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臺灣民間信仰勃興的現象分析宗教人的心態
書刊名:臺灣神學論刊
作者:洪健棣
出版日期:1988
卷期:10
頁次:頁53-104
主題關鍵詞:分析心態民間信仰宗教人現象臺灣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17
  • 點閱點閱:35
期刊論文
1.范珍輝(19680400)。神、廟及宗教英才--臺灣宗教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4,61-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慧蓉(1981)。臺灣的都市發展與寺廟祀神的研究。臺灣省立博物館科學年刊,24,43-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瞿海源(19760900)。岩村居民的社會態度--一個農村的工業化與社區生活研究之4。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2,97-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亦園(19830100)。傳統民間信仰與現代生活。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6(1),62-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Holbrook, Bruce(19740300)。Chinese Psycho-social Medicine-Doctor and Dang-Ki: An Intercultural Analysis。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7,85-111。  new window
6.李亦園(19841200)。社會變遷與宗教皈依:一個象徵人類學理論模型的建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6,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木柱(19760900)。岩村的宗教活動--一個農村的工業化與社區生活研究之3。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2,73-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瞿海源(19750300)。萬華地區社會變遷研究之3--萬華地區社會態度的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9,57-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光國(19791200)。Coping with Residential Crowding in a Chinese Urban Society: The Interplay of High-Density Dwelling and Interpersonal Values。中華心理學刊,21(2),117-133。new window  new window
10.吳就君(19810400)。臺灣地區居民社會醫療行為研究。公共衛生,8(1),25-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祥水(19780600)。中國社會結構與祖先崇拜。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32-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余光弘(19830600)。臺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3,67-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亦園(19840600)。近代中國家庭的變遷:一個人類學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4,7-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宋龍飛(19710300)。臺灣地區媽祖廟進香的兩個實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1,65-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施振民(19730900)。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1-2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壬癸(19810900)。談臺灣民間習俗「風水」。臺灣文獻,32(3),95-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關華山(19800300)。臺灣傳統民宅所表現的空間觀念。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9,175-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楊國樞(19650100)。現代心理學中有關中國國民性的研究。思與言,2(5),3-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蔡文輝(19680700)。臺灣廟宇占卜的一個研究。思與言,6(2),19-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許木柱(19730300)。人類學的人格研究。思與言,10(6),34-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燕和(19660300)。從人類學觀點看目前中國兒童的養育問題。思與言,3(6),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溢嘉(19760500)。神喻與童乩。健康世界,5,4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文崇一(1972)。中國傳統價值的穩定與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黃得時(1966)。臺灣的民間宗教信仰。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7,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亦園(1984)。倫理文化的再沈思。張老師月刊,14(1),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老師月刊(1984)。我國社會對算命的態度。張老師月刊,14(5),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席汝楫(1972)。目前我國鄉鎮居民的人格特質是現代的抑傳統的?。東海學報,13,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黃堅厚(1982)。Studies in Chinese Personality: A Critical Review。教育心理學報,15,228-2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易行(1977)。個人現代性與傳播。人與社會,5(5),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非(1975)。精神官能症的流行。人與社會,3(4),67-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葉英堃(1975)。現代生活與心理衛生。人與社會,3(4),67-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李亦園(1975)。傳統人與傳統觀念的現代化。人與社會,3(4),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Wan, K. C.、Bond, Michael. H.(1982)。Chinese Attributions for Success and Failure under Public and Anonymous Conditions of Rating。Acta Psychologica Taiwania,24(1),27。  new window
34.吳就君、余德慧(1980)。民俗心理輔導的衝擊力。張老師月刊,6(6),19-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李非(1983)。精神官能症的流行。心靈雜誌,24,34-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張老師月刊(1984)。何事問卜,卜為何物?。張老師月刊,14(5),49-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詹火生(1974)。占卜對臺灣農村社會的影響力量。臺灣文獻,25(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翁佳音(1983)。對臺灣宗教的若干反省。大學雜誌,32(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文榮光(1982)。要神也要人:精神疾病與民俗醫療。民間信仰與社會研討會。臺中: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02-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董芳苑(1984)。「命運天定論」之分析及批判。臺北。20-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Hilgard, Ernest R.、Atkinson, Rita L.、Atkinson, Richard C.(1979)。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new window
2.楊國樞(1978)。現代社會的心理適應。臺北:水牛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衡道(1974)。台灣寺廟大全。台北:青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董芳苑(1984)。臺灣民間宗教信仰。臺北:長春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阮昌銳(1982)。莊嚴的世界。臺北:文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董芳苑(1983)。臺灣民間信仰之認識。臺北:永望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慶堃(1970)。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8.李亦園(1978)。現代化問題的人類學檢討。信仰與文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曾紋煋(1981)。涵化之心理問題。現代生活與心理衛生。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國樞(1981)。中國人性格與行為的形成及蛻變。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維林(1981)。自人口學觀點看我國都市社會。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Coleman, J. C.(1980)。變態心理學與現代生活。變態心理學與現代生活。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徐靜。從兒童故事中看中國人的親子關係。中國人的性格。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美枝(1979)。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亦園(1977)。文化與行為。文化與行為。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蔡宏進(1981)。臺灣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口的變遷。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蔡文輝(1981)。我國現代化努力的過去、現在與將來。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亦園(1978)。平心論「拜拜」。信仰與文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亦園(1984)。宗教問題的再剖析。臺灣的社會問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瞿海源(1981)。我國宗教變遷的社會學分析。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亦園(1974)。從若干儀式行為看中國國民性的一面。中國人的性格。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文崇一(1974)。從價值取向談中國國民性。中國人的性格:科際綜合性的討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啟政(1980)。近代中國文化面臨的困境。挑戰的時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