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陳寅恪論學的四個面向
作者:王震邦
作者(外文):Cheng-Bon Wang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所
指導教授:杜維運
毛漢光
雷家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論學思想自我認同體用辯證法自由獨立independenceTi-Yung (substance-application)dialeticsself-identityscholastic thinkingfreedo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3
本論文《陳寅恪論學思想的四個面向》在探求陳寅恪論學思想之所由來和實踐。
從童幼到少年這一段成長期,陳寅恪因係政治世家子,親歷晚清戊戌政變和庚子拳亂的震撼,自我認同的危機感幾乎和政局變動直接相關。在此一背景下,陳寅恪選擇出洋留學等同唐代世家子被迫參與科舉一樣,是以雖同為留學生,但批判留學生甚嚴厲。而從其家國通一(即修齊治平)之旨結合其自我認同危機,更顯現於其幼童即具的史家意識和詩人自覺裡。加上西方習得的東方古代語文讓他有機會接觸到柏拉圖的辯證法和假設。
再運用傳統思維中的概念結構「體用論」,形成一思維運作上的有機聯繫,非但影響其選題,更可見諸其於學術論證上的實踐。陳寅恪取得的史學成就固為學界公認,但於實踐中亦有挫折,包括以「對對子」入題測試考生,引起軒然大波,欲以「崇西學以保中學」的用心未為學界所理解。中共政權初立,主張「天竺為體,華夏為用」以為過渡,但未受重視。而此皆為前賢所忽略,本論文均以專章處理,揭出其間隱微。
世人但知陳寅恪堅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若窮本溯源,更可直上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古典哲學。這是本論文的新觀點和新視野,至於新史料的運用,挖掘出當年「對對子」的考題論戰,則猶餘事也。
This thesis, “A Study of Four Dimensions of Chen Yin-ke’s Thinking on Scholastic Pursuits,” is an attempt to trace the development of his thinking on scholastic pursuits and how he practiced what he preached.
In his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Chen, a scion in the elitist officialdom who personally experienced the shockwaves generated by the 1898 reform movement and the Boxer Rebellion of 1900, found himself in an identity crisis that was almost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turmoil. In the aftermath of these earthshaking events, Chen, in the footsteps of T’ang-Dynasty political scions that were forced to take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chose to study abroad. The fact that Chen, himself a foreign-educated scholar, was critical of others who were educated overseas, must be seen in light of his family background and experiences.
His aspiration for a fusion of the family and the state (which harked back to the Confucian teachings about character tempering, raising a family, running the government and bringing tranquility to the world) and his awareness of a self-identity crisis were manifested in his precocious historical insights and poetic disposition. He was also exposed to Platonic dialectics and assumptions thanks to his knowledge of archaic oriental languages, which he acquired while studying abroad.
All these strands, plus the “Ti-Yung (substance-application)” formula, a conceptual formulation grown out of a traditional mode of thinking, formed an organic functional nexus in his thinking which influenced his choice of research topics and, in practice, permeated his arguments in his academic pursuits.
Although Chen’s historical scholarship was widely recognized in the academia, he had his share of frustrations, including the uproar he caused with his “couplet-writing” matriculation examination questions, when his thoughtful intention of trying to “preserve Chinese learning by advocating Western learning” went unnoticed. Later, shortly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s, Chen calle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Indian-ti, Chinese-yung” principle as an interim measure, only to be ignored again. These issues, all overlooked in the past, are dissected and dealt with in detail in this thesis in one of its chapters.
Many people know Chen was committed to“an independence of spirit and freedom in thinking.” But few of them are aware that this is traceable to the classical philosophies of Plato and Aristotle. This is precisely the new perspective this thesis offers. Even the extensively use of new materials, including those detailing the polemic furor surrounding the “couplet-writing” examination question Chen authored, pale in importance in comparison with this central theme.
徵引書目
一、史料
(一)陳寅恪及家人作品附年譜
汪叔子、張求會編,《陳寶箴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胡守為編,《陳寅恪論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陳三立著,李開軍校點,《散原精舍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陳小從,〈庭聞憶述〉,《紀念陳寅恪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陳小從,《圖說義寧陳氏》,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
陳美延、陳琉求主編,《陳寅恪集》十三種十四冊,北京:三聯書店,2001-2年。依出版時間序分別為:《柳如是別傳》上中下三冊、《寒柳堂集》、《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詩集.附唐篔詩存》、《書信集》、《金明館叢稿初編》、《金明館叢稿二編》、《讀書札記一集》、《讀書札記二集》、《讀書札記三集》、《講義及雜稿》。
陳美延主編,《陳寅恪先生遺墨》,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5年。
陳寅恪,〈元微之遣悲懷詩之原題及其秩序〉,《清華學報》,卷10期3,1935年7月。
陳寅恪,〈西夏文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夏梵藏漢合璧校釋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本1分4,1932年。new window
陳寅恪,〈吾國學術之現狀及清華之職責〉,《清華大學二十週年紀念特刊》,北京:清華大學,1931年。
陳寅恪,〈與妹書〉,《學衡》,期20,1932年8月。
陳寅恪,〈論唐高祖稱臣於突厥事〉,《嶺南學報》,卷11期2,1951年。new window
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中和:雲龍出版社,1996年。
劉隆凱,《陳寅恪「元白詩證史」講席側記》,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蔣天樞,《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二)同時人日記、信函、回憶
石泉、李涵,〈追憶先師寅恪先生〉,《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9年。
何炳棣,《讀史墨@六十年》,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04年。
吳學昭整理,《吳宓日記》,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李方桂,〈李方桂致沈兼士書〉,沈兼士著,葛信益、啟札蓂z,《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李方桂口述,王啟龍、鄧小詠譯,李林德校訂,《李方桂先生口述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璜,〈憶陳寅恪登恪昆仲〉,《大成雜誌》(香港),期49。
周祖謨,〈往事自述〉,《文獻》,期37,1988年。
季羨林,〈回憶陳寅恪先生〉,錢文忠編,《陳寅恪印象》,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林語堂,〈林語堂致沈兼士書〉,沈兼士著,葛信益、啟札蓂z,《沈兼士
咫j綱,《寥音閣詩話》,《咫j綱全集》(詩文詩話卷),臺北:幼獅圖書公司,1987年。
咫j維,〈咫j維先生自述─「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李元平,《咫j維傳》,臺中:臺灣日報社,1992年。
咫j維,〈談陳寅恪先生〉,《談陳寅恪》,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年。
胡頌平編,《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年。
夏承燾,《天風閣學詞日記》,杭州:浙江古籍、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年。
浦江清,《清華園日記.西行日記》(增補本),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年。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楊樹達,《積微翁回憶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顧頡剛,《顧頡剛日記》,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3月。
顧頡剛,《古史辨第一冊.自序》,北平:樸社,1926年,臺灣影印本。
(日)倉石武四郎著,榮新江、朱玉麒輯注,《倉石武四郎中國留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三)檔案及公私文獻與相關著作
王 力,〈中國文法學初探〉,《清華學報》,卷11期1,1936年。
王 力,《中國語言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 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王 弼著,[日]石田羊一郎刊誤,《老子王弼注》,臺北:河洛出版社,1974年。
王 震編,《徐悲鴻文集》,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5年。
王永興,《陳門問學叢稿》,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王汎森、杜正勝主編,《傅斯年文物資料選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年。
王泉根,〈吳宓年表〉,《追憶吳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王國維,〈國學叢刊序〉,《王國維遺書.觀堂別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66年。
王慶成、葉文心、林載爵編,《嚴復編年文集》,臺北:辜公亮文教基金會,1998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北京大學、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京師大學堂檔案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池田溫,〈陳寅恪先生和日本〉,《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9年。
牟潤孫,〈從《通鑑胡注表微》論援庵先師的史學〉,《勵耘書屋問學記:史學家陳垣的治學》,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
何 容,《中國文法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54年。
吳雨僧(吳宓),《空軒詩話》,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據中華書局影印本。
吳 宓,《吳宓自編年譜》,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
呂叔湘,〈《馬氏文通》述評〉,呂叔湘,《呂叔湘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呂叔湘、王海棻編,《馬氏文通讀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
李方桂,〈漢藏系語言研究法〉,《國學季刊》,期7,又,《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卷7期8。
李 堅,〈《陳寅恪詩集》中的悲觀主義色彩淺釋〉,胡守為主編,〈《柳如是別傳》與國學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杜維運,〈姚從吾先生全集─歷史方法論─後記〉,姚從吾,《歷史方法論》,臺北:正中書局,1971年。
汪榮祖,〈長使書生硎 ̄怴G悼念周一良先生〉,《載物集:周一良先生的學術與人生》,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周振甫選注,《嚴復選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胡文輝,〈新發現陳寅恪遺物印象記〉,《收藏.拍賣》(廣州),創刊號,2004年1月。
胡 適,”Conflict of Cultures”(中譯:〈文化的衝突〉),《中國基督教年鑑》,1929年。
胡 適,〈文學改良芻議〉,《新青年》,卷2號5,1917年1月1日。
孫應祥,《嚴復年譜》,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徐伯陽、金山合編,《徐悲鴻年譜》,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1年。
高平叔、陶英惠主編,《蔡元培文集》,台北:錦繡出版公司,1995年。
張之洞,《張文襄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
張之洞,《勸學篇》,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此版係據光緒24年(1898)6月湖南船山書院刻印本為底本重新排印。
張致遠,《張致遠文集》,臺北:國防研究院出版部,1967年。
梁啟超,夏曉虹點校,《清代學術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郭沫若,《郭沫若古典文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陶希聖,《潮流與點滴》,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4年。
章培恆,〈《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後記〉,蔣天樞,《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本1分1。new window
湯用彤,〈往日雜稿〉,《湯用彤全集》,卷五,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賀 麟,《文化與人生》,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
楊聯陞,《哈佛遺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楊鍾羲,《雪橋詩話》,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9年。
載鎦齡,〈梁宗岱與胡適的不合〉,趙白生編,《中國文化名人畫名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5年。
熊十力,《體用論》,景海峰編,《熊十力選集》,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趙新那、黃培雲,《趙元任年譜》,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
齊家瑩,《清華人文學科年譜》,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
劉小惠,《父親劉半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劉桂生,〈陳寅恪、傅斯年留德學籍材料之劫餘殘件〉,《北大史學》,輯4,1997年。
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冊2、冊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歐陽哲生編,《傅斯年全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潘光旦,《中國伶人血緣之研究》,《潘光旦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蔡尚思等編,《譚嗣同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盧冀野,《盧前筆記雜鈔》,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錢仲聯主編,《清詩紀事》,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譚 獻,《篋中詞》,《續修四庫全書》,冊173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據光緒八年刻本。
嚴 復,〈原強〉,《嚴復集》,冊1,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嚴 復,〈與《外交報主人》論教育書〉,《嚴復集》,冊3,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嚴 復,〈闢韓〉,《嚴復集》,冊1,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顧 潮,《顧頡剛年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希]柏拉圖,王曉朝譯,《柏拉圖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希]亞里士多德,苗力田主編,《亞里士多德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
(四)報紙及期刊雜誌
《大公報.文學副刊》(天津),1932年9月5日。
《大公報》(天津),1932年8月31日,版9。
《世界日報》(北平),1932年8月7日、8日、10日、13日、15日、16日、19日12版。又,8月15日7版。
《自由中國》(臺北),卷9期9,1953年11月1日。
《努力周報》,期53,1923年5月12日,版1。
《青鶴》(上海),卷1期3,1932年12月16日。
《新民叢報》,第1號,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據光緒28年(1902)新民叢報編印本影印。
《新青年》(北京),卷8號1,1920年9月1日,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合訂影印本。
《新青年》(北京),卷9號3、4,1921年7月1日、8月1日,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合訂影印本。
《獨立評論》(北平),號115,1934年8月26日。
二、近人著作
(一)中文專書
方朝暉,《「中學」與「西學」──重新解讀現代中國學術史》,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爾敏,《史學方法》,臺北:東華書局,1977年。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皮后鋒,《嚴復大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余英時,《文化:中國與世界》,第1輯,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臺北:允晨出版社,2003年。
余英時,《現代儒學論》,香港:八方文化公司,1996年。
余英時,《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年。
吳定宇,《學人魂──陳寅恪傳》,臺北:業強出版社,1996年。
吳學昭,《吳宓與陳寅恪》,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年。
李元平,《咫j維傳》,臺北:臺灣日報社,1992年。
李玉梅,《陳寅恪之史學》,香港:三聯書店,1997年。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87年。
李錦繡,〈陳寅恪學案〉,楊向奎等著,《百年學案》,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杜正勝、王汎森主編,《新學術之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年。
杜維運,《與西方史家論中國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1年。new window
杜維運,《聽濤集》,臺北:弘文館,1985年。
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增訂版),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
汪榮祖,《史學九章》,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姚小平主編,《首屆中國語言學史研討會文集─《馬氏文通》與中國語言學史》,北京:外國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年。
胡文輝,《陳寅恪詩箋釋》,待刊稿。
胡守為編,《《柳如是別傳》與國學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胡守為編,《陳寅恪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桑 兵,《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桑 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張廣智、周兵,《心理史學》,臺北:揚智文化公司,2001年。
釩a三,《新史學九十年》,臺北:唐山出版社,1996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修訂版),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年。new window
傅 杰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史考據文錄》,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湯用彤全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黃彰健,《戊戌變法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合著,《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東華書局,1980年。new window
熊秉貞,《童年憶往──中國兒童的歷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劉以煥,《一代宗師陳寅恪──兼及陳氏一門》,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年。
劉以煥,《國學大師陳寅恪》,重慶:重慶出版社,1996年。
劉克敵,《陳寅恪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潘逸民,《陳方恪先生編年輯事》,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5年。
嚴耕望,《治史答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6月。
嚴壽澂,《近世中國學術通變論叢》,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
蘇雲峰,《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大學:1911~1929─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new window
[日]島田虔次著,蔣國保譯,《朱子學與陽明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部,1986年,原著《朱子学と陽明学》,1967年。
[日]實藤惠秀著,譚汝謙、林啟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部,1982年。
[英]卡爾.波普爾(Karl Raimund Popper)著,傅季重、紀樹立等譯,《猜想與反駁》,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
[英]麥肯齊(Robert Mackenzie)著,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蔡爾康譯,《泰西新史攬要》,上海:上海書店,2002年。
[德]策勒爾(Eduard Zeller)著,翁紹軍譯,《古希臘哲學史綱》,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
(二)外文專書
Erikson, Erik. Young Man Luther: 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New York: Norton, 1962.
Levenson, Joseph R.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A Trilogy.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2.
Wang, Fan-shen. 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Cambridge: Camg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Hartman, Charles. Han Yu and the T’ang Search for Un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三)中文期刊論文
毛漢光,〈陳寅恪傳〉,《國史擬傳》,《國史館館刊》,復刊期17。
王永興,〈述陳寅恪先生《論韓愈》之作的重大意義〉,《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年期3。
王爾敏,〈陳寅恪著「元白詩箋證稿」讀後〉,《食貨》,復刊卷2期10,1973年。
全漢昇,〈清末「西學源出中國」說〉,《嶺南學報》,卷4期2,1936年。new window
余英時,〈章學誠文史校讎考論〉,《中國文化》,期10,1994年。new window
汪榮祖,〈蘭克史學真相〉,《食貨》,復刊卷5期1,1975年4月。
周法高,〈柳如是事考〉,《錢牧齋柳如是佚詩及柳如是有關資料》,臺北:作者自印本,1978年。
周法高,〈漢語研究的方向──語法學的發展〉,《論中國語言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
周法高,〈讀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大陸雜誌》,卷65期4。
周策縱,〈中外為體,中外為用──中國文化現代化芻議〉,《中國文化》,期9。
周樑楷,〈傅斯年和陳寅恪的歷史觀點──從西方學術背景所作的討論〉,《臺大歷史學報》,期20,1996年。new window
季羨林,〈紀念陳寅恪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序〉,王永興主編,《紀念陳寅恪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季羨林,〈紀念陳寅恪先生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閉幕詞〉,《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9年。
季羨林,〈從學習筆記本看陳寅恪先生的治學範圍和途徑〉,《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9年。
林正弘,〈胡適與殷海光的科學觀〉,《自由民主的思想與文化:紀念殷海光逝世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0年。
施耐德,《道史之間:為中國尋找現代認同的兩位中國史家》,《中國文化》,期17、18合刊。
胡文輝,〈陳寅恪詩箋釋二題〉,《古今論衡》,期8,2002年。
唐長孺,〈孫吳建國及漢末江南的宗部與山越〉,《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55年。
席文撰、劉龍光譯、張藜補譯,〈為什麼科學革命沒有在中國發生──是否沒有發生?〉,劉鈍、王揚宗編,《中國科學與科學革命:李約瑟難題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論著選》,瀋陽:遼寧出版社,2002年。
桑 兵,〈近代中外比較研究史管窺─陳寅恪《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解析〉,《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期1。
桑 兵,〈陳寅恪與中國近代史研究〉,《晚清至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殷祝勝,〈陳寅恪的學術淵源及其演變〉,南京大學博士論文,未刊稿,1997年。
馬幼垣,〈陳寅恪已刊學術論文全目初稿〉,《陳寅恪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張國剛,〈陳寅恪留德時期柏林的漢學與印度學──關於陳寅恪先生治學道路的若干背景知識〉,《陳寅恪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張廣智,〈傅斯年、陳寅恪與蘭克史學〉,《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史學和比較歷史思想會議論文集》,上海:復旦大學,2004年。
梅祖麟,〈中國語言學的傳統和創新〉,《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年。new window
陳弱水,〈一九四九年前的陳寅恪:學術淵源與治學大要〉,《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冊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年。
陳弱水,〈現代中國史學史上的陳寅恪─歷史解釋及相關問題〉,《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年。new window
楊儒賓,〈近現代儒家思想史上的體用論〉,《天人之際與人禽之辨—比較哲學研討會論文》,香港:中文大學,1997年。
褚孝泉,〈從陳寅恪與劉雅叔論國文試題書談起〉,《二十一世紀》,期34,1996年4月。new window
劉 正,〈陳寅恪先生年譜研究序說〉,《文史哲》,1996年期3。
劉克敵,〈略論陳寅恪對新文化運動的態度與意見〉,《文藝理論研究》,1997年期6。
劉克敵,〈對對子與中國文化精神〉,《東岳論叢》,2000年期1。
劉後濱、張耐冬,《陳寅恪的士大夫情結與學術取向》,《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期23,2003年9月。
劉夢溪,〈「一代文化所托命之人」─論陳寅恪先生的學術創獲和研究方法〉,《書目季刊》,卷24期4。
蔣天樞,〈陳寅恪先生傳〉,《紀念陳寅恪先生誕辰百年學術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錢文忠,〈略論寅恪先生之比較觀及其在文學研究中之運用〉,王永興編,《紀念陳寅恪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羅志田,〈陳寅恪的文字意趣札記〉,《中國文化》,期22,2006年。
[美]彼德.洛溫柏格著,張同濟譯,郝名瑋校,〈納粹青年追隨者的心理歷史淵源〉,《史學理論研究》,1996年期3、期4。
[韓]金永植著,王道還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自然知識──中國科學史研究的一些問題〉,《史學評論》,期9。
(四)外文期刊論文
Demievill,Paul ”Necrologie:Tch’en Yinlo”, Toung Pao,26,1971.
Schneider, Axel “Between Dao and History: Two Chinese Historians in Search of a Modern Identity for China", i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History and Theory, Theme Issue (October 1996), pp.54-73.
小野川秀美,〈陳寅恪目錄〉,《東洋史研究》,卷2號2,1936年12月。
小川茂樹,〈顧頡剛目錄〉,《東洋史研究》,卷2號6,1937年8月。
島田虔次,〈體用の歷史に寄せて〉,《塜本博士頌壽紀念佛教史學論集》,京都:塚本博士頌壽記念會,1961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