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主體性教育之研究:政策與行銷
作者:陳素秋
作者(外文):Su-Chiou C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指導教授:吳明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臺灣主體性臺灣主體性教育政策教育政策行銷Taiwan-SubjectivityPolicy on the Taiwan-Subjectivity EducationEducational policy market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5
本研究為探討臺灣主體性教育之政策與行銷,乃透過文獻探討、立法院與教育部相關質詢報告、會議紀錄、方案或計畫、行政法規或規劃、報紙等文件之分析,並藉個別訪談中央與地方教育主管機關行政人員、對臺灣主體性議題學有專精之專家學者、學校行政人員代表等計13人,進行研析及歸納,以瞭解臺灣主體性教育的理念與內涵、理論基礎、政策演進及政策行銷效應與發展。歸納研究結論如下:
一、主體性係教育改革核心理念,並植基於實踐行動上。
二、臺灣主體性發展的歷史脈絡與政治發展進程實有桴鼓相應關係:
(一)臺灣地理、歷史及文化糾纏而成獨特的臺灣主體性;
(二)認同問題是臺灣主體意識的核心構念。
三、臺灣主體性教育願景係培養兼具主體性與國際觀的現代化新國民:
(一)兼顧人的主體性與臺灣的主體性;
(二)臺灣主體性教育涵括本土教育及鄉土教育。
四、文化霸權、後殖民主義、後現代主義及多元文化等理論涵養臺灣主體性教育的具體內涵:
(一)臺灣主體性教育係對中國文化霸權的反動;
(二)後殖民、後現代主義論點喚醒並引領臺灣主體性教育的改革;
(三)臺灣當家作主意識確立臺灣主體性教育主軸,彰顯多元文化精神。
五、從鄉土教育、本土教育及臺灣主體性教育嬗遞窺釐政策發展軌跡:
(一)解嚴前(1977年~1987年)的鄉土教育政策以母語教育為主;
(二)解嚴後(1987年~2000年)的本土教育政策重視課程教材的在地化;
(三)2000年~2008年的臺灣主體性教育政策回歸教育本質。
六、政策行銷係一種策略性交換作為。
七、建構臺灣主體性教育政策行銷模式。
八、臺灣積極行銷主體性教育政策,效應顯著。
依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一)超越政治意識型態,建構教育主流價值;
(二)善用整合理論與實際的教育政策行銷模式;
(三)教育政策行銷首應確立願景與目標,並研定策略與行動方案。
二、對教育行政人員之建議:
(一)落實終身學習理念,增進教育政策行銷理念與能力,提昇教育政策推展績效;
(二)期許自己成為教育目標與教育現場之溝通平台。
三、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對象:可增加歷史或語文相關學者之看法、家長、一般民眾或學生本身之意見深入釐探研究,俾利對臺灣主體性教育政策有更深入的瞭解。
(二)研究方法:可增加問卷調查法,針對臺灣地區縣市地方教育行政人員、學校行政人員及教師施測,藉以瞭解前揭人員對臺灣主體性教育政策及行銷策略之具體看法,並可加以分析不同縣市對於臺灣主體性教育政策之認識或支持度是否不同。
(三)研究主題:可針對不同政黨執政理念與縣市首長政治屬性相互交义比對,俾更瞭解影響臺灣主體性教育政策行銷效應之相關因素。
This study was about policy and marketing of the Taiwan-Subjectivity Education. The connotative meanings,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policy evolution and marketing were explored in this study to fram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Taiwan-Subjectivity Education. The main methods used for this study were: (1) int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and (2)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educational experts, governmental officials, and school administrators, who were familiar with or had responsibilities for the policy of the Taiwan-Subjectivity Education .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Subjectivity was one of the core concepts and values when working on educational reforms.
2.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Taiwan-Subjectivity was corresponding to political development due to two reasons:
A.Taiwan-Subjectivity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complex geology,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aiwan.
B.The idea of Taiwan-Subjectivity was closely related to cultural identity.
3.The aim of the Taiwan-Subjectivity Education was to nurture modern citizens with both national identity and global vision:
A.They should be of both personal subjectivity and Taiwan-subjectivity.
B.Education they received should include both indigenous education and native environment education.
4.Connotative meaning of the Taiwan-Subjectivity Education was influenced by cultural hegemony, post-colonialism, postmodernism and multiculturalism:
A.The Taiwan-Subjectivity Education was a reaction to Chinese cultural hegemony.
B.Post-colonialism and postmodernism aroused and led reforms of the Taiwan-Subjectivity Education.
C.Ideas of Taiwanese self-decision and multiculturalism made the principal bases for the Taiwan-Subjectivity Education.
5.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Subjectivity Education included:
A.Before lifting martial law (1977~1987): Named native environment education, which contained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B.After lifting martial law (1987~2000): Named indigenous education, which contained localiz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C.After year 2000: Adequately named Taiwan-Subjectivity Education, and retained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6.Policy marketing was a kind of strategic trading.
7.Evaluation required by policy marketing of the Taiwan-Subjectivity Education included decisions on the target market, usage of marketing tool, standardization of policy assessment, and environmental analysis on individual and aggregates.
8.Efforts on the policy marketing of the Taiwan-Subjectivity Education were made with effectiveness.
According to findings mentioned above , this study also propose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officials,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further studies:
1.For educational officials:
A.The value and nature of education, instead of political ideology, should be concerned first in policy making.
B.Mode of marketing that applied to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should be used.
C.Before issuing any policy, aims and visions should be well set, after which strategies and rules could be built.
2.For school administrators:
A.Policy marketing competences should be enhanced by life-time learning to promote educational policy effectively.
B.A platform should be built to bridg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3.For further studies:
A.Expand the scope of interview, and collect data from history researchers, language researchers, parents, general folks as well as school children to know better and deeper of the policy of the Taiwan-Subjectivity Education.
B.Consider the use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governmental officials and school administrators to know the actual opinions on the policy and its marketing strategies.
C.Compare the ruling ideologies and ideals of different political parties and authorities with policy marketing effects for better and interesting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olicy and its marketing.
三民書局辭典編纂委員會(編)(1985)。大辭典。臺北市:三民書局。
中文辭源(1987)。臺北市:藍燈。
尹章義(1988)。抽濃菸呵烈酒大聲抗議─臺灣歷史與臺灣前途。臺北市:臺灣史研究會。
尹章義(1994)。「臺灣意識」的形成與發展。載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頁363-387)。臺北市:編者。
尤玉文(2002)。臺灣國小教科書中國家認同概念之演變─以1949年後之社會與音樂教科書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方世榮(譯)(1998)。P. F. Drucker著。行銷管理學(Advanced Marketing Manage-
ment)。臺北市:東華。
方永泉(1995)。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主義對於比較教育研究的挑戰及啟示,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頁145-164),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方永泉(2000)。後殖民主義與比較教育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邁向新世紀:比較教育理論與實際(頁35-75)。臺北市:臺灣書局。new window
方學淵(2006)。非營利組織行銷通路之研究─以身心障礙服務型組織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世維(2008)。國小外部行銷對家長滿意度之影響:互動行銷的干擾效應。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王志剛(1991)。行銷原理。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王甫昌(1993)。省籍融合的本質一─個理論與經驗的探討。載於國家政策研究中心(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53-100)。臺北市:業強。new window
王甫昌(1996)。臺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臺灣政治學刊,1,129-209。new window
王甫昌(1997)。臺灣民主政治與族群政治的衝突。載於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臺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頁133-156)。臺北市:月旦。
王甫昌(2001)。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臺灣史研究,8(2),145-208。new window
王秀玲、林新發(2004)。臺灣小學教育改革政策:現況、內涵與評析。載於張明輝(主編),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頁83-117)。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王明珂(1994)。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的族群經驗。載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頁249-274)。臺北市:編者。
王信之(1998)。政策行銷的理論與應用—以行政院新聞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俊如(1993)。高等教育行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俊斌(2008)。臺灣政治解嚴以來另類學校的變革。載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頁273-309)。臺北市:學富。
王前龍(2000a)。國小道德實驗課程“愛國”德目教材中國家認同內涵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王前龍(2000b)。國民中學《認識臺灣(社會篇)》教科書中之國家認同論述:從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觀點來解析。教育研究集刊,45,139-172。new window
王奕婷(2004)。我國高等教育行銷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建瑄(1976)。法人所得稅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秋絨、楊洲松(1996)。後現代社會中的成人教學。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頁189-216)。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王美文(2000)。臺南市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王致堯(2002)。中國意識在臺灣社會政治發展過程中之角色分析(1988-2000)。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家英(1997)。香港人的族群認同與民族認同:一個自由主義的解釋。載於王家英(編著),過渡期香港民意與政治(頁141-170)。香港:田園書展。
王家英、孫同文(1996)。國族認同的解體與重構─臺灣當前的主體經驗。政治科學論叢,7,321-353。new window
王振軒(2003)。非政府組織概論。臺中縣:必中。
王振寰(1996)。誰統治臺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王振寰(1999)。全球化、在地化與學習型區域:理論反省與重建。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4,69-112。new window
王浩博(1997)。國小社會科新課程標準與社會科未來的走向。研習資訊,14(5),83-90。
王湘栗(2010)。教育政策行銷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王雅玄(1997)。後現代社會中「課程變革」之源起與變貌。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2),126-138。
王順民(1999)。非營利組織及其相關議題的討論—兼論臺灣地區非營利組織的機構與社會福利:臺灣本土個案分析。臺北市:亞太。new window
王順隆(1995)。從百年的臺灣閩南語教育探討臺灣的語言社會。臺灣文獻,46(3),144。new window
王嘯(2003)。全球化—本土化視域中的中國大陸教育。教育研究大陸版,6,44-54。
王震武、林文瑛(1996)。教育改革的臺灣經驗。臺北市:業強。
王麗雲(1990)。艾波教育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嬿淑(2005)。教育政策行銷之個案研究—以臺北市教育局精緻教育政策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丘昌泰、余致力、羅清俊、張四明、李允傑(2001)。政策分析,臺北市:三民。
北市國中沒母語課,議員痛批(2005,10月19日)。自由時報,A7版。
卯靜儒(2001)。臺灣近十年來課程改革之政治社會學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79-101。new window
卯靜儒(2002a)。個人的/政治的:艾波的權力、知識與教育。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頁77-116)。臺北市:復文。
卯靜儒(2002b)。認同政治與課程改革:以鄉土課程為例的課程社會學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2),1-26。new window
卯靜儒(2008)。全球化效應下的課程改革─知識社會學的幾點觀察。教育研究月刊,170,5-14。new window
司徒達賢(2000)。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臺北市:天下遠見。
史明(1980)。臺灣人四百年史。臺北市:蓬島文化。
史英(2005)。臺灣主體教育的主張。國家政策季刊,4(3),49-76。
白亦方(1999)。社會科課程設計的發展與願景。臺北市:師大書苑。
石之瑜(1995a)。人性與中國主權。臺北市:世界。
石之瑜(1995b)。歐美後殖民主義眼中的國際關係與國家認同。美歐月刊,10(3),112-126。
石之瑜(2003)。政治文化與政治人格。臺北市:揚智。
石計生(1993)。意識型態與臺灣教科書:我國中小學人文社會學科之研究。臺北市:前衛。
朱臺翔(1995)。教育本土化。北縣教育,7,33-35。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市:揚智。new window
江宜樺(2001)。新國家運動下的臺灣認同。載於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頁181-216)。臺北市:月旦。
江宜樺(2003)。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臺北市:臺大。new window
江滿堂、許明珠(2005)。從行銷管理談優質學校的形象管理。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6(1),104-121。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臺灣經驗。臺北:桂冠。new window
行政院(2006)。海洋政策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余佩珊(譯)(1994)。P. F. Drucker著。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臺北市:遠流。
余朝權(1998)。現代行銷管理。臺北市:五南。
吳乃德(1997)。國家認同和民主鞏固:衝突、共生與解決。載於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頁15-30)。臺北市:月旦。
吳玉山(2001)。兩岸關係中的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中國事務,4,71-89。臺北市:新境界文教基金會。
吳由美(2004)。臺灣族群問題的探源與進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吳定(1998)。政策行銷的時代意義。公訓報導,80,5-6。
吳定(1999)。公共政策。臺北市:中華電視。
吳定(2003)。政策管理。臺北市:聯經。
吳明清(1997)。發展本土化教育特色的概念架構。北縣教育,17,58-62。new window
吳明清(1998)。學校生活與鄉土教育。北縣教育,23,14-17。
吳明清(2001)。教育向前跑—開放社會的教育改革。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吳明清(2003)。知變、應變、求變:教改政策的行銷與因應策略。臺灣教育,620,2-12。
吳俊憲(2004,10月)。建構本土化取向的課程改革途徑—後現代觀點分析。載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主編),「九十三學年度師範校院教育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1953-1611)。屏東縣: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吳俊憲(2005)。鄉土乎?本土乎?全球乎?—理解臺灣本土教育的意涵。教育學誌,18,93-121。new window
吳俊憲(2006)。臺灣本土教育的發展背景、概念架構及其課程改革籌劃。課程與教學季刊,9(1),61-79。new window
吳俊憲(2007)。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理論與實踐。未出版手稿。
吳政達(2002)。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吳政達(2003)。教育政策行銷的理念與作法。臺灣教育,620,13-18。new window
吳國泰(1996)。行銷組合在非營利成人教育機構推展教育活動上的策略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清山(1993)。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取向。教育研究,31,15-21。new window
吳清山(2007)。創意行銷,把學校特色傳出去。教師天地,146,8-11。new window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名詞:本土化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51,117。
吳清山、高家斌(2005)。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發展的回顧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63,53-66。new window
吳錦惠(2005)。社會價值重建課程不可忽視的一環:從臺灣「新住民」談社會價值重建。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社會價值重建的課程與教學(頁123-150)。高雄市:復文。
吳豐維(2007)。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臺北市:聯經。new window
吳瓊恩(1996)。行政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呂惠美(2001)。私立中等藝術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臺北市:擎松。new window
李永熾、李喬、莊萬壽、郭生玉(2004)。臺灣主體性的建構。臺北市:群策會。
李先芸(2002)。戰後至82年臺灣社會變遷與國小鄉土課程目標之演進。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李坤崇(2007)。中小學海洋能力指標之建置。教育研究月刊,162,97-113。new window
李承諺(2003)。公部門政策行銷理論於菸害防制法執行面之運用。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昭儀(1992)。政府機構的策略性行銷規劃─家庭計畫研究所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炳南、周祥光(1995)。統獨意識與臺灣的政治發展。載於邵宗海、楊逢泰、洪泉湖(主編),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頁15-17)。臺北市:幼獅。
李英明(1986)。哈伯馬斯。臺北市,東大。
李涴汝(2000)。符號學運用於政策行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喬(1995)。臺灣主體性的追尋。載於許俊雅(主編),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65-672)。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李登輝(1999)。臺灣的主張。臺北市:遠流。new window
李登輝(2000,7月21日至26日)。亞洲的智略,摘於自由時報,2版。
李登輝(2005)。新時代臺灣人。臺北市:群策會。
李雅婷(2003)。建構臺灣藝術主體性的困境─戰後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勤岸(1993)。語言政策與臺灣獨立。載於施正鋒(主編),語言政治與政策(頁141)。臺北:前衛。
李筱峰(2002)。快讀臺灣史。臺北市:玉山社。
李筱峰、李漢偉、曾貴海(2002)。建構臺灣主體性的教育。載於財團法人群策會(主編),邁向正常國家—群策會國政研討會論文集(頁353-630)。臺北市:財團法人群策會。
李緒武(1992)。社會科教材教法。臺北市:五南。
李翠瑩(2004)。邁向族群平等的公民社會。文化視窗月刊,69,22-27。
李鍌(1995)。國民小學臺灣鄉土語言輔助教材大綱專案研究報告。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委託專題計畫研究,未出版。
李麗日(2001)。「行銷」在非營利人群服務組織中的應用。當代社會工作學刊,4,142-164。
杜正勝(1998)。臺灣心、臺灣魂。高雄市:河畔。
杜正勝(2000)。走過關鍵十年─文化關懷(上、下冊)。臺北市:麥田。
杜正勝(2006)。2005~2008教育施政主軸—創意臺灣、全球布局—培育各盡其才新國民。臺北市:教育部。
杜正勝(2007)。臺灣的教育改革與臺灣的未來。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pataiwan/10510404
杜正勝(2008a)。臺灣主體教育之困境與展望(上)。取自http://blog.sina.com.tw/earthk/article.php?pbgid=58722&entryid=581737
杜正勝(2008b)。教育政策的未來方向。取自http://blog.sina.com.tw/earthk/article.php?pbgid=58722&entryid=576365
沈清松(1993)。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4,4-25。
沈清松(1996)。當代哲學的思維方法。通識教育季刊,3(1),61-89。
周珮儀(1996)。後現代社會中的教育省思。師友,353,50-54。
周珮儀(1997)。後現代社會學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國教學報,9,333-351。
周珮儀(2000)。教育政策的兩難─以英美當前的教育政策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57-83。
周祝英(2003)。誰捉弄了臺灣教改?臺北市:心理。
周淑卿(1997)。我國國民中小學課程自由化政策趨向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周淑卿(2000)。中小學鄉土教育的問題與展望。課程與教學季刊,39(3),91-102。new window
周暉泰(2008)。臺灣意識下的兩岸政治定位政策。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蓮清(1999a)。中德國小社會科課程的比較分析。社會科教育研究,4,135-181。
周蓮清(1999b)。鄉土教育與九年一貫課程。國教輔導,38(4),12-16。
周鴻騰(2002)。社會行銷於政策過程中之應用—以推動購物用塑膠袋及免洗餐具限制使用政策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土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孟延春等譯(2003)。P.Kotler, & A. R. Andreasen著。非營利組織戰略營銷(Strategic marking for nonprofit)。北平:中國。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市:揚智。new window
林于雯(2005)。社會福利機構網站首頁運用網路行銷現況之探究。國立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天祐(1997)。教育政策執行的變異現象研究。高雄市:復文。new window
林天祐(2004)。教育政治學。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林天祐(2005)。總論。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3,1~29。
林文斌、劉兆隆譯(1997)。A.Heywood著。政治學(The Politics of Aristotle)。臺北市:韋伯文化。
林文賢(2008)。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的臺灣主體意識變遷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水順、莊英慎(2000)。技職學院行銷作為與特性認知分析─以國立勤益技術學院為例。中華管理學報,1(1),33-54。new window
林央敏(1988)。臺灣人的蓮花再生。臺北市:前衛。
林志旭(1996)。知識遊戲場的誕生─從臺灣文學論戰到臺灣文化主體性的探討。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志鴻、呂建德(2001)。全球化與社會福利。載於顧忠華(主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頁193-242)。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林秀珍(2010)。臺灣教育主體性的建立─從文化自覺談起。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6,49-70。new window
林谷芳(1996)。鄉土教學的歷史意義兼及可能侷限的反思。文訊,1996(4),23-24。
林佳龍(1999)。解釋臺灣的民主化:政體類型與菁英的策略選擇。載於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頁87-152)。臺北市:月旦。
林佳龍(2001b)。臺灣的民族主義政治─一個初步的考察。載於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頁3-20)。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林和春(2002)。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各縣市國小鄉土教育資源中心所應扮演的角色。研習資訊,19(2)。取自http://www.naer.edu.tw/issue/j1/v19n2/72.htm
林孟彥(2003)。企業管理(行銷管理)思考在教育上的應用。現代教育論壇,9,271-273。
林東泰(1996)。社會行銷的理論與實務。社會教育學刊,25,49-75。
林建志(2003)。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運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建煌(2000)。行銷管理。臺北市:智勝。
林彥君(1992)。行銷概念應用於我國公共圖書館之探討。臺北市:漢美。
林美良(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臺灣意識觀及臺灣意識議題教學態度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振中(2006)。日據時期臺灣教育史研究─同化教育政策之批判與啟示。載於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6,109-128。new window
林海清(2003)。變動社會的教育政策行銷。臺灣教育,620,42-47。new window
林海清(2005)。知識經營與教育發展。臺北市:高等教育。new window
林純英(2001)。自我認同與鄉土教育─米德與哈伯瑪斯的對話。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婉如(2006)。臺北市推動優質學校教育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淑惠(2003)。從意識型態與文化霸權解析歷史建築展示之研究─以臺南州廳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博文(2002)。地方政府之行銷研究。法政學報,15,115-158。new window
林進生(2002)。鄉土教育的策略與實務分享。屏縣教育,9,13-17。
林進材(1995)。教育理論與實務─課程與教學。臺北市:商鼎。
林瑞榮(1996)。不及與過之間─實施鄉土教育的省思。國教之友,47(4),16-17。
林瑞榮(1997)。國民小學鄉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林萬億(1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分析。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林慶川(2001)。國民小學教育人員與家長對教育行銷實施現況之知覺與態度。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慶川(2006)。創造鄉土教育價值—以策略性教育行銷發展學校本位鄉土性特色。南投文教,24,20-23。
林潔瑜(1998)。行銷理念應用於公共組織之研究—「全民健康保險方案」個案分析。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靜芬(2006)。國小教師本土意識課程實踐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蘭芳(2003)。解嚴後國中音樂教材本土化的探討。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躍盛(1997)。社會心理學本土化:反殖民主義與後現代論述之間。載於楊國樞(主編),本土心理學方法論。臺北市: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研究室。
邵宗海(2006)。兩岸關係。臺北市:五南。
邱貴芬(1992)。咱攏是臺灣人─答廖朝陽有關臺灣後殖民論述的問題。中外文學,21(3),29-46。new window
邱貴芬(1995)。「發現臺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載於張京媛(主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頁169-191)。臺北市:麥田。new window
金德智(1993)。創新交易成本、技術創新政策與行銷策略的配合對技術創新績效之影響─以臺灣半導體IC業為例。輔仁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姜添輝(2004)。我國大幅擴充高等教育的成因與問題分析。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協會(主編),教育整合與競爭力(頁35-84)。高雄市:復文。new window
姚誠(2000)。從「意識」到「認同」─論臺灣鄉土教育的建構。課程與教學季刊,39(3),1-16。new window
施正鋒(1996)。語言政治與政策。臺北市:前衛。new window
施正鋒(1999a)。臺灣意識的探索(上)。獨立建國論壇,10。取自http://www.wufi.org.tw/republic/repl-10/no10-15.htm.
施正鋒(1999b)。臺灣意識的探索(下)。獨立建國論壇,11。取自http://www.wufi.org.tw/republic/repl-20/no11-15.htm.
施正鋒(1999c)。臺灣意識的探索。載於夏潮出版社(主編),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1999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8-97)。臺北市:海峽學術。
施正鋒(2000)。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臺北市:前衛。new window
施敏輝(1988)。注視島內一場「臺灣意識」的論戰。載於施敏輝(主編),臺灣意識論戰選集(頁1-18)。臺北市:前衛。
施淑棉(2006)。鄉土教育的意義與傳承地方文化教案設計。南投文教,24,39-45。
洪世民(譯)(2005)。P.Kotler著。這就是行銷—科特勒精要(FAQs on marketing)。臺北市:日月文化。
洪巧珣(2010)。國小階段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多元文化教育素養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輕度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new window
洪若烈(1997)。社會科與民主公民教育。研習資訊,13(3),55-58。
洪惟仁(1995)。未來臺灣都市的華語化。臺灣研究通訊,5/6期合刊,35。
洪雯柔(2002a)。全球化與本土化辯證中的比較教育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new window
洪雯柔(2002b)。全球化、本土化辯證關係中的比較教育研究。比較教育,53,79-108。new window
洪雯柔(2009)。本土化運動及其對本土教育之啟發。教育研究月刊,187,47-58。new window
洪嘉文(2003)。政策行銷在學校體育之實務應用。中華體育,17(6),107-114。new window
胡育仁(2000)。國小社會科教科書本土化之分析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胡龍騰(1997)。政策行銷之理論與實踐:「野生動物保育政策」個案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范信賢、謝小芩(1999)。九年一貫課程中的學生主體性。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頁126-143)。臺北市:揚智。
若林正丈(1994)。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市:月旦。
苗如茵(2000)。成人高等教育行銷策略之研究:以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夏征農(主編)(1992)。辭海。臺北市:東華。
夏黎明(1988)。鄉土定義分析。臺東師院學報,創刊號,283-299。new window
夏黎明(1989)。鄉土的空間特性。臺東師院學報,2,63-77。new window
徐火炎(1998)。臺灣選舉與社會分歧結構:政黨競爭與民主化。載於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頁127-168)。臺北市:月旦。
徐秀琴(2000)。「中國本位」與「臺灣本位」意識型態形成制度過程的衝突與調和:以國民中學納入「認識臺灣」課程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徐宗林(1988)。現代教育思潮。臺北市:五南。
徐崇嵐(2004)。「鄉土」如何論戰?一個場域與權力的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翁明賢、王崑義(2001)。新世紀以來兩岸的全球擴展:全球化與本土化的思辯與行動。國防政策評論,2(1),47-79。
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臺北市:華泰。
馬信行(1996)。後現代主義對教育的影響。教育研究雙月刊,50,12-23。new window
馬瑞聲(2000)。非營利組織策略之研究─以企業基金會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科學學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中、陳淑貞、黃小玲、謝碧珠(譯)(1999)。L. E. Boone, & D.L.Kurtz著。行銷學(Marketing)。臺北市:五南。
高格孚(2004)。臺灣近代文化發展中的記憶及認同—脫離歷史包袱、創造國民認同。載於臺灣北社(主編),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大會實錄(頁19-34)。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高新建、許育健(2005)。臺灣課程研究趨勢分析與比較:1994-2003年。教育資料與研究,65,54-73。new window
高義展(1997)。後現代主義教育哲學對學校教育之啟示。初等教育學報,10,273-297。new window
張世賢(2001)。公共政策:政府與市場的觀點。臺北市:商周。
張世賢(2002)。電子化政府的政策行銷。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091/IA-R-091-059.htm
張在山(譯)(1991)。P. Kotler, & A. R.Andreasen著。非營利事業的策略性行銷(Strategic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臺北市:授學。
張君玫(2006)。臺灣主體性的認知繪圖:去帝國。取自http://blog.roodo.com/mei_island/archives/2567857.htm/
張京媛(1995)。前言。載於張京媛(主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頁9-29)。臺北市:麥田。new window
張宗媛(編)(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市:麥田。
張明貴(2005)。意識型態與當代政治。臺北市:五南。
張明貴(譯)(1990)。意識型態與現代政治。臺北市,桂冠。
張芳全(1999)。教育政策。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芳全(2001)。教育政策導論。臺北市:五南。
張則同(1995)。識土才能惜土—兼論中小學教科書的編寫及教學。北縣教育,7, 22-25。
張建成(2000)。臺灣地區的鄉土教育。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63-102)。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建成(2007)。獨石與巨傘─多元文化主義的過與不及。教育研究集刊,53(2),103-127。new window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茂桂(1993a)。「共同體」的追尋與族群問題。載於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市:業強。new window
張茂桂(1993b)。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載於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市:業強。new window
張英陣(1998)。非營利組織的管理。厚生雜誌,3,15-17。
張素貞(1997)。落實鄉土教育─實現教育本土化的理想。北縣教育,17,63-64。
張素偵(2003)。教育政策行銷的原則與策略之探究。臺灣教育,620,28-34。
張執中(2006)。我國非營利組織行銷策略之研究─以臺灣公益組織教育基金會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源泉(2000)。多元文化教育之合理性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張瑛真(2004)。學校行銷策略在國民小學之應用—一所臺中國民小學之個案分析。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鈿富(1995)。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張維真(2004)。國民小學中低年級國語教科書鄉土意識之內容分析研究─以康軒、南一、仁林及翰林版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輝山(2003)。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網絡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曉黎、吳株榕(2002)。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現況檢討—國小篇。教育研究月刊,93,5-10。new window
張濬哲(2009)。九○年代臺灣教育政策與法令變遷對國民小學教育發展之影響。取自http://www.twles.tpe.edu.tw/~f3504/p5.htm/2005/4/23
張譽騰等(譯)(2001)。J. P. Gelutt著。世紀曙光—非營利事業管理(Mang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臺北市:五觀藝術。
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教改會。
教育部(1994)。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編者。
教育部(2001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編者。new window
教育部(2001b)。教育部九十年度施政方針。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EDU8559001/guide/90guide.htm
教育部(2002a)。教育部九十一年度施政方針。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EDU8559001/guide/91guide.htm
教育部(2002b)。教育部九十一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EDU8559001/guide/91guide.htm
教育部(2002c)。教育部中程施政計畫(九十一年至九十四年度)。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
EDU8559001/guide/98guide.htm
教育部(2003a)。我國教育改革實施情形與相關因應措施專案報告。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E0001/EDUIO N001/menu01/sub05/010500176
教育部(2003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臺北市:作者。new window
教育部(2003c)。教育部九十二年度施政方針。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EDU8559001/guide/92guide.htm
教育部(2004a)。2005-2008教育施政主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4b)。教育部九十三年度施政方針。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EDU8559001/guide/93guide.htm
教育部(2004c)。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正式綱要。臺北市:編者。new window
教育部(2004d)。教育部九十三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EDU8559001/guide/93guide.htm
教育部(2005a)。我國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現況調查彙編。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5b)。教育部九十四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EDU8559001/guide/93guide.htm
教育部(2005c)。教育部九十四年度施政方針。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EDU8559001/guide/94guide.htm
教育部(2005d)。教育部中程施政計畫(九十四至九十七年度)。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
EDU8559001/guide/98guide.htm
教育部(2006a)。教育部九十五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EDU8559001/guide/95guide.htm
教育部(2006b)。教育部九十五年度施政方針。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EDU8559001/guide/95guide.htm
教育部(2007a)。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7b)。教育施政主軸成果簡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7c)。教育部九十六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EDU8559001/guide/96guide.htm
教育部(2007d)。教育部九十六年度施政方針。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EDU8559001/guide/96guide.htm
教育部(2008a)。教育施政主軸成果─建立臺灣主體性。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8b)。臺灣主體教育─深耕本土、迎向世界。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8c)。教育部九十七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EDU8559001/guide/97guide.htm
教育部(2008d)。教育部九十七年度施政方針。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EDU8559001/guide/97guide.htm
教育部(2009a)。教育部九十八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EDU8559001/guide/98guide.htm
教育部(2009b)。教育部九十八年度施政方針。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EDU8559001/guide/98guide.htm
教育部(2010)。教育部九十九年度施政方針。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EDU8559001/guide/99guide.htm
梁迦翔(2005)。我國教育政策行銷之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為個案。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莊萬壽(1994)。「中國」及其霸權主義的形成。載於施正鋒(主編),臺灣民族主義(頁261-285)。臺北市:前衛。new window
莊萬壽(1994)。臺灣本土文化之理論建構。載於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51~663)。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莊萬壽(1996)。臺灣論。臺北市:玉山社。
莊萬壽(2003)。臺灣文化論—主體性之建構。臺北市:玉山社。new window
莊萬壽(2005,1月)。臺灣人文學門系所發展的理念與策略。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舉辦之「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之現況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5-14),臺北市。
莊萬壽(總編審)(2002)。臺灣史123。臺北縣:臺北縣政府。
莊萬壽、林淑慧(2003)。本土化的教育改革。國家政策,2(3),27-62。
許士軍(1980)。非營利事業行銷。政大學報,41,1-17。
許士軍(1981)。怎樣做好行銷規劃工作。載於許士軍、劉水深等(合著),行銷策略與發展(頁7-16)。臺北市:現代關係。new window
許士軍(1992)。行銷管理學。臺北市:東華。
許世雨(2000)。非營利組織與公共行政。社區發展,85,36-61。
許明欽(2006)。教育行銷在高級職業學校經營上之應用。中等教育,57(2),102-113。new window
許是祥(1985)。行銷學通論。臺北市:中華企業管理。
許毓峰(2004)。解嚴前後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的臺灣圖像。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許詩旺(2002)。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行銷策略認知及運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許嘉文(2005)。臺灣鄉土教育發展史。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5。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5/45-16.htm.
郭正亮(1998)。李登輝現象:民主轉型與政治領導。載於殷海光基金會(主編),民主轉型?臺灣現象(頁103-142)。臺北市:桂冠。new window
郭正亮(1999)。「臺灣主體性」的辯證。載於夏潮基金會(主編),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1999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28-645)。臺北市:海峽學術。
郭至和(2002)。鄉土教育在國小的實施與展望。社教資料雜誌,286,1-4。
郭思妤(譯)(2007)。P.Kotler, & N. Lee著。科特勒談政府如何做行銷(Marketing in the Public Sector: A Roadmap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
郭炤烈(1999)。臺灣意識的歷史軌跡。載於夏潮出版社(主編),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1999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3-57)。臺北市:海峽學術。
郭振鶴(1997)。行銷管理與策略規劃。臺北市:天下。
郭實渝(1996)。後現代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頁237-275)。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郭實渝(2007)。多元文化理論還是社會多元論述?─評〈獨石與巨傘─多元文化主義的過與不及〉。教育研究集刊53(2), 129-132。new window
陳文團(1999)。意識型態教育的貧困。臺北市:玉山社。new window
陳正男(1994)。行銷學。臺北市:華視文化。
陳玉玲(1998)。論鄉土教育的理論基礎。國民教育研究學報,4,143-164。new window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教育研究的另一面向。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1991)。臺灣四十年來國民教育發展之反省與檢討。載於賴澤涵、黃俊傑(主編),光復後臺灣地區發展經驗。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陳伯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陳宏賓(2002)。解嚴以來(1987~)臺灣母語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廷楷(2006)。鄉土教育在國小課程中的實施與推展。南投文教,24,31-33。
陳秀玲(2006)。鄉土教育的實施—以瑞田跳鼓陣為例。南投文教,24,24-27。
陳依玲(2008)。語言教育政策促進族群融合之可能性探討。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3),223-249。new window
陳坤森、廖揆祥譯(1998)。L.P.Baradat著。政治意識型態與近代思潮。臺北市:韋伯文化。
陳定國(1986)。行銷管理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陳明德(2000)。國民小學實施家長教育選擇權可行性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芳明(1996)。臺灣研究與後殖民史觀。歷史月刊,105,41-46。
陳芳玲(2003)。教育政策行銷之研究—以臺北縣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之推動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瑞興。new window
陳勇(2001)。〝變天〞後的臺灣,變化中的臺灣:文化認同、食品文化。載於盧漢超(主編),臺灣的現代文和文化認同(頁269-299)。臺北市:八方。
陳春富(2001)。臺灣選戰行銷模式之建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昭瑛(1995)。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23(9),6-8。new window
陳昭瑛(1998)。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市:正中。
陳盈宏(2005)。解嚴後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國族概念之轉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香如(2005)。多元文化主義實踐的考察:臺灣本土化潮流下客家運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耘盈(2002)。臺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行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啟榮(2004)。鄉土教育之剖析。教育趨勢導報,9,81-85。
陳添旺(1996)。以行銷導向提昇學校競爭力之探索性研究─以私立高職為例。私立大葉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朝陽(1996)。鄉土教育與鄉土教學活動。教師之友,37(4),9-18。
陳欽春(1993)。公共政策創新擴散模式之研究─台北市「國中生自願就學方案」之個案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毓婷(2003)。網站首頁對非營利組織行銷傳播影響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瑞相(2005)。桃園縣公立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運作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瑞萍(1999)。師範校院招生行銷策略規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德正(2003)。從文化脈絡中的教育主體談原住民學生之學習適應─以蓮邊國中的德魯固學生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陳樹鴻(1994)。臺灣意識─黨外民主運動的基石。載於施敏輝(主編),臺灣意識論戰選集(頁191-206)。臺北市:前衛。
陳麗華(1995a)。實習教師的社會科教學推理─結構與意識的辯證。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陳麗華(1995b)。臺灣社會的意義性結構及其在國小社會科教育的體現分析。臺北市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6,163-198。
陳麗華(1996)。經營班級族群關係的原則與作法。國教月刊,43(1、2),56-63。
陳麗華(2007)。走出多元文化主義的困境─評〈獨石與巨傘─多元文化主義的過與不及〉。教育研究集刊,53(2),133-143。new window
陳麗華、彭增龍、張益仁(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社會行動取向。臺北市:五南。
陳麗華、鄭玉卿、徐世瑜、許佩賢、詹寶菁(2003)。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本土化之研究總報告書。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陳麗華等(2003a)。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本土化之研究。國立編譯館委託專案研究報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陳麗華等(2003b)。九年一貫課程七年級社會課程本土化之質與量分析。載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本土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上冊)(頁59-124),臺北市。
陳議濃(2003)。幼兒SPP鄉土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new window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臺北市:揚智。
麥素蓮(譯)(2001)。M.J.Etzel, B.J.Walker, & W.J.Stanton著。行銷學(Marketing)。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單文經等(1997)。大學院校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第二期改進計畫─教育組「課程與教學」學門專題研究計畫:國民教育階段推展鄉土教育的檢討與規劃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顧問室委託專題計畫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彭明輝(2002)。臺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北市:麥田。new window
彭煥勝(2008)。二次大戰後臺灣師範教育的發展與挑戰(1946~2006)。教育研究月刊,165,81-92。new window
彭曉瑩(2000)。師範校院教育行銷現況、困境及發展策略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彭曉瑩(2002)。教育行銷之理論與實務。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108-118。
彭鴻源(2002)。國小教師本土化概念及其運作課程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彭懷恩(1995)。臺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市:風雲論壇。new window
曾建民(1999)。臺灣意識辯析。載於夏潮出版社(主編),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1999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46-667)。臺北市:海峽學術。
曾素秋(2009)。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修身書分析─國家認同教育議題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87,22-37。new window
曾淑柑(1998)。解嚴後臺灣中等教育政策發展之研究:1987~1997年意識型態之反省。教育政策論壇,1(2),26-48。new window
曾逸珍(2001)。行銷概念運用在我國工業自動化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勝冠(1996)。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市:前衛。new window
湯志民(1995a)。學校建築的本土教育環境規畫。初等教育學刊,4,27-61。new window
湯志民(1995b)。本土教育的學校環境規畫。教育研究雙月刊,46,20-34。new window
湯堯(2001)。學校經營管理策略─大學經費分配、募款與行銷。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湯堯(2005)。創造力、執行力與競爭力的哲學論述與積極作為。教育研究月刊,133,31-41。new window
馮朝霖(2000)。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臺北市:元照。
馮朝霖、薛化元(1997)。主體性與教育權。載於林本炫(主編),教育改革的民間觀點(頁69~122)。臺北市:業強。new window
黃文定(2000)。Michel Foucault主體觀之教育蘊義。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玉冠(1994)。鄉土教材發展與實施之分析研究—以宜蘭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光國(1987a)。「臺灣結」和「中國結」的社會心理分析。載於楊青矗(主編),臺灣命運中國結─政治批判(頁123-133)。臺北市:敦理。
黃光國(1987b)。臺灣結與中國結:對抗與出路。中國論譠,289,1-19。
黃光國(2002)。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臺灣民族主義的心理基礎。載於洪泉湖、謝政諭(主編),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省思(頁157-182)。臺北市:東大。
黃俊英(1986)。市民就是「顧客」—行銷觀念與市政建設。研考雙月刊,112,53-60。
黃俊英(2000)。行銷管理─策略性的觀點。臺北市:華泰。
黃俊英(2001)。行銷學的世界。臺北市:天下。
黃俊傑(1999)。論「臺灣意識」的發展及其特質。載於夏潮基金會(主編),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1999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2)。臺北市:海峽學術。
黃俊傑(2000)。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市:正中。new window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北市:文鶴。
黃宣範(1994)。多元文化的臺灣?一語言社會學的探討。載於施玉惠、莊萬惠、莊萬壽、吳文星及許俊雅(主編),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3-76)。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黃政傑(1991)。社會科課程設計的基礎。教育資料集刊,16,219-233。new window
黃政傑(1995a)。多元社會課程取向。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黃政傑(1995b)。教育本土化理念。北縣教育,7,26-29。
黃政傑、李隆盛(主編)(1995)。鄉土教育。臺北市:漢文。
黃政傑、張嘉育(2004)。臺灣課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1949-2000。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與教學研究之發展與前瞻(頁1-24)。臺北市:高教。
黃昭堂(1998)。臺灣那想那利斯文。臺北市:前衛。
黃庭康(2002)。葛蘭西:國家權力與文化霸權。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頁1-34)。嘉義市:南華大學。
黃國昌(1992)。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市:五南。
黃深勳等(編著)(1996)。行銷管理。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黃雅詩(2005)。臺灣國家論述中的主體性敘事方式─一個理論脈絡與能動性的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敬涵(2006)。非營利組織行銷策略之研究─以法鼓山推廣心靈環保理念為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義良(2004)。國民中小學學校行銷指標與行銷運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黃嘉政(2001)。戰後以來臺灣臺語教育發展之研究(1945-200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嘉雄(1996)。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課程社會學的觀點。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黃榮村(2005)。在槍聲中且歌且走:教育的格局與遠見。臺北市:天下文化。
黃爾璇(2001)。呼籲政府徹底落實教育臺灣化政策。取自http://www.wufi.org.tw/ng/ng265.htm.
黃碩勛(2004)。悠遊卡政策行銷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曉芬(2003)。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以三所私立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黃澤銘(1998)。臺北市政行銷之研究─臺北市政府新聞處之角色功能。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瓊儀(2001)。公共政策之議題管理與公共宣導策略研究─以臺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騰(2006)。國民教育課程之省思:Bauman、Beck及Giddens的全球風險社會觀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1),63-88。new window
楊芙宜(2003)。民主化與國家認同的轉變:從菁英論述到民眾態度的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國樞(1987)。總結報告。中國論壇,289,197-202。
楊深坑(1996)。理性的冒險、生命的行動即主體性的失落與拯救。教育研究所集刊,37,20-38。
楊晴宇(2003)。臺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行銷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智穎(1998)。臺南縣新化區國小鄉土教材發展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new window
楊智穎(2002)。後殖民論述及其對我國鄉土教育課程的啟示。花蓮師院學報,14,233-248。new window
楊聰榮(1994)。中國化與本土化─臺灣族群認同運動及其教育上的影響。Education Journal, 21(2)、22(1), 127-137。new window
溫明麗(2006)。1988以降英國教育改革對臺灣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月刊,148,5-16。new window
溫明麗(2010)。臺灣教育道德主體性的重建─我們可以創造未來。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6,1-26。new window
葉石濤(1992)。臺灣文學的困境。高雄市:派色。
葉匡時(1995)。從當代組織理論論政策執行的強化。中國行政,2,15-30。
葉志清(2005)。臺灣本土化教育論述的意識型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葉武東(2003)。非營利組織行銷策略之研究─以臺灣地區博物館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葉啟政(1994)。創造黎明—對近代中國文化出路之主張的社會學初析。載於陳其南與周英雄(主編),文化中國:理念與實踐(頁73-108)。臺北市:允晨。new window
葉啟政(2001a)。全球化與本土化的搓揉遊戲:論學術研究的「本土化」。社會理論學報,4(1),41-69。new window
葉啟政(2001b)。社會學和本土化。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葉憲峻(1993)。二次世界戰後初期臺灣之中國化教育:以初等教育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葛永光(1993)。多元文化主義與國家整合:兼論中國認同的形成與挑戰。臺北市:正中。
虞義輝(2001)。臺灣意識的多面向─百年兩岸的民族主義。臺北市:黎明。
詹茜如(1993)。日據時期臺灣的鄉土教育運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兆陽(譯)(1988)。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著。中日會診臺灣─轉型期的政治。臺北市:故鄉。
廖春文(1996)。後現代教育的困境與超越。臺中師院學報,10,1-42。new window
榮泰生(2000)。現代行銷管理。臺北市:五南。
榮泰生(2001)。行銷學。臺北市:五南。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2003,11月)。本土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編者。
臺灣南社等(2001,1月20日~21日)。建構以臺灣為主體的中、小學教育。臺灣日報。取自http://www.oceantaiwan.com/society/society/20010123.htm
趙娃(1993)。創建本土化教育政策。教師人權,42,7-8。
趙達瑜(1991a)。行銷觀念在人力資源上之應用。人事管理,28(4),10-18。
趙達瑜(1991b)。行銷觀念在人力資源上之應用(續)。人事管理,28(5),28-31。
趙達瑜(1991c)。行銷觀念在人力資源上之應用(續完)。人事管理,28(6),16-19。
齊光裕(1996)。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民國卅八年以來的變遷。臺北市:揚智。
劉世閔(2006)。質性研究的分析方式,載於劉世閔(主編),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與文獻格式之運用(頁163-217)。臺北市:心理。
劉禾(1995)。黑色的雅典─最近關於西方文明起源的論爭。載於張宗媛(主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頁51-61)。臺北市:麥田。new window
劉安彥(1998)。改革中等教育之省思。教育資料集刊,23,107-124。new window
劉春榮、陳俐吟(2005)。國民教育。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3,86-136。
劉禹輪(1975)。鄉土教材與心理建設。新聞天地,1409,19。
劉美慧、洪佳慧(2009)。當師培生遇到多元文化教育:準教師的多元文化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1),1-34。new window
劉衿華(2006)。我國地方教育行政機關教育政策行銷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淑娟(2004)。教育政策行銷之研究─以中投地區教育人員推動高中職社區化政策為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劉象愚(譯)(1996)。後現代的轉向。臺北市:時報文化。
劉聖迪(2000)。主體、圖騰、意象─自我主體圖像探究與創作實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歐用生(1988)。俗民誌及其在教學研究上的意義。陳伯璋(主編),教育研究方法的取向─質的研究法。臺北市:南宏。new window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5a)。鄉土教育的理念與設計。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鄉土教育(頁10-22)。臺北市:漢文。
歐用生(1995b)。國民中小學鄉土輔助教材大綱專案研究報告。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委託專題計畫研究,未出版。
歐用生(1996)。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概念綱領及課程設計模式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學院。new window
蔡佩如(2003)。中華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後殖民分析─以臺灣論述為核心。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岳展(2004)。政策行銷之研究:以限制使用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免洗餐具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蔡怡心(2003)。臺中縣清水鎮大楊油庫的集體記憶及其社會意涵之研究。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蔡玲、馬若孟、羅珞珈譯(1998)。中國第一個民主體系。臺北市:三民。
蔡英文(1997)。認同與政治—一種理論性的反思。政治科學論叢,8,55。
蔡英文(2002)。民主主義、人民主權與西方現代性。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1-48。new window
蔡真宜(2002)。臺灣母語教育政策之研究—以閩南語教育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進雄(2005)。教育政策行銷之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6),106-117。
鄭文俊(2001)。意識型態與文化霸權對工業設計教育核心課程及教學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鄭永年(2001)。中國新一波民族主義─根源、過程和前景。載於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頁21-40)。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鄭政宗(1998)。非營利組織之社會行銷策略分析—以農業基金會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振志(2004)。資訊科技融入鄉土教育之行動研究—建構以學校為本位之鄉土教育網站。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鄭崇趁(2005)。教育政策的核心價值與發展趨勢。國民教育,46(2),4-12。new window
鄭梓(1997)。擺蕩於統獨之間的臺灣鄉土史教材─以80-90年代新聞報導中的題材為例。載於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主編),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25-263)。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鄭禎佩(2001)。師範學院教育行銷研究─以屏東師院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鄭興(1994)。評史明所虛構的「臺灣意識」。載於許南村(主編),史明臺灣史論的虛構(頁283-307)。臺北市:人間。
鄭瓊芳(1999)。團隊建立法應用於非營利組織運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魯允文(1996)。行銷觀念應用於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盧建榮(1996)。臺灣青少年認同文化的型塑─對五所中學學生問卷調查結果分析。思與言,34,113-145。new window
蕭佳華(2006)。臺灣社區大學的行銷策略與服務品質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new window
蕭富峰(2000)。內部行銷。臺北市:天下文化。
蕭新煌(1989)。當代知識份子的鄉土意識─社會學的考察。載於蕭新煌(主編),知識份子與臺灣發展(頁174-214)。臺北:中國論壇。
賴建國(1997)。臺灣主體意識發展與對兩岸關係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錢克瑋(2007)。Peter McLaren革命性多元文化主義及其對臺灣多元文化教育的啟示。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錢富美(2000)。從九年一貫課程談鄉土教育課程統整之途徑。社會科教育研究,5,177-192。
龍應臺(2003)。面對大海的時候。臺北市:時報文化。
戴正德(2004)。非常臺灣—臺灣人的意識與認同。臺北市:望春風。
戴國煇(1987)。我觀「中國結」與「臺灣結」之爭論─藉心理歷史學的幾點剖析。中國論壇,289,55-66。
戴寶村(1993)。歷史教育與國家認同。載於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主編),國家認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5-138)。臺北市:編者。
戴寶村(1994)。國家認同問題。載於吳密察、江文瑜(主編),體檢國小教科書(頁199-208)。臺北市:前衛。
薛化元(2002)。教育改革與臺灣教育主體性的建構。取自ht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ID=46378
薛化元(2007)。臺灣史觀與國民的國家意識。新世紀智庫論壇,37,161-163。
薛曉華(1995)。八○年代中期後臺灣的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社會的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薛興國(譯) (1988)。M. Foucault著。論何謂啟蒙。載於李明輝等(譯),想(頁13-35)。臺北市:聯經。
謝文雀、許士軍(譯)(1998)。行銷管理—亞洲觀點。臺北市:華泰。
謝水乾(2003)。臺南縣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new window
謝明燕(2002)。專訪教育部黃榮村部長─新世紀臺灣教育領航者的教改願景。教育研究月刊,102,93-99。new window
謝政諭(2007)。文化、國家與認同:打造兩岸「民族新肚臍」。臺北市:幼獅。
謝麗君(1997)。戰後臺灣語言之政治分析(1945~199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鍾喜亭(1995)。鄉土教材的設計。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鄉土教育(頁27-35)。臺北市:漢文。
簡成熙(2002)。本土教育理論之建構:教育哲學工作者的反省。教育科學,2(2),36-61。new window
簡成熙(2010)。從西方哲學重構臺灣教育的主體性。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6,27-48。new window
簡成熙(2010)。從西方哲學重構臺灣教育的主體性。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6,27-48。new window
簡炯仁(1995)。臺灣開發與族群。臺北市:前衛。new window
顏妙芳(2006)。鄉土教育之實施與發展。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2。取自http://society.ngu.edu.tw/e-j/52/52-28.htm.
顏佩如(2004)。課程圖像重建:學校全球教育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顏怡芳(2001)。非營利組織網站首頁資訊呈現分析─以國內前三百大基金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魏宗明(2001)。1949年政府遷臺後國小語文課程變遷之社會學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103-131。new window
魏嘉男(2003)。國家認同理論與臺灣經驗論述之研究。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羅世宏(譯)(2004)。Chris Barker著。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臺北市:五南。
羅清俊、陳志瑋譯(1999)。T. R. Dye著。公共政策新論(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臺北市:韋伯。
譚光鼎(2000)。國家霸權與政治社會化之探討─以「認識臺灣」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113-137。new window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關尚仁、鄭如雯(1998)。公共電視初探研究。廣播與電視,3(4),45-69。
蘇永明(2006)。主體的爭議與教育:以現代和後現代哲學為範圍。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蘇永明(2008)。臺灣政治解嚴以來的教改趨勢與檢討。載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頁311~329)。臺北市:學富。
蘇峰山(編)(2002)。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嘉義市:南華大學。
蘇蘅(1992)。我國電視節目文化意涵的研究─以方言節目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蘇蘅(1994)。語言(國/方)政策型態。載於澄社(主編),解構廣電媒體(頁265-267)。臺北市:澄社。new window
鐘子能(2005)。我國科學園區招商行銷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二、英文部份
Adcock, D. (2000).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Althusser, L. (1972). Essays on ideology. London, England: Berso.
Apple, M. (1996). 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 Buckingham, Englans: Open University Press.
Apple, M. W. (1990).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New York, NY: Routledge.
Apple, M. W. (2002). 意識型態與課程(王麗雲譯)。臺北市:桂冠。(原書出版於1990)。
Arevato, Jr., & Sergio, E. (1997). The Indigenous Principles. Retrieved from http://i-gate.virtualave.net/friend/theologies/3self.htmls
Atal, Y. (1981). The call for indigen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33(1), 189-197.
Bakken, L., & Dermon, S. L. (1996). Developing anti-bias identities: Early childhool,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Mulyivulyutsl Education, 4 (2), 20-22.
Banks, J. A.(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J. A. Banks& C. A. M.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 and perspectives (2nd ed.)(pp. 2-26). Boston, MA: Allyn & Bacon.
Banks, J.A., & Banks, C. A. M. (Eds.) (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Boston, MA: Allyn & Bacon.
Baradat, L. P. (1991). Political ideologies: Their origins and impac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ell, L. (1999). Back to the Futur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Policy in England.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7(3), 200-228.
Bennett, C. I. (1990).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MA: Allyn & Bacon.
Berlowitz, M. J. (1977). Anarchism & Educational Policy Studies; A Marxist View of Joel Spring's "The Sorting Machine."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138500)
Best, R. J. (2004). Market-based management(3r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Bozeman, B., & Straussman, J. D. (1990). Public management strategies: Guidelines for managerial effectivenes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Buurma, H. (2001). Public policy marketing: Exchange in the public sector.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35(11-12), 1287-1300.
Carman, J.M. (1990).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An Assessment of The SERVQUAL Dimensions. Journal of Retailing, 66(1), 33-35.
Carnoy, M. (2000).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tructing. Paris, Franc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Coffman, L. L. (1986). Public-sector marketing: 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Connolly, W. E. (1991). Identity difference: democratic negotiations of political. New York, N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rompton, J. L., & Lamb, C. W. (1986). Marketing government and social services.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Drucker, P. (1990). 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New York, NY : Harper Perennial.
Dunn, R. G. (1998). Identity Crisis: A Socil Critique of Postmodernit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Elias, N. (1991). The symbol theory. London, England: Sage.
Faddis, C. (1980). Occupational Adaptability and Educational Policy: Missing Links Between Working and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203191)
Freire, P. (1985).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Culture, Power and liberation. South Hadley, MA: Bergin & Garvey.
Gary, L. (1991). Marketing education. Philadelphia,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Gibson, N. C. (2003). Fanon: The postcolonial imagination. Cambridge, England: Polity.
Giroux H. A., & McLaren P. (Eds.) (1989). Critical pedagogy, the state, and cultural struggle. Albany, NY: SUNY Press.
Giroux, H. A. (1981). Hegemony, resistance, and the paradox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H. A. Giroux, A. N. Penna & W. F. Pinar (Eds.): Curriculm & instruction-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 Berkeley, CA: McCutchan.
Giroux, H. A. (1983). Hegemony, culture and the process of schooling. Philadelphia,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Goetz, J. P. & Le Compte, M. D. (1993).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Green, A. (1997).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 state. New York, NY: St. Martin’s Press.
Greenfeld, L. (1992). 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Cambridge, England: Harbard University.
Guthrie, J.(1989).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ies: History and Prospect. Laboratory Policy Paper.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308192)
Halbwachs, M. (1992). On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ssan, I. (1987). The Postmodern Turn: 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 Ohio: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Heywood A. (1992). Political ideologies: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NY: St. Martin’s Press.
Hollinger, R. (1994). Postmodernism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a thematic approa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Press.
Kanpol, B. (1994). Critical Pedagogy-An Introduction. London, England: Bergin & Garrey.
Kotler, P. & Fox, K. F. A. (1994).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otler, P. (1982).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otler, P. (1986). The Principle of market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otler, P.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8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otler, P., & Andreasen, A.R. (1996).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 (5th ed.).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Hall.
Kotler, P., & Armstrong, G. (2004).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10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Kotler, P., & Keler, K. L. (2006). Marketing management (12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Kotler, P., & Levy, S. (1969). 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33(1), 10-15.
Kotler, P., (1979). Strategies for introducing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43, 37-44.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Lauternborn, R. (1990). New marketing Litang: Four P’s Passe, C-Words take over. Advertising Age.
Law, W. W. (2002). Education reform in Taiwan: a search for a“national”identity through democratization and Taiwanisation. Compare, 32, 61-81.
Lin, C. C. (2003). Political indoctrination in the curriculum during four periods of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in Taiwan. The Social Studies, 5/6, 134-138.
Litten, L. H. (1980). Market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51(1), 44-58.
Lohmann, R. A. (1992). The connons: New perspectives on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nd voluntary action. San Francisco, C A : Jossey Bass.
Loomba, A. (1998). Colonialism/postcolonialism.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Lovelock, C. H. & Weinberg, C. B. (1978). Public and marketing comes of ages. In G. Zaltman & T.V. Bonoma (Eds.), Reviewing of marketing. Chicago, IL: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Lugg, C. A. (2000). Educational Policy in a Media-Driven Age: The Rise of PRolicy. 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 10(6), 505-524.
Manning, D. J. (1980). The form of ideology. London, England: George Allen & Unwin.
McLaren, P. (1994).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ostmodern critique: Toward pedagogy of resis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In H. A. Giroux & P. McLaren (Eds.), Between Borders: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studies (pp. 192-222). New York, NY : Routledge.
McLellan, D. (1995). Ideology. Milton Keynes,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Mokwa, M. P. (1981). Government marketing: An inguiry into theory, process, and practice. In M. P. Mokwa & S. E. Permut (Eds.), Government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NY: Praeger.
Moore, M. (1995). Creating public value: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Mosha, R. S. (1999). The inseparable link between intellectual and spiritual formation in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education: A case study in Tanzania. In L. M. Semali & J. L. Kincheloe (Eds.), Indigenous knowledge (pp. 209-225). New York, NY: Falmer.
Nieto, S., & Patty, B. (2007). 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5th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Ozmon, H. A., & Craver, S. M. (1995). Philosophy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Rawls, J. (1997). A theory of justice. Boston, MA: Harvard University.
Ridenour, C. S., & Lasley, T. J. (2002). Teaching As Moral Activity: How Public Policy Influences Urban Educational Practice. Teacher Education and Practice, 15(1- 2), 7-35.
Said, E. W. (1993).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London, England: Chatto & Windus.
Said, E. W. (1993/2001).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
Salamon, L. M. (1987). 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 the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nonprofit. In W. W. Powell (Ed.), The Nonprofit sector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Sarangapani, P. M. (2003). Indigenising curriculum: questions posed by Baiga vidya. Comparative Education, 39(2), 199-209.
Sargent, L. T. (1990).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olog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Schultz, D. E. (1997). Some agencies find dip in INC pool too cold. Marketing News, 31(9), 9-12.
Scribner, J. D. & Layton, D. H. (Eds.). (1995).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politics: the 1994 commemorative yearbook of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association (1969-1994). Washington, DC: Falmer.
Shan, P. Wen-jing & Chang, J. Chien-chen (2000). Social change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1945-1999. In T. Townsend & Y. C. Cheng(Eds.), Educ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pp. 185-206). Lisse, Netherlands: Swets & Zeitinger.
Shawky, A. M. (1976). Indigenization of social work, an issue and a necessity. In Helwan University(Ed.), Toward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imerly, R. G., & Associates (1989). Handbook of marketing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Sinha, D. (1993). Indigenization of postchology in India and its relevance. In K. Uichol & J. W. Berry (Eds.), Indigenous psychologies. London, England: Sage.
Skidmore, M. J. (1989). Ideologies: Politics in action. Orlando, FL: Harcourt Brace Jobanobich, Publishers.
Sleeter, C. (1996).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s social activism. Albany, New York,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navely, K. (1991). Marketing in the government sector: A public policy model.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1 (4), 311-326.
Starling, G. (1988). Strategies for policy making. New York, NY: The Dorsey Press.
Tikly, L. (1999). Postcolonialism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45(5-6), 603-621.
Townsend, T. & Cheng, Y. C. (2000). Harting the progress: influnences that have shaped education in the Asia-Prcific region. In T. Townsend & Y. C. Cheng(Eds.), Educ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pp. 1-14). Lisse, Netherlands: Swets & Zeitinger.
Van Dijk, T. A. (1998). Ideology: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London: Sage.
Vincent, A. (1992). Modern political ideologies. Cambridge, MA: Blackwell.
Waters, M. (1995). Globalization.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Weimer, D. L., & Vining, A. R. (1989). Policy Analysis: Concepts and Practice. Englewood Gliffs, N J: Prentice-Hall.
Weiss, M. (1993). New Guiding Principles in Educational Policy: The Case of Germany.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8(4), 307-320.
Wikipedia(2010). Subjectivity. Retrieved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Subjectivety
Wilkin, M. (1996).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 The dialogue of ideology and culture. London, England: The Falmer Press.
Zakeya, A. (2001). Global learning and observation to benefit the environment. The Globe Program. London,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