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女獄花》中的國族論述與新女性形象研究
書刊名:文學前瞻
作者:李淑華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2
頁次:頁25-45
主題關鍵詞:女獄花王妙如新女性形象女學女權國族意識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91
  • 點閱點閱:2
王妙如透過《女獄花》形塑了一個個形象鮮明、引領潮流、果敢堅強的新女性,並藉由文本融入作者自身對爭取女權、振興女界的革命立場。不論是激烈革命或平和教育,雖然是南轅北轍的相歧意見,但皆為了共同目標復興女界\國族的救亡存續努力奮鬥著。在性別議題中又批露著晚清特定的時代話語,使得關注婦女解放的輿論與救國保種的時代精神逐步融會成一體,女性身體的改造成為改造國家一切的基礎。本文以《女獄花》為研究的文本,從中探討小說塑造的一批新女性角色的形象,探究這些女英雄們啟蒙女性意識的論述並對照當時社會革新、婦女解放運動的精神,企圖梳理同樣身為女性的王妙如對晚清新女性爭取女權論述場域的深層意涵及探析是否有與男性代言人未曾論及的獨到見解
期刊論文
1.吳宇娟(20041200)。論「女獄花」中呈現的晚清女學、女權。嶺東學報,16,299-3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佩育(20111200)。《女獄花》的女性書寫及其文化意涵。弘光學報,65,126-1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宇娟(20070700)。走出傳統的典範--晚清女作家小說女性蛻變的歷程。東海中文學報,19,239-2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于善彬(2010)。晚清婦女解放小說研究(碩士論文)。河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康有為(1989)。大同書。臺北市:帕米爾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又寧、張玉法(1981)。中國婦女史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德威(200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平原、夏曉虹(1997)。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1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政、陳雁(2005)。百年中國女權思潮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阿英(1996)。晚清小說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錦珠(1995)。晩清時期小說觀念之轉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德威(1994)。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福慶(1975)。清末留日學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妙如(1993)。女獄花。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平原(1990)。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又寧、張玉法(1979)。近代中國女權史料。台北:傳記文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東原(1994)。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錦珠(20050000)。晚清小說中的新女性研究。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鮑家麟(2004)。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夏曉虹(2001)。晚清社會與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夏曉虹(2004)。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德威、宋偉杰(20030000)。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鋼、張品興、王相宜(1999)。梁啟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