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近代中國學界對「儒」的論爭(1840-1949)
作者:傅凱瑄
作者(外文):Kai-Hsuan F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隆獻
鄭吉雄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康有為章太炎胡適〈原儒〉〈說儒〉孔教Kang YouweiZhang TaiyanHu Shi“Yuan ru”“Shuo ru”Kong jiao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近代中國遭遇二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局,學者反思傳統學術之得失,經由批評前人或時人對於「儒」的名義與起源之主張,以及重塑孔子形象,寄寓自身之政治、學術主張。本文以康有為、章太炎、胡適對「儒」的論述為切入點,經由分析文獻掌握作者的撰作動機及立論目的,並聯繫時人的相關討論,從而勾勒出近代學界「儒」論爭的開展。
康有為早年曾受章學誠影響,所撰《教學通義》大倡官師合一之論,與廖平會於羊城後,著《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強烈批評劉歆之學,並反駁《周禮》、《七略》「諸子出於王官」之論。康有為將「儒」界定為孔子創教教名,以孔子為教主,凡從孔子之學者皆可稱為「儒」,又以《六經》皆為孔子託古改制,意在建設一可與西方基督教相抗之「儒教」、「孔教」,將「教」由「士大夫」之「教育」擴展為「庶民」之「教化」,所論極具顛覆性,引發學界爭論。為反駁康有為的主張,章太炎詆諆孔子貪慕富貴利祿,又主張孔子為良史,非教主。所著〈論諸子學〉將孔子學術區別為「經師」及「儒生」兩種面向,以反對「通經致用」之論。又於1909年發表〈原儒〉,析「儒」之名義為三,主張孔門因習六藝之事,承《周禮》「儒」名而稱儒,然其本質實為《周禮》之「師」。晚年亦據此一思路,主張「理學」應改稱「儒學」。胡適早年所作〈諸子不出於王官論〉點名批評章太炎。《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主張孔子創立三年之喪,後學偏重發揮「孝」與「禮」,進而出現「孝的宗教」。然於1934年發表〈說儒〉推翻舊說,改以孔子為殷商文化的繼承者,以三年之喪為殷制,主張老子、孔子本皆為殷遺民之教士階級,以相禮及教學為業。孔子反思傳統所帶來的限制,改革舊儒之柔懦,以「仁」的精神開創新儒行,宗教情懷近於耶穌;又宣告「吾從周」,破除狹隘封閉的部落性畛域,吸納粲然大備的周文化,此正孔子值得崇敬之處。至於傳統的經學則不必再保留,才能使中國充分世界化。
綜合本文所論,可知近代學界對「儒」論爭的背後,實有一致關懷,即是如何為儒學重構符合時代需求的新詮釋。而當日學者所提出的各種主張,迄今仍對於學界省思儒學之過去與未來有重要的影響,值得深入研究。
China has suffered unprecedented changes in modern times. This difficult situation made intellectuals reflected on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traditional academic. In order to express their own political and academic ideas, they differentiated previous opinions about the meaning and the origin of “ru”, and attempted reshape the image of Confucius. This thesis tries to take the discussion of “ru” by Kang Youwei, Zhang Taiyan and Hu Shi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n outlines the process of debate on “ru” in modern China by analyzing these text to explore the authors’ motives and arguments and comparing with the relevant discussion at that time.
Kang Youwei was influenced by Zhang Xuecheng in his early years and enunciated “guanshi heyi” (officials and teachers are identical) in Jiaoxue tongyi. After meeting with Liao Ping in Guangzhou, he changed his mind. In Xinxue weijing kao and Kongzi gaizhi kao, Kang strongly criticized Liu Hsin’s idea that Pre-Qin schools originated from Western Zhou official learning. He defined “ru” as the the religion established by Confucius, Confucius as a hierarch, and the Six Classics as Confucius’ blueprint for restructuring the governance. His argument was highly subversive and had sparked academic debate.
To oppose Kang’s statements, Zhang Taiyan severely slandered Confucius for seeking fame and fortune. He advocated that Confucius was a great historian instead of a hierarch. In “Lun zhuzi xue”, he divided Confucius’ academic discourse into “jingshi” (teachers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rushing” (Confucian scholars) against the theory of “tongjing zhiyong” (to comprehend the classics and put the teaching into practical affairs). He then distinguished three interpretations of “ru” in “Yuan ru” and maintained that Confucius and his students were called “ru” for they learned the Six Arts that were taught by the official “ru” in Rites of Zhou Dynasty. In his later years, Zhang argued that “Neo Confucianism” should be renamed “Confucianism”.
Hu Shih opposed Zhang Taiyan’s view in “Zhuzi buchuyu wangguan lun”. In Zhongguo zhexueshi dagang, he advocated Confucius founded three years of mourning which transformed into “religion of filial piety” after the death of Confucius. In “Sho ru” published in 1934, he regarded Confucius as the successor of the Shang people and three years of mourning was the rituals of the Shang. Laozi and Confucius were the priests of the Shang survivors, and they both made a living from teaching and helping others to perform rituals. Confucius reflected on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 and innovated the new code of conduct in the spirit of “ren”. His love for all mankind was the same with Jesus. Confucius is respected for his declaration that he would follow Zhou to broke the narrow tribal boundaries and absorb the glorious Western Zhou culture. Hu believed that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lassics need not be preserved so that China could become wholehearted modernization.
Based on this thesis, we can see that how to reconstruct the new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times is a unanimous concern for the debate of “ru” in modern academic circles. The various propositions put forward by scholars in modern China still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study of Confucianism today and deserve further study.
參考文獻
壹、原典
一、古籍
(一)經部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阮元江西南昌府學開雕之《十三經注疏》刻本,1997年。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周禮正義》,北京:中書書局,1987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阮元江西南昌府學開雕之《十三經注疏》刻本,1997年。
〔日〕竹添光鴻箋:《左傳會箋》,臺北:天工書局,1998年。
清‧陳立:《公羊義疏》,《續修四庫全書》第13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三國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阮元江西南昌府學開雕之《十三經注疏》刻本,1997年。
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趙岐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阮元江西南昌府學開雕之《十三經注疏》刻本,1997年。
清‧俞樾:《羣經平議》,《續修四庫全書》第17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江藩著,鍾哲整理:《國朝漢學師承記》,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1996年。
(二)史部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李百藥撰:《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1987年。
劉錦藻:《皇朝續文獻通考》,《續修四庫全書》第81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紀昀等撰:《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清‧崔述:《考信錄》,臺北:世界書局,1989年。
(三)子部
戰國‧荀況著,王先謙撰:《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漢‧揚雄著,汪榮寶撰,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方東樹:《漢學商兌》,收入江藩、方東樹著,徐洪興編校:《漢學師承記(外二種)》,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
清‧孫詒讓撰,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劉文典撰,殷光熹點校:《淮南鴻烈集解》,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
清‧顧炎武:《原抄本顧亭林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清‧惠棟:《九曜齋筆記》,《清代學術筆記叢刊》第13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清‧惠棟:《松崖筆記》,《清代學術筆記叢刊》第13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清‧陳澧:《東塾讀書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唐‧徐堅等著:《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四)集部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明‧王禕:《王忠文公集》,,《叢書集成新編》第7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清‧黃宗羲著,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聖祖御製,清‧張玉書等奉敕編:《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8-129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毛奇齡:《西河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2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清代詩文集彙編》第11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全祖望著,朱鑄禹彙校集注:《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錢大昕著,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昕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孫星衍:《平津館文稿》,《孫淵如先生全集》,《清代詩文集彙編》第43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阮元撰,鄧經元點校:《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俞樾:《賓萌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55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章學誠:《章學誠遺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清‧焦循著,劉建臻點校:《焦循詩文集》,揚州:廣陵書社,2009年。
清‧吳蘭修編:《學海堂二集》,《中國歷代書院志》第13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年。
清‧汪中:《新編汪中集》,揚州:廣陵書社,2005年。
清‧宋翔鳳撰,梁運華點校:《過庭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龔自珍著,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魏源:《魏源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林昌彝:《小石渠閣文集》,《清代詩文集彙編》第61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俞樾:《賓萌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55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于寶軒編:《皇朝蓄艾文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年。
二、近人著作
李源澄著,林慶彰、蔣秋華主編,黃智明、袁明嶸編輯:《李源澄著作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胡適:《胡適作品集》,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
胡適著,姚名達訂補:《清章實齋先生學誠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胡適著,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胡適:《胡適留學日記》,長沙:嶽麓書社,2000年。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外一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康有為著,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張壽林著,林慶彰、蔣秋華主編;陳文采、袁明嶸編輯:《張壽林著作集──古典文學論著》,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朱維錚校注:《梁啟超論清學史二種》,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年。new window
梁啟超著,吳松、盧雲昆、王文光、段炳昌點校:《飲冰室文集點校》,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章太炎著,湯志鈞編:《章太炎政論選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章太炎:《章氏叢書》,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86年。
章太炎:《國故論衡》,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章太炎講授,朱希祖、錢玄同、周樹人記錄:《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章念馳編訂:《章太炎演講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章炳麟:《訄書‧初刻本、重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廖平:《四益館文集》,成都:存古書局,1921年《六譯館叢書》本。
廖平著,李耀仙主編:《廖平學術論著選集(一)》,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
劉師培:《劉申叔遺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錢穆:《國學概論》,臺北:蘭臺出版社,2000年。
蘇輿編:《翼教叢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顧頡剛等編著:《古史辨》,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

貳、近人研究論著
一、專著
孔祥吉編著:《康有為變法奏章輯考》,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兼論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1992年。new window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new window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修訂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4年。new window
王伯祥、周振甫:《中國學術思想演進史》,《民國叢書第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
王鈞林:《門外說儒》,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朱剛:《唐宋四大家的道論與文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朱維錚:《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朱維錚:《中國經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朱維錚:《走出中世紀(增訂本)》,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朱維錚:《走出中世紀二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朱維錚編校:《周予同經學史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江勇振:《舍我其誰:胡適‧第一部‧璞玉成璧1897-191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年。
何新:《諸神的起源: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6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余英時:《現代危機與思想人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2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4年。new window
吳文璋:《巫師傳統和儒家的深層結構──以先秦到西漢的儒家為研究對象》,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李慶:《日本漢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杜正勝:《周代城邦》,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年。new window
林甘泉主編:《孔子與20世紀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侯外廬:《揭露美帝國主義奴才胡適的反動政治面貌》,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
唐德剛譯注:《胡適口述自傳》,《胡適文集》第1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徐中舒:《先秦史論稿》,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徐中舒:《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耿雲志、歐陽哲生編:《胡適書信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耿雲志主編:《胡適論爭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耿雲志:《重新發現胡適》,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
張昭軍:《儒學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學思想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戚學民:《阮元《儒林傳稿》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
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年。
曹美秀:《論朱一新與晚清學術》,臺北:大安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曹聚仁:《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修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郭沫若:《青銅時代》,上海:羣益出版社,1947年。
郭沫若:《青銅時代》,《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1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new window
陳煥章:《孔教論》,上海:孔教會,1912年。
陳壁生:《經學的瓦解》,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new window
湯志鈞:《章太炎年譜長編(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3年。
黃聖修:《一切總歸儒林──《明史‧儒林傳》與清初學術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6年。new window
黃彰健:《戊戌變法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1970年。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葉舒憲:《詩經的文化闡釋──中國詩歌的發生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熊鐵基、劉韶軍、劉筱紅、吳琦、劉固盛:《二十世紀中國老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劉正:《京都學派》,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劉岳兵:《日本近代儒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劉述先:《當代中國哲學論‧人物篇》,紐澤西: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7年。
歐陽哲生:《自由主義之累──胡適思想之現代闡釋》,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歐陽哲生:《探尋胡適的精神世界》,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1年。
蔡樂蘇、張勇、王憲明:《戊戌變法史述論稿》,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
鄭吉雄:《戴東原經典詮釋的思想史探索》,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new window
鄭吉雄:《浙東學術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
蕭公權著,汪榮祖譯:《康有為思想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new window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臺北:蘭臺出版社,2000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戴君仁:《梅園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0年。
嚴紹璗:《日本中國學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黨晴梵:《先秦思想史論略》,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
二、期刊及專書論文
丁紀:〈20世紀的「原儒」工作〉,《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3期,頁27-34。
孔祥驊:〈先秦儒學起源巫史考〉,《社會科學》1991年第12期,頁43-46。
王丁:〈孔子敬事鬼神原因新探〉,《孔子研究》2014年第3期,頁24-30。
王銳:〈章太炎晚年對「修己治人」之學的闡釋〉,《思想史6:五四新文化運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6年,頁99-149。new window
白欲曉:〈徐中舒「殷儒」考釋補說〉,《孔子研究》2015年第2期,頁108-116。
朱浩:〈再論章太炎評孔子〉,《暨南史學》第10輯,2015年1月,頁217-237。
朱浩:〈由〈原儒〉篇論章太炎之「儒者」觀〉,《孔孟月刊》第54卷第11、12期,2016年8月,頁34-46。new window
朱曉海:〈孔子的一個早期形象〉,《清華學報》新32卷第1期,2002年6月,頁1-30。new window
何剛:〈郭沫若《駁〈說儒〉》撰寫緣起初論〉,《新文學史料》2014年第4期,頁82-89。
何廣棪:〈讀章太炎先生〈原儒〉札記〉,《新亞學報》第29卷,2011年3月,頁143-154。new window
余治平:〈「需」之於儒的性格養成和身份認同〉,《哲學分析》第1卷第2期,2010年8月,頁91-102。
余治平:〈論儒的最初職業與身份自覺〉,《社會科學》2011年第10期,頁頁107-114。
吳海蘭:〈試析清初《明史‧理學傳》的論爭〉,《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頁89-99。
李昱:〈論章太炎評孔子〉,《孔子研究》2012年第4期,頁88-99。
李威熊:〈胡適的經學觀〉,《逢甲人文社會科學報》第4期,2002年5月,頁1-14。new window
李啟謙:〈儒家學說的萌芽和形成〉,《齊魯學刊》1993年第3期,頁14-23。
李強:〈試論巫祝文化對儒家文化形成的影響與作用〉,《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第2期,頁68-72、97。
李隆獻:〈先秦漢初文獻中的「孔子形象」〉,《文與哲》第25期,2014年12月,頁21-76。new window
李雲鶴:〈先秦儒家之學派〉,《語歷年周刊》1929年,頁26-33。
李澤厚:〈孔子再評價〉,《中國社會科學》1980年第2期,頁77-96。
周予同:〈經今古文之爭論及其異同〉,《民鐸》第6卷第2號,1925年,頁1-13。
周予同:〈經今古文之爭論及其異同(續)〉,《民鐸》第6卷第3號,1925年,頁1-27。
周質平:〈胡適與馮友蘭〉,《漢學研究》第9卷第2期,1991年12月,頁151-182。new window
孟琢:〈論「儒」的訓釋與儒家的歷史特點──兼論訓詁學在歷史文化研究中的獨特價值〉,《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4年第2期,頁185-192。
季蒙、程漢:〈胡適《說儒》疏說〉,《讀書》2013年第6期,頁65-72。new window
房德鄰:〈康有為和廖平的一樁學術公案〉,《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4期,頁80-93。
房德鄰:〈論康有為1888年上書〉,《浙江學刊》2003年第4期,頁135-140。
房德鄰:〈論康有為從經古文學向經今文學的轉變──兼答黃開國、唐赤蓉先生〉,《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2期,頁100-114。
林同濟:〈第三期的中國學術思潮〉,《戰國策》第14期,1940年,頁1-15。
柳詒徵:〈論近人講諸子之學者之失〉,《史地學報》第1號,1921年,頁63-82。
洪修平:〈殷周人文轉向與儒學的宗教性〉,《中國社會科學》2014年第9期,頁36-54。
胡適:〈說儒〉,《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本第3分,1934年,頁233-284。new window
范文瀾:〈看看胡適的「歷史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歷史研究》1955年第3期,頁1-30。
徐山:〈儒的起源〉,《江海學刊》1998年第4期,頁99-101。
徐中舒:〈甲骨文中所見的儒〉,《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報)》1975年第4期,頁70-74。
徐喜辰:〈孔子何以稱為儒家芻議〉,《史學月刊》1985年第1期,頁33-37。
桑兵:〈橫看成嶺側成峰:學術視差與胡適的學術地位〉,《歷史研究》2003年第5期,頁25-54。
馬得禹:〈關於儒家起源的三個問題〉,《社科綜橫》第20卷第1期,2005年2月,頁110-111。
張華清:〈儒家起源問題辨析〉,《管子學刊》2013年第1期,頁28-33、60。
張曉虎、韓娟:〈儒家宗教傳統與孔、孟宗教觀的比較〉,《青海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2006年3月,頁125-129。
章太炎:〈致柳教授書〉,《史地學報》第1卷第4號,1922年8月,頁249-250。
章念馳:〈論章太炎與魯迅的早年交往〉,錢伯城主編:《中華文史論叢》第50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頁263-301。
許之衡:〈讀國粹學報感言〉,《國粹學報》第6期,1905年,頁1a-6a。
郭冉:〈巫──儒的早期萌芽及社會形態〉,《天府新論》2006年12月,頁16-19。
郭玉良:〈關於「儒」的原始意義的探討〉,《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6期,頁121-127。
陳文采:〈「老子年代」問題在民初(1919-1936)論辯過程的分析研究〉,《台南科大學報》第26期,2007年9月,頁1-22。
陳四海、馬梁:〈「儒」與中國古代音樂文化〉,《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第25卷第1期,2006年3月,頁10-15。
陳來:〈說說儒──古今原儒說及其研究之反省〉,陳明主編:《原道》第2輯,北京:團結出版社,1995年,頁315-336。
陳來:〈「儒」的自我理解──荀子說儒的意義〉,《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5期(2007年9月),頁19-26。
陳來:〈儒服‧儒行‧儒辯──先秦文獻中「儒」的刻畫與論說〉,《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2期,頁239-247。
陳勇、朱愷:〈現代學術史上的《說儒》之爭與「原儒」真相〉,《學術月刊》第42卷2月號,2010年2月,頁139-147。
陳壁生:〈「孔子」形象的現代轉折──章太炎的孔子觀〉,《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頁148-156。
陳壁生:〈章太炎的「新經學」〉,《中國哲學史》2013年第2期,頁123-129。
陳鐘凡講演,王漢筆記:〈秦漢之間中國之儒術與儒教〉,東南大學、南京高師國學研究會編輯:《國學研究會演講錄》第一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年,頁77-80。
傅劍平:〈原儒新論〉,《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90年第2期,頁1-7。
傅凱瑄:〈康有為《教學通義》撰作時間考辨──兼論其思想之轉折〉,待刊(預計刊登於《臺大文史哲學報》第88期,2017年11月)。new window
彭清藜:〈彭清藜先生講演詞(庚申在湖南洗心社講)〉,《宗聖學報》第3卷第1期,1920年,頁1-6。
景海峰:〈儒學定位的歷史脈絡與當代意涵〉,《中國哲學史》1994年第4期,頁66-73。
賀次君:〈「說儒」質疑〉,《史學論叢》第2期,1935年,頁1-16。
馮友蘭:〈哲學史與政治──論胡適哲學史工作和他底反動的政治路線底聯係〉,《哲學研究》1955年第1期,頁70-83。
黃梓勇:〈章太炎早年的《春秋左傳》學與清代《公羊》學的關係──以《春秋左傳讀》為討論中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5期,2009年9月,頁161-188。new window
黃開國、唐赤蓉:〈從《教學通義》看康有為早年思想〉,《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頁21-34。
黃開國、唐赤蓉:〈《教學通義》中所雜糅的康有為後來的經學思想〉,《近代史研究》2010年1期,頁97-114。
黃聖修:〈評介戚學民《阮元《儒林傳稿》研究》〉,《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8期,2012年12月,頁411-422。new window
黃鴻山、王衛平:〈晚清江南慈善家群體研究──以余治為中心〉,《學習與探索》總第197期,2011年第6期,頁203-211。
楊向奎:〈讀胡適先生的兩篇著作〉,《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7年第3期,頁31-37。
楊桂蘭:〈「儒」字含義的變化〉,《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4期,頁51-54。
楊寶忠、任文京:〈「儒」源索隱〉,《孔子研究》1989年第1期,頁117-121。
楊濟襄:〈從「素王」到「教主」:「宗教觀」在康有為儒學思想中的轉折與應用〉,《哲學與文化》第43卷第6期,2016年6月,頁57-76。new window
楊艷秋:〈關於萬斯同《儒林宗派》的幾個問題〉,虞浩旭、饒國慶主編:《萬斯同與〈明史〉》,寧波:寧波出版社,2008年,頁362-376。
解光宇:〈也論老子是殷商老儒〉,《孔子研究》2004年第4期,頁115-117。
雷慶翼:〈釋「儒」〉,《學術月刊》1997年第4期,頁105-109。
翟志成:〈被弟子超越之後──胡適的馮友蘭情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5期,2004年9月,頁219-257。new window
趙吉惠:〈現代學者關於「儒」的考釋與定位〉,《孔子研究》1995年第3期,頁25-32。
趙壽鳳、郭玉良:〈近二十年來關於「儒」的研究動向〉,《中國史研究動態》1998年第5期,頁12-16。
劉士林:〈儒墨本源新探〉,《平原大學學報》第21卷第4期,2004年8月,頁92-98。
劉亞玫:〈論儒之由來〉,《山東社會科學》1991年第2期,頁59-61。
劉昶:〈勸善與傳播:簡述余治慈善傳播方式的多樣化〉,《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3期,2016年5月,頁55-60。
劉銀昌:〈從《周易‧需》卦看孔前之儒〉,《社會科學家》2006年第3期,2006年5月,頁32-35。
劉德增、王大建:〈從侏儒說到儒──儒為術士說證實〉,《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4期,頁73-78。
劉憶江:〈說儒──兼論子夏學派的歷史地位〉,《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3期,1993年5月,頁110-121。
劉巍:〈試從科玄論戰看二十年代梁啟超、胡適的戴震研究之異同離合〉,廖名春主編:《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集刊》第2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238-264。
劉巍:〈「諸子不出於王官論」的建立、影響與意義──胡適「但開風氣不為師」的範式創新一例〉,《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1期,頁38-82。
劉巍:〈康有為、章太炎與晚清經今古文之爭〉,桑兵、關曉紅主編:《先因後創與不破不立:近代中國學術流派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頁195-297。
鄧廣銘:〈胡著《說儒》與郭著《駁說儒》平議〉,耿雲志、聞黎明編:《現代學術史上的胡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3年,頁1-9。
鄭吉雄:〈論易道主剛〉,《臺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07年6月,頁89-118。new window
鄭吉雄、傅凱瑄:〈易傳作者問題檢討(上)〉,《船山學刊》2015年第3期,頁62-76。
鄭吉雄、傅凱瑄:〈易傳作者問題檢討(下)〉,《船山學刊》2015年第5期,頁76-87。
鄭吉雄:〈名、字與概念範疇〉,待刊(將刊登於《杭州師範大學學報》2017年第4期)。
錢穆:〈駁胡適之說儒〉,《東方文化》第1卷第1期,1954年,頁123-128。
閻步克:〈儒‧師‧教──中國早期知識分子與「政統」「道統」關係的來源〉,《戰略與管理》1994年2期,頁109-119。
閻步克:〈樂師與「儒」之文化起源〉,《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5期,頁46-54、92。
繆鳳林:〈評胡氏諸子不出於王官論〉,《學衡》第4期,1922年,頁1-25。
鍾肇鵬:〈儒的名義和儒家起源〉,《齊魯學刊》1988年第1期,頁95-98。
羅志田:〈「新宋學」與民初考據史學〉,《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頁1-23。
羅檢秋:〈清末古文家的經世學風及經世之學〉,《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6期,頁21-54。
關長龍:〈原儒雜俎〉,《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4期,2001年7月,頁29-35。
饒宗頤:〈釋儒──從文字訓詁學上論儒的意義〉,《東方文化》第1卷第1期,1954年,頁111-128。
顧久:〈儒之原始及其對儒家的影響〉,《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4期,頁9-11。
顧久:〈彝族布摩(畢摩)與漢族儒家的比較研究〉,《貴州文史叢刊》2013年第4期,頁102-106。
三、學位論文
林正三:《從胡適與基督教的互動關係談胡適的宗教情操》,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傅佩榮教授指導,2000年。new window
林保全:《「漢學」之形成與「宋學」之重構:南宋以降至清乾嘉之際學術史著作流變之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學系博士論文,何澤恆教授指導,2013年。new window
四、外文著作
《聖經(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香港:聖經公會,1995年。
〔日〕本田成之著,孫俍工譯:《中國經學史》,臺北:廣文書局,2001年。
〔日〕白川靜著,加地伸地、范月嬌合譯:《中國古代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
〔日〕狩野直喜著,周先民譯:《中國學文藪》,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日〕狩野直禎著,林慶彰譯:〈狩野直喜〉,《國文天地》第11卷第9期,1996年2月。
〔日〕狩野直禎:〈狩野直喜博士年譜〉,《東方學》42輯,1971年8月。
〔美〕倪德衛(David Shepherd Nivison)著,楊立華譯:《章學誠的生平及其思想》,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