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天人合一」哲境的有機企求:戰後初期盧毓駿的建築設計論述形構(1950年代末~1970年代初)
書刊名:華梵藝術與設計學報
作者:蕭百興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4
卷期:1
頁次:頁205-228
主題關鍵詞:建築史設計史臺灣論述分析空間性計劃學都市文化本位主義盧毓駿有機天人合一國族主義現代中國建築中國性Architectural historyHistory of designTaiwanDiscursive analysisPlanningUrbanCultural conservatismYu-jun LuNationalism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ChinesenessPhilosophy of tian ren he yiOrganic though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77
  • 點閱點閱:44
期刊論文
1.蕭百興(20000300)。「現代都會」的「機能中國」反歸:戰後初期中原學院的建築設計論述形構(1950末∼1970初)。城市與設計學報,11/12,159-2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爾敏(1985)。中國名稱溯源及其現代詮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5(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百興(20030600)。物象囈語:自然秩序的社會寓言及鄉土遁逃從現代性看巴黎與勒柯布季耶的關係。華梵學報,9,177-1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嚴月粧(197509)。山林中的隱者黃寶瑜。房屋市場,26,70-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6005)。由署名為「實」者所繪之「牽強附會集」漫畫。百葉窗,2(5),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68)。建築系第2屆學生廖武惠之畢業感言。華岡年刊,2,3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嘉蓁、王瑞民(1985)。訪邱坤武先生。文化建築都市設計,7,86-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乾朗(198810)。從「盧毓駿教授文集」之出版談中國先輩建築師資料之整理。建築師,14(10)=166,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尤俊明(199003)。訪李乾朗。空間,20,29-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其昀(19661031)。居住的文化。建築都市計劃與文化,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盧偉民(1987)。古建築的新造型--代序。建築師,1987(Dec.),70-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盧毓駿(1954)。走向正確都市計劃思想之路(臺灣省都市計劃之評價)。今日建築,3,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盧毓駿(1954)。走向正確都市計劃思想之路(臺灣省都市計劃之評價)。今日建築,4,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盧毓駿(1954)。區域計劃之重要。今日建築,5,8-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盧毓駿(1955)。從新思潮看本省都市計劃與建設。今日建築,8,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盧毓駿(1988)。實用簡要城市計劃學。中國建築,2(9-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盧毓駿(19510915)。城市演進之規律與計劃之新精神。大陸雜誌,3(5),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盧毓駿(19590223)。反映有機文明的中國建築都市計劃及造園。中國一周,46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盧毓駿(196610)。實業計劃中之都市建設研究。建築都市計劃與文化,1,7-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盧毓駿(1966)。出席東亞都市計劃及住宅協會區域性會議報告。建築都市計劃與文化,1,13-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盧毓駿(197101)。都市計劃學會會刊發刊辭。都市與計劃,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盧毓駿(195403)。談到我國城牆之另一種作用及四合式住宅--提倡城牆式集團住宅。今日建築,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盧毓駿(19570624)。美國流行日式建築。中國一周,374,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彭英明(1985)。關於我國民族概念歷史的初步考察。民族研究,2,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致秀(198812)。六校建築系前期畢業生座談會。建築師,14(12)=168,96-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夏鑄九(19971200)。再理論公共空間。城市與設計學報,2(3),63-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夏鑄九(19931100)。進步年代的公共性建構:劉易士.孟福與《歷史中的城市》。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5,167-1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韓錦春、李毅夫(1984)。漢文「民族」一詞的出現及其初期使用情況。民族研究,1984(2),36-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奕麟(19990300)。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臺灣社會研究,33,103-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賀陳詞(196608)。臺南市延平郡王祠及其他。建築雙月刊,20,16-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方汝鎮(196208)。我們的絆腳石--虛偽的型體革新。建築,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蕭百興(1998)。依賴的現代性:臺灣建築學院設計之論述形構(1940中-1960末)(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一夆(1998)。盧毓駿建築作品之形式與意涵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雅琪(2000)。魏晉詩歌中的審美意識(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盧毓駿(1971)。中國建築史與營造法。台北:中國文化學院建築及都市計劃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obsbawm, Eric J.、鄭明萱(19961101)。極端的年代:1914-1991。臺北市: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植明(2002)。科比意:二十世紀的建築傳奇人物柯布。台北: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Hall, P.(1988)。City of Tomorrow: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Oxford。  new window
5.李乾朗(1992)。台灣近代建築風格。台北:室內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盧毓駿(197707)。現代建築。台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盧毓駿(1988)。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Frampton, K.(1985)。Modem Architecture:A Critical History。New York:Thames and Hudson。  new window
9.Frampton, K.(1992)。Modem Architecture:A Critical History。New York:Thames and Hudson。  new window
10.Kellas, J.(1991)。The Politics of Natiomalism and Ethnicity。N. Y.:St. Martin's Press。  new window
11.林惺嶽(1987)。台灣美術風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Frampton, K.(1980)。Modem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New York:Thames and Hudson。  new window
13.黃嘉樹(1994)。國民黨在台灣(1945-1988)。台北:大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史全生(199004)。中華民國文化史。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馮契(1989)。中國近代哲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彭懷恩(1987)。臺灣政治變遷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彭瑞金(1991)。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傅朝卿(19930000)。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二十世紀中國新建築官制化的歷史研究。臺北:南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康綠島(1993)。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台灣經驗。卓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進慶、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漢(19920000)。臺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Anderson, Benedict(1991)。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Verso。  new window
22.王明珂(19970000)。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盧毓駿(1988)。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夏暴九(1995)。七○年代的台灣建築:七○年代台灣之空間的文化形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端仕(19540221)。都市發展的新趨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董皇志(2002)。盧毓駿建築作品之式樣分析,http://www.cyut.edu.tw/~hctung/lecture2-l.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肇立(1995)。傅朝卿談「宮殿式建築與盧毓駿建築師的作品」(傅朝卿vs吳光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乾朗(1995)。盧毓駿建築師的設計作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盧毓駿(1998)。國立臺灣科學館建築設計旨趣。盧毓駿教授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松僑(20010000)。我以我血薦軒轅。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 : 中國新文化史。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姜人偉(1993)。故盧毓駿先生著述編印。文化建築30年。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夏鑄九、張景森(1993)。台灣地區國土規劃歷史的回顧與檢討。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北:臺灣社會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端仕(1988)。都市發展的新趨向。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盧毓駿(197110)。孝園先生親炙瑣憶。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續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檔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盧毓駿(197110)。我從工程角度了解戴故院長季陶先生。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續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檔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盧毓駿(1988)。明堂新考--一個中國建築師想像中的中國古代明堂。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盧毓駿(1988)。中正圖書館設計之旨趣。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盧毓駿(1988)。近半世紀以來建築工程發展概況。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盧毓駿(1988)。三十年來中國之建築工程。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盧毓駿(1988)。實用簡要城市計劃學。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盧毓駿(1988)。城市演進之規律與計劃之新精神。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盧毓駿(1988)。都市計劃發展史。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盧毓駿(1988)。反應有機文明的中國建築都市計劃及造園。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盧毓駿(1988)。都市計劃之基本調查。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盧毓駿(1988)。國父實業計劃都市建設研究報告。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盧毓駿(1988)。出席東亞都市計劃及住宅協會區域性會議報告。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盧毓駿(1988)。都市計劃學會會刊發刊辭。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盧毓駿(1988)。人類尺度計劃之與依仁游藝。盧毓駿教授文集貳。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盧毓駿(1988)。談到我國城牆之另一種作用及四合式住宅--提倡城牆式集團住宅。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盧毓駿(1998)。美國流行日式建築。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盧毓駿(1988)。基本設計概論。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毓駿。都市計劃之基本調查。都市計劃新論叢書。台灣中國市政工程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易勞逸、章建剛(1992)。南京時期的國民黨中國(1927-1937)。劍橋中華民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韋慕庭、章建剛(1991)。國民革命:從廣州到南京(1923-1928)。劍橋中華民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夏鑄九(1993)。空間形式演變中之依賴與發展--台灣彰化平原的個案。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北:唐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蔡學海(19810000)。萬民歸宗--民族的構成與融合。永恆的巨流。臺北:聯合報文化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胡厚宣(1985)。論五方觀念及中國稱謂之起源。甲骨學商史論叢。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史華慈、章建剛(1991)。第八章五四及五四之後的思想史主題。劍橋中華民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李乾朗(1993)。談盧毓駿教授的建築。文化建築30年。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李乾朗(1988)。盧毓駿教授年表。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盧偉民(1988)。古建築的新造型--代序。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盧毓駿(1988)。建築。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盧毓駿(1988)。對於整修文物古蹟應有之認識。盧毓駿教授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