的象徵空間,與其地位、立場等社會資源的分配,都有絕對密切的關聯,最後透過書寫,落實到南朝現實的、歷史的佛教空間。 在從生活世界、救度空間和涅盤境界三個角度的論析下,可知《冥祥記》中的空間書寫並非凝滯不動的,空間不僅作為生命事物據以存在的活動場域,提供六朝人士具體的歷史、地理空間,並透過宗教體驗的內在啟蒙,認知自我情慾生成、了悟萬物苦聚無常的過程,對於自身與周遭的際遇或苦難,得以用因業輪迴予以合理詮釋;同時藉由禮佛、誦經、建塔等具體宗教實踐,當下的苦聚世界隨即聖化,神佛降臨,智光普照,從而轉懼為喜,轉危為安;並激勵信眾歸心淨土,朝向光明可期的未來樂土。而王琰也藉由《冥祥記》中實而有徵的具體事例,以及細微可感的宗教體驗描寫,作為自身體驗與所遭遇的宗教論辯提供了最佳的辯護。
期刊論文
1.陳敏齡(20000500)。西方淨土的宗教學詮釋。中華佛學學報,13(上),83-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伯戡(19821200)。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的理論基礎。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9,67-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姚衛群(2002)。佛教的「涅盤」觀念。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9(3),30-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剛(1995)。罪感與救贖-基督教的基本精神及其嬗變。江海學刊,1995(6),92-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桂市(1998)。亂世的救贖-宣驗記研究。高雄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8,607-6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古正美(1995)。中國的第一個佛教皇帝─漢桓帝。臺北。791-8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苑如(2004)。王琰與生活佛教--《冥祥記》中的宗教傳記資料檢討。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4年12月10-11日)。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傅亮、張演、陸杲、孫昌武(1994)。觀世音應驗記三種。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衣俊卿(2000)。回歸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學。哈爾濱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平川彰(1989)。初期大乘佛教の研究。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瓦哈(1980)。比較宗教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汝鈞(200212)。佛教思想大辭典。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湯用彤(199601)。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駱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求那跋陀羅。雜阿含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任繼愈(1987)。中國佛教史。臺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元照(1983)。觀無量壽佛經義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魯迅(1992)。中國小說史略。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劍國(1984)。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平川彰、莊崑木(2002)。印度佛教史。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國良(19990000)。冥祥記研究。臺北:文史哲。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苑如(20020000)。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鎮國(19990000)。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臺北:立緖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潘朝陽(2003)。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楊家駱(1999)。新校本南史。新校本南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木村泰賢(2002)。大乘佛教思想論。大乘佛教思想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梁)釋慧皎(1996)。高僧傳,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南朝宋)劉義慶(1984)。宣驗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阿毗達磨俱舍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小南一郎(1982)。六朝隋唐小說史の展開と佛教信仰。中國中世の宗教と文化。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