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陳映真與臺灣的階級認同和民族認同
書刊名: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作者:邱士杰
作者(外文):Qiu, Shi-jie
出版日期:2013
卷期:93
頁次:頁245-259
主題關鍵詞:陳映真小說認同左翼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0
  • 點閱點閱:152
期刊論文
1.小談(1973)。台灣人知識分子的政治運動。釣魚台,20,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嚴靈峰(198803)。嚴靈峰的青年時代。人間,76-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秋原(198803)。胡秋原的青年時代。人間,86-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映真、陳忠信(19871010)。國家分裂結構下的民族主義國家:「臺灣結」的戰後史之分析。中國論壇,25(1)=289,69-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映真(19920900)。祖國:追求.喪失與再發現--戰後臺灣資本主義階段的民族主義。海峽評論,21,2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映真(2000)。臺灣當代歷史新詮。勞動前線,30,12-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鄒議(2000)。讓歷史整備我們的隊伍。左翼,5,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昭瑛(19950300)。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海峽評論,51,50-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昭瑛(19950200)。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23(9)=273,6-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映真(20000700)。以意識形態代替科學知識的災難--批評陳芳明先生的〈臺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16(9)=189,138-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映真(2003)。李友邦的殖民地台灣社會性質論與台共兩個綱領及「邊陲部資本主義社會構造體論」的比較考察。台北:世界綜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映真(1992)。李友邦的殖民地台灣社會性質論與台共兩個綱領及「邊陲部資本主義社會構造體論」的比較考察。1992年李友邦學術研討會,陳映真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毛澤東(1994)。中間地帶國家的性質各不相同。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毛澤東(1994)。關於三個世界劃分問題。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毛澤東(2011)。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一九二一-一九四九)。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古厩忠夫(2004)。日中戦争と上海、そして私:古厩忠夫中国近現代史論集。東京:研文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石鳳珍(2007)。文藝「民族形式」論爭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伊藤虎丸、孫猛、徐江、李冬木(2005)。魯迅、創造社與日本文學:中日近現代比較文學初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列寧(1998)。談談辯證法問題。列寧短篇哲學著作。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向林冰(2010)。論「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文學的「民族形式」討論資料。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汪暉(2010)。地方形式、方言土語與抗日戰爭時期「民族形式」的論爭。亞洲視野:中國歷史的敘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書揚(2010)。如何讓過去的成為真正的過去。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寅恪(2001)。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審査報告。金明館叢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進慶(1975)。戰後台灣經濟分析:一九四五年から一九六五年まで。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趙剛(2011)。求索:陳映真的文學之路。台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趙剛(2013)。橙紅的早星:隨著陳映真重訪台灣1960年代。台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綠色小組(19910527)。訪陳映真談反對兩伊戰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