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大陸經濟轉型中政府角色與企業行為
作者:張弘遠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東亞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雅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國家能力統合主義嫁接式市場化中國大陸經濟發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3
為了要解決經濟問題,中共當局開始積極進行經濟改革,由一九七九年到一九九七年間,中國大陸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長率每年近百分之十, 發展速度為當期全球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這個成就實屬難得,但是在這份耀眼的成績單背後卻也存有隱憂。
由於政治與社會等其他體系並未同步改革,因此中共當局始終不能將微觀經營機制、資源配置體系和宏觀經濟政策操作等問題進行全盤解決,那麼,當改革改變了原本經濟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後,整個上層建築卻因為受限於政治現實而無法同步變遷,生產模式內部的上層建築與下層建築間之落差,勢必會約束生產關係的運作,正因為上述問題的存而未決,使得經濟體系運作的效率無法進一步提升,而至一九九七年,大陸經濟成長率便明顯地開始降低。
成長速度減緩,對於大陸經濟體系的運作是一個十分嚴重的警訊,由於改革是摸著石頭過河,許多經濟結構是臨時拼湊而成,甚多的經濟政策更是缺乏整合,過去這些問題因為快速成長而被隱藏,但如今卻一一浮出檯面,本研究嘗試建立起一組分析概念,以期能夠針對各種問題背後所蘊藏的結構提出正確的解答,本文論述的邏輯是:首先,探討改革產生的原因,以及改革所遵循的路徑,研究後筆者發現,改革只是一種制度嫁接的現象,進而導出嫁接式市場化的觀點,嫁接式市場化使得政府作用無法被替代,市場機制的運作邏輯無法完全體現,進而導致政企行為出現了有限理性的特徵;其次,利用文獻回顧與二手資料來建立地方統合主義發展模式的概念架構,最後,將研究概念與田野調查的成果相互對照,進行概念的檢視與驗證。
本文發現,受到路徑依賴的影響,原先計畫經濟運作中政府對經濟干預的慣性仍持續存在,再加上整個社會價值與思想習慣等因素與經濟變遷之間有著明顯的落差,在政治、經濟與社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之下,市場化改革的結果反而是形成了制度嫁接(Grafting)的情況,「嫁接式市場化」使得西方市場經濟體制中的競爭、淘汰等等的功能並未完全展現, 由於政治因素必須納入考量,那麼企業行為策略的指導就必須同時兼顧政治與經濟,進而導致政企行為互動間產生了有限理性的認知特徵。
除了上述的影響之外,另就目前經濟現況來看,大陸整體市場的景氣逐漸緊縮, 市場景氣緊縮再加上路徑依賴的影響,各種經濟制度的安排也就會隨之調整,而本文則提出了地方統合主義發展模式(Local Corporatist Developmental Model, LCDM)來說明制度安排對於經濟發展的影響。在LCDM當中,政府基礎行政能力的高低,主要是受到路徑依賴因素(如政府所擁有的政策執行工具與政策網絡、地方社會結構與政府/社會的關係等等)與改革之後的政治發展與運作(如政府機構精簡、財政預算改革等等),而企業自主性之高低則是受到企業經營績效與經營策略的選擇所左右,在LCDM的四種類型中,彈性型與發展型之地方統合主義發展模式,由於政府的基礎能力較高,所以政府較有機會主導地方經濟的發展,本文將此二者稱為強LCDM,而服務型與寄生型之地方統合主義發展模式中,由於地方政府基礎能力薄弱,也因此地方經濟發展缺乏主導,企業的經營表現將是影響當地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對於這兩型的LCDM便稱之為弱LCDM。
不同的LCDM會產生不同的政企關係,本文認為在中國大陸的改革過程中,當經濟景氣產生變化時,地方政府與企業由於鑲嵌在相似的社會情境之中,再加上兩者間的政治權力宰制/被宰制與經濟資源分配/依附的關係,因此雙方容易出現共生關係,這種關係主要是依託於人際關係為經緯所建構的社會網絡之中,透過關係與交情的作用所產生的整合結果,往往會形成一種朋黨式(Crony)的利益共生體,在這種利益共生體當中,因為政府與企業的權力互動上的不對稱,則可以進一步區分為扈從主義式與夥伴式的共生關係。
共生的意義是由過去企業對政府的單向依賴,轉變為兩者間的相互依賴,倘若此種相互依賴發生在非完全競爭的市場當中,那麼結果便有可能導致政企共謀以取得經濟利潤,其次,在共生關係當中,個別企業的利益未必會等同於整體產業的利益,企業會按照自己的利益與對市場的預期來擬定經營策略,而地方政府又缺乏施行總體產業政策的能力,如此將使得產業發展上缺乏共識,而不利於整體經濟的發展。最後,共生關係在政治上的另外一個意義,便是產權改革雖然使得企業自主性能夠提升,但是卻因為共生關係的建構而讓政府持續保有對企業的影響力,進而為穩定地方政治運作提供了幫助。
最後,在共生關係的影響下,決策者極有可能會為了避免無法預期的損失而選擇次佳方案,換言之,維持現狀便有可能成為主要的考量,在這樣的路徑依賴下, 既得利益團體會為了維護本身利益而降低制度創新的可能,如此,中國大陸的制度變遷便將會形成制度閉鎖(Lock In)的現象,制度閉鎖再加上政治資本主義,那麼中國的改革便有可能會出現如印度發展般的結果。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國務院關於實施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人民日報(北京),2000年12月28日,第二版。
丁仁方,1999,《威權統合主義─理論、發展與轉型》,台北:時英出版社。new window
于宗先,1995,「工業升級的過去與未來」,見高希均、李誠主編,《台灣經驗再定位》,台北:天下文化出版。
中央黨校經濟研究中心課題組,2000,「西部大開發的經濟學思考」,《經濟研究》NO.6:33-35。
中市市場經濟研究所主編,1997,《國有企業股份制改組理論與實務(上)》,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課題組,2000,「西部大開發的金融政策支持系統研究」,《改革》2000(5):79-85。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學科課題組,1997,「改革的累積效應和一致性穩定政策選擇」,《經濟研究》(北京)NO.9:3-5。
中國時報(台北),民國八十九年十月二十三日第十一版。
尹保雲,1999,「官僚制與中國的現代化」,《中國社會科學季刊》27:69-82。
方生、桑百川、王雲平、王偉光等著,2000,「東部企業開發西部的成功經驗」,《當代財經》NO.191:67-70。
方孝謙,1999,「企業改私、集團改股─從山東B鎮的股份(合作)制經驗論私有化問題」,《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NO.29:33-51。
方孝謙,2000,「統合化或私有化?鄉鎮企業產權改革的政經效果初探」,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內部討論會論文》。
王一鳴主編,1998,《中國區域經濟政策研究》,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王小魯,1999,「農村工業化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改革》(北京)1999(5):97-106。
王信賢,2000,「中國大陸國企改革的『組織焊接』─『吳江絲綢股份有限公司』籌組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43(12):37-61。new window
王信賢,2000,「當代西方『中國研究』之新制度典範分析」,《中國大陸研究》43(8):23-45。
王建主編,1998,《區域與發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王軍濤、陳子明主編,1996,《解除中國危機》,香港:明鏡出版社。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王國剛、劉志彪主編,1990,《經濟政策學概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王紹光,1994,「國家在市場經濟轉型中的作用」,見吳國光編,《國家、市場與社會》,香港:牛津出版社。
王紹光、胡鞍鋼,1999,《中國:不平衡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北京:中國計畫經濟出版社。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宏觀組,1998,「美國30年代大蕭條對中國經濟的啟示」,《戰略與管理》(上海)1998(3):76-85。
周立群、韓亮、余文波等譯,史丁格利茲(Joseph Stiglitz) 著,1998,《社會主義向何處去─經濟體制轉型的理論與證據》,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四川省人民政府,1998,《四川年鑑-1998》,成都:四川年鑑社出版。
四川省科技顧問團辦公室課題組,2000,「四川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經濟體制改革》(成都)NO.5:44-54。
四川省計畫經濟委員會計畫綜合處主編,1990,《四川省“八五“發展目標及對策研究》,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四川省統計局編,2000,《四川統計年鑑─2000》,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布萊契(Marc Blecher),1997,「束鹿縣個案:私有化的侷限與國家的作用」,見甘陽、崔之元編,《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白永秀,2000,「西部大開發:政策支持的依據」,《經濟管理》2000(3):45-46。
胡祖慶譯,白魯洵(L. Pye) 著,1989,《中國政治的變與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石之瑜,1994,《中國大陸的國家與社會》,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任盛漢,2000,「中共官僚運作對外商投資的影響─以中外合資企業設立為例」,《共黨問題研究》26(7):18-36。
于同申、蘇蓉生譯,托達羅(Michel Todaro)著,1991,《第三世界的經濟發展─上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朱國宏,1999,《經濟社會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江小涓等著,1999年,《體制轉軌中的增長、績效與產業組織變化─對中國若干行業的實証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西南財經大學課題組,2000,「四川主要工業產品缺乏競爭力現狀及形成原因」,《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0(5):54-56。
何清漣,1999,「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中國經濟的反市場形態之根源分析」,《當代中國研究》67:20-40。
何增科,1996,「新制度主義:從經濟學到政治學」,見劉軍寧編,《市場社會與公共秩序》,北京:三聯書店。
劉書瀚譯,佐佐木信彰著,1999,《中國現階段經濟分析─來自日本的觀察與評價》,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冷則剛,1999,「大陸經貿政策的根源:國家與社會的互動」,見包宗和、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吳大聲、居福田,1994,「蘇南模式」,見周爾鎏、張雨林編,《中國城鄉協調發展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吳介民,1997,「解釋中國鄉村快速工業化的制度動力:地方產權體制與非正式私有化」,《台灣政治學會第四屆年會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主辦。new window
吳介民,1998,「中國鄉村快速工業化的制度動力:地方產權體制與非正式私有化」,《台灣政治學刊》NO.3:3-63。new window
吳介民,1999,「治亂循環?中國的國家─社會關係變化的線索」,《「中共建政與兩岸分治五十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歐亞學會等主辦。
吳玉山,1996,《遠離社會主義》,台北:正中書局。
吳玉山,1999,「中國大陸產權改革之回故與展望」,政治大學東亞所主辦,《「跨世紀兩岸高等教育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new window
吳玉山,1999,「回顧中國大陸產權改革」,《香港社會科學學報》14:175-199。new window
吳江市人民政府、吳江市年鑑編纂委員會編著,1999,《吳江年鑑:1999》,合肥:黃山書社出版發行。
吳江市工業經濟協會,1998,「對鄉鎮企業改制後加強領導和管理的思考」,《蘇州農村通訊》(蘇州)NO.23:17-19。
吳江市檔案局編,1999,《吳江十年大事記1989-1999》,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
吳國光、鄭永年,1995,《論中央─地方關係》,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吳國光編,1994,《國家、市場與社會》,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吳敬璉,1999,「經濟改革二十年:實踐和理論的發展」,摘自俞可平、彭懷恩合編,《中國轉型的挑戰─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論文選─經濟社會篇》,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
吳敬璉等著,1996,《漸進與激進-中國改革道路的選擇》,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吳德榮,1993,「國家,市場,還是經濟管制?從四本東亞研究論著談起」,《香港社會科學學報》1993(1):176-200。new window
宋林飛,2000,「經濟社會學研究的最新發展」,人民大學書報料中心,《社會學》2000(5):51-59。
折曉葉、陳嬰嬰,2000,「產權制度選擇中的“結構─主體“關係」,《社會學研究》2000(5):77-78。
李仁芳,1999,「財產權結構、專質性知識與管理統治效能之探索─台灣便利商店厚基組織論觀點的個案研究:統一超商7-eleven」,見蔡敦浩主編,《管理資本在台灣》,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京文,1999,《走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區域經濟》,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楊淑娟譯,李侃如(K. Lieberthal )著,1998,《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台北:國立編譯館。
李英明主編,閔琦等著,1995,《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變遷》,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李強,1998,「評論:國家能力與國家權力的悖論」,見張靜主編,《國家與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稻葵,1996,「轉型經濟中的模糊產權理論」,見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編,《中國經濟學─199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曉西,1996,「漸進與激進的結合:經濟為主導的中國改革的道路」,見吳敬璉等著,《漸進與激進-中國改革道路的選擇》,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杜平等編著,2000,《西部大開發戰略決策若干問題》,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沈榮法主編,1997,《吳江十年調研成果集》,北京:新華出版社。
周民良,2000,「經濟重心、區域差距與協調發展」,《中國社會科學》NO.2:42-53。
周振華,1999,《體制變革與經濟增長─中國經驗與範式分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周振華、黃復興,1998,《積極推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偉林,1997,《中國地方政府經濟行為分析》,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周淑蓮,1998,「二十年來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回顧與展望」,《中國社會科學》(北京)NO.6:44-58。
周紹朋、王建,1998,《中國政府經濟學導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周雪光,1999,「西方社會學關於中國組織與制度變遷研究」,見涂肇慶、林益民編,《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西方社會學文獻述評》,香港:牛津出版社。
林光彬,2001,「西部大開發中的五種制度障礙」,《改革》2001(2):76-79。
林凌、劉世慶,2000,「四川與中部省區的差距與思考」,《經濟體制改革期刊》2000(2):5-13。
林毅夫,2000,《再論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林毅夫,2000,「展望新千年的中國經濟」,見林毅夫、海聞、平新喬等主編,《中國經濟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7,「再論中國國有企業問題所在與出路選擇」,《中國社會科學》NO.21:138-147。
林毅夫、蔡昉、李周,2000,「中國經濟轉型時期的地區差距分析」,見林毅夫、海聞、平新喬主編,《中國經濟研究─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內部討論稿選編1995-199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林毅夫、蔡昉、李周著,1996,《中國的奇蹟: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上海:三聯書店。
林毅夫、蔡昉、李周著,2000,《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林繼文,2001,「創設、選擇與演化:制度形成的三個理論型範」,《中國政治學會年會論文集》。
松山公紀,1998,「經濟發展:協調問題」,見青木昌彥、金瀅基、奧野-藤原正寬編,《政府在東亞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比較制度分析》,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沈漢譯,波吉(G. Poggi) 著,1997,《近代國家的發展─社會學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明軒、邱如美合譯,波特著(M. Poter),1996,《國家競爭優勢─上》,台北:天下文化。
周旭華譯,1998,波特著(M. Poter),《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台北:天下文化。
邱澤奇,1998,「在政府與廠商之間:鄉鎮政府的經濟活動分析」,《東亞季刊》29(1):30-56。new window
邱澤奇,1998,「鄉村選舉與村鎮組織關係」,見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
邱澤奇,1998,「鄉鎮企業改制與地方威權主義的終結」,見中華歐亞學會、太平洋世紀研究所主辦,《“經濟改革與政治變遷:大陸改革二十年回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邱澤奇,1999,「在工廠化和網絡的背後─組織理論的發展與困境」,見《社會學研究》(北京)1999(4):1-25。
邱澤奇,1999,「鄉鎮企業改制與地方權威主義的終結」,《社會學研究》(北京)1999(3):82-92。
金碚、丁易編著,1997,《轉軌時期的產業調整─國際經驗與中國的實踐》,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青木昌彥、金瀅基、奧野-藤原正寬,1998,《政府在東亞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比較制度分析》,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侯承彥,2000,「中共北戴河會議」之評析,《共黨問題研究》26(9):1-3。
姜新立編著,1997,《分析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理論典範的反思》,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姚文平,1999,「蘇南鄉鎮企業的技術創新問題分析」,見胡春惠主編,《中國大陸國有中小企業改革選擇探析》,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
思拉恩‧埃格特森,1996,《新制度經濟學》,北京:商務出版社。
潘振民譯,施蒂格勒著,1996,《產業組織和政府管制》,上海:三聯書店。
柯榮住,1998,「鄉鎮企業及其改革中的利益分配:一個三方博奕模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NO.23:97-105。
丘宏義譯,柯爾著,2000,《數學與頭腦相遇的地方》,台北:天下文化。
胡代光、高鴻業主編,1996,《現代西方經濟學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胡必亮,1996,「“關係”規則與資源配置─對湖北、山西、陝西、廣東、浙江五省鄉鎮企業發展的典型調查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NO.16:15-26。
胡家勇,1996,《政府干預理論研究》,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胡寄窗著,1988,《一八七○年以來的西方經濟學說》,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胡鞍剛,1999,「旨在促進經濟發展的中國政治改革」,《改革》(北京)1999(3):58-64。
胡鞍鋼、王紹光、康曉光,1996,《中國地區差距報告》,台北:中華歐亞學會。
張宗漢譯,韋德(R. Wade)著,1994,《管理市場─經濟理論與東亞國家由政府主導工業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唐士其,1998,《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夏小林,1999,「非國有經濟增幅連年回落實證分析-上」,《改革》(北京)1999(4):77-84。
夏傳位,「中國未來五十年怎麼走?」,1999,《天下雜誌》(台北)NO.10:250-251。
孫早,2001,「解讀西部開發:對政府作用的再審視」,《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1(3):54-58。
孫林夫,2000,「蘇州經濟發展的回顧和前瞻」,《「全球化、蘇南經濟發展與台商投資」研討會論文集》,東吳大學社會系主辦。
孫祖培,1999,「國有、集體中小企業改革選擇與發展前景」,見胡春惠主編,《中國大陸國有中小企業改革選擇探析》,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
徐振國,2000,「從威權論、統合論到新國家論的轉折和檢討」,《理論與政策》24(2):1-27。new window
徐斯勤,2001,「新制度主義與當代中國政治研究:理論與應用之間對話的初步觀察」,《中國政治學會年會論文》。new window
徐斯儉,1996,「中國大陸產權地方化對國家行政科層理性化之影響─以中國鄉鎮的農村工業化為例」,《海峽兩岸社會科學交流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法學院主辦。
徐斯儉,2000,「中國大陸九○年代之政治改革與制度變遷」,中央研究院大陸研究推動委員會、民族學研究所合辦,《中國改革開放的制度變遷:社會科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之研討會論文集》。new window
徐滇慶、李瑞,1999,《中國大陸政府政策與經濟發展》,台北:中華歐亞學會。
徐滇慶、倪瑩雛,1999,「中國區域經濟不平衡發展」,見方星海、左學金主編,《民營經濟與中西部發展》,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時和興,1996,《關係、限度、制度:政治發展過程中的國家與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曉勇、應春子等譯,格澤戈爾茲‧科樂德克(Grzegorz Kolodko)著,2000,《從休克到治療:後社會主義轉軌的政治經濟》,上海:遠東出版社。
特約評論員,2000,「到西部去」,《經濟管理》3:11∼12。
袁開宇,1999,「南街的集體化歷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NO.27:1-9。
郝聯峰,袁星侯著,2000,「中國財政貨幣政策為何不能四兩撥千斤」,見《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3:53-57。
馬戎、黃朝翰、王漢生、楊沐合編,1994,《九十年代中國鄉鎮企業調查》,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馬凱主編,1994,《台灣工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
高永光,1995,《論政治學中國家研究之新趨勢》,台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new window
李少軍、劉北成譯,曼恩(Michel Mann) 著,1994,《社會權力的來源─自源起到西元1760年的權力史》,台北:桂冠出版公司。
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課題組,1999,「買方市場條件下的經濟運行特點和調控政策」,《國民經濟管理與計畫》(北京)NO.10:82-83。
康曉光,1999,《權力的轉移─轉型時期中國權力格局的變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張五常,1989,《中國的前途》,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張弘遠,2000,「中國大陸經濟轉型中後發展地區的政府角色與企業行為」,《東亞季刊》31(1):51-90。new window
張克難,1996,《作為制度的市場和市場背後的制度》,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軍,1997,《“雙軌制”經濟學:中國的經濟改革(1978-1992)》,上海:三聯書店。
張莉莉、朱添進、鄭克俊、宋芬玫,1995,《園藝種苗生產》,台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景旭,蕭新煌,1997,「台灣發展與現代化的宏觀社會學論述」,羅金義、王章偉,《奇蹟背後:解構東亞現代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張維迎,1997,「所有制、治理結構及委託─代理關係」,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編,《中國經濟學-199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維迎,1999,《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曙光,1997,「政府、農民和市場─山東惠民“大市場”要滅“小”市場與浙江義烏小市場變成大市場案例的比較和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NO.20:5-18。
張曙光,1997,「國家能力與制度變革和社會轉型」,見董輔礽等著,《集權與分權─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構建》,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盛洪,1996,「為什麼人們會選擇對自己不利的制度安排」,盛洪主編,《中國經濟學─1995》,上海:人民出版社。
莫里斯.邁斯納著,1992,《毛澤東的中國及後毛澤東的中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郭立宏、高煜,2000,「西部大開發中的西部資本市場:供求現況、競爭挑戰、發展選擇」,《改革》2000(5):86-94。
郭克莎,2000,「中國工業化的進程、問題與出路」,《中國社會科學》NO.3:60-71。
郭建中,1997,「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的關係─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三種模式」,見《台灣政治學會第四屆年會學術研討會論文》,東吳大學政治學系主辦。
郭熙保主編,1998,《發展經濟學經典論著選》,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陳永發,1999,《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new window
陳自芳著,1999,《不平衡推進與高增長》,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陳志柔,2000,「中國大陸農村產權制度變遷的地方社會基礎:經濟社會學的思考」,見《新世紀、新社會科技、勞動與福利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大學等主辦。
陳志柔,2000,「經濟改革與社會後果:回顧西方學界對於中國大陸制度變遷的研究」,《中國改革開放的制度變遷:社會科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之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大陸研究推動委員會、民族學研究所合辦,。
陳佩華、趙文詞、安戈,1996,《當代中國農村歷滄桑─毛鄧體制下的陳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
陳其林,1999,「產業政策:企業、市場與政府」,《中國經濟問題》(雙月刊)NO.3:1-8。
陳東琪,2000,《新政俯干預論》,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陳武元、楊俊輝著,1995,《鄉鎮企業與國營企業比較研究》,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
陳昭南、朱敬一等合著,1998,《經濟學》,台北: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棟生、魏后凱、陳耀、劉楷著,1996,《西部經濟崛起之路》,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陳耀,2000,「西部大開發要有新思路」,《經濟管理》NO.1:50-54。
陸大道、薛鳳旋著,1997,《中國區域發展報告─1997》,北京:商務印書館。
傅殷才、顏鵬飛,1995,《自由經營還是國家干預》,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博蘭尼,2000,「經濟:制度化的過程」,許寶強、渠敬東選編,《反市場的資本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黃樹民、石佳音、廖立文譯,博蘭尼著,2000,《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彭懷恩,2000,《台灣政治發展的反思》,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蔣琳琦譯,斯韋托扎爾.平喬維奇著,1999,《產權經濟學─一種關於比較體制的理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程曉農,2000,「轉型中的中國經濟體制」,《戰略與管理》,第六期:115-117。
顧忠華譯,舒樂賀(Wolfgang Schluchter) 著,1986,《理性話與官僚化─韋伯之研究與詮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費正清等主編,1990,《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6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費正清等主編,1992,《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66-198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費孝通,1999,《九十新語(甲集)》,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工作論文。
陳琇里譯,費思(Liam Fahey)、藍道(Robert Randall) 編,1990,《企業策略》,台北:商周出版。
費景漢,1994,「台灣經濟發展政策的演變過程」,見馬凱主編,《台灣工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
馮俊,2000,「差距、收斂與投資:一個西部開發的劑量模型」,《當代財經》N0.187:19-24。
黃仁宇,1993,《中國大歷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黃仁宇,2001,《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台北:聯經。
黃紀、陳忠慶譯,1978,《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幼獅圖書公司。
黃連城,2000,「西部大開發是第二個大局」,《鏡報月刊》2:30-32。
黃凱,1999,「中國大陸企業投資效益低下成因分析」,見胡春惠主編,《中國大陸國有中小企業改革選擇探析》,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
黃朝翰、楊沐,1999,「國企改革、企業冗員和職工下崗」,《改革》(北京)1999(5):25-31。
素蘭譯,黃樹民著,1994,《林村的故事》,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楊小凱,1997,《當代經濟學與中國經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楊公朴、夏大慰主編,1998,《產業經濟學教程》,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楊目、趙曉、江慧琴,1999,「宏觀政策調整與堅持市場取向-1998年中國經濟政策回顧與思考」,《改革》1999(1):11-20。
楊祖功、田春生、莫偉等著,1999,《國家與市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雷喻義主編,1998,《四川年鑑》,成都:四川年鑑社。
張金鑑譯,福克思(Ben Fowkes)著,1998,《東歐共產主義的興衰》,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臧躍如,1999,「買方市場下的企業行為特點研究」,《改革》1999(5):18-24。
齊桂珍主編,1998,《中國所有制改革20年》,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劉仁傑,1998,《日本的產業策略》,台北:聯經。new window
劉世定,1999,「嵌入性與關係合同」,《社會學研究》4:75-88。
劉立喜編著,1999,《可轉換公司債券》,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梁小民譯,劉易士(Arthur Lewis)著,1997,《經濟增長理論》,上海:三聯書店。
劉茂才主編,1997,《行政區劃改變後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及對策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劉國光,1999,「對當前經濟形勢與宏觀調控一些問題的看法」,《改革》1999(5):1-13。
劉國光,2000,「21世紀初中國經濟增長問題」,《中國社會科學》NO.4:4-10。
劉雅靈,1995,「中共國家能力之轉型:歷史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國科會專題計畫成果研討會論文集》,東海大學社會系/國科會人文處社會組。
劉雅靈,1997,「中國準世界經濟體系:1949─1990s」,《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會論文》。
劉雅靈,1999,「中國國內市場的分裂─計畫經濟的制度遺產」,《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9:1-32。
劉雅靈,2000,「強制完成的經濟私有化:蘇南吳江經濟興衰的制度基礎」,《政治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會論文》。
劉鶴、楊偉民,1999,《中國的產業政策─理念與實踐》,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厲以寧,1991,《非均衡的中國經濟》,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樊綱,1994,《現代三大經濟理論體系的比較與綜合》,上海:三聯書店。
樊綱,1995,《市場機制與經濟效率》,上海:三聯書店。
歐陽新宜,「功能論者與馬克思國家論者在兩岸關係議題上的對話」,《中國大陸研究》43(5):49-69。new window
蔣和勝、王德忠,1999,「論我國當前生產過剩的特點及對策」,《四川大學學報》(成都)NO.4:21-24。
蔡明璋,1993,「國家活動的向度:跨國資料的因素分析」,《中國社會學刊》NO.17:53-78。new window
鄭永年,1999,《朱鎔基新政》,新澤西: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鄭永年,2000,《政治漸進主義》,台北:中華歐亞教育基金會。
鄭為元,1999,「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國家『理論』的終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4:1-68。new window
鄧正來,1997,《國家與社會─中國市民社會研究》,四川:成都。new window
劉瑞華譯,諾思(Douglass North) 著,1994,《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文化。
劉瑞華譯,諾思著,1995,《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台北:時報文化。
錢穎一、巴里.溫加斯特,1998,「制度、政府干預和經濟發展─對中國國有企業和鄉鎮企業的比較」,見青木昌彥、金瀅基、奧野-藤原正寬編,《政府在東亞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比較制度分析》,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錢穎一、許成鋼,1997,「中國非國有制經濟出現和成長的制度背景」,見甘陽、崔之元編,《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鮑大可(Doak Barnett)著,1998,《中國西部四十年》,北京:東方出版社。
戴慕珍,1997,「中國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制度基礎」,甘陽、崔之元編,《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簡.斯維納與潘承芬著,1994,「四縣鄉鎮企業的發展模式」,見威廉.伯德、林青松合編,《中國鄉鎮企業的歷史性崛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龔小夏譯,魏昂德(Andrew Walder) 著,1996,《共產黨社會的新傳統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魏昂德(Andrew Walder),1999,「一九四九年共產主義革命後中國的社會變遷」,涂肇慶、林益民主編,《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西方社會學文獻評述》,香港:牛津出版社。
龐建國,1993,《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龐建國,1997,「國家在東亞經濟轉化中的角色」, 羅金義、王章偉,《奇蹟背後:解構東亞現代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羅伯特‧韋德著,1996,「東亞的產業政策:引導市場還是跟隨市場」,見加里‧杰里菲與唐納德‧懷曼主編,《製造奇蹟─拉美與東亞工業化的道路》,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羅家德譯,Mark Granovetter著,「經濟行動與社會結構:鑲嵌問題」,見羅家德主編,《網絡與組織》(無出版細目)。
羅榮渠主編,1997,《東亞現代化:新模式與新經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譚秋成,2000,「市場的性質與企業所有權安排─鄉鎮集體企業產權改革的經驗」,《中國農村觀察雙月刊》2000(1):30-36。
邊裕淵,2000,「大陸的經改理論及成長來源之分析」,《中共研究》34(2):104-123。
蘇耀昌、趙永佳,1997,「綜論當前關於東亞發展的幾種觀點」,見羅金義、王章偉編著,《解構東亞現代化:奇蹟背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顧昕,1998,「小公司化的政治經濟學:地方政府與小型國有企業的制度轉型」,見中華歐亞學會、太平洋世紀研究所合辦,《「經濟改革與政治變遷:大陸改革二年回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英文文獻
Baum, Richard and Alexei, Shevchenko, 1999, “The ‘State of The State’,” in Merle Goldman & Roderick Macfarquhar ed., The Paradox of China’s Post-Mao Reform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lecher, Marc, 1991, “Development State, Entrepreneurial Stat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ist Reform in Xinju Municipality and Guanghan County,” in Gordon White ed., The Chinese State in Economic Reform —The Road To Crisis .New York: M.E. Sharpe.
Burt, Ronald, 1982, Toward A Structural Theory of Ac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Cao, Yang and Victor Nee, 2000, “Comment: Controversies and Evidence in The Market Transition Debat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5(4): 1175-1189.
Child, John, 1994, Management in China During The Age of Refor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ih-Jou Jay Chen, 1999, “Local Institution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in Southern Fujian,” in Oi, Jean and Andrew Walder ed., 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rawford, Beverly, 1995, Markets, States, and Democracy. Oxford: Westview Press.
Duckett, Jane, 1998, The Entrepreneurial State in China. London: Routledge.
Dutt, Amitava and Kwan Kim, 1994, The State, Markets and Development - Beyond The Neoclassical Dichotomy. Vermont: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Company.
Elster, Jon Claus Offe and Ulrich Preuss, 1998, Institutional Design in Post-Communist Societies-Rebuilding The Ship At Se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vans, Peter, 1979, Dependent Development.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Evans, Peter, 1995, Embedded Autonomy -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Eyal, Gil, Ivan Szelenyi, Eleanor Townsley, 1998, Making Capitalism Without Capitalists. New York: Verso.
Fligstein, Neil, 1996, “Economic Sociology of The Transitions From Socialis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4):1074-1081.
Fligstein, Neil, 1996, “Markets As Politics: A Political-Cultural Approach To Market Institu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656-673.
Gerschenkron, Alexander, 1962,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anovetter, Mark,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1360-1380.
Gray, Jack and Gordon White, 1982, China’s New Development Strategy. London: Academic Press.
Guthrie, Doug, 1999, Dragon in A Three-Piece Sui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rris, Nigel and David Lockwood, 1998, “Privatization and The State: Russia, Eastern Europe, East Asia,” in Jeffrey Henderson e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Eastern Europe in the Light of the East Asian Experience.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Hintze, Otto, 1994, “Military Organiza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tate,” in John Hall ed., The States: Critical Concepts - Vol. I. London: Routledge.
Hobson, John, 1997, The Wealth of States: A Comparative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llingsworth, J. Rogers and Robert Boyer, 1997, “Coordination of Economic Actors and Social Systems of Production. ” in Rogers Hollingsworth and Robert Boyer ed., Contemporary Capitalism─The Embeddedness of Institu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sing, You-Tien, 1998, Making Capitalism in China: The Taiwan Conne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ang, Yasheng, 1996, Inflation and Investment Controls in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ornai, Janos, 1992, The Socialist System -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uo, Cheng-Tian, 1998, “Privatization Within The Chinese State,” in Steve Chan, C. Clark, D. Lam ed., Beyond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Lawrence J. Lau, Yingyi Qian and Gerard Roland, 2000, “Reform Without Losers :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a’s Dual-Track Approach To Transi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8(1): 120-143.
Lee, Kuen, 1991, Chines Firms and The State in Transition. New York: M.E. Sharpe.
Levi, Margaret and Richard Sherman, 1997, “Rational Compliance with Rationalized Bureaucracy,” in Christopher Clague ed.,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Growth and Governance in Less-Developed and Post-Socialist Countrie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evi, Margaret, 1988, Of Rule and Revenu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eberthal, Kenneth and David Lampton, 1992,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ew, Leong, 1997, The Chinese Economy in Transition: From Plan to Market. Glo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n, Justin Yifu, 1997, “Reform and Development: Lesson From Transitional Economies in East Asia,”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經濟研究中心內部討論稿系列(英文版), No. E1997010。
Lin, Nan, 1995, “Local Market Socialism: Local Corporatism in Action in Rural China,” Theory and Society 24:301-354.
Lipset, Seymour Martin and Gyorgy Bence, 1994, “Anticipations of The Failure of Communism,” Theory and Society 23:169-210.
Liu, Ya-Lin, 1992, “Reform From Below: The Private Economy and Local Politics in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Wenzhou,” China Quarterly 130: 293-316.
Lu, Xiaobo and Elizabeth Perry, 1997, Danwei:The Changing Chinese Workplace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M. E. Sharpe.
Mann, Michel, 1994, “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s: Its Origins, Mechanisms and Results,” in John Hall ed., The States: Critical Concepts─Vol. I. London: Routledge.
Mccormick, Barrett, 1996, “Concluding Thoughts: Reforming Socialism in China —Another New Dragon?,” in Barrett Mccormick and Jonathan Unger, China after Socialism. New York: M. E. Sharpe.
Migdal, Joel, 1988, Strong Societies and Weak Stat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aughton, Barry, 1996, Growing Out of The Plan—Chinese Economic Reform 1978-199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e, Victor and David Stark, 1989, Remaking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Socialism: China and East Europ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e, Victor and Sijin Su, 1998,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Robust Economic Performance: Public-Sector Industrial Growth in China,” in Jeffrey Henderson e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Eastern Europe in The Light of The East Asian Experienc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Nee, Victor and Yang Cao, 1999, “Path Dependent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Stratification in Hybrid Mixed Economies,” Theory and Society 28: 799-834.
Nee, Victor, 1991, “Social Inequalities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 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s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6: 267-282.
Nee, Victor, 1996, “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 Changing Mechanism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4): 908-949.
Noalan, Peter, 1995, China’s Rise, Russia’s Fall. London: Macmillan Press.
Nolan, Peter and Dong Fureng, 1990,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Its Futur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Post-Mao Refor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Oi, Jean and Andrew Walder, 1999, 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Oi, Jean, 1989,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i, Jean, 1999, Rural China Takes off.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earson, Margaret, 1997, China’s New Business Elite -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erkins, Dwight, 1966, Market Control and Planning in Communist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erry, Elizabeth and Christine Wong, 1985,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hilippe, Schmitter, 1974,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in Pike Fredrick and Thomas Stritch ed., The New Corporatism: Social-Political Structures in The Iberian World .New York: Notre Dame Press.
Pierson, Christopher, 1995, Socialism after Communism: The New Market Socialis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Ruf, Gregory, 1999, “Collective Enterprise and Property Rights in A Sichuan Village: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Managerial Corporatism,” in Jean Oi and Andrew Walder ed., 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achs, Jeffery and Wing Thye Woo, 1997, “Understanding China’s Economic Performance,” Discussion Paper No.1793. Harvard University.
Philippe, Schmitter, 1974,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Review of Politics 36: 92-95.
Shue, Vivienne, 1988, The Reach of the Stat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 Theda, 1973, “A Critical Review of Barrington Moore’s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Politics and Society 4: 18-24.
Skocpol, Theda, 1985,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in Peter Evans, D.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olinger, Dorothy, 1993, China’s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Statist Legacies and Market Reforms 1980-1990 .New York: M.E. Sharpe.
Stark, David, 1996, “Recombinant Property in East European Capitalis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4): 993-1027.
Steinfeld, Edward, 1998, Forging Reform in China:The Fate of State-Owned Indust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zelenyi, Ivan and Eric Kostello, 1996, “The Market Transition Debate: Toward A Synthe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4): 1082-1096.
Unger, Jonathan and Anita Chan, 1995, “China, Corporatism and The East Asian Model,”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33): 29-53.
Unger, Jonathan and Anita Chan, 1999, “Inheritors of The Boom : Private Enterprise and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 in A Rural South China Township,” The China Journal (42): 45∼74.
Van Ness, Peter, 1989, Market Reforms in Socialist Society: Comparing China and Hungary.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Walder, Andrew, 1995,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 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2): 263-301.
Walder, Andrew, 1995, The Waning of The Communist Stat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lder, Andrew, 1998, Zouping in Trans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ang, Zhonghui, 1997, A Study of Public Policy Influences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ural Enterprises 1978-1992. Aldershot: Avebury.
Wank, David, 1999, Commodifying Communism─Business, Trust and Political in a Chinese C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iss, Linda and John Hobson, 1995, Stat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Weiss, Linda, 1994, “Government-Business Relations in East Asia: The Changing Basis of State Capacity,” Asian Perspective 18(2): 113-118.
Weiss, Linda, 1998, The Myth of The Powerless Stat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Weiss, Linda, 1999, “State Power and The Asian Crisis,” New Political Economy 4(3): 317-342.
White, Gordon and Paul Bowles, 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Late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 China’s Financial Reform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Barrett Mccormick and Jonathan Unger ed., China After Socialism. New York: M.E. Sharpe.
White, Gordon, 1988, Developmental States in East Asia.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White, Gordon, 1991, The Chinese State in The Era of Economic Reform: The Road To Crisis. New York: M.E. Sharpe.
Whiting, Susan, 1999, “The Regional Evolution of Ownership Forms: Shareholding Cooperatives and Rural Industry in Shanghai and Wenzhou,” in Jean Oi and Andrew Walder ed., 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inckler, Edwin, 1999, Transition From Communism in China-Institution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es.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Woo-Cumings, Meredith, 1999,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Yang, Dali, 1999, “Economic Crisis and Market Transition in The 1990s,” in Edwin Winkler ed., Transition From Communism in China-Institution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es.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Zhou, Xueguang, 2000,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5(4): 1135-1174.
Zhou, Xueguang, 2000, “Reply:Beyond The Debate and Toward Substan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5(4): 1190-1216.
Zweig, David, 1997, Freeing China’s Farmers Rural Restructuring in The Reform Era .New York: M.E. Sharpe.
徐斯儉, 1999, “The Central-Local Relation in PRC under the Tax Assignment System: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 1994-1997,”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會論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