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教育發展與婦女理想子女數的關係
書刊名:東吳社會學報
作者:彭台臨黃秋珍
作者(外文):Peng, Tai-linHuang, Qiu-zhen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9
頁次:頁1-22
主題關鍵詞:理想子女數教育發展Ideal number of children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2
  • 點閱點閱:93
期刊論文
1.于若蓉、朱敬一(19880600)。婦女勞動參與對生育行為之影響--兩制內生轉換模型之應用。經濟論文叢刊,16(2),225-2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aite, Linda J.(1980)。Working Wives and the Family Life Cycl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6,272-294。  new window
3.伊慶春、高淑貴(1986)。有關已婚婦女就業的性別角色態度。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70,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幸美(19940400)。女性教育與勞動參與的發展、現況與問題。婦女與兩性學刊,5,133-1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清溪(19801100)。結婚生育與子女數對有偶婦女勞動供給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9(2),167-2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伊慶春、簡文吟(20010600)。已婚婦女的持續就業:家庭制度與勞動市場的妥協。臺灣社會學,1,149-1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孫得雄(20011200)。The Impacts of a Family Planning Program on Contraceptive/Fertility Behavior in Taiwan。人口學刊,23,49-92。new window  new window
8.張明正(1974)。臺灣地區婦女理想子女數的變遷與家庭計畫的實行。人與社會,6,59-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Baptiste, Ian(2001)。Educating lone wolves: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of human capital theory。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51(3),184-196。  new window
10.Desai, Sonalde、Waite, Linda J.(1991)。Women Employment During Pregnancy and After the First Birth: Occup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 Commitment。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56(4),551-566。  new window
11.Felmlee, Diane H.(1984)。A Dynamic Analysis of Women's Job Mobility。Work and Occupation,11(3),259-281。  new window
12.Mincer, J.(1989)。Human capital and the labor market: A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Educational researcher,18(4),27-3。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宇旋、劉怡妏、林惠生(1998)。台灣婦女生育態度與行為及其轉變。台北:台灣人口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晉芬(1996)。女性勞動者婚育離職原因之探討。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小型專題研討會第三回:台灣勞動研究,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會議日期: 1996年6月7日)。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麗秀(1980)。台灣地區有偶育齡婦女勞動參與情況對生育率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一龍(1996)。大臺北地區育兒期有偶婦女勞動參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大正(2003)。台灣地區婦女勞動參與歷程之變遷。私立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秀雲(1972)。影響有偶婦女理想子女數的社會因素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碧珠(1978)。影響理想子女數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邱榮輝(1981)。婦女勞動參與和生育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Psacharopoulos, G.、Woodhall, M.(1985)。Education for development: An analysis of investment choice。London。  new window
2.劉玉蘭、樓玉梅、趙偉慈(2000)。台灣地區婦女人力運用情形之分析。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山口一男(2004)。生育率下降的對策:丈夫的作用、職場的作用、政府的作用、社會的作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雲東(2004)。政府必須正視台灣當前「少子化」現象所可能帶來的巨大衝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台灣大學社會學系(2004)。社會學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行政院主計處(2003)。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報告綜合分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行政院主計處(2000)。婦女婚育與就業綜合分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行政院衛生署(2005)。衛生指標——台灣地區歷年粗出生率、粗死亡率與自然增加率之比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玉櫻(2004)。生育率創新低!危機與因應政策報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苙雲(1997)。〔九〇年代的臺灣社會〕導讀。九〇年代的臺灣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