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音韻思想史」及其必要性--從「魯國堯問題」談起
書刊名:聲韻論叢
作者:王松木
作者(外文):Wang, Song-mu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7
頁次:頁77-131
主題關鍵詞:音韻思想史語音史祛魅返魅後現代語言學The history of phonology thoughtThe history of phonologyDisenchantmentRe-enchantmentPost-modern linguist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4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周法高(19841100)。玄應反切再論。大陸雜誌,69(5),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文國(2000)。漢語研究:世紀之交的思考。語言研究,2000(1),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chleicher, August、姚小平(2008)。達爾文理論與語言學。方言,2008(4),373-3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寅恪(19300000)。大乘義章書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2),121-1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文國(2002)。漢語音韻研究中難以迴避的論爭:再論高本漢體系及《切韻》性質諸問題。古漢語研究,2002(4),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梅祖麟(2002)。有中國特色的漢語歷史音韻學。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30(2),211-2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籌備處(19280000)。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1),3-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寅恪(19300000)。敦煌劫餘錄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2),231-2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平田昌司(1984)。《皇極經世聲音唱和圖》與《切韻指掌圖》--試論語言神秘思想對宋代等韻學的影響。東方學報,56,179-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戴浩一(20001200)。新世紀臺灣語言學研究之展望。漢學研究,18(特刊)=36,511-5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駿(2006)。科學主義與索緒爾的語言學研究。中國外語,2006(1),1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邵敬敏(2003)。關於新世紀漢語語法研究的幾點思考。語言科學,2003(4),2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姚小平(1998)。語言學與科學的歷史姻緣--17-19世紀科學對語言學的影響。福建外語,1998(4),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姚小平(1999)。語言學與科學的歷史姻緣--17-19世紀科學對語言學的影響。福建外語,1999(1),1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許力生(2008)。從現代語言學走向後現代語言學。浙江大學學報,2008(5),160-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保亞(1997)。20世紀語言研究中的同質化運動--索緒爾語言觀與博愛士方法論的殊途同歸。北京大學學報,1997(2),53-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萬毅(2007)。高本漢早期學術行歷與《中國音韻學研究》的撰作。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26-32+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寧春岩(2000)。形式語言學的純科學精神。現代外語,2000(2),202-2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曉英(2008)。袁子讓《五先堂字學元元》音韻學思想研究。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08(3),6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潘文國(2006)。語言學是人學。白城師範學院學報,2006(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潘文國(2006)。哲學語言學--振興中國語言學的首要之務。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6(6),111-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馮蒸(2008)。第三次古音學大辯論--關於梅祖麟講話引起的古音討論介紹。漢字文化,2008(4),7-24+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寧(2009)。談傳統上古音研究的觀念和方法--兼論音韻研究繼承傳統與借鑒西方。第十一屆國際暨第二十七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梅祖麟(20000000)。中國語言學的傳統與創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品編輯委員會。475-5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Christensen, Clayton M.、吳凱琳(2007)。創新的兩難。臺北: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禮權(1997)。中國語言哲學史。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Weber, Max、馮克利(1998)。學術與政治。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光啟、王重民(1986)。徐光啟集。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Karlgren, Bernhard、聶鴻音(1987)。中上古漢語音韻綱要。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海江(2008)。文化視野中的科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Needham, J.、劉鈍、王揚宗(2002)。中國科學與科學革命:李約瑟難題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論著選。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曉農(2008)。方法:語言學的靈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Taleb, Nassim Nicholas、林茂昌(2008)。黑天鵝效應。臺北:大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Hayek, Friedrich A.、馮克利(2003)。科學的反革命--理性濫用之研究。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顏之推、趙曦明(1973)。顏氏家訓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Jacques, Martin、李隆生、張逸安(2010)。當中國統治世界。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Putnam, Hilary、童世駿(2005)。理性、真理與歷史。上海:上海譯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力(1987)。中國語言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Collins, Jim、齊若蘭(2003)。從A到A+。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Bloomfield, Leonard、袁家驊、趙世開、甘世福(1980)。語言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Robins, Robert Henry、許德寶(1997)。簡明語言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Griffin, D. R.、馬季方(2004)。後現代科學--科學魅力的再現。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郭穎頤、雷頤(1998)。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1900-1950。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Karlgren, Bernhard、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1995)。中國音韻學研究。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充、蔡鎮楚、周鳳五(1997)。論衡。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褚孝泉(2006)。語言科學探源。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Chomsky, Noam、黃長著、林書武、沈家煊(1986)。句法理論的若干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炎冰(2009)。「祛魅」與「返魅」:科學現代性的歷史建構及後現代轉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潤清(1995)。西方語言學流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羅常培(1982)。漢語音韻學導論。里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趙蔭棠(1985)。等韻源流。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松木(2009)。擬音之外--明清韻圖之設計理念與音學思想。復文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伍鐵平(1994)。語言學是一門領先的科學--論語言與語言學的重要性。北京語言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Haack, Susan、曾國屏(2008)。理性地捍衛科學--在科學主義與犬儒主義之間。中國人民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徐通鏘(1990)。歷史語言學。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Malmqvist, Göran、李之義(2008)。我的老師高本漢。吉林出版集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郭錫良(2009)。音韻學方法論討論集。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楊國榮(2009)。科學的形上之維--中國近代科學主義的形成與衍化。華東師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Lakoff, George P.、Johnson, Mark、周世箴(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杜正勝(2004)。舊傳統與新典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五周年紀念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祖謨(1942)。宋代汴洛語音考。問學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寅恪(1981)。四聲三問。金明館叢稿初編。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寅恪(1992)。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審查報告。陳寅恪史學論文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寅恪(1992)。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報告。陳寅恪史學論文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平田昌司(2007)。「中原雅音」與宋元明江南儒學--「土中」觀念、文化正統意識對中國正音理論的影響。近代官話語音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寅恪(1992)。從史實論切韻。陳寅恪史學論文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世瑛(1970)。敬悼陳寅恪老師。談陳寅恪。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潮。[聲韻叢說]題辭。聲韻叢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Schwartz, Benjamin、張永堂(1981)。關於中國思想史的若干初步考察。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大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何大安(2000)。典型在夙昔:史語所未來推動漢語研究的一些省思。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禮權(2008)。修辭學的科學認知觀與中國現代修辭學的發展。繼往開來的語言學發展之路。語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弘祺(1981)。試論思想史的歷史研究。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大林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Needham, Joseph、徐汝庄(2002)。東西方的科學與社會。中國科學與科學革命--李約瑟難題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論著選。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杜維運(2006)。歷史研究的客觀方法與藝術想像。變動世界中的史學。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胡適(1986)。《左傳》真偽考的提要與批評。海外讀書雜記。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Kuhn, Thomas S.、范岱年(2004)。必要的張力--科學研究的傳統與創新。必要的張力--科學的傳統和變革論文選。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耿振生(2008)。漢語音韻學的實用性。繼往開來的語言學發展之路。語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寅恪(1981)。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金明館叢稿二編。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寅恪(1992)。東晉南朝之吳語。陳寅恪史學論文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Yakhotov, S. E.、陳重業(1986)。十一世紀的北京音。漢語史論集。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曉峰(2009)。王汎森談史語所八十年。溫馨的火種。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魯國堯(2008)。「多元」「爭鳴」「創新」的音韻學--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十一屆學術討論會暨漢語音韻學第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詞。語言學文集:考證、義理、辭章。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魯國堯(2008)。要無愧於我們的時代--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討論會暨漢語音韻學第八屆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詞。語言學文集:考證、義理、辭章。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魯國堯(2008)。學思錄:說「文史語言學」。語言學文集:考證、義理、辭章。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魯國堯(2008)。「振大漢之天聲」--對近現代中國語言學發展大勢的思考。語言學文集:考證、義理、辭章。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魯國堯(2008)。團結一致,堅定地走自主創新之路--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討論會暨漢語音韻學第九屆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詞。語言學文集:考證、義理、辭章。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魯國堯(2008)。就獨獨缺《中國語言學思想史》!?。語言學文集:考證、義理、辭章。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Sapir, Edward、馬毅(1994)。作為一門科學的語言學的地位。語言學是一門領先的科學。北京語言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羅志田(2009)。讓思想回歸歷史--近代中國思想史研究反思。間諜是怎樣練成的。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傅斯年(1939)。[中國音韻學研究]序。中國音韻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