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析論:緣起與《雜阿含》「雜因誦」諸相應概念之交涉
作者:呂凱文
作者(外文):LU, KAI WE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釋惠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緣起緣已生法PaticcasamuppadaPaticcasamuppanna dhammaaharasatyadhat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7
第一章「導論」。主要是說明本論文的研究目的、研究進路、研究策略、研究方法、研究範圍、研究資料、歷來重要研究成果與論文結構。
第二章「緣起系列之句型結構分析」。本章目的在於分析緣起系列之句型結構,並藉此分析的成果作為理解緣起概念之準備。於(一)「前言」裡,指出緣起之重要性與緣起之難解,進而根據《阿含經》裡佛陀指導羅候羅學習教法的步驟,指出理解「緣起」的適當步驟,可先從「緣已生法」著手。其次,於(二)「『緣已生法』之考察」裡,確立「緣已生法」是「緣」所生,並且說明「緣」與「緣已生法」的名詞詞性。並指出「緣起」這個名詞,意謂著從「緣」而生起「緣起生法」的整體內容。進而,藉由(三)「『緣』之考察」,檢討漢譯與巴利文的十二緣起經文本身的句型結構,指出其易令人誤解之處。最後,於(四)「『緣起』之初步考察」,說明緣起系列的句型結構與雙向進路。指出順觀緣起系列的句型結構為「緣――緣已生法」,逆觀緣起系列的句型結構為「緣――(緣已)滅法」,並探討緣起的漢譯與其共通詞彙之間的靈活與柔軟度。於(五)「結論」裡,對於以上討論緣起前的理解基礎進行結語。
第三章「『緣起』與『緣已生法』之差別」。本章的目的即在於藉由前文的研究成果,對於「緣起」與「緣已生法」之差別加以探究,並且嘗試檢視阿毘達磨佛教傳統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本文主要內容如下:首先以(一)「前言」,作為導論。於(二)「問題之提出」裡,藉由《相應部》〈緣經〉(Paccaya)的解讀,提出「緣起」與「緣已生法」之差別的問題,並藉用印順法師的觀點討論這個問題,進而於追溯印順法師的部分觀點於阿毘達磨佛教傳統處。再由(三)「阿毘達磨論書觀點之考察」,以《大毘婆沙論》裡所載的各家觀點為內容,逐一檢討各家對於「緣起」與「緣已生法」之差別的看法。並於(四)「結論」裡,本文認為:或許是甚深的緣起不容易被解釋清楚,因而著重分析學風的阿毘達磨論師們,善巧地將「緣起」理解為「緣」,並且將「緣起」與「緣已生法」的關係理解為因果關係。雖然這般讀法有助於讀者容易掌握因果關聯,但是值得提醒的是,我們必須瞭解「緣起」乃是指謂著「(從)緣(而生起)緣已生法」的整體內容,如此才不會因為它被善巧地詮釋為「緣」時,反而忽略其深刻且豐富的意涵。
第四章「緣起之界:《相應部》〈緣經〉之界(dhatu)詮釋」。首先,本章於(一)「前言」裡,從「編輯者(對於佛典)之詮釋性」的觀點,推論出《雜阿含》「雜因誦」裡的四個重要主題是「緣起、食、諦、界」。這四個主題雖是各自分立,卻是用以側面表達「緣起」的重要概念,無法切割開來處理,因此當我們論及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時,亦必須將其他三種概念納入討論,如此才能描述出初期佛典編輯者所理解之緣起(因緣)概念的一般性意義。其次,於(二)「相關研究之省察」裡,分別解析從今日學界以至於傳統解釋裡,「界」義被誤解為「自性」義的問題。這個部分,我們藉由松本史朗的批判佛教立場與問題為引子,並且檢視歷平川彰為代表的觀點,進而對「界」義作考察,提出我們的質疑。進而,於(三)「重新評估《相應部》〈緣經〉(Paccaya)之『界』義」裡,我們則是透過文法分析重新解讀《相應部》〈緣經〉之「界」義,指出「界」是指從「緣」到「緣已生法」之範圍義,此範圍呈現緣起系列的整體內容,而有別於《清淨道論》以「緣之自性」解釋「界」的傳統。最後,於(四)「結論」裡,我們為本文的觀點作一小結。
第五章「緣起之諦」。本章目的在於探討四諦與緣起概念之交涉,並藉上述探討的成果重新詮釋緣起概念之「諦」義。於(一)「前言」裡,指出《雜阿含》的編輯者將「諦相應」與「緣起相應」皆編入「雜因誦」裡,可見兩種主題思想之間,具有本質的共通性。其次,於(二)「問題之提出」裡,指出「四諦是緣起教學之整理」的命題,並依此導出「緣起與四諦如何交涉」與「如何詮釋緣起概念之『諦』義」兩問題。再者,於(三)「緣起與四諦的交涉」裡,藉由初期佛典的經據,分別探討緣起與四諦本身,與四諦之「苦、集、滅、道」各諦,如何交涉。隨後,於(四)「緣起之諦」裡,分析四諦的四重性,並以「編輯者之詮釋性」的觀點,重新解釋緣起概念之「諦」義,並將「諦」詮釋為「要義」義。最後,於(五)「結論」裡,為本文作結語。
第六章「緣起之食」。本章目的在於探討「食」與緣起概念之交涉,並藉上述探討的成果重新詮釋緣起概念之「食」義。於(一)「前言」裡,指出本文的主要論題有三:其一,初期佛教所謂的「食」義與通俗意義的「食」有何不同;其二,食與緣起兩者義理如何交涉;其三,如何以緣起概念的角度來理解與詮釋初期佛典編輯者眼中的「食」義。而上述三個論題即是本文的三個主要內容,此外,亦就學界的相關研究成果作一介紹。於(二)「初期佛教之『食』義」裡,指出初期佛教的「食」義,乃是「以六根就食」之解釋,此有別於「以嘴就食」的通俗「食」義。於(三)「緣起與食之交涉」裡,嘗試透過不同種類的緣起系利之對比,並藉此提出「食」支不被列入十二支緣起的問題。於(四)「緣起之食」裡,回答上節的問題,並透過經據論證,因為「食」義具有「緣」的普遍性意義,因而無法被歸納為殊異性的「食」支。並且依此結論:動態過程之「食」義,就廣義與譬喻的層面而言,被視為是緣起概念的一般性意義。於(五)「結論」裡,為本文作簡短結論。
第七章「結論」。對本文以上論述作扼要回顧,並且予以結論。
8.1 佛教典籍
《大正新脩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版)
《長阿含經》(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大正藏》卷一,經號一)
《大般涅槃經》(東晉,法顯譯,《大正藏》卷一,經號七)
《長阿含十報法經》(後漢,安世高譯,《大正藏》卷一,經號一三)
《中阿含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卷一,經號二六)
《佛說四諦經》(後漢,安世高譯,《大正藏》卷一,經號三二)
《雜阿含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卷二,經號九九)
《別譯雜阿含經》(失譯,《大正藏》卷二,經號一○○)
《佛說轉法輪經》(後漢,安世高譯,《大正藏》卷二,經號一○九)
《佛說放牛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卷二,經號一二三)
《增壹阿含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卷二,經號一二五)
《本事經》(唐,玄奘譯,《大正藏》卷一七,經號七六五)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劉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大正藏》卷二二,經號一四二一)
《摩訶僧祇律》(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大正藏》卷二二,經號一四二五)
《四分律》(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大正藏》卷二二,經號一四二八)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唐,義淨譯,《大正藏》卷二四,經號一四五○)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唐,義淨譯,《大正藏》卷二四,經號一四五一)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唐,玄奘譯《大正藏》卷二六,經號一五三七)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唐,玄奘譯,《大正藏》卷二六,經號一五四二)
《阿毘達磨發智論》(唐,玄奘譯,《大正藏》卷二六,經號一五四四)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唐,玄奘譯,《大正藏》卷二七,經號一五四五)
《阿毘達磨俱舍論》(唐,玄奘譯,《大正藏》卷二九,經號一五五八)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陳,真諦譯,《大正藏》卷二九,經號一五五九)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唐,玄奘譯,《大正藏》卷二九,經號一五六二)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唐,玄奘譯,《大正藏》卷二九,經號一五六三)
《瑜伽師地論》(唐,玄奘譯,《大正藏》卷三○,經號一五七九)
《成唯識論》(唐,玄奘譯,《大正藏》卷三一,經號一五八五)
《攝大乘論》(後魏,佛陀扇多譯,《大正藏》卷三一,經號一五九二)
《攝大乘論》(陳,真諦譯,《大正藏》卷三一,經號一五九三)
《攝大乘論本》(唐,玄奘譯,《大正藏》卷三一,經號一五九四)
《攝大乘論釋》(陳,真諦譯,《大正藏》卷三一,經號一五九五)
《攝大乘論釋論》(隋,笈多共行炬等譯,《大正藏》卷三一,經號一五九六)
《攝大乘論釋》(唐,玄奘譯,《大正藏》卷三一,經號一五九七)
《攝大乘論釋》(唐,玄奘譯,《大正藏》卷三一,經號一五九八)
《究竟一乘寶性論》(後魏,勒那摩提譯,《大正藏》卷三一,經號一六一一)
《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高雄:佛光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八月初版七刷)
《雜阿含經》
《中阿含經》
《長阿含經》
《增壹阿含經》
《漢譯南傳大藏經》(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一九九○年起出版)
《律藏》
《長部經典》
《中部經典》
《相應部經典》
《增支部經典》
《小部經典》
《清淨道論》
Pali Text Society’s Ti-Pitaka
Vinaya.
Digha-Nikaya.
Majjhima-Nikaya.
Samyutta-Nikaya.
Avguttara-Nikaya
Khuddaka-Nikaya.
Visuddhimagga.
Pali Text Society’s Tri-Pitaka in English translation version
Dialogue of the Buddha.
Further Dialogue of the Buddha.
The Book of the Buddha.
The Book of Gradual Saying.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Other Tri-Pitaka in English translation version
Maurice Walshe, The Long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Wisdom Publications, 1995.
Bhikkhu Banamoli and Bhikkha Bodhi, 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Wisdom Publications, 1995.
Nyanaponika Thera & Bhikkhu Bodhi, Numerical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ltamira press, 1999.
Bhikkhu Bodhi,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vol. I., Wisdom Publications, 2000.
Bhikkhu Bodhi,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vol. II., Wisdom Publications, 2000.
8.2 工具書
水野弘元
1955 《パーリ語文法》,東京:山喜房佛書林,一九七三年四月補訂第六版。《パーリ語文法》(東京:春秋社,一九九六年四月第九版)
1968 《パーリ語辭典》,東京:春秋社,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訂版。
1968 《南傳大藏經總索引》,大阪:東方出版社,縮刷本,一九六八年。
中村元編
1981 《佛教語大辭典》,東京:東京書籍。
1983 《佛典解題事典》,東京:春秋社。
布魯格編著、項退結編譯
1992 《西洋哲學辭典》,台北:華香園出版社。
平川彰編
1995 《佛教漢梵大辭典》,東京:靈友會。
雲井昭善
1997 《パーリ語佛教辭典》,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慈怡主編
1988 《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編
1988 《佛光大藏經˙阿含藏總索引》,高雄:佛光出版社。
高崎直道等編集
1987 《佛教˙インド思想辭典》,東京:春秋社。
荻原雲來編纂
1987 《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東京:講談社,一九八七年三月第三刷。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
1998 《漢語大字典》,台北:建宏出版社。
Childers, Robert Caesar
1875 A Dictionary of the Pali Language. Kyoto, Rinsen Book Company, 1987 reprint.
Edgerton, Franklin
1953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New Haven.
Geiger, Wilhelm
1994 A Pali Grammar. London, PTS.
Mahathera, A. P. Buddhadatta
1957 Concise Pali-English Dictionary. Delhi, 1989 reprint.
Monier-Williams, Sir Monier
1988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Clarendon Press,
Neufeldt, Victoria
1996 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Macmillan, 1996.
Rhys Davids, T. W. and Stede, William
1921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 (1986 reprint) London: PTS.
Whitney, William Dwight
1991 The Roots, Verb-forms and Primary Derivatives of the Sanskrit Language. Delhi: Motilal.
8.3 專書與論文
8.3.1 中日文參考書目
三枝充悳
1978 《初期佛教の思想》,東京:東洋哲學研究所。
1981 〈關係(緣)關係性(緣起)關係主義(緣起說)〉《東洋學術研究》第二十卷第一號。
王力
1987 《中國現代語法》上下冊,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中村元
1957 〈緣起說の原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五卷第一號,頁五九∼六八。
1981 《原始佛教の思想》下卷,東京:春秋社。
1994 《原始佛教の思想》II,中村元選集決定版第十六卷,東京:春秋社,一九九四年七月。
山本啟量
1973 《原始佛教の哲學》,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木村泰賢
1922 《原始佛教思想論》木村泰賢全集第三卷,東京:大法輪閣,一九九三年第八刷。
水野弘元
1970 〈轉法輪經について〉《佛教研究》創刊號,頁一一四∼一九二。
1992 《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第二卷,東京:春秋社。
王岳川
1993 《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
平川彰
1974 《インド佛教史》上卷,東京:春秋社。
1988 《法と緣起》,東京:春秋社,一九九二年五月第三刷發行。
1990 吳老擇譯,〈四諦說之種種相與法觀(一)〉《妙林》卷期二:四,台北:妙林精舍,一九九○年四月,頁二五∼二七。
1991 《原始佛教とアビダルマ佛教》,東京:春秋社。
宇井伯壽
1925 《印度哲學研究》第二卷,東京:岩波書店,一九六五年版。
1926 《印度哲學研究》第三卷,東京:岩波書店。
1978 〈根本佛教的教說〉《原始佛教研究》,台北:大乘佛教出版社,一九七八年十二月,頁二五五∼二六五。
竹內良英
1994 〈原始˙部派佛教の食物觀―食厭想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第四二期第二號,頁九一七。
印順
1944 《性空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
1949 《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一月修訂二版。
1971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一月修訂本三版。
舟橋一哉
1952 《原始佛教思想の研究―緣起の構造とその實踐―》,東京:法藏館。
呂凱文
1995 《當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緣起」、「dhatu-vada」為中心之省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 松本史朗著,呂凱文譯〈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法光月刊》,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一○一期。
赤沼智善
1939 《原始佛教之研究》,東京:法藏館。
1958 《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東京:破塵閣書房。
佛使比丘
1995 聖諦編譯組、香光書鄉編譯組譯,《生活中的緣起》,台灣:香光書鄉出版社。
和辻哲郎
1927 《原始佛教の實踐哲學》,東京:岩波書店。
林鎮國
1999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台北:立緒文化。
武內紹晃
1985 〈緣起と業─管見〉《緣起の研究》,京都:百華苑,頁一∼一八。
吳汝鈞
1983 《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出版社。
周慶華
1994 《秩序的探索―當代文學論述的省察》,台北:東大出版社。
1997 《佛學新視野》,台北:東大出版社。
松本史朗
1989 《緣起と空―如來藏思想批判》,東京:大藏出版社。
1994 《禪思想の研究的批判》,東京:大藏出版社。
1998 呂凱文譯,〈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法光月刊》,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一○一期。
柳庚女可
2000 《以《阿含經》的緣起法探討佛教的認識及其認識對象》,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前田惠學
1964 《原始佛教聖典の成立史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1999 〈佛教の原點であり始原〉,東京:中外日報,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高崎直道
1974 《如來藏思想の形成》,東京:春秋社,一九七八年第三刷。
郭忠生譯
1994 J. W. de Jong著,〈1984∼1990之佛學研究〉,《諦觀》第七十九期,一九九四年十月,頁一∼七六。
郭良鋆
1997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銚鴻譯
1984 《佛教哲學:一個歷史的分析》,香港:佛教法住學會。
宮板宥勝
1958 〈原始佛教の食と古ウパニシャッドの食物哲學〉《高野山大學論叢》卷一,日本:高野山大學,一九五八年四月,頁一∼三五。
1971 《佛教の起源》,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宮本正尊
1943 《根本中と空》,東京:第一書坊。
曹志誠
1996 《清辨二諦思想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世瑛
1962 《中國文法講話》,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袴谷憲昭
1989 《本覺思想批判》,東京:大藏出版社。
1990 《批判佛教》,東京:大藏出版社。
1992 《道元と佛教:十二卷本『正法眼藏』の道元》,東京:大藏出版社。
森章司
1972 〈原始佛教における四諦說について─その資料整理─〉《大倉山論集》第一○號,大倉山文化科學研究所,一九七二年三月。
傅偉勳
1990 《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
1991 〈關於緣起思想形成與發展的詮釋學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四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頁一六九∼一九九。
1995 〈四聖諦的多層義蘊與深層義理〉《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台北:正聞出版社,頁三一∼五四。
葉均
1988 覺音造,葉均譯,《清淨道論》(上、中、下),台北:華宇出版社。
楊郁文
1994 《阿含要略》,台北:東初出版社。
1996 〈緣起之「此緣性(idappaccayata)」〉《中華佛學學報》第九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頁一∼三四。
增永靈鳳
1948 《根本佛教の研究》,千葉縣:風間書房。
聶秀藻
1990 《原始佛教四諦思想》,台北:佛光出版社。
釋恆清
2001 〈批判佛教駁議〉《哲學論評》第二十四期,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系,頁一∼四六。
釋惠敏
2000 〈「緣起」與「緣所生法相」―印順導師對「瑜伽行派學要」的觀點〉《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台北:正聞出版社,頁二四五∼二六五。
釋悲昱
1995 《《雜阿含經》緣起思想的研究》,香港:私立能仁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藤田宏達
1978 〈原始佛教の因果思想〉《佛教思想 3 因果》,東京:平樂寺,頁八三∼一二四。
8.3.2 西文參考書目
Ch. Tripathi
1962 Funfundzwanzig Sutras des Nidanasajyukta,Berlin
Frauwallner, Erich
1953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Philosophie I. Band, Salzburg, Otto Myller.
Hansen, Chad
1985 “Chinese language,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ruth’”,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XLIV. NO.3, May 1985, pp. 491-519.
Hubbard, Jamie and Paul Swanson (ed.)
1997 Pruning The Bodhi Tree: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Johnston, E. H.
1950 The Ratnagotravibhaga Mahayanottaratantrawastra. The Bihar Research Society, Patna.
Lamotte, Utienne
1977 Festschrift Waldschmidt. Museum fyr Indische Kunst Berlin.
Lopez, Jr., Donald S.
1988 Buddhist Hermeneutic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Masson-Oursel, Paul
1915 Revue de l’Histoire des Religions. Paris.
Oldenberg, Hermann
1961 Buddha, Sein Leben, Seine Lehre, Seine Gemeinde. herqusg. von Helmuth von Glasenapp, Mychen.
Oltramare, Paul, B.
1909 La formule bouddhique des douze causes. Genuve.
Pande, Govind Chandra
1957 Studies in the Origins of Buddhism. Allahabad, Dept. of Ancient History, Culture and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Allahabad.
Poussin, L. de La Vallue
1913 Thuorie des douze causes. Gand.
Rosenberg, Otton Ottonovich
1918 Die Probleme der buddhistischen Philosophie. Materialien Zur Kunde des Buddhismus, Heft 7-8, Heidelberg, 1924. (Russische Ausgabe, Petrograd, 1918)
Ruegg, David Seyfort and Schmithausen, Lambert (eds.)
1990 Earliest Buddhism and Madhyamaka. Leiden.
Stcherbatsky, Theodore
1923 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Buddhism. London.
1927 The Conception of Buddhist Nirvana. Leningrad.
Verdu, Alfonso
1985 Early Buddhist Philosophy: in the Light of the Four Noble Truths.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Walleser, Max
1904 Die philosophische Grundlage des rlteren Buddhismus. Heiderberg.
Warder, Anthony Kennedy
1980 Indian Buddhism. Delhi: Motila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