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於負面遺產中重構創傷記憶--從奧斯維辛博物館到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書刊名:文化資產保存學刊
作者:黃龍興
作者(外文):Huang, Lung-hsin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7
頁次:頁73-88
主題關鍵詞:負面遺產負面記憶納粹屠猶創傷記憶Nagative heritageNegative memoriesHolocaustTraumatic mem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4
  • 點閱點閱:161
奧斯維辛對德國知識分子來說,是一個拒絕消失的過去,就近代文明的發展,則是一個失憶性的 符號;面對記憶的失落,選擇讓負面遺產維持原樣或重新建構,皆意味著「改變」。為讓這些發生衝 突、創傷或災難的遺址所隱含的負面記憶產生變化,歷史的講述與教育的推廣,是重要的工作。景美 人權文化園區為戒嚴時期政治案件起訴、審判及代監執行的重要歷史場址,在人權發展相關議題上, 有其特殊的意義,儘管白色恐怖時期發生的災難,無法與「納粹屠猶」的浩劫相提並論,但在面對 「創傷」的層次上,不能否認兩者間有共通處。本文擬以奧斯維辛博物館藉「遺址重構」提供觸媒, 讓「創傷記憶」獲得消弭為例,探討園區在歷史記憶的糾結中,如何重構創傷記憶。
For many Germans, Auschwitz is a reminder of a dark past. In terms of modern history, Auschwitz serves as an amnesic symbol that separates the past from modern times. In facing lost memories, choosing between reconstructing and keeping this negative heritage signifies “change”. To bring positivity to people, these implicitly dark memories can be changed or retold through stories and education. Taiwan’s Jing- Mei Human Rights Memorial & Cultural Park serves as a reminder of the political trials and persecution during the martial law er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ights it holds special meaning, even though the “White Terror” atrocities that occurred there cannot be compared to the horrors of the Nazi’s Auschwitz. However, when addressing traumatic events in history, one cannot deny the similarities. For the park’s future development, the Auschwitz-Birkenau State Museum can be used as a model for the “restoration of a scene”, forming “cultural memories” in a public area to mend “traumatic memories”.
期刊論文
1.黃心雅(20020200)。廣島的創傷--災難、記憶與文學的見證。中外文學,30(9)=357,86-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蕙玟(20100900)。關於猶太浩劫之痛苦過去的「回想」與「遺忘」:歷史現場作為創傷文化遺產的省思。文化資產保存學刊,13,5-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龍興(2010)。工業遺產保存再利用探討--以花蓮創意文化園區為例。文化資產保存學刊,12,67-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同蘇、約翰‧金‧羅斯(1998)。上帝的沈默:對「大屠殺」(HOLOCAUST) 的哲學和宗教反省。傾向文學人文雜誌:「大屠殺」與歷史記憶專輯,1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鄭斐文(2002)。創傷、記憶與紀念性:《白色檔案》攝影的「反」檔案性。臺中。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社團法人臺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2009)。負面世界文化遺產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臺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蕙玟(2008)。具變動力量的集體性文化資產:論標注性事件紀念物之紀念性意涵(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建國(2006)。百年牢騷:台灣政治監獄文學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錚顗、伊恩‧布魯瑪(201004)。罪惡的代價:德國與日本的戰爭記憶。臺北:博雅書屋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傅光明(2007)。口述歷史下的老舍之死。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Huyssen, Andreas、王曉玨、宋偉杰(2010)。大分裂之後:現代主義、大眾文化與後現在主義。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上):白色恐怖事件查訪。臺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佳利(2007)。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單德興(2008)。越界與創新:亞美文學與文化研究。台北市: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薛化元、陳翠蓮、吳鯤魯、李福鐘、楊秀菁(2003)。戰後台灣人權史。台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漢娜.鄂蘭、鄧伯宸(2006)。黑暗時代群像。台北:立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Foucault, Michel、劉北成、楊遠嬰(1998)。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小濱(20100000)。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臺北市: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Cresswell, Tim(2004)。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Blackwell。  new window
12.季斌、王立君、白錫堃、耶爾恩‧呂森(2007)。納粹大屠殺、回憶、認同-代際回憶實踐的三種形式。社會記憶:歷史、記憶、傳承。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孫周興(2009)。奧斯維辛之後思想的責任。我們時代的思想姿態。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蓁美、埃利.維瑟爾(2006)。夜。臺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丁偉祥等、蘭妮.萊芬斯坦(2009)。蘭妮‧萊芬斯坦回憶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華梵大學建築系(2003)。動員戡亂時期軍法審判紀念園區空間調查暨整體規劃案。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徐賁(2008)。人以甚麼理由來記憶。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禮剛(2009)。《奧斯維辛之後的上帝觀念》中的上帝觀。納粹大屠殺的政治和文化影響。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羽(2010)。二十年來臺灣民眾集體記憶與文化認同研究--以臺灣的博物館為觀察場域。臺灣研究新跨越‧文學探索。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饒本忠、約書亞‧沙桑 (著)(2007)。宗教和納粹屠猶。新史學第八輯--納粹屠猶:歷史與記憶。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單世聯(1998)。奧茲維辛的追問--傳統向現代轉進中的德國悲劇。〈學人〉第十三輯。江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楊渝東、史建華、齊格蒙‧鮑曼(2008)。現代性與大屠殺。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衛嶺(2009)。奧尼爾的創傷記憶與悲劇創作。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布衣、戴晴(2006)。罪孽的報應:日本和德國的戰爭記憶與反思(1945-199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炎(2007)。奧斯維辛之後:猶太大屠殺記憶的影像生產。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余杰(2009)。從柏林圍牆到天安門:從德國看中國的現代化之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馬俊、謝青、楊-維爾納‧米勒 (著)(2008)。另一個國度:德國知識分子、兩德統一及民族認同。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高山、奧爾佳‧霍拉克(2010)。從奧斯威辛集中營到澳大利亞:一位納粹大屠殺倖存者的記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李工真(2010)。文化的流亡--納粹時代歐洲知識難民研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陽、馬丁.范克勒韋爾德(2010)。戰爭的文化。The Culture of War。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張倩紅(2007)。納粹屠猶之後猶太人社會心理的變化。新史學第八輯,納粹屠猶:歷史與記憶。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Auschwitz-Birkenau State Museum:(2009)。Auschwitz-Birkenau: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Oświęcim。  new window
33.Franciszek piper、Teresa swiebocka(2007)。Auschwitz: Nazi Death Camp。Oświęcim。  new window
34.Piotr Setkiewicz(2008)。The Histories of Auschwitz IG Farben Werk Camps 1941-1945。Oświęcim。  new window
其他
1.關秀惠(2007)。在死亡中看見你溫柔的臉龐,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http://news.deoa.org.tw / Index_Show. asp?Post_ID=252&Forum_I, 2007/03/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乃德(2006)。珍惜民主資產,告別威權年代: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臺灣人權與政治事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有成(20100000)。離散與家國。管見之外 : 影像文化與文學研究。臺北:書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