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古代禮俗左右之辨研究 : 以三禮為中心
作者:彭美玲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7
出版項: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集叢: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03
ISBN:957008894X
主題關鍵詞:禮俗中國
學門:人類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6) 博士論文(2) 專書(4)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4
期刊論文
1.晁中辰(1988)。尚左尚右辨。中國史研究,第2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常林炎(1989)。尊右尊左辨。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焯(1988)。秦漢魏晉官制尚左尚右問題。中國史研究,第2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浩(1989)。尚左尚右與楚秦宋官的尊卑。中國史研究,第2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晁中辰(1990)。秦漢官制尚左尚右考辨。中國史研究,第1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卜憲群(1995)。秦制、楚制與漢制。中國史研究,1995(1),45-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汪少華(1993)。古乘車尚左成因考。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一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志剛(1993)。司馬氏書儀和朱子家禮研究。浙江學刊,第1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壽安。凌廷堪與清中葉的崇禮學風。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集刊,第22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應貴(199212)。儀式、習俗與社會文化--人類學的關點。新史學,3(4),117-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琳(1996)。左右尊卑文化現象研究。中國文化研究,夏之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建民(19941200)。馬王堆漢墓帛書「禹藏埋胞圖」箋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4),725-8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關華山(19800300)。臺灣傳統民宅所表現的空間觀念。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9,175-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昭容(19950300)。戰國至秦的符節--以實物資料為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1),305-3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學泰(1994)。從文化角度看中國飲食習俗。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蕭公彥(1988)。禮學之內涵與北宋禮學的發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桑秀雲(1968)。中國史籍中邊疆民族原始習俗制度的研究(碩士論文)。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道琳(1976)。李維史陀的結構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福全(197906)。儀禮士喪禮既夕禮儀節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敦華(1995)。唐代婚禮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福全(1984)。臺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衡眉(1992)。論昭穆制度。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如森(1995)。漢代喪葬制度。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如圭。儀禮釋宮。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培翬。儀禮正義。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廷華。儀禮章句。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沈彤。儀禮小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褚寅亮。儀禮管見。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凌廷堪。禮經釋例。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俞樾。士昏禮對席圖。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萬斯大。學禮質疑。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夏炘。學禮管釋。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孔廣森。禮學卮言。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金鶚。求古錄禮説。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澔。禮記集説。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郭嵩燾。禮記質疑。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漢京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韋昭。國語。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向。戰國策。九思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司馬遷。史記。啓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范曄。後漢書。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鄭居中。政和五禮新儀。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司馬光。書儀。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朱熹。朱子家禮。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王夫之。莊子解。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充。論衡。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焦延壽。易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黎靖德。朱子語類。京都: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陶宗儀。輟耕錄。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桂馥。札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阮元。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王引之。經義述聞。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陳澧。東塾讀書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趙翼。陔餘叢考。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黃曼萍(1991)。金景芳古史論集。吉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黃沛榮(1985)。易學論。長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曾永義(1971)。儀禮車馬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李安宅(1991)。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李曰剛(1981)。三禮硏究論集。黎明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錢基博(1978)。經學通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江俠庵(1975)。先秦經籍考。河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蔣伯潛(1981)。十三經概論。宏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王小盾(1989)。原始信仰與中國古神。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江孝男(1989)。簡明文化人類學。北京: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林美容(1992)。人類學與臺灣。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李景源(1989)。史前認識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李維.史特勞斯、李幼蒸(1990)。野性的思維。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林茂村(1990)。解剖生理學。台北:徐氏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許嘉璐(1988)。中國古代食衣住行。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尚秉和(1979)。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陳漢平(1986)。西周册命制度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楊樹達(1988)。漢代婚喪禮俗考。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黃火興(1991)。客家風情誌。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高洪興(1991)。婦女風俗考。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岑家梧(1984)。中國原始社會史稿。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陳立民(1990)。中國歷代職官輯要。甘肅: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許進雄(1991)。古事雜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張玉法(1992)。先秦的傳播活動及其影響。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李宗桂(1989)。中國文化概論。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陝西歷史博物館(1993)。周文化論集。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黎小龍(1990)。民族心態與居室文化。廣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葉驍軍(1994)。中國墓葬發展史。甘肅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徐杰舜(1992)。漢民族發展史。四川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楊鳳江(1992)。彝族氏族部落史。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李長之(1983)。司馬遷的人格與風格。蒲公英書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郭伯南(1990)。文物縱橫談。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張忠培(1990)。中國北方考古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莊英章、許木柱、潘英海(1992)。文化人類學。臺北:空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皮亞傑、倪連生、王琳(1987)。結構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路絲•本尼迪克特、何錫章、黃歡(1987)。文化模式。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1992)。人生禮俗研究。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1993)。民間禮俗文化研究集。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涂文學、張樂和(1988)。中國古代文化知識百題。工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許進雄(1990)。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文崇一(1990)。中國古文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王茂、蔣國保、余秉頤、陶清(1992)。清代哲學。安徽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蕭兵(1992)。楚辭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兪偉超(1985)。先秦兩漢考古學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楊天宇(1994)。儀禮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杜正勝(1992)。編戶齊民。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丁福保(1983)。說文解字詁林。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賈光廣、馮利、陳樸(1988)。文化學辭典。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鄭良樹(1971)。儀禮宮室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黃烈(198707)。中國古代民族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左丘明、鄔國義、胡果文、李曉路(1994)。國語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黃應貴(1992)。見證與詮釋:當代人類學家。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郭沫若(1976)。卜辭通纂。臺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孔慶明(1992)。秦漢法律史。西安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艾德蒙‧李區、黃道琳(1990)。結構主義之父--李維史陀。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呂思勉(1983)。讀史札記。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藍永蔚(1987)。春秋時代的步兵。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張正明(1990)。楚文化史。台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瞿宣穎(1972)。中國社會史料叢鈔。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杜維運(1984)。清代史學與史家。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老聃、河上公、王卡(1993)。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楊寬(1987)。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Howard, M. C.、林惠祥(1993)。文化人類學。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常金倉(199302)。周代禮俗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孫希旦(1997)。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吳浩坤、潘悠(1990)。中國甲骨學史。臺北:貫雅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徐乾學(2005)。讀禮通考。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鄭玄、張爾岐(197809)。儀禮鄭注句讀。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敖繼公(1986)。儀禮集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1996)。經學通論。國立空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Keesing, R.、張啟恭、于嘉雲(1992)。文化人類學。台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戴君仁(1964)。春秋辨例。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李亦園(1980)。文化人類學選讀。臺北:食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莊錫昌、孫志民(1991)。文化人類學的理論構架。台北: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任繼愈(1983)。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楊寬(1969)。古史新探。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康韻梅(1994)。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皮錫瑞。經學歷史。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顧炎武。日知錄。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宋公文、張君(1995)。楚國風俗志。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蕭嵩。大唐開元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杜正勝(1992)。古代社會與國家。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屈萬里(1983)。詩經詮釋。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楊伯峻(1982)。春秋左傳注。台北:源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王貴民(1993)。中國禮俗史。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葉國良(1997)。古代禮制與風俗。臺北:臺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蒲慕州(19930000)。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章景明(1979)。殷周廟制論稿。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李威熊(19880000)。中國經學發展史論。臺北:文史哲。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夏傳才(1996)。十三經概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程元敏(1991)。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序疏證。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沈玉成、劉寧(1992)。春秋左傳學史稿。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裘錫圭(1992)。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葉國良(1989)。石學蠡探。臺北:大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李漢三(1968)。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維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劉君燦(19880000)。中國天文學史新探。臺北:明文。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周何(2002)。古禮今談。臺北:國文天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屈萬里(1983)。尚書集釋。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王國維(1975)。觀堂集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錢玄(1996)。三禮通論。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王祥齡(1992)。中國古代崇祖敬天思想。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梁啟超(1984)。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華正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江紹原(1971)。髮鬚爪:關於它們的迷信。臺北:東方文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王慶淑(1995)。中國傳統習俗中的性別歧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文錦(1983)。古人座次的尊卑和堂室制度--從鴻門宴的座次談起。古代禮制風俗漫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仁湘(1989)。我國新石器時代墓葬方向研究。中國原始文化論集。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光直(1965)。殷禮中的二分現象。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清華學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