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解嚴後台灣小說中的資本主義體制與階級意識
作者:林運鴻
作者(外文):Yun-Hong Lin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須文蔚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台灣文學馬克思主義階級資本主義Taiwanese LiteraryMarxismClassCapital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3
本文嘗試從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之觀點,來思考解嚴以迄今日的台灣小說文本。本文的目的在於,思考台灣當代小說中可能存在(或者不存在的)階級意識、其所反映的階級結構,以及台灣社會經濟構成與階級意識之間的關聯。
在第二章,首先思考的是後殖民史觀中,「認同」政治如何與「階級」政治進行解釋上的競爭。在族群的方面,不少外省作家都嘗試將外省人描述為經濟上的弱勢階級,這很可能是為了回應解嚴後興起的本土主義論述;而在性別的方面,女性作家的作品則是可以觀察出同一階級內部所存在的壓迫,包括了女性在家庭中的無酬勞動以及資本主義中的父權結構。
而在第三章,主要討論解嚴後台灣小說中呈現出來的階級結構。在此我們能夠看到,台灣當代小說確實描寫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資本化、消費主義、勞動異化等等核心現象,但是,這些小說所描述的受薪階級與勞動者形象,卻相當缺少集體政治、階級團結、甚至是進一步政治變革這樣的積極觀點。
在本文的第四章,我們將以台灣後現代小說為對象,思考中產階級讀者可能有的的階級意識。本文認為,台灣後現代小說中確實存在一種對於階級不平等的察覺,但是後現代文類中,對於階級流動其實存在一種樂觀的信念,這也構成了中產階級的階級意識的主軸。也因此該文類對於資本主義、對於階級不平等,常常持有正面與肯定的態度。
本文的結論是,儘管台灣當代小說並不缺少對於階級矛盾的呈現,但是,因為以上的各種因素,最終仍然並不觸發勞工或者是受薪者為導向的階級團結。
My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scrutinize Taiwan fiction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from the viewpoint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I aim to examine the (non-)existent class consciousness, its class structure and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the socio-economic formation of Taiwan and the class consciousnes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fiction.
Chapter two aims to examine how, in the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of historiography, identity politics and class politics engage each other in hermeneutical competition. In ethnic terms, many “islander” writers attempt to depict islanders as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This may well be a response to the post martial-law nativist discourses. In terms of gender issues, works by female writers reflect the intra-class oppression, which includes payless female labor in the household as well as the patriarchy of capitalism.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class structure represented in the post martial-law fiction of Taiwan. Indeed we see the depiction of such core phenomena as capitalization, consumerism and alienation of labor in the capitalist society. Yet the depiction of the images of blue-collar workers and laborers in the fictions examined here are lacking in such positive view points as collective politics, consolidation of members belonging to the same social class or even further political changes.
Chapter four examines the postmodern fiction of Taiwan and attempts to make sense of a class consciousness that may belong to the bourgeois readers in Taiwan. I argue that there indeed exists some kind of awareness of the class inequality in the postmodern fiction of Taiwan. Yet the postmodern writings tend to hold a certain positive belief regarding social mobility—a belief that constitutes the main axis of the bourgeois class consciousness.
My conclusion is that, despite the abundant depiction of class antagonism in contemporary Taiwan fiction, class consolidation of a laborer/employee-oriented kind is never triggered, for the factors examined above.
小說文本:

王大閎,《杜連魁》(台北:九歌出版社,1977)。
王文華,《蛋白質女孩》(台北:時報,2000)。
王湘琦,〈沒卵頭家〉,林雙不編,《1987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
平路,〈台灣奇蹟〉,《禁書啟示錄》(台北:麥田出版,1997)。
平路,〈天災人禍公司〉,《禁書啟示錄》(台北:麥田出版,1997)。
朱天心,〈佛滅〉,《我記得》(台北:遠流出版事業,1989.07)。
朱天心,〈新黨十九日〉,《八十七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1990)。
朱天心,〈第凡內早餐〉,《古都》(台北:麥田,1997)。
朱天心,〈袋鼠族物語〉,《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1995)。
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世紀末的華麗》(台北:遠流,1992)。
朱天文,〈帶我去吧,月光〉,《世紀末華麗》(台北:遠流,1992)。
朱天文,〈伊甸不再〉,《花憶前身》(台北:麥田,1997)。
成英姝,《人類不宜飛行》(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7)。
成英姝,〈我的幸福生活就要開始〉,《公主徹夜未眠》(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9)。
李昂,《迷園》(台北:麥田,2001)。
宋澤萊,〈抗暴的打貓市〉,林雙不編《1987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
宋澤萊,〈序〉,《熱帶魔界》(台北:草根,2001)。
林宜澐,〈人人愛讀喜劇〉,《人人愛讀喜劇》(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
林裕翼,〈哈瑪星渡船場〉,《在山上演奏的星子們》(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
林耀德,〈意識的彩帶〉,《惡地形》(台北:希代,1988)。
苦苓,〈柯思里伯伯〉,《1987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
苦苓,〈大愛〉《男人背叛》(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
苦苓,〈我被綁架了〉《男人背叛》(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
紀大偉,〈蝕〉,《感官世界》(台北:皇冠,1996)。
邱妙津,〈離心率〉,《鬼的狂歡》(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3)。
夏曼‧藍波安,〈台灣來的貨輪〉,《冷海情深》(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7)。
賀景濱,《去年在阿魯吧》(台北:寶瓶文化,2011)。
陳映真,〈雲〉,《萬商帝君》(台北:人間出版社)。
黃凡,《財閥》(台北:希代,1980)。
黃凡,〈紅燈焦慮狂〉,《黃凡後現代小說選》(台北:聯合文學,2005)。
黃凡,〈房地產銷售史〉,《黃凡後現代小說選》(台北:聯合文學,2005)。
黃凡,〈命運之竹〉,《你只能活兩次》(台北:希代出版社,1989)。
黃有德,〈嘯阿義,聖阿珠〉,王德威編,《典律的生成:小說爾雅三十年》(台北:爾雅出版社,1998)。
張大春,《野孩子》(台北:聯經,1996)。
張大春,〈四喜憂國〉,《四喜憂國》(台北:遠流,1988)。
張大春,〈如果林秀雄〉,《四喜憂國》(台北:遠流,1988)。
張啟疆,〈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俄羅斯娃娃》(台北:九歌出版社,2000)。
張啟疆,〈消失的球〉,《不完全比賽》(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
張國立,〈王總父親的必勝之道〉,《都市男女兵法》(台北:遠流,1991)。
張國立,〈辛琪的套子戰爭〉,《都市男女兵法》(台北:遠流,1991)。
張國立,〈不知誰家的狗X了誰家的狗〉,《保衛蒙古人》(台北:遠流出版事業,1989.10)。
張瀛太,〈世紀末老大碰恰恰〉,《西藏愛人》(台北:九歌出版社,2000) 。
楊照,〈往事追憶錄〉,《往事回憶錄》(台北聯經,1994)。
詹美娟,〈新郎新娘出場〉,《移站》(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
廖輝英,《都市候鳥》(台北:九歌出版社,1990)。
鄭清文,〈相思子花〉,《相思子花》(台北:麥田出版社,1992)。
鄭清文,〈死角〉,《相思子花》(台北:麥田出版社,1992)。
履彊,〈兩岸〉,《老楊和他的女人》(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
履彊,〈楊桃樹〉,《楊桃樹》(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


專書:

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原台灣美國無線公司關懷協會,《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3)。
王甫昌,〈台灣族群關係研究〉,王振寰編,《台灣社會》(台北:巨流,2002)。
王建元,〈當代台灣科幻小說中的都市空間〉,鄭明俐編,《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台北:時報,1995)。
王振寰,〈由下往上看──從大同工會奮鬥史看台灣社會〉,林宗弘、鄭力軒、徐千惠等,《打拼為尊嚴:大同工會奮鬥史》。
王振寰、方孝鼎〈國家機器、勞工政策與勞工運動〉,陳信行,《工人開基祖》(台北:唐山,2010)。new window
王振寰,〈臺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4期(1993.06)。new window
王德威,〈序論:想像台灣的方法〉,《禁書啟示錄》(台北:麥田出版,1997)。
王德威,〈現代文學史理論的「文」、「史」之爭──以近代中國政治小說的研究為例〉,林燿德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台北:正中書局,1993)。new window
向陽,〈「台北的」與「台灣的」──初論台灣現代文學的「城鄉差距」〉,鄭明俐編,《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台北:時報,1995)。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出版社,1997)。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
李順興,〈美麗與窮敗:七○年代台灣小說中的農村想像〉,陳義芝《台灣現代小說史縱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
李丁讚、吳介民,〈公民社會的歷史概念考察〉,謝國雄編,《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台北:群學,2008)。new window
林宗弘、鄭力軒、徐千惠等,《打拼為尊嚴:大同工會奮鬥史》(台北:台灣勞工陣線,2000)。
林燿德,〈台灣新世代小說家〉,《重組的星空》(台北:業強,1991)。
林燿德,〈後現代狀況出現了〉,《日出金色──四度空間五人集》。
吳音寧,《江湖在哪裡》(台北:印刻出版社,2007)。
吳永毅,〈一個缺席的口述歷史:民進黨工人黨員徐凌雲和他的時代〉,《那年冬天我們埋鍋造飯:新光士林廠關廠勞工生命故事及抗爭實錄》(台北:台北市勞工局勞教中心,2003)。
馬森,〈城市之罪──論當代小說的書寫心態〉,鄭明俐編,《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台北:時報,1995)。
施淑,〈序〉,黃慧鳳,《台灣勞工文學》(台北,國立編譯館,2007)。
陳芳明,〈後殖民會後現代:戰後台灣文學地一個解釋〉,劉紀蕙、周英雄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
陳信行,〈工人開基組:台灣勞工二十年掠影〉,陳信行編,《工人開基組》(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0.05),
陳奕齊、魏聰洲、廖沛怡,《移民‧苦力‧落腳處》(高雄:高雄市政府勞工局,2005)。
陳奕齊,〈「經營之神」是怎麼練成的?〉《國民黨治台片斷考》(台北:前衛出版社,2010)。
陳映真,〈關於『台灣社會性質』的進一步討論〉,許南村編,《反對言偽而辯:陳芳明台灣文學論、後現代論、後殖民論的批判》(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
陳映真,〈給陳芳明在論殖民主義的雙重作用〉,許南村編,《反對言偽而辯:陳芳明台灣文學論、後現代論、後殖民論的批判》(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87)。
葉啟政,〈台灣「中產階層」的文化迷思〉,《台灣社會的人文迷思》(台北:東大,1991)。
張大春,〈一則老靈魂:朱天心小說裡的時間角力〉,《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1995)。
詹偉雄,《美學的經濟》(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黃錦樹,〈神姬之舞──後四十回?(後)現代啟示錄?〉,《花憶前身》(台北:麥田,1996)。
黃錦樹,〈壞孩子張大春〉,《謊言或眞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出,2003)。
趙剛,〈工運與民主〉,陳信行編,《工人開基祖》(台北:唐山,2010)。
蒲忠成,〈台灣原住民小說寫作狀況的分析〉,《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
郭紀舟,《七〇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
裴元領,〈權力運作與敘事功能──試析台灣八零年代中期以後的小說現象〉,鄭明俐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1994)。
廖咸浩,〈台灣小說與後殖民論述〉,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
廖炳惠,〈台灣後現代或後殖民?〉,周英雄、劉纪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
廖炳惠,〈族群與民族主義〉,台教會編,《台灣民族主義》。
潘美玲,〈從經濟奇蹟到後進發展──台灣二十年來的國家機器與產業發展〉,王宏仁等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2008)。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文學術語新詮》(台北:雅典,1990)。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論解嚴以來的台灣小說〉,《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 。new window
謝國雄,〈黑手變頭家:台灣製造業中的階級流動〉,陳信行編,《工人開基祖》(台北:唐山,2010)。new window
謝國雄,《港都百工圖》(台北:中研院,2013)。
蘇國賢,〈台灣所得分配的長期趨勢〉,《跨界:流動與皆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2008)。
羅青,《甚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學生書局,1989)。


譯著:

若林正丈,《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
Anderson, Perry,《後現代性的起源》(台北:聯經書局,1999)。
Bauman, Zygmunt,歐陽景根譯,《流動的現代性》(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
Bell, Daniel,《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對社會預測的一項探索》(台北:桂冠,1989)。
Bowles, Samuel和Gintis , Herbert,《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台北:桂冠,1989)。
Balassa, Bela A.,《國際經濟體系中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台北:幼獅出版社,1989) 。
Butler, Judith,《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分的顛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01)。
Callinicos, Alex,《創造歷史》(台北:群學,2007),
Cohen, G. A.,《馬克思的歷史理論:一個辯護》(台北:結構群,1991)。
Connor, Steven,《後現代主義文化──當代理論導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Crane, George T.,翁望回譯,〈台灣的躍升:體系、國家以及在世界經濟中的移動〉,丁庭宇、馬康莊編,《台灣社會變遷的經驗──一個新興的工業社會》(台北:巨流書局,1986) 。
Crompton, Rosemary,陳光金譯,《階級與分層》(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Currie, Mark,《後現代敘事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Eagleton, Terry,〈西方馬克思主義中的意識形態及其興衰〉,Slavoj Žižek編,《圖繪意識型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Elster, Jon,《創造歷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04) 。
Engels, Friedrich Von,《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北京:中共中央馬克思著作編譯局,1999)。
Gallian, Bernard和Gallian, Rita S.,張珣譯,〈台灣農村的社會經濟生活──二十年的發展與變遷〉,丁庭宇、馬康莊編,《台灣社會變遷的經驗──一個新興的工業社會》(台北:巨流書局,1986)。
Giddens, Anthony,《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批判》(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Harvey, David,《新自由主義簡史》(上海:上海譯文,2005)。
Harvey, David,《後現代的狀況》(北京:商務,2003)。
Lareau, Annette,《不平等的童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Lukacs, Ceorg,張西平譯,〈階級意識〉,《歷史和階級意識──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
Marx, Karl,《資本論》(台北:時報出版社,1990) 。
Marx, Karl,《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Marx, Karl,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Marx, Karl,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Scott, James C.,鄭廣懷、張敏、何江穗譯,《弱者的武器》(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
Sayer, Andrew,陳妙芬、萬毓澤合譯,《階級的道德意義》(台北:巨流,2008),
Sewell, William Hamilton,〈文化的(多種)概念〉,《歷史的邏輯:社會理論與社會轉型》(上海:上海人民,2012),
Simmel, Georg,《貨幣哲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
Thompson, Edward Palmer,《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南京:譯林,2001)。
Jameson, Fredric,吳美眞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時報,1987)。
Jameson, Fredric,張旭東編,《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批評理論文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
Weber, Max,《經濟與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01) 。


外文:

Bourdieu,Pierre. Distinction :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Chang, Sung-sheng Yvonne. Literary culture in Taiwan : martial law to market law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Cohen, Gerald A. The Structure of Proletarian Unfreedom, edited by John Roemer, Analytical Marx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86).
Erikson, Robert and Goldthorpe, John H. The constant flux : a study of class mobility in industrial societies(Oxford : Clarendon Presss, 1993).
Giddens, Anthony.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London : Hutchinson, 1981).
Hamilton, Roberta. The liberation of women : a study of patriarchy and capitalism(London ; Boston : G. Allen & Unwin, 1978).
Hirschman, Albert O. Exit, voice, and loyalty : responses to decline in firms, organizations, and states(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Hoffman, John. The Gramscian challenge : coercion and consent in Marxist political theory(Oxford, [Oxfordshire] : B. Blackwell, 1984).
Ives, Peter. Language & Hegemony in Gramsci (London ; Ann Arbor, MI : Pluto Press, 2004).
Lamont, Michèle. The dignity of working men : morality and the boundaries of race, class, and immigration(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Oxford : Blackwell, 1991).
Roemer, John. A General Theory of Exploitation and Class(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Rubin, Gayle. “The Traffic in Women: Note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ex,” Rayna R. Reiter(ed), Toward An Anthropology of Women(New York :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5).
Sayer, Andrew.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y : a critique(Cambridge, Mass. : Blackwell, 1995).
Tsay, Ruey-Ming. ”Leaving the Farmland: Class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in Taiwan,” 張笠雲、王昌甫、呂玉瑕編,《九○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台北:中研院社會所,1997)。
Waters, Malcolm. “Inequality after class,” in Sociology after postmodernism, edited by David Owen(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1997).
Williams, Raymond.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Willis, Paul E. Learning to labour :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Aldershot, Hampshire : Gower, 1981, c1977).
Wright, Erik Olin.(ed.) Approaches to class analysis(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Wright, Erik Olin. Class Count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Class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Wright, Erik Olin. Classes (London: Verso, 1985).
Wright, Erik Olin. Envisioning Real Utopias(London ; New York : Verso, 2010).


期刊:

尹慶春、簡文吟,〈已婚婦女的持續就業:家庭制度與勞動市場的妥協〉,《台灣社會學》1期(2001.06)。new window
王甫昌,〈族群政治議題在臺灣民主化轉型中的角色〉,《臺灣民主季刊》(第5卷第2期)。new window
王振寰,〈國家角色、依賴發展與階級關係〉,《台灣社會研究》1期(1988.02)。
邱彥彬,〈恆常與無常:論朱天心《古都》中的空間、身體與政治經濟學〉,《中外文學》35卷4期(2006年9月)。
林宗弘,〈台灣的後工業化:階級結構的轉型與社會不平等,1992-2007〉,《台灣社會學刊》43期(2009.12)。new window
吳介民,〈解除克勞塞維茲的魔咒〉,《台灣社會學》4期(2002.12)。
吳乃德,〈檳榔和拖鞋、西裝及皮鞋: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台灣社會學研究》第1期(1997年12月)。new window
許達然,許玲英譯,《當代台灣小說的異化》,《新地文學》(1991.08)。
陳芳明,〈葉石濤與陳映真:八○年代台灣左翼小說的兩個面向〉,《台灣文學學報》第17期。new window
陳婉琪,〈族群、性別與階級:再探教育成就的省籍差異〉,《台灣社會學》第10期(1995年12月)。new window
張小虹,〈凌虛全球化〉,《電影欣賞》第122期(2005年1-3月)。
楊小濱,〈批判的主體與主體的批判:知識分子的反抗與共謀〉,《台灣文學學報》第11期。new window
謝世宗,〈寫實敘事的意識形態與市場機制的再現:論宋澤萊、林雙不的農民小說及其政治轉向〉,《台灣文學研究集刊》14期(2013.08)。new window
羅時瑋,〈台北寓言:王大閎在「杜連魁」中的現代性再書寫〉,《城市與設計學報》17期(2007.3)。new window


學位論文:

王雅萍,《誰來發聲?—1970年代以後台灣勞工文學的興起與式微》(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6)
王國安,《台灣後現代小說的發展—從黃凡、平路、張大春與林燿德做文本觀察》(中山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8)new window
郭誌光,《戰後台灣勞工題材小說的異化主題》(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
劉乃慈,《奢華美學與臺灣當代小說生產(1987-2005)》(輔仁大學,比較文學所,2006)。
郭慧英,〈台灣自主工會的研究──民營大型企業的個案研究〉(台灣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1997)。


網路資料:

李根政,〈打破王永慶神話〉,網址:http://www.cet-taiwan.org/node/333
黃錦樹,〈聊述〉,《中國時報》2013年10月9日,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1/112013100900451.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