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 一個文化史的考察
書刊名:中外文學
作者:陳昭瑛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5
卷期:23:9=273
頁次:頁6-43
主題關鍵詞:臺灣本土化運動文化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7) 博士論文(5) 專書(12) 專書論文(3)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2
  • 點閱點閱:249
期刊論文
1.龔鵬程(19940700)。四十年臺灣文學之回顧。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art C,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4(2),206-223。  new window
2.王拓(19770510)。二十世紀臺灣文學發展的動向。中國論壇,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映真(19771000)。建立民族文學的風格。中華雜誌,15(10)=171,3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若林正丈(19870900)。臺灣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座標」與「臺灣座標」。當代,17,40-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昭瑛(19920700)。霸權與典律:葛蘭西的文化理論。中外文學,21(2)=242,54-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昭瑛(19890400)。一個時代的開始--激進的儒家徐復觀先生。歷史月刊,15,20-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昭瑛(19930900)。明鄭時期的臺灣文學的民族性。中外文學,22(4)=256,18-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樹鴻(1983)。臺灣意識:黨外民主運動的基石。生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芳明(1991)。七〇年代文學史導論:一個史觀的問題。文學臺灣,創刊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葉石濤(19770500)。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夏潮,2(5),68-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胡秋原(1977)。談「人性」與「鄉土」之類。中華雜誌,1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映真(1977)。「鄉土文學」的盲點。臺灣文藝,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梁景峰(1983)。我的中國是臺灣!。前進週刊,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連德(19840329)。洗掉中國熱昏症的「科學」妝吧!。臺灣年代叢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濁水(19840329)。《夏潮論壇》反「臺灣人意識」論的崩解。臺灣年代叢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高伊哥(19840329)。臺灣歷史意識問題。臺灣年代叢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秦琦(19840329)。神話與歷史•現在與將來:評「夏潮論壇」對黨外的批判。臺灣年代叢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蔡義敏(19830625)。試論陳映真的「中國結」:「父祖之國」如何奔流於新生的血液中?。前進週刊,13,16-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廖毓文(19550500)。臺灣文字改革運動史略。臺北文物,4(1),88-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孫大川(19931100)。原住民文學的困境--黃昏或黎明。山海文化雙月刊,1,97-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葉榮鐘(1977)。小屋大車集。臺中:中央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濁流(19880915)。無花果。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大川(1993)。久久酒一次。臺北:張老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昱、江夏、江迅、呂鯤(1989)。到執政之路:「地方包圍中央」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南方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芳明(1988)。臺灣意識論戰選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曉波(1985)。臺胞抗日文獻選編。臺北:帕米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曉波(1986)。走出臺灣歷史的陰影。臺北:帕米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榮鐘(1971)。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榮鐘(1987)。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濁流(1993)。亞細亞的孤兒。臺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少廷(1978)。臺灣新文學運動簡史。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獻璋(1989)。臺灣民間文學集。臺北: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羊子喬、陳千武(1982)。光復前臺濟文學全集(9):亂都之戀。臺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馬以工(1991)。尋找老臺灣•後記。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柯喬治、陳榮成(1993)。被出賣的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宗懋(1989)。臺灣人:沒落的貴族。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蔣年豐(1988)。臺灣人與新中國:給民進黨的一個行動哲學。蔣年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莫那能(1991)。美麗的稻穗。臺中: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南方朔(1981)。帝國主義與臺灣獨立運動。臺北:四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瓦歷斯‧諾幹(1994)。想念族人:回首族人辛酸的泰雅族詩篇。臺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殷海光(1966)。中國文化的展望。臺北:文星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育德(1993)。臺灣:苦悶的歷史。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施淑(1992)。日據時代臺灣小說選。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詩琅(1988)。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史明(1980)。臺灣人四百年史。蓬島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徐復觀(19770921)。從「瞎遊」到「瞇遊」,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昭瑛(19890527)。臺灣為什麼缺席?大陸學生運動與臺灣統獨論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徐復觀(1971)。這是「中國人要堂堂正正作為一個中國人而存在」的象徵:《民主評論出刊十週年的感念》。徐復觀文錄。臺北:環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復觀(1980)。從「瞎遊」到「瞇遊」。憶往事。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復觀(1980)。誰賦豳風七月篇:農村的記憶。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復觀(1980)。悼念葉榮鐘先生。憶往事。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復觀(1980)。一個偉大地中國地臺灣人之死:悼念莊垂勝先生。憶往事。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復觀(1980)。歷史文化與自由民主:對於辱罵我們者的答覆。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昭瑛(1991)。一個時代的開始:激進的儒家徐復觀先生。徐復觀文存:附錄。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昭瑛(1990)。後記。歷史如何成為傷口?「六四」的非官方說法。臺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昭瑛(1990)。臺灣為什麼缺席?大陸學生運動與臺灣統獨論爭。歷史如何成為傷口?「六四」的非官方說法。臺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昭瑛(1990)。解翁昌黎先生的誤解。歷史如何成為傷口?「六四」的非官方說法。臺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樹鴻(1988)。臺灣意識:黨外民主運動的基石。臺灣意識論戰選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芳明(1988)。注意島內一場「臺灣意識」的論戰。臺灣意識論戰選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芳明(1983)。現階段臺灣文學本土化的問題。臺灣意識論戰選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芳明(1991)。朝向臺灣史觀的建立。探索臺灣史觀。臺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芳明(1994)。七〇年代文學史導論:一個史觀的問題。典範的追求。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曉波(1989)。海外中國知識分子的方向。臺灣前途論集。臺北:帕米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葉石濤(1981)。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光復前臺灣全集。臺北:遠景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葉石濤(1991)。張我軍與魯迅。走向臺灣文學。臺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胡秋原(1919)。敬答吳濁流先生:關於新舊詩及臺灣文藝史之提議。文學藝術論集。臺北:學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拓(1977)。二十世紀臺灣文學發展的動向。街巷鼓聲。臺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映真(1977)。「鄉土文學」的盲點。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臺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映真(1977)。建立民族文學的風格。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尉天驄(1981)。鄉土文學與民族精神。民族與鄉土。臺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韓韓(1983)。我們只有那一片沙。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正祥(1984)。中國文化中心的遷移。中國文化地理。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