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蔣中正與張其昀之社會教育政策下的文教治理--以1950年代南海學園的起源與創生為例
書刊名: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
作者:陳嘉翎
作者(外文):Chen, Chia-ling
出版日期:2018
卷期:56
頁次:頁98-124
主題關鍵詞:蔣中正張其昀社會教育政策文藝復興南海學園Chiang Kai-shekChang Chi-yunSocial educationCultural RenaissanceNanhai Academ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0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張其昀(19560412)。教育的基本觀念與具體設施。教育與文化,11(8),36-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譽騰(20150100)。期盼南海學園的文藝復興--寫於國立歷史博物館60週年館慶前夕。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25(1)=258,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其昀(19560906)。文化建設與文化交流。教育與文化,13(5),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其昀(19550108)。科學與文化--建國的雙輪。教育與文化,6(2),16-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沈亦珍(19560524)。國立教育資料館之設立及其任務。教育與文化,12(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其昀(19561206)。民族文化與社會教育。教育與文化,14(6),3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其昀(19560405)。科學館與現代文明。教育與文化,11(7),13-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其昀(1956)。教育的基本觀念與具體設施--四十五年四月二日在臺灣省教育行政會議講。教育與文化,12(5),36-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其昀(1956)。歷史文物美術與民族精神教育--四十五年三月十二日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開幕致詞。教育與文化,11(4),59-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程天放(1950)。勘亂建國教育實施綱要。教育通訊(復刊臺版),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程天放(1950)。社會教育的重要及其當前任務。教育通訊(復刊臺版),1(20),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鏡湖、陳嘉翎、高以璇(20151200)。我的父親--張其昀與南海學園。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25(12)=269,16-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其昀(19570411)。中國文藝復興一個具體步驟。教育與文化,15(11/12),66-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程天放(1950)。教育部施政情形--三十九年六月十九日在中央紀念週報告。教育通訊(復刊臺版),1(3),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其昀(19561004)。三民主義新文化運動。教育與文化,13(9),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俊霖(2006)。張其昀之教育思想與實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炎桐(1985)。先總統蔣公心理建設思想與政策之研究--民國三十八年至六十四年(碩士論文)。政治作戰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秦孝儀(1981)。先總統蔣公嘉言總輯。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泊佑(20020000)。國立歷史博物館沿革與發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蔣中正(1953)。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愚文(2014)。蔣中正與臺灣教育文化發展。臺北市: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斅春(1965)。蔣總統教育思想。臺北:三民主義函授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編輯委員會(1985)。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張其昀先生)。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國立教育資料館(1994)。我國社會教育發展現況與評估之研究。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其昀(1952)。新教育的綱領。臺北:中國新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教育部社會教育司(1998)。社會教育法選輯。臺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55)。10年來的臺灣教育。臺北:臺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1989)。民國23年新生活運動總報告。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蔣中正(1952)。中國國民黨第8次全國代表大會施政報告教育部分--中華民國41年10月至46年8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建興(1981)。社會教育新論。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果顯(20050000)。「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臺北: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561020)。植物園將成文教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復璁(19880120)。南海學園之由來與處理商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教育部部史。近代中外歷史與教育大事紀,http://history.moe.gov.tw/worldhistory.asp?YearStart=51&YearEnd=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教育家張其昀先生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http://cxf.lib.pccu.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5446791544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行政院會通過「社會教育法」廢止案,https://www.ey.gov.tw/Page/。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華文化復興運動,http://nrch.culture.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閻鈺臻(2005)。歷史博物館的開館管家--何浩天。文化建構--文化行政管理前輩經驗談。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晞(2000)。張其昀傳。張其昀先生傳略。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以璇(2005)。亮節有為的史博館鴻儒:王宇清。文化建構:文化行政管理前輩經驗談。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其昀(1955)。思想領導與精神動員。新教育論集。臺北:中國新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其昀(1955)。民生主義育樂兩篇的完成。新教育論集。臺北:中國新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其昀(1955)。中國的文藝復興。新教育論集。臺北:中國新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其昀(1989)。〈文藝復興〉創刊號致辭。張其昀先生文集。臺北:國史館: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其昀(1982)。南海學園之興建。張其昀先生文集。臺北:國史館: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其昀(1957)。第3次中國教育年鑑序--民族復興與文藝復興。第3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其昀(1957)。各種社會教育機構。第3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廖新田(2005)。奉獻社教一生的鐵漢--劉先雲。文化建構:文化行政管理前輩經驗談。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亮功、熊光義(1989)。我國社會教育的沿革及其發展。社會教育研究。臺北:臺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蔣中正(1984)。反攻復國心理建設的要旨與建設臺灣為三民主義模範省。先總統蔣公全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蔣中正(1984)。改造教育與變化氣質。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先雲(1990)。一段篳路藍縷的歷史回憶。張其昀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楚崧秋(2005)。賀國立歷史博物館50周年感懷。國立歷史博物館50周年紀念輯。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其昀(1954)。教育學術與文化。中華年報。臺北:中國新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