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上海的臺灣人團體及楊肇嘉的角色:兼論其所涉入的「戰犯」案(1943~1947)
書刊名:興大歷史學報
作者:許雪姬
作者(外文):Hsu, Hsueh-chi
出版日期:2016
卷期:30
頁次:頁81-116
主題關鍵詞:楊肇嘉戰犯臺灣重建協會上海分會旅滬臺灣同鄉會六然居典藏臺灣史料Yang Chau-chiaTaiwan rehabilitation association in ShanghaiWar crimesYang Chau-chia paper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4
  • 點閱點閱:159
期刊論文
1.張世瑛(20011200)。從幾個戰後審奸的案例來看漢奸的身分認定問題(1945-1949)。國史館學術集刊,1,161-1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久蓉(19940600)。抗戰勝利後中共懲審漢奸初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3(下),267-2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淑鳳(20011200)。伸張正義?--戰後引渡逃匿澳門漢奸(1945-1948)。國史館學術集刊,1,127-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和田英穗(200111)。被侵略国による対日戰爭犯罪裁判:国民政府が行った戰犯裁判の特徵。中國研究月報,55(11),17-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和田英穗(200310)。戰犯と漢奸のはざまで:中國國民政府對日戰犯裁判で裁かれた臺灣人。アジア研究,49(4),74-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雪姬(201503)。由「臺共」、漢奸到白恐受難者--莊泗川的一生(1905-2004)。嘉義研究,11,185-2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鷹(19460401)。就臺人處置而言。新臺灣,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臺灣省旅平同鄉會、臺灣革新同志會(19460215)。關於處理臺灣人產業之意見書。新臺灣,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臺灣重建協會(19460228)。為臺灣同胞講幾句話(復員期間國內臺胞處境)。新臺灣,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許雪姬、蔡說麗、吳美慧(1994)。林坤鐘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5,61-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正言(19900400)。鄭烈(1888-1958)。傳記文學,56(4)=335,145-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雪姬、吳美慧(1994)。吳金川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許雪姬(20120600)。1937-1947年在上海的臺灣人。臺灣學研究,13,1-29+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建興、吳國柄(1983)。臺灣光復致敬團祖國行。中外雜誌,33(1),91-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許雪姬(20110600)。「臺灣光復致敬團」的任務及其影響。臺灣史研究,18(2),97-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許雪姬(20080400)。1937至1947年在北京的臺灣人。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1),33-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羅久蓉(19950600)。歷史情境與抗戰時期「漢奸」的形成--以一九四一年鄭州維持會為主要案例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4(下),815-8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秦賢次(1995)。《新臺灣》導言。新臺灣,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和田英穗(2011)。被審判的臺灣人:以戰犯和漢奸為中心。「臺灣人的海外活動」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 (會議日期: 2011/08/25-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和田英穗(2013)。臺灣的戰後處理--以戰犯、漢奸、殖民責任為中心。「國際戰犯審判中的臺籍戰犯」國際學術研討會,中正大學歷史学系主辦 (會議日期: 2013/1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鍾淑敏(2009)。戰爭犯罪與戰後處理:以俘虜收容所監視員為中心。戰後臺灣社會與經濟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久蓉(20000000)。軍統特工組織與戰後漢奸審判。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臺北:國史館。515-5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賴澤涵(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肇嘉(2007)。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第三戰區金廈漢奸案件處理委員會(1947)。閩臺漢奸罪行紀實。廈門:江聲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玲虹、龔晉珠(2007)。臺灣農民運動先驅者:李偉光。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榮鐘、林莊生、葉云云(2002)。葉榮鐘日記。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茂仁(1943)。在華中臺灣同胞寫真年鑑。上海:東洋美術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美真(1987)。汪精衛集團叛國投敵記。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岩川隆(1995)。孤島の土となるとも:BC級戰犯裁判。東京:株式會社講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茶園義男(1992)。BC級戰犯中國ㆍ佛國裁判資料。東京:不二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臺灣日本畫協會(1928)。第二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臺灣日本畫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昱齊(2015)。中華民國政府對海外臺灣獨立運動之因應:以美國為中心(1956-1972)。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司法院解釋編輯委員會(1976)。司法院解釋彙編。臺北:司法院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周明(2000)。楊肇嘉傳。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炎憲、陳傳興(2003)。清水六然居--楊肇嘉留真集。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獻堂、許雪姬(2010)。灌園先生日記(十八)一九四六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許雪姬、曾金蘭(1997)。柯台山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益井康一(1977)。漢奸裁判史:1946-1948。東京:株式會社みすず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島津長次郎(1940)。支那在留邦人人名錄。上海:金風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瑞成(1990)。臺籍志士在祖國的復臺努力。臺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高玉樹、吳君瑩、林忠勝(2007)。高玉樹回憶錄:玉樹臨風步步高。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天生、黃志明。天星回憶錄。高雄:李天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丘念臺(1976)。嶺海微飆。臺北:中華日報叢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曾顯章(2003)。張維賢。臺北:臺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侯坤宏(1997)。國史館藏二二八檔案史料。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吳克泰(2002)。吳克泰回憶錄。台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獻堂、許雪姬(2010)。灌園先生日記(十七)1945年。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司法行政部(1948)。戰時司法紀要。南京:司法行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王家楣(1979)。律師生涯三十年。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林獻堂、許雪姬(2000)。灌園先生日記。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淞滬警備司令部本部及各處(19451003)。奉派出席臺灣青年復興同志會全體大會遵經準時前往謹將調查該會成立經過及開會情形修呈於後(檔號Q127-8-2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281125)。洋畫展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新臺灣同志會上海特別分會(Q130-63-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灣問題研究所主旨書(Q130-57-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新臺灣同志會入會申請書(Q130-63-6(1)、(2)、(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臺灣問題研究所(Q130-5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灣青年誠志會簡章(Q130-6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臺灣工程上海分會(Q130-5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直屬臺灣區團部上海分團籌備處(Q130-5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歡迎謝南光少將茶話會謝南光先生演辭大意(Q130-6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臺灣聯誼社(Q130-5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肇嘉。臺灣旅滬同郷代表謝南光呈湯總司令(LJK-06-04-00407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臺灣革命同盟會東南分會(Q130-5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臺灣婦女協進會章程(Q130-6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臺灣婦女協進會(Q130-5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臺灣義勇隊第一支隊(Q130-5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楊肇嘉。臺灣問題研究所各種資料研究人員略歷表(三十四年十二月)(LJk-06-04-00607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臺灣問題研究所議事錄(Q130-5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臺研所未決庶務(Q130-5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臺灣問題研究所義捐芳名錄(Q130-5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臺灣問題研究所名錄(Q130-5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淞滬警備司令部本部及各處(19451111)。(彭育才)報告:奉諭出席本月十日臺灣旅滬同鄉會成立大會遵即屆時前往謹將該會成立經過及開會情形報呈如後恭請鑒察(Q127-8-2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臺灣旅滬同鄉會(Q130-5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臺灣旅滬同鄉會成立宣言及旅滬臺胞之團體的行動(Q130-6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淞滬警備司令部本部及各處。為本會(臺灣旅滬同鄉會)定期十一月十日舉行成立大會祈鑒賜派員蒞會指導由(Q127-8-2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淞滬警備司令部及各處。臺灣旅滬同鄉會章程草案(修正通過之章程)(Q127-8-2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19460120)。留居內地臺人處理辦法 在日軍服務者暫不區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上海市警察局新市街分局(194601)。為奉令對韓僑、朝鮮、臺灣人民之公私財產規定處理辦法令仰知照由(Q153-2-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楊肇嘉。蘇柴林案具呈文稿(LJK-06-01-03307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楊肇嘉(194601)。臺灣重建協會上海分會會議紀錄薄: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一月五日上海分會籌備會紀錄(LJK-06-01-0210738-0002〜00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楊肇嘉。成立大會通過大會提案(LJK-06-01-00807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楊肇嘉。民國三十五年二月十八日成立大會紀錄(LJk-06-01-0210738-0008〜0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楊肇嘉。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二月二十一日籌備委員會舉行本會理監事選舉票開票紀錄(LJK-06-01-0210738-0014〜00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楊肇嘉。選舉常務理事、理事長,推定各組組長及幹事(LJK-06-01-0210738-0017〜00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楊肇嘉。臺灣重建協會上海分會大事記(LJK-06-01-020737-0005〜00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楊肇嘉。請求事項(LJK-06-01-0230740-00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楊肇嘉。楊肇嘉具呈請予林勃等停止覊押由與法院回文(LJK-06-01-0290749-0001〜00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楊肇嘉。為呈懇從輕審判臺灣人蔡炯仁由(LJK-06-01-0310751-00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楊肇嘉。為林坤鍾〔鐘〕被密告誣陷謹瀝陳其所任職務絶無危害祖國擾亂金融等行為仰祈鑒核由(LJK-06-01-0320752-0001〜00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楊肇嘉。為新興汽車行被武裝機關扣去小汽車四輛呈請轉函發還由(LJK-06-01-0330753-0001〜00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楊肇嘉。為領回被扣小汽車七輛發覺被拆去另〔零〕件開附細單仰懇查明發還由(LJK-06-01-0330753-0001〜00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楊肇嘉。賴尚剛案呈文(LJK-06-01-0350755-00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19451025)。陳儀離滬飛臺 旅滬臺胞昨舉行座談會,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楊肇嘉。為呈請明令禁止臺灣銀行擅自發行臺幣以維發幣權之統一阻遏臺省當局壟斷金融藉保民益而蘇民困由(LJK-06-01-0410795-00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19460721)。臺民六大願望,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19460802)。臺閩旅滬團體代表 晉京請願無結果,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19460721)。救救臺灣人,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19460802)。軍政集體制度下 置臺胞於水火中 陳儀儼然南面王 留滬臺胞不甘坐視發出吼聲,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靖雨(19460927)。臺灣醜事連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19460830)。光復致敬團昨午照預定飛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靖雨(19460920)。臺灣醜事連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楊肇嘉(臺灣新竹〔臺中〕)戰犯案(全宗號176,案卷號9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19460918)。對旅滬臺領楊肇嘉 臺官署手段下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楊肇嘉。為呈請令飭全國戰犯審訊機關迅予從寬審判羈押臺胞由(LJK-06-05-0160801-0001-00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上海高等法院檢察處移送第一綏靖區司令部軍事法庭(194704016)。移送?軍偵字第六五五號楊肇嘉漢奸嫌疑案件請查照辦理由(Q188-2-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楊肇嘉。楊肇嘉戰犯案在臺親友陳情書(LJk-06-02-00407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楊肇嘉。楊肇嘉戰犯案在臺親友陳情書(LJk-06-02-00407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楊肇嘉。楊肇嘉戰犯案在臺親友陳情書(LJk-06-02-00407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楊肇嘉。上海被押事件在臺親友陳情書(LJk-06-02-00597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楊肇嘉。楊肇嘉戰犯案通知書與處分書(LJk-06-02-00507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19470310)。臺灣請願代表 今午招待記者會,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19470313)。臺省成恐怖城赴臺慰問代表抵京 歷述臺省動亂經過,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194101)。中國並滿洲國二関スル本邦人及外國人人口統計表一件(館藏號K,3,7,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臺灣問題研究所簽到簿(Q130-5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楊肇嘉(194601)。臺灣重建協會成立經過暨初期會務紀要(LJK-06-01-00207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葉榮鐘(1976)。急公好義的楊肇嘉。楊肇嘉先生榮哀錄。臺中:葉榮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久蓉(2003)。戰爭與婦女--從李菁萍漢奸案看抗戰前後的兩性關係。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久蓉(2014)。無論忠誠:李青萍藝術至上。她的審判:近代中國國族與性別意義下的忠奸之辨。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Lo, Jiu-Jung(2001)。Trails of Taiwanese as Hanjains / War criminals and post-war Search for Taiwan Identity。Imagining National Identity in Modern East Asia。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new window
5.藍適齊(2014)。可悲傷性,「戰爭之框」與臺籍戰犯。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藍適齊(2016)。語言能力帶來的「罪名」--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戰犯的臺灣人通譯。臺灣日治時期的譯者與譯事活動--殖民統治與語言文化錯綜交匯現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素玢(1997)。人物篇。北斗鎮志。北斗:北斗鎮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偉光(2007)。一個臺灣知識份子的革命道路。臺灣農民運動先驅者:李偉光。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偉光(2007)。李偉光(應章)自傅。臺灣農民運動先驅者:李偉光。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007)。祭英靈盼統一:紀念臺灣「二林蔗農事件」八十週年。臺灣農民運動先驅者:李偉光。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雪姬、黃美滋(2003)。百年憶往--莊泗川先生訪談記錄。戒嚴時期政治案件專題研討會論文暨口述歷史記錄。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孫子和(1987)。國民參政會。中國現代史辭典--史事部分。臺北:中國現代史辭典編緝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仁和(2005)。添薪加瓦報故里梅綻傲雪迎春來--懷念我的父親張添梅。滬上臺灣人。上海:上海市臺灣同胞聯誼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Lo, Jiu-Jung(2001)。Survival as Justification for Collaboration, 1937-1945。Chinese Collaboration with Japan, 1932-1945: The Limits of Accommodatio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